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课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课件):第1课 《沁园·雪》
来自《点拨》
词
词,兴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 称“长短句”。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曲子词”。 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 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分 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 上)。
来自《点拨》
结构上一般由词牌、标题、上阕(片)、下阕(片)组成。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 平仄等。题目一般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 主要内容。
毛泽东少年时故事
来自《点拨》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有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
(桑梓:家乡。) 解析:少年时的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时挥斥方遒的豪 情,这首诗给我展现了一个立壮志的少年形象,也让我 们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的大气!
一 读一读字音
部分来自《点拨》
qìn
沁园春
măng
6.文采:本指辞藻。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文采、文才辨析:二者都有才能、才华的意思。
“文采”范围比“文才”广,既指文艺方面的
才华,也指华丽的色彩。如:有人认为只有文
学作品才须讲求文采,新闻报道似乎无此必要。
而“文才”仅指写作诗文的才能。如:他文才
出众,写了很多优秀的文章。
莽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介作者毛泽东的主要事迹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读准“莽”、“逊”、“娆”、“骚”、“朝”、“分”、“汗”等词的字音。
3、掌握课下注释中列出的重点词语的字形及含义。
能力目标
1、能够准确熟练地背诵全诗。
2、揣摩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
情感目标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像,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
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想像,理解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2、理解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
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法、阅读理解法、自主评价法。
教学g过程
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投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的
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万兵。
眼底六洲风雨,
笔下有雷声。
细检诗坛李杜,
词苑苏辛佳什,
未有此奇雄。
教师略作解释,请学生发表意见。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毛泽东的代表作《沁园春雪》
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对毛泽东诗词进行了高度评价,同学们通过高亨的这首词,对毛泽东的诗词会有初步的认识。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新课学习。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资料略)
欣赏视频材料,对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与写作背景进行深一步的理解。
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作准备。
三、配乐朗诵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知识点全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知识点全
词句注释
1.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
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2.惟余:只剩下。余:有版本作“馀”。莽莽:即茫茫,白茫茫一片。形容
空旷无际。
3.顿失:立刻失去。顿:顿时,立刻。滔滔:滚滚的波涛。
4.原驰蜡象:作者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驰:有版本作“驱”。
蜡象:白色的象。
5.须:待、等到。
6.“看红装”二句: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
色的外衣,格外娇媚。红装:身着艳丽服饰的美女。一作银装。妖娆(ráo):娇艳妩媚。
7.竞折腰:争着为江山奔走效劳。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8.“秦皇汉武”二句:是说秦皇汉武,功业甚盛,相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
就略有逊色。秦皇:秦始皇嬴政,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略输:稍差。文采:本指辞藻、才华。这里引申为文治。
9.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宋朝的创业皇帝。
10.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逊:差。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
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11.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以后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12.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
13.“只识”句:是说只以武功见长。识:知道,懂得。雕:一种鹰类的大型
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
白话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语文沁园春雪主要内容
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语文沁园春雪主要内容
《沁园春·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刘向所作的一首诗。这
首诗描绘了作者欣赏一场春雪时的心情和感受。
首先,诗中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诗的开头写道“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形容了北方地区严寒的冬天情景,大地被冰雪所覆盖。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欣赏之情。他写道“望长城内外,惟
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诗人在描述北国的壮美景色
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伟大历史遗迹和壮丽河流的惋惜之情。
然后,诗人通过对雪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诗中的“冰河释放”、“玉玦人头润”等描写了春雪的
美丽和清新。诗人又写道“但为你心疼”,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珍惜之情。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他说“灯火阑珊处,有人尽枕河”的意思是一些人希望节约用电,连夜熬灯读书。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沁园春·雪》是一首描写北国冬季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美
丽诗篇。描绘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的结构优美,语言优雅,是一首经典的作品。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讲解
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课沁园春•雪讲解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位伟人,他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他是谁?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更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震撼人心的光辉诗篇,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雪》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
二、学习目标:
1.把握这首词的意象,学习通过解读意象分析作者情感的基本方法。(重难点)
2.了解这首词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学习通过理解议论抒情句,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方法。(重难点)
3.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重点)
三.预习检查:
1.作者: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作者介绍。(出示幻灯片)毛泽东(1893 — 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军事文选》《毛泽东诗词集》等。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沁园春▪雪》。
2.解题:请同学们看黑板,齐读课题。沁园春▪雪
沁园春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写的是哪个地方的雪呢?北国的雪。
3.背景介绍:想知道具体的情况,还请同学们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幻灯片)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精美课件【最新】
驭马(马)向前勇奔驰( chí ),弓(弓) 弦在手不松弛( chí )。
词语集注
在词中是褒义词,不要理解 为“花哨轻浮或不拘礼法的人”。
• 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
滔滔
映的壮丽景色。
• 词中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 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
风流人物
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
红装素裹
“望”是领字,所领起的景物远非目力所能及。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
望
有登高远眺的意思,也有很大的想象成分。
作者的视野在想象之中延伸扩展,展现了长城、黄河、 群山、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又可象征伟大祖国的雄 伟景观,显示了作者豪迈的意兴和雄伟的气魄。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段评论以“惜”字为统领,定下批评的基调,意味非常丰富:
“惜” 中含褒
“惜” 中有贬
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
肯定秦始皇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 而且是无数英雄之中的杰出者,他们 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 有过巨大的影响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
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 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 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有所 欠缺
“俱往矣”三字,将中
主旨句。这三句主要
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 是作者的自指,以及对无
九年级上册语文书笔记第一课
九年级上册语文书笔记第一课
题目:《敬业与乐业》
一、生字注音
亵渎(xiè dú)萌(méng)发庸(yōng)碌佝偻(gōu l óu)承蜩(chéng tiáo)
二、重点词语解释
1.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安居乐业: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3. 征引:引用。
4. 旁骛:不专心正业,而去追求其他的东西。
5. 敬业:专心致志于工作。
6. 乐业: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7. 神圣:极为崇高而庄严。
8. 无业游民:没有固定职业的人。
9. 缘由:原因。
10. 百行:各种行业。
11. 为之:从事某项事业。
12. 乐:乐意、喜爱。
13. 舍己耘人:形容为人谦虚,不从客观角度去看事物。
14. 器重:(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十分重视。
15. 专注:集中注意力从事某一项事业或活动。
16. 不容忽视:不能不被重视或不可轻视的意思。
17.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18. 划分生活空间:分开过日子。
19. 精神有着落:精神上有着明确的追求和依托。
20. 不至于死板:不会完全按照某种固定的方式行事。
21. 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而生活。
22. 毫无顾忌:没有什么顾虑和畏惧。
23. 本性迷失:失去原来的本性和面目。
24. 人格丧尽:人的品质和人格完全丧失。
25. 万劫不复:形容遭受的痛苦或惩罚极大,永远不能解脱。
26. 清虚洞府:(道士修炼的地方)比喻心灵洁净无杂念的地方。
27. 无拘无束:没有束缚,自由自在。
28. 身心自在:身体和精神都感到自由自在。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课文讲解、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课《沁园春—雪》课文讲解
课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
(2)须晴日须:等到。
(3)略输文采输:差、失。
(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
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文学常识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沁园春·雪》是一篇毛主席的词,通过不同视角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壮美的祖国雪景图,饱含着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畅想。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另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另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主题、背景、全文翻译1500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主题、背景、全文翻译1500字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诗,也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的课文。该课文的主题是描写雪景,通过对雪景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该课文主要以描写沁园春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雪景的美丽和神秘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全文翻译如下: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背景: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创作的一首诗。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中国正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而这首诗的背景,正是在这个动荡的时期。这时的沁园春已经成为毛泽东的隐居之所,他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全文翻译:
北国的景色如画卷一般展开,
冰封着千里的大地,
雪花飘扬在万里的天空。
望着长城的内外,
只见一片苍茫;
大河的上下,
滔滔水流消失不见。
山峦犹如跳动的银蛇,
原野上的骏马奔驰,
宛如在与上天的神力竞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主题、背景、全文翻译
1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936年2月
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从陕北出发,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在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他面对茫茫雪野、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
朗读节奏:
不整齐划一,而是富于变化。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主题: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作者妙笔生花的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娇艳美好的北国风光。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全文翻译:
北国的风光多么壮丽,千里大地到处冰封,万里长空雪花飘飘。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黄河上下,河水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腾舞,起伏的高原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着白雪,格外的娇艳美好。
祖国的江山如此美好,引来无数的英雄豪杰竞相为之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文学辞采稍显不足;唐太宗、宋太祖,文学修养略差一些。称雄一世的天之骄子——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而轻视了思想文化的建树。这些人都已经过去了,真正能够建功立业的人,还要看现在的广大人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课件 (共24张PPT)
“引”字引出下面评 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 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
2、作者评论了哪几位英 雄人物?包含了作者什 么感情?为何要评论他 们?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 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惜”字可看出包含了 惋惜兼有批判,“略输文 采”、“稍逊风骚”、“只 识”一一做了贬谪。
作者以”往昔“与”今 朝“对比,”英雄“‘与” 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今朝 英雄主宰江山的历史作用。
“惜”中含有哪些意思?
“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就是肯定中 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 同时,委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略输、 稍逊、只识);
“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前 人,蕴含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 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做一做)
4、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三层:前三句 概写 极目万里、动静结合
中间七句 具体写 气势磅礴、生机盎然 后三句 想象之景 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议一议
如何理解“山舞银蛇,原弛蜡象”?
此句包含了作者的浪漫想象,运用比喻, 赋予雪境以生命感。
山跟山绵延起伏,被雪掩盖着,登高望 去象银白色的蛇在舞动。高而上平的山丘, 在漫天飞舞的衬托下,象白蜡色的象群在奔 跑。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 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
第1课《沁园春 雪》 (共27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认识作者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 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 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 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 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 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 伟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 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 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主要作品有: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 诗词》。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惟:只。 余:剩下。此字一作“馀”,但目前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以 此为准。 莽莽:无边无际。 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大河上下,犹言整条黄河。 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 象。
综合探究
问题3:默读上阕,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词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 并谈谈你的感受。
描绘:北方的中国,一望无垠,洁白的冰雪,像是厚厚的地毯,覆盖着千里大 地,雪花纷纷扬扬,下得很大,飘向万里江山。雄伟的长城,里里外外,也因 这一场大雪,而只能看见银白色的一片。奔腾的黄河,也像是一下子停止了咆 哮。远方的山脉,放眼望去,起起伏伏,像是一条欢快的蛇在舞动,高原上的 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好像是在和天比高一样。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详细解析
《沁园春·雪》课文详细解析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段析】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伞,世界。
【语言品味】“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一静一动,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段析】具体写冰封雪飘。
【语言品味】“望”字领起下文,从“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都由“望”字统摄。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动态描写,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二者又都有奔放活泼的气势,显得神采飞扬。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①“望长城内外”中的“望”字与“看红装素裹”中的“看”字互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望”有登高远眺之意,但所见内容却远远超过目光所及,这是为什么?)
【语言品味】在雪中想像到雪后,更见作者内心的兴奋。
分外妖娆。
【段析】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前十句写了眼前实景,这里又用三个虚写句子,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词的上片,具体描绘北国风光,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语言品味】“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段析】这两句在上文的写景与下文的议论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此多娇”,以承上为主,总括了上片的写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以启下为主,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语言品味】“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折腰”又与“娇”相呼应。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惜.秦皇汉武,
九年级语文第一课笔记
人教版_九年级(上册)语文_第一单元_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笔记
一、生字生词:
1. 字音:
沁(qìn)园春、雪(xuě)
2. 词义:
沁园春:词牌名,得名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建立的沁园。
顿:顿时,立刻。
妖娆(ráo):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表示谦恭、钦佩。
风骚:这里借指文学才华。骚,指《楚辞》。
逊(xùn):差,不及。
一代天骄(jiāo):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汉时匈奴用以自称。后来泛称强大的民族或国家。
成吉思汗(hán):即铁木真,蒙古族的英雄人物,1206年建立了蒙古汗国。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猛禽,常高飞而嘲笑他人不能及己。这句是说只知一味骑马射箭。
二、重点句子:
1. 内容上,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山河;下片议论、抒情,评古论今,赞美了当今英雄人物。
2. 修辞手法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群山、高原的动态美。“舞”“驰”以动写静,使群山和高原富有动感,充满生机。
3. 表达方式上,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
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4. 结构上,“俱往矣”承上,“数风流人物”启下,充分肯定历代英雄人物的历史功绩,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之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本词提到的五位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属于偏正结构短语,“汉武帝”属于专有名词。“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均属于专有名词。
九年级语文第一课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第一课知识点
概述
九年级语文第一课是初中语文课程的开头,也是对九年级学生之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深入探讨九年级语文第一课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古文阅读与词语解释
第一课的主题是古文阅读与词语解释。古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阅读古文,掌握古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在古文阅读中,词语解释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生需要通过词语解释来理解古文的意思,掌握关键词语的含义。在第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字典等工具来解释词语,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二、古文阅读与修辞手法
古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在第
一课中,学生将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了解其具体的运用方法。通过学习这些修辞手法,学生可以
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意义,并为自己的作文增添一些亮点。
三、古文阅读与阅读理解
第一课还将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解句子结构、分析句子成分等方法,掌握古文的
表达方式,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可以提
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简单写作与修辞手法
第一课还包括了一些简单写作的练习。学生将通过写作来巩固
所学的古文知识和修辞手法。通过写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
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文与表达能力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第一课中,学生将接受一些简单的作文训练,如记叙文、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说明:(总分120分)
总分95分以上,学习方法很好。 总分85-95分,学习方法较好。 总分65-84分,学习方法一般。 总分65分以下,学习方法较差。
佛山中考状元谈学法
学习秘诀:
放羊吃草+考后100分
谈到自己的学习技巧,陈柘 用“放羊吃草”、“考后100分 ”这8个字概括。所谓“放羊吃 草”,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跟着老 师的步骤学,课堂上认真做笔记 ,在课下要学会自己找问题和不 足,哪有不足就补哪。而“考后 100分”则是不要求考试成绩是 100分,而是要求考后总结经验 ,纠正错误后,再做一遍试卷就 一定要达到100分。
我们的目标: 人人争做“五一居士” ①一手好字。 ②一张能言会道的嘴。 ③一肚子名篇佳作。 ④一笔好文章。 ⑤一颗永远纯真的心。
学习方法问卷调查
1.学习除了书本还是书本吗? 2.你对书本的观点、内容从来不加怀疑和批评吗? 3.你经常找不到试卷吗? 4 .你读书从来不做任何笔记吗? 5.除了学会运用公式定理,你还知道它们是如何推导 的吗? 6.考试的错题你会课后主动弄明白吗? 7.你能够经常使用各种工具书吗? 8. 上课或自学你都能聚精会神吗? 9.你能够见缝插针,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吗?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步就是好学生。
Biblioteka Baidu
看小故事,明大道理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 “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 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 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 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 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 “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 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 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 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 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 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 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佛山中考状元陈柘(zhe)
宣威中考状元谈学法
课前预习、堂上认真、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最好预习整个章节来,这 能明确知道本节学习内容,找出重点 ,之后试做该课课后的练习。 堂上认真:思维要跟着老师转,同时 要及时做好老师布置的练习,绝不能 马虎。做题尽量讲求速度,质量与方 法。课堂借助课外资料,时刻为自己准 备提高题 。 课后复习:利用下课后的几分钟要重 新复习一下上课内容,要把本节课要 背的背好,多做一些练习,把试卷有 错的再重新审题再做一次。
上 课 前
多阅读、多思考、多提问、多 动笔,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他的态 度!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是: 成功人士始终有最热诚的态度最积极 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以 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 则相反,他们的人生受人生的种种失 败、疑虑所引导支配。
收束心情,我们又启
程了
第二声啼哭(池莉)
人类诞生的最初,总是要有第一声的啼哭。这啼哭 就是语言。凡是听到这语言的人们都会发出由衷的理解 和放心的微笑,因为大家都听懂了这语言。即:我来了! 啼哭是美丽的…… 我一直以为,语文的意义非常深远和广泛,它从我 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贯穿着我们的整个生命过 程。…… 语文是一种知识,但更是我们生命的营养,一旦缺 乏,生命就会苍白;语文是一门学科,但更是我们生命健 康的一种元素,削弱了它,我们就会缺乏必要的生活力量。 语文太实用了。它简直就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最基本 工具,实用得近乎通俗;……所以,语文的学习与修养 简直就等于人类的第二声啼哭。人类没有第一声啼哭, 还有医生帮助拍打婴儿的屁股,使婴儿大哭一声,肺叶 张开。第二声啼哭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了,不会再有谁 来直接痛打我们的屁股,只有我们自己才可以让自己的 生命蓬勃开放。
初三(4)班曾卓杰
语文的外延——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 人,学会在生活 中学习语文
看小故事,明大道理
一个灰心丧气的青年人,因科举没考上, 便颓废不堪,一蹶不振,整天关在屋子里, 抱头痛哭。有一天,一位老者跨进门,语重 心长地说:“假如山上滑坡,你该怎么办?” 年青人喃喃:“往下跑。” 老者仰头大笑: “那你就葬身山中了。你应该往山上跑,你 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才有生还的希望,天下 事皆然。”说完便飘然而去。
看小故事,明大道理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 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 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 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 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 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 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 动。
要求:
每人准备一本字帖,每天练字15分钟;
每人准备好一本随笔本(最好是硬皮,
32K——即语文书大小,不少于80页), 默写本(两本),作文本; 每人准备好一本《现代汉规范语字典》 或词典; 坚持每周阅读课外读物不少于3000字; 认真准备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预习:(通读全文 后) 1、读注释:有助于了解 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生 平,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2、解决生字词:借助书 下注释以及工具书,为理 解课文扫清障碍。 3、结合课后习题思考课 文,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前准备: 1、提前三分钟回座位。 2、准备好课本、笔记本。
请按实际情况, 用“是”,“不一定”,或“否” 回答下列题目:
10. 你常找同学争论学习上的问题吗? 11. 你能自觉分类整理好各科的复习资 料吗? 12.你每节课都预习和复习吗?
记分规则:
第1、2、3、4、题回答“否”表示正确, 5---12答“是”表示正确。正确的给10分,错 误的不给分。回答“不一定”的题目都给5 分。最后计算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