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理论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维果斯基简介
著作: 《思维与语言》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心理学中的工具性方法》 《具体的人类心理》 《儿童发展中的工具和符号》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历史》

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 差异 1.直接的 2.不随意(无意)的 3.受遗传决定;遵循 生物进化规律 高级心理机能 1.间接的 2.随意(有意)的 3.受社会文化决定; 遵循社会历史发展 规律 内容 感知觉、无意注意、 观察、有意注意、 无意记忆、基本情绪、 有意记忆、社会性 冲动反应 情绪和情感、意志


对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评价: 健康、理性自我的发展; 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过程; 新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 比较: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发展观
一、经典行为主义理论 二、新行为主义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几种学习理论的比较
经典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John B. Watson(1878-1958) 兴趣: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广告 心理学 著作:“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 (1913);《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 (1914);《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 看心理学》 (1919) ;《行为主义》 (1925)
佛洛伊德简介;时代精神; 精神分析理论的方法学: 基本概念:意识与无意识;里必多;焦 虑; 心理防御机制:压抑、投射、自居、反 作用形成/升华、转移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 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强调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意义; 重视心理活动的动力性质; 重视早期经验在个体性格发展中的作用; 过分强调性本能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持悲观的看法; 方法学的问题和理论构想的问题;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二章 教学目标
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5、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关注内在的个人)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Sigmund Freud 1856-
1939)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活动理论—意识和无意识
简评 1、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2、尽管班杜拉也以研究行为为主,但社会学习理 论开始注意到人、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 3、这是社会学习理论对传统行为主义的重要突破。 4、班杜拉尽管注意到了行为的认知因素,但并没 有对此作充分的探讨和实验研究。
心理社会性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3、他提出的每阶段的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引起了人们 的兴趣和注意。 4、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学说对未来充满了乐观主义的精神
老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较
老精神分析
新精神分析
1、强调生物因素(性本能)1、强调社会、文化因素
2、强调本我的作用 3、到青春期便结束
(四)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性心理发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1、口唇期(oral stage)— (0~1岁) 2、肛门期(anal stage) —(1~3岁) 3、前生殖器期或性器期(phallic stge)-(3~6 岁) 4、潜伏期(la)—(11~13岁)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埃里克森的生平(1902-1994)
(二)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八阶段
阶段
年龄
婴儿期
0~2岁
儿童早期 2~4岁
学前期
4~7岁
学龄期 7~12岁
青年期 12~18岁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一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1913年,他发表的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他认为,除了极少数先天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即环境决定论发展观。

1.否认遗传的作用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二、华生的儿童教育观(多选、简答)1.教育标准要多样在教育儿童时,方法应该多样,且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确定教育的方法。

2.不体罚儿童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一词。

用体罚来教育儿童,做法不科学且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3.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儿童的习惯有情绪习惯、发音习惯和身体动作习惯。

教育在培养儿童习惯时有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儿童的年龄。

4.幼儿培养目标幼儿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成为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创造力、勇敢和自信的人。

5.科学的性教育要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成长特点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三、儿童情绪发展(单选)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爱。

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进怕、怒和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一)关于儿童的怕、怒和爱的研究1.怕初生婴儿就有惧怕的表现,如突然屏息、呼吸加快、闭眼、双手紧握或乱动、放声大哭等。

华生认为引起儿童天生惧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突然的噪声;二是失去支持。

其余的惧怕都是后天形成的。

2.怒最初的愤怒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的天生的反应。

例如,一个婴儿被束缚,他就会挣扎、动手动脚、哭喊尖叫、脸色变青等,这是愤怒的最初表现。

后来由于成人对孩子的限制,只要与儿童最初的身体受限制联系起来,儿童就会被诱发出各种愤怒的情绪。

3.爱最初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的表情和行为。

这些就是天生的爱。

这种天生的爱的情绪与儿童所接触的人联系起来,就会激发儿童爱的情绪的发展。

(二)儿童情绪发展的实验华生以阿尔伯特(年龄为7个月)为被试,通过条件反射法,研究其惧怕情绪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观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观

二、依恋理论
洛伦兹关于印刻的研究也激发了英国精 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把 习性学的理论应用到解释人类婴儿与照料者 之间的关系上,其提出的“依恋理论” (theory of attachment,1969)认为,婴 儿与照料者的情感联系是一种有助于生存的 进化反应。
第六节 背景观
一、弗洛伊德的理论
弗洛伊德是维也纳的医生,他通过让有 情绪障碍的成人自由地讲述其儿童期的痛苦 事件,来寻求治愈情绪障碍的方法。
二、埃里克森的理论
埃里克森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之一,他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汲取了营养,完善了自 己的观点,形成了“新精神分析理论”。
第三节 学习观
一、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一种机械论,它把可 以观察到的行为看成是对经验的可预测的反 应。尽管生物学对人们的行为的改变程度设 定了上限,但是行为主义者仍然认为环境是 更有影响的。
一v Vygotsky)是背景观的先驱,尤其是对儿童 认知发展进行了阐述。维果茨基提出的“社 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关注 的是文化(价值观、信仰、习俗、社会团体 的技能)是怎么传递给下一代的。
二、朱智贤的发展观
朱智贤是我国儿童心理学家,其一生 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通过系 统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 且,朱智贤也是主张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国化 的典范。
第四节 认知发展观
一、皮亚杰的理论
让·保罗·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 1896—1980)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他对 人类认知的发展非常感兴趣。皮亚杰大大改 变了人们关于儿童认知资源的概念和理解。
二、信息加工理论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研究者转向 认知心理学以寻求对思维发展的理解。由计 算机工作原理而获得启示的心理学家提出了 “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原理来解释 思维以及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流派围绕心理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产生了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与争论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不同的理论派别,也构成了发展心理学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要么是遗传,要么是环境,究竟哪一个决定了个体的发展?这两者孰轻孰重?这些问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贯穿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整个历史,涉及到了几乎每一个领域。

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作用论。

遗传,又可表述为天性、成熟、先天、生物因素。

环境,又可表述为教养、学习、后天、社会因素。

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遗传因素分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

通过遗传来保持其生物性状。

遗传物质—DNA。

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个体的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霎那就已经决定了。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

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研究遗传作用的方法选择性繁殖;家庭研究;双生子研究;血缘关系研究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主要观点:S--R著名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

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小偷、乞丐,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第二章发展理论主要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观点)认知发展理论习性学理论生态系统论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又译心理分析理论,是西方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理论分为两个时期: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与埃里克森等人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1、人格的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成分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本我(id),包括人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由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ego),介于本我和现实之间, 既要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活动的,它是有意识的、理智的。

超我(superego), 人格中良心、理想方面,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力求完美。

超我以至善原则行事。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性本能,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和冲动,这种能量和冲动被称作“力比多”。

力比多以特有的阶段次序投射到身体的不同部位,使它依次成为儿童兴奋的中心,这就促成了相应的人格发展阶段。

2、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 ~ 3岁)(3)生殖器期(3 ~ 6岁)(4)潜伏期(5、6 ~ 12岁左右)(5)生殖期(12岁~20岁左右)3、简评贡献:儿童早期经验影响后期发展的观点很有价值;把人格发展看成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人格发展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足:观点缺乏有力支持;过于强调性本能的满足;研究取样来自少量精神疾病患者。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埃里克森的基本观点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渐进贯穿终生的过程,并要依次经历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即解决由个体的生物成熟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之间产生的冲突即发展危机。

每阶段发展危机的解决,即获得积极品质,使个体顺利的发展至下一个阶段,否则个体将会遭遇到适应的困难,并进而阻碍到以后各个阶段的发展。

第2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2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2.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比意识重要,潜 意识决定一切是不符合实际的。 3.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依据的资料主 要来自于他的个人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 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4.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对个性发展 的影响,也是偏激的、不符合实际的。 许多研究已证明个性、个性倾向性在中 年和老年期也会发生变化,这说明个性 的发展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受社会 生活条件所制约。
(5)青春期(11-13岁开始)
经过暂时的潜伏期,青春期的风暴就到来了, 从年龄上讲,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 始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发展,个体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 母那里摆脱出来。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 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对成人的抵触情绪和 冲动。
(三)简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自问世以来就在心理学界和社 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 其整个理论的评价褒贬悬殊。 有的人认为弗洛伊德是“最伟 大的创设者、最伟大的代言人” (波林),有的人则认为他的 理论没有什么价值。
(3)前生殖器期 (3-6岁) 这个时期里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性器官 成了儿童获得快感的主要来源,表现为这个时期 的儿童喜欢抚摸生殖器、显露生殖器以及性欲幻 想。 此时儿童会出现依恋异性父母的“俄狄浦斯情 结” ,即男孩产生恋母情结,女孩产生恋父情结。 (4)潜伏期(6—11岁)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地放弃了俄狄 浦斯情结,男孩和女孩开始各自以同性父母为榜 样来行事,此时儿童进入潜伏期,其性的发展便 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这个时期,口唇 期、肛门期的感觉,前生殖期的恋母情结的各种 记忆都逐渐被遗忘,被压抑的性感觉差不多一扫 而光,因此,潜伏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发展心理学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 第二章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心理发展只有量的连续累积、不存在阶段性的理论是()。

[统考2011研] A.心理社会发展理论B.发生认识论C.心理发展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D【解析】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

其中的基本概念是观察学习,其实质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2.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违反。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其道德判断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统考2010研]A.前道德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道德实在论阶段【答案】C【解析】皮亚杰认为,在前道德阶段,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模糊的了解,他们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所支配;在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在自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

3.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

[统考2009研]A.达维多夫B.维果茨基C.列昂节夫D.鲁利亚【答案】B【解析】维果茨基是前苏联的卓越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列昂节夫与鲁利亚是维果茨基的学生,三人合称为维列鲁学派,该学派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派,又称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鲁利亚也是著名神经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脑机能系统学说。

达维多夫是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与艾利康宁一起提出了以活动特点对心理发展的划分。

4.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建立自我同一性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

[统考2009研]A.6~12岁B.12~18岁C.18~25岁D.25~50岁【答案】B【解析】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5.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划分儿童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统考2007研]A.生理发育B.智力发展C.个性特征D.活动特点【答案】D【解析】根据以往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后,艾里康宁在维果茨基的思想基础上,借鉴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系统地提出其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功能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一、研究的专门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它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函数。

发展研究在得出结论时,是不能将因变量的变化完全归于年龄,而应该尽量发现伴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心理过程,它们可能是导致因变量变化的直接原因。

二、研究对象的范围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到老年期。

对于年幼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各个时期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是有差异的。

由于这种研究对象的差异很大,这就要求其研究方法复杂多样,必须适合于不同年龄被试的不同特点.三、研究的过程发展心理学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方面,研究对象要根据研究者的要求或实验情境作出反应,而研究对象的反应又反过来影响研究者的行为.四、研究对象的意识性由于发展心理研究的研究对象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和学习能力,这种意识性可能使研究对象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并不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真实的反应.研究对象的许多不稳定性也导致研究结果的某些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在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儿童的行为与心理表现,对每一个数据和事实,都要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讨论,而不能以“期待”作为分析实验结果的依据。

只有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认真贯彻客观性原则,才能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性。

二、矛盾性原则个体心理的发展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研究时,应考虑到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在各方面发展的个体差异.三、教育性原则由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个体,尤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儿童青少年,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实践中,一切要从符合个体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任何可能影响个体身心健康、违背教育原则的研究步骤都是不允许的.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儿童青少年是在实际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活和成长的,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必将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水平和变化,都是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学的理论》

《心理学的理论》
• 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
1、操作条件反射----关于强化的作用 动物和人类往往重复导致愉快结果的行为, 压制导致不愉快结果的行为。
斯金纳箱
比较:经典条件反射
整理课件
斯 金 纳 箱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则
(1)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
(2)强化在儿童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爱人和亲密朋友
要承担工作和照顾家庭、抚养孩子 的责任 关心的品质 爱人、孩子、文化规范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认 为它或者有意义、是成功的、幸福 的,丰富多彩;或者是失望的,岁 月蹉跎,年华虚度 智慧品质
整理课件
同一感 同一混乱
感 亲密感 孤独感
繁殖感 停滞感
完善感 失望感
(三)对埃里克森的评价
整理课件
人格结构理论
后期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格结构 由三大系统(又称“三部个性结 构”)构成:
● 本我(id) ● 自我(ego) ● 超我(superego)
整理课件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
快乐原则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示意图
整理课件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本能我)
是原始的,是本能的心理能量的贮藏室;是人格中最难接近的
晚期,弗洛伊德又将本能改为: 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的本 能(death instinct)。
整理课件
心理发展阶段说
弗洛伊德把性本能的心理能量称作“力比多”(libido) ,力
比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刺激这些区域就可引起快感。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力比多是不断流动的,它集中的身体部位 也会发生变化,性感区也随之发生转移。性感区位置的变化决定 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5 “发展心理学”笔记

5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 概念 1. 二因素理论 p10 2. 复演说 p18-p19+p187 3. 比率智商 p19 4.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儿童心理》 简答、论述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P4 2.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P11 02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两个观点说一下,P12-P13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P16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P17 第二章 1. 格式 P23 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01年名词 3. 平衡过程 P26 4. 客体永存 P30 5. 守恒 P32 02年名词 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年名词 7. 同一性 P217 8. 观察学习 P43 9.内化 P44-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简答、论述1.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 2.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P34 3.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年简答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年论述 4.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P45 5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P41 6.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P43 第三章1. 组群效应 P49 02名词 2.序列研究 P51 01名词 3. ABAB 设计 P57 4. 跨文化研究 P52 5.文化公平测验P56-P53 简答论述 1 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P48 2.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P50 3.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P54 4.说明试验法和相关法的异同P56-P58 5.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 P56 第四章1.同nuan 双生子P64 2.异nuan 双生子P64 3.伴性遗传P62 4.低体重儿P65 简答论述 1.产前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P63-P65 2. 产前发展存在哪些致畸因素?它们的作用方式?P65第一段概括 第五章 婴儿期(出生-1岁) 1.髓鞘化 P70 2.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 3.视崖实验 P88 4.前语言思维P92 02年名 5.依恋P95 6 陌生情景 P98 7.A 非B 错误P93 8.抓握放射P72 9.双向性原则P100 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P95 简答论述 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P83-84 P85举例 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01论述 P96-98 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02年论述pp 3.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01年简 78 4.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P100 5.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P100-P101 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P81 第六章 幼儿期(1-3岁) 1 第二信号系统 P105 2.模仿性游戏 P108 3.单词句 P110 4.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 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 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 简答论述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P105-P106 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P108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年简答 P132-P133 3.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 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01简答 P112 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P122-P123 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 第七章 幼儿期(3-6.7岁) 1.平行游戏 P133 2.积极词汇P139 3.消极词汇P139 4.自我中心言语P141 5.内部言语P140 01、02名 6. LADP1467.他律道德 02年名词 P161 8.自律道德 P161简答论述1.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年简答 P132-P133 2.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 P134-P135 3.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P141-P143 4.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维果斯基”和‘行为主义’P142、P143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62第八章 童年期(6-12岁) 1. 中介缺失 P1732.α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P1653.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01选 P1665.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观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观
交互作用
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基本观点
环境决定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环境刺激决定的,而不是 由内在的心理或遗传因素决定。
强化与惩罚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即强化或惩罚,决定了行为是 否会重复出现。
操作性条件作用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环境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结果,通 过操作条
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由遗 传因素决定的,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先 天遗传基因的展开和实现,环境的作 用只是引发和加速或延缓这种发展。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 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和行为模式在 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环境的作用相对较小,只 是辅助性的。
04 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
约翰·华生
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立 者,他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 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或内部心 理过程。
斯金纳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 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 作用理论,强调环境刺激对行为 的影响。
班杜拉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 物,他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在学 习中的作用。
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较小,环境因素 是决定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个体行为 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虽然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的作用,但也承认遗传与环境 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个体差异的形成是遗传和环境共同 作用的结果。

发展心理学_第二章:基本理论.ppt(091002)

发展心理学_第二章:基本理论.ppt(091002)

心理开展关键期的教育启示
❖ 抓住关键期及时进展教育,事半功倍 ❖ 但不能认为儿童过了某个年龄就不能进展有
效的学习。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心理理论的比较
1、都强调活动: 2、在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上: 3、智力\思维开展方面: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开展观
❖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开展观 ❖ “在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身上我们看
印刻反响
劳伦兹研究发现,鹅、鸭、雁等动物在刚刚孵化 出来后,让它们接触其他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 东西〔如人、木马、足球〕,它们就会把这些 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追随,但对自己同类 的母亲却无任何依恋。这种现象好似在凝固的 蜡上刻上标记一样,固称“印刻〞。这种印刻 现象只发生在极其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 这个时机,就无法再学会。
到一个具有伟大品质的人。他是一 个思想领域的开拓者,思索着用一 种新的方法去了解人性……谁想在 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 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 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 〔波林〕
〔一〕、生平
❖ Sigmund Freud,1856-1939 ❖ 1856年5月6日 出生 捷克 ❖ 1860年移居奥地利维也纳 ❖ 1881年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 ❖ 1882年临床神经病医生 ❖ 1886年结婚 ❖ 1885巴黎大学进修精神病学
数目守恒〔6~7岁〕
根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A
B
B
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
面积守恒〔8~9岁〕
根本原理:不管细棒如何排列,两张图空白局部的面积一 样。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本章即围绕传统、经典的理论,新近逐步形成起来、并越来越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阐述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我们真正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成熟势力说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A.Gesell ,1880 — 1961) 。

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二节 行为主义观一、华生的观点1.华生生平简介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 — 1958)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2.早期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华生倡导的行为主义主要有三个原则: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

二、斯金纳的观点1.斯金纳生平简介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 ,1904 — 1990)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镇。

2.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获得的解释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操作性行为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三节 社会学习论一、班杜拉生平简介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A.Bandura ,1925— )。

班杜拉1925 年生于加拿大的曼达尔镇。

1949年毕业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后入美国艾奥瓦大学研究学习理论,1952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与沃尔特斯合作,1959) 、《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与沃尔特斯合作,1963) 、《行为矫正原理》(1968) 、《社会学习理论》(1977) 。

二、观察学习: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主要途径观察学习是一种普遍的、有效的学习,班杜拉将它定义为: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幼儿期(3-6、7岁) (1)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2)创造性思维萌芽的关键期。 (3)守恒性发展的关键期。 (4)识字的关键期。 (5)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 (6)入学准备的关键期。



(三)童年期(6、7-11、12岁) (1)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 (2)创造性培养的关键期。 (3)学习动机形成的关键期。 (4)学习兴趣形成的关键期。 (5)学习态度形成的关键期。 (6)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 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 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2、心理发展阶段说 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依据里比多的发展 (1)口唇期(0-1岁):里比多的发展从嘴开始, 吸吮本能产生快感。 (2)肛门期(1-3岁):里比多集中在肛门区域 (3)性器期(3-5岁):恋母恋父情结 (4)潜伏期(5-12岁):平静时期\早年经历遗忘 (5)青春期(12岁至成年):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产生性冲动,容易引发抵触情绪。
• • • • • • • • • •
(三)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1、前道德判断阶段(0—5岁)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5—10岁) (1)规则是绝对的、不变的 (2)评价标准是行为的后果 (3)评价结果非好即坏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10岁以上) (1)根据动机来判断行为好坏 (2)规则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3)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 判他人。
第五节 研究专题

一、关键期的概念 二、关键期研究的证据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四、掌握关键期理论的意义

【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测试题二

【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测试题二

【比邻学堂】发展心理学测试题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本章习题精练】一、判断题1.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超我服从于快乐原则。

2.口唇期的儿童的世界是“无对象的”,他们还没有现实存在的人和物的概念。

3.李博士对于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青少年在跟父母脱离而做斗争时逐渐形成独立的自我认知,这种理论研究和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最相近。

4.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观察强化和替代强化。

5.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结构为成熟、同化、顺应和平衡。

6.在皮亚杰看来,平衡既是心理发展的因素,又是心理发展的结构。

7.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父母的工作环境是中介系统的影响因素。

8.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

二、填空题1.小葫芦用纸杯喝水的时候总是咬得纸杯口一圈一圈的牙印,根据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论,他是__________期没有发育好。

2.一种刺激的加入或增强导致了特定行为出现概率提高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

3.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__________期的情感冲突通过被压抑的性冲动和认同同性父母未得到充分解决,残余的冲突遗留在潜意识中会扭曲青少年和成人的人格。

5.儿童发展的相互作用论强调了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交互影响,认为__________通过动作对__________的__________才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这是发展观点的重大改变。

6.老王的单位在儿童节这天给有未成年子女的员工放假,让父母可以陪孩子欢度节日,这一做法带来的影响属于生态系统理论中的__________系统。

三、单项选择题1.必须积极解决生命危机和冲突,个体的人格品质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这是谁的主要理论观点?A.弗洛伊德B.华生C.班杜拉D.埃里克森2.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被称为A.同化B.顺应C.平衡D.适应3.尘尘不小心踩到了一朵小花,她伤心地对妈妈说:“呜呜……小花一定感觉很疼,我来给她揉揉吧”。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

5、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
• 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fication):个体关于自已是谁,在社会上 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 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和感情。
Leng Y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一)基本观点
人格发展渐成说
1、既强调生物学的影响,同时也强调文化、社会因素
2、强调自我的主导和整合作用 3、每个人的成长都体验着一定顺序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事件,所 以人格发展也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发展。 由于这个发展过程是以自我为主导、将个人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结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第一节 心理发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第四节 维列鲁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第一节
心理发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过程) 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Leng Y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⑵代表性观点与人物: ①皮亚杰 •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图式、顺应、同化、平衡)
•影响发展的四种因素:
机体的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 ②我国学者 •遗传、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 •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影响,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发展特别迅速,而如果
错过该时期,某方面的发展就会变得较为困难,这个 特殊时期便称为关键期。如2-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
关键期,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人格发展分 为五个阶段
▪ 口唇期(0——1岁) 动欲区是嘴
▪ 肛门期(1——3岁) 动欲区在肛门区域,这一阶段儿
童接受排便训练
▪ 前生殖器期(性器期)(3——6岁) 动欲区在生殖期
区域
▪ 潜伏期(6-11岁)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活动(如学习、
体育和同辈团体的活动),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 趋势。
▪ 青春期(生殖期)(12-20岁) 如果前几个阶段发展
展理论
同化
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 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 复而得到迁移和概括。 图式最先来源于先天 遗传。
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 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 中,以加强和丰富主 体的动作。
顺应
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 整原有图式。
平衡
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 两种机能的平衡。
皮亚杰 认知发 展理论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弗洛伊德和埃 里克森心理发 展观的区别
▪ 1.弗洛伊德特别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仅是本我
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 智的力量。
▪ 2.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囿
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而埃里 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 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 3.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
▪ 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
就会形成健康的独创性意识,形成主动性;如果 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 缺乏自信,并由于缺乏自主性而容易产生内疚感。 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超过内疚,就 会形成目的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自卑感。
埃里克森—心 理社会发展阶

学龄期 勤奋对自卑(7——12岁)
埃里克森—心 理社会发展阶

老年期 自我完善对失望(50岁——死亡)
▪ 如果个体顺利地度过了前七个阶段,回顾一生,感到自己的一
生丰富而充实,富有创造性,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圆满的 (自我完整感),因而不会惧怕死亡。
▪ 反之,个体就会惧怕死亡,因为感到自己一生没有实现任何
重大目标,因而产生绝望感。
▪ 如果个体获得自我完整超过绝望,就会形成智慧的品质,否
斯金纳发展心 理学理论
▪ 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调塑造、强
化与消退、及时强化
班杜拉社会学 习理论
▪ 自我增强,主动学习观察与模仿
维果斯基 心理 发展观
▪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1.强调工具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明确提出教
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 2.最近发展区思想 ▪ 3.提出内化学说
皮亚杰 认知发 展理论
一阶段是“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 如果个体在这个阶段获得了积极同一性,个体就会形成忠实的品质。
否则就形成不确定性。
▪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 自我同一性:它是“一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体未来的目标”
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那里后的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指 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的生活目标的意识。
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皮亚杰 认知发 展理论 儿童心
理或思维发展 的四个基本阶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凭感知运动手段反映外界刺激,并适应外界 环境,其智力处于感知运动水平。
▪ 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
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具有表象思维,有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 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
▪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摆脱知觉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稳定性, 达到守恒。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其 智力活动处于获得概念稳定性,进行逻辑思维阶段。
▪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 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
出假设,凭代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其智力活 动达到抽象思维阶段。
则就会形成失望和无意义感。
▪ 八个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
▪ 1.这八个阶段的次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
逾越,次序也不能颠倒。
▪ 2.每一个阶段就有其必须解决的危机,危机解决得好,就会
形成增强自我力量的积极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削弱自我力量 的消极的品质。
▪ 3.前面阶段发展的好坏会影响到后面阶段发展。
得正常,个体从自私的、只追求个人快感的孩子,转 变成有选择异性配偶能力的、有能力抚养子女的现实 的、社会化的成人。
对人格发展观 的评价
▪ 1. 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
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
▪ 2. 人格的三个部分:伊底、自我和超我,它
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 发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 之间的矛盾斗争。
二、理论
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的发展观 ▪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人格发展阶段 理论
▪ 性本能(泛性论)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
他以动欲区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之相联系的动欲区, 它是发展的每一个特殊阶段刺激和快感的最 大的源泉。
▪ 本我-快乐原则 ▪ 自我-现实原则 ▪ 超我-至善原则
▪ 如果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就会导致同一性混乱或形成消极同一性。
▪ 同一性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 消极同一性:形成与社会目标相背离的同一性。
埃里克森—心 理社会发展阶

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18——25岁)
▪ 只有建立了牢固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
热烈地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爱就是与他人的 同一性融为一体。
▪ 3. 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致
使其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的心理事实在 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
埃里克森--心 理社会发展阶

婴儿期 基本的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 —2岁)
▪ 如果养育者能以慈爱的和贯常的方式满足儿
童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否 则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 基本的信任>基本的不信任,则危机得到解
决,形成希望的品质(merit);
▪ 反之,危机没有得到解决,则导致恐惧和绝
望。
埃里克森—心 理社会发展阶

儿童早期 自主对羞怯和疑忠(2——4岁)
▪ 儿童形成各种技能(走、爬、推、拉和交谈),
儿童将这些能力用之于各种物体,也用于控制和 排泄大小便。
▪ 如果父母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精心控制儿
童的行为而又不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 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 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 怯。
励,是儿童获得勤奋感的必要条件。
▪ 如果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同伴)嘲笑他或对他漠
不关心,儿童就不会获得勤奋感,就会产生自卑感,就 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成员丧失信心。
▪ 在这个阶段,儿童如果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
地位,而忽视生活其他重要的方面,也不利于人格的健 康成长。
埃里克森—心 理社会发展阶
▪发展的实质与原因
▪ 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
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 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 应,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 正原因。适应的本质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 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是同化,二是顺
应。
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图式
皮亚杰 认知发
▪ 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必
需的专业技能。学校特别重要,社交技能的习得特别重 要。
▪ 儿童如果在这一阶段“体验到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
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就可以获得勤奋感,即满怀 信心地同别人一起为寻求各种劳动职业做准备。
▪ 生活中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充满爱意的关注和鼓
止,而埃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扩展到八个阶段, 贯穿人的一生。
▪ 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埃里克森认
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 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华生发展心理 学理论
▪ 1.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环境和教育
的作用。
▪ 2.在怕、怒、爱三种非习得性情绪反
应基础上的条件反射。

青年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 这一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阶段。在前四个阶段,儿童懂
得了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在这一阶段,儿童必须仔细思考所积累的 所有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种生活策略,如果这样做 了,就获得了同一性,就长大成人了。
▪ 但这个阶段是寻求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这
▪ 没有同一性的人,就会担心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
丧失自我。这种人就会离群索居中,捕鱼他人建立密 切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
▪ 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亲密感超过孤独感,
就会形成爱情的品质。
埃里克森—心 理社会发展阶

成年中期 繁殖对停滞(25——50岁)
▪ 如果个体形成了积极同一性,并且过上了富
有成效的幸福生活,就会试图把这一切传给 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进行交往,或生产和 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财 富。“繁殖”包含有“生产”与“创造”的 含义,体验关怀的实现。没有产生繁殖感的 人就会产生停滞感。
▪ 如果自主性>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反之就
形成自我疑虑。
埃里克森—心 理社会发展阶

学前期 主动对内疚(4——7岁)
▪ 儿童更多地进行各种运动,更精确地使用语言,
想象力更加丰富,这些技能使儿童能够萌发出各 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儿 童检验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哪些是允许做的, 哪些是不允许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