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课本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课本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课本目录必修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人类认识的宇宙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自学园地阅读篇人类天地观的演变自学园地技能篇制作地理资料卡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二单元大气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2.2大气的热力状况2.3大气的运动2.4全球性大气环流2.5常见的天气系统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大气环境保护自学园地阅读篇天下第一气象站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3.3海水温度和盐度3.4海水运动3.5陆地水与水循环3.6生物3.7土壤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学园地阅读篇地球的演化发展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气候资源4.2海洋资源(一4.3海洋资源(二4.4陆地资源4.5气象灾害4.6地质灾害自学园地阅读篇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数据的表示和应用自学园地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目录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农业生产活动5.2农业的区位选择5.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5.5工业生产活动5.6工业的区位选择5.7工业地域的形成5.8传统工业区5.9新兴工业区自学园地阅读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聚落的形成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6.3城市的区位因素(二6.4城市化6.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自学园地阅读篇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了解一条街的变化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7.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7.4城市交通运输7.5电子通信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7.7国际贸易和金融自学园地阅读篇自学园地技能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1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8.3可持续发展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阅读篇可持续发展意识技能篇怎样办一张地理墙报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人口再生产1.2人口数量与环境1.3环境人口容量1.4人口素质与环境1.5人口迁移与环境1.6中国人口迁移综合练习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2.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2.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3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2.4城市的合理规划综合练习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文化景观的构成3.2文化景观主要特征3.3文化景观与环境3.4文化源地与文化区3.5文化的空间扩散综合练习第四单元旅游活动4.1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4.2旅游资源4.3旅游景观的欣赏(一4.4旅游景观的欣赏(二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5.2世界经济全球化5.3区域经济一体化5.4综合国力竞争综合练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2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2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8.1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高3-05南方丘陵

高3-05南方丘陵

第5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南方低山丘陵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因此,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区开发建设的进度。

我国山区复杂多样,高山与低山、山上与山下,情况很不一致,亚热带丘陵山区面积很大,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地域之一,特别是其东部,资源优势突出,物产多样,许多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这个地区山丘比重大,可耕地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长期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问题。

为了了解我国开发山区的一些情况,特别是通过对一些开发模式的介绍,进一步观察和体会开发山区的过程中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本精神,教材用一个单元讲述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本单元分两课。

第1课主要讲述为什么要进行农业资源的开发,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是什么。

第2课主要采用的是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讲述怎样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一网上课堂(一)本讲主要内容及考试要点:本讲包括第五单元两节本单元共分2课。

第1课主要讲南方丘陵农业资源的开发地理背景,了解它是回归带上的“绿洲”地理原因及人多地少且商品经济不发达背景,农业资源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第2课主要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和河南商丘县优势资源开发为例讲述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广东下堡乡(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模式。

1.了解南方丘陵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及地貌特征。

2.了解本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相当繁重。

3.理解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即立体农业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是因地制宜发挥本区农业优势的有效举措,同时在农业开发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学习指导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4、1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关键是理解这里“绿洲”的含义。

课文从两个方面说明这个内容。

第一,南方丘陵山区的位置,这是最基本的知识铺垫。

高中地理目录整理

高中地理目录整理

高中地理目录整理,教材为人教必修版高中地理课本目录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必修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 人类认识的宇宙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自学园地阅读篇人类天地观的演变自学园地技能篇制作地理资料卡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二单元大气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2.2 大气的热力状况2.3 大气的运动2.4 全球性大气环流2.5 常见的天气系统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 大气环境保护自学园地阅读篇天下第一气象站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1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3.3 海水温度和盐度3.4 海水运动3.5 陆地水与水循环3.6 生物3.7 土壤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学园地阅读篇地球的演化发展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 气候资源4.2 海洋资源(一)4.3 海洋资源(二)4.4 陆地资源4.5 气象灾害4.6 地质灾害自学园地阅读篇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数据的表示和应用自学园地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目录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 农业生产活动5.2 农业的区位选择5.3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5.5 工业生产活动5.6 工业的区位选择5.7 工业地域的形成5.8 传统工业区5.9 新兴工业区自学园地阅读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 聚落的形成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6.3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6.4 城市化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自学园地阅读篇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了解一条街的变化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7.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7.4 城市交通运输7.5 电子通信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7.7 国际贸易和金融自学园地阅读篇自学园地技能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1 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8.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8.3 可持续发展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阅读篇可持续发展意识技能篇怎样办一张地理墙报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 人口再生产1.2 人口数量与环境1.3 环境人口容量1.4 人口素质与环境1.5 人口迁移与环境1.6 中国人口迁移综合练习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2.1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2.4 城市的合理规划综合练习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 文化景观的构成3.2 文化景观主要特征3.3 文化景观与环境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3.5 文化的空间扩散综合练习第四单元旅游活动4.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4.2 旅游资源4.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4.4 旅游景观的欣赏(二)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5.2 世界经济全球化5.3 区域经济一体化5.4 综合国力竞争综合练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2 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2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 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4.1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 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 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 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 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8.1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 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 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 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 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高考地理题典》考点71北美与美国(教师版)

《高考地理题典》考点71北美与美国(教师版)

1.北美的地形读下图,回答(1)〜(2)题。

(1) 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C.印度洋、大西洋D.太平洋、大西洋t 答案】Ar 解析】由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豚可知此图表示美国大陆,那么它东西两岸分别是大西 洋和印度洋・ (2)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图中字母表示的im=池是海岸山脉,G 是内华达山,d 是阿巴拉契亚山豚. (广西柳铁一中 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 5月份月考)图1是某科学家在野外考察 时,手持式GPS^幕上所显示的信息。

据此回答 (3)〜(4)题。

(3) 科学家所考察地区可能位于 A. 欧洲阿尔卑斯山脉 B. 非洲撒哈拉沙漠 C. 北美洲西部山地 D.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4) 该科学家在考察地区发现多座火山,这些火山是由于 A. 非洲板块不断张裂而形成的 B.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北美与美国西西部利 迪勒拉山系y///\///// 大盆地bt东部山地中部大平原密西西比河谷地4晶平原图I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1500 ”降水量(mm)1000B.南美大陆C.北美大陆 【答案】⑶c (4)D【解祈】⑶解决该题的关键是进行区域定位,由图中手持GPS 显示的信息可知诙地的经 纬度为49*威118* 据定位屈定位可知法地位于北美洲西部科迪勒拉山骚 (45科迪勒 拉山系是有太平洋板块和美洲阪块碰撞挤压形成.2.北美的气候下图为某大陆北纬 48。

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48° N 东岸(i)该大陆为A.欧洲大陆D. 澳大利亚大陆【答案】(De【解析】 第(1)题,湖睇48“某大陆的年降水堂,西岸降水重大,在某区域以后秘 降低,最可能受高大地形的暑嘲;!联大陆西部为高大山地.因此选择C.(2) 甲地气候类型为A.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2)A【解析】 第(2)题,在大陆的西侧,降水堂在504 纨匕 旦是北纬48*地区,据气候 类型的分布图,应为温桐洋性气籍.C.热带雨林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3)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 C.西南风D.西北风【答案】(3)C【解折】第⑶题.a地降水是受西风带的脚而形成的地形雨,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南风,故癖C.(2009安徽文综卷)图7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大纲要求:结合黄淮海平原等区域的实例,了解农业低产区存在的缘故。

了解综合治理农业低产区的要紧方法和成就。

重点:1.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背景。

2.阻碍本区农业进展的“旱涝、盐碱、风沙”三大障碍及其成因。

3.人类活动对本区的阻碍。

4.治理中、低产田的意义、方法。

难点:1.把握学习方法。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是一个案例,要用案例学会学习类似的知识的方法。

2.综合性强。

本单元作为案例,涉及国土整治的方方面面,综合性专门强。

3.分析方法的把握。

疑点:1.中低产田的分布在明白得上一定不能局限于黄淮海平原,我国中低产田的分布专门广泛。

2.中、低产田形成的自然缘故是什么。

3.旱涝、盐碱、风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本单元知识与相关单元知识的关系:本单元是对第一单元区域差异的呼应,而黄淮海平原的范畴、地势、气候都与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相联系,成因上与高中一年级地理的地质作用中内外力作用相联系。

知识结构如下:学习本单元,第一要把握黄淮海平原的范畴、地势,对黄淮海平原的地势要明白得其具有的宏观上平坦、微观上起伏不平的特点。

要突出黄淮海平原的洼地,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理背景和基础。

应该结合地图,针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形状、结构、形成等内容,结合当地的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共同特点及相互作用,明白得当地中低产田的形成缘故及其分布地区,通过有关图表的阅读,分析了解黄淮海平原地区农业进展的限制性因素,为中、低产田的中治理提供条件,中低产田形成的思路要明确:华北平原——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变率大——产生旱涝、盐碱、风沙地,进而造成中低产田集中。

学习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湿以地理背景为基础,从实际动身,抓住中低产田形成的要紧矛盾,采纳因地制宜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是找出不同地区农业进展的限制性因素,通过图表综合分析,能够总结出治理的思路有两条:1.抓住要紧矛盾进行治理,2.因地制宜进行开发。

南方低山丘陵

南方低山丘陵

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等。
(2)气候因素:受夏季风活动强弱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夏季风活动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在两河流域滞留时间较长,降
水量大,常形成涝灾;夏季风活动较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在两河流
域滑留时间短,降水量小,常出现旱灾。地形因素:中下游地区地
势低平,排水不畅。
(3)地形:丘陵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 降水:山地对暖湿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一、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农业综合开发的地理背景
1.位置和范围:
思考:主要包括 哪些丘陵山区?
江南丘陵 东
浙闽丘陵
南 丘
两广丘陵 陵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 雷州半岛以北地区。
南岭
武夷山脉
撒哈拉大沙漠 塔尔沙漠 阿拉伯沙漠
亚利桑那沙漠
南方低山丘陵区
纳米布沙漠
维多利亚大沙漠
途径Ⅰ: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1)立体农业定义
立体农业指根据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的 特性及其对外界生长环境要求各异的特点,在同 一单位面积的土地或水域等空间,最大限度地实 行种植、栽培、养殖等多层次、多级利用的一种 综合农业生产方式。
(2)发展立体农业的优势: ①地形地貌条件:低山丘陵区山地与平原 的比例为4:1。 立体农业按照
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
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据统计,图中A省现已有水土流失面积达
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
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
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有178万亩。

上课用 第三课时南方低山丘陵整治

上课用  第三课时南方低山丘陵整治

3、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
人多 地少
毁林 开荒
水土 流失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


生态 恶化
薪柴 匮乏
砍林 取薪


生态环境遭破坏, 治理难度较大
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1)开发模式
A、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建立立体农业体系) 发展立体农业的必然性(见下表)
自然和人文条件 建立立体农业体系的必要性 地形地貌 山地与平原的比 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 为4︰1 宜安排相应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丘 条件 陵山 地的土地生产潜力 人口密度大,人 有利于减轻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 人多地少 均耕地少,可耕 闲置劳动力转移到丘陵山地的综合开 矛盾 地后备资源不足 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 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脆弱 一种植粮食作物的局面,有利于改善 状况 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果—菜
果—草
湿地治理:辛店洼鱼塘—台田治理模式
丝 厂
糖 养鱼业

养蚕业
种甘蔗 植桑业
桑 基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示意图
(2)生态环境保护
南方低山丘陵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1、夏季降雨集中,冲刷能力强
2、丘陵地形,地势起伏大 3、红壤广布,土质胶粘性差,抗蚀 力差 4、河流众多,对地表侵蚀切割严重 1、毁林开荒 2、乱砍乱伐 3、非法采矿,剥离表土
推广生活 用煤
水 土 流 失
保 持 水 土
封 山 育 林
推广省柴灶 营造薪炭林 和推广沼气 开发小水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高三地理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高三地理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300 N
230 26 , N
南方低山丘陵 区的位置范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
5.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一.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撒1.哈回拉阿归大拉沙线塔副伯漠大尔高南沙沙陆和方漠漠西信低岸风山为带丘控陵沙制区漠亚利桑那沙漠 原因
寒流影响
纳2米.南布沙方漠丘维陵多区利则亚大山沙清漠水秀 阿塔卡玛沙漠
原因:本区位于大陆东岸. 受季风气候影响.
二.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1.优势: ①自然因素
气候资源:光热水丰富.且配合较好. 生物资源:多.快.强.高. 土地和土壤:类型多.垂直分布. 水资源:丰富.有利发电.灌溉
②人文因素
劳动力资源充足 临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海港. 发展历史悠久
单位土地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
多石质山地.表层疏松.破坏后.恢复很难.
本区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 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5.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一.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1.走立体农业道路:必要性 ①低山丘陵面积广大 ②人多地少.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③低山丘陵生态系统脆弱.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2.问题(限制因素)
①春季低温阴雨. ②盛夏炎热干旱.洪水. ③生物资源利用品种单一. ④土地水土流失严重,红壤分布广. ⑤地形复杂,增加开发难度. ⑥人多地少.
三.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1.原因:
人多地少 开荒种地 能源短缺 砍伐森林 降水多.多暴雨
水土流 失严重 仅次于 黄土高原
2.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大的原因
②改良措施: 种绿肥.施 施石灰 土壤中
矿质肥料 中和

高二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高二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高二地理的重要学问点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学问点吧?学问点是学问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我给大家整理的中学高二地理的重要学问点,欢送大家阅读!高二地理的重要学问点1一、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局部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分类:(1)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2)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泼的区域之一。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本钱、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淌性很小。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本钱差异较大。

具有足够、高素养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局部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展产业转移的初期。

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拟典型。

2、内部交易本钱因素(1)概念:企业生产须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须要与地方效劳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必需的资金。

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本钱。

(2)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①总原那么:企业家总盼望在内部交易本钱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②兴盛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本钱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开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削减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本钱吸引兴盛国家的投资(3)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3、市场因素企业开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到达必需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开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展产业转移。

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浩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市场是在不断变更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更。

7.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7.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1.推广生活用煤:改变烧柴习惯,组织北煤南运 •2.推广节能灶:使用外焰,旺火加水,通风加氧,充分燃 烧,提高利用效率。 •3.大办沼气:放在阳面,表层涂黑,远离明火,注意安全 •4.营造速生薪炭林:育伐结合,保持水土
(2)发展经济林果
千烟洲立体农业生产体系分析 建立立体农业依据: 地形以山地为主;光、热、水、土等自然条 件垂直分异;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当地经济, 实现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立体农业好处: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有利于水土 保持和环境改善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生物
人文因素
市场
科技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三.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①人多地少 1.原因: ②能源短缺 开荒种地 砍伐森林 水土流 失严重 仅次于 黄土高原
③降水多.多暴雨
2.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大的原因
①单位土地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 ③本区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 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2、南方地区气候特点及成因(同纬度地区进行比较);
课堂目 标
3、东南丘陵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4、东南丘陵区发展农业条件的评价及改良方法; 5、典型的植物和农作物与气候的关系; 6、东南丘陵生态问题的表现; 7、东南丘陵自然、人文特征与开发模式。
30 N
0
南方低山丘陵区
23 26 N
0
,
南方低山丘陵 区的位置范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
答案:D
(2005年文综全国卷Ⅰ)36
图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 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 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16分)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 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9分)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11分)

高3-05南方丘陵

高3-05南方丘陵

第5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一一南方低山丘陵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 / 3,因此,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区开发建设的进度。

我国山区复杂多样,高山与低山、山上与山下,情况很不一致,亚热带丘陵山区面积很大,是我国最 重要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地域之一,特别是其东部,资源优势突出,物产多样,许多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这个地区山丘比重大,可耕地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长期开 发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问题。

为了了解我国开发山区的一些情况, 特别是通过对一些开发模式的介绍, 进一步观察和 体会开发山区的过程中避其所短、 扬其所长、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本精神, 教材用一个单 元讲述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本单元分两课。

第 1课主要讲述为什么要进行农业资源的开发,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 件是什么。

第 2课主要采用的是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讲述怎样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 生态环境保护。

一网上课堂(一) 本讲主要内容及考试要点:本讲包括第五单元两节本单元共分2课。

第1课主要讲南方丘陵农业资源的开发地理背景, 了解它是回归带上的“绿洲”地理原因及人多地少且商品经济不发达背景, 农业资源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第2课主要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和河南商丘县优势资源开发为例讲述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 广东下堡乡(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模式。

1 • 了解南方丘陵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及地貌特征。

2. 了解本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相当繁重。

3. 理解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即立体农业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是因地制宜发挥本区农业优势的有效举措,同时在农业开发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保 护。

(二) 学习指导1知识结构:迹區沙漠甜上的岁洲,斗鸚需加T 顾尤「怡編忧垢:光热水丰富、配合较好一生物多样利用单L 主要闕:和宾阴雨、锁早零 更新力强一土地类型毎样 水资線卞富,朮系参| | 人地关系紧味一极易朋十-流矢 地表悝蚀切割輾烈 一尘态环境恶化」殊入肝 依农轅(TW 洲経验)畑川优势资線歼发(商聽验)L 治冼:环烧保护一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卜便乡魁幻析:4、1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关键是理解这里“绿洲”的含义。

中国乡村地域类型及分区发展途径

中国乡村地域类型及分区发展途径

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新型乡村建设为例,该地区在推进乡村建设中注重发 挥地域优势和传承历史文化,实现了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1、定位:将广陵区打造成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旅游胜地和宜居宜业 的新型乡村示范区。
2、规划:在保留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创意、 健康养生等产业。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1、类型划分
根据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建筑风格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可以将江苏省 乡村聚落划分为三种地域类型:河谷型、丘陵型和平原型。河谷型乡村聚落主要 分布在沿江、沿河地区,受水资源和航运交通便利影响;丘陵型乡村聚落主要分 布在苏南地区,地形起伏,环境优美;平原型乡村聚落则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其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建筑风格等因素 密切相关。在城郊型乡村聚落,土地利用方式多以农业种植为主,兼具部分商业 开发;而在偏远地区的乡村聚落,土地利用方式则更侧重于农业生产。此外,受 地形和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也会呈现出差异。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地域类型
2、形成原因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地域类型形成原因多样。河谷型乡村聚落的形成受水资源 和航运交通便利影响,因此在沿江、沿河地区分布较多;丘陵型乡村聚落注重绿 化和环境美化,多分布在苏南地区,与江南水乡特色有关;平原型乡村聚落则更 注重土地的种植和开发价值,因此在苏北地区分布较多。
对比分析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和地域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 文历史因素的影响。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等自然因素制约着乡村聚落 的选址和土地利用方式;而文化传统、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人文因素则对乡村 聚落的建筑风格和人口数量产生影响。

专题71: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71: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71 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时事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振兴乡村显得尤为重要。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总体要求,就是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乡村的发展必然要有兴旺发达的产业支撑,只有在乡村实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形成居于市场竞争力又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大发展;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科学合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祛除乡村生活陋习,治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天高云淡、风景如画的充满希望的田野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弘扬乡土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尚,使整个乡村社会更加互助发展,乡邻和睦,乡风文明。

【拓展练习】一、单选题2018 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完成下面小题。

1.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传统二元城乡关系体系下,乡村地区持续衰落,“乡村病”问题突出。

下列属于“乡村病”的是A.生产要素地域差异化B.乡村人口明显老弱化C.农村住宅日益奢华化D.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化2.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

该目标体现的地理内涵是A.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B.推动乡村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C.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建设宜居乡村D.因地制宜开发资源促进产业发展【答案】1.B 2.A【解析】1.生产要素地域差异化本是城乡之间的差异,A错误。

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小结

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小结

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小结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

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同学们需要对自己将来的进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高二地理)必背学问点小结,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高二地理必背学问点1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背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山区面积广阔,大约占国土面积的2/3。

随着我国山区人口的增长,对山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无节制的开发,使很多山区的生态遭到破坏,不仅影响山区社会经济的进展,而且使平原和城市遭受自然灾难的危急性也越来越大。

我国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东临海洋的广阔地区,低山丘陵连片集中分布,被称为“南方丘陵山区”。

南方丘陵山区的整治开发是我国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

2.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特征分析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是和同纬度的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找到我国这个区域的特别性。

从全球看,南北回归线四周的广阔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或干旱草原,被称为“回归沙漠带”。

同纬度的我国南方丘陵,由于受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东亚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暖和潮湿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候潮湿,自然植被多为亚热带、热带常绿林,成为回归沙漠带的“绿洲”。

受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山区的温度、降水、土壤、植被等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特征。

山区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具有多种经营之利。

3.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分析南方丘陵山区的农业资源时要抓住主要影响因素:湿热的季风气候和坎坷的丘陵、山地地形。

①优势:光、热、水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协作较好(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由气候带来的农业生产潜力较大;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优势品种多;土地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多样,具有多种经营之利;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进展水电和农业浇灌。

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地形坎坷、交通不便、闭塞,(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受旱涝灾难、低温冻害、干热风等多种气象灾难影响;生物资源利用品种单一,且爱护不力,物种削减,濒危物种增多,没有把生物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土壤中,贫瘠的低产土壤分布广泛,需要改造。

高三国土整治之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开发

高三国土整治之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开发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一、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思考: 位置范围: 思考: 位置范围: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气候类型、温度带、干湿区: 气候类型、温度带、干湿区: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
30 N
0
23 26 N
0
,
南方低山丘陵 区的位置范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 区的位置范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
原因
纳米布沙漠 维多利亚大沙漠 阿塔卡玛沙漠
5.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一.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1.回归线大陆西岸为沙漠 1.回归线大陆西岸为沙漠 原因
副高和信风带控制 寒流影响
2.南方丘陵区则山清水秀 2.南方丘陵区则山清水秀
原因:本区位于大陆东岸. 受季风气候影响.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经济用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 经济用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 果园和人工草地 鱼塘 农田
千烟洲立体农业
丘上林草丘间塘 缓坡沟谷果鱼粮
林果为主, 林果为主,“丘上林草 丘间塘、 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 粮”
2.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2.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①优势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优势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边角料(废料)的再利用. ②边角料(废料)的再利用.
A: 淮南麻鸭系列
羽绒服加工系列
卵化鸭雏
商品鸭饲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羽绒加工 商品鸭收购加工等 野生弥猴桃 弥猴桃酒 果汁汽水
B: 中华弥猴桃系列
C: 残次木材系列
木材加工厂 锯屑培养食用菌等

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面貌 1治理前的土地利用结构
重点开垦了沟谷、河滩的土地,粮食生产为主
模式:
用材林
经济林和
鱼塘
毛竹
果园或人工草地

田 2。治理后的土地利用结构 --以林果为主(65%)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
⑵典型案例:
A千、用烟材洲林模(式阔:叶“林丘或针上阔林混草交丘林间)塘,缓坡沟 CB谷、、果果经园鱼济和粮用人林”工和的草毛立地竹体(农幼业林布地可局E间和、种鱼以人塘林工果牧为草主)的土地 利用D结、构农田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 生态农业。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①、垂__直__地__带_____ 山区的自然特征
②、_生__态__系__统__脆__弱____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位置和范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地区
江南丘陵 东
浙闽丘陵
南 丘
两广丘陵 陵
H:500-1000米 南岭山地 武夷山脉
2.回归沙漠带上的“绿 洲” 成因
三、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1.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仅次于黄土高原。
本地区人地关系 紧张,能源短缺,尤 其是农村薪柴资源的 匮乏,许多地方出现 了乱砍滥伐森林,向 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 柴的局面,导致本区 水土流失严重。
人多地少 开荒种地 1.原因: 能源短缺 砍伐森林
降水多.多暴雨
水土流 失严重 仅次于 黄土高原
☆ 发展立体农业的条件和意义
(1)地形地貌条件
山地丘陵比重大, 重直地带性明显
有利于发挥低山丘陵 区土地资源的潜力.
(2)生态环境条件
生态环境脆弱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 性生态系统.
(3)人多地少的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基础巩固题
(一)填空题
1.南方丘陵山区地域广阔,其范围大体指以南,以东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2.南方丘陵山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开发
难度的地区之一。

此外,这里资源充足,而且近邻、和海港,有利于丘陵山区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3.由于能源,尤其是农村的匮乏,许多地方出现了乱砍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和的局面,导致本区严重。

4.南方丘陵地区气候条件优越,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性,伴随有多种农业发生。

如每年春季容易受到的影响,对早稻播种不利。

又如,每年的7、8月份常出现天气,对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

5.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壤分布面积广大。

红壤少,性强,土质,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

强化提高题
(二)单项选择题
6.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 )
A.位于西风带 B.位于信风带C.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 D.受季风的影响
7.我国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是指(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8.我国南方地区为了在一定范围内减轻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 ( )
①改造灾害性天气②调整茬口③发展水利④建立防护林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我国南方地区生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包括( )
A.农业所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太多
B.大部分人力和物力投向少数几种农作物
C.对面积最大的次生林抚育、草地管理等投入较多
D.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力
10.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最容易造成( )
A.土地沙漠化 B.土壤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温室效应
11.有关南方地区优越的气候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日照时数多 B.热量条件好 C.地表水资源丰富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2.南方丘陵地区农业发展潜力大、开发难度较小,这是因为( )
A.劳动力资源充足 B.邻近商品粮基地
C.邻近工业城市与海港 D.水热条件不存在根本缺陷
13.下列地理现象中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 )
A.南方丘陵区水土流失 B.东北黑土冲刷
C.北方春季沙尘暴 D.淮河流域水质恶化
14.影响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
A.春旱和伏旱 B.寒潮和台风 C.春季低温和盛夏干热 D.梅雨和水土流失15.江南在粤中、桂中之间的地区每年7~8月份常出现( )
A.干热少雨天气 B.阴雨连绵天气 C.低温阴雨天气 D.大风沙暴天气
课外延伸题
(三)综合题
16.读“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的增长图7—1—1”,完成下列各题:
图7—1—1
(1)此图说明我国南方地区严重,不少地区已引发了全面恶化。

(2)这说明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关系日趋紧张。

(3)简要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17.图7—1—2是位于28°N附近的我国东部某丘陵地区示意图,其中A为山区,B 为丘陵梯田区;C为平原区,D为水库。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7—1—2
(1)耕作业布局在处,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2)渔业宜布局在处,畜牧业主要发展。

(3)用材林宜布局在处,主要树种有。

(4)经济林木宜布局在处,该地有两种经济林木。

(5)该地根据当地的农产品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请你说出适合于该地的
加工业类型(举出两例即可)。

(6)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点问题是:
高考模拟题
(1)20年来耕地、草地面积的变化为,其原因是。

(2)20年来该地自然条件发生的变化是:。

这些变化对粮食总产和亩产带来的影响。

(3)今后合理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有效措施是:


参考答案: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淮河云贵高原雷州半岛
2.最大较小劳动力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
3.短缺薪柴耕地薪柴水土流失
4.不稳定性气象灾害低温阴雨干热少雨
5.红有机质酸粘重低产
6.D 7.D 8.D 9.C 10.D 11.C 12.D 13.D 14.C 15.A
16.(1)水土流失生态环境
(2)人地
(3)成因:江西中部的丘陵山区,土壤多发育在丘陵坡脚、河谷及山间盆地中,质地疏松;该地降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危害:该地单位面积上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因此,同样单位面积的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大;该地生态脆弱,一旦形成荒漠化,则不易恢复;本区多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所以,水土流失会对这些地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7.(1)C 水稻
(2)D 家庭饲养业
(3)A 马尾松、毛竹、水杉
(4)B 茶树、柑橘等
(5)水产品加工业、竹器加工等
(6)A区域要合理采伐,做到采伐与更新相结合,加速荒山 (坡)的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保证农业稳产高产。

18.(1)耕地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减少破坏森林、草地来获取耕地
(2)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自然环境开始恶化粮食总产量有所上升,但粮食单产下降
(3)①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②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