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案例:新课标下的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里波特·令狐冲·孟姜女
——新课标下的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案例背景]
二00五年度宁波市镇海区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统考试题中,有这么一题语言积累和运用:“诸葛”是复姓,其实我们国家还有不少复姓,如:“上官”、“司马”、“公孙”、“欧阳”等等,请你再列举几个复姓来:、、、。(2分)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流水阅卷的老师不时报出“最新动态”。答案真可谓是千奇百怪,色彩纷呈。有令人欣慰的“司徒、东方、西门、慕容、皇甫、令狐、东郭、尉迟……”,也有啼笑皆非的“哈里波特”、“本田、工藤新一、平茨、柯南”、“流川枫”……还有几个干脆写了小学同学“洪梅俊潇”中的“洪梅”、还有“孟姜女”等等,应有尽有。
按照惯例,为了让学生在胜利大逃亡前放下心中的疑狐,也对家长有个明明白白的交代,我还是准备把试卷作个简要的讲评。翻阅试卷时,目光的焦点便集中在失分频率较高的试题中。我在沉思,为什么学生的头脑里会充斥这么多武侠小说和日本人名?学生课余到底在关注着什么?
[案例描述]
怀揣着从电脑中下载的一些姓氏资料和试卷分析统计表,匆匆赶往教室。我想: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便捷之处,把我在网络上搜索的有关复姓资料完整地用大屏投放出来,以及时填补他们原本空缺的知识。
一进教室,发现气氛异常活跃。除个别同学还沉浸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景之中外,几个调皮的学生已经在手舞足蹈地大声比划着:我是“令狐冲——东方不败”!我是“哈里波特——西门侦探!”、我是“樱木花道——绯村剑心”接招!……一个个俨然成了中西合璧的专家。
看到这情景,我改变了原来的想直接呈现答案的主意。试卷分析结束后,微笑着宣布:今天老师提前布置一道寒假综合性探究题:“中华复姓知多少?”后天休学式的时候我们再一起来讨论这个内容。学生兴趣盎然地点头答应了。看来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话题。(估计也为他们假期先上网过把瘾找到了合理的借口。)
休学式的课间,由于卸下了考试和作业的沉重负担,大家自然多了些轻松和愉悦。课代表迫不及待地来告诉我,大家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于是我把交上来的小组探究的资料粗粗归纳整理了一下。早有学生面露喜色地等着我的到来了。
[师导]: 今天我们一起来充当“事后诸葛亮”。请大家说说探究后的新发现:(略作小组讨论交流后,代表上台发言)
小组1:只见小组成员七嘴八舌地报出了一大串复姓人名:
《四大名捕》中独孤伊人、诸葛神侯。《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东方不败。〈〈天龙八步〉〉中的欧阳峰、慕容秋……
(板书)令狐冲——令狐上官燕——上官欧阳峰——欧阳
独孤伊人——独孤长孙无忌——长孙东方不败——东方
(大家不由得异口同声地报了起来……几个女生恍然大悟地小声议论着:“令狐”其实蛮好听的。我怎么没有想到呢?男生得意地笑着,平时偷偷研究武侠小说或武打片的功劳呗……)[师评]:多好的一个武侠世家啊!那么除了武侠人名外还有哪些复姓呢?
小组2:所谓的中华民族,只是汉族人。其他民族复性多得是:完颜、慕容、褚师、索朗、邯郸……这些自少数民族,复姓,其蜕变和由来基本上和其他姓氏一样,缘于多种社会与历史变迁、变革、变故的原因演化而成现今的面貌,姓氏当中承载着中华中族文化的脉络。
例如:轩辕颐宁,淳于好象源于地名,是齐国的邑名,另一复姓"邯郸"也是起源于地名。还有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曹操,本姓夏侯。
[师评]:不错,很有独到的见地和研究价值。还有吗?
小组3:(屏幕展示解说)(全场哗然)“中华姓氏中之复姓”,复姓是中华姓氏中相对比较“特别”的一支,也是相比于其他单姓氏为数不多的存在。我国现存的复姓有以下这些:
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候、诸葛、尉迟、
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
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元宫、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
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
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坚、左丘、公伯、西门、
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
褚师、索朗、邯郸
[师评]这组同学所探究的姓氏很有概括性和代表性。除了武打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故事外,你们还知道他们在历史、文学中的一些人的名人逸事吗?(学生做沉思状)看到学生一时为难的
样子,我略做了调整说道:“我们暂时先保留这个问题,等寒假收集整理后再作交流。”
小组4:我们小组探究后发现: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例如:
(屏幕展示解说)
(1)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性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2)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因此,“孟姜女”并非姓“孟姜”这个复姓,而是姓姜的人家的大女儿的意思。)(众惊讶赞叹)
(3)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丹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师评]在多数的情况中,姓氏是世代遗传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小组6:大家熟悉的祖师爷鲁班又名"公输子"。我们小组同学在《辞海》查"公输"时,意外发现中国古代存在着大批以"公"字开头的复姓,并且其出现的时间多在春秋战国或汉代。我们怀疑这与身份有关,并且是身份等级比较高的标志,当然这并不一定会是爵位之"公"。这些"公"字头复姓计有:公上、公山、公户、公玉、公议、公系、公仲、公刘、公羊、公孙、公坚、公伯、公治、公祖、公乘、公皙等。其中"公刘"解释比较详细:"古代周族领袖。传为后嵇曾孙。夏末率领周族迁到今陕西彬县东北。"夏、商、周并存的可疑证据就在这句话里。
[师评]这个小组的同学的探究很有创意,他们懂得在《辞海》中寻找答案,并发现了一个独特的现象。那么老师想知道:你们怎么会想到“鲁班”和“公输”这个人名的呢?(有一学生笑着喊道:他老爸是个木匠啊——)(众大笑)哦,原来他是替老爸在寻根啊!(鼓掌)
小组7:复姓有真复和假复之分,例如:我们小学同学“洪梅俊潇”中的“洪梅”只是在取名字时沿用了父母的姓氏,这也是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新现象。应该不属于复姓的范畴。但是以后会不会得到社会和大家的公认,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不难发觉,学生探究的兴趣、关注的问题和收获远远超过我的预料,短短的时间内居然有如此多的新发现,我由衷地为自己那天的不经意的灵机一动感到庆幸。
看看时间不早,我赶紧抛出最后一个问题。你们试卷上怎么会出现“哈里波特”、“流川枫”、“樱木花道”、“赤目冈茨”这些名字的?(灌篮高手!众哗然)
答题的学生不好意思地说,考试时紧张,一时想不起来,就用头脑中最熟悉的日本动漫中的人物来凑数了。我们平时也经常要偷偷研究这些动漫书的。原来如此。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案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