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美学思想总结
⽼⼦美学思想总结
《道德经》,⼜称《道德真经》、《⽼⼦》、《五千⾔》、《⽼⼦五千⽂》,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分家前的⼀部著作,为其时诸⼦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李⽿)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下⾯是⼩编整理的⽼⼦美学思想总结,欢迎来参考!
《⽼⼦》⼀书,原着不过五千⾔,可以说,⼏乎是⼀字就涵盖⼀个观念的好⽂章,⼀句就涵盖有三⽞三要的妙义。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千年来,⼤家都在研究⽼⼦,⽽有研究著作流传下来的,古今名家的著作,有数⼗家之多,如果搜罗⼴泛⼀点,也许可达到百家以上;其⽂字也达到了数百万字,好像⼀直研究不完,解释不尽;⽽各⼈的说法,⼜各不相同,似乎有
了“各家⽼⼦”或“⽼学的各家”。例如:某某研究⽼⼦的著作,便成了“某⽼⼦”;某某解释⽼⼦的著作,⼜成为“某家⽼⼦”;某某诠释了⼀番,⼜成为“⽼⼦某诠”。各说杂陈,见解不⼀,读来似有治丝益棼之感。
近代以来,许多外国⼈,包括近如⽇本、韩国,远如欧、美,乃⾄于⼤洋洲的⼈,亦都喜欢研究起⽼⼦来了。他们都翘起⼤拇指说:“中国的《⽼⼦》很好。”问他们好在哪⾥,也⾃有⼀番说辞,或不免拾⼈⽛慧,道前⼈之所道。但毕竟能重视⽽称誉我们的⽂化,这是值得我们⾃豪的、欣喜的;同时亦是值得我们反省的,那些⼀味崇洋,忘记乃⾄排斥⾃⼰⽂化的⼈,更应该为之赧颜的。
⽼⼦被誉为道家的宗师,道教的教主。道家为中国⽂化主流之⼀,⼈们每提及道家,则必说到⽼⼦,但多半亦仅仅说到⽼⼦⽽已,最多并称“⽼庄”。其实,道家的“巨擘”,不⽌这⼀⼆⼈,尝与朋友说笑:道家有三代⼈物,⽼⼦、⼉⼦——倪⼦、孙⼦。当然,这只是说笑,他们并没有⾎缘的祖孙⽗⼦关系。
老子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
二章) 老子认为“ 道” 的作用是无穷无尽 的, 从 时间而言, 它历久 并受到 了古代文 艺理论家 、艺术家的高度重视, “ 自然无为 ” 的
不衰 , 天长地久 。从空间而言 , 它无处不在 、 无穷无 尽, 它孕育着 法则不但被 运用于理 论研究领域 ,而 且被运 用于指 导创 作实 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老子认为“ 道” 的作用是宇宙至高无上的 践 。 在 中国古人看 来, 艺术家创造精彩作品的关键 , 在于无 为而 主宰 。 “ 吾不知其谁之子, 象帝之先” 。 ( 《 老子》 第四章) 不是上帝 作 , 自然天 成。比如 在艺术创造 的“ 无为” 法则不是要求艺术家
造物 , 而 ‘ 道” 生上帝 , 继生万物。
源自文库
放弃对艺术美的追求 , 而 是主 张艺术家超越对作品成败得 失的
继而, 老 子认为 , 人 是 自然 界的组成 部分 , 人 都应 该遵 循 考虑 , 上升到艺术创造的高度 自由的境界 。中国古典美学表现 “ 道” 。“ 道 ”具有超越一切名相概念的无 限性 ,故道 家美学以 了古典艺术不 同于西方古典艺术的重要 的美学观 点, 宗 白华对 “ 无” 为美 。“ 故道大, 天大。地大, 人亦大。域 中有四大 , 而人居 此有很好的论述 。他指 出, 埃及 、 希腊的建筑 、 雕刻是一种 团块 其一焉 。” ( 《 老子》 第二十五章) 在这里 , 老 子提 出“ 道” 、 “ 人” 、 的造型 。中国就很不 同, 中国艺术家要打破这团块 , 使它有 虚有 “ 天” 、 “ 地’ ' j 塞四个存在 , “ 道” 是第一位 的。肯定了人 为宇宙中之 实, 使它疏通 。即是老子所说的无 , 也就是中国画上 的空 间。老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年第 2 期
糊的, 所以说它又同时具有模糊之美。 西方美学大师黑格尔给“美”下的定义
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②理念, 黑氏 称之为绝对精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等, 它是黑氏哲学的最高范畴。而所谓理念, 黑 氏自谓:“理念不是别的, 就是概念, 概念所 代表的实在, 以及这二者的统一。”③据此, 在提出最高的哲学本体范畴和美学本体范 畴, 以及该本体范畴的博大和伟大这点上, 老子竟比黑格尔早了 2000 多年, 而且老子 对这一至高的哲学兼美学范畴——“道”的 十分精炼 (整部《道德经》才 5086 字④) 的表 达简直令黑氏望尘莫及 (整部《美学》泱泱 达 100 多万字⑤)。 黑格尔之《美学》无愧于 立论精深的鸿篇巨著, 而老子的《道德经》 也不愧连珠缀玉的美学经典。
美)。 例如, 当我们走入西安永泰公主的墓 道口时, 一边往里走, 一边会不由地感到十 分奥妙。当然, 在此能够勾起我们美感的因 素不止一个, 像长长的墓道、墓道两侧的壁 画及陪葬品、墓道微微的倾斜度、墓道底部 雕凿精美的石椁等, 然而“奥妙”这一美感 却是一个综合的总的感受, 并不是由某一 或某些因素勾起的, 而是由整个永泰公主 墓勾起的。
·99·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年第 2 期
时, 老子认为:“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 而美 之者, 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 不可得志于 天下。”谈到语言时, 老子认为:“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在此, 他追求的“恬淡为上”及 “信言”都同他理想中的美好社会完全一 致。
老子的美学思想
今天有妹妹问我一个题目“老子的美学思想”,这种题目属于开放性的题目,不能说很难,或者很容易,怎么样才能答的比别人出众才是最主要的。如果准备这个题目,图书网能找到的话可以看下李天道的《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阐述的特别好。另外答这种题目的话,比如老子,以辩证观论真善美,追求道法自然,自然为美的美学精神,对庄子思想的影响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起到重大作用,还有他提出的“有无相生”“道”“气”“象”“玄妙”观,都是中国古典美学或者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理论和范畴。多百度一下,看看一些优秀的文章是怎么写的,什么视点。我登一篇网上找的,大家参考,类似的方法,自己去找。系统一下考试写上两三页还是不难的。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摘要]《老子》一书提出命名问题,命名问题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在名实配称关系中,名为自身真实性立法。在一种非配称的语境中,相对于名,象的审美意义被提出,由此,《老子》美学堪称一种观象的美学。“为道”的美学为名与象的结构性错位提供一种比肩栖居的和谐园地,从此全新的本原要素检视《老子》美学,《老子》美学思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个体自由意义的理性追寻。
[关键词] 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老子美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辨析
老子美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辨析
◎李楠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他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老子哲学中, 美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并将其与作为最高实体的“道”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了对人性自然本真状态的理想追求。老子的美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抽象的思辨,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含蓄性、自然性和柔弱性, 这对以后美学的发展及文艺创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老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天得一以清”的整体美
整体美既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原则, 也是艺术创造原则, 更是审美欣赏原则。在老子思想中,“道”不仅是其哲学的最高实体, 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基本范畴。“道”决定了老子美学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其所体现出来的最为基本的内涵, 恰恰就是老子对于宇宙万物的一种整体意识。老子说:“道可道也, 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 非恒名也。” [1]就是指“道”是超越于常道, 强调“道”的整体性, 他认为“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2] 这个“一”就是“道”, 就是整体。在老子看来, 世界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因而他所欣赏的美也是一种整体的美, 离开了整体, 离开了“道”, 宇宙就是支离的, 生命就是破碎的, 因此也就无美可言。同时老子直接阐发了万物得“一”以后所产生的直接美感, 这就是“清”, 清就是清静、澄明、不杂多, 从而证实了整体的和谐美。
与“道”、“一”一样,“和”也是老子美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 其所表征的正是传统的整体美。但两者表现的角度不同,“一”直接强调的是整体性, 而“和”所表现的则是这种整体性如何实现的过程。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3]他认为,“道”不仅是“实”, 更是“虚”; 不仅是“一”(整体) , 更是“多”(差异) , 虽然万物存在着对立与冲突, 但它们最为本质的关系却是“和谐”的关系。只有在和谐的关系中, 万物才能够融成一个整体, 才能够各安其性命之情, 并使之得以存在和发展。所以说:“复命常也, 知常, 明也。” [4]只有知道整体的和谐便是永恒的规律, 把握规律便达到了整体美的境界, 而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正是老子对整体之美推重的逻辑结果。
老子的美学
老子的美学观点。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语自《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里老子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分析了巧与拙的辩证关系。在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之后,巧拙的辩证关系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巧”与“拙”
许慎《说文解字》释“拙”“不巧也,从手出生” :。段玉裁注:“不能为技巧也。”从字源学的角度来看,“拙”的本义是“拙劣”“笨、拙” 。先秦许多典籍有关于“拙”的描述,如《抱朴子》“每动作:而受嗤,言发口而违理者,拙人也。”指人的粗笨;《孟子》“大匠:不为拙射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管子·法法》“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韩非子》“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无一失。” :”这里都是指技艺拙劣、粗笨。在日常生活层面上,“拙”也大多带有
贬义的色彩,或者用作谦词。如“拙笔”“拙作”“拙著”等。这、、些都是对于“拙”的日常语义的理解,与“巧”是相对的。“巧”和“拙”在本义上是一对反义词,在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中得到了辨证的统一。《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四十五章)王弼注:“大巧因自然而成器,不造为异端,故日拙也。”也就是说,”大巧”之所以为“大巧” ,其核心和本质在于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事物本来的面貌和状态,而不是人为地破坏事
物固有的属性,即“不造异端” 。而“拙”恰恰是不事修饰的,它外拙而内秀,体现出了“大巧”朴实无华、自然浑成的特质,此时的“拙” ,它似笨而非笨,似陋而非陋,表现形式上给人以稚拙的感觉,但实质彰显的却是一种朴素、简淡、纯真之美,是巧夺天工的大美。由此可见,“拙”并不是真的“不巧” ,而是具有工巧所不及的清新自然之美,“大巧” 是的外在显现。至此,“拙” 已脱离了它的本意,上升到一种艺术美的高度。
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苟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的美学思想: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特有的认识角度和审美视野。老子哲学中的“大音希声”、“正反相城”、“返璞归真”等思想为中国的艺术创作开拓了特有的时空观念、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经过历代艺术家们的阐发,铸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独特的风格。
孔子的美学思想:
“尽善尽美”是孔子美学思想的重要标准,它强调美和善的高度统一。孔子肯定审美和艺术对于社会人生的重要作用,同时对美又有规定性,那就是美的标准一定要包含道德的因素,美的追求必须与善的目的相一致。当代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思想资源,有其现实基础和积极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儒家美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庄子的美学思想: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美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但基于其万物齐一的哲学思想,庄子所建立的是一种相对主义美丑观。《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
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
墨子的美学思想: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利益,旗帜鲜明地提出 "非乐"思想,在先秦美学思想中独树一帜.一般认为墨子是否定艺术,不言审美的.本文认为墨子在倡导艺术的社会功利维度的同时,也兼容了审美维度.他的美以"用"和"质"为内涵,体现了当时思想家的社会责任感.从墨子"非乐"的背景、实质,及其"美"的涵义两方面论述墨子的美学思想.
苟子的美学思想:
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思想的感悟
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思想的感悟
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的无为思想被认为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其核心概念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也被称为“顺势而为”。
老子认为,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涉,也不要过度追求功利,而是尊重事物本来的面貌。他认为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以“无心”的态度去做事,顺从事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是人为地干预。
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抱着一种放松、闲适的心态,不要过于紧张,不要过于执着,不要强求结果,而是顺着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做事,发挥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无为思想的体现,他认为美是一种自然的、无心的状态,也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状态。他认为美不是人为地追求,而是自在地存在,不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在的存在。
在老子看来,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有其美的存在和表现,我们只需要做到顺应其本来面貌,就能够感知到其中的美。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就是自然之道,万物都是从它而来
的,万物都有其本来的面貌,我们只需要抱着一种超然的、无心的态
度去看待,就能够领略其中的美。
老子更加强调“道法自然”的思想,他认为世界是一个自发自然的存在,而非由人类主宰。在这样的前提下,老子主张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发挥事物的本来面貌,达到一种自然、无心的状态,这就是真正
的美。
我的感悟
在我看来,老子的无为概念和美学思想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快节奏、高压力、功利主义泛
道家美与丑
道教美丑观之解析
美与丑是两种不同的审美形态,在中国美学史上,老子是把美与
丑作为两种不同的审美形态同时加以讨论的第一人。在《道德经》中,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
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里,老子认为美与恶(“恶”即丑)、善与不善是相对立统一的;换
言之,离开美,也就无所谓恶,离开善,也就无所谓不善。自老子之后,庄子则对老子的美丑观作了进一步发展。在庄子看来,”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
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这里,庄子认为万
物的本质在于”气”,故”神奇”与”臭腐”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在庄子看来,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最高的、绝对的美,而现象界的’美’和’丑’则不仅是相对的,而且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
由此看来,老庄美丑观主要揭示了:
(1)美丑是相互对立统一的;
(2)美丑是主观的;
(3)美丑可相互转化。
虽然孔子和其他人都已经认识到了美和丑的区别和对立,但对于
美与丑是相比较才存在的这种辩证看法却从未有人说过。”因此,从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来看,老庄美丑观奠定了中国美学思想中美丑观
的基础。我们知道,道教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一部分,其所折
谢的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如鲁迅所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故我
们很有必要从老庄美丑观对道教美丑观的影响入手,对道教美丑观的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的美学思想
1、氏族社会崩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制社会)
(1)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有了极大发展
(2)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尖锐的阶级对抗和冲突,带来前所未有的虚伪、残暴、罪恶现象
2、孔子肯定了奴隶制社会产生后物质精神文化的发展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宣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孔子又极力主张保存氏族社会传统中所具有的那种原始的民主和人道的精神,适当地调节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实行一种较为温和和符合人道精神的阶级统治。(孔子“仁学”的实质)
3、老子无情地揭露了进入奴隶社会之后所产生的种种虚伪、残暴和罪恶的现象,认为孔子所提倡的那一套仁义道德不但是无益的,而且是极端有害的,文明给社会所带来的诠释前所未有的灾难。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4、老子主张取消文明,实行“无为而治”,回到无知无欲、不争不乱的原始社会。
5、伴随着私有制而产生的人类文明是以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压迫为基本条件。
6、老子从根本上取消了人的自觉的努力和能动的作用。
7、“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把人类在物质和精神文明上所做的一切努力和追求都看做是一种违反自然的人为的活动,从根本上破坏了原始社会那种天然合理的朴素状态,因此,取消文明所带来的各种罪恶,停止对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一切追求和努力,以“无为”代替“有为”,事事纯任自然,不要认为去干预,就能成就一切事情,使人民免除一切灾难,自由快乐地生活,同时又能使国家的统治者能够永保天下。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关于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怎么写,下面整理推荐年度工作思想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境生于象外”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虚实结合”的原则,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味”和“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平淡”和“朴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他们的思想发源地就是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
一、老子美学——中国美学史起点
原因:1、从历史顺序看:老子生活的时代早于孔子;《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代
2、从理论本身看:(1)哲学方面:老子提出以“道”(2)美学方面:提出
“气”“象”“有”“无”“虚”“实”“味”等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老子论“道”“气”“象”
1、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
2、“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从《老子》中看“道”有以下性质:
(1)“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他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
(2)“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宇宙发生论) (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1.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以“道”为核心,以“无为而治”为基本原则的一种审美观念。他认为,一切美的事物都是“道”的体现,而“道”又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是自然界的本源,包含着宇宙的真理,是一切美的根源。老子认为,美是以“道”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原则的一种审美观念,它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老
子认为,美的本质是“无为而治”,而“无为而治”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是
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老子认为,美的根源是“道”,而“道”又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是一切美的根源,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
审美观念。因此,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以“道”为核心,以“无为而治”为基本原则的一种审美观念,它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自然
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
2. 老子的自然观
老子的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任何静止的状态。
他认为,自然是一个完美的循环,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没有任何静
止的状态。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它不断变化,没
有任何止境。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过程,它没有任何绝对的
正确或错误,只有不断变化的规律。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它没有任何有形的物质,只有无形的能量。老子认为,自然是一
个宇宙的过程,它没有任何固定的规则,只有不断变化的规律。
3. 老子的美学原则
老子的美学原则是以自然为基础,以谦逊、宽容和自然的方式来实现美。他认为,自然是最完美的形式,而人类的行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以及遵循自然的规律的行为才能达到真正的美。老子认为,美的
老子的美学观点
老子的美学观点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老子提出了独特的哲学观点,包括关于美学的思考。
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的概念,强调了个体人生与宇宙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他看来,美是来自于人与大自然之间的调和,是人类和自然之间协调的产物。
老子认为,宇宙中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本性,而最大的美就是这些本性的自然表现。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事物本身的自然状态和变化,才能体会到最真实、最美丽的形态。
在老子看来,人类应该通过减少欲望、回归自然来达到真正的美。他提倡人们回归本真,追求内在的美,满足于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他把简朴、自然、适度等美学观点融入了其思想体系,反对奢侈、浪费、攀比等社会现象。
总的来说,老子对美学的思考强调了道、自然和内在的美。他主张尊重生命,追求自然和谐,反对过度的物质追求和人为干预破坏自然的行为,这些看法对于中国传统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广为传承。
除此之外,老子对于审美的观点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上。老子认为,世间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人们的审美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美学上不应该简单地采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老子还提倡不言之教,即用无言的方式来感悟美的存在。他对于艺术和文学的看法强调了超越语言和视觉的美学意义。比如,在《道德经》中,他用抒情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体现出从自然美中提炼出的哲学思考。
总之,老子在美学上的思考强调了道、自然、内在的美和超越语言的美学意
义。他主张通过减少欲望、回归自然来达到真正的美的境界,体现出一种反传统、反权威的审美立场,在中国文化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老子文艺美学思想
“大音希有,大象无形”:老子的文艺美学思想
老子“大音希有,大象无形”的文学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文艺史上,具有巨大而深刻的思想。老子文艺思想的基本特点是着眼于文艺的审美特性以及文艺的创造过程,特别是对文艺创造的主体修养问题,从心理、生理等角度作了多侧面、多角度的阐述,把理想的审美境界和道的思想境界统一起来。老子注重的是研究文艺的内部规律问题。
老子对文艺和美学的项献主要有二:一是,对“象”的论述;二是,对“虚静”的论述。前者是从审美的角度对艺术创造的客体所要达到的标准的描述;后者是从心理的角度对审美主体所提出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都是建立在以“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的。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道”,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所以说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既是万物产生的本源,又有它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人不能用主观的人为的力量去改变这种自然规律,而应当无条件地顺从这种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绝对尊重自然规律,却又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故而他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人的智慧与创造,主张“绝学”、“弃智”,对人为的文艺也持否定态度。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从中,看似老子好像认为,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排除美和艺术。
实则不然,在老子看来,声色犬马之乐是美而不是实用,它们引起的是美感,而不是生理上的快感。“圣人为腹不为目”就是实用的东西,它产生生理快感,为目,就是美的东西,它产生美感。
解读《道德经》中蕴含的审美文化与思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老子的《道德经》已是国学经典,以往对老子的研究更多地偏重理性的哲学上,而《道德经》讲述的不仅仅只是关于“道”“德”,和做人处事的道理;更重要的还有关于对人类审美认识和提升审美境界的经验方法。因此,将审美与道德经结合,准确地说是解读道德经中一些美的思想和观点,发现其中蕴含的理性美、意境美、语言美等。
一、上善若水――柔之美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人就如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水是柔弱的,它避其锋芒不与人相争,总是处于最下面,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冷静地判断自身的处境。老子以柔弱为美,欣赏其和平、保全的处世之道,是一种平静淡然之美。倘若只看到水的柔弱而不见其柔美则大错特错,老子进一步加强说明了这种观点,即“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他不赞赏刚强之美,认为至柔可以克至刚,物极必反。老子在论证强与弱的辩证关系中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看到这里会有人提不同的看法,做人难道不应该保持强硬的身体与姿态吗?故老子从中看到了强大的弊端――“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则硬、硬则断,做人不应过于强硬。举例来说,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短短的15年国祚,期间施行暴政,焚书坑儒,沉重的赋税外加不断地剥削压迫农民,民不聊生,最后导致暴动而灭亡。由此看出老子的柔之美,柔胜于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代出现了各种“美”,类似“中性美”“阴柔美”等,甚至在部分人看来有“男女不分”的现象,社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类思想的百花齐放,从辩证法方面来说这就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审美习惯的改变。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展开全文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
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境生于象外”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虚实结合”的原则,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味”和“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平淡”和“朴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他们的思想发源地就是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
一、老子美学——中国美学史起点
原因:1、从历史顺序看:老子生活的时代早于孔子;《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代
2、从理论本身看:(1)哲学方面:老子提出以“道”(2)美学方面:提出“气”“象”“有”“无”“虚”“实”“味”等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老子论“道”“气”“象”
1、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
2、“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从《老子》中看“道”有以下性质:
(1)“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他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
(2)“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宇宙发生论)
(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美学思想的三个本原要素
[关键词]名;象;道
《老子》美学思想的道学性质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论证,本文试图从《老子》美学的三个本原元素:名、象、道的分析和推论,宏观展示老子“为道”美学的基本构架。
名,无名:命名的限度
《老子》美学思想的发端性的元素首先肇始于对名的范畴的深入辨析,这一点很少得到已有《老子》美学研究的特别关注。《老子》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名的问题,提出“名可名,非恒名”的名学判断,影响深远。在同一章再次提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进一步揭示名的内部构造和理性层次。说名无论有、无都是一种原始元素,这就在本原之名与命名之名之间建构了分界线,这种界线规划出一种形而上学要素。
对本原之名和命名之名的分梳立论出于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老子》一书对美学核心问题即人的问题的追问,也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这一定义就是对人这一万事万物美的核心的规定和命名,《老子》认为人是“有身”之物,因为人有患难;同时,《老子》又断言人是“无身”之物,因此人终能逃脱患难。同情地理解,《老子》为人设定“无身”的规定是其“为道”哲学的必然设定,在“为道”哲学的框架内,《老子》影响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上德”论、“自然无为”论、“至和”论和“天道”论等观念得以确立,因此,人的“无身”规定牵掣着众多关键理论基地的建构和实效问题,而这一人的规定本质上又和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物的命名有关。一般理解,名或命名本质上是一种名实配称的表象关系,这种关系的展开过程将一个事物表象为一种对象,并使得两者配称无误。在名的内在规范中,命名中的要素有时候是不一致的关系,出现名实错位的悖论。如人是“有身”之物和人是“无身”之物同时发生在一个命名过程和同一个名中。从一致关系、名实配称的角度来考量,在一个命名活动中的种名和它的属名是配称的,如果不配称就意味着论证中的悖论的不可避免。在人是“有身”之物中的人与他的属名有身、有生物之间实现着名实配称。在人是“无身”之物的命名中,人这个种名与他的属名无生物之间缺乏配称关系。《老子》一书坦言人的规定性中的这一悖论,相对而言,回避这一悖论比直面这一悖论来得更容易,但是那样,《老子》一书的历史价值将会降低,老子美学思想的原始地基也将无从建基。《老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结构正是肇始于这一辩难,因为美学意义正是悬浮于名与无名两种概念和生存样态对局错落的剧烈张力之中。从“有身”之为到“无身”之“无为”的身存样态必然抽象出一种名与无名之间的紧张对局,然而,有名和无名在同一个名中确立自身的圆融并存正是一个有待求解的哲学问题。
大象无形:观象的审美意义
对于人的基本矛盾,《老子》提出一种本原语境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同时又衍生出《老子》美学思想的另一本原元素:象。
人是“有身”和“无身”之物这一命名的实义法则源于《老子》的“有名”和“无名”
的本原语境。《老子》有名的本原语境可以还原为一种语法结构,在这种语法结构中,主词与谓词之间具有一种包含和归属关系,依靠这种关系,具体语法关系得以确立,言说结构同时具有了某种合理性。人是有生物,就是这种语法关系的言说式还原,人与生物之间具有包含和归属关系。从命名角度探索这种关系的实质,它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不仅种名与属名两者相符合,两种名之间具有包含和归属关系,而且,“人是有生物”这一判断与事实中的人符合。这种名实配称直接为“人是有生物”这一言说的结构提供合法基础。除了有名的本原语境,《老子》提出无名的本原语境。这一无名本原语境也是可以还原为一种语法结构,在这种语法结构中,主词与谓词之间不具有明显的确实的包含和归属关系,也即不具有一种逻辑意义上的包含和归属关系。德是德,道是道,水是一种上善等判断就是这种特殊关系的言说式还原。在这种言说格式中,逻辑意义上的语义循环不可避免。从语法逻辑考察,这个关系仍然具有某种语法逻辑。这种解释说明:这种结构的主词和谓词之间没有归属关系,这样,谓词就不是主词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主词的无限延展,这种延展是以谓词的“空位”为形式。也即是说,谓词是对主词的超越,谓词所意味的东西不再是一种名的框架之内的东西而是一种超出的构成运动,一种想像力的产生过程。这种解释为人是“无身”之物这一言说式提供了合法基础。
“无名”的本原语境为语言法则提供合法基础,同时这种语境的成立又挑战了名实配称的法则。在这一语境,主谓之间严格的符合关系和名实之间的现实的符合关系都失去本有的效力。然而,这一语境的突破性意义在于它为审美的想象力提供合法理性基础。“无名”语境的诸言说式还原中的谓词超出了主词命名的规范法则和范围,谓词的德、道和上善等意象在此结构形式中对名的超出意味着一种对“象”的自觉的产生。象“上德”、“上善”等都是“无名”的言说式,这种言说式只是在一种想象力形式中才具有合法意义。因此,《老子》在审美生存层次提出“大象无形”的论断。说这种特殊的象没有形态就是说这种概念缺乏命名效力。观象论道是《老子》美学的出发点,但是,在与名的比肩对举中,象本身并未得到一种理性的自足。因为象是名的分化形态,她必须对照她的对立物:名,说明自身的意义。而这一点正是《老子》哲学中的自然的法则所不容的。因为在《老子》一书的核心价值中,“自然”,“自是”,“自正”,“自化”验证了一种对绝对唯一的个体自由的“无待”信仰。
无法命名的象是在命名的内部法则之间的顿错中脱颖自身的,也就是说,名与象,名与无名是在一种张力结构中凸现自身的规定性的。同时,这种张力结构在《老子》审美生存中分化为两种人生态度和宇宙观念。在此种分化格局中,名与象对称性的构成角色愈加凸出。《老子》将名与象的分化形式还原为两种人生态度,那是一种被称为“有欲”直观的生存格式和“无欲”静观的生存格式。在“有欲”直观的人生态度格式化过程中,人的对象客观化为一种对人拥有控制力的东西,人静止地、客观地、符合性地容忍这种不以自身命令为准则的东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主动放弃自身的力量,人的自身性被主动投射到自身之外,自身之外可以是客观法则也可以是他者的意志。在无欲静观中,人可以自由选择,因为人所面对的东西不是对象而是象本身,对象关涉与自身相关的利害分梳,而象本身纯粹具有形式的意义。“有欲”直观之物必然具有名的法,是一种“有法”;“无欲”静观则“无法”可依,尊崇“无法”之法。因而《老子》认为人有人的法,天有天的法,地有地的法,而道有道的法。前者都是可以因因相习的常识或累累相依的经生之理,而道的法因为相对于“有法”而复归“无为”因而再也无法可法了。法自然的道的悟解就是对自由意义的确信。因而自然之法就是说一种无以复加的绝对自由在生存的诸层次、诸格局中存在着。因而观象美学的实质归属于一种确信无误的自由信念。这种信念是在一种人生之观的分化中造就的,名与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