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专题苯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课时苯的结构与性质1.苯的分子式是什么?苯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处于同一平面上?提示:C6H6;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2.苯分子结构中是否存在碳碳双键?能否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提示: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3.苯能发生硝化反应,其反应产物是什么?提示:硝基苯()[新知探究]探究1苯的凯库勒式如何书写?苯分子中碳碳键是否完全相同?提示:;;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相同。
探究2如何证明苯的分子结构中碳碳间不是单、双键交替?提示: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证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必记结论]1.苯的三式2.空间结构平面正六边形,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3.化学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成功体验]1.能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而是所有碳碳键都完全相同的事实是()A.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解析:选B A项,苯的六个顶点上的碳原子完全相同,故一元取代物肯定只有一种,无法证明,错误;若苯分子中为单、双键交替,则苯的间位和对位二元取代物均只有一种(即取代物分别位于单键和双键上),而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两种(位于单键两端和双键两端),因此B正确,C、D错误。
[新知探究]探究1为什么苯燃烧时产生浓烟?提示:苯中碳的质量分数大,燃烧时不完全,所以燃烧时产生浓烟。
探究2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二者褪色的原理是否相同?提示:苯因萃取溴水中的Br2而使溴水褪色,而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二者褪色的原理不相同。
探究3纯净的溴苯是一种无色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但实验得到的溴苯呈褐色,其原因是什么?如何除去褐色?提示:溴苯中溶解了Br2而使溴苯呈褐色;除去的方法是用NaOH溶液洗涤。
高中化学教案苯的结构
课题名称:苯的结构与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苯的物理性质;(2)学习并掌握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3)理解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视频,探究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内容;(2)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教学重点】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教学方法】观看视频,讲授,总结。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现在开始上课。
苯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用途十分广泛,大家请看图片。
(放图片)第一张图片是苯板,在建筑内外起保温作用的;第二张图片是药物,说明苯可以作为药物的原材料;第三张图片是油漆,说明苯可以用来做油漆的原材料。
而第一章萃取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来萃取的?没错,这又说明苯可以作为萃取剂来使用。
观看四氯化碳和苯无色的有特殊气味不能上层小苯容易挥发通过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说明苯的用途,让学生印象深刻。
通过萃取实验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总结苯的物理性质,锻炼学生总结和发现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苯的知识。
[板书]苯的结构与性质一.苯的物理性质:[讲解]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苯的物理性质。
大家做过了萃取实验,萃取时大家看到苯是什么颜色的?气味呢?那它能溶于水吗?那苯在水的哪一层?那说明苯的密度比水大还是小?大家能够闻到苯的气味说明什么?大家总结得很好,我还要告诉大家苯的熔沸点低,熔点是5.5℃,沸点是80.1℃,如果用冰冷却的话,能够凝结成无色晶体,而且我还要告诉大家,苯是有毒的,能够致癌,所以大家使用苯的时候要格外的小心,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板书](接在物理性质后面)无色的、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易挥发,有毒。
高中化学教案苯
高中化学教案苯
课程内容:苯的结构和性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苯环的结构和共振稳定性;
2. 掌握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能够运用化学结构式表示苯分子。
教学重点:
1. 苯环的结构和特点;
2. 苯的共振现象及其稳定性。
教学难点:
1. 理解苯的共振稳定性;
2. 掌握苯环上的化学反应。
教学准备:
1. PPT演示稿;
2. 实验器材:苯、溶剂等。
教学步骤:
一、引言(5分钟)
介绍苯的结构和性质,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二、讲解苯的结构(15分钟)
1. 讲解苯环的结构式和碳原子的sp2杂化;
2. 讲解苯环的共振稳定性,解释苯分子的稳定性来源。
三、讲解苯的性质(15分钟)
1. 讲解苯的物理性质,如溶解性、沸点等;
2. 讲解苯的化学性质,如亲电取代反应、电子丰富原子取代反应等。
四、实验演示(15分钟)
进行苯的一些简单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苯的性质。
五、总结与讨论(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苯的结构和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进行讨论。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苯结构和性质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了解苯的共振现象和其稳定性,让学生从实验中感受到苯分子的性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高中化学】苯的结构与性质课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实验装置
将产生的气体
①通过
洗气
(除去其中的溴)
②再通入AgNO3溶液中
生成的HBr中常混有溴蒸气,此时用 AgNO3溶液对HBr的检验结果是否可靠? 为什么?如何除去混在HBr中的溴蒸气?
不可靠,因为溴易挥发。 溴蒸气溶于水, 也能生成HBr 与AgNO3溶液 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
HB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防倒吸
除去溴苯 中的溴
2.苯的结构
C6H6
比例模型
苯
成键特点
最简式
CH
6个碳原子均采用 sp2 杂化,分别与氢原子及相
σ 邻碳原子以 键结合。碳原子剩余P轨道形成 大 π键
苯分子中 不含 双键,苯分子为
平面正六边形 结构, 12 个原子共面,
核磁共振氢谱有 1 组峰
拓展提升 结构简式
(凯库勒式)
为了纪念凯库勒,凯库勒式,现仍被使用。
杂质:未反应完的苯、Br2、FeBr3、反应生成的HBr 目标物:溴苯
1.蒸馏水洗后分液,除去溶于水的HBr、FeBr3 。 2.10%的NaOH溶液洗涤后分液,除去未反应完的溴。
Br2+2NaOH=NaBr+NaBrO+H2O
3.蒸馏水洗后分液,除去NaOH及与其反应生成的盐。 4.加入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镁等干燥剂干燥,除去水分。 5.蒸馏,除去苯。
剧烈 反应
锥形瓶内 ①滴入AgNO3溶液
②加入镁粉
淡黄色沉淀 产生大量气体 说明瓶内有H+ 和Br—
烧杯底部有
烧瓶内液体 倒入烧杯内水中 褐色油状物、
不溶于水
上层清液中加入KSCN(aq)溶液变血红色 说明Fe被Br2氧化成了Fe3+
高中化学苯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苯教学教案一、苯1.苯的物理性质(1)苯的氧化反应①苯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______的火焰,有浓烟产生。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______。
(2)苯的取代反应①与Br2反应在Fe或FeBr3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的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HNO3反应(硝化反应)在浓H2SO4作用下,苯在50~60 ℃时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反应在____条件下进行。
(3)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1)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_________(键长相等)。
(2)苯______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发生______反应。
(4)和为__________物质。
5.苯的发现及用途(1)__________是第一个研究苯的科学家,德国化学家__________确定了苯环的结构。
(2)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__________。
二、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1.芳香烃: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______的烃。
2.苯的同系物:分子结构中只含有______苯环且取代基为__________的芳香烃,其分子通式为C n H2n-6(n≥6)。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 第2节 课时2 苯
课时2 苯1.会写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知道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重点)2.知道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并会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苯的组成和结构1.发现苯是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的,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来自于煤。
2.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比例模型C6H6(1)分子构型: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面。
(2)化学键: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4.芳香烃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一类碳氢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苯环的化合物。
其中芳香烃属于芳香化合物。
教材整理2苯的性质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在水中的溶解性 熔、沸点 密度(与水相比)无色 液体 特殊气味 有毒不溶于水 较低 比水小 2.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不能(填“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燃烧现象: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化学方程式: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
(2)取代反应①苯的溴代——生成溴苯化学方程式:。
②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温度:保持在50~60 ℃。
化学方程式:。
(3)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化学方程式:。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探究 苯的分子结构及其性质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少量溴水,充分振荡。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少量酸性KMnO 4溶液,充分振荡。
请思考探究(1)实验1中现象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提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几乎为无色,说明苯分子结构中不含,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
(2)实验2中现象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提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仍为紫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
(3)苯的分子结构用或表示,哪种更科学?【提示】(4)与是同一物质吗?说明什么?【提示】是同一物质,说明中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键。
高中化学《苯》教案
1、记住煤的干馏的产物
2、记住苯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3、理解并会书写苯的化学方程式
阅读课本P95-P98,完成创新设计知识梳理
四、后教:时间---
一、苯
1、组成与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稳定性:
(3)取代反应:
4、苯的用途
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广泛用于声场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的聚合反应也叫做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课题
备课人:
时间:
课型:
学情
分析
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典型代表物的性质,烷烃的代表物为甲烷,不饱烃的代表物为乙烯,这就为探究苯的结构并根据苯的结构推测苯的性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本节以学生自己推断、实验、验证为主,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而且还使他们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主要产物及用途
干馏产物
主要成分
主要用途
焦炉气
氢气、甲烷、乙烯、
一氧化碳
气体燃料、化工原料
粗氨气
氨气、铵盐
氮肥
粗苯
苯、甲苯、二甲苯
炸药,燃料,医药,农药,
合成材料
煤焦油
苯、甲苯、二甲苯
酚类,萘
医药,燃料,农药,
合成材料
焦炭
沥青
电极,筑路材料
碳
冶金,燃料,合成氨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
目标
1、记住煤的干馏的产物
2、记住苯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3、理解并会书写苯的化学方程式
重难点
苯的取代和加成反应
授课流程、内容、时间
高中化学苯的性质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苯的性质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苯的化学性质,包括稳定性和亲电取代反应等;
2. 了解苯的结构、命名及简单的合成方法;
3.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苯的特性、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
难点:学生对苯的芳香性质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苯分子的结构和特性,引导学生想象苯环上的六个碳原子全部是sp2杂化,具有芳香性质。
2. 授课(15分钟):
A. 苯的稳定性:解释苯环上的π电子全部共轭,形成一个稳定的芳香环,不易发生加成反应;
B. 亲电取代反应:介绍苯对亲电试剂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涉及亲电试剂的结构和反应条件等。
3. 实验演示(10分钟):
进行苯的硝化反应实验,观察硝基苯的生成过程,说明苯分子对亲电试剂的取代反应。
4. 实验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分析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探讨苯的芳香性质和对亲电试剂的反应规律,引发学生思考苯分子的结构特性与反应性之间的关系。
5. 课堂练习(5分钟):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苯的性质和反应的理解。
四、教学反馈:
1. 对学生提问,检查他们对苯的特性和反应机理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及想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苯的性质。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教材,加深对苯的性质和反应的理解;
2. 完成布置的练习题目,做好复习准备。
高中化学苯的结构
高中化学苯的结构一、引言在化学的浩瀚海洋中,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化合物,其结构独特且引人注目。
它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基本构建块。
然而,理解苯的结构并非易事。
本文旨在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苯的结构,以及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二、苯的发现与命名苯是在1825年由瑞典化学家约翰·加斯特洛姆首次分离出来的。
加斯特洛姆当时并未确定苯的结构,其结构直到1866年才由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冯·贝尔格曼确定。
贝尔格曼将这种新化合物命名为“苯”,源自希腊词“班”(无色的意思)。
三、苯的结构特点苯的结构由一个环状的核心碳原子骨架组成,周围环绕着六个氢原子。
这一独特的环状结构使得苯在化学反应中展现出一些独特的性质。
1、稳定性:由于其稳定的环状结构,苯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苯可以在高温和有氧的环境下稳定存在的原因。
2、电子分布:苯的电子分布呈现高度的对称性,这也是其稳定性的一部分原因。
六个氢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电子配置。
3、键角:在苯的结构中,碳原子之间的键角为120度,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角度,使得苯的骨架在空间上呈现出完美的平面结构。
四、苯的化学反应尽管苯的结构稳定,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它仍然可以参与化学反应。
例如,苯可以与卤素(如氯或溴)发生取代反应,也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这些反应都是由于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的结果。
五、结论理解苯的结构是理解化学中许多重要概念的关键。
它不仅展示了化学键和电子分布的基本原理,还展示了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及其机制。
因此,高中生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苯的结构,这将为他们进一步探索化学的奥秘提供重要的基础。
一、引言高中化学知识结构网络图是一张以图形化方式呈现高中化学知识的工具。
通过这张网络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内在和逻辑结构,从而更有效地掌握和运用化学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化学知识结构网络图的构建方法和应用价值。
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相关推荐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课始检测】(1)烷烃、烯烃燃烧的现象?(2)烷烃、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导入】】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
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探究问题1】(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 苯是饱和烃吗?(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_____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____交替形式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板书】苯的分子式:凯库勒结构式:结构简式:【探究问题2】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重要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教材第69页实验3-1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现象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提问】实验现象是?【归纳小结】实验现象结论水分层苯不溶于水溴水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萃取)苯不能使溴水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思考与交流】(1)你认为苯的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苯到底是什么结构呢(2)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什么??【强调】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结论】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归纳小结】[板书]一、苯的组成与结构1、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_______或_________【思考与交流】: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注意:凯库勒式不科学,但仍被使用。
高中化学苯教案
高中化学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掌握苯的分子结构特点,理解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键。
理解苯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取代反应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苯分子结构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苯的分子结构。
苯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苯分子结构中特殊化学键的理解。
苯的取代反应的机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与苯有关的生活实例,如苯在油漆、涂料、胶水等中的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苯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哪些性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苯。
2、苯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苯,让学生观察苯的颜色、状态。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苯的溶解性、密度等物理性质。
总结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
3、苯的分子结构介绍苯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展示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讲解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键,六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平面正六边形。
4、苯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演示苯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火焰的颜色、产生的黑烟等现象。
引导学生写出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₆H₆+ 15O₂ → 12CO₂+ 6H₂O取代反应(1)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演示苯与溴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烧瓶内产生红棕色气体,锥形瓶内有白雾产生。
讲解反应的原理和方程式:C₆H₆+ Br₂ → C₆H₅Br + HBr(2)苯与硝酸的取代反应演示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溶液变为黄色,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苯 Word含解析
第2课时 苯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理解苯环的结构特征。
2.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一、苯1.分子结构或(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3)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3.物理性质(1)氧化反应: ①燃烧: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化学方程式: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
②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①与溴的反应:苯与溴水不发生反应,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到的溴苯是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
②硝化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成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苯也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芳香烃1.概念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一类碳氢化合物。
2.苯的同系物含有一个苯环结构的化合物,如甲苯、二甲苯,都可以发生与苯类似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1.关于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B.苯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苯中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苯中的含碳量高,燃烧时产生大量的黑烟解析:A、B、D三项正确;苯可与H2、Cl2发生加成反应,如,C项错误。
答案:C2.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A.苯和溴苯B.苯和硝基苯C.水和苯D.苯和液溴解析: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液体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在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水和苯不互溶,故选C项。
答案:C3.(2018·玉溪第一中学月考)下列现象中,因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是()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解析: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被氧化,A错误;苯通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属于萃取,B错误;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的是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C正确;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属于甲烷的取代反应,D错误。
高中化学苯的结构和性质
苯的结构和性质一、苯的性质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
二、苯的分子结构(1)苯不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碳碳双键。
(2)研究表明:①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②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
③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三、结构决定性质(1)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使溴水褪色,这是因为苯能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
(2)苯的凯库勒式为,不能认为苯分子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3)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故苯兼有烯烃的加成反应和烷烃的取代反应的特征,且比烯烃的加成反应和烷烃的取代反应困难。
(4)苯易发生取代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难被氧化(燃烧除外),其化学性质不同于烷烃和烯烃。
1.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相连的两个氢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可以分成两类不同的化学键D.苯分子中既不含有碳碳双键,也不含有碳碳单键答案 D解析苯分子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相连的两个氢原子,这四个原子共直线;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苯不属于烯烃;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故选D。
2.下列物质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CH3CH==CH2 B.CH2==CH2 C. D.答案A解析乙烯和苯都属于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而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故可以得出甲基中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A项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C项可以看作是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苯环取代,推知C项中物质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
3.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在①丙烯CH2==CH—CH3和④甲苯C6H5—CH3中,—CH3是空间立体结构(与甲烷类似),这四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②氯乙烯和乙烯相同,是六原子共面结构;③苯是十二个原子共面结构。
苯的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苯的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主题:苯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苯的基本结构及性质;
2. 掌握苯的化学命名规则;
3. 能够运用苯的结构及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苯的分子结构;
2. 苯环的特性;
3. 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 理解苯环的共轭体系;
2. 掌握苯环的取代反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言苯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芳香烃之一,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苯的结构和性质。
二、讲解苯的结构(15分钟)
1. 介绍苯分子的结构,即由六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平面六元环结构;
2. 引导学生理解苯环中π电子形成共轭体系的作用。
三、探究苯的性质(20分钟)
1. 讲解苯环的稳定性及芳香性特征;
2. 探讨苯环的取代反应,如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进行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苯的认识和疑问。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苯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掌握苯的化学名称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实验案例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对苯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苯的发现史、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通过对苯分子结构的探究,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3.通过实验观察,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分子结构。
难点:苯的化学性质及分子结构。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苯的发现史,引导学生了解苯的发现过程。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苯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沸点为80.1℃,不溶于水等。
教师讲解苯的化学性质,如:苯的稳定性、可燃性、取代反应等。
4.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1:苯的物理性质将苯滴入水中,观察苯是否溶于水。
观察苯的颜色和气味。
实验2:苯的化学性质将苯与溴水混合,观察苯是否与溴水发生反应。
将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观察苯是否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
5.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苯的分子结构,如:苯环的结构、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等。
6.知识拓展教师讲解苯的应用,如:苯的工业用途、有机合成等。
四、作业布置1.巩固练习:完成课后习题。
2.拓展阅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苯的发现史、应用及其在我国化学工业中的地位。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掌握了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还需加强规范意识。
4.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高实验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化学素养。
2.教师评价: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掌握了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苯的化学性质、分子结构及其反应特点。
高中有机化学-苯的结构和性质教案
1(A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芳香烃就是指苯和苯的同系物B.芳香烃的通式是C n H2n-6(n≥6)
C.含有一个苯环的化合物一定属于芳香烃D.苯是结构最简单的芳香烃
2(A级).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苯与溴反应制溴苯
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C.苯在空气中燃烧 D.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环己烷
3(B级)、下列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
A.乙烷B.乙烯C.乙炔D.苯
4(B级).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
存在的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高中化学选修五苯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苯教案
一、主题:苯及其衍生物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苯的结构和性质;
2. 了解苯的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3. 能够区分苯的异构体;
4. 掌握苯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内容:
1. 苯的结构和性质;
2. 苯的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3. 苯的异构体;
4. 苯的化学反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苯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2. 讲解苯的碳氢化合物衍生物,如苯甲酸、苯酚等;
3. 分析苯的异构体,比如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区别;
4. 演示苯的化学反应,如苯与卤代烃的取代反应等;
5. 知识点总结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苯的结构和性质;
2. 学生能够区分苯的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3. 学生能够辨别苯的异构体;
4. 学生能够解释苯的化学反应原理。
六、拓展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苯的化学性质;
2. 鼓励学生进行文献研究,了解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苯在环境中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七、教学反思:
1. 需要关注学生对苯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创新设计高中化学3.2.2苯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
创新设计高中化学3.2.2苯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目标导航]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及重要用途。
2.掌握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3.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一、苯的分子结构 1.组成与结构分子模型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 6H 62.结构特点(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
(3)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议一议如何证明苯的分子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答案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的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这些都说明苯的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二、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无色;气味:有特殊气味;状态:液体;毒性:有毒;在水中的溶解性:不溶于水;密度:(与水相比)比水小。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由于苯分子中,碳原子间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因而苯兼有烷烃和烯烃的性质。
(1)氧化反应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能够燃烧,燃烧时发生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
(2)取代反应①与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硝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苯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醒制取溴苯时应用液溴而不是溴水。
3.苯的同系物甲苯的分子式C7H8,结构简式,二甲苯的分子式C8H10,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甲苯和二甲苯都可发生上述类似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议一议(1)如何证明苯与溴单质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2)苯与溴的取代产物溴苯为无色、不溶于水且比水重的油状液体,而实际实验中得到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黄褐色,如何提纯得到无色的溴苯?答案(1)苯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HBr,若发生加成反应则无HBr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苯的结构与性质
三.苯的化学性质:
1.苯与氧气的反应:
[观看视频]首先请大家观看视频,并总结苯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讲解]大家看到了哪些现象?
回答得很好,那如何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一下?好,写得非常好,请回。
接着我们来看一看苯的取代反应。
[板书]2.苯的取代反应:
a.苯与溴的反应:
b.苯与硝酸的反应:
[观看视频]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讲解]大家通过刚才的视频能够总结出哪些实验现象?
好,大家总结得很好。
我来替大家再总结一下。
苯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溴反应,产物为褐色,且密度比水大。
但是老师需要强调一下,在里面真正起催化最用的实际上是FeBr3,产物应该是无色的,那为什么会是褐色的呢?原因在于里面溶有溴,我要告诉大家产物是溴苯。
我们要得到纯的溴苯应该怎么做?大家可以往分液的角度去想。
回答得很好。
[板书]
(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
再来说一说苯与硝酸的反应,刚才大家总结得也非常好,苯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了无色淡黄色油状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我还要告诉大家,这个产物具有苦杏仁味,而产物应该是无色液体,为什么呢?因为溶有硝酸,让产物显淡黄色。
这个反应的产物叫做硝基苯。
注意—NO2,叫做硝基,而NO2-叫做亚硝酸根离子,希望大家注意区分。
[看ppt]大家请看ppt,这就是苯与硝酸的反应装置图,根据图我们要注意,水浴加热的温度要控制在50~60℃之间,如果温度过高,苯容易被炭化,变黑,而且硝酸容易挥发,温度过高会挥发掉;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这个反应要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否则溶液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太多,使硝酸挥发。
混合均匀后,冷却到50~60℃,再加入苯,否则苯容易被炭化。
[板书]
(无
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苦杏仁味)
注意事项:
①水浴加热的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
③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混合均匀后,冷
却到50~60℃后,再加入苯。
[导入]苯虽然不像烯烃那样有典型的碳碳双键,但
是在特定条件下,仍能发生加成反应。
[板书]3.苯的加成反应:
Ni
+3H2
△
[强调]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和氢气可以发生
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需要注意的是,含有一个
苯环的化合物,像甲苯、二甲苯,都可以发生上面
的反应。
[总结]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首先
是苯的物理性质,大家一定要记住。
接着是苯的化
学式和结构式,两种结构式,记哪一种都可以。
最
后是苯的化学性质,苯的取代和加成反应,注意反
应条件和产物的状态,同时也要牢记苯和硝酸反应
的实验的注意事项。
[做题]我们来看一道题,来巩固我们今天所学的知
识。
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将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混合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苯与液溴混合撒入铁粉
选什么?
通过今天的知识,应该很容易就能选出来。
希望大
家回去好好复习,注意用对比的方法去学习和记
忆。
【板书设计】苯的结构与性质
一.苯的物理性质:无色的、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易挥发,有毒。
二.苯的结构:
1.苯的分子式:C6H6
2.苯的结构式:
3.苯的结构简式:或
三.苯的化学性质:
点燃
1.苯与氧气的反应:2C6H6+15O2 12CO2+6H2O(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发生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
2.苯的取代反应:
a. 苯与溴的反应:
(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
b.苯与硝酸的反应:
(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苦杏仁味)注意事项:
①水浴加热的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
③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混合均匀后,冷却到50~60℃后,再加入苯。
3.苯的加成反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