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模块知识点总结材料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模块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模块知识点总结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观: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他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尊重世界物质性,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理念,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物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区分物质意识唯一标准)客观存在:既包括物质性的东西,也包括思维性的存在(如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是思考出的,是意识作用于外界,但它本就存在)客观实在:只包括物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和脱离物质的运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3)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世界观:错误!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错误!规律的普遍性(事物运动都遵循其固有规律)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注意区分现象和规律,如种瓜得瓜是现象,背后的遗传规律才是规律)规律是事物必然的联系(事物发展中有必然要发生的必然或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偶然的联系,而规律是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联系●规律并非永恒,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是人可改造的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总结政治哲学是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对于理解政治制度、政府行为以及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的详细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1. 政治哲学的含义和内涵: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的哲学学科,主要关注政治的本质、目的、组织形式以及政治权力的合法性等问题。

2. 政治哲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政治学是政治哲学在现实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二、政治哲学的重要思想家和学派1. 古希腊政治哲学:- 柏拉图:理想国、哲人统治;-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人的本性和政治制度。

2. 中世纪政治哲学:- 圣奥古斯丁:上帝国、世俗国;-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和上帝法。

3. 近代政治哲学:- 马基雅维利:政治中立、以目的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 洛克:自由与平等、社会契约论;- 卢梭:社会契约、民主的不平等。

4. 当代政治哲学:- 韦伯:权力、统治合法性;- 恩格斯:阶级斗争、国家消亡;- 劳尔·沃尔纳斯坦:语言游戏论。

三、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政治:政治的内涵、政治的要素、政治行为和政治社会化。

2.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分类、政治权力的形式和机构、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制约。

3.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原则和特点、政治制度的评价。

4. 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要素、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迁。

四、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 现象学方法:通过对政治现象的直观描述和分析,揭示政治的本质和规律。

2. 逻辑学方法:通过逻辑分析和构造理论模型,探究政治思维的演绎和归纳。

3. 历史学方法:通过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寻找政治哲学的源流和脉络。

4. 比较学方法:通过对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理念的比较研究,揭示不同政治体制的异同。

五、政治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1. 政治哲学的重要价值:政治哲学能够提供对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政治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思维方法。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6篇篇1一、唯物论唯物论是探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哲学派别。

在唯物论中,物质被视为宇宙间一切存在的基础,意识则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 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应该尊重规律,同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 联系与发展: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发展是物质世界运动的本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探讨事物内部矛盾及其发展的哲学方法。

在辩证法中,矛盾被视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 矛盾的概念:矛盾是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2. 矛盾的发展:矛盾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 矛盾的解决:矛盾的解决通常是通过矛盾双方的斗争和转化来实现的,矛盾解决的形式包括矛盾的消失和矛盾的克服。

三、认识论认识论是探讨人类如何认识世界和如何获得知识的哲学理论。

在认识论中,知识被视为人类对世界的正确反映。

1. 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基础是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2. 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3. 真理与价值: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价值是人们所追求的对于自身有意义、有作用的事物和属性。

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面。

四、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探讨。

在人生观中,人被视为宇宙间的贵者,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尊严。

在价值观中,价值被视为人类行为的导向和标准。

1.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意义在于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人走向光明未来,错误的价值观则可能导致人的堕落和失败。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唯物论唯物论是探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哲学派别。

在唯物论中,物质被视为宇宙间的一切存在,意识则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高中政治中,唯物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主观的,意识反映物质。

2.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一种以变化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哲学方法。

在辩证法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断变化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高中政治中,辩证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联系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2. 发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由其内在矛盾推动的。

3. 矛盾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三、认识论认识论是探讨人类如何认识世界和自我意识的哲学领域。

在认识论中,真理是一个不断被认识的过程,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高中政治中,认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们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2.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真理是一个不断被认识的过程。

3. 真理是相对的:真理是相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认识。

四、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探讨人生目的和价值的哲学领域。

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人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意义的,人应该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高中政治中,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而活,人应该追求什么。

2. 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指人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 道德和法律: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应该遵守道德和法律。

五、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探讨国家政治问题的哲学领域。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现象、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进行哲学性思考的学科。

它关注政治的本质、价值和原则,探讨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和目的。

政治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治权力、公正、权利、自由、平等等政治概念。

二、政治哲学的主要思想家1.古代思想家–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强调统治者的智慧和正义。

–亚里士多德:主张政治是为了追求幸福,探讨了君主制、共和制和威权制的优劣。

–孔子:强调仁政和道德的重要性,提出了君子治国的理念。

2.近代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人性自私,主张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并主张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和制衡,以防止政府滥用权力。

3.现代思想家–马克思:强调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提出了党的领导和国家的作用。

–孟子:提出了“天命立天子,品物致君子”的思想,主张君主的道德修养和仁政。

三、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概念1.政治权力:指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权力,包括管理、统治和领导等方面。

2.社会公正:追求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3.政治权利:个体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力,如选举权、言论自由等。

4.政治自由:个体在政治领域中自由表达政治观点和追求政治目标的能力。

5.政治平等:主张人人应该在政治权利和机会方面享有平等的地位和待遇。

四、政治制度与政治哲学1.民主制度:主张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制度,强调公民的平等权利和民主程序。

2.专制制度:集权的政治制度,权力集中于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手中。

3.共产主义制度:目标是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4.社会主义制度:主张通过国家对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平等。

五、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1.政治参与:政治哲学提倡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决策,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

以下是对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的总结:1.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2. 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3. 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5. 辩证法:辩证法是关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它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6.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7.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8.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同时又包含旧事物的积极因素。

9. 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10. 认识: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11. 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4. 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选择。

15. 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总结.doc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总结.doc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总结.doc 认识论原理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2、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方法论】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只有认识了本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现象,也才能指导实践。

这要求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区别:①含义不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②程度和水平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③作用不同:理性认识能比感性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

(2)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5、认识总是发展的原理:【原理内容】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

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政治哲学知识点高中总结

政治哲学知识点高中总结

政治哲学知识点高中总结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原理、政治体制、政治行为等问题的哲学分支,其核心是对政治现象背后的原理和概念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在高中阶段,政治哲学知识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理解国家政治、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结合高中政治教材,总结政治哲学知识点,以供学习参考。

第一部分:政治哲学概述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根本原则和价值的哲学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政治思想史、政治理论、政治伦理、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等方面。

政治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对政治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取向,同时,也为我们理解政治现象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分析角度。

第二部分:政治哲学基本概念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国家、政权、政治权力、公民权利、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伦理等。

这些概念是政治哲学的基础,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分析。

1.国家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领土、人民和主权的特征。

国家是政治权力的集中体现,是权力的主体。

国家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政治组织的阶段,国家的兴起为政治权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政权政权是指掌握政治权力的组织或个人。

政权通过政治制度和法律规定的方式行使权力,政权具有统治性和支配性。

政权的来源和性质是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同的政权形式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指国家行使的控制和支配社会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内容。

政治权力的性质和范围是政治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对政治权力的合理性和限制进行研究有助于防止权力滥用和专制统治。

4.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公民权利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保障公民权利是国家的基本职责。

政治哲学研究了公民权利的性质、来源、保障和限制等问题,促进了对公民权利的合理理解和保护。

5.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行使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和程序规定。

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治组织和政治活动的基本规范。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3.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3)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总结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总结高中政治中的哲学知识的确是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我们学生需要重视这部分的内容,争取理解好每一个知识点,记牢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总结篇11、人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人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2)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2、意识的本质是什么?(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3、意识的作用的表现有哪些?(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4、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5、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要求.6、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7、什么是实践?具有哪三个特点?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一、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8、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总结篇21、什么是联系?联系的特征是什么?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特征:(1)联系具有普遍性(2)联系具客观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2、联系的普遍性是什么?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3、联系的客观性及其要求是什么?(1)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要求:一、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二、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根据联系和实践的关系,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及其要求是什么?(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5、什么是整体和部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1)含义: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2)关系:(1)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6、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1)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7、发展的普遍性是什么?(1)自然界是发展的.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8、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10、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违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2)新事物克服旧事物中消极、腐朽和过时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4)因此,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1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新事物本身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4)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5)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总结篇3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⒈我国的`民族关系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高中政治哲学部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部分知识点

一、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一)联系的观点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唯物论部分:
1.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3.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二、认识论部分:
1. 实践的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2.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3. 真理的特征: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三、辩证法部分:
1. 联系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的特征。

2. 发展的观点: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 矛盾的观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4. 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一、哲学是什么 (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观的含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见解和根本看法。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觉形成的零落的、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根源则和根本方法。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表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

2、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其他关系(1)哲学揭露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详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详细科学的进步推进哲学的发展。

(3)哲学是对详细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哲学为详细科学供给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思想和存在何者为根源 ( 第一性 ) 的问题哲学的两大阵营:①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想②唯物主义:思想决定存在(2)思想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想可否正确认识存在①可知论:思想能认识存在②不行知论:思想不可以认识存在2、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1)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碰到的和没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是全部哲学都不可以回避,一定回答的问题。

(3)它贯串于哲学发展的一直。

三、唯物主义及其形态:物质是根源,先有物质后存心识,物质决定意识。

1、古代朴实唯物主义:否定世界是神创建的,以为世界是物质的,把物质归纳为详细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纳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以为原子是世界的根源,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此拥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等限制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政治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中哲学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是研究宇宙、世界、人生、思维等最一般最深刻问题的一门学科。

哲学是对世界未解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是对人类思维和生活的总体反思和探讨。

哲学具有普遍性、反思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二、哲学的发展历程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四个发展阶段。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发端。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为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

中世纪哲学是发生在基督教思想背景下的哲学。

近代哲学是指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康德理性主义哲学的发展阶段。

现代哲学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哲学思潮。

三、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的主要问题包括存在论问题、认识论问题、价值论问题、伦理问题、政治哲学问题、美学问题等。

存在论问题关注宇宙的本原和本质,认识论问题关注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能力,价值论问题关注价值的本质和标准,伦理问题关注人的行为和品德,政治哲学问题关注政治的本质和目的,美学问题关注美的定义和审美活动。

四、西方哲学流派西方哲学流派包括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实在论、实证主义、实用主义、批判哲学等。

理性主义强调理性的本质和能力,经验主义强调经验的本质和能力。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一位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

实在论强调客观存在的本原和性质,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研究和实验检验。

实用主义强调实践活动对真理和价值的决定性作用。

批判哲学强调对现存体系的批判和超越。

五、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名家思想、兵家思想等。

儒家思想强调仁者爱人和德治,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非攻。

法家思想强调法治和纪律,名家思想强调名实同构和辩证思维。

兵家思想强调战争和兵法。

这些思想都对中国古代政治、道德、法律有着深刻影响。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实践中的基本原则、规律和价值的学科,它涉及政治哲学和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政治伦理学、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等内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政治哲学基本概念、政治理论、政治体系、政治伦理、政治制度、革命和改革等内容。

一、政治哲学基本概念1.政治哲学的概念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实践中的基本原则、规律和价值的学科,它关注政治权力的起源、性质、目的和正当性等问题,以及政治伦理、政治制度、政治改革等内容。

2.政治哲学与政治学政治哲学和政治学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学科,政治哲学主要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实践中的基本原则、规律和价值,强调对政治道德、政治正义、政治权力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而政治学主要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实践中的客观规律和事实,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参与等内容。

3.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政治权力的起源与合法性、政治伦理与政治正义、政治制度与政治改革等内容。

这些问题关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决策的正当性、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政治改革的方向等方面。

二、政治理论1.政治理论的概念政治理论是关于政治现象和政治实践的理论体系,它涉及政治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自由主义、共产主义、保守主义、民主主义等不同的政治理论体系。

2.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重视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和市场经济的政治理论体系,强调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尊重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反对过度干涉和控制。

自由主义包括经济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和价值自由主义等内容。

3.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重视公有制、社会平等和社会进步的政治理论体系,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内容。

4.保守主义保守主义是一种重视传统价值、社会秩序和稳定发展的政治理论体系,强调保护传统文化、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发展,反对过分激进和变革。

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政治现象的哲学基础和实质规律,探讨政治实践的理论依据和价值追求。

在高三政治学习中,政治哲学是一个必备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三政治哲学必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复习和掌握这些重要内容。

一、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哲学是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实践进行哲学思考和理论研究的学科。

它旨在探索政治的本质、价值和理论基础。

政治哲学的概念包括政治、权力、国家、政党等等。

1. 政治:它指的是社会关系中一种特殊的权力关系,通过权力运行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

2. 权力:权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相互制约、安排、协调和决策的一种社会关系,它包括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

3. 国家:国家是由政治权力形成的有组织的统一体,它包括领土、人民和主权三个基本要素。

4. 政党:政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实现政治权力手段,代表一定社会利益,在政治斗争中参与竞争,执政或者参与执政的组织。

二、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 民主主义思想:强调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参与,主张实现公正和社会正义。

2. 自由主义思想: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主张政府应该限制权力,保护个人利益。

3. 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阶级斗争和革命,主张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4. 保守主义思想:强调稳定和传统,主张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

5. 实用主义思想:强调实用和效果,主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三、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1. 政治的本质问题:探讨政治的实质和本质特征,如政治权力的来源和性质。

2. 政治的价值问题:评价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如公平、正义、自由等政治价值观念。

3. 政治的原则问题:研究政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政治上的正确和错误。

4. 政治的理论问题:考察政治现象和政治实践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理,如社会契约论、平等原则等。

四、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分析、逻辑推理和比较研究等。

1. 历史分析:通过研究历史发展过程,了解政治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_高中政治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_高中政治老师工作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_高中政治老师工作总结一、政治哲学概念和内容1. 政治哲学的概念和特征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本质、原理和政治理论的科学,是探讨政治的哲学思考。

其特征是理论性、抽象性和批判性。

2. 政治哲学的内容(1)政治哲学的对象政治哲学的对象是政治,包括国家、政府、权力、国家和人民的关系等。

(2)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制度的公正性、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

(3)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主要包括国家论、政府论、法治论、公民社会论和权利论等。

二、政治观念与体系1. 政治的四种观念(1)实证主义观念:政治是社会科学,应当以事实、经验为基础进行政治研究。

(2)规范主义观念:政治是应当按照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进行的活动。

(3)民粹主义观念:政治是应当遵循民意和人民愿望进行的活动。

(4)理性主义观念:政治是理性行为,应当以理性为基础开展政治活动。

2. 政治体系(1)政治学体系:政治学是关于政治的规律和原理的学问,分为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

(2)政治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

(3)政治实践体系: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等。

三、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1. 政治权利(1)政治权利的概念政治权利是指个体或团体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特定的、正当的自由和利益。

(2)政治权利的分类政治权利主要包括平等权利、自由权利、参与权利和社会权利等。

(2)政治义务的类型政治义务主要包括宪法义务、法律义务、社会义务和国际义务等。

2. 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的总和。

(2)政治制度的分类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国家体制、政府机构体制和国家法律制度等。

五、政府与公民社会1. 政府(1)政府的概念政府是国家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

(2)政府的职能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等。

2. 公民社会(1)公民社会的概念公民社会是指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领域,是由公民自发组织而成的社会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观: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他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尊重世界物质性,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理念,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物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区分物质意识唯一标准)客观存在:既包括物质性的东西,也包括思维性的存在(如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是思考出的,是意识作用于外界,但它本就存在)客观实在:只包括物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和脱离物质的运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世界观:○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2规律的普遍性(事物运动都遵循其固有规律)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注意区分现象和规律,如种瓜得瓜是现象,背后的遗传规律才是规律)规律是事物必然的联系(事物发展中有必然要发生的必然或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偶然的联系,而规律是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联系●规律并非永恒,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是人可改造的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容的统一1、意识的本质:从意识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生理基础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世界先于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源,意识是派生,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世界观: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又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表现为: l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l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从深度上,意识既能反映事物外部现象,也能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从跨度上,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从趋势上,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l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说明意识指导作用有双重性;人能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l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方法论:重视意识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世界观:(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

(既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物质意识辩证关系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含义: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而非臆造的规律,作为行动依据●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规律普客;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方法论: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求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意识能反映物质—强调意识能动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有关意识作用类题答:认识改造世界;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X)一是物质的被动反映(X)求索真理的历程实践目的:改造客观世界认识目的:指导实践认识根本任务: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1.实践:实践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过程是客观的)2)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地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实践的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不同)实践的客观性物质性和能动性是统一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原理○1世界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唯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根本)(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时间处于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树立实践第一观点,尊重实践,勇于实践○2世界观: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促进实践发展,错误认识阻碍实践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方法论:树立正确认识,克服错误认识认识途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认识来源:实践直接、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3、真理世界观:( 1)真理是客观的(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客观容和主观形式相结合,真理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真理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同一确定对象,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随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2)真理和谬误界限分明,是一对矛盾,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方法论:承认真理客观性,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完善真理5、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过程世界观: 1)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从认识主体看,受人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从认识客体看,是复杂、变化着的,其本质暴漏和展现有一个过程)2)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无限变化;人是主体人类世代延续;认识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3)认识的上升性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1、联系的特征(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与外部有联系;事物部有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也强调条件、围,必须处于同一联系体中,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世界观:(1)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制约整体,整体影响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同时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世界观: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从实践角度)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功能;遵循系统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部各要素总是按一定方向顺序发生作用的;注意系统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认识上)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整体永远决定部分,但功能上二者可相互影响;整体大于部分,整体功能不一定整体与部分不是抽象与个别、具体和一般的关系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条件:部分有序组合系统和要素是整体和部分的一种特殊情况,在系统与要素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发展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1发展从过程上讲,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悉心保护新事物。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发展从状态上讲,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由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积极做好量变的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围,坚持适度原则●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矛盾分析法●事物发展也有规律,要求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总体方向,事物发展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