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法律法规(救护队员培训教材)
应急救援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课件
应急救援责任的明确
1 责任主体
明确应急救援的责任主体 和各方的责任范围。
2 权责对接
讲解应急救援责任的权责 对接和协作机制。
3 责任追究
强调对应急救援责任的追 究和问责机制。
3 消防设施
讲解建筑防火条例对消防设施的配置和使用 要求。
4 安全演练
强调建筑防火条例对安全演练的重要性。
发生突发事件后应采取的措施
确保安全
列举发生突发事件后应立即采取的安全措施。
报告和通知
说明应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报告和通知的流程和内容。
资源调配
讲解突发事件时的资源调配方法和原则。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管理
应急救援组织和协调机制
组织结构
介绍应急救援的组织结构和相关 职责。
信息通信
讲解应急救援中的信息共享和通 信机制。
协调机制
强调应急救援中的协调和合作的 重要性。
告诉应急救援预案的发布和实施
1
发布渠道
解析应急救援预案的发布渠道和方式。
2
培训和宣传
说明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宣传策略。
3
实施流程
概述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流程和关键步骤。
应急救援预案相关法律法 规培训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应急救援预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 生产法、灌区防洪标准化管理办法等。
紧急救援知识培训
紧急救援知识培训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基础的紧急救援知识培训,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行动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火灾应急处理
- 在发现火灾时,立即拉响火警报警器并通知相关人员。
- 尽量低姿势通过安全通道撤离,不要使用电梯。
- 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
- 如果身上着火,应立即止滚,用湿毛巾或灭火器扑灭火焰。
自然灾害应对
地震
- 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找到避难所,远离窗户、大型家具和易倒物品。
- 用手臂护住头部,躲在坚固的桌子下或靠近墙角。
- 震后避免进入受损建筑物,等待专业人员评估安全性。
暴风雨和洪水
- 在暴风雨来临前,确保室外物品固定,减少风险。
- 避免接触电线、树木和积水,尽量待在室内。
- 在洪水发生时,迅速移动至高处,避免淹没区域。
人员伤亡及紧急急救
- 在发现人员伤亡时,保持冷静,确保自身安全。
- 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120,在等待救援到达前尽量提供简
要的伤情报告。
- 如果有人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预防措施
- 定期参加紧急救援培训,掌握相关急救技能。
- 在居住或工作地点设置备用疏散通道,并熟悉安全逃生路线。
- 身边常备急救包,包括常用药品、绷带等基本急救用品。
以上是一份基础的紧急救援知识培训,希望能对人们在紧急情
况下提供帮助,并保护大家的安全。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是指为了让相关人员在处理意外事件、灾难等突发情况时能够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而特别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训练和实践活动。应急救援人员是指在事故、灾害等突发情况下直接从事救援、救护、抗灾等紧急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需具备及时反应、协调配合、管理指挥、紧张应对和有效救援等能力,而为了培养并加强这些能力,必须依据相应的教育课程、指南和实际情况,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
一、基础知识培训
1.应急救援工作的原理和主要任务;
2.应急救援人员的职
责和权利;3.应急救援人员常用的工具和设备,以及如何正确
使用和维护;4.救援卫生和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包
扎等;5.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措施,如防污染、穿
戴防护服等。
二、专业技能培训
1.应急救援人员的领导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如指挥
控制、信息处理等;2.应急救援人员的现场处置救援能力培养,如安全疏散、灭火、救护等;3.应急救援人员的环境污染防控
和清理能力培养,如危化品泄漏处理、污染水清理等;4.应急
救援人员的灾害应对和抗灾能力培养,如防风、抗洪、宿营等。
三、应急救援现场实训
应急救援现场实训是将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对应急救援人员在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进行放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应急救援现场实训:
1.模拟火灾场景的灭火、救援演练;
2.模拟交通事故的现场救护、处理演练;
3.模拟水闸守卫和排水井维护的现场实践等。
四、心理疏导培训
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是保证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有效保证,对于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更有助于应对灾难场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极端情绪。培训内容:
救护员培训课件
救护员培训课件
2023-12-01
汇报人:
•救护基础知识
•急救技能培训
•常见急症处理
目录
•救援技能培训
•安全防护与应急设备使用
•救护员自我保护与应急预案
CHAPTER
救护基础知识
01
职责
道德责任
救护员职责与道德责任
介绍常见外伤、内伤等损伤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人体生理与损伤类型
损伤类型
人体生理
现场评估安全
现场评估与安全
CHAPTER
急救技能培训
02
创伤判断
止血方法
骨折处理
03
02
01
创伤急救
CPR意义
熟悉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动作。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CPR)
止血方法
包扎技巧
绷带使用
止血与包扎
CHAPTER
常见急症处理
03
急救措施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喝含电解质
的饮料。
中暑症状
体温升高、头晕、恶心、呕吐、
乏力、意识模糊等。
预防措施
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暴露在
阳光下,多补充水分。
中暑
低血糖症状
急救措施
预防措施
低血糖
急救措施
预防措施
骨折症状
骨折
CHAPTER
救援技能培训
04
03火灾救援技能
01
火灾基础知识
02消防器材的使用与维护
消防安全与火灾救援
水上安全知识
了解水上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溺水的危险性和预防措施。
溺水急救技能
学习如何判断溺水、如何正确施救和急救措施等技能,并掌握心肺复苏等基本医疗技能。
水上救援装备
介绍各种水上救援装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如救生衣、救生圈等。
水上救援与溺水急救
地震避难所选择
地震救援技能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救援与安全防护
05
安全防护与应急设备使用CHAPTER
防护帽
要求具有阻燃、防水、透气等特性,以保护救护员的头部安全。
防护服
包括连身式防护服、分身式防护服、围裙等,要求防护服的面料具有阻燃、防水、透气等特性,以保护救护员免受火灾、水灾等危险。
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内容
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内容
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急救援基础知识:包括应急救援的基本概念、应急救援队伍
的构成和职责、应急救援现场的判定和评估、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等。
2.应急救援技能:包括现场救护技能、灭火技能、疏散和救援技
能等。
3.应急救援器材使用:包括防护装备、救援绳索、氧气呼吸器、
急救药品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团队合作:包括团队建设、团队沟通、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训。
5.常见应急事件处置:包括火灾、地震、洪水、自然灾害等应急
事件的处置方法和应对策略。
6.综合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的应急场景进行演练,检验培训成果
和掌握程度。
以上是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内容的主要方面,培训的重点是提高队
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应急救援培训教材 PPT
应急救援培训教材 PPT
第一章:事故应急救援
❖ 二、现场常见的救护方法 ❖ ⑴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急救方法 ❖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心跳和呼吸停止的伤员或病人,可以立即采取心
肺复苏术进行急救。 ❖ 对伤员或病人进行抢救时,必须把患者平卧,头、颈、躯干不扭曲,
两上肢放在躯干旁边,抢救者应跪在患者肩部上侧。 ❖ 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迅速将伤者身上防碍呼吸的衣领、上衣、
裤带等解开,并迅速取出伤者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假牙、 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A将伤者平卧,头尽量后仰,鼻孔朝天。 ❖ 头下不要垫枕头,尽量使伤者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在伤者的头部左边 或右边,用一只手捏紧他的鼻孔,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掰开嘴巴, 如果掰不开嘴,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捏紧嘴,紧贴鼻孔吹气。 ❖ B深吸气后,紧贴掰开的嘴吹气(也可隔一层纱布) 吹气和放松时, 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每5S一次(吹2S,放松3S),如伤 者是小孩,只能小口吹少量的气,以防肺泡破裂。(注意,胸部起伏 的情况与大人或小孩正常呼吸时的情况相同)。
应急救援法律法规(救护队员培训教材)课件
监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依据。但这些
法律、法规的实施,无一例外的都需要安全生产
标准的有效支持。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大致分为设
计规范类,安全生产设备、工具类,生产工艺安 全卫生,防护用品类4类标准。
•
(9)国际公约、国际条约。我国与外国签
订的国际条约以及外国宣布承认或参加的一些已
经存在的国际公约,也是外国法律规范的表现形
应急救援法律法规(救护队员培训
9
教材)
• (4).因果关系 • 因果关系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因
果关系是归责的基础和前提,是认定法律责任的基本依据。 • (5).主观过错 • 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主观过错作为犯罪的主观要件,是犯 罪构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认定和衡量刑事责任具有重要作用。 在民事责任方面,一般也要考虑主观过错,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 2、法律责任的类型 (1)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或法人因违反法律、违 约或者因法律法定的其他事由而依法承担不利后果。
(7)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即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
基本法和其他法律应。急救援法律法规(救护队员培训
7
教材)
•
(8)生产技术标准。生产技术标准是法规
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管理的基
应急救援法律法规
应急救援法律法规
应急救援法律法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法规。
第二条应急救援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减轻灾害损失,保护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组织、协调和开展的
活动。
第三条应急救援工作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保护
人民群众的利益,履行救援职责,服务社会大局。
第四条应急救援工作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类负责、分级管理、综合施策、公众参与。
第二章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第五条应急管理部门是负责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应急救援工
作的职能部门。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明
确各级政府部门应急救援职责。
第七条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调度系统,形成应急救援工作指
挥一盘棋、调度一张网的工作机制。
第八条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发挥其作用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第三章应急救援预案
第九条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本行政区域
内的应急救援预案。
第十条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情况确定预案的编写内容。
第十一条应急救援预案要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
处置措施和救援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协作机制。
第四章应急救援资源保障
第十二条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应急救援资源,保
障救援工作的需要。
第十三条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的
建设和储备工作。
第十四条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信息平台,提高救援工作效率。
紧急救护法培训教程课件
紧急救护法培训教程
28
紧急救护法培训教程
29
紧急救护法培训教程
30
紧急救护法培训教程
31
2 触电急救
• b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 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 瘦弱者酌减);
• c 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 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见 图6)。
• 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 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紧急救护法培训教程
17
2 触电急救
• 2.5 心肺复苏法:
• 2.5.1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 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 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a
• b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 c 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紧急救护法培训教程
18
2 触电急救
• 2.5.2 通畅气道。
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 2.3.2 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
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 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识。禁止摇动员头部呼叫伤员。 • 2.3.3 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 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紧急救护法培训教程
16
2 触电急救
• 2.4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 2.4.1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
应急救援法律法规(救护队员培训教材)
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在救护队员培训中的重要性,为救护队员提供必要的法律 知识和指导,确保救援工作合法、有序进行。
应急救援法律法规的概述
深入介绍应Fra Baidu bibliotek救援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内涵及应用范围,帮助救护队员全 面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
救护队员培训教材的设计原则
介绍救护队员培训教材的设计原则,包括编写明确、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 教材内容,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工具。
1
评估教材有效性
定期评估教材的教学效果和实际应用效果,不断改进和优化教材内容和设计。
2
跟进法律法规变化
密切关注应急救援领域的法律法规变化,及时更新救护队员培训教材,确保其与 时俱进。
3
持续培训和更新
为救护队员提供定期培训和学习机会,持续更新救护队员培训教材,保证其专业 素养和技能。
案例分析:救护队员在应急救援中的法律 问题
法律责任界定
通过具体案例,解析救护队员在 应急救援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 和责任划分。
工作程序合规
探讨救护队员应如何正确操作和 使用急救设备,以保证工作程序 合规。
法律纠纷解决
阐述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 救援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
救护队员培训教材的评估和持续更新
救护队员培训教材的内容要点
基本法律法规
救护员培训内容
救护员培训内容
救护员培训内容
1、应急救护新概念:应急救护的特点、目的、基本原则、步骤、基本技能、救护培训的意义;
2、心肺复苏:
(1)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
(2)抢救心脏骤停者的“生命链”;
(3)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流程、方法、注意事项;
(4)心肺复苏有效指征、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
(5)AED的使用。
3、创伤现场救护: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及特殊伤处理;
4、自然灾害的逃生避险知识及现场救护:火灾、地震、台风、大风、暴雨、雷击、泥石流;
5、常见急症的现场救护:气道异物梗塞急救方法、急性冠脉综合症、脑卒中、癫痫大发作、支气管哮喘、休克、晕厥、昏迷;
6、意外伤害的现场救护:交通事故、中暑、触电、淹溺、动物咬伤、海蜇蜇伤、烧烫伤、化学灼伤。
7、操作练习、考核
应急救援安全培训教材
应急救援安全培训教材
一、前言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灾害和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提高应急救援的
能力和反应速度,本教材将向大家介绍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技巧和
常见应对措施,帮助大家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通过
学习本教材,您将对应急救援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和应对能力。
二、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1. 快速反应:在发生灾害或事故时,应该立即行动,尽量缩短救援
时间,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和损失。
2.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救援行动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切
勿冒险行动,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援方式。
3. 呼叫专业人士:在应急救援中,应及时拨打当地的紧急求救电话,如火警、医疗救护等,来请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和指导。
4. 分清优先顺序:在多个紧急情况同时出现时,应根据紧急程度进
行优先处理,确保救援行动的效率和成功率。
5. 配合合作:在进行应急救援行动时,应与他人密切配合,共同完
成救援任务。遵循指挥、协调和合作原则,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常见应急情况及应对措施
1. 火灾
发现火灾时,应该迅速报警,保持冷静并尽力将其他人员疏散至安全地点。在疏散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电梯,优先选择疏散通道。如果被困无法逃生,应寻找可靠避难所,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护好自己的呼吸系统。
2. 自然灾害
遭遇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时,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安全。应迅速躲避到坚固的桌子、柱子等避难点,并保护好头部。地震发生后,应尽量远离高楼大厦和电线杆等危险场所。遇到飓风等极端天气,可迅速躲避到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或地下室等避难所。
矿山救护队员培训教材(矿山应急救援法律、法规)
02 矿山应急救援法规
《矿山安全条例》
制定目的
为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防止矿 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
促进采矿业的发展。
主要内容
规定了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安 全要求、安全保障制度、安全监察 与监督等内容,是矿山救护队员必 须掌握的基本法规。
意义
为矿山救护队员在应急救援工作中 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依据,确保他们 在执行任务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经过艰苦努力,最终成功救出所有失踪人 员。
某矿火灾事故救援案例
01
02
03
04
事故概述
某矿发生火灾事故,造成多名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救援过程
矿山救护队迅速赶到现场,组 织灭火和搜救失踪人员。
经验教训
事故原因是电气设备故障引发 火灾;应加强电气设备维护和 检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救援效果
经过艰苦努力,最终成功控制 火势并救出所有失踪人员。
事处罚。
04 矿山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某矿瓦斯爆炸事故救援案例
A
事故概述
某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多名人员伤亡和 失踪。
救援过程
矿山救护队迅速赶到现场,组织开展救援 工作,包括搜救失踪人员、灭火、通风等 工作。
B
C
经验教训
事故原因主要是通风不畅,导致瓦斯积聚; 应加强通风管理,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确保 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国家应急救援员培训相关文件
国家应急救援员培训相关文件
国家应急救援员培训相关文件是为了提升国家应急救援能力而制定的重要法规和指南。以下是一些参考内容。
1. 简介和目的:
- 文件的背景和目的介绍,明确国家应急救援员培训的重要
性和目标。
- 强调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紧迫性。
2. 法律与法规:
- 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明确培训的法律基础和依据。
- 说明国家对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视和要求。
3. 培训课程设置:
- 定义应急救援员职责和能力要求,包括红外线搜索、海上
救援、灾害现场处置等。
- 列举培训课程内容,如基础理论知识、危险识别与评估、
急救技能等。
- 综合考虑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的比例,确保培训内容全面、科学。
4. 培训方法与时长:
- 提出培训方法,如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以
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
- 确定培训时长,根据培训内容的复杂性、应急救援岗位的
具体要求等因素确定培训时长。
5. 培训考核与证书颁发:
- 阐明学员参加培训后需要进行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
- 明确合格标准,达到一定分数或完成特定任务方可获得应急救援员证书。
6. 培训质量保障:
- 强调培训机构和培训师资的合法资质和专业背景要求,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 提出监管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培训机构和师资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
7. 保密与延伸培训:
- 指出培训内容的保密性要求,确保培训中涉及的敏感信息不外泄。
- 提及日常培训与实战演练的深度结合,强调长期培训和技能更新的必要性。
8. 培训成果评估与总结: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
一、创伤急救
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送医院,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2、抢救前先使伤员xx 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智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xx 或随便使用药。
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xx、下楼、xx 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二、止血
1、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
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2、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
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xx,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3、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 分钟,下肢每80 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 开始扎紧与放松的时间均与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一处和腋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4、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微,气促,xx 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
应急救援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课件
分析应急救援预案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对应急救援工
作的指导作用和影响。
强调应急救援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在应对 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提高应急
救援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分析当前应急救援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救援力量不足、资源调配不均、协调 配合不够等。
教训一
企业或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确保预案的 完整性和实用性。
教训二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要确保通讯畅通,及时报告 和反馈信息。
教训三
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援能力和水平 。
05
应急救援预案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应急救援需求的增加,各国将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 规,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为救援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查与发布。
预案实施的关键要素
总结词
预案实施的关键要素包括组织保障、物资 保障、技术保障和信息保障,确保预案的 有效执行。
信息保障
建立信息报告和沟通机制,确保信息传递 及时、准确。
组织保障
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和协作机制。
技术保障
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包括救援技术、医 疗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探讨未来应急救援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如加强救援力量建设、推进救援技术进 步、完善救援指挥体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应急救援法律法规
h
1
本次我的授课内容有
第一节 法律基础知识 一、法律法规的概念、特征与组成 二、法律责任
第二节 安全生产方针及相关法规 一、安全生产方针 二、安全生产方针的相互关系 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h
2
第三节 应急救援法律法规综述 一、组织领导和管理
二、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 第四节 矿山救援工作的主要部门规章
•
法律法规体系是一个包含多种法律形式和法律层次的综合性系
统。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我国法规体系主要由以下9个部分组成:
பைடு நூலகம்
• (1)宪法。宪法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劳动保护, 改善劳动条件”是有关安全生产方面最高法律效力的规定。
• (2)法律。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由国家主 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如《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 《煤炭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道路交通法》、 《刑法》等。
•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即是由国家机关依其只能范围 并按一定程序创制出来的规范性文件,或者由国家机关将已经存在并 且实际上已经在起作用的行为规范加以确定,赋予法律效力。
• (3)法律规定了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 (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
3、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组成
• (3)行政法律。国务院工具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总 理签署国务院令予以公布,如《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特别重大事 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 的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煤炭生产许 可证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
h
6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包括省、自治区、直辖 市的地方性法规和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
h
10
•
(2)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了行政
法律规范而应当依法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
•
(3)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了刑事
法律规范而应当依法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
h
8
• 二、法律责任 • 1、法律责任的构成 • (1).责任主体 • 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
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责任主体是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条 件。 • (2).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 违法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类。作为是指人的积极活动,直接做了法 律所禁止或合同不允许的事;不作为是指人的消极活动,行为人在能够 履行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 • (3).损害结果 • 损害结果是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侵犯他人或社会的权利和利益所造成 的损失和伤害,包括实际损害、丧失所得利益及预期可得利益。损害结 果可包括对人身的损害、财产的损害、精神的损害以及其他方面的损害。
(7)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即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
基本法和其他法律。
h
7
•
(8)生产技术标准。生产技术标准是法规
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管理的基
础和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标准是法律
的延伸,具有技术性法律规定的作用。《安全生
产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安全生产监管
监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依据。但这些
法律、法规的实施,无一例外的都需要安全生产
标准的有效支持。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大致分为设
计规范类,安全生产设备、工具类,生产工艺安 全卫生,防护用品类4类标准。
•
(9)国际公约、国际条约。我国与外国签
订的国际条约以及外国宣布承认或参加的一些已
经存在的国际公约,也是外国法律规范的表现形
式之一。外国已加入《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以 及部分国际劳工公约。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 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性文件。自治区的自治条 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 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 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h
9
• (4).因果关系 • 因果关系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因
果关系是归责的基础和前提,是认定法律责任的基本依据。 • (5).主观过错 • 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主观过错作为犯罪的主观要件,是犯 罪构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认定和衡量刑事责任具有重要作用。 在民事责任方面,一般也要考虑主观过错,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 2、法律责任的类型 (1)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或法人因违反法律、违 约或者因法律法定的其他事由而依法承担不利后果。
(6)规章。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 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 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部门规章不能与宪法、法 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地方政府规章是由省、自治区、直 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和本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一、《矿山救援工作指导意见》 二、《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管理规定》 三、《矿山救护队培训管理暂行规定》 四、《矿山救护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 五、《矿山救护规程》
h
3
第一节 法律基础知识
• 一、法律法规的概念、特征与组成
• 1、法律的概念
• 广义的法律也就是法,在我国站主流 地位的观点认为,法是由国家制度或认可, 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狭义的法律专指享 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
h
4
• 2、法律的特征
• 法律作为依照特殊的行为规范,与道德、风 俗习惯、宗教教规及社会团体的章程守则等邪 恶规范不同, 以下特征:
• (1)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是通 过国家政权表现出来的意志。只有统治阶级的 意志才能用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固定下来,并 以国家强制力使全体社会成员遵守。
h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