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项目三-高压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触电)

2015年7月5日,XX市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毛某组织沈某、张某、钱某等人在广靖高速大桥收费站北300米处从事高速隔离带内广告灯箱及其基底座拆除作业,建筑公司的工人张某、钱某等负责清理广告灯箱四周杂物及系钢丝绳,沈某驾驶汽吊负责起吊,把广告灯箱吊到待运的卡车上,毛某负责现场指挥。
下午13:30左右,沈某操作汽吊抬升吊臂时,吊臂距上空35kV高压线约0.5-0.6米,引起高压感应放电。
当时张某、钱某等四人在绿化隔离带内,因看到吊车支撑腿放电火花,受惊逃跑,张某、钱某在逃离过程中碰到汽吊支撑腿,触电倒地。
经医院诊断,张某、钱某两人受电击后,双手手臂和右腿烧伤,经约4个月的医院治疗,张林坤、钱金尧肌体部分伤残,无生命危险。
经调查,汽吊驾驶员沈某违反规定,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起吊作业,未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将汽吊臂抬升至距高压线0.5-0.6米处,防护距离不足,导致高压放电;建筑公司未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应急救援培训教育,致使张某、钱某缺乏必要的所在岗位安全应急知识,在应急撤离时,触碰正在放电的汽吊支撑腿,导致触电,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其次,发包单位法律观念淡薄,违法承发包。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在上述事故中,存在从业人员不具备作业资格,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不具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现象。
也未签订书面合同。
发包方在承包方作业过程中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监管,是造成此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再次,施工者安全意识淡薄。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电力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下列作业或活动:(二)起重机械的任何部位进入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进行施工”。
在上述事故中,对在35KV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区内施工作业,没有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作业人员缺乏具体的安全技术交底,缺乏对吊装作业的指导与监护,是造成此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工程施工高压触电事故

工程施工高压触电事故一、事故发生2019年8月15日,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高压触电事故。
当时,工地正在进行一栋高层建筑的施工,有多名工人正在进行高空作业。
突然,一名工人在操作塔吊时不慎触碰到了高压电线,导致触电身亡。
据现场目击者介绍,当时天气晴朗,风平浪静,工地上昂然若冠,各种施工车辆依次排开,工人们在屋顶上辛勤劳作。
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一道明亮的电闪瞬间划破长空,接着响起了一声急促的尖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工地负责人立即报警并联系了电力公司维修人员前来处理。
但不幸的是,该名工人在被送往医院急救时已经身亡。
这起事故给工地带来不小的影响,也让相关部门对施工安全问题产生了深思。
二、事故原因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人操作不当:事故发生时,该名工人在操作塔吊时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触碰到高压电线。
2.施工环境复杂:该工地周边有高压电线交织,施工现场受限,工人操作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3.施工单位管理不严: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够到位,导致工人对安全意识不强。
4.电力设施维护不及时:电力公司在维护高压设施时存在一定的盲区,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三、事故分析工程施工中高压触电事故屡有发生,给工地安全管理和电力设施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让工人时刻保持警觉,避免发生类似事故。
其次,施工单位应提前了解周边电力设施情况,做好施工前的安全排查和预防措施。
最后,电力公司也需要加强对高压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事故处理针对此次事故,施工单位和电力公司立即展开了调查和处理工作。
首先,施工单位对工地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加强了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其次,电力公司对现场的高压电线进行了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性。
在事故处理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对类似领域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这起事故的教训可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一起高压触电事故的分析及对策

Authorization and trust are the effective way of authorization.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一起高压触电事故的分析及对策1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去年某天晚上8∶30左右,当时上堡村许多电视机的插头和插座突然冒火,电视机图像失去正常,电灯突然异常发亮,与此同时变压器安装处出现强烈的弧光,约一分钟后,弧光熄灭。
在这约一分钟的时间内,所有去关电视机或拉电视机插头及关电灯灯头开关的群众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电击伤或电弧烧伤。
据统计,这次触电受伤的人数达52人之多。
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该村群众才向电管站作了报告。
2调查分析经过检查没有发现变压器外部受损和喷油现象,变压器油颜色正常。
对变压器进行空载通电试验时,变压器没有异常响声。
低压侧三相电压均为230V。
根据变压器的绝缘状况和变压器空载通电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变压器高压线圈没有击穿。
该变台避雷器为FS-10型,事故发生后A相避雷器安装处仅留下30cm长的引线,引线的外表皮被烧损,线芯烧成珠子状,下端只剩下避雷器端盖及少许残留物。
低压计量箱发现电能表的电压线圈已被烧毁,电能表外壳底座在电压线圈表内的引线处被击穿。
通过分析初步确定发生这次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避雷器及变压器外壳接地电阻过大,致使高压A相避雷器损坏后发生高压A相接地短路,短路电流不能安全注入大地,致使低压线路带上了高电位。
10kV避雷器和变压器外壳以及低压计量箱共用一套接地装置。
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其测量值大于100Ω。
大大超过规定的数值。
事故发生时,发生了高压A相接地短路,而变压器跌落熔断器是用铝丝代替的,致使变压器外壳和固定在变压器外壳上的低压计量箱都带上了高电位,这就是电视机的插头和插座突然冒火,电视机图像失去正常,电灯突然异常发亮的原因。
3整改及对策(1)对线路和变压器台区进行整改,处理更换烧坏的设备,接地电阻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2)加强对安全供、用电工作的管理,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实行安全工作的全面责任制。
第一单元项目三 高压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任务二 分析事故原因
【事故分析】 缺乏电气安全常识,未考虑到天线可能碰触 架空线;高压线距楼台建筑距离太近,不符合安 全距离规定。
任务三 反思事故教训
【事故教训】
复习与思考题
3、10KV和0.4KV架空线路经过居民区及工矿企业区、公路时, 导线与地面及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是多少?当挡距为50m时, 各相导线之间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10KV架空线路经过居民区及工矿企业区、公路时的安全距 离为6.5m,0.4KV架空线路经过居民区及工矿企业区、公路时 的安全距离为6m。 当挡距为50m时,10KV各相线间最小间距是0.65m,0.4KV 各相线间最小间距是0.4m。
链接三 安全标志
5、常用安全标志:
知识拓展
1、绝缘防护:
绝缘防护
⑴、绝缘防护是最普通、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安全防护措施之一。 ⑵、所谓绝缘防护就是使用绝缘材料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 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2、绝缘性能: ⑴、电气性能:电气性能的好坏与电压的高低、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 有直接关系。 ⑵、耐热性:绝缘材料的耐热性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大,若超过 极限工作温度运行,会大大加速绝缘材料电气性能的老化 和破坏的进程,使绝缘能力降低,最终导致绝缘事故的发 生。
知识拓展
3、绝缘事故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⑴、引起电气设备绝缘事故的原因:
绝缘防护
①、产品制造质量低劣。 ②、搬运、安装、使用及检修过程中受机械损伤。
③、由于设计、安装、使用不当,绝缘材料与其工作条件不适应。
一起高压触电事故分析

一起高压触电事故分析
事故经过
2003年10月22日下午2时许,某水库管理处2号料仓建设工地正在紧张地进行施工,施工者是由河南人韩某带领的一支农民工队伍。
当时,韩某临时雇来的5名农民工正用1台自制小吊车吊运混凝土和其他施工建筑材料。
当这5名农民工把小吊车由料仓南侧墙向西侧墙推动时,自制小吊车的起重拔杆碰在料仓西侧墙上方带电的10kV高压线上,导致推小吊车的5名农民工当即被强大电流击倒,2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原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规定: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建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及其他杂物等。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沿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外电线电压(kv)1以下1~10 35~110 154~220 320~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4 6 8 10 15
而2号料仓西侧墙正是在10kV高压线下方,高压线对地垂直距离不低于6.5 m,事故后调查发现小吊车拔杆高出高压线近1m。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触电事故案例分析在生活中,触电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触电事故不仅在工业生产中时有发生,也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发生。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分析几起触电事故案例,来深入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案例一,工业生产中的触电事故。
某工厂的电工小张在进行设备维修时,不慎接触了带电线路,导致触电身亡。
经过调查,发现该工厂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存在漏电隐患,而小张在维修时也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案例二,家庭生活中的触电事故。
一名家庭主妇在家中做饭时,不慎触碰了厨房中的带电电器,导致触电受伤。
经过调查发现,该家庭的电线老化严重,存在漏电隐患,而家庭成员对电器的安全使用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和预防措施。
案例三,学校中的触电事故。
一名学生在学校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不慎触碰了带电设备,导致触电受伤。
经过调查,实验室的电气设备老化严重,存在漏电隐患,而学生在实验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实验指导。
以上案例表明,触电事故的发生往往与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老化、漏电隐患、操作不当、缺乏安全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
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及时发现并消除漏电隐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 加强员工、家庭成员和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3.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确保在操作电气设备时能够有效防范触电事故的发生;4. 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在操作电气设备时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操作不当导致的触电事故。
总之,触电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触电事故的预防工作,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安全意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共同努力,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能够引起大家对触电事故的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触电事故案件分析

总结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项 目5 10
对于发生的触电事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 施,减少事故损失和影响范围。同时要加强对 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 力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让人们充
项 目1 10
分认识到触电事故的危害性和后果,掌握正 确的用电知识和技能
*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安全教育的培训和监督
P 5 ART
总结
COMPANY LOGO
5
总结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 可以发现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 与缺乏安全意识、违反操作规 程、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等因素有关
以上几个案例都是常见的触电 事故,不仅给受害人及其家庭 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和痛苦, 也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 面加强预防措施
该女子在使用洗衣机时未断电:直接接 触电线部分,导致触电
家用电器设备老化:未能及时维修和更 换
家庭安全用电知识普及不足:缺乏必要 的安全意识
案例二:家用电器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
使用家用电器时必须断电:避免直接接 触电线部分
定期检查和维护家用电器设备:及时更 换老化和损坏的部件
加强家庭安全用电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案情分析
该工人在高空中作业时: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 施,如佩戴安全带、绝缘鞋等 施工现场未设置安全网等防护设施:未能有效防止 工人触及高压电线 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安全教育不够:工人安全意识 淡薄
案例四:建筑工地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 在高空作业时:必须严格佩戴安全带、绝缘鞋等防 护用具
设置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确保工人不会触及高压电 线
某维修队高压试验触电事故分析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某维修队高压试验触电事故分析1997年3月19 日16时10分,维修大队电工班电工姜文瑞在对高压电气工具进行耐压试验时,由于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1.事故经过1997年3月19日早晨上班后,维修大队电工班班长王子安安排高压试验电工姜文瑞(高压试验组组长,男,43周岁)、张大群、刘艳为联谊石油化工总厂助剂厂做绝缘工具耐压。
姜文瑞指导并监护张大群操作。
上午没有做完,下午上班接着做,做到14时20分,工作完毕,收拾好现场,张大群将仪表装箱。
后来,姜文瑞发现缺少高压验电器,便自行打电话询问助剂厂高压验电器是怎么回事。
当时电气工程师胡淑珍(原大庆输油公司电气工程师,现已退休,被联谊石油化工厂助剂厂聘用)不在,其同事刘某接的电话。
随后,姜文瑞同本班李秀峰骑摩托车去林源炼油厂商店买自行车辐条,回来后开始修理自行车。
15时30分,胡淑珍到维修大队送高压验电器,一进大门看到门卫值班员刘英,叫刘英将验电器捎到电工班,正想离开时,车工张学希经过门卫,胡便让张将验电器捎到电工班。
姜文瑞修完自行车后,一个人到维修间做高压验电器耐压试验(班里人都不知道),进行空生压后,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没有断开控制刀闸,便带电进行操作,造成触电。
在隔壁电工班休息的王朋闻到毛发烧焦的味道,出外查看,发现维修间大门敞开着,姜文瑞倒在试压仪器旁。
他立即断开总电源刀闸,同时高声呼叫。
李秀峰等人闻声赶到现场,对姜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送往林源炼油厂职工医院,因抢救无效,电工姜文瑞于17时死亡。
2.事故原因(1)姜文瑞同志未能严格执行电气高压试验的操作规程,严重违章操作,一个人作业,并且没有使用任何防护用具,是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电工班长王子安同志对班组的安全管理不严不细,安全教育不深入,劳动组织不严密,现场管理混乱,不具备高压试验条件,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维修大队的领导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检查流于形式,问题整改不及时,是又一个原因。
工程施工高压触电事故案例

工程施工中的高压触电事故案例导语:工程施工中,高压触电事故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严重时可导致人员伤亡。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高压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以提高大家对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视。
案例一:某电力施工公司进行电缆分接箱改造施工时违规带电进行10kV高压电缆拖拽作业,导致发生触电事故,造成2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对现场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案例二:某建筑公司在重庆进行外墙施工时,一名工人跌落高压线上触电身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不到位,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空坠落。
案例三:某发电厂发生一起高压触电事故,一名作业人员在220KV升压站搭设脚手架过程中触电死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作业人员对高压线路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按照电气工作票及作业危险点(源)辨识预控措施卡进行操作。
案例四:某维修队在进行高压电气工具耐压试验时,一名电工因违反操作规程触电死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电工对高压试验的操作规程不熟悉,未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以上案例中的事故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对高压触电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对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3. 施工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监管不力,未能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程操作。
4. 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导致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掌握不足。
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 提高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2. 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作业。
3.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排除。
4. 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5.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行业的监管,加大对安全事故的查处力度。
高压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高压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高压电气火灾是一种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压电气设备在工业生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压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针对一起高压电气火灾事故进行详细分析,从事故的发生原因、组织管理、技术防范、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水平。
一、事故概况某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高压电气设备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高压开关设备、变压器、断路器、避雷器等。
该公司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和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但在某年某月某日,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高压电气火灾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当日下午2点左右,生产车间突然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接着伴随着浓烟和火焰。
事故发生后,公司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灭火,同时报警请求外部消防部门的支援。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救援,现场火势得到控制,但还是造成了3名工人死亡,10多人受伤,现场的高压设备损毁严重,造成了大量财产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故障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此次高压电气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生产车间内一台高压开关设备发生故障,导致高压电气设备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据初步分析,该高压开关设备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和维护不当,导致设备内部部件老化和松动,从而触发了火灾。
2. 管理不善除了设备故障外,事故的发生还与公司的安全管理不善密不可分。
经调查发现,该公司在生产现场存在安全管理监管不力,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不严格等问题,导致了事故后期救援和应急处置的困难,加大了火灾的损失。
3. 应急处置不当事故发生后,公司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但由于事故处理的经验不足和现场消防设备不足,导致救援行动效果不佳,事故扑灭的时间较长,给事故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增加了不小的风险。
高压带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高压带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概述2015年5月12日,北京市某纺织厂发生一起高压带电火灾事故,造成14人死亡,30人受伤,严重影响了生产和社会秩序。
事故发生后,工商管理部门对该厂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
在此案例分析中,将对事故的原因、处理过程和教训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事故原因1.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该纺织厂使用了多年的电气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老化严重,存在着诸多潜在隐患。
而厂方未能及时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导致设备工作不稳定,易发生故障。
2.违规操作:一些员工为了节省时间,经常违规操作高压设备,直接进行电路操作,而忽略了相关的安全程序和规定。
3.急功近利心态:纺织厂的企业文化偏向急功近利,追求生产效益,而忽略了安全管理和投入。
4.缺乏应急预案: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厂方没有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有效的疏散计划,导致员工在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脱离危险的环境。
三、事故处理过程1.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对火势进行了控制和救援,尽最大努力救出了被困在火场的员工,但由于火势过大,导致14人死亡,30人受伤。
2.事故后,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对该纺织厂进行了调查,追责相关责任人,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维修和更新,并对纺织厂进行了停产整顿。
3.事故发生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媒体的报道,给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事故教训1.企业应该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2.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高压设备操作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企业应该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增加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和重视。
4.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保证在发生火灾等突发事故时,能够迅速高效地组织疏散和救援工作。
五、结语高压带电火灾事故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和影响,也给员工和家属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痛,对于这样的事故,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共同努力,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的深远影响
对家人的影响
小李的家人因为他的事故承受 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他们需要面对小李的康复治 疗费用、可能的医疗债务以及 因此产生的家庭和工作负担
事故的深远影响 对同事的影响
事故的深远影响
小李的事故让同事们 感到震惊和悲痛。他 们对电气设备的操作 产生了恐惧和不安, 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同时,他们也需要接 受安全培训,以避免 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这次事故引起了其他 行业的关注,特别是 那些涉及电气设备操 作的行业。他们开始 重新审视自己的安全 培训和操作流程,以 防止类似的事故发生
对社区的影响
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
这次事故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他们开始考虑制定更为严格的安全法规和标准,以保 护工人的安全。这也推动了供额外的安全保障:在施工现场设置额外的安全保障设施,如绝缘垫、围栏等,以进一步降低触电事 故的风险
7
重视员工健康与安全:将员工健康与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预防类似的事故 再次发生
5
结论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和建议,我们可以看出加 强安全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定期维护 设备等措施是预防类似触电事故的关键
期维护设备等措施的重要性
2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真正地保障员工的生 命安全和健康,避免 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8 对社区的影响
对社区的影响
这次触电事故也对社区产生了影响。社区 居民对建筑公司的安全记录和员工的安全 培训产生了质疑。这影响了公司的公众形 象,也提醒了社区对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视
对社区的影响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强制要求所有操作电气设备的员工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 等,以确保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高压电工事故案例分析

高压电工事故案例分析
摘要
本文对一起高压电工事故进行了案例分析。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引言
高压电工作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操作和预防措施,容易发生严重的事故。
本文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对高压电工事故进行了分析,以期让人们更加重视工作安全,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分析
在这起事故中,一名电工在进行高压电线的维修工作时不慎触碰到了带电的线路,导致电击伤和火灾事故。
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事故原因是电工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正确使用绝缘工具,导致直接接触到了带电线路。
2. 缺乏详细的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
充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 缺乏监督和检查,没有发现电工在操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
防范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知
识和技能。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制定详细的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每个步骤和预防
措施,确保工作人员正确操作。
4. 加强监督和检查,发现和纠正不规范操作行为。
结论
通过对高压电工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明确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以及可能的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监督,制定详细的作
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这些都是降低事故发生风险的关键措施。
只有在全面重视工作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
员工的身体健康。
安全教育案例——触电案例

案例1.立杆触碰高压线导致死亡事故一、事故经过某日下午,在实施管线项目时,施工队长带领施工队查看现场路由,并交待此路段有一条1万伏及两条220伏的供电线路,必须注意。
次日6时50分左右,施工队到达施工现场,队长对施工组长作了工作安排,并就有关安全事项进行了交底,施工组在组长肖某的安排下,开始测量、挖杆洞等工作,8时30分左右立杆,当时组长肖某指挥,施工队员刘某撑杆头,肖某本人扶住钢锹进行杆头定位,其余人员扶杆身,当杆头插入杆洞准备扶正时,因水泥杆太高,杆梢与1万伏的高压线瞬间触碰,扶住钢锹的肖某当场被电击。
事故发生后,队长闻讯从近处赶来,组织对伤者采取胸外心脏挤压法抢救,8时50分左右,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将伤者送医院抢救,10时05分伤者肖某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事故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施工组长肖某未认真查看施工现场地形,麻痹大意,违章作业造成。
2.间接原因:施工队长对施工组安全教育和现场督促检查不够。
没有就水泥杆树立的方向、预防保护措施等细节进行交代。
三、事故分析:1.施工组长肖某没有认真履行《安全责任书》的有关规定,麻痹大意、违章操作,应在本宗事故中负主要责任。
2.施工队长对施工队的安全生产教育及检查督促力度不够,应负一定的管理责任。
案例2.立杆触电伤亡事故一、事故经过某通信工程公司承接某地光缆线路工程,工程规模为8芯20公里架空光缆,新立杆378根。
该公司将工程中立杆、布放8芯架空光缆、布放钢绞线、制作拉线等工作量以2500元/杆公里分包给个人王某。
随后,王某又以2000元/杆公里转包给农民张某。
施工当天是凌晨5点左右,张某安排民工李某带领8名民工在现场施工,该地区有10kV高压线路,原设计路由在距高压线路一侧12米处立杆,李某在安排施工时,由于发现路由上有障碍物,没有按设计路由施工,而是在距高压线一侧1.5米处立杆。
由于杆长7米,高压线离地面高度6.1米,7点30分左右在立杆过程中,杆顶接触高压线,发生了3死2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电力班组电力事故案例分析

电力班组电力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电力事故也频频发生。
作为电力班组的一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电力事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电力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以电力班组电力事故案例分析为主题,以期能够帮助读者了解电力事故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1. 案例一:输电线路触电事故2020年某地,一名电力班组队员在进行输电线路巡视时,不慎触碰带电导线,导致触电身亡。
经过调查分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班组成员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等,能有效防止电流通过人体,减少触电风险。
其次,巡视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操作手法。
对于高压电缆和导线,应该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进行直接接触,以防触电。
此外,巡视过程中的沟通协调不畅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
班组成员之间应该加强沟通,明确任务分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为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
其次,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可靠性。
同时,要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规范。
另外,加强班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
2. 案例二:电力设备维修事故2019年某电厂,一名维修人员在对发电机进行检修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发电机短路起火,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坏。
对于这起事故,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首先,维修人员缺乏相关设备操作经验和知识。
在进行维修工作之前,维修人员应该接受专业培训,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其次,缺乏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可以有效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因此,建议电力班组应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维护工作。
另外,设备维修作业中的沟通协调问题也值得关注。
在进行维修工作时,不同岗位之间的沟通密切与否,直接关系到作业的协调与安全。
触电事故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年某月某日,某市某区某居民小区内发生了一起触电事故。
事故发生时,小区居民王某在家中洗澡,由于家中的热水器漏电,导致王某触电身亡。
王某的家属认为,热水器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遂将二者告上法庭。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热水器生产厂家和销售商是否应当承担王某触电身亡的责任。
三、法律分析1. 热水器生产厂家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王某使用热水器时发生触电事故,导致死亡。
根据该规定,生产厂家应当对其生产的热水器质量负责。
(1)产品质量不合格热水器漏电导致王某触电身亡,说明热水器存在质量缺陷。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生产厂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生产者未尽到安全警示义务《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在其生产的产品上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产品规格、等级、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保质期等内容。
”本案中,生产厂家在热水器上未标明安全警示内容,导致王某在使用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发生触电事故。
生产厂家未尽到安全警示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 热水器销售商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销售者应当对其销售的产品的质量负责。
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销售商作为热水器的销售者,同样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销售商未尽到审查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销售者应当对其销售的产品的质量、性能、用途、使用方法等事项进行审查,并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本案中,销售商在销售热水器时,未对热水器进行质量审查,导致王某购买到存在质量缺陷的热水器。
销售商未尽到审查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电工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零线断线特别是零干线,是一种严重的故障状态。由于零干线断线, 造成中性点位移,三相电压不平衡,使单相电气设备烧损,特别是 居民供电区域内,将使大量的家电烧毁。更严重的是将使断线以下 所有采取保护接零设备的金属外壳上带电,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尽 管可以采取重复接地的补救措施,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保 证零线的连接、可靠、接触良好是很重要的。
原因分析:
×××系触电死亡。经检查皮带运输机的电气线路和电动 机绝缘情况良好,保护接零也无问题,工作现场没有其 他可触及的电气设备,那么电的从何处来的呢?
在过现场附近有一照明灯。当照明灯的开关合上后,灯 不亮,与大地绝缘 的皮带运输机的金属部分却带电,电 压值等于相对地电压。根据此情况判断,
四.技术措施是指作业时设备和人员安全距离要 求,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如停电措施 或设置绝缘屏护墙、篱笆墙、尼龙安全网等。 与电力线路应保持的安全距离。如果达不到 5. 在易触及地区的配电线路应尽量采用绝缘导 线或电缆供电。
案例2:违章使用铁架及高压线造成的触电死亡事故
经过:
1988年6月14日7点上班后,防腐公司经理王××赵×× 带领周××等7人去粉刷化肥厂压缩工段厂房外墙,因 墙太高(约8.5m)站在地上无法粉刷,就叫他们将防 腐公司内专用人字架拿去上木板或架子木站在上面粉刷。 但赵××等人为减少搬运麻烦,就近到化肥厂电修车间 借用维修路灯用铁架(该铁架高6.2m )。
上拽拉。当拉到花台边缘时,需将竖直方向的铁 管改为水平方向进入窗户,于是三人用力将铁管 上端向下压。铁管的另一端碰触到10kV高压线 路上,顿时一声响,一团火光,三人同时被击倒, 身子压住铁管,弧光放电将三人多处烧焦,长达 20多分钟,×××甲、×××乙从花台上坠落, ××丙倒在花台上,三人同时惨死。
触电电击事故典型案例解析

触电、电击事故典型案例解析(第1版)编写贺湘琨2014年5月目录目录 (1)前言 (2)案例一6岁男童在家中调整电视信号放大器不幸被电击倒 (4)案例二KTV的麦克风电死了人 (6)案例三新婚夫妇在洞房花烛之夜被电击身亡 (8)案例四一个妇女在家中洗澡上遭电击死亡 (10)案例五二楼住户洗澡时遭到电击,起因竟在四楼 (14)案例六住宅楼的居民深夜洗澡遭电击死亡 (16)案例七小女孩玩耍时身体靠在电动伸缩门上遭电击死亡 (18)案例八男孩的手触到了人行道红绿灯信号杆遭电击 (20)案例九大雨中抢救群众的民警碰到带电的电杆拉线牺牲 (22)案例十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23)案例十一学生宿舍楼里学生洗澡被电击死亡 (25)案例十二宠物乐园泳池里为了救狗男主人触电身亡 (29)结语 (34)前言我在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副秘书长、秘书长近二十年。
这个技术委员会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组建的,他的任务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64技术委员会(TC 64)的活动及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工作,并且负责将IEC TC64制订的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
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我们组织了近一百位全国工程建设电气设计专业的顶级专家,把IEC TC64制订的全部40多项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并且汇集成为《建筑物电气装置国家标准汇编》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当当网”等电商网站有售)。
这些标准的核心,就是对保障低压电气系统安全的措施作出规定。
2013年在我国发生的三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
第1件事是:2013年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大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
据报道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穿过金属配电箱的导线与配电箱箱体摩擦,致使导线绝缘皮破损,短路打火,引燃配电箱附近可燃的苇席和麻袋,进而引发火灾。
”;第2件事是: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共造成121人遇难,76人受伤。
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精选ppt
18
六、绝缘破坏 电击死亡
1、事故经过
2002年9月11日,因台风下雨,深圳市南山区某工程人工
挖孔桩施工停工,天晴雨停后,工人们返回工作岗位进行作
业。约15时30分,又下一阵雨,大部分工人停止作业返回宿
舍,25号和7号桩孔因地质情况特殊需继续施工(25号由江
××等两人负责),此时,配电箱进线端电线因无穿管保护,
❖必须让职工知道工作过程及工作范围内有哪些有害因素
和危险,其危险程度及安全防护措施。
❖必须明确规定并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因为特种作业的危险因素多,危险程度大。本案电工虽 有一定的安全知识,开始时不肯违章接线,但经不起同 事的多次要求,明知故犯,违章作业,就是因为没有落
实应有的安全责任。
转,王某确认后就登上工具箱上部投电源,先投熔断器,又
投开关把手,王某从工具箱上面下到地面时,听到地坑内有
人喊“有人触电了”,王某这时又立刻登上工具箱拉开电源
开关,这时唐某已仰卧在地坑内。在场同志立即将其从坑内
救出地面,并对唐某进行不间断人工呼吸,后送往医院抢救,
经抢救无效死亡。
精选ppt
7
2、原因分析
精选ppt
21
七、聊城大明化学有限公司 “7.8”触电事
故1、事故经过
2008年7月8日,山东聊城大明化学有限公司(原 名为聊城市秋实化工厂)组织人员使用一台输送机对 厂区南部空地上堆放的袋装硫酸铵进行堆垛,输送机 上安装有两台电动机,由一条从硫酸铵车间配电柜引 来的三相三芯电缆线提供动力电源,电缆线直接绑扎 在输送机钢架上。10时10分左右,现场操作人员准 备向北移动输送机再进行堆垛,先是关掉输送机上的 电机开关,但没有从配电柜处切断电源,随后,3人 在抓住钢架移动输送机时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触电事故案件分析

【基本案情】某日,10岁的虎林镇第一小学学生曲晓晨与同学李欣从原电池厂进入彭州市万向节公司后院的草地处捉蜻蜓玩,当来到一边缺少防护栏的变压器旁时,被电流击伤昏倒在地。
当即被送往彭州市人民医院抢救,支付医疗费573.48元。
当晚又送往牡丹江209医院治疗,共住院70天,诊断为左上肢、左侧躯干部电烧伤21%,III度16%,深II度5%,共支付医疗费19,055.31元,交通费1,533元,购买辅助治疗物品152元。
事故发生后,彭州市万向节公司给付曲晓晨1万元。
现曲晓晨起诉要求被告彭州市万向节公司、彭州市供电公司共同赔偿其损失。
【分歧意见】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供电公司虽然不是电力设施的产权人,但作为管理部门其未按规定对电力设施进行检查维护,采取消除危险的措施,应适当承担赔偿责任。
另一种意见认为,供电公司作为电力管理部门,在这起事故中并无过错,且此变压器不属新建、改建,故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应由电力设施产权人即被告彭州市万向节公司承担90%的赔偿责任,原告自行承担10%。
【张千均律师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本案是一起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案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供电部门应否承担责任;二是高度危险作业的免责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因高压电造成人身损害的案件,由电力设施产权人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一条也规定:在供电设施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按供电设施产权归属确定。
产权归属谁,谁就承担其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案电力设施产权人就是万向节公司。
在其所属的电力设施发生事故时理应由其承担赔偿责任。
供电公司作为电力管理部门在这起事故中并无过错,因此要求供电公司承担责任缺乏法律依据。
因高压电属高度危险作业,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关于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挡距为50m时,10KV各相线间最小间距是0.65m,0.4KV 各相线间最小间距是0.4m。
复习与思考题
4、绝缘的电气性能有哪些?引起绝缘电气性能老化和破坏的 原因有哪些?
高压触电事故 案例分析
【前言】
人体触及或过于接近高压带电体,特别是高 压输电线路和配电装置,就可能发生高压触电事 故。为减少或避免高压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有屏 护措施、安全间距、安全标志、绝缘措施等。
本项目以高压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为切入点, 学习屏护措施、安全间距、安全标志、绝缘措施 等相关知识。
任务一 阅读事故经过
【事故经过】
某县3名职工在四楼平台上安装电视机室外天 线时,金属天线倾倒在附近10KV高压线上,3人同 时触电摔倒。经抢救,两人脱险,一人死亡。
任务二 分析事故原因
【事故分析】
缺乏电气安全常识,未考虑到天线可能碰触 架空线;高压线距楼台建筑距离太近,不符合安 全距离规定。
任务三 反思事故教训
【事故教训】
3、分类:常用的屏护装置及规格有以下几种:
⑴、遮栏:用于室内高压配电装置,网状,高度不低于1.7m,必须接地。
⑵、栅栏:用于室外配电装置时,高度不低于1.5m,用于室内时,高度不 低于1,2m,必须接地。
⑶、围墙:用于室外安装的变配电设施,高度不低于2.5m。
⑷、保护网:有铁网或铁板网,防止高空坠物或碰触事故的发生。
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 3.2
【事故经过】 某厂电工在变电所拆下计量柜上的电能表时,被相邻的
10kV高压母线排放电击中并被电弧烧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事故分析】 邻近高压开关柜(10kV)带电操作时,安全距离不足0.7m,
严重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没有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和工作监护 制度。
【事故教训】 电工人员在邻近高压开关柜(10kV)带电操作时必须严格
链接三 安全标志
5、常用安全标志:
1、绝缘防护:
知识拓展 绝缘防护
⑴、绝缘防护是最普通、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安全防护措施之一。
⑵、所谓绝缘防护就是使用绝缘材料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 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2、绝缘性能:
⑴、电气性能:电气性能的好坏与电压的高低、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 有直接关系。
绝缘的电气性能包括极化、电导、介质损耗和电击穿。
引起绝缘电气性能老化和破坏的原因主要有: ①、产品制造质量低劣。 ②、在搬运、安装、使用及检修过程中受机械损伤。 ③、由于设计、安装、使用不当,绝缘材料与其工作条件不相
适应。
复习与思考题
5、怎样预防绝缘损坏造成的事故?
预防电气设备绝缘事故的措施: ①、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电气产品。 ②、按规定或规范安装电气设备或线路。 ③、按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正确选用电气设备。 ④、按照技术参数使用电气设备,避免过电压和过负荷运行。 ⑤、正确选用绝缘材料。 ⑥、按规定的周期和项目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 ⑦、在搬运、安装、运行和维护中避免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受
遵守安全工作规程,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和工作监护制度。
复习与思考题
1、屏护的作用是什么?何为安全距离?
采用屏护可防止工作人员意外碰触或过于接近带电体而发 生触电,也可防止设备之间、线路之间由于绝缘强度不够且间 距不足时发生事故,保护电气设备不受机械损伤。
安全间距又称间距,是指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或短路故障 而规定的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及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 员与带电体之间所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或最小空气间隙。
这起事故充分说明,架空线路导线与建筑物、 人行道上的树、管道等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规定 的最小安全距离,不能马虎。从根本上杜绝触电 事故的发生,必须在制度上、技术上采取一系列 的预防和保护性的措施。
链接一 屏护
1、定义:屏护就是用防护装置将带电部位、场所或范围隔离开来。
2、作用:采用屏护可防止工作人员意外碰触或过于接近带电体而发生触 电,也可防止设备之间、线路之间由于绝缘强度不够且间距不 足时发生事故,保护电气设备不受机械损伤。
2、在巡视和检查工作中,人体与10KV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 是多少?
在高压无遮栏操作中,人体或其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 最小距离不小于0.7m(10kv),在线路上工作时,不小于1m。
复习与思考题
3、10KV和0.4KV架空线路经过居民区及工矿企业区、公路时, 导线与地面及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是多少?当挡距为50m时, 各相导线之间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机械损伤、受潮、脏污的影响。 ⑧、改装绝缘结构。
链接二 安全间距
安全间距又称间距,是指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或短路故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规定的带 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及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所必须 保持的最小距离或最小空气间隙。
具体安全距离的数据见课文表1-3-1至表1-3-7。
链接三 安全标志
1、定义:安全标志是指在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 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
受潮、脏污的影响。 ⑧、改装绝缘结构。
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 3.1
【事故经过】
某变电所控制室安装空气调节器时,使用三相手电钻在有积水的土坑 内对供水母管钻孔。电钻由4芯橡皮线供电,电源侧接 24m 外的检修电源 端子箱,黄、绿、红三芯接火线,绿/黄芯线接零;在给电钻接线时,将电 钻保护接零线的绿/黄芯线与电源的绿芯线相连,致使电钻外壳带电,结果 使操作者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2、作用:安全标志可以提示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防止人们偶然触及 或过于接近带电体而触电,是保证安全用电的一项重要的防护措 施。
3、分类:安全标志可分为识别性和警戒性两大类,分别采用文字、图形、 编号、颜色等构成。
4、对安全标志的基本要求:
⑴、文字简明扼要,图形清晰,色彩醒目。
⑵、标准统一或符合传统习惯,便于管理。
⑵、预防电气设备绝缘事故的措施:
①、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电气产品。 ②、按规定或规范安装电气设备或线路。 ③、按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正确选用电气设备。 ④、按照技术参数使用电气设备,避免过电压或过负荷运行。 ⑤、正确选用绝缘材料。 ⑥、按规定的周期和项目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 ⑦、在搬运、安装、运行和维护中避免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受机械损伤、
⑵、耐热性:绝缘材料的耐热性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大,若超过 极限工作温度运行,会大大加速绝缘材料电气性能的老化 和破坏的进程,使绝缘能力降低,最终导致绝缘事故的发 生。
知识拓展 绝缘防护
3、绝缘事故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⑴、引起电气设备绝缘事故的原因: ①、产品制造质量低劣。 ②、搬运、安装、使用及检修过程中受机械损伤。 ③、由于设计、安装、使用不当,绝缘材料与其工作条件不适应。
【事故分析】
造成事故的原因有四个:接错线;电钻使用者未穿绝缘鞋,也没带绝 缘手套;施工地点没有就地设置开关或插座;救护人员缺乏触电急救知识。
【事故教训】
1、提高电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2、在有积水的土坑内操作时,尽量采用Ⅲ类电动工具(手持电动工具为 金属外壳的为Ⅰ类.。塑料外壳的为Ⅱ类。使用安全电压的为Ⅲ类)。 3、在危险场所进行电钻作业时,操作者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就 近设置开关或插座,发现问题及时切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