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

合集下载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一、虚词概述

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在句子中起连接和修饰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虚词在文言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维系句子结构,增加修辞效果,使语言更加凝练精确。本文将从介词、助词以及连词三个方面探析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二、介词的用法及例句

1. 介词“于”

介词“于”表示在时间、空间、抽象事物上特定范围内,在文言文中频繁出现。

例句:

孔子曰:“曷谓天之不仁也?久矣哉,曷其有所不为也?”(《论语·颜渊》)

2. 介词“以”

介词“以”表示手段、原因等意义,在古代经典著作中使用频繁。

例句: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者,九窍之风味也。(《世说新语·怀贤章》)

三、助词的用法及例句

1. 助词“之”

助词“之”多用于名次后表明被动关系或者作介词连接成分。

例句:

莫之敢问长子曰:“使尔于莘,何如?”(《论语·雍也》)

2. 助词“乎”

助词“乎”用作疑问句的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例句:

大凡胜人者必有所知;厚意难信,宽容易废。(《世说新语·知己第六》)

四、连词的用法及例句

1. 连词“而”

连词“而”表示承接、转折关系,在文言文中常被用来连接并列的动词或句子。

例句:

夫软弱者何以待刚强?简约者何以待富贵?儒家学说至此可谓充分展示出精神力量。(《二程书》)

2. 连词“于是”

连词“于是”表示时间顺序,引导一个事件或情况发生后所产生的结果或变化。

例句:

其毋亦随人为尤。迨既殊辱奇罪之患果然,则刻入异日也。(《左传·昭公十五年》)

五、总结

通过对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及例句进行了探析,我们可以发现虚词在古代文言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介词、助词和连词作为虚词的主要类型,它们不仅丰富了句子结构,还给语言增添了一层独特的修辞效果。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虚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1817字)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如下:

一、而

1.连词:

(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

(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

(2)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

(3)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

(4)做主语,“什么”。例:何谓阁子也?

2.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何+形容词。例:开国何茫然?

(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何+动词,位于句首。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

文言虚词是高考语文中的难点,也是重点。领会文言虚词的用法多靠多读多悟,下面介绍部分高考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作用。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 18 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文言虚词包含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考纲划定18 个常有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望者。《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假如没有蛇、蟮的洞窟

它就无处安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分外高险。一人来坚守,万人悲伤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绩啊!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并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文:君子宽泛地学习,并且每日对自己检查反思。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传记》)

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婪,并且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断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

因为他们研究、思虑得深沉并且宽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来”。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裂。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一世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迷惑?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译文:我有些伤心,理好衣襟正直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译文:学了知识而后按一准时间去复习,不也很快乐的吗?

文言文中的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的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的虚词的用法

一、介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作用,表达时间、地点、方式等关系。但与现代汉语中区别明显的是,在文言文中,虚词是不变化的,没有时态、语气和人称上的差异。本文将重点探讨文言文中介词的用法和特点。

二、表示位置和方向的介词

1. 于

在句子中,"于"常常表示动作进行的地方或事物存在的地方。例如:"舜亦象狂者于市朝"(《左传·襄公十九年》),意为舜也像疯子一样出现在市朝之间。

2. 在

"在"是表达事物所处位置或状态的常用介词。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损之又何妨"(《荀子·儒效》),意为我曾整天思考又有什么好处呢,不如花点时间去学习。

三、表示时间关系的介词

1. 已

"已"可以表示过去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动作。例如:"孔子既衰矣乎?始皇使人强佼以接其余民"(《悼亡 ode 无鬼二十章》),意为孔子已经衰老了吗?始皇帝派人去抚慰其他民众。

2. 自

"自"可以表示从过去某个时间点开始。例如:"公元四七年及至八四年卒,自论语生平卷以下"(《论语杂说 8》),意为公元47年到84年逝世,从《论语》生平篇开始。

四、表示方式和程度的介词

1. 以

"以"常用在句中,起到表示手段或方式的作用。例如:"始制文字,乃服衣裳,编历数书亦无所不用其极,于是有儿童教坊之事"(《礼记·月令》),意为先制定文字,然后穿衣服,并编写历书等等都无所不至,于是就有了儿童教坊这样的事情。

2. 以况

"以况"表示比较、解释原因或进一步说明。例如: "闻“夫子之朋友”未尝缺焉;闻“夫子冠而有朋友”者矣"(《礼记·檀弓下·前集王政》),意为听说孔子没有朋友也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是一类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语气、修饰词性等的词语,在古代文言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总结:

1.之: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之”。例如:“君子之道”(君子的道德标准)。

2.而: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但是”、“并且”等。例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

习起来不知疲倦,教导别人毫不厌倦。

3.乎:表示疑问、感叹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等。例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地的规律是损耗本

份上还有余,满足不够。

4.也: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例如:“世之奇伟、瑰怪、多见者皆出于无功名之后,一介布衣。”(世界上的奇异、奇怪、多见的都是没有功名的人。

5.乃:表示因果关系、推论、转折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是”、“于是”、“可见”等。例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人生

在世犹如白驹过隙。

6.才:表示程度低或时间晚于预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才”、“还”。例如:“独不见夫大诗人之所以为大者,固有以其发于前古才也。”

7.曰:表示说话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称”等。例如:“人曰:使石有知”(人们说:如果石头有知觉)。

8.若:表示条件、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假如”。例如:“若非中道而废,则不可复保持人之正之心也。”

总的来说,文言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各个成分、表达语气、修饰词性等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的使用较为灵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句子结构进行理解。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总结

一、文言虚词概述

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用于构建表达方式和语气的一类辅助词。它们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但在文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言虚词的使用使得文言文更加严谨、精细,给文章增添了韵味和特殊的美感。下面将就常见的文言虚词进行总结。

二、表示转折关系的虚词

1. 然而:用于表示转折或让步。例如:“然而人以夙沮至,则不能相救矣。”(《墨子·非儒墨》)

2. 虽:表示让步,“虽有急!」(《左传·庄公十三年》),表达强调与否定。

3. 而:偏正关系、“不扬而有翼”。如“其民去父兄而不复返者,十五年”(《管子·股肱之段》)。

三、表示程度强调的虚词

1. 甚:用于程度副词前,加强修饰作用。如“日夜孜孜求索,思之甚多。”(《史记·淮阴侯列传》)

2. 颇:表示偏向或程度较深。如“非深思熟虑,不可颇任天下。”(《汉书·陈平传》)

3. 宜:表示适当、应该的意思。如“今者.”

四、表示目的或结果的虚词

1. 以:表示以某种手段达到某种目的,也可表伴随。“以守土地则存亡未定。”(《中庸》)

2. 乎:表目标对象.“子行三则乎耳”( 子行三次,都出自其口)。

五、表示方式和方向的虚词

1. 如何: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方法或方式。“刺王母疾,人问成龙曰:‘如何治之?’”(《后汉书》)

2. 所以:引导目的状语从句部分省略时可用。

3. 是以:因此。“是以圣人去就而不重。”

六、表示时间关系的虚词

1. 载:“言之无文,行有余力,则载” (《射覆篇》)

2. 初:“太初有娀氏姓孤氏”(封神演义)

七、表示肯定与否定的虚词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18个文言虚词

18个文言虚词

18个文言虚词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它有着丰富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语言特点。其中,虚词是文言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却能够起到连接句子、修饰语气等作用。下面,我们将介绍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并按照其功能进行分类。

一、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虚词

1. 乃:表示肯定,相当于“是”、“就是”等。

例句:乃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2. 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是”、“不可”等。

例句:不知所以然。

3. 弗:表示否定,相当于“不”、“未”等。

例句:弗能为也。

二、表示语气的虚词

4. 呼:表示感叹或祈使的语气。

例句:呼天啊,为何如此残忍!

5. 哉:表示疑问或感叹的语气。

例句:人生苦短,何其哉!

6. 兮:表示疑问或感叹的语气。

例句:天地之大,兮其中有我。

三、表示时间或状态的虚词

7. 乎:表示疑问或强调时间。

例句:吾何时能够见到你乎?

8. 矣:表示已经完成或状态已经达到。例句:已矣乎,吾未得志也。

9. 已:表示已经完成或状态已经达到。例句:已而言之,此事不可不慎也。

四、表示程度或方式的虚词

10. 甚:表示程度,相当于“很”、“非常”等。

例句:甚矣吾师之高明!

11. 夫:表示程度或方式,相当于“就是”、“正是”等。例句:夫天地之大,万物之盈,皆由道生。

12. 乃:表示程度或方式,相当于“才”、“刚刚”等。例句:乃闻道,始悟真谛。

五、表示转折或条件的虚词

13. 然则: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等。

例句:然则,此事又有何解?

14. 若:表示条件,相当于“如果”、“假如”等。

例句:若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看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

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

的词语。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例如,“其人贱而嫉,德

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例如,“存亡独立乎?”

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

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利用”,“趁着”。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

1. 虚词“若”

- 表示条件,“如果”。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 表示转折关系。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 表示结果。“于是”,“然后”。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用来构建句子结构或表示语法关系的词汇。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助词:古代汉语中的助词用来表示语气、时态、语态等等。例如,在表示疑问的句子中,可以使用助词“乎”、“耶”等来加

强疑问语气;表示过去时态时,可以使用助词“矣”、“已”等等。

2. 介词:古代汉语中的介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成分的关系,比如表示位置关系、时间关系、方式关系等。例如,在表示位置关系的句子中,可以使用介词“于”、“在”等;表示时

间关系时,可以使用介词“以”、“自”等。

3. 连词:古代汉语中的连词用来连接句子或短语,起到连接的作用。例如“而”、“乃”、“则”等连词可以连接两个句子或短语。

4. 语气词:古代汉语中的语气词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情感、态度、语气等。例如,“吧”、“哉”、“焉”等语气词可以用来表达疑问、感叹、命令等语气。

5. 代词:古代汉语中的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在句子中起到指代的作用。例如,“之”、“其”、“夫”等代词可以代替名词,简化

句子结构。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的用法相较现代汉语较为复杂,使用上更加

灵活。在古代文献中,虚词的用法往往与句子的结构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理解。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人文氛围。在阅读、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虚词。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起到衔接句子结构、表达语气、表示态度等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一、副词“之”

1. 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时,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此人之勇”即指这个人的勇气;

“物品有名於市者”即指商品在市场上有名望。

2. 作为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达到一定程度。

例如:“众人皆惊之”即表示众人都被吓到了;

“喜乐再三之后”即表示喜乐已经多次发生了。

3. 在某些特殊结构中使用。

例如:“不知尔之行也”中的“之”表示对方;

“兹事体大,须得各位先生共商之”。

二、副词“乎”

1. 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何以教孩子乎?”即表示询问如何教育孩子;

“人谁无过乎?”即表示每个人都会犯错。

2. 在句中充当语气词,表达强调、感叹或请求。

例如:“知耻近乎勇”即表示知道羞耻是靠近勇敢的;

“无边不入乎”即表示请求某物。

三、副词“者”

1. 作为作者说明身份的标志。

例如:“孟子曰:吾不见至德之大者”。

2. 引导句子,表示原因或结果。

例如:“位卑未敢忘劳苦,言甘常思宽身耳”即表示因为地位较低才有奋斗的动力;

“心广者易交友”,说明心胸开阔的人容易交朋友。

四、副词“乃”

1. 表示结果或推理。

例如:“丈夫学以致用,事乃成也”即指通过学习来实现目标;

“彼既与我志同道合,吾岂能相信其奸邪乎?”

2. 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他一路上赞美了好几次我的博学多才和机智敏锐,而我这时乃情绪低落。”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一、虚词的概念及作用

文言文中的常见虚词,指的是那些在句子结构上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语法功能

上起到连接和修饰其他成分的作用的词语。它们常常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等。通过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可以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并且能够增加写作时的表达能力。下面将逐一介绍其中几个常见虚词及其例句。

二、“之”字的用法及例句

1. 虚化代词功能:在文言文中,“之”可用于指示前面所述事物,起到限定或强

调作用。

例句:圣人居治必先正己以定家,乃至以养天下。此生活之大原则也。

2. 功能表示结果或程度:一些副词与“之”连用,表示结果或程度。

例句:“明月之照耀”、“碧波荡漾之处”。

3. 状语从句引导词:当“之”后接一个完整的动词短语时,可引导一个状语从句。

例句:“明明朝稻谷丰登而食者多富饶矣。”

三、“乎”的用法及例句

1. 疑问代词性:在文言文中,“乎”可用作疑问代词,引起反问或表示不确定的

语气。

例句:“夫人之为道,岂特偶然诞生而已乎?”

2. 强调语气:在感叹或强调的语句中使用“乎”,增强语气。

例句:“吾闻孔子之德,观其周身非常之物也!愿效法焉。”

四、“所”字的用法及例句

1. 动宾关系:当“所”置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时,表示主动发送者与被动接收者之间的关系。

例句:“君子能专心致志于学术,使外界所知革命。”

2. 虚化动作结果成分:有时在文言文中,“所”可以虚化一个动作或行为的结果部分。

例句:“骨肉未寒而内外人所以忧那三桓禽。”

五、“得”字的用法及例句

1. 表示可能性:在条件状语从句中,“得”可以表示可能性、许可或条件约束。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②图穷而匕首见。(《史记·荆轲刺秦王》)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

婉贞》)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②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做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音节助词

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或难以具体指代的词语,主要用于语法功能或句法结构的表达。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其中常见的有义助词、状助词、声助词、副助词等。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义助词

1. 之

意义:表示动作的发出方和受事方的关系,通常译为“的”。

用法:在句子中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例如:“秦之破

楚也,三月而后得胜。”(《史记·秦始皇本纪》)

2. 乎

意义: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通常译为“吗”、“啊”、“呢”等。

用法:在句子中独立使用,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中。例如:“苍天乎,弄璋之善者也。”(《左传·哀公十六年》)

3. 而

意义: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通常译为“而且”、“却”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起承接作用。例如:“吾闻之诚多而碎者乎,望诸弟!”(《左传·文公八年》)

4. 乃

意义:表示结果或推断,通常译为“于是”、“因此”。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引起结果或推断,常与“故”相对。例如:“深构念也,故行自守以好谨,乃知君子之于国也。”(《礼

记·中庸》)

二、状助词

5. 也

意义:表示肯定、感叹、提问、推测等语气,通常译为“了”、“啊”、“吗”等。

用法:在句子末尾或句中独立使用,用来表示语气。例如:“明乎哉!礼之有恒,民之有穷也”,(《礼记·大同篇》)

6. 焉

意义:表示动作、状态的场所,通常译为“在”、“往”。

用法:在句子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的场所。例如:“斥

之东南隅焉,具之以闾巷。”(《周礼·春官宗伯》)

7. 兮

意义:表示语气的停顿和思索,通常译为“啊”、“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