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间接方法求岩层产状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实验(1)

构造地质学实验(1)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实验报告*名:***班级:资源勘查10-1班学号: 10号指导教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层柱状图的基本内容、用途、作图原理和图示规格2、掌握阅读地质图件的步骤和方法二、内容说明(一)地质图1、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的一部或全部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尺缩小,概括投影到平面(地形图)上的图件。

用以推论该地区地质发展历史及矿产分布规律,指导找矿。

因此,地质图是地质工作者经常应用的图件。

2、一幅正式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编制单位和编图人、编制时间等。

图名:常用整齐美观的大字书写,图名要表明图幅所在的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是根据该图幅内最有名的城镇或地名命名,如《山东省地质图》,《泰安幅地质图》。

图名常居中放置在图幅上方。

图号:是为了图件的保存、整理、查找方便起见而统一规定的。

一般都是用地形图的国际统一分幅和编号。

比例尺:用以表明该图的缩小程度和精度,比例尺的形式有三种类型:数字比例尺:如1:200000自然比例尺:即图上相当于自然界真正的水平长度。

线条(图解式)比例尺:将比例尺作成尺子状,上面注明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图例:指图的内容简要示例,是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同类型的地质图有不同的图例。

一般地质图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的时代、岩性、地质界线、构造、产状要素和矿产等几个方面。

图例一般放在图的右边或下方(如图内有空白也可放在图框内),并按一定顺序排列。

“图例”两字应用醒目的字体注明。

地层图例自上而上或自左而右由新到老顺序排列,图例格子的大小长宽比一般为0.8:1.2,格内注明地层代号,涂上颜色,右边注明岩性,左边写地层或时代名称。

已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要按时代顺序排列在地层图例中,没有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按酸性程度,变质深浅依次排列地层图例之后。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1)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此法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而且要求在测定范围内岩层产状稳定、无小褶皱或断层的干扰。

(1)将同一层岩层的上层面界线与两条等高线(如100m和150m)的交点Ⅰ、Ⅰ’和Ⅱ、Ⅱ’分别相连,得走向线Ⅰ-Ⅰ’、Ⅱ-Ⅱ’。

(2)从Ⅱ-Ⅱ’作一垂线至Ⅰ-Ⅰ’,此线即为岩层倾向线,通过量取该线的长度与两线的高差即可计算出岩层的倾角。

2)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当岩层产状平缓不能用罗盘准确测定产状时,或者根据钻探测得到的层面标高资料求岩层产状。

其前提是①三点要位于同一平面上,但又不在一条直线上;②三点的方位、相互水平距离和标高(或高差)为已知,并且三点距离不太远;③在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无褶皱和断层。

(1)如按高程划分,将三点分别定名为为A(最高)、B、C(最低);(2)连线A、C点,通过等分AC线,找到与B点等高的点(记为D点),做水平线BD,此线即为走向线。

(3)通过C点做平行于BD线的CE线,做垂直于CE与BD的线,此线即为倾向线。

通过量取倾向线的投影距离及两点的高差,再经过计算即可得倾角。

\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与表示方法2011-03-20 10:59:37| 分类:地质|举报|字号订阅岩层产状要素通常是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面上测得。

在有些情况下,用地质罗盘不容易准确测定时,可根据钻孔资料、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及视倾角用几何作图法或赤平投影等方法,求出岩层的产状要素。

岩层产状可以采用方位角表示法和象限角表示法。

(1)方位角表示法:一般只测倾向和倾角。

如SW200°∠20°(也可直接写成200°∠20°),第一个数字表示为岩层倾向,第二个数字表示为岩层倾角。

(2)象限角表示法:以北和南的方向作为0°,一般测记走向、倾角和倾向象限。

如N30°W∠20°SW,即走向为北偏西30°,倾角为20°,向南西倾斜。

实习2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

实习2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

实习2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实习2 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实习目的:通过实践运用间接方法,掌握确定岩层产状的技能。

实习原理:在地质勘探和工程实践中,岩层的产状是岩石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

对岩层产状的准确确定,对于地质灾害评价、矿产资源勘查与利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岩石体的局部或整体运动、剥蚀、变形等因素,有时难以直接观测和测量岩石体的产状。

因此,采用间接方法对岩层产状进行判断和测量是十分必要的。

实习步骤:1. 预实习准备在实习前,应对所要研究的地质背景、区域构造、岩石类型等有所了解。

同时,还需熟悉常用的地质、测量仪器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实地考察选择一个研究对象,到实地进行考察。

可以选择露头、切口、洞穴等地质标本,或者是通过遥感图像等方式进行观察。

3. 野外测量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和观测。

在实地,可以使用罗盘测量方法、测量尺、斜度仪等工具,来测量岩层的倾向、倾角、厚度等参数。

4. 取样分析根据实地观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取样点,采集岩层样品。

通过岩心、地质切片等方式,进行岩石薄片、显微镜鉴定等实验室分析工作。

通过分析岩石组分、矿物组成等属性,进一步了解岩层产状。

5.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和实验分析结果整理汇总。

可以使用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并绘制相应的图表和图像。

6. 结果分析根据数据和分析结果,对所研究的岩层产状进行分析和解释。

可以对岩层产状与地质背景、地质构造等因素进行关联分析。

7. 结论总结从实习结果中总结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实习所得到的经验教训。

对于所研究的岩层产状,可以给出自己的结论和看法。

实习注意事项:1. 在实地进行测量时,要注意安全,遵守实习规章制度。

2. 实习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实地测量和实验分析的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实习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和归档所得数据和结果,并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通过实践运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可以提高我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层面相距太远的同高度的两点连接起来作为走向线,特别是当倾
斜岩层是构造某一部分时尤其要注意。
在地形地质图上,地形等高线与地质界线的 交点是该地质界面与相应海拔水平面的交点在 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点。
60 0
A C B P
1︰5000
C-P界面与海拔
为700m的水平
700
M
面的交点在大地 水准面的投影点
构造地质学实习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目的与要求
掌握水平 / 倾斜 / 直立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和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进一步掌握岩层产状要素的概念。 实验用图和用品 1.实验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 2.实验用品:铅笔(2H)、三角板(或直尺)、 量角器、方格纸等。
700
B
(ON)所对应的锐角
P
就是岩层倾角
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原因:
(1)岩层产状平缓,不能用罗盘准确测定; (2)深埋地下,不能用罗盘直接测定; 适用于产状平缓,罗盘不易测量,或钻探得到岩面标高 资料求地下岩(矿)石产状.
◆三点法求岩层产状前提是: ①三点要位于同一层面上,且三点不共线; ②三点的方位,相互水平距离和标高或高差为已知,且三点 相距不太远; ③在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无褶皱和断层.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走向线平行法 ●三点法
如右图: 当一倾斜岩层面(S) 被两个(或以上)等高 线所截时,则角BAC即 为该倾斜岩层的倾角。 其中,BC为等高线差 距-高差,AC为在平面 上两等高线间的平距。
B
150 Ⅱ-Ⅱ
C A 100 S Ⅰ-Ⅰ Ⅲ-Ⅲ
当倾斜岩层界线与多条地形 等高线相交时求岩层倾角示 意图

实习2 间接法求产状2

实习2 间接法求产状2

O
E'
B'
C(160)
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 1:2000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1、连接最高点-最低点连线(AC);AC之间 高差为A-C ● 2、在AC线上找到与B点等高的点D,连接BD - B点高程上的走向线


构 造 地 质 学
C(160)
A(187)
A'
D''

D
E A'
B(178)
187 178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构 造 地 质 学
目的要求:学会在地形图上和三点法求岩层产 状要素,进一步掌握岩层产状要素的概念。 1.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
原理:倾斜岩层面/等高面交线(走向线)与地面相交于不 同高程,将空间产状投影在平面求解。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1.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

构 造 地 质 学
A(187)
A'
D''

D
E A'
B(178)
187 178
D' O
E'
B'
D' α α C(160) F
O
E'
B'
C(160)
α
F 1:2000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构 造 地 质 学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构 造 地 质 学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构 造 地 质 学
(1)连接同一层面界线与100m等高线的两交点、与 150m等高线的两交点——的走向线; (2) 自较高高程走向线向较低高程走向线方向垂直连 线——倾向(CA);

实习2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

实习2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

2 求解原理
按走向线的定义,在图中沿某一地质界面选择 两相邻的等高线上分别画出其两条走向线I—I、II— II。 沿界面作它们的垂线AB;则AB与其水平投影 线AC之间的夹角=CAB为该地质界面的倾角, 由C到A的连线方向为倾向。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为两条走向线之间的 高差。因此,只要能作出同一地质界面在不同高程上 的相邻两条平行的走向线,再依其高程差和水平距离, 即可求出该地质界面的产状要素。
2 求解步骤
据A(最高点)和C点间的高程差及B点的高程,用等比 例线段法将其等分,在AC线上得到与B点等高的D点。
(1)求等高点:从最低点C作任一辅助线CS,根
(2)求倾向 连接DB即得到178M高程上之走向线,过C点作 其平行线,即得到160M高程上的走向线;在DB线上 取一点O作其垂线OF即为该地质界面的倾向线。用量 角器量其方位得到倾向。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
一、目的 1、学习用走向法求岩层产状 2、学习用三点法测量岩层产状 二、实习用图和用品 1、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 松溪地形地质图 2、用品:铅笔、橡皮、三角板、量角器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
三、实习内容 (一)走向法求地质界面的产状 1 求解条件
(1)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 (2)测定范围内地质界面的产状稳定 (3)界面平直连续
(3)求倾角 根据B、C两点间的高差,按比例尺取线段OE,连接 EF,则角EFO为该地质界面的倾角,用量角器量其值。 顶界的产状。
(3)用量角器量出角CAB的大小,即得到该地质界 面的倾角。
(二) 三点法求地质界面的产状
1 求解条件 • 适用于产状平缓,罗盘不易测量,或钻探得 到岩面标高资料求地下岩(矿)石产状。 • 三点法求岩层产状前提是: • ①三点要们于同一层面上,但又不在一条直 线上。 • ②三点的方位,相互水平距离和标高或高差 为已知,且三点相距不太远。 • ③在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 无褶皱和断层。

实习二(三点法求产状)

实习二(三点法求产状)

P3
实习二: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P4
(二)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1)三点要位于同一层面上,但又不在一条直线上;(2)三点的方位、相互水平 距离和标高(或高差)为已知,并且三点相距不太远;(3)在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 整,产状无变化,无褶皱和断层。 三点法的要点:从图II—5A可以看出,只要在最高点A和最低点C的连线上, 找到与B点等高的一点D,就可以作出走向线DB。过C点或A点可以作出与DB 平行的另一高程的走向线;根据两走向线各自高程和水平距离,可以求出倾向 和倾角(图II—5B)。
构造地质学实习一实习报告 班级:XXX 姓名:XXX 实习时间:XXXXXXX 实习地点:XXXXXXXX 实习内容:地质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实习目的和要求: 实习过程记录; 实习作业完成过程。
P7
实习二: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P2
其求解步骤如下(图II—4B):
1.将砂岩层的上层面界线与 lO得走向线I—I和II—II。
2.从150m高程的走向线II—II上任一点C作一垂线与 100m高程的走向线I—I交于A点,则CA代表倾向。根据两走 向线高差50m,按地质图比例尺取BC线段(如1cm=50m)得直 角三角形ABC。 3.用量角嚣量出∠BAC即得出岩层倾角α值,或按地质 图比例尺求出 AC 长度已知 BC 为 50m,可由tanα=BC/AC求出 α的度数,并量出CA的方位角即为岩层的倾向。
实习二: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P1
一、目的要求掌握地形地质图上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深入理解产状要素的概念。
二、说明
(一)、在地形地质图上求产状要素的方法原理: 此法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 面且要求在测定范围内,岩层产状稳定,无小褶皱或断层的干扰。 在图II—4A立体透视图中.某砂岩层的上层面与100m和150m高的两个水平面相交 得I—I和II—II两条走向线,沿层面作它们的垂线AB即为倾斜线;AB与其水平投影AC 的夹角α 即为岩层的倾角,CA方向为倾向。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为两条走向线的 高差。因此,只要能作出同一层面不同高程的相邻两条平行的走向线,再根据其高程 和平距,即可求出岩层在该处的产状要素。

「用间接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和埋藏深度」

「用间接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和埋藏深度」

实训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要求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2.掌握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熟悉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二、实训说明(一)基本地质图件的格式和内容1.地质图地质图是一种平面图。

它是用规定的图例(如符号、花纹、颜色)将调查区域的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比例尺缩小,概括投影到地形图或平面图上的一种地质图件(前者称为地形地质图)。

根据比例尺的大小,地质图可以分为大比例尺地质图、中比例尺地质图、小比例尺地质图;根据图件的用途并结合比例尺的大小,又可分为一般概括地质图、区域地质图、详细地质图及专门地质图等。

另外,地质图还可以按主要内容和用途来分,如井田地形地质图、构造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等。

一幅正式的地质图包括图名、比例尺、图例、图框和图签等内容(附图1)。

(1)图名。

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及图件类型。

一般以图区内的主要城镇、居民点、行政区划或主要山岭、河流、湖泊等再加上图件类型来命名。

如,江西省地质图;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京西煤田地质图等。

图名要用较明显的端正、美观字体书写在图幅的方框外正中部位或其它适当的位置,一般使用美术字。

(2)比例尺。

表明图幅所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即表示图上所示范围大小与实际范围大小的比例,又称为缩尺。

它有数字比例尺、线条比例尺两种。

对于非正规图件,如素描图等,还可以用自然比例尺。

比例尺可以标在图框外的图名下面,也可以标在图框外下方正中位置。

比例尺的字体应比图名小些。

(3)图例。

是地质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一定的符号、花纹和颜色组成。

不同类型地质图有其不同的图例。

通常是用颜色和符号表示出图幅内出露的地层时代和岩石性质,用特定符号和颜色表示出图幅内的各种地质界线、地质构造和岩层产状及岩体等(附录ⅠⅡ)。

图例一般放在图框外的右侧或下方,如果框内有足够的空白处,也可放在框内边缘的适当位置。

在图例符号的上方还要用较醒目的字体写上“图例”二字。

先排地层图例,从上到下,由新到老,次为岩石图例,构造图例排在最后。

构造地质实训2用间接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构造地质实训2用间接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求解方法如下: (1)求等高点:从最低点C作任一辅助线CS,根据Aˊ 、C点 间高差及Bˊ点高程,用等比例线段法将CS等分,在Aˊ C线上 得到与B点等高的Dˊ点。 (2)求倾向:连接DˊBˊ ,即为178m高的走向线,过C点作 其平行线,即为160m高程走向线,在DˊBˊ线上取任一点O, 作其垂直线OF,即为倾向线,由高的一条走向线向低的走向 线的方向,即箭头所示方向为倾向,用量角器量其方位角值 即为倾向(S180°)。 (3)求倾角:在Bˊ点所在的178m走向线上,根据Bˊ 、C点间 高差,按平面图比例尺取一线段OE,连EF,则∠EFO(α为 30°)。
(2)在凌河地质图(附图6)上,求D1—P2任一界面的产 状。
南望山地形图 比例尺 1:50000
凌河地质图
比例尺 1:20000
应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的前提是: ①三点要位于同一层面上,且不在一条直线上; ②已知三点的位置和标高,且三点相距不宜太远; ③在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
具体作法如下: 从图a中可以看出,只要在最高点A和最低点C间的连线
上找到与中等高程的B点等高的一点D,就可作出走向DB,过 C点或A点作出与DB平行的另一高程的走向线,再根据两走向 线各自的高程和水平距离,用方法1求出倾向和倾角。
3. 用量角器量出∠BAC的角度,即为岩层倾角(α);量 出CA的方位角,即为岩层的倾向(W270°)。
505056000
500
F
400
450 450
550
400
550
350 450 500
400
F
地形等高线
350 300250
标志层 0
300
500 40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构造实习二 在地质图上求产状

构造实习二 在地质图上求产状

间接法求产状要素构造地质学实习二间接法求产状要素实习目的1相邻等高线法求产状2三点法求产状岩层产状三要素cdeabfg实习内容一用相邻等高线法求产状条件
《构造地质学》实习二 构造地质学》
间接法求产状要素
实习d
岩层产状三要素
e c
g
a f
b
实习内容
一、用相邻等高线法求产状 条件:1、图区范围内岩层必须 条件: 平直稳定。 平直稳定。 2、必须是大比例尺的地 质图。 质图。
原理和步骤
同一倾斜岩层上,任意相同标高的两点之间的连线为走向线。 同一倾斜岩层上,任意相同标高的两点之间的连线为走向线。 AB是两条不同高度的走向线之间的距离,BC是两条不同高度 是两条不同高度的走向线之间的距离, 是两条不同高度 是两条不同高度的走向线之间的距离 的走向线的高差, 是倾角。 的走向线的高差,α是倾角。
2、原理
(1)在同一倾斜岩层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 连线上可以找到一点,其高程与中间点 的高程相同,连接两点就可得到倾斜岩 层的走向线。 (2)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作一走向线,由于 知道两走向线之间的距离和高差,从而 就可以求出倾斜岩层的产状。
作业
在凌河地质图上,用相邻等高线法求 C2和D2地层产状(附图1) 在松溪地形图上(附图3) ,用三点法求 矿层顶面的产状。
实习内容
二、三点法求产状
已知一个面上三个点的埋深,求岩层产状。 已知一个面上三个点的埋深,求岩层产状。 1、前提: 、前提: a、一张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一张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b、在一定范围内岩层平直。 、在一定范围内岩层平直。 c、至少知道三个点的埋深,且三点不共 、至少知道三个点的埋深, 线。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分解课件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分解课件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分解课件
CONTENCT

• 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方法 • 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的原理 • 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的步骤 • 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的应用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岩层产状要素在地质学中的 重要性,以及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的方法和意义。
02
强调间接方法在确定岩层产状要 素中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步骤
在野外实地观察岩层露头,使 用罗盘、测角仪等工具测量岩 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优点
直接测量法能够获取准确的数 据,适用于露头良好、岩层明 显的地区。
缺点
对于覆盖区或隐伏岩层,直接 测量法难以实施。
间接测量法
定义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分析岩层在地形图、地质图等 图件上的表现,推算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
优点
岩层产状要素的定义
走向
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表示岩层的延伸方向。
倾向
岩层层面上的一个假想的直线,垂直于走向线并沿 层面倾斜的方向。
倾角
层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表示岩层的倾斜程度。
02
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法
01
02
03
04
定义
直接测量法是通过实地观察和 测量,直接获取岩层产状要素 的方法。
经过验证,该方法得出的岩层产状要素与 实际情况较为吻合,为矿区的进一步勘探 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实际应用案例二
案例名称
某桥梁建设中的岩层稳定性分析
案描述
在某桥梁建设的场地中,需要对岩层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以确保桥梁 的安全性。由于场地地形复杂,直接测量有困难。
解决方案
采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的产状要素,通过收集场地地质资料、进行勘 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综合分析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岩层面产状(值得一看)

岩层面产状(值得一看)

§2-1 水平岩层及岩层产上一页第5/9 页转到页下一页状理论阐述二、岩层产状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如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是什么,岩层面向什么方向,以及岩层的水平面的交角。

1. 岩层的产状要素产状通常用产状三要素表示,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a.走向(Strike):岩层与水平面的交线(图2-4,走向线AOB)两端所指的方向(图2-4,)岩层走向都有两个数值,二者相差180°。

它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

b.倾向(Dip):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OD’)叫倾斜线。

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c.倾角(Dip angle)α: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倾斜岩层层面与任意水平面的最大锐夹角图2-4视产状:面状构造与非正交平面相交迹线的产状。

a.视倾向:同一岩层层面上凡与走向线不直交的任一直线(图2-5 HD,HC)均为视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位角称视倾向或假倾向。

(,)b.视倾角:面状构造与截面交线与视倾向的夹角(图2-5,β’,β)即:视倾斜线和它的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图2-5真倾角与视倾角间的关系:tgβ=tgα•cosω(图2-5所示)2. 产状的表示1)文字法倾斜岩层三要素的文字表示方法,目前还较乱,但由于地质罗盘的方位标记有的用象限角表示,有的用方位角(360°的圆周角)表示,因后者使用较简便,通常用方位角表示。

方位角是正北方方向与走向(或倾向)之间的交角。

产状的方位角表示法只记倾向和倾角,用倾向方位角∠倾角表示。

如330°∠35°(也可写NW330°∠35°)表示倾向是(从正磁北顺时针量的方位角)330°,倾角为35°(图2-6B);如15°∠40°表示倾向方位为15°(北东15°),倾角40°。

构造地质学chap02用间接法确定岩层产状

构造地质学chap02用间接法确定岩层产状

实习二用间接法(相邻等高线法、三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一、目的要求•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用相邻等高线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二、方法说明1. 适用条件•适用于大比例尺地质图、岩层产状稳定并且同一岩层面按走向线的定义,在地形地质图上与不同标高的等高线所代表的水平面有较高交点。

2. 具体步骤•连接岩层上层面界限与不同相邻标高的两条等高线的交点,Ⅰ—Ⅰ/、Ⅱ—Ⅱ/即为二个相邻高程的走向线•从高的一条走向线Ⅱ—Ⅱ/上任一点C作垂线与低的一条走向线Ⅰ—Ⅰ/交于A点,则CA代表倾向。

•若两线间高差为50M,按图上比例尺换算出线段BC(长度50m)的直角三角形。

•用量角器量出∠BAC的角度即为岩层倾角(a),量出CA的方位角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三、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1. 前提条件:•三点位于同一层面上,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同面不同线)•已知三点的位置和标高,且三点相距不太远•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

2. 操作方法•求等高点:从最高点向最底点连线AC上,根据点间高差及B点高程,在AC上得到B点等高的D点。

•求倾向:连接DB即为某一高程的走向线,过C点做其平行线,为另一高程的走向线。

在BD线上任选一点O,作垂线OF,即为倾向线,由高走向线向低走向线的方位即为其倾斜方向,用量角器量出。

•求倾角:在B点所在的走向线上,根据BC之间的高差,按比例尺取线段OE,联EF,则∠EFO即为其倾角,量角器量出即可。

四、作业•在凌河地质图上,用相邻等高线法求C 1或C 2底面产状(附图1)•在松溪地形图上(附图3) ,根据给出的钻孔数据,ZK 2孔深60m ,ZK 3孔深40m ,ZK 4孔深80m ,先分别求出其矿层顶面标高(为钻孔所在标高减去孔深即为矿层顶面标高),然后用三点法求矿层顶面的产状。

凌河地质图。

实习02-间接法求岩层产状-绘制倾斜岩层地质图

实习02-间接法求岩层产状-绘制倾斜岩层地质图

• 作等间距走向线
• 依交点连线
比已知目标层低200m的另一层煤 可否在图区范围内出露?
•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不同位置下一个目标层的走向线的海 拔高度,
• 沿着这些走向线,是否有与其标高相同的地形线存在, • 若有,则交点即为出露点 • 若地形等高线都高于该走向线海拔标高,则目标层不会出
露于地表
(2)地面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同时, 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
•地面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同时, •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
• 200米以下煤层 • 出露状况
要求1:读地质图、分析地层产状、接触关系
阅读地质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图名 比例尺 图例 图面主体
地形 地层 岩体 构造 其它
2、用间接法在地质图上求倾斜岩 层的厚度
• 1)同一等高线与岩层的顶底面都相交时
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与岩层的顶底面相交时
(1)地面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
1岩层产状稳定无褶皱和断裂同一层面上不同高程三点3已知其高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将已知三点连接将已知三点连接起来确定其所在的倾确定其所在的倾斜层面斜层面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连线上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连线上确定标高确定标高与中间高度已知点相同的点与中间高度已知点相同的点确定走向确定走向根据走向线的特征根据走向线的特征画出不同海拔标高画出不同海拔标高的走向线的走向线求倾向和倾角求倾向和倾角已知三点已知三点将已知三点连将已知三点连接接起来确定确定其所在的倾斜其所在的倾斜层面层面在最高点和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连最低点的连线上线上确定确定标高与中间标高与中间高度已知点高度已知点相同的点相同的点确定走向确定走向根据走向线的根据走向线的特征特征画出不画出不同海拔标高的同海拔标高的走向线走向线求倾向和倾角求倾向和倾角定量确定地质界线的出露情况根据所求出的地层产状走向倾向和倾角根据所求出的地层产状走向倾向和倾角可以作出等间距不同海拔标高的一系列走向可以作出等间距不同海拔标高的一系列走向这些这些走向线与相同海拔标高地形等高线的交点走向线与相同海拔标高地形等高线的交点即为地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点即为地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点

实验1 间接法求产状

实验1  间接法求产状
《构造地质学实验》
实验一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岩层产状概念 2、学会在地形地质图求岩层产状要素 3、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常用产状记录:290o/SW∠20o 或200o ∠20o
二、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
此法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而且在测定范围内,岩层产状稳定,无 小褶皱或断层干扰,求解步骤:
1、找同一层面与等高线交点,连走向线。 2、作倾向线,按高差和比例尺作直角三角形。 3、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量角器或直尺)。
三、“三点法”求岩层产状
适用于产状平缓,罗盘不易测量,或钻探得到岩 面标高资料求地下岩(矿)石产状。 三点法求岩层产状前提是:

三点要位于同一层面上,但又不在一条直线上;
三点的位置,相互水平距离和标高或高差为已知,且三 点相距不太远;
在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无褶皱和断层

三点法原理如下图,最高点A和最低点C之间的连线上,必பைடு நூலகம்一 点与B点等高的D点,作走向线DB,过C点或A点作另一走向线, 根据两走向求岩层产状。
步骤:1、求等高点;2、求倾向;3、求倾角。
作业: P210 第1 、2题 注意: 1、作业所用附图,要求在复印图上做(以后实验相同) 2、下次实验课带“附图5 凌河地形地质图”和方格纸
参考答案: 1. 85o/SE∠24o 或175o ∠24o 2.(1)355o/NE∠34o 或85o ∠34o;
(2)226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若两线间高差为50M,按图上 比例尺换算出线段BC(长度 50m)的直角三角形。 • 用量角器量出∠BAC的角度即 为岩层倾角(a),量出CA的 方位角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三)、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 1、前提条件: • 三点位于同一层面上,且不在同一 条直线上(同面不同线) • 已知三点的位置和标高,且三点相 距不太远 • 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 化。
凌河地质图
• 求倾角:在B点所在的走向线上, 根据BC之间的高差,按比例尺 取线段OE,联EF,则∠EFO即 为其倾角,量角器量出即可。
(四)作业
• 在凌河地质图上,用相邻等高线法求 C1或C2底面产状(附图1) • 在松溪地形图上(附图3) ,根据给出的 钻孔数据,ZK2孔深60m,ZK3孔深 40m,ZK4孔深80m,先分别求出其矿 层顶面标高(为钻孔所在标高减去孔 深即为矿层顶面标高),然后用三点 法求矿层顶图上用相邻等高线法 求岩层产状要素。 • 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二)方法说明 1、适用条件 • 适用于大比例尺地质图、岩层产状 稳定并且同一岩层面按走向线的定 义,在地形地质图上与不同标高的 等高线所代表的水平面有较高交点。

2具体步骤
• 连接岩层上层面界限与不同相邻标 高的两条等高线的交点,Ⅰ—Ⅰ/ 、 Ⅱ—Ⅱ/即为二个相邻高程的走向 线 • 从高的一条走向线Ⅱ—Ⅱ/上任一 点C作垂线与低的一条走向线Ⅰ— Ⅰ/ 交于A点,则CA代表倾向。
2、操作方法
• 求等高点:从最高点向最底点连线AC 上,根据点间高差及B点高程,在AC 上得到B点等高的D点。 • 求倾向:连接DB即为某一高程的走向 线,过C点做其平行线,为另一高程的 走向线。在BD线上任选一点O,作垂 线OF,即为倾向线,由高走向线向低 走向线的方位即为其倾斜方向,用量 角器量出。
/yyfw/jpkj/gouzaodizhi /gzdzx/sysx/syys02.html ※<实习二 分析倾斜岩层地质图、间接法求 实习二 分析倾斜岩层地质图、 岩层产状要素> 岩层产状要素 走向线平行法 三点法
实习二 用间接法(相邻等高线 法、三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