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气流分布
室内通风方案
室内通风方案
室内通风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良好的通风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并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本文将探讨一些室内通风方案,帮助您改善居住环境。
1.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一种简单、经济且可行的通风方案。它利用自然气流通过房屋中的门窗进入室内,实现空气的交流和更新。为了使自然通风效果更好,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窗户布局:合理布置窗户位置,充分利用自然气流,使新鲜空气从一侧进入,污浊空气则从另一侧流出。同时,使用可以调节开启角度的窗户,以便根据需要调整通风效果。
- 风口设置:在建筑物中设置风口,利用建筑设计和空间布局来引导自然气流。例如,在客厅靠近窗户的一侧安装风口,可以让新鲜空气通过窗户进入室内。
- 建筑材料选择:选择通风性好的建筑材料,如透气性好的墙
体材料和天花板材料,有助于提高自然通风效果。
2. 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利用电力设备来驱动空气流动,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械通风方案:
- 局部通风系统:局部通风系统适用于散发有害气体或产生大
量热量的区域,如厨房和卫生间。安装抽油烟机或排气扇可以将
有害气体和异味排出室外,保持空气新鲜。
- 中央通风系统:中央通风系统通过安装通风管道和风扇将新
鲜空气引入室内,并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这种系统可以在整个
房屋中实现均衡的通风效果,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通风速度和
方向。
- 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是一种通过过滤和净化空气中的有
害物质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设备。它可以过滤掉颗粒物、细菌
和病毒等污染物,并释放负离子来提升空气品质。
第11章 室内气流分布
0
C (0)
• 5.全室平均空气龄定义为全室各点局部平均 空气龄的平均值 1
Baidu Nhomakorabeav v
v
• 6.如用示踪气体衰减法测量,根据排风口示 踪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全室平均空气 龄。即
C
0
e
( ) d
C
0
e
( ) d
• 式中 C ( )为排风的示综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 化规律
ET t ts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主要要求和常用评价指标
• 六、空气龄 • 1.定义:空气质点的空气龄。指空气质点自进入房间至到 达室内某点所经历的时间 • 2.局部平均空气龄:某一微小区域空气质点的空气龄的平 均值 • 3.空气龄的测量:用测量示踪气体的浓度变化来确定局部 平均空气龄。 • 4.测量方法不同,浓度表达式不同,如用下降法。在房间 内定以示综气体,在A点起始时浓度为C(0),然后对房间进 行送风,每一段时间,测量A点的示踪气体浓度 ,由此获 得A 点的示综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 C ( ) ,A点的平均空气 龄(单位为S)为 C ( )d
侧送风的气流分布
• 2.为上侧送风,对侧的下部回风。工作区在 回流和涡流区中。回风的污染物浓度低于 工作区浓度 Ev <1 • 3.上侧送风,同侧上部回风 • 气流分布与1(a)相似。但Ev要稍低一些。 • a 一般在0.2~0.55
空间气流分布的形式
空间气流分布的形式
空间气流分布是指大气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它受到地球自转、地形、海洋和陆地的影响,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分布特征。本文将从不同尺度上介绍空间气流分布的形式。
在全球尺度上,空间气流呈现出一种循环的模式,即“环流系统”。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烈,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同时向高纬度方向流动。而高纬度地区的气温较低,空气下沉形成副极高压带,从高纬度向赤道方向流动。这种环流系统包括赤道低压带、副极高压带以及赤道风带和西风带等。
在中尺度上,空间气流分布形式更加复杂。在大陆上,由于地形的影响,空气流动受到山脉和平原的阻挡和引导。山地和高原上的气流受到地形和地表温度的影响,形成山地风、谷地风和峡谷风等。平原地区由于地表热力差异,形成地面风、湖面风等。此外,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温度差异也会引起海陆风系统的形成,如海洋风和陆地风。
在小尺度上,空间气流的分布形式受到大气层结、地表条件和局地地形的影响。大气层结指的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方式。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会导致对流运动的发生,形成对流云和降水。稳定的大气层结则会限制空气上升和下沉,形成稳定的天气条件。地表条件如湖泊、河流和城市等会对气流分布产生影响,形成局地风系。局
地地形如山谷和山脉之间的缝隙,会形成地形风和局地风系统。
在垂直方向上,空间气流呈现出不同的垂直运动形式。大气垂直运动主要有垂直上升和下沉两种形式,分别对应着气候现象中的降水和晴朗天气。垂直上升的空气会形成云和降水,如对流云和降雨。而垂直下沉的空气则会抑制云的形成,形成晴朗的天气。
室内空气流动原理图
室内空气流动原理图
室内空气流动原理图是指在室内空间中,空气在不同位置之间
的流动情况。了解室内空气流动原理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和室
内环境的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室内空气流动的原理和
影响因素,并对室内空气流动原理图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室内空气流动的原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室内布局等因素都会对空气流动产生影响。温度
差异会导致空气的热对流,从而影响空气的流动方向和速度。湿度
的变化也会对空气流动产生影响,高湿度会使空气变得更加稠密,
从而影响空气的流动性能。此外,气流速度和室内布局的设计也会
直接影响空气的流动情况。
其次,室内空气流动原理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室内空气
流动的规律。通过绘制室内空气流动原理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不同位置之间空气流动的路径和方向。这有助于我们找出室内空气
流动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比如,在绘制室内
空气流动原理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室内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性能。
另外,室内空气流动原理图也可以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
改善。通过对室内空气流动原理图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室内空气
的流动情况是否符合健康舒适的要求。如果发现室内空气流动存在
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室内布局、增加空气净化设备等方式来改
善室内空气质量,从而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最后,室内空气流动原理图的绘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进行
室内空气流动原理图的设计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室内空间的布局、通风系统的设计、室内温湿度的变化等因素,以确保绘制出准确可
气流分布板的作用
气流分布板通常用于空调、通风系统或空气处理设备中,其主要作用是使进入房间或空间的气流均匀分布,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具体来说,气流分布板可以通过改变气流的方向和速度,使其在室内更加均匀地流动。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局部气流过强或过弱的情况,从而减少温度分层、局部通风不良和不适感等问题。
此外,气流分布板还可以帮助减少噪音和振动,提高空调和通风系统的效率,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之,气流分布板是空调和通风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室内气流分布
do 2 a —无量纲紊流系数,取决于风口型式和扩散角 tg a 3.4
a直接影响射流发展的快慢,a值大横向脉动大, 扩散角大,射程短.
自由射流
2.主体段: 起始段后,轴 心速度开始下降, 到了主体段。空调 工程中常用的射流 段为主体段,轴心 速度沿程逐渐衰减, 直到消失。
送风口和回风口的类型
活动百叶风口: 用作侧送,双层用于送风, 单层用于回风
侧向送风设计参考数据: (1)送风温差一般在6~10℃以下; (2)送风口速度在2~5m/s之间; (3)送风射程在3~8m之间; (4)送风口每隔2~5m设置一个; (5)房间高度一般在3m以上,进深为5m左右; (6)送风口应尽量靠近顶棚,或设置向上倾斜15~20°的 导流叶片,以形成贴附设流。
受限射流
(一)射流几何特性系数 z 射流几何特性系数 z 是考虑非等温射流的浮力(或重力) 作用而在形式上相当于一个线性长度的特征量。 集中射流和扇形射流
扁射流
(二)贴附长度xl 集中式射流 扁形射流
受限射流
除贴附射流外,空调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可能对射流扩散构 成限制,即有限空间内射流。 当喷口处于空间高度的 一半时( h = 0 .5H ) , 则形成完整的对称流, 射流区呈橄榄形,回流 在射流区的四周。当喷 口位于空间高度的上部 ( h ≥0 .7H )时,则出 现贴附的有限空间射流, 它相当于完整的对称流 的一半。
室内气流分布
第10章室内气流分布
10、1对室内气流分布得要求与评价
10、1、1概述空气分布又称为气流组织。室内气流组织设计得任务就就是合理得组
织室内空气得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空气得温度、湿度、速度与洁净度能更好得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舒适感得要求。
空调房间内得气流分布与送风口得型式、数量与位置,回风口得位置,送风参数,风口尺寸,空间得几何尺寸及污染源得位置与性质有关。
下面介绍对气流分布得主要要求与常用评价指标。
10、1、2对温度梯度得要求在空调或通风房间内,送入与房间温度不同得空气,
以及房间内有热源存在,在垂直方向通常有温度差异,即存在温度梯度。
在舒适得范围内,按照ISO7730标准,在工作区内得地面上方1、1m与0、1m 之间得温差不应大于3C (这实质上考虑了坐着工作情况);
美国ASHRAE55-9标准建议1. 8m与0. 1m之间得温差不大于3C (这就是考虑人站立工作情况)。
10、1、3工彳乍区得风速工作区得风速也就是影响热舒适得一个重要因素。在温度
较高得场所通常可以用提高风速来改善热舒适环境。但大风速通常令人厌烦。
试验表明,风速v0、5m/s时,人没有太明显得感觉。我国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2m/s,夏季〉0、3m/So工艺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3m/s,夏季宜采用0、2-0> 5m/So
10、1、4吹风感与气流分布性能指标吹风感就是由于空气温度与风速(房间得湿度与辐射温度假定不变)引起人体得局部地方有冷感,从而导致不舒适得感觉。
1・有效吹风温度EDT
美国ASHRAB有效吹风温度EDT(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 来判断就
空气分布器和房间气流分布
3.下送上回
适用场合 对于室内余热量大,特别是热源又靠近顶棚 的场合 ,采用这种气流组织形式是非常合适 的。
特点
由于下送上回时的排风温度大于工作区温 度,故而室内平均温度较高,经济性好。 但是,下部送风温差不能太大。
为此
可采用旋流送风口。
第四节 房间气流分布的计算
LOGO
喷口送风喷流主要取决于喷口的位置和阿基米德 数Ar。 喷口与水平方向有一倾角α ,向下为正,向上为 负 。通常送热风时下倾,α 大于15º,送冷风时 可取α =0,一般小于15º。
喷口送风气流设计步骤如下 :
假定喷口直径d0和喷口角度α。 根据房间尺寸,计算要求的射程及射流轨迹的落 差。 x 3 ) 求出Ar 。 根据公式 y x tg K1 Ar ( gd0 t s cos 由Ar的定义即 Ar v 2T ,计算出V0 。 0 r 由d0、v0、单个风口送风量Ls确定喷口个数。 计算并校核工作区风速是否满足要求 。
散流器下送送出的射流扩散 角在20~30度之间 只有采用密集布置向下送风, 工作区风速才能均匀 密集布置有可能形成平行流
4.喷口
喷口送风口是一种出口风速大,风量大的送风口。 送风射流较长,可以不贴顶送风,在送风温差的 作用下,送风射流形成弯曲。
喷口送风经常用于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中的公共 建筑,是大型体育馆、礼堂、剧院以及厂房等建 筑的常用送风方式。
第11章 室内气流分布
4 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末端装置,应保证在风量改变 时室内气流分布不受影响,并满足空气调节区的温度、风速的 基本要求。
5 选择低温送风口时,应使送风口表面温度高于室内露点温 度1~2℃。
11.2 送风口和回风口
6.旋流式风口:用于顶送或地板送风
7.置换送风口:用于侧送 8.回风口:用于侧墙、顶棚、地板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1.3 典型的气流分布模式——侧送
同侧上送下回
上侧送风,对侧下回
上侧送,同侧上回
双侧上送双侧下回
上部两侧送,上回
垂直单向流 顶棚孔板送风,下侧回风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1.3 典型的气流分布模式——下送
地板送风 (置换通风 ) 下部低速侧送风 不适用于送热风 地板送风口速度不能太大,一般<2m/s 1.8m高以下的送风量应大于所需卷吸的风量 应校核温度梯度是否符合要求,送风温度不宜太低
舒适性空调
[解] 1.按允许的射流温度衰减值,求射流最小相对射
程x\d0。对舒适性空调,射流末端的 tx 可为1℃
左右。
设tx 1℃
t x
第5章 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
(一) 不均匀系数
对工艺性空调来说,除了要求在工作区内所有测点的速度 平均值满足设计要求外,还要求工作区内的速度不均匀性 满足设计要求。为此,引入“温度不均匀系数”Kt和“速 度不均匀系数”Ku。
vt
t
n
t
n
u
vp
v n
式中:n-测量点数, v-工作区任一点速度, vp-n个测点的速度算术平均值, v-速度的均方根偏差。
回风口不能在送风口的射流区内。 对于回风口和回风管设在空调区下部的下回风,不会 出现短路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布置回风口和回 风管而尽量不影响房间的使用
第三节 空气分布器及房间气流分布形式
二 、空间气流分布的形式 上送下回 上送上回 中送风 下送上回
1.上送下回
上送下回方式送风口位于空调区的上部,回风口位于 空调区的下部。 送风气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后进入工作区后,由空调 区下部的回风口排出空调区。
空调送风温度与室内温度有一定温差,射流在流动 过程中,不断掺混室内空气,射流温度逐渐接近室 温。
轴线上温度分布规律可用半经验公式求得
xi yi xi axi tg Ar 0.35 0.51 d0 d0 d 0 cos d 0 cos
喷口送风的设计计算:
例:已知房间尺寸长A=30m,宽B=24m,高 H=7m。要求夏季室内温度为28℃,室内显冷负 荷为Q=232700kJ/h,采用安装在6m 高的圆喷口 对喷,试进行喷口送风设计计算。
第6讲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
16
示踪气体的常见释放方法
脉冲法(pulse method):在释放点释放少量的 示踪气体,记录测量点处示踪气体浓度随时间的 变化过程。
上升法(step-up method):在释放点连续释放 固定强度源的示踪气体,记录测量点处示踪气体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8
通风有效性评价的三个方面
空气龄 换气效率 可及性
9
1 空气龄(Air Age)
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 Sandberg提出。空气龄 是指送风到达房间某点 的时间。
在房间内污染源分布均 匀且送风为全新风时, 某点的空气龄越小,说 明该点的空气越新鲜, 空气品质就越好。
10
与空气龄相关的两个参数
根据送风可及性的大小,可以确定各风 口对空间各处的影响程度,从而可更有 针对性地调节各送风口的参数来改变空 间各处的值
33
小结
可以用空气龄、换气效率和送风可及性三种 指标评价某种通风形式的通风效率
空气龄可以用示踪气体方法测量,有三种释 放示踪气体的方法
换气效率中的房间平均空气龄可以通过测量 房间排风处的示踪气体浓度变化过程而得到
0 M (0)
0
Ce ( )d
0
26
空间各点的换气效率
空间各点的换气效率
p
n p
100 %
房间空气调节器中的空气流动与分布分析
房间空气调节器中的空气流动与分布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空气质量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环境的追求,空气调节器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之一。然而,了解房间空气调节器中的空气流动与分布原理对于我们正确使用和选择空气调节器至关重要。本文将对房间空气调节器中的空气流动与分布进行分析。
首先,了解房间空气调节器的运作原理是理解其空气流动和分布的基础。空气调节器通常分为两大类,即风冷式和水冷式。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和膨胀阀等关键组件来实现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当空气调节器工作时,它会将室内空气吸入,经过加热或制冷处理后再重新释放入室内。这个过程中,空气的流动和分布起着关键作用。
其次,房间空气调节器中的空气流动与分布通常与房间的设计和空气扩散方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空气调节器通过风扇或风机来推动空气的流动。在传统的中央空调中,风扇将空气吹送到空气调节器中,由蒸发器进行制冷或加热处理,然后再经过送风管道分配到不同的房间。这种方式通常被称为“强制送风”。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流动比较大,但可能会导致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
近年来,一种叫做“自然通风”的空气调节方式逐渐流行起来。它利用室外气流的自然对流效应来实现空气的循环和调节。通过合理设计室内外的通风口和窗户位置,让新鲜空气自然进入室内,同时将室内过剩湿气和污浊空气排出室外。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减少了机械设备的运转,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并且能够更好地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和质量。
在房间空气调节器中,空气流动与分布的不均匀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的空气调节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冷热气流下沉,导致较高位置过热,较低位置过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空气调节器产品开始采用风向控制和送风模式切换功能,以实现室内的均匀温度分布。此外,一些高端产品还配备了空气流动调节装置,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风速和风向,使空气流动更加均匀舒适。
室内空气流动规律
室内空气流动规律
室内空气流动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空气对流:当室内温度差异较大时,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形成对流流动。这种对流可以通过通风设备、开窗等方式增强。
2. 自然对流:室内空气的密度不同,温度高的空气会上升,温度低的空气会下沉,从而形成自然对流。在没有外界空气流动的情况下,自然对流可以通过温度差异来实现。
3. 强迫对流:通过空调或风扇等设备强制空气流动,使室内空气得到均匀的扩散和混合。
4. 局部空气流动:在室内存在一些特定的空气流动区域,比如门口、窗户周围等地方,由于空气的进出或温度差异,会形成局部空气流动。
5. 辐射传热:室内的热源会向周围环境辐射热量,当有人或物体处于热源周围时,热能会传递给周围物体,从而改变空气的温度分布。
综上所述,室内空气流动规律是由对流、自然对流、强迫对流、局部空气流动和辐射传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室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原则
室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原则
室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
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舒适度。首先,送风口和排风口应该相互对应,
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循环。其次,送风口应该布置在室内空间
的上方,而排风口则应该布置在室内空间的下方,这样可以促进空
气的自然对流,提高空气的流通效果。另外,送风口和排风口的位
置应该合理,避免直接对人体吹风或者排风口排出的空气对人体产
生不适影响。此外,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还应考虑到室内空间的
布局和功能区域的不同,比如在厨房、卫生间等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需要增加排风口的数量和布置,以加强排风效果。最后,送风口和
排风口的布置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和管道布局的限制,以及避免
与家具、窗帘等物体相互遮挡,影响送风和排风效果。总的来说,
室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原则是要保证空气流通的均匀性和舒适性,合理布置位置和数量,避免对人体和室内物体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房间空气对流原理
房间空气对流原理
房间空气对流原理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空气的运动会由于温度差异引起。当空气的温度不均匀分布时,温度较高的空气会相对密度较低,从而形成气流,使得热量传递更加均匀。
首先,当室内有加热设备时,例如取暖器或空调,会产生热量并使空气温度升高。这样,室内空气的密度就会减小而上升,形成热空气的上升气流。同时,在远离加热源的区域,空气温度较低且相对密度较高,因此形成冷空气的下沉气流。
其次,室内的墙壁、家具和地板等表面也会受到加热或冷却的影响,从而使室内空气温度产生差异。热空气会沿着墙壁上升,形成垂直的对流气流。冷空气则会沿着地面下沉,也形成垂直的对流气流。这样,室内空气会在不同高度上形成循环运动,实现热量的传递和均衡。
最后,室内空气对流还受到房间布局、通风设备和障碍物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房间没有良好的通风或存在大量障碍物,空气流动可能会受到阻碍,导致温度差异不均匀。因此,有效的通风和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促进空气对流,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和舒适度。
总之,房间空气对流是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空气运动现象。通过加热设备和室内表面的影响,热空气会上升形成上升气流,冷空气则下沉形成下降气流。合理通风和布局设计可以促进空气对流,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气流组织的设计原理
室内气流组织的设计原理
室内气流组织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合理的空气流动设计,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和舒适性,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它主要考虑人员活动的特点、房间功能、室内外温差、人员密度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来制定气流组织的设计方案。
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流路径设计:合理的气流路径设计能够保证空气流动的连续性和舒适性。一般来说,气流应该从居民活动区域的近端向远端流动,避免将室外污染物带入室内。同时,应根据室内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和热荷载分布,合理地划分气流动线,将热负荷高的区域设置在气流路径上,以实现空气的均匀流通。
2. 气流速度设计:合理的气流速度对于确保空气流动的均匀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气流速度过高会产生不舒适感,气流速度过低则会导致空气混合不充分。室内常用的气流速度范围为0.1-0.25m/s,而有些临床清洁区域则要求较高的气流速度。
3. 气流分布设计:合理的气流分布设计能够提高空气流通的均匀性和全面性。室内常见的气流分布方式有水平循环、垂直循环和混合循环。水平循环适用于较狭长的房间,能够在保持较高气流速度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室内噪声。垂直循环适用于较高的房间,能够通过上下气流的循环实现空气的全面流通。混合循环结合了水平和垂直循环的特点,适用于大空间的气流组织。
4. 气流换气设计:合理的气流换气设计能够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清洁度。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废气应及时排出,实现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一般来说,气流换气率的标准为每小时2-10次,具体值应根据房间使用目的和人员密度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气流分布
第10章室内气流分布
10.1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10.1.1 概述
空气分布又称为气流组织。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合理的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的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舒适感的要求。
空调房间内的气流分布与送风口的型式、数量和位置,回风口的位置,送风参数,风口尺寸,空间的几何尺寸及污染源的位置和性质有关。
下面介绍对气流分布的主要要求和常用评价指标。
10.1.2 对温度梯度的要求
在空调或通风房间内,送入与房间温度不同的空气,以及房间内有热源存在,在垂直方向通常有温度差异,即存在温度梯度。
在舒适的范围内,按照ISO7730标准,在工作区内的地面上方1.1m和0.1m 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C (这实质上考虑了坐着工作情况);
美国ASHRAE55-9标准建议1. 8m和0. 1m之间的温差不大于3C (这是考虑人站立工作情况)。
10.1.3 工作区的风速
工作区的风速也是影响热舒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温度较高的场所通常可以用提高风速来改善热舒适环境。但大风速通常令人厌烦。
试验表明,风速<0.5m/s时,人没有太明显的感觉。我国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2m/s,夏季〉0.3m/s。工艺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 > 0. 3m/s,夏季宜采用0.2-0.5m/s 。
10.1.4 吹风感和气流分布性能指标
吹风感是由于空气温度和风速(房间的湿度和辐射温度假定不变)引起人体的局部地方有冷感,从而导致不舒适的感觉。
1. 有效吹风温度EDT
美国ASHRAB有效吹风温度 EDT(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来判断是否有吹风感,定义为
EDT (t x t m) 7.8( x 0.15) (10-1)
式中t x,t m--室内某地点的温度和室内平均温度,C;
v x--室内某地点的风速,m/s。
对于办公室,当EDT=-1.7~l C, V x V 0.35m/s时,大多数人感觉是舒适的,小于下限值时有冷吹风感。
EDT用于判断工作区任何一点是否有吹风感。
2. 气流分布性能指标ADPI
气流分布性能指标 ADPI (Air Diffusion Perfomanee Index 区内
),定义为工作各点满足EDT和风速要求的点占总点数的百分比。
对整个工作区的气流分布的评价用 ADPI来判断
对已有房间,ADPI 可以通过实测各点的空气温度和风速来确定。
在气流分布设计时,可以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办法进行预测;或参考有关 文献、手册提供的数值。
10.1.5 通风效率Ez
通风效率E v (Ventilation efficiency) 又称混合效率,定义为实际参与工 作区内稀释污染物的风量与总送入风量之比,即
E
V V V CV
V ~^VV Ev 也表示通风或空调系统排出污染物的能力,因此
Ev 也称为排污效率。 ⑴当送入房间空气与污染物混合均匀,排风的污染物浓度等于工作区浓度 时,E v = 1
o ⑵一般的混合通风的气流分布形式, E V < 1 o 若清洁空气由下部直接送到工 作区时,工作区的污染物浓度可能小于排风的浓度, Ev>1o
E V 不仅与气流分布有着密切关系,而且还与污染物分布有关。污染源位于排 风口处,Ev 增大。
以转移热量为目的的通风和空调系统,通风效率中浓度可以用温度来取代, 并称之为温度效率E T ,或称为能量利用系数,表达式为
匚
t e t s T rr
式中t e 、t 、t s --分别为排风、工作区和送风的温度,Co 10.1.6 空气龄
⑴空气质点的空气龄:简称空气龄 (Age of air),是指空气质点自进入房 间至到达室内某点所经历的时间。
⑵局部平均空气龄:某一微小区域中各空气质点的空气龄的平均值。
空气龄的概念比较抽象,实际测量很困难,目前都是用测量示踪气体的浓 度变化来确定局部平均空气龄。
由于测量方法不同,空气龄用示踪气体的浓度表达式也不同。
如用下降法(衰减法)测量,在房间内充以示踪气体,在 A 点起始时的浓度 为c(0),然后对房间进行送风(示踪气体的浓度为零),每隔一段时间,测量 A 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由此获得 A 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 c(r),于是A 点 的平均空气龄(单位为s)为
0 c( )dr A
c(0)
⑶全室平均空气龄:全室各点的局部平均空气龄的平均值 _丄dV V V 式中V 为房间的容积。
如用示踪气体衰减法测量,根据排风口示踪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全室 平均空气龄,即
0 C e ( )dr
(10-2) (10-3) (10-4)
0 C e ( )dr
A (10-5)
式中C e( T )即为排风的示踪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⑷局部平均滞留时间(Residenee time):房间内某微小区域内气体离开房间前在室内的滞留时间,用 T r表示,单位为s。
⑸空气流出室外的时间
微小区域的空气流出室外的时间:某一微小区域平均滞留时间减去空气龄
全室平均滞留时间:全室各点的局部平均滞留时间的平均值,用于全室平
r表示。
均滞留时间等于全室平均空气龄的2倍,即
r 2 (10-6)
理论上空气在室内的最短的滞留时间为
(10-7)
式中v为房间体积,m;V为送入房间的空气量,m/s ;N为以秒计的换气次数,1/s ; T n又称为名义时间常数(Nominal time constant) 。
空气从送风口进入室内后的流动过程中,不断掺混污染物,空气的清洁程度和新鲜程度将不断下降。
空气龄短,预示着到达该处的空气可能掺混的污染物少,排除污染物的能力愈强。显然,空气龄可用来评价空气流动状态的合理性。
10.1.7 换气效率
换气效率(Air exchange e ffciency) n a是评价换气效果优劣的一个指标, 它是气流分布的特性参数,与污染物无关。
其定义为:空气最短的滞留时间n n与实际全室平均滞留时间于_r之,即
(10-8)
式中■--实际全室平均空气龄,S°T n/2--最理想的平均空气龄。
从式(10-8)可以看到:换气效率也可定义为最理想的平均空气龄T n/2与全室平均空气龄一之比。
T a是基于空气龄的指标,它反映了空气流动状态合理性。最理想的气流分布T a = 1,一般的气流分布T a V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