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261行政法学简答论述(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及内容: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内容包括:1、法律保留原则。2、法律优先原则。

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的情形:1、在法律没有规定限制条件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不违反宪法和法律采取必要措施。2、法律只规定了行政权行使的模糊标准,而没有规定明确的行使方式。3、法律规定了行政行使的具体明确的范围和方式,但范围和方式具有可选择性,而不是严格的羁束性。

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条件:1、信赖的基础是行政机关的一定行为,包括作为、不作为以及承诺,不管该行为是否合法。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2、个人或组织对该行政行为存在依赖,这种信赖是通过个人或组织采取的某种行为表现出的。

3、个人或组织的信赖是值得保护的正当信赖。

行政法中体现程序公正的制度设计:1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2不单方接触。3、作出不利决定前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意义⑴普遍性。⑵规范性。⑶特殊性。⑷时代性。⑸基础性。意义:A、揭示行政法的主要矛盾和本质;B、界定行政法发展的框架和方向C、指导和约束行政法的制定、解释、适用D、确保行政法律体系的完整性、统一性E、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可直接作为规范适用

行政法的特点:在形式上的特点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规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在内容上的特点1、内容广泛。2、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较易变动。3、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

如何理解行政法关系:行政法关系是经过行政法调整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1、受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2、行政法关系是由行政法调整而形成的。3、行政法关系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

行政权的概念、内容和特点:行政权是国家政权和治理权的组成部分,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内容:行政立法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决定权、行政监督检察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执行权等。特点: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它具有自由裁量性、主动性和广泛性。相对于一般的组织和个人,它具有强制性、单方性和优益性。

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由行政机关或裁决机构依程序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

行政权的双重作用:1、积极作用。2、行政权的行使也会带来相当的消极作用。

简述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1、一切国家权力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公民权利,权力是权利的一种特殊形式。2、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公民权利。3、在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形成的关系中,一方权利的实现要求另一方履行相应的义务。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联系:1、监督法律关系是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2、二者之间相互影响。

3、相对于行政主体,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非对等性和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的非对等性是倒置的。

简述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是一种多重的、复杂的法律关系。2、监督法律关系包含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3、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力和义务关系具有非对等性。

行政法是如何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有效实施:1、行政法确认行政权的相对独立性,确认行政权由国家行政机关享有和行使。2、行政法确立行政机关相对与公民、法人,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赋予行政权以优益性、强制性等属性。3、行政法保障行政机关对其公务员的管理权。4、行政法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维护行政机关在特别情形下的特殊地位。5、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行政法不断赋予行政机关新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1、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2、行政实体法律关系和行政程序法律关系。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部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部门法之一。2、行政法的作用:具有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行政法具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

如何理解行政主体概念: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因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职责的概念及内容: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所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内容包括:依法履行职务,遵守权限规定;符合法定目的;遵循法定程序。

行政职责和行政职权的关系:行政职责随着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变化,任何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随之享有行政优先权,同时必须履行行政职责。二者是权利和义务的具体体现,二者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关系:1、行政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接受授权的组织。不可将行政机关一概视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能否成为行政主体要看是否享有行政权。2、行政机关不等于行政主体,除行政机关外,一定的行政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定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确立行政主体概念的意义:1、依法行政的需要2、是确定行政行为效力的需要。3、是确定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以及行政诉讼被告人的需要。4、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连续性、统一性的需要。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1、具有高度政治性和权威性。2、具有执行性和法律属性。3、具有独立性。4、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5、具有统一性和层级性。6、具有社会性、专业性和服务性。

行政机构的特征:1是一种行政组织。2行政机构设立的法律依据,多为行政组织法。3行政机构依照法定授权,方能成为行政主体。4、行政机构通过法定授权取得行政主体资格,并不意味着它同时取得法律上的其他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行政机构成为行政主体的具体类型:1、依照法律、法规的授权规定而直接设立的专门行政机构。2、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3、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

我国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除了行政系统的公务员外,还包括:政党系统;权力机关系统;政协系统;审判系统;检察机关系统;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系统公务员。

公务员责任的救济途径:公务员责任设置了两种救济途径,一是申诉制度,二是控告制度。1、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2、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在申诉。3、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行政监察法》规定办理。4、公务员认为机关及领导人员侵犯合法权益的,可向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提出控告。5、机关因错误的具体人事处理对公务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行政相对人在实体法上的地位:1、财产和自由不受侵害,依法享受给付与保护的权利。2、排除违法或不当行政请求权与行政介入请求权。

公权的种类:以公权的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国家公权和相对人公权两种。

公权与公义务的特征:1、国家公权与私权相比,具有鲜明的自行强制性。2、对于相对人的公义务,广泛承认行政权的自行强制力。

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特征和区别:1、依据方面的特征和区别。行政授权必须有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明文授权规定为依据。行政委托根据所委托行政事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2、方式上的特征和区别。行政授权必须符合法定的方式。行政委托的法定方式,都是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以较具体的委托决定进行的。3、法律后果上的特征与区别。行政授权的法律后果,会使某一原本五行政资格的组织取得行政主体资格。行政委托的对象可以是另一行政主体,也可是其他社会组织。

公务员法律关系变更:1、晋升。2、降职。3、交流。4、撤职。5、领导成员辞职和引咎辞职。

公务员的权利:1、履行职责的工作条件保障权。2、身份保障权。3、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保险待遇的权利。4、参加培训的权利。5、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6、提出申诉和控告的权利。7、申请辞职权。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

行政相对人在程序法上的权利:1、参与型行政全面保障相对人在程序法上的权利。2、行政相对人参与制定行政法规范或计划的权利。3、行政相对人参与作出行政行为的权利。

相对人的公法行为:1、公法行为是指相对人以公法效果的发生为目的、以相对人的资格所为的行为。2、相对人的公法行为中的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3、关于相对人的公法行为的撤回。4、相对人的公法行为的瑕疵对行政行为效力的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1、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2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3、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进行的区分。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具备某种法定的形式或遵守法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生效的行政行为。非要式行政行为是不需一定方式和程序,无论采取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