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历史)(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历史重要知识比较表格之(一)——中国历史部分
高中历史重要知识比较表格之(一)——中国历史部分1.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
3.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起义比较
4.抵抗派、洋务派与顽固派
6.资本主义萌芽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区别
12.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在反封建方面的比较
13.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比较
15.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16.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次高潮比较
17.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22.比较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异同
25.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高中历史知识比较表格之(二)——外国历史部分
5.中外历史知识比较图表解析之后电气时代时期[80年代以来]
7.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异同。
9.苏联(苏俄)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三种模式
10.美苏争霸的不同时期,美苏对中国采取的政策及原因比较
11.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异同
高中历史知识比较表格之(三)一—中外对比部分
3.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比较
4.中国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宏观把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演变脉络:先秦萌芽——秦朝确立——两汉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
一条主线(集权):地方权力逐渐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逐渐集中到皇帝。 两对基本矛盾和两种发展趋势:(1)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2)相权逐渐被削弱直至被取消,皇权不断加强,清朝达到顶峰。 三项主要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制度的演变、地方制度的演变。 2.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原因:封建国家维护经济基础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地主阶 级自身利益的要求;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作用: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可有效组织大规模生产活动与经济 建设。 消极——容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阻碍历史发展;思想上独尊一家,摧残了思想 自由,限制了文化的多元性和科技的发展;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宗法制
1)内涵: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来确 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 稳定。 2)特点: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维 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大宗与小宗关系是相对的;与分封 制互为表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3)影响 (1)对西周的影响:以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王位世 袭制以及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构建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 方的严密统治网络,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指导 第2讲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指导第2讲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
变教案新人教版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备考指要】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其中尤其以秦朝、唐朝、宋朝和明朝最为重要,考查的重点放在官僚体系中各部门的职能上。我国古代很多名称相同的部门在不同的朝代职能却差别很大,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地方,也是高考失分的最重要原因。
2.规律性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很多考题强化专题内的综合,比如从秦朝、唐朝、宋朝、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归纳出我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一般性手段是“分化事权”。
3.高考越来越重视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强调学以致用,体现了新课标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
4.中国古代政治机构改革对当今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借鉴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比较认识中外政治文明的特点;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自主学习】
考点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初期,________并行。武帝颁布“_______”,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2)唐中期: ________势力在安史之乱后发展为________局面。
(3)北宋: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________。行政上,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________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4)元朝:实行________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________进行管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
治制度。
2. 政治制度
(1)禅让制:历史上把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它被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模式。
(2)王位世袭制
①建立:禹死后,其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世袭制确立。
②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来源:学科网ZXXK]
③方式: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④影响:“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①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
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②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伯和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
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政治制度。
(3)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4)内容: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
【史料及解析】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
分封制是始于西周瓦解于春秋而在战国被郡县制所取代、与当时较低经济水平及不平衡政治状况相适应的地方行政制度,其特点在于A分封目的是巩固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政权,B分封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C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承担周天子所规定义务,D诸侯按爵位高低具有严格等级和享有不同特权,E是支撑奴隶社会的政治支柱,而封藩建卫,利于巩固初期统治和拓展疆场版图,但尾大不掉而致诸侯群起,成为春秋战国社会动荡的历史原因。
行省制: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京师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特点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担任,目的是有效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成为明清以后地方行政区划的典范。行省制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历史上的分封制
分封制的结果与影响
(1)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并逐步构织出全国的交通网络。
(3)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战争,周天子都管不着,战国末年,周王室完全丧失了分封大权。
行省制: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京师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特点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担任,目的是有效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成为明清以后地方行政区划的典范。行省制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基础知识专题(四)·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与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与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
在中国古代史上,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我国古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并逐渐成熟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
主
要朝代主要行政制度及其职权划分
变
化
趋
势
秦朝
确立了皇帝制度,规定皇权至高无上。并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即在中央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
全国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这就是三公。三公以下设诸卿,分掌具体政务
皇
权
逐
渐
加
强
相
权
日
益
削
弱
隋唐
确立并发展了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期进一步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权。三省是中央最高的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的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设机构,包括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北宋
在中央,分散宰相权力。在宰相之下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这样,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有皇帝总揽大权。在军事上,将中央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元朝
在中央,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和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此外,另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高考历史重难点纠错笔记汇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
易错点1 对分封制与宗法制理解不到位
商周之际,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还须防止被征服者的反抗,因而周在推翻殷商之后,不可能建立领土国家,以直接统治所有被征服地区。这说明西周
A.实行分封制旨在防范叛乱
B.采取地方分权是形势使然
C.确立宗法制度有其社会基础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
【错解】A或C
【错因分析】本题错选的原因是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理解片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力和对周王应尽的义务。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它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其将权力继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解决贵族间的矛盾,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内乱。A项对分封制实行的主要目的认识片面,C项混淆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概念,因而出现粗选。
【正解】B
【解题思路】材料表明周在推翻商朝以后,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只能实施分封制间接控制被征服地区。故选B。A项说法片面,排除;材料说的是分封制,不是宗法制,排除C;分封制体现的是地方分权原则,排除D。
一、西周的分封制是周天子“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的奴隶社会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也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1.特点:分封对象的多样性,主要有同姓王室,异姓功臣,先代帝王后裔,以同姓子弟为主体;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土地和人民是分封的主要内容;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二、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认识:从选拔形式上看,一般都是经历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 的组织程序,从地方到中央;从选拔标准来看,经历了从重孝廉到 重门第到重才学的过程,标准逐步统一;从本质上看,成为加强统 治、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汉朝
魏晋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 南北朝 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中书省 门下省 唐朝 尚书省
负责决策 负责审议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 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 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
负责执行, 下设吏、 户、 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 礼、兵、刑、工六部。 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 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解析】
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
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可以看出江浙行省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中央与 地方权力之争,故A项错误。从材料不能看出行政长官不再由朝 廷任命,也不能看出其权力不再受中央节制,故C、D表述错误。 【答案】 B
1.(2012年四川卷)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 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C.科举制 ) B.分封制 D.行省制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世袭制、分封制、科举制和行省制 四个历史概念和把握题干的要求“促进了社会公平”。世袭制注重财 产和门第,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 会,故排除A项。分封制是按血缘关系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 封国,属于贵族政治,故排除B项。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有 利于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选择 C项。元朝创立行省制度,行省长官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便于加 强中央集权,与促进了“社会公平”无关,故排除D项。 答案:C
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基础知识专题(四)·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与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
财政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经济上掌握本地税收,不 向中央缴纳 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
司法
7、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以 外,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 有深远影响。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宣政院辖区) ;元朝还在澎湖设立澎湖巡检司, 加强了对琉球的管理 8、明清时期:明朝在地方上实行三司分权。改元朝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俗称为“省” ,统
朝代 秦朝 机构名称 郡县 南征越族,设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汉朝 西域都护 年西汉设置, 73 年东汉在窦固打败北匈奴后重建) 之始 安西都护府 流域) 北庭都护府 唐朝 黑水都督府 渤海都督府 督府(管辖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 岭北行省 澎湖巡检司 元朝 云南行省 辽阳行省 宣政院辖区 奴尔干都司 明朝 乌思藏都司 台湾府 乌里雅苏台将 军 清朝 驻藏大臣 理西藏事务 伊犁将军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所设(天山南北两路) 雍正帝设置,代表中央政府和达赖、班禅共同管 西藏地区 康熙帝设置(台湾及钓鱼岛、赤尾屿) 雍正帝设置(蒙古各部和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二 区) 加强对台湾、 漠北蒙古、 西藏、 新疆的统治,统一多民族国家 巩固与发展,奠定今天版图基 础 今蒙古和西伯利亚中部一带 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云南地区 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及西伯利亚以东 西藏地区 东北地区 加强对边疆管辖的历史见证 台湾、西藏等地正式内属,统 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喀什湖以西) 8 世纪前期,在黑龙江下游两岸所设 玄宗册封粟末靺鞨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 武则天时设立(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 西北、东北内属的历史见证 唐太宗时设立(天山以南至帕米尔以西、阿姆河 玉门关、 阳关以西葱岭以东, 天山南北地区 (前 60 西域(今新疆地区)正式内属 设置及管辖范围 夺取河套,筑城设县、修建长城 作用及意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开创
高中历史古代史必备知识点:中国古代三大制度的比较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1、古代地方三大制度分别是: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度。
2 .相同:都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3 .不同
( 1 )盛行的时间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行省制确立于元朝,盛行至今。
( 2 )与中央关系不同:分封制中的诸侯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爵位世袭,并拥有封地,是贵族政治;郡县、行省是中央政府的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其长官由皇帝任免,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棒禄,没有封地,是官僚政治。
( 3 )维系的纽带不同: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行省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 4 )所产生的影响不同:分封制下诸侯拥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破坏国家和社会安定;郡县、行省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由皇帝任免,这是历史的进步;由郡县制到行省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安徽专用)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主题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
原因 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 措施 之治”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 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汉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 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秦始皇 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法律严苛。
秦的暴
政
秦二世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将宫女殉葬、闷死工匠、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屠 削,并恣意挥霍。
功绩
评价秦 始皇
过失
①秦始皇顺应了历史潮流,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 的愿望。 ②他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的实行更是开创了此后中国历代 ③他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筑长城、修灵渠等,巩固了统一,促进 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
CONTENTS
PART 01
考点帮
PART 02
拓展帮
PART 01
考PA点RT 帮01
考点帮
考点帮 秦统一中国(10年3考)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1.秦灭六国
①民心所向: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
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背景
②秦国实力雄厚: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条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史 (远古— 1840 年)
历史 阶段特征 中央政制 地方政制 选官时期 (政治)
制度
奴隶社会的繁 王位世袭制:
封侯、伯
荣时期
①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夏
②方式: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注意:特征
商 阶级和国家产生;
③意义:取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标志着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占卜) ; 世 官
王位世袭制的确 相、卿士、卜、祝、史 家与国密切联系
立;等级森严的分
封制和宗法制的 制
比较 分封制
宗法制
周 推行,逐渐形成了 目的 先 我国早期政治制 度。
巩固统治的需要 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保证王 秦 内容
时 期
②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 子分封制(核心内容) ;
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确立了严格的大宗、 小宗体系。(具的义务。
有相对性,周天子绝对的大宗) ③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 ④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封 ,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 宗法等级
有相对大的独立性。
春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过渡
秋 诸侯争霸, 实现局
战
部统一;分封制逐
渐
瓦解,封建制度
国 逐步建立
特点影响
关系
相同
王室衰微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①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②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家和国密切结合。
①积极(前期) :开拓了边远地区,巩固了奴隶主 ①对当时: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贵族的统治,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局面, (周王确立 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防止贵族之间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使 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维护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盛国家。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 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2014高三一轮新课标总复习· 人教历史
备考知识清单
要点史论探究
考向聚焦预测
课堂巩固训练
活 页 作 业
2014高三一轮新课标总复习· 人教历史
备考知识清单
要点史论探究
考向聚焦预测
备考知识清单
要点史论探究
考向聚焦预测
课堂巩固训练
活 页 作 业
7.清朝 (1)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 权受到很大限制。
(2)措施
①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 ②雍正:设立军机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
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2014高三一轮新课标总复习· 人教历史
位高权重。
(2)武帝时:让身边侍从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 国大事。
2.魏晋: 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三省体
制。
2014高三一轮新课标总复习· 人教历史
备考知识清单
要点史论探究
考向聚焦预测
课堂巩固训练
活 页 作 业
3.隋唐: 三省六部制 (1)内容 ①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 决策 执行 。 ②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 、审议和
考向聚焦预测
考点2-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伊犁将军(清 朝设立),管辖新疆天山南北的军务与民政。
2021/3/11
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011年海南高考4题)《马可·波罗行纪》中 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 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 应当是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2021/3/11
6
2、实行首长中央派出制:
行中书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其最高长官代表中央来治 理地方,因而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代表中央对地方 官进行监督,又一方面又直接负责本行省事务,对地方 进行管理,这种双重性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对地方进 行了有效管理,“行中书省……掌国庶务……与都省互为 表里”准确表达出其双重性。这种既对中央负责,又对 地方负责的省官双重性一直影响到今天。行省辖区内宣 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仍然接受朝廷(吏部、 枢密院)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
考点2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2021/3/11
1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传承制度不同。
分封制度萌芽于夏朝,盛行于西周时期,它是国君将田 邑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受封的对象有三种类 型:一是周王的同姓亲属即王族,二是功臣,三是古圣 王的后裔即先代贵族的后裔。不论受封的是谁,一旦被 封,都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
二轮复习之加强君主专制1
①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很大的行政 权;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具有很大的权力,故 此后常常出现皇权与相权之争。
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既有分工又有合 作,且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没有秦朝那么大,相对而言较小。相 权进一步削弱,皇权进一步加强。 探究1:③对比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
4.了解明朝 内阁、清朝军 机处设置等史 实,认识君主 专制制度的加 强对中国社会 发展的影响。
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1.调整中央机构
考点一、从汉到明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朝代 中央政治制度 组织结构特点
三公九卿制(秦始皇) 宰相之始 (丞相决策、审议) 继承 三公九卿制 汉朝
秦朝
分工明确,互相牵制, 皇帝独揽大权。
( 2009 江苏单科 2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 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答案】 C 解题指导:①选项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了加工处理,不是照搬教 材现成语句,从而解题中对新的表述不能准确定位。②克服这类 错误就要在学习中注重对知识点准确理解。③此题考查唐朝的三 省六部制,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既 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故C选项正确。
中央垂直管理, 是中书省的派出机 地方绝对服从中 构,受中央节制, 央 绝对服从中央 实现了地方权力向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 方的管理,有利于巩固 中央集中,有利于 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 家的统治。中国省制的 国家的统一 开端
2012届高考历史 第1单元古代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提升复习方案课件 岳麓版
第一单元 │ 专题探究
三、中央官制的变化 权力中枢机构的设置:秦三公九卿,汉中朝、 (1)权力中枢机构的设置:秦三公九卿,汉中朝、唐三省 六部、宋二府三司、元中书省、明内阁、 六部 、 宋二府三司 、 元中书省 、 明内阁 、 清议政王大臣会议 和军机处。 和军机处。 权力中枢机构变化趋势: (2)权力中枢机构变化趋势:唐的三省六部制代替秦的三 公九卿制,中央机构从处理宫廷和朝廷的事务发展为只处理 公九卿制, 朝廷事务;三省六部制行政权、财权、军权并没有完全分开, 朝廷事务 ;三省六部制行政权、 财权、 军权并没有完全分开 , 到宋代二府三司三权完全分开,互相制衡, 到宋代二府三司三权完全分开, 互相制衡, 说明了相权的分 从宋代宰相权力的削弱到明代废丞相, 割 ;从宋代宰相权力的削弱到明代废丞相,这是皇帝集权发 展的必然趋势;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展的必然趋势;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 皇帝已经完全抛开政 府,霸占了整个国家,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 霸占了整个国家,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
第一单元 │ 专题探究
二、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与内阁六部制的比较 三公九卿制、 相同: 本质:以中央为主体的行政制度; 动机: (1)相同:①本质:以中央为主体的行政制度;②动机: 巩固统治; 结果:保障统治秩序。 巩固统治;③结果:保障统治秩序。 (2)不同:①从应用时代上看,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盛 不同: 从应用时代上看,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 行于汉; 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盛行于唐; 行于汉 ; 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 , 盛行于唐 ; 内阁六部制创立 于明中期,清初沿用。 从内部结构上看, 于明中期 , 清初沿用 。 ② 从内部结构上看 , 三公九卿制是综 合性中央行政体制,行政、军事、监察权力融为一体,帝政、 合性中央行政体制 , 行政 、 军事 、 监察权力融为一体 , 帝政 、 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是集决策、审议、 国政混为一谈 ; 三省六部制是集决策 、 审议 、 行政为一体的 中央行政体制;清初的内阁六部制是分权于议政王大臣会议 中央行政体制; 的中央行政体制。 的中央行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