七种情况下不能批评孩子
批评学生“七宜七不宜”
![批评学生“七宜七不宜”](https://img.taocdn.com/s3/m/84450f13bceb19e8b9f6ba2d.png)
批评学生“七宜七不宜”作者:袁建国来源:《师资建设》 2013年第11期文/山东省平原县第五中学袁建国“没有批评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没有把握好“度”的批评是不恰当的批评。
当学生有过失,并且教师有必要采取批评的时候,批评学生应做到“七宜七不宜”。
一、时间上宜早不宜迟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若要采取批评,宜早不宜迟。
首先,早批评能起到警示作用,即让学生知道,只要自己犯错误,教师就会知道,不要对犯错误抱有侥幸心理;其次,增强批评的时效性,在学生对错误过程记忆犹新的时候采取批评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环境上宜静不宜喧批评学生应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如独立的办公室等。
安静的环境能使师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批评的效率;而喧嚣的环境常常破坏批评的气氛,影响批评的效果。
有的老师在集体办公室批评学生,其他老师有说有笑,有时候把被批评的学生都逗笑了,这样怎么能起到好的批评效果呢?三、对象上宜少不宜多学生有从众心理,批评的学生人数多了,学生的心理往往是“无所谓,反正不是我自己”,效果当然不会很好。
如果有多名学生犯错误,教师最好一一进行教育,或分出几类来,分别进行教育。
四、内容上宜专不宜杂教师应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集中火力炮轰”,而不应“翻旧帐”。
有的错误学生已经改正,这时侯提出来,反而会增加学生的抵触情绪。
五、态度上宜温不宜火教师温和的态度,有利于师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有利于教师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然后对症下药。
火爆的脾气,往往使学生战战兢兢,表面上非常害怕,但思想问题暴露不出来,就会使得教师的批评停留在表面,无法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震撼。
六、方法上宜疏不宜堵教师的批评不要仅停留在“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这样不对、那样不行”上,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指导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和改正错误的方法,为学生竖起改正错误的梯子,让学生看到希望,让学生有目标。
七、策略上宜缓不宜急对于问题学生,改正错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的事情,教师要树立“持久战”的意识,以言语激励的形式,使其慢慢改变习惯,不要急于让学生一下子改正所有不良习惯,也不要因为学生再次犯错而丧失信心。
父母在7种情况下不要责骂孩子
![父母在7种情况下不要责骂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641d77e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8.png)
很多父母,都经历过被孩子气得快崩溃的时候。
虽然每次发完火,都在内心告诉自己,不要随便对孩子发脾气。
可是有时候脾气上来,根本控制不住。
专家提醒,批评孩子要分场合,在错误的时机责骂孩子,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
明代思想家吕坤就在《呻吟语》中提出了教子“七不责”。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父母即使再生气,都尽量不要责骂孩子。
对众不责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
《少年说》里有这样一期,一个女孩鼓起勇气走上高台,请求妈妈能够“关起门来教育”她。
“别人家的家长,就算脾气再大,也会关起门来教育孩子,但是你呢?在外面脾气说上来就上来,完全不顾旁边有没有其他人。
”可是台下的妈妈却反问女儿:“在外面,是妈妈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面子重要?”听着对话,妈妈好像胜利了,可她不知道的是,孩子的自尊心正被她一点点地摧毁。
孩子对自己的认识,都是来自外界的评价,如果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责骂,孩子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就是这么差劲,从而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越来越自卑。
毁掉孩子的自尊有时只需要一件事甚至一瞬间,可重建他们的自尊,也许需要一辈子。
所以在公众场合,孩子再小,也要给他面子。
愧疚不责当孩子犯错时,很多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责备,却忽略了孩子懊悔的眼神。
责骂的话语听多了,孩子愧疚的心理就会慢慢消失。
等到下一次犯错,为了避免被惩罚、说教,孩子可能会选择说谎或者更严重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错误。
还记得早前的一个新闻:杭州的一个13岁小女孩,凌晨时分发现自己的房间冒烟了,生怕家长批评,第一时间不是选择叫父母也不是报警,而是关上房门换到客厅继续睡觉。
等到家长闻到异味时,火势已经起来了……事件一出,网友却纷纷表示心疼:她一定是被责罚过很多次吧!才不敢求助自己的父母。
孩子尚小不懂事,难免会犯错。
但是当孩子犯错后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家长就不要再喋喋不休地责骂了,而应该用和蔼的态度告诉孩子错在哪里、该怎么做,谆谆教导,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下次他就会记住教训不再犯错了。
古人训子七不责
![古人训子七不责](https://img.taocdn.com/s3/m/cab9b0303169a4517623a307.png)
古人育子七不责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
”孩子犯错不可避免,批评深了,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批评浅了,又怕孩子不当回事。
怎样批评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到孩子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已经在《黄帝内经育胎智慧》中提出了育子“七不责”的教育方法,这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经验与智慧,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 当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发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3—6岁的孩子已开始维护尊严”了。
孩子越小,心理上越需要家长保护。
所以,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应尊重其感受与人格,尽量避免在他人面前训斥孩子,也不要将孩子的糗事当笑料,反复说给别人听。
常让孩子出丑,不仅会伤了孩子的自尊,更会使其不以为耻,习以为常,在无形中强化其错误行为。
“对众不责”并非姑息纵容,如果是原则性错误,家长应马上制止,并严肃但不严厉地告知这种行为不可容忍,并马上将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及时帮他分清是非曲直。
2. 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有些孩子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在交往中很会照顾人,也非常懂事。
但毕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难免头脑一热做错事。
他们此时已经很内疚了,也会主动道歉,可家长如果不依不饶,继续批评训斥,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一种道不道歉都要挨骂的体验,可能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说:“有干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塑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
”聪明的家长会及时表扬孩子知错就改,同时也简单地强调类似的错误不可再犯。
这样会消除孩子的内疚感,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态度更加积极乐观。
3. 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
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睡前责备孩子,不仅会让孩子的心理处于压抑和紧张状态,难以入睡,影响其体力与脑力的恢复,而且还会因睡眠不足而影响生长发育。
好妈妈的7种禁忌语言
![好妈妈的7种禁忌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aa2c4a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5.png)
好妈妈的7种禁忌语言美国儿童教育专家通过一项调查,总结出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最简洁踏入以下七个不益孩子成长的禁区:1、居高临下禁忌语言:“你这么做就得挨揍”、“我在你这个年龄时早就……”、“你不听也得听”等等。
要害分析:假如父母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判时心理就不能平衡,这样即便你批判得百分之百的正确,孩子也会消逝“口服心不服”的反应,最终事倍功半。
2、冷嘲热讽禁忌语言:“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你可是我家的天才”等。
要害分析:儿童心理治疗专家指出,孩子,尤其是幼童,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冷嘲热讽。
他们很难理解,和自己最亲近的父母怎会说出这种表面是表扬而实质是贬损的“双关话”,即使你说这些话时还带有些许幽默感。
3、确定否定禁忌语言:“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等。
要害分析:批判孩子是对的,但假如把话说“绝”,反过来可能引发孩子的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最终拒绝接受批判教育。
4、言过其实禁忌语言:“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玩的玩具”、“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等等。
要害分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渐渐辨别出你话中含有水分,于是长大成人后,对他人的评语或赞扬也会将信将疑。
此外,听惯父母夸大其词的赞扬的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往往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看法,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5、人身攻击禁忌语言:“你胖得像头猪”、“你蠢得像头驴”等等。
要害分析:智力再愚钝的孩子也能体会出这类话包含的“恶意”,心灵会受到莫大的损害。
此外,尚年幼的孩子还可能信以为真而自暴自弃,最终丢失自尊自信。
6、威逼恐吓禁忌语言:“若不好好做作业我就关你禁闭”、“你不乖就让你去喂狼”等。
要害分析:这类虚张声势的威吓和言过其实的表扬一样,同样会让孩子丢失对父母的亲热和信任。
7、冷若冰霜禁忌语言:“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待会儿再说”等等。
要害分析:孩子从这些话中听到的“潜台词”是:大人们对我干的事毫无爱好,他们并不把我当作他们的心肝珍宝。
教育孩子不能打?当出现这几种情况,别犹豫,就要打
![教育孩子不能打?当出现这几种情况,别犹豫,就要打](https://img.taocdn.com/s3/m/d524da4f83c4bb4cf6ecd103.png)
教育孩子不能打?当出现这几种情况,别犹豫,就要打现在父母教育孩子主要都是以引导为主,尽可能地避免打骂孩子,就怕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所影响。
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面对熊孩子就要采用打的方式。
当这几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家长绝对不能包庇和纵容孩子,该打的时候就要出手,否则你才是真正把孩子推向火坑。
第一种情况:不懂得尊敬长辈优优的外公过来看他,他竟然连外公都没叫一声,而且问候的声音也没有。
外公看到孩子的时候十分热情,不仅带着许多玩具,而且还给优优带了爱吃的水果。
因为外公说话的声音有点大,优优大声说:你给我闭嘴,影响我看电视。
妈妈看到孩子这么没有礼貌,让优优给外公道歉。
优优根本不当回事,还说妈妈真是大惊小怪。
看着被宠坏的孩子,妈妈就把优优拉近房间暴揍了一顿,让他自己好好反省下。
我们不得不说有些长辈确实很溺爱孩子,造成孩子不懂得最基本的礼貌,这是孩子没有教养的表现。
打孩子当然不是最终目的,主要还是要让宝宝知道尊敬长辈是非常重要的事。
第二种情况:撒谎还理直气壮有些孩子做错事以后就想着撒谎,因为想要逃避某些责任。
但是当家长知道了真相以后还不承认,甚至还用哭闹的方式想要蒙混过关。
如果宝宝经常性有这样的行为,那么家长是时候揍一顿。
打完孩子以后就要问他们为什么撒谎呢?如果宝宝说不敢承担后果,那么家长就要多加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如果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那么就要让宝宝自己在房间多加反省。
当你搞清楚事情以后,建议各位家长尽可能给孩子一些建议。
告诉宝宝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处理,相信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乖。
第三种情况:乱发脾气还打人小孩子有脾气很正常,但是不能没有理由乱发脾气,并且看到身边人还打骂。
如果你家的孩子出现这种行为,就不是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当孩子出现发脾气还打人的现象,说明他们已经有了暴力的倾向。
如果家长多次说教没有用,那么就只能以暴制暴了。
当孩子冷静的时候,家里需要告诉宝宝应该怎么做。
让他们学着慢慢思考,擦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家长不能对孩子太凶的原因
![家长不能对孩子太凶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12d6f6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6.png)
家长不能对孩子太凶的原因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采取一些严厉的方式来教育他们。
然而,对孩子太凶是不可取的,下面我将为大家分析一下家长不能对孩子太凶的原因。
首先,对孩子太凶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创伤。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家长总是对他们大声呵斥、责骂甚至动手打骂,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无助,长期下来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创伤,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对孩子太凶容易破坏亲子关系。
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是亲密和谐的关系,如果家长对孩子太凶,孩子会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甚至会产生反感情绪,这样就会破坏亲子关系,让家庭氛围变得紧张和不愉快。
再者,对孩子太凶容易导致孩子逆反心理。
孩子在受到严厉惩罚的时候,有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会变得更加顽固和叛逆,这样会让教育变得更加困难。
最后,对孩子太凶容易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如果家长总是对他们严厉批评,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和自信心受挫,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因此,家长不能对孩子太凶,应该以温和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多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七种情况下不能批评孩子
![七种情况下不能批评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fe450046af1ffc4ffe47acaf.png)
七种情况下不能批评孩子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
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
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早期教育#。
爱乐活母婴育儿攻略早期教育。
——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文章来源:/b752a20c815df4de4cecc6b5?from=wenku/?from=wenku。
批评孩子有哪些注意事项
![批评孩子有哪些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a4e5ff6f18583d048645965.png)
批评孩子有哪些注意事项孩子做错事了,需要教育,但是教育是一门学问,教育得好,孩子就能正确的认识,会改正错误,一旦教育方式不对反而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们批评孩子需要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批评孩子需要注意事项一、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二、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建议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三、批评孩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有人甚至因此而酿成千古大错。
所以,这里北京聚能教育要提醒家长的是,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四、批评孩子之前可先进行自我批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责任。
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等,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父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五、批评孩子之后要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家庭教育,批评孩子时的十大禁忌
![家庭教育,批评孩子时的十大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0bb50b7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0.png)
家庭教育,批评孩子时的十大禁忌https:///i6994797118770790915/2021-08-11 10:09·积极家庭教育家庭中最大的禁忌是什么,不是熊孩子捣蛋惹事,而是父母的脾气!没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当一位好父母,大多是真正当了爸妈之后,才开始学习。
或是从过往的长辈经验之中得到信息,但长辈不会教我们怎么处理孩子的情绪,市面上的书本大多也是处理孩子的行为。
当遇到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我们的情绪也被引爆了。
通常大部分的父母会选择指责性斥骂或直接对孩子做出评价,而不是单纯针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进行引导。
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我们的情绪很激烈,也会破坏孩亲子关系,而孩子的情绪也没缓和,最终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自己。
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重要,从小给孩子建立好的情绪教养更重要。
批评孩子时的十个禁忌1、不要翻旧账有时候犯错,说一句就够了,说多了反而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心理学有一个叫“超限效应”,说的是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2、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公众场合责骂更容易使孩子情绪崩溃。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需要被尊重,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成人在公众场所内是否可以接受批评指责?孩子也是同样的感受。
你可以告诉孩子“你这件事做错了。
”或者告诉孩子因为他的做法你感到生气,但不要在公众场所批评指责孩子。
3、不要说你每次都这样记得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的分享,因为女孩一次贪玩很晚回家,当女孩回到家后,母亲开始责骂,后开使用拳脚暴力,虽然事后妈妈很后悔,但自从那件事情后,小女孩再也没有和妈妈撒过娇。
、、,很多时候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像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给孩子心里上补了一刀。
4、避免用说教的方式很多父母训斥孩子时“排山倒海”,教育孩子时则“喋喋不休”,但他们忘记了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其理解能力也非常有限,使用冗长、复杂的语言,往往会令孩子感到困惑。
批评学生“八忌”
![批评学生“八忌”](https://img.taocdn.com/s3/m/efa1ca6a561252d380eb6e4d.png)
批评学生“八忌”山东省华侨中学车振东1997年第3期《教学与管理》无论学校领导、班主任还是课任老师,总免不了要对学生批评教育。
批评学生,应牢记“八忌”:一、忌恶语相加批评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有何危害和恶果,从而加以改正,引以为戒。
如果对学生冷讽热嘲,恶语相加,学生出于自尊和维护家长、家庭的面子,往往会与批评者争执,或者产生逆反心理,明知有错也不肯向你认错。
这样就与批评学生的出发点南辕北辙了。
二、忌当头一棒有的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一阵“机关枪”,打得学生抬不起头来,不问情由,不许申辩。
这样做往往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学生面服心不服;二是学生不服批评,为自己辩解。
这就有可能激得老师更加恼火,从而出现过火行为。
三、忌揭旧“疮疤”青少年学生绝大多数是乐于追求上进的,他们一般都想改正错误和缺点,但由于自制力差,有时会再而三地做错事。
有经验的老师批评学生,不去揭学生的旧疮疤,而是就事论旦,错在哪里批哪里,并启发学生自我反省。
如果动不动就“新账旧账一起算”,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失去上进的信心。
四、忌不辨是非当两个学生发生争执找老师评判是非时,老师应仔细地问清原委,指明是非。
切忌折中调和,当无原则的和事佬,或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这样,学生间的矛盾并未化解,磨擦并未消除,一有条件,还会产生碰撞的火花。
五、忌动辄以叫家长来校,以此对学生施加压力有的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动辄把学生家长召来,以此来对学生施加压力,以整服学生。
这样做不但会影响学生家长的工作,有时还可能使事情复杂化而更难以处置。
还应该看到,几乎所有的青少年学生,都希望留给自己的父母一个好孩子的印象,他们偶尔犯了错误,最怕让父母知道而对自己失望。
这样的心理无疑是好的。
而当学生做“好孩子”的梦想被老师给无情摧毁后,就有可能会“破罐子破摔”。
六、忌体态不正,仪表不端老师批语学生应该庄重严肃,语气恳切。
切忌体态不端,仪表不整。
如有的老师在批评学生时把椅子歪靠墙上,翘着二郎腿;或者口叼香烟,喷吐烟圈;有的散开纽扣,或掀起衬衫搓肚皮;有的以帽遮眼,对学生似理不理;有的手中把玩其他物品(如扑克、小人书等);有的摔课本、拍桌子,等等,这些举动不但会造成不良的无意注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你的反批评心理,以致大大降低批评的效果。
六种情况下父母不要指责孩子
![六种情况下父母不要指责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4c7a982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b.png)
六种情况下父母不要指责孩子
1.孩子在试图做正确的事情时犯了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更多地鼓励孩子,而不是指责他们。
孩子需要知道他们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需要的是支持和指导,而不是指责和惩罚。
2. 孩子在学习新技能时犯了错误:这是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很常见的一种情况。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继续尝试,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式,而不是指责他们的错误。
3. 孩子因为缺乏经验而犯了错误:孩子可能还没有足够的经验来做正确的事情,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父母应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批评他们。
4. 孩子因为生气或情绪问题而犯了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管理他们的情绪,而不是指责他们的错误。
孩子需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可以提供帮助和支持。
5. 孩子犯了一个小错误:有时候,孩子会犯一些小错误,这并不会对任何人造成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放宽心态,不要过分指责孩子。
6. 孩子正在尝试新事物:当孩子试图尝试新事物时,他们可能会犯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继续尝试,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指责他们。
- 1 -。
六种情况下父母不要指责孩子
![六种情况下父母不要指责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da4497f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b.png)
六种情况下父母不要指责孩子
1.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耐心鼓励和帮助他们,而不是指责他们的能力或态度。
2. 当孩子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父母应该听取他们的感受和看法,并给予建议和支持,而不是责怪他们。
3. 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父母应该先了解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4. 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误,父母应该给予宽容和理解,而不是过度责怪或批评。
5. 当孩子表现出情绪或行为问题时,父母应该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而不是过度指责或无视。
6. 在孩子的教育、成长和发展中,父母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而不是单纯地指责和训斥。
- 1 -。
不能批评孩子的时候有哪些
![不能批评孩子的时候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f06ea99561252d381eb6ee7.png)
不能批评孩子的时候有哪些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做错事情挨火冒三丈批评的时候。
那么问题来了,不能批评孩子的批判时候有哪些?带着疑问呢,一起来看看吧。
闺蜜结婚的确好多年了,眼看孩子也年纪不小了,不过,即便是因为是男孩,总是喜欢玩耍、活泼爱闹。
所以,平时出去一起吃饭,总是能看到责难她家孩子,看着也怪心疼的,虽说父母都是想让孩子好,但是有时候孩子受批评,也不一定是有错。
那么,又应该怎么批评孩子呢?并且,有些时候,家长们最好还是不要批评孩子。
1、聚会等人比较多的时候其实,无论是谁,都是要面子的,不喜欢在自已面前丢脸,大人如此,小孩子也如此。
有时候,晚饭在我们出去聚餐娱乐的时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宝,一是让他们出去见见场面,二是不然没有人照看他们。
通常呀,聚会的时候一般都是家人、朋友等,在这种场合下,人比较多,东西也比较多,孩子们很可能不小心犯些错,此时家长此时就会批评教训宝宝。
但是,这个时候呢,做父母祸害的最好不要教训孩子,因为周围都是人,孩子们也会感觉到丢人的,需要受到很严重的打击和刺激,很有可能导致孩子的比较自信心受挫,并且弄得人人皆知,我们自己也会感到遗憾感到很尴尬的。
所以,家长不要急于一时,可以趁着回家之后,再回去和孩子理论,讲一些道理。
2、准备睡觉的时候睡觉之前,大家最好都不要不要隐含任何情绪,要保持一颗疲惫的心,这样才能睡好。
一个孩子,在入睡的时候,除非是心情愉快的,否则很很易做噩梦,或者失眠睡不着的,在我小时候,就经常做噩梦。
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批评了孩子,那孩子肯定闭上眼的时候,想得全都是坏事自己被批判的事情,心情会不好,自然而然也就睡很差了。
所以,家长们要为孩子唉,不要在孩子将要入眠的时候,打骂教育孩子。
3、出门道别的时候父母每天都要去出门、工作,孩子也要去上学,每天早晨起来,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并且,早晨中午的心情可以决定一天的心情。
如果父母在和孩子分别的时候,指责批评孩子,能够导致孩子一天情绪压抑,学习学不下去,玩也玩不下去,每天荒废度日。
这4个时间段千万别批评孩子,否则后果很严重!(家长必读)
![这4个时间段千万别批评孩子,否则后果很严重!(家长必读)](https://img.taocdn.com/s3/m/557f525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9.png)
这4个时间段千万别批评孩子,否则后果很严重!(家长必读)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才。
于是只要自己的孩子一旦违背自己的意愿,或者是犯错误的时候,往往就会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
但是家长要知道,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只有把握好时间段,才能让孩子乐于去改正,否则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所以,家长一定要切记,在这4个时间段千万别批评孩子。
1早上出门时,不要批评孩子古语有云,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是每个人精力最充沛的时刻,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调整,状态达到了最佳。
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对接下去一天要做的事情满怀希望和信心,就会有好的收获。
如果早上出门的时候,心情非常糟糕,那么可能对一整天的情绪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对大人来说如此,对比较敏感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很多家长都遇到类似的情况:叫孩子起床的时候,孩子不想起来;吃早餐的时候,孩子总是磨磨蹭蹭;出门准备上学的时候,孩子总是板着脸说自己不想上学。
遇到这些情况,很多家长往往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会对孩子大吼大叫。
甚至由于影响到自己的上班时间,有些家长失控下还会打孩子。
这时候,被父母批评教育,孩子的心情肯定是十分糟糕的。
那么,就会影响到孩子一天的学习状态,导致孩子一天下来什么都没有学到,甚至还会怨恨自己的父母。
所以,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家长最好不要在早上出门时就批评教育孩子。
而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温馨地和孩子道别,帮助孩子怀着美好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这样,孩子开开心心上学,才能快快乐乐回来。
2吃饭时,不要批评孩子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都忙于工作。
所以很少有时间可以陪伴孩子,只有吃饭时才能专心面对孩子。
因此,很多父母往往就喜欢在饭桌上教育孩子。
比如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是借机会训斥孩子,给孩子讲一些所谓的人生大道理。
但是,这样反而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七种情况下不能责备孩子,以免影响孩子的身心
![七种情况下不能责备孩子,以免影响孩子的身心](https://img.taocdn.com/s3/m/e2cbbb3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0.png)
七种情况下不能责备孩子,以免影响孩子的身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犯一些错误,会惹到我们生气,此时适当的责备孩子,可以让孩子记住错误,并及时的改正错误,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责备孩子一定要分时候,当孩子在这七种情况下犯错误时,一定不能加以责备,否则容易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孩子的茁壮成长。
一、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孩子:很多家长认为,在人多的时候责备孩子,更能让孩子长记性,更能让孩子改正错误,其实这是错误的,这样子只能让伤害孩子的自尊,在孩子心里埋下怨恨的种子,因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小孩子也一样。
大庭广众下责备孩子,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以后在他的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更容易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二、不在孩子愧疚时责备孩子:孩子做错事,已经认识到错误了,这时他的心理也感到难受,这时作为家长就不要再去火上加油的责备他了。
因为越是责备,越让孩子感到愧疚,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三、不在睡觉前责备孩子:睡觉需要一个平静的心,而如果在睡觉前责备孩子,让孩子带着伤心去睡觉,不但影响了睡眠,还耽误了休息,夜晚容易受到惊吓,长期下去,会造成孩子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体质下降等不良。
四、不要在吃饭时责备孩子:古人就有“寝不言,食不语”的说法。
在吃饭时责备孩子,不但影响孩子的食欲,还会让孩子的脾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产生脾胃不适。
因此,孩子再大的错误也等吃饭后再解决。
五、不要在欢乐时责备孩子:一家人在欢欢喜喜的过节日,孩子正在欢声笑语,此时就算孩子犯了错误,也不要着急去责备他。
因为在孩子特别高兴时责备他,不但影响孩子的心情,让孩子难受,严重的还会让其心脏受损,真正地伤了他的“心”。
此时应以开导为主,绝不能责骂。
六、不要在特别悲伤时责备孩子:孩子特别悲伤难过时,就不要雪上加霜去责备他了。
不但会让其悲伤加重,严重的还会让孩子的身体出现各种不适。
七、不要在生病时责备孩子:孩子生病时,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心情郁结,此时也就不要再去责备他了,否则只会适当其反,让其病情加重,所以,希望家长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更多地给予温暖照顾,而不是训斥责备。
亲子教育的5个原则,原则性错误家长千万不能犯
![亲子教育的5个原则,原则性错误家长千万不能犯](https://img.taocdn.com/s3/m/1b464d2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3.png)
亲子教育的5个原则,原则性错误家长千万不能犯
孩子的叛逆、自卑、娇纵、蛮横都是因为没有受到一个良好的亲子教育所导致的,一个正确的亲子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对孩子而言是十分的重要的,以下有关几个亲子教育的原则性问题,家长一定要好好学习。
沟通
沟通的时机真的非常的重要
1、心情不好,正在气头上不应该与孩子沟通,不理智的时候并不适合谈心。
2、孩子吃饭时、睡觉前都不应该进行批评教育,否则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以及消化。
3、搞清事情的原委在去批评教育孩子,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有理有据,不能以家长的身份去欺压孩子。
表扬
1、孩子纠正了原先恶劣的行为习惯应及时给予表扬、赞扬。
2、奖励要实事求是,不能让孩子盲目的满足,否则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3、承诺一定要兑现,千万不能欺骗孩子,否则会导致孩子失望或
者严重降低积极性,甚至对父母的信任度降低。
陪伴
1、扩展孩子的眼界,寓教于乐。
2、多多利用自己闲暇的时光,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孩子成长需要父母的见证。
宽容
1、指正错误、让孩子明辨是非。
2、宽容的前提是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孩子给予一定的宽容,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品行。
树立榜样
1、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的强,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较好的榜样,言行举止都要注意。
2、多多让孩子自己发现身边优秀的榜样,让孩子作为学习的例子,这样对于孩子而言,更加有学习的动力。
以上5个方法是构建良好的亲子教育环境的基础,优秀的孩子缺少不了一个好的教育方法,按照上面的几个原则进行教育培养孩子,相信你的孩子在未开一定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
批评的禁忌
![批评的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2320eb4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68.png)
批评的禁忌教育少不了批评。
批评的要点批评的技巧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那该怎么批评孩子,首先应该避免下面的几条禁忌:1、不要翻旧账。
过去的事情,不要总是拿出来翻来覆去。
孩子一听就烦。
越是翻旧账,就是给孩子在定性,给孩子暗示:你改不了的。
2、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
我以为这是一种修行。
至少从现在的教育来看,我们大家都需要努力。
包括我自己。
其实,潜意识中,我们随意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就是没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人来看,觉得孩子的面子没关系,觉得孩子的自尊可有可无。
一句公开场合伤人的话,在孩子心中,多年以后,仍是隐隐作痛。
3、不要用说教的方式。
不要讲道理。
批评应该具体,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要记住,面对孩子,说话一旦抽象,就开始讲道理了。
4、不要高频率批评孩子。
早上出门要批评,晚上回来要批,睡前还要批评。
一天三批,甚至更多。
批的太多,就是强化孩子对于不良行为的认知:我就这样了。
即使想要提醒孩子,也多一点方式,故事、案例、新闻等等都是可以的。
话说得越多,到后来效果越差。
5、不要父母一起批评。
混合双打,最要不得。
一位家长批评就够了。
另外一位家长,应该成为孩子被批评后的建议者。
以旁观者的视角给孩子建议。
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爸爸(妈妈)会批评你,表示认同孩子现在糟糕的情绪,一起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长就和孩子一起想办法。
两位家长,是互补共助,而不是一起出击。
6、不要伤了孩子自尊。
批评中不要出现侮辱孩子的词汇。
“没用的东西。
”“真笨。
”“不要脸的家伙”……很多时候,我们大致时崇尚暴力,觉得让别人怕就好,就让别人难堪。
但是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长期的痛苦(压力、否定、羞辱)只会让人想要逃离,极端、脆弱的人还会走向堕落、放弃。
这就不奇怪了,小的时候,家长骂的很凶、很暴力,确实有点用,但是孩子一旦长大,就几乎没什么用了。
幼儿园教师禁语
![幼儿园教师禁语](https://img.taocdn.com/s3/m/e6ea25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f.png)
幼儿园教师禁语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教师需要遵守一些禁语,以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和效果。
1. 暴力言辞禁止:幼儿园教师应该避免使用任何暴力言辞,包括威胁、辱骂、吓唬等。
教师应该以温和、友善的语气与幼儿交流,用鼓励和赞叹的话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 负面评价禁止:教师不应该使用负面的评价来批评幼儿,比如说“你做得很差”、“你永远都不行”等。
相反,教师应该注重鼓励和肯定,匡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3. 侮辱性言语禁止:教师不能使用任何侮辱性的言语来对待幼儿,包括歧视、讽刺、挖苦等。
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平等和公正,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4. 虚假宣传禁止:教师不应该给幼儿传递虚假的信息或者夸大其词的宣传。
教师应该讲述真正的事实,传递正确的知识,匡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能力。
5. 色情暗示禁止:教师不能使用任何色情暗示的言语或者表情来引起幼儿的注意或者调侃。
教师应该保持专业的形象和言行,避免任何与幼儿性格发展无关的行为。
6. 恶意揶揄禁止:教师不应该使用恶意揶揄的言语来讥笑或者羞辱幼儿。
教师应该倾听和尊重幼儿的感受,匡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社交能力。
7. 吓唬威胁禁止:教师不能使用吓唬或者威胁的言语来对待幼儿,比如说“不听话就打你”、“你不乖我就不喜欢你了”等。
教师应该使用积极的教育方式,通过引导和激励来匡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8. 私人问题禁止:教师不应该问询幼儿的私人问题,比如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等。
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隐私权,避免侵犯他们的个人权益。
9. 恶意批评禁止:教师不应该对幼儿进行恶意批评或者过度挑剔。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通过鼓励和指导来匡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能力。
10. 虚伪夸奖禁止:教师不应该使用虚伪的夸奖来鼓励幼儿,比如过度夸大成绩或者给出没有实质内容的赞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种情况下不能批评孩子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
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
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早期教育#。
爱乐活母婴育儿攻略早期教育。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b752a20c815df4de4cecc6b5?from=wenku/?from=wen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