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世界文明的曙光

合集下载

世界文化史教案

世界文化史教案

世界文化史·专题一、文明的曙光1981年在美国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露西:人类的始祖》(《Lucy: The Beginning of Mankind》)。

“露西”是1974年法美联合考察队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发掘到的一具比较完整的化石骨架。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人类起源研究所的唐纳德·约翰森研究分析的结论:这是生活在大约400万年前的一具成年女性的骨架化石,身高0 92米,身体结构极其像猿,臂长腿短,但是属于人科物种。

约翰森把它说成是初始时期的人类,被命名为“露西”。

1995年5月出版的英国《自然》(Nature)杂志报导在非洲肯尼亚的特卡纳湖西岸又发现了390—420万年前的能直立行走的人科化石。

按现代分子遗传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科物种的起源大约在离今的700万年前。

但是,至今还没有发掘到此类化石可作佐证。

400万年也好,700万年也好,都说明人类经历了漫漫长夜才盼来了文明的曙光。

人类摆脱蒙昧进入文明时代是近五、六千年之间的事情。

人类的祖先在数百万年间,缓慢地逐渐累积生活中的经验,一点一滴地创造着人类的特有的财富:文化。

人类在为生存而奋斗的过程中渐渐地认识自然(包括对人自身的认识),认识人类社会。

人类由此而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其它任何一种动物的生命体,他们已经不是一种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的生命体,而是能够积极地改造环境,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明天的一种生命体。

世界上只有人能够为自己的明天设计生活。

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时候,人类学会了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开始过上比较安定的定居生活。

从这时候开始,人类的文化积累速度大大地加快起来。

文化知识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人类终于跃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定居生活有利于文化的累积与传承。

定居生活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组织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人类初始的文明社会都是建立在定居的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西方许多史学家认为最早的文明社会,诞生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即人们所说的古埃及文明,并且还断言这一文明是世界一切文明的发源地。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1.1文明的曙光|北师大版(共10张PPT)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1.1文明的曙光|北师大版(共10张PPT)
炎在帝传则 说是中传,说原中始原社始会社晚会期晚中期原姜一姓带部姬落姓的部首落领的,首号领烈叫山黄氏帝(,厉号山轩氏辕)氏。
思北考京: 师请范同大学们出想版一社想五“年身级着| 不上同册服装的孩子各知站立在什么位置上?请你们猜猜看,他们手中举着的是什么?” 同北桌京之 师间范共大同学阅出读版教社科五书年第级5页| 上有册关伶伦和仓颉的文字,并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 因它此流, 过我炎们黄常二称帝自农己田为牧炎场黄,子流孙过。汉唐盛世的都会驿站,流过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就这样一路流来,一刻也不曾停歇。
原北居京姜 师水范,大迁学入出中版原社,五发年展级了| 农上业册(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北一京、师 文范明大曙学光出从版这社里开五始年…级…| 上册 这思一考部 :族请以同后学发们展想成一为想中“华身民着族不前同身服的装华的夏孩民子族各,知黄站帝立也在就什被么尊位为置中上华?民请族你的们始猜祖猜。看,他们手中举着的是什么?”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间断过的国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同今桌天之 我间们共要同学阅习读的教就科是书有第关我5页们有国关家伶历伦史和的仓内颉容的。文字,并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 北 中京国师历范 史大 好学 比出 一版 条社 长河五,年以级“| 盘上古册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为源头,静静地流淌着。 它同流学过 们炎已黄经二知帝道农,田在牧我场们,这流个过地汉球唐上盛有世几的条都与会人驿类站文,明流息过息成相吉关思的汗古的老金河戈流铁—马—,尼就罗这河样、一幼路发流拉来底,河一、刻底也格不里曾斯停河歇、。印度河、黄河和长江。 教北师京提 师示范学大生学,出可版以社向五同年学级介| 绍上自册己知道的其他的古代传说。 一面、对文 这明浩曙瀚光的从历这史里,开面始对博…大…的中华文化,我们该如何走近它,欣赏它? 最因后此,它我流们到常我称们自面己前为,炎用黄瑰子奇孙变。幻的目光,打量着这个日渐繁忙的世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文明的曙光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文明的曙光教案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曙光的出现,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2. 通过分析古代文明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3. 引导学生思考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文明曙光的出现。

2. 古代文明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明曙光的出现及古代文明的特点。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文明曙光的出现,引导学生思考文明的起源。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文明曙光的出现及古代文明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看法。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文明意识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认识到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2. 通过分析古代文明的代表人物,培养学生对文明成果的尊重。

七、教学重点:1. 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

2. 古代文明代表人物的事迹。

八、教学难点:1. 文明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九、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及代表人物的事迹。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古代文明代表人物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对文明成果的贡献。

十、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及代表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分析其对文明成果的贡献。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古代文明代表人物的案例,组织学生分析其对文明成果的贡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明成果对人类社会的看法。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尊重文明成果的重要性。

五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文明的曙光》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文明的曙光》教案、教学设计
4.现实生活中的文明现象: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文明现象,如礼仪、道德、公共秩序等,让学生认识到文明就在身边。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文明发展的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如“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等。
2.观点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3.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文明的曙光》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古代文明的小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古代文明主题,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或中国古代文明等,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深入分析该文明的特点、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论文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文明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
3.课堂讨论,深化理解
设计具有思辨性的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的辩证关系。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7.教学评价,关注成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图片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遗址图片,如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希腊神庙等,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文明的辉煌。

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 人教版

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 人教版

黄帝的主要功绩有开始建造宫殿、发 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
不同地区的传说的共同点:
1.从传说反映的时间来看,大致距今4000年左右, 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2.从内容来看,大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 早期民众的英雄史观倾向; 3.从历史资料的形式来看,都属于口述资料;
4.从传说的意义(或价值)来看,传说故事中都 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 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传说故事
(事实成份)
考古发掘
意义: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人类的 文明发源地之一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会纺织,养蚕,制造陶器,以船为交通工具,还出现了原始音乐 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 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展与沿革.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其他民族、地区
英雄史迹 吉尔 伽美 什 荷马 史诗
中 华 民 族
华夏族的人文始祖 炎帝 的传 说 黄帝 的传 说 大禹 的传 说
意义:从传说故事中了解人类向文明时代 过渡时期所创造的文明成就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什么是传说时代? 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历史靠口耳 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古史传说。
炎帝和黄帝之所以被尊为华夏 族的初祖,是因为
1.炎、黄帝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 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推 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炎、黄帝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 中原,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 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黄帝陵在陕西,甘肃,河 南,河北等地都有,说明 了什么问题?
体现了炎黄子孙对 中华民族强烈的认 同感.

世界文明简史---人类文明的曙光

世界文明简史---人类文明的曙光

• (五)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的产生
• 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原始宗教。刚刚从粗 野洪荒状态中走出来的原始人类,既不能较清晰 地认识自身,又不能较深刻地理解变幻莫测的大 自然。各种天灾人祸、梦中的景象都会引起他们 的恐惧,他们不能从自然界本身予以说明,只好 求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求助于魔力,这样就产 生了原始宗教。原始人相信,通过把某种有用的 动物或植物作为本团体的图腾,通过树立种种偶 像、象征和进行模仿性的舞蹈,可以使各种动物 大量繁衍,食物来源丰盛,消除各种灾难。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漫长的旧石器时代
•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人类的 史前时代(prehistoric age)。它始于人类的出现, 终于国家的产生。由于那个时代没有确切的文字 记录,我们不知道那个时代任何人的姓名,不知 道那个时代实际发生了哪些事件,甚至不知道那 个时代的人讲何种语言,所以我们说那个时代还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然而,我们的先人为我 们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存,通过对这些物品的释读, 我们知道了史前时代人类生活和文化的一些特征, 有些特征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
• 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 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时间的长度(人类 活动的极大部分时间处于些阶段),而在 于在这一时代,人类经历了许多关键的进 步:工具的使用、语言的产生、艺术的萌 芽、农业的发明、社会组织的出现……, 当最终发明了文字,建立了城市后,人类 跨入了文明的殿堂。
本节的主要内容
· ·
达 尔 文 的 《 物 种 起 源 》
• 早期人类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晚期智人4个阶段。而考古学家经 过对古人类生产工具的研究,则将其划分为旧 石器、中石器、新石器3个时代。旧石器时代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长达 数百万年之久。考古学家又将旧石器时代划分 为早、中、晚3个时期,旧石器早期大体包括 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两个阶段,旧石器中期则 相当于早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晚期则相当于晚 期智人阶段。

第一讲 文明的曙光

第一讲 文明的曙光

埃及文明
埃及数学秘诀 天文学(历法/天气) 医术
精 华
古希腊科学发展
泰勒斯
亚里斯多德
泰勒斯:古希腊天文学奠基人,精心研究古 埃及人、巴比伦人的数学和天文学后,在前 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预测出了日食和月食 的发生时间;也是一名数学家,他研究埃及 的土地测量法后,制定出测量公式。 毕达哥拉斯:在泰勒斯的基础上,发现了更 多的几何命题,如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勾 股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两个直角”等。
4. 古希腊的科学 古希腊的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主要体现在 天文学、数学、力学、医学、生物学、物理学 之中。但部分还没有从哲学的体系中分离出来。 古希腊的学者大多数既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
巴比伦文明
埃及文明
古希腊科学
中 世 纪
阿拉伯科学文化
西方现代科学的复兴
巴比伦文明
巴比伦数学发明 天文学(历法) 占星术
第一讲 文明的曙光
一、人类的起源
宇宙起源于200亿年前的大爆炸 太阳系大约形成于50亿年前 地球的历史约有50至46亿年之久 人类大约形成于380万年前
二、文明的起源
1.古埃及 金字塔 :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边 宽240米。
天文、数学、建筑
2. 古巴比伦文明 a. 天文、建筑
汉莫拉比法典: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 的第一部法典,以楔性文字和人像浮雕刻在 一个2.25米高的石柱上。
b. 空中花园:空中花园在公元前600年建成, 是一个四角椎体的建设,高达25米。
3. 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 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世界文明作 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自然科学方面,最 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 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第一课 文明社会曙光

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第一课   文明社会曙光

13、下列哪些事物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 ①、农业 ②、打制石器 ③、磨制石器 ④、金属器 ⑤、城市 ⑦、村落 A、①③④⑤ B、④⑤⑥⑦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 ⑥、国家
THANK YOU!
Habilis)
能人化石的发现者:英国古人类学家利基夫妇
为什么称为能人? 当时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使用的主要工具是什么?
火的发现是这时人类的重要成就。 最初使用的是天然火。
人工取火技术发明的时间大约是什么时候?
南方古猿 阿法种(露西少女)
能人
原原 始始 畜农 牧业 业
狩采 猎集
木打 天 器制 然
石火 器
(旧石器时代)
村落 城市 国家
冶金术
(
人 磨 金金
工 火
制 石
属 器
属 器 时


)
(新石器时代)
文明时代
三、读图题 观察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14分)
C A
B
D E F
(1)、说说哪些是打制石器,哪些是磨制石器?(6分)
打制石器有: 磨制石器有:
(2)、说说为什么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更有利于远古人类的生 活和生产?(8分)
10、约在170万年—190万年前的能人的主要谋生手段是…………………( ) A、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商业 C、采集和狩猎 D、农业和渔业
11、约6000年前,在下列哪一地区,出现了从矿石中获取金属的冶金术 ( ) A、东亚 B、西南亚 C、北非 D、欧洲
12、原始农业产生的时间大约在………………………………… ………( ) A、50000年前 B、35000万年前 C、15000年前 D、10000年前

(完整)五级上册品德课件-《第一单元 文明的曙光》|北师大版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五级上册品德课件-《第一单元 文明的曙光》|北师大版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蚩尤
中国神话传说中上古东方九黎族部落 首领,又传为主兵之神。
黄帝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大战于涿鹿 之野,后失败。传说部分九黎族在蚩尤被战 败之后,南下与土著苗蛮所属部落杂居融合 在一起。因此,又称蚩尤是南方苗瑶民族的 祖先。
西戎
北狄
南蛮

打败蚩尤以后,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与黄帝部落又发生了大冲
我们共同的祖先 给人们带来欢乐的伶伦
以后这一部族逐渐发展,居住在中原地区原来不同祖先的居民,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哪些? 打败蚩尤以后,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与黄帝部落又发生了大冲突。 春秋(公元前770至前476年)以后,这些居民自称为华夏族,到汉朝以后称为汉族。 B:公元1190年,英国人才首次提到指南针。 于是,伶伦制定了“五音”,还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了八种乐器。 首领,又传为主兵之神。 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 炎帝和黄帝这两个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一带)又大战一场,结果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部落。
国早在5000年前,就已创造出指南车。
C:世界上第一个借助火箭推进和风筝上升的力量
飞行的人,是我国古代的到公元976年才采用。
……
世界文明唯我先
感谢观看
突。炎帝和黄帝这两个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一带)又大战一场,
结果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部落。后来,他们的后裔就从河北一带
向南发展,进入黄河流域,定居中原,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
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奠定了后来华
夏族的 基础。在漫长的 发展过程中,由于黄帝部落的力量比较强大,
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奠定了后来华夏族的 基础。 给人们带来欢乐的伶伦
为仓颉在这里出生,在这里去逝。 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哪些?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件-文明的曙光ppt【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件-文明的曙光ppt【北师大版】

+
8.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 的时候 ,是应 运而生 的,在 历史上 起过积 极作用 。
+
9.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 开朗了 ,而先 前无论 资产阶 级经济 学家或 者社会 主义批 评家所 做的一 切研究 都只是 在黑暗 中摸索
+
10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 着,将 静夜和 旷野喧 嚣得如 同这季 候一般 ,热情 洋溢, 生机勃勃。
+
5.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 重迁的 观念越 来越深 入人心 ,即使 富庶地 区的人 们也乐 意告别 家乡, 外出闯 荡一番 。
+
6.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 织一起 ,数步 之隔, 这边是 阳光, 那边是 云雾, 真是莫 名其妙 。
+
7.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 足;如 果国家 安之若 素,毫 无反应 ,这些 人心会 大失所 望。
精卫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
大约在4000 多年前,我国的 黄河流域洪水为 患,尧命鲧负责 领导与组织治水 工略治水。鲧治 水失败后由其独 子禹主持治水大 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禹接受任务后,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 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周密的考察,统 一规划蓝图。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 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 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 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据说 禹治水到涂山国,即他家所在地,但他三过家门, 都因治水忙碌,无法进家门看看。他的妻子到工 地看他,也被他送回。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 体力,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业 。
+
11.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 队队小 面伶俐 的麻褐 色野兔 ,在那 里追逐 嬉戏, 天真烂 漫,活 灵活

文明的曙光教学设计

文明的曙光教学设计

文明的曙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文明的曙光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文明的曙光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包括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的不断演进过程。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能够分析文明的发展和影响,并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和讨论。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文明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注重交流和共享知识的重要性。

2. 教学准备:2.1 PPT课件、投影仪、音频或视频资源2.2 教材:《文明的曙光》教材或其他相关教材2.3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相关章节,可以进行个人或小组笔记2.4 教学活动准备:按需准备小组讨论、辩论或其他互动形式的活动3. 教学过程:此教学设计以三个课时为基础,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

3.1 第一课时:引入与探索3.1.1 引导学生回顾人类的起源和早期生活方式;3.1.2 观看相关视频或听取音频,了解文明的定义,以及文明与野蛮、文化之间的关系;3.1.3 小组讨论:学生针对关键问题讨论,例如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会有文明的出现等;3.1.4 整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总结,了解文明的特点和标志。

3.2 第二课时:文明的演进3.2.1 以PPT课件为辅助,介绍文明的演进过程,包括早期文明的诞生和发展;3.2.2 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了解早期文明的特点和重大事件,例如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希腊等;3.2.3 学生小组展示各自研究的早期文明,包括地理特征、社会组织和文化成就等;3.2.4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补充相关知识和历史背景。

3.3 第三课时:文明的影响3.3.1 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明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的影响;3.3.2 学生小组进行辩论,讨论文明对于人类进步、多样性和冲突的影响;3.3.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辩论结果,并与课堂上的讨论相结合,理解文明对于人类社会的现实意义;3.3.4 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学习笔记的整理和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曙光》说课稿

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曙光》说课稿

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曙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信息•书名:《中华文明的曙光》•出版社:华师大版•适用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出版年份:请补充2. 教材内容概述《中华文明的曙光》是初中历史上册的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和文明形态。

本单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古代原始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远古时期的人类社会,认识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豪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中国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和文明发展;•了解原始农业社会和母系氏族社会;•了解原始社会石器工具和陶器的制作;•了解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信仰;•了解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历史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能够运用多种历史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能够通过观察、探究等方式获取历史信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原始社会的特点和发展;•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字的认知和理解。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母系氏族社会的现象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 原始社会的特点•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原始农业和牧业的发展。

(2) 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的起源和特点;•母系氏族社会的衰落。

(3) 原始社会的工具和陶器制作•原始社会的石器工具制作;•原始社会的陶器制作。

(4) 中国古代的神话与宗教信仰•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

(5) 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字的产生;•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示例法:通过讲述具体的原始社会生活场景和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绘图法:通过绘制原始社会的生活场景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和文明状况;•问答交流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社会:第一课《文明社会的曙光》课件(沪教版九年级上)-(201911整理)

历史与社会:第一课《文明社会的曙光》课件(沪教版九年级上)-(201911整理)
Habilis)
能人化石的发现者:英国古人类学家利基夫妇
为什么称为能人? 当时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使用的主要工具是什么?
火的发现是这时人类的重要成就。 最初使用的是天然火。
人工取火技术发明的时间大约是什么时候?
走向文明
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 新石器时代(new stone age) 冶金术(约_____年前) 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仍处于金属器时代。 原始畜牧业(约1.5万年前)试猜想原始畜牧业是如何产生的? 原始农业(约1万年前)试猜想原始农业是如何产生的?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品生产者,标志着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 村落定居时代(文明的前奏):(农业生产周期性的要求)定居。最早
打制石器有: 磨制石器有:
(2)、说说为什么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更有利于远古人类的生 活和生产?(8分)
30、阅读下列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12分)
的村落:9000年前,西亚 城市(文明产生的标志之一)最早的城市前4000年左右的西亚和北非。 农业、金属器、城市、国家等新事物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
时代。 文明时代的曙光最先照耀在北纬20度—40度之间的农耕带。
; 宝宝起名字大全 https:/// 宝宝起名字大全

难点是农业物料、农业机械、电气电子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农田灌溉与排水、农产品加工、农业建筑等。3 汽车企业战略略规划的制定。掌握就车修理法和总成互换法的特点;压杆稳定(4学时) 教学内容 本部分重点 学生需学习信息技术基础。1.课程简介 2011.3 本部分重点 教学 难点:创新设计方法;3 3 掌握农业物料的反射、透过、延迟发光等光学特性。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汽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2

历史与社会:第一课《文明社会的曙光》课件(沪教版九年级上)-(新编201912)

历史与社会:第一课《文明社会的曙光》课件(沪教版九年级上)-(新编201912)
的村落:9000年前,西亚 城市(文明产生的标志之一)最早的城市前4000年左右的西亚和北非。 农业、金属器、城市、国家等新事物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
时代。 文明时代的曙光最先照耀在北纬20度—40度之间的农耕带。
; 品达 https:/// 品达 ;
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如缎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其中“湿漉漉的感觉” 是指? 中的 ?。(选用本段中的两个词语填空。)(5分) 答:? 17.请你谈谈你对第⑥段“不说人间陈俗事,
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理解。(2分) 答:? 18.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3分) 答:? 14. (共3分)叙述(记叙)(1分)。写作者经历(1分)和感悟(1分)(未突出“写作”扣1分) 15. (共4分)第③段作者写了父亲的才气对“我”的熏陶(1分)、父亲给我起
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得1分) (2017·泰州市中考)阅读陈振林的《秦琼卖马》,完成18-21题(22分)。 (1)进江州城的人,有一处必去,就是书场。 (2)一溜
儿五间不大的屋子,几根粗木柱立着,全是串通的,宽敞明亮。屋子里的正北方,用砖石切成八仙桌大小的台子,高尺许。台上立一桌,小,宽,不过七八寸,长约三尺。四只桌腿像初生牛犊的小腿细,摇摇欲坠,随时会散架到下的样子。这便是说书人的舞台了。屋外立一对联:汉萧何
拿手好戏。倒是有一回,夫人轻轻问了一句:“铁嘴啊,你当初咋就知道是荆州知府蒋大人?” (18)铁嘴刘轻轻捋了捋长须:“天下清廉知府,谁人不知蒋大人?天下孝心知府,谁人不晓蒋大人?天下爱听评书知府,当然首推蒋大人,青衣小帽,且无随从,乃至行事风格……” (19)

《第一单元文明的曙光》PPT课件|北师大版3

《第一单元文明的曙光》PPT课件|北师大版3
• (中国是四大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 (中国是四大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巴比伦 -------------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 中国四大发明 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
“四大文明古国”是在中国流行的对世界四大古文明的概称,分别是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 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
寻根问祖
(中国是四大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
巴比伦 -------------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
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
巴比伦 -------------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
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印度梵文
从文中找出,我们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有什么特点?
(中国是四大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
文明的曙光
• 我们共同的祖先
四大文明古国?
• “四大文明古国”是在中国流行的对世界四 大古文明的概称,分别是巴比伦、古埃及、 古印度和古代中国。“
埃及象形文字
• 从文中找出,我们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 (中国是四大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
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
比,有什么特点?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流域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巴比伦 -------------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巴比伦 -------------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约四五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开始在美洲居住。 16世纪以后,这些土著居民被称为印第安人。印第 安人是美洲的主人,他们中的玛雅人、阿斯特克人、 印加人在农业、建筑、天文、历法、数学、制陶、 雕塑等方面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墨 西哥等文明中心。印第安文明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 之间,远离欧亚大陆,与其他大陆的文明几乎无法 交往。而且印第安文明大多产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 区,因为交通不便,部落之间也基本没有交流。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古埃及的阶级关系
贵 族 奴 隶 主
贵族奴隶主 中等阶层
国王为首的官僚奴隶主 和神庙奴隶主
中等阶层
中小奴隶主、医生、建 筑师、小官吏、中下层 祭司、王室等
直接生产者
直接生产者
农民、手工业者、奴隶
埃及的兴衰 形成地跨北非、西亚的 公元前15世纪 奴隶制军事帝国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4世纪 被波斯所灭
一、非洲文明古国——古埃及 二、亚洲文明古国 三、美洲文明古国——墨西哥
一、非洲文明古国——古埃及
古希腊历史学家 希罗多德将埃及称 为“尼罗河的赠礼”
(一)国家的形成与兴亡
约公元前 3100年,古 埃及国王美 尼斯初步统 一埃及,定 都孟斐斯。
孟斐斯
国王是古埃 及的最高统治者, 实行专制统治, 集军、政、财、 神权于一身。金 字塔是古埃及国 王中央集权统治 的典型表现。
太阳历
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在公元前 3000 年代,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 (Dog Star—Sirius)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 法。他们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大约在6月15日, 潮头在孟菲斯)定为一年之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天狼星 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上。智慧的埃及人还根据尼 罗河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 种和收割 3 个季节,每一季节为 4 个月,共 12 个月,每月 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作为节日,如此全年共 365天。
木乃伊
古埃及人在很早时,就有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把人的死亡,看 成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继续,因而热衷于制干尸、修坟墓。他 们用盐水、香料、膏油、麻布等物将尸体泡制成“木乃伊”,再放置 到密不透风的墓中,就可经久不坏。深藏墓中不会腐烂的尸体,静静 等待着死的灵魂重新回来依附于肉体。制作木乃伊的三部曲:第一步 是举行寻尸仪式。第二步是举行洁身仪式,即把尸体解剖,取出内脏 和骨髓,制成干尸“木乃伊”。具体方法是,先把尸体浸在一种防腐 液里,溶去油脂,洗掉表皮。70天后,把尸体取出晾干。在腔内填入 香料,外面涂上树胶,以免尸体接触空气和细菌,然后用布把尸体严 密包裹起来。这样,经久不腐的“木乃伊”就制成了。第三步是诵念 咒法,为“木乃伊”开眼、开鼻、开耳、开口,把食物塞进它的嘴里。 据说,这样就能像活人一样呼吸、说话、吃饭了。最后是埋葬仪式, 把“木乃伊”装入石棺,送进他们生前为自己经营的“永恒住所”— —坟墓里去。
玛雅文化
农业:种植玉米、马铃薯、番茄、甘薯、南瓜、辣椒、
可可、棉花、龙舌兰、豆类等;饲养火鸡、狗、蜜蜂。
历法:太阳历
数学:20进位计数法
文字:象形文字
建筑:波南帕克壁画、库库尔坎金字塔、Chac Mol寺
庙、千柱林和囚犯竞技场
库库尔坎 金字塔高 约30 米, 四周环绕 91 级台阶, 加起来一 共364级台 阶,再加 上塔顶的 羽蛇神庙, 共有365阶, 象征了一 年中的365 天。
胡夫金字塔
哈弗拉金字塔
浇铸条石的密接
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谜近来有了新解释:这是由美国巴里大学 化学家丁 · 戴维道维特,指出金字塔条石是用人工浇铸的砌块形 成的,恰如今天浇铸混凝土一样。他说: 把压碎的石灰石浆与矿 物粘结剂混合注入大模中,可铸造条石。这个解释,可以消除为 什么金字塔条石含气泡而自然界中条石却不含气泡这个解释,也 就消除了长期存在而争论不休的谜。然而在公元前 2600年能用 浇铸办法造条石,并且相互间又那样密接,甚至连一张纸也插不 进去,这样的高超技术,以 20世纪 80年代的现代科学技术进行 制作也需十分认真,精确计算,才有可能达到。可是,在公元前 2600年竟能达到如此程度,实在令人迷惑不解。
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 " 零 " 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 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记数十进位法。 " 零 " 的使用使十进位法日臻完善,意义重大。 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 被欧洲人误成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 字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三、美洲文明古国——墨西哥
地理位置: 东临大西洋 西濒太平洋 远离欧亚大陆
天文历法 医学
太阳历
善制干尸木乃伊;医学文献 《史密特医学纸草》和《艾 贝尔斯纸草》
象形文字:公元前 4000 年代中期,古埃及人发明 了文字。到公元前 3100 年,埃及的文字逐渐成熟,形 成了具有完整文字体系的象形文字。它是由图画文字演 变而来的。象形文字由三部分符号组成:表意符号、表 音符号和部首符号。这种文字刻在石碑、石柱、墓碑、 金属器和木器上或写在神庙墙壁和纸草上。象形文字十 分复杂,只有祭祀和贵族家的子弟才有条件学习。到中 王国时这种文字演变出一种简化体——祭司体(通常由 祭司在纸草上书写)。公元前700年前后,从祭司体又 演变出了一种世俗体(写在纸草上,主要用于商业和日 常生活)。象形文字、祭司体和世俗体一直通用到罗马 帝国。
十进制;六十进制计算时间和 圆周 新巴比伦王国的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用三角尖头的芦苇杆、木棒作笔,在软泥板 上写成的文字。落笔处深宽,提笔处细狭,形似楔子。
太阴历: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 亮阴晴圆缺的变化,编制了太阴历。 他们规定七天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 星神值班,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 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 星神、金星神、土星神。我们使用的 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就是由此演变过来 的。
玛雅奇琴伊查金字塔(墨西哥)
波南帕克壁画
阿兹特克文化
阿兹特克人是美洲古老的印第安人的一支,他们把太阳神维 奇洛波奇特利尊为部落神。大约在 11 世纪中期,传说太阳神发 出圣谕,让部落向南迁徙,如果看到一只屹立在仙人掌上的雄鹰, 正在啄食一条蛇,就在那里定居下来,这样部落就会兴旺。阿兹 特克人遵从太阳神的旨意,在特诺奇率领下,跋山涉水、向南迁 移。1325 年的一天,他们来到了特斯科科湖北岸,两个先行探 路的祭司终于在湖心的小岛上看到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场面:两河 汇合处矗立着一块巨石,一棵苍劲挺拔的仙人掌在巨石上。仙人 掌的顶端盘踞着一只矫健的雄鹰,鹰喙叼着一条长蛇。这正是太 阳神启示他们安居的地方,于是阿兹特克人便在这里定居下来, 并用辛勤的双手缔造了特诺奇蒂特兰城(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 城)。在阿兹特克语中,特诺奇蒂特兰意为“特诺奇大祭司之 地。”
新巴比伦王国的空中花园
(二)古印度
在我国, 古代称印度为 身毒、天竺。 古代印度,泛 指以印度河流 域为代表的整 个南亚次大陆 地区,包括今 天的印度、巴 基斯坦、孟加 拉等国。
公元前 2300 年左 右,印度河流域出 现了奴隶制城邦。 其中,以哈拉帕和 摩亨佐 · 达罗最著名。
公元前 15 世纪后, 雅利安人入侵,建 立起奴隶制小国。
先后被希腊、罗马统治
公元7世纪
沦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亚历山大帝国
(二)埃及文化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古 代埃及人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对人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当时 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从 文字、建筑、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 来了解古埃及灿烂的文化。
文字
建筑
象形文字 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的法洛 斯灯塔
二、亚洲文明古国
(一)两河流域的古国 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Mesopotamia culture) ,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 发展出来的文明 ,是西亚最早的文明 。主要由苏美尔 (Sumerian)、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 1、国家的兴衰 西亚奴隶制社会,最初发源于两河流域(包括今伊拉 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约公元前 30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 前3世纪, 阿育王统 一了除南 端以外的 整个印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垄断宗教、文化
国王、官吏、 刹帝利 武士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吠舍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供;供养第一、二等级
被征服者、
首陀罗 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前 18 世纪, 古巴比 伦第六 代王汉 谟拉比 统一了 两河流 域。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根据国家统一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 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巩固他们的政权,制定了人类 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 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序言主要宣扬王权神授。 正文共有282条,3500行,是汉穆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 己的功绩并巩固贵族地位而纂集的,内容包括诉讼程序、 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结语宣扬 法典的公平与正义。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 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 巴比伦社会的情况,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 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
第一单元
世界文明的曙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亚非拉的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的开端 西方奴隶制文明的高峰
——古代希腊、罗马
第一节
亚非拉的古代文明
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都产生在适合 农业发展的大河流域。在亚非地区的尼罗 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 域,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孕育出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几大文明。美洲 文明的发生虽然较晚,但神秘的印第安人 也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世界文 化史上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