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大学生考试作弊)

合集下载

大学生论文: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5篇]

大学生论文: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5篇]

大学生论文: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5篇]第一篇:大学生论文: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大学生论文: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摘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方法,首先根据2001~2009年南京某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档案记载资料,对大学生作弊现状及作弊特点,包括作弊类型、作弊处罚和作弊新趋势等,进行总体描述。

本文深入分析了作弊行为的心理、作弊后的影响。

最后提出对策建议,针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及其个体心理因素,需要根据作弊状况改进教学和考试机制。

同时,也需要根据大学生作弊的心理,针对性地开展诚信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个体心理一、引言考试作弊也许不是当前教育工作中最严重的问题,但绝对是历史最悠久的问题之一。

有考试就必有作弊,大学生亦不例外。

有学者曾这样描述道:“在大学,作弊似乎像呼吸一样自然,作弊像阅读、写作、数学技能那样,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术技能”。

豍考试作弊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道德问题,在当前提倡诚信和批判学术舞弊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考试作弊还具有了更多的社会涵义,成为一个急需引起注意和加强研究的社会问题。

从国外和国内有关大学生作弊的研究来看,涉及到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分别从大学生作弊行为及其教育控制、作弊者的内在心理因素、作弊的成本与收益关系,以及作弊的原因等方面开展研究。

这些研究既有理论上的探讨,如教育管理和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基于实地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如社会学的研究。

但是,就目前可见的研究文献而言,使用大学生作弊后的档案资料,进行较长时间段的研究几乎没有。

本文将利用南京市某高校近十年来教务处留存的作弊学生的处分档案资料,探讨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

二、研究设计“作弊,指用欺骗的手法去做违背制度或规定的事情。

”这意味着,作弊在行为方式上具有明显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其行为结果违背社会行为规范,而根据所违背规则、规范的范畴不同,又可分为经济作弊、政治作弊、文化作弊等等。

考试作弊是文化作弊中的一种。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机会成本分析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机会成本分析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机会成本分析【摘要】现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如何防范大学生考试作弊成为成为大学研究的课题。

本文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入手,剖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机会成本,最后得出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方法。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机会成本比较准确地反映从社会观点看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某项经济活动的代价,从而促使人们比较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资源。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动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就在于想通过付出很少的成本来获取较大的收益。

首先分析成本——收益理论,厂商的生产行为取决于成本与收益,如果一种商品成本高,收益小,厂商是不会主动去生产该种商品的,但如果成本小,收益却很大,在这种商品利益的诱惑下,厂商们就会纷纷地从事该种商品的生产。

成本——收益理论恰好反映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

先不考虑风险等其他因素,仅从作弊行为本身的期望值进行研究,考试作弊就是成本——收益理论的生动再现。

考试作弊就意味着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少花时间和精力,少付出脑力和体力劳动成本,而在考试的过程中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和途径,从而获得超出本身能力所能得到的及格的或优异的成绩。

如果将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看作成本,将获得的成绩看作收益,假设努力(成本)与成绩(收益)成正比例的对应关系,那么考试作弊的情况与不作弊的情况的成本-收益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作弊可能产生的收益是相当大的,当然这种收益越大,利润越大,对于作弊者的诱惑也越大。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机会成本分析有了作弊动机的诱因,那么真的能如愿以偿的通过作弊获得好的成绩吗?我们再来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前、作弊中、作弊后的机会成本。

(一)考试作弊前的的机会成本考试作弊前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在考试的时候可以作弊成功。

通常的作弊手段有:预先抄写小纸条;在手机或智能机器上输入答案;在考试之前求同学帮助作弊的游说等等。

显然做这些工作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而其他的同学把这些时间和精力拿来复书,而作弊的同学也同样付出了时间和精力。

制度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制度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制度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中的制度安排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这个学科中,经济学家们通过分析不同的制度安排,探讨其对资源配置、市场运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关于制度经济学的真题,以及对它们的答案解析。

1. 什么是市场制度?并简要介绍市场制度的基本要素。

答案解析:市场制度是一种基于私人财产权和自由交易的经济组织形式。

其基本要素包括:(1) 私人财产权:指个体对财产的拥有和支配权。

私人财产权不仅使得个体可以将其资产投入市场活动中,也使得个体可以享受到其资产所带来的权益。

(2) 自由交易:指个体在市场上自由地进行交换行为,没有任何强制的因素或限制。

个体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资源状况,自由选择进入和退出市场,以及自由参与各类交易活动。

2. 制度经济学为什么关注制度的效率问题?并简要介绍制度效率的概念。

答案解析:制度经济学关注制度的效率问题是因为制度安排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资源配置、市场运行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如果制度安排不合理或存在问题,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公,进而降低经济的效率。

制度效率是指制度安排在资料配置和福利分配方面的优劣程度。

一个制度安排可以被称为制度效率较高,如果相对于其他可能的制度安排,它能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和福利分配。

3. 描述并比较主要的市场失灵情况,并介绍针对这些市场失灵的制度修正措施。

答案解析: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运行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原因,使市场无法有效运行的情况。

主要的市场失灵情况包括:(1) 信息不对称:当买卖双方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拥有不同的信息,导致市场不能有效传递和利用信息,进而影响资源配置。

针对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失灵,可以采取强制公开信息、建立监管机构等制度修正措施。

(2) 外部性:指一方的经济活动会对其他相关方产生非市场上可交易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会使市场中产生溢出效应或溢出成本,影响市场均衡。

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性质的法理分析

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性质的法理分析

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性质的法理分析作者:梁建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10期摘要考试作弊现象在许多高校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它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本文通过比较作弊与盗窃、盗窃与盗窃罪等二组概念与性质,并从道德、经济,尤其是法律角度入手,来分别阐释考试作弊的性质,旨在表明作弊的法律性质。

关键词作弊盗窃盗窃罪法律责任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作弊”,被解释为一种“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

据此,作弊的含义有两个,一个是“蒙骗”,这是最浅层面上的东西;另一个就是“图占便宜”,这体现了作弊者的动机,毕竟任何“作弊”均离不开利益的趋使。

对考试作弊行为,我们该怎么定性?笔者认为,作弊当属盗窃性质,盗窃的范畴应比作弊大。

两者主观方面都具有“将他人之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故意”,客观方面都是采取“秘密窃取”的行为,从这层意义而言,作弊就是盗窃。

只不过作弊的对象具有特定性——知识。

知识乃智力成果,具有精神与物质、人身与财产的双重价值。

对此,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民事法律与《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刑事法律都作了详细规定,但诸法保护的对象是版权、商标权、专利权、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对考试涉及的内容与知识并没有统一规定。

这是因为,诸上相关法律保护的客体是权利人基于知识的创新与创造所形成的人身与财产关系。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教育书本中引用的知识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即本着教书育人的目的,出版人可不经版权人的许可就可以合理使用。

因此,对作弊而言,它本身并没有构成对知识产权人的权利侵犯,对此无须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另一方面,盗窃与盗窃罪是有着严格限定的,前者是一般违法行为,不是犯罪;后者符合《刑法》关于盗窃罪规定的构成要件(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比如具备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造成公私财物的侵害、法定的盗窃数额、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等等,它属于一种严重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

新制度经济学第一章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第一章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



奈特、哈耶克、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张五常、 巴泽尔、诺思 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关心的问题:
真实世界里的行为约束 协调大规模分工和市场交易活动的基础 经济行为产生的复杂互相影响

主要约束:产权和交易费用 与经济学传统一脉相传
新制度经济学从新的视角来解释制度并检察它的结 果,21世纪将是新制度经济学繁荣发达的时代,它 将对越来越多的引导经济事务的具体制度安排提出 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且为改变这些安排以增强经济 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斯蒂格利茨(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四)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效用最大化。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约束条件 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并把效用最大化假说扩展至 所有人的选择,从而抛弃了新古典理论陈旧的二分 法——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2)有限理性
新古典经济学不仅把人假设为单一的“经济人” 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机器,而且假定“经济人”具备 完全理性,即假定人随时随地都自觉地,而且全智全 能追求“最大化”或“最优化”,是具备完全理性的 “经济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完全理性不符合人类行为 的现实,因而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假设。
对经济管理的研究,特别是在公共选择方面的研究, 艾利诺-奥斯特姆的研究证明了用户组织(user associations)如何成功管理公共财产。 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对制度经济学的 研究,特别是在企业边界方面的研究。奥利弗-威廉 姆森的理论显示,企业能够扮演解决冲突的角色。

我们对制度的理解应该更加丰富,以使我们运用经 济理论和经验知识来分析一系列广泛的经济文化和 政治装置,这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 制度分析试图理解政府的作用以及政治制度在政策 形成、实施和经济绩效中的作用,但是制度分析本 身并没有提供一个政治的议程。

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其代表人物包括诺斯、克莱恩、道尔宾等人。

这一理论不仅探讨了经济制度的演化、作用、影响,也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性质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作为一名经济学的学生,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对制度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关注的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和企业行为,也将制度和规则纳入了分析范畴之中。

制度和规则是经济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决定了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程度,也塑造了社会和政治发展的轨迹。

换言之,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阻碍民主进程,决策者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平衡各种利益和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中强调了规则性制度和行为性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我们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制度现象非常有帮助。

行为性制度强调个体行为对制度的影响,如文化、信仰等因素,而规则性制度更注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作用。

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在某些社会中,人们可能更加重视集体价值和道德伦理,而在某些其他社会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市场竞争。

这一点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尝试寻找制度建设之路。

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合理性问题。

由于制度的差异和市场竞争不完备,政府普遍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然而,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效果可能会给经济带来不同的影响,一些干预也可能具有负面效果。

因此,需要将政府干预纳入制度分析框架之中,研究制度对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作用和限制,进而构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政府干预机制。

总的来说,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派,其理论和方法值得借鉴和探索。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自我演化,更是一个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需要通过多层次制度分析,才能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为实际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派,它不仅仅分析经济行为,更加重视制度和规则的作用。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法规的建设——以大学生考试作弊开除学籍案为例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法规的建设——以大学生考试作弊开除学籍案为例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法规的建设———以大学生考试作弊开除学籍案为例王子前,赵志凌,麦锐(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27)[摘要]近年来,大学生作弊案越来越多、方法五花八门,屡禁不止。

各高校为解决该现象,纷纷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制约学生的不良行为,从中看出高等教育法规在指导学校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行为的重要作用。

以河南省郑州市2011年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作弊案为例,分成三大部分:首先,对案例进行分析,寻找争议的焦点;其次,分析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最后,对高等教育法规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法规;大学生;学籍;法制化[中图分类号]D922.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1-0152-0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数量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需求而不断增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培养专业化人才。

但是,因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生源质量、人文素养的差别,部分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大学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取决于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由此可见,高校根据高等教育法规制定校规校纪是建设法制化校园、保障学生权益、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和重要保障。

随着各地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对大学生的学业要求也相应提高,部分大学生为能顺利通过考试,考试作弊屡见不鲜。

1978年12月,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可以看成是加强学生管理,利用管理手段进行学生工作的一个新起点[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在制定章程中需有相应的管理体制。

高校对学生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予以开除学籍处分,是否违法。

社会各界观点不一,在法律上没有统一的标准。

我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自身观点。

一、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案例分析(一)大学生考试作弊案例介绍2011年6月,河南郑州某高校大学生小刘(化名)在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考试中使用“电子橡皮擦”作弊,通过橡皮擦中的电子通讯设备传递信息,被考场监考老师当场查出。

大学生考试作弊博弈分析及对策的探讨.doc

大学生考试作弊博弈分析及对策的探讨.doc

大学生考试作弊博弈分析及对策的探讨摘要: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建立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博弈均衡模型,来解释考试过程中的学生作弊、教师监管的博弈现象。

提出学校在学生考试及老师监考方面的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考试作弊;博弈;均衡策略1.引言考试是检测学生成绩,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能同时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近年来,高校的学生考试作弊行为越来越严重,考试作弊不仅影响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测评,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各高校都出台了有关作弊的处罚方法,例如开除或取消学位。

尽管学校采取了很多惩罚措施,但还是有同学冒着风险去作弊,而且作弊手段越来越多样化。

如何有效减少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主要通过博弈论来研究考生的作弊现象,并且提出几点对策。

2.模型的构建2.1考生与考生之间的博弈博弈论研究的对象是理性的行动者如何选择策略。

所谓理性的人是指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人。

首先来看学生A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博弈。

学生A跟其他学生的选择策略有作弊(背叛)和诚实(合作)两种策略。

作为理性的博弈局中人,考生的决策目标是利益最大化。

那会岀现4种情况,如表1所示:在“囚徒困境”博弈中,学生都选择背叛,即占优策略均衡是(背叛,背叛),两个人的收益都是2。

这说明在考试中无论成绩好坏都会有作弊行为。

为了杜绝考生的作弊行为,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制止,比如学生必须告发作弊的学生,如果有人不告发作弊学生的作弊行为,也要受到惩罚。

假设做出决策的人为学生A和学生B,会出现4种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知,学生B的决策随学生A的决策的变化而变化,此时有两个均衡,即:(背叛,告发),(诚实,不告发),这两个是纳什均衡。

2.2学生与监考老师之间的博弈学生在考试时作弊除了自身的因素外,还跟监考环境有关系,当监考老师监考不严时,作弊的现象更严重。

下面分析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博弈:(博弈结果如下所示)支付收益:(学生,老师)由上可得,当学生选择作弊,无论老师监考认真还是监考不力,所得收益都是-5;当学生诚实考试,老师无论监考认真还是监考不力所得收益都是0,对监考老师没什么影响。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与对策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与对策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与对策导语:考试作弊行为是指在监考者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时,参试者通过不正当途径参试、考核过程中在考核不允许的范围内寻求或者试图寻求答案,与公平、公正原则相悖的行为。

考试是高校评估特定课程在一段时期内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

考试作弊是一种无视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采用不正当手段提高考试成绩的行为。

这种行为如今在高校中已成为普遍现象,而且愈演愈烈。

据统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以上,有些课程甚至超过50%参与作弊。

]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为教育教学工作付出辛勤劳动和努力的师生的利益,扰乱了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破坏了诚信公平原则,严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分析导致大学生作弊的主观因素主要基于学生本人的心理动机。

为更好地体现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征,本文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业表现和同一时期内对特定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差等生、优等生和中等生三大群体进行具体分析。

1、差等生部分学生在平时表现方面比其他学生略逊一筹,考试成绩也不容乐观,在查处的考试作弊学生当中,这部分学生首当其冲。

[2]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所欠缺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存在以下三种消极状况:(1)懈怠心理。

在经过了紧张的高考、考入大学后,不少学生摆脱了以往被家长和老师整天监督的高中管理模式,同时又被大学校园内丰富多彩的社团和社会活动吸引,学习上放松了要求。

在大学课程学习上缺乏长期积累,担心自己考试不及格无法面对家长、老师和同学。

在对外界的期待感到焦虑,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只好孤注一掷,通过作弊以求考试顺利通过。

[3](2)自卑厌学心理。

有些学生因为不适应大学课程强调主动性的学习方法,积极性受到打击;有些学生因为未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或者与同班及同寝室的优秀学生相比产生了自卑心理。

这两类学生因为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缓解,对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通过逃课、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等方式来逃避现实。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
(2)题库考 试或考教分离。在高校课程结束后老师划范围 或划重点比较普 遍,学生则按照所划范围或重点“打小抄”。如 果是题库考试或考教分离,任课教师把学习的重点融合在课堂教 学中,既能 避 免 学 生 形成 投 机 取巧的心理,又能 减 少 学 生 逃课 的 机会。
2.建立考生诚信档案信息系统 诚信 档 案信息 系统的内容 包 括 学 生基 本信息管 理 模 块、学 生 诚信考试承诺书管理模块、学习成绩管理模块、信用记录管理模块 等。大学期间,大学生在信用档案中的信用记录与素质考核和评奖 评优体系紧密相连,例如,学生一旦在信用档案中有不良的信用记录 (比如考试作弊),就会得不到学校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 已取得的优惠和奖励也将取消。大学生毕业后,其个人信用档案也 将与其他档案一起寄往用人单位。这样一来,学生的个人信用记录 也就时时在其漫长的人生博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降级处分 现在很多高校对于学生的作弊行为给出的处罚一般是开除或 取消学位。这种处罚会使某些监考教师有心理压力,显出“母爱之 心”或“父爱之心”而不忍心抓学生作弊,反而导致作弊更加猖狂。 如果学生作弊被抓,则给出降级处罚,并在学校橱窗和学校网站上 张贴该学生的作弊告示,并在诚信档案系统中作记录。 4.增加监控装备 在教室里增加监控设备,多方位、多角度监控整个考试过程, 并把考场多角度受监控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减少学生作弊动机。 5.改变监考模式 调其他系或其他二级学院的老师来进行监考,甚至可以与其他 学校交换监考,增加监考的威慑力。 6.标杆管理 用1~2个表现较好的班级树典型、树标杆,如无人监考,如果该 班表现较好,则在入党、奖学金、免试推荐研究生、评优、推荐就业 等方面给予较多的实惠和比例,使标杆班级感到物质和精神方面的 实惠。 7.缩小考生之间作弊风险的差距,做到考试面前人人平等 这就要求考试程序要规范,监考标准要统一,违纪处理的尺度 要一致,以消除或减少考生在作弊行为上的攀比之心。

以道德推脱视角分析考试作弊的心理观

以道德推脱视角分析考试作弊的心理观

•教育心理-以道德推脱视角分析考试作弊的心理观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考试作弊作为高校学风建设和诚信教育的毒瘤,并于近年来首次纳入刑法,但在如此“高压线”下,这种现象却屡禁不止。

以往研究多从博弈论、制度经济学、高教管理、教育心理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疏胜于赌,与早期作弊时的极度羞惭、无地自容相比,大学生作弊心态悄然变化,已相当“坦然”,更有甚者对作弊有着相当程度的认同感|1],甚至有学者提出了“作弊文化”的概念,认为当今社会已经开始形成了一种对作弊逐渐认同的社会文化氛围|2]。

班杜拉(Bandura)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提出了道德推脱。

道德推脱是指个体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使道德的自我调节功能失效,从而避免或减少不道德行为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

Bandura|3认为道德推脱存在有8种推脱机制,即道德辩护、非人性化、委婉标签、结果扭曲、责任转移、责备归因、责任扩散和有利比较。

其中,道德辩护、有利比较和委婉标签主要是对不道德的行为在认知层面进行重新解释,让自我在道德层面上变得更易被接受。

责任分散、扭曲结果和责任转移,这3个道德推脱机制则是掩盖或者扭曲不道德行为造成的有害影响。

非人性化和责备归因是通过降低受害者的认同感,从而摆脱不道德行为造成的在道德层面上的责备。

道德推脱引起了各个领域的研究兴趣,并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道德推脱可以增加违反了一般社会规范或法律的行为,即不道德的行为。

Bandura等|4]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证实道德推脱会促使更多的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后来的很多研究者也相继证实,道德推脱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欺负行为等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冋。

运动道德推脱会对运动反社会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叫道德推脱能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起始水平,负向预测其下降趋势叫网络欺凌普遍性信念和合理性信念既直接正向预测网络欺凌,又通过道德推脱间接预测网络欺凌,即道德推脱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8]。

“坦然”作弊:大学生作弊的道德心理研究

“坦然”作弊:大学生作弊的道德心理研究

些学生看到 自己辛辛 苦苦读 书所 得到 的分数不 过与 他人 临时投机取巧相当 , 便会 出现不平 衡的心态 。这种心态 的颠
覆, 导致个体 内心对 考试作 弊的道德 评价 出现 偏差 , 个体在
考虑作弊问题时 , 收益与成本 的核算将 会优 于道 德 良心的评
估, 于是 , 面对作弊 、 进行作 弊时的 内心 冲突就 会大大降低 ,
摘要 : 大学作弊不再羞羞怯怯 , 而是 “ 坦然” 而为 , 这一心 态值得教育界警惕 。研 究关注的焦点并非 大学生为何作弊 , 而是
大学生作弊后为何还 能如此坦然 ; 从道德心理学 、 社会心理 学等角度考察 了“ 然” 坦 心态的原 因; 为解决 大学生作弊的根本 认
之道, 在于重建作弊行为的道德承载; 立足于团体动力学角度, 遵循解冻、 引进新标准、 再冻结三个阶段 , 出了具备操作性的 提
分的变化。 处 于团体 中的个体总会 受到 团体压力 的影 响,
从而使得 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发生相 应的改变 。其 中, 从众效 应是一种常见 的心理效应 , 即个人放弃 自己的意见而采取 与 多数人 相一致的行 为。当多数 学生认 为考试 作弊是 道德 问 题, 应该受到 良心 的谴责 , 那么 , 这种意见就会形 成一 种团体
容相比, 现在 大学 生作 弊在 其群 体 中已经成 了坦 然 面对之
事。一些高校课桌上 铭刻着 :学 不在精 , “ 作弊则 灵 ; 功不在
深, 会看就行 ” 。其所反 映的心 态更是值 得玩味 。而一 些学 生则高呼“ 作弊是大学 的必修 课” 在 这里 , 弊不再偷 偷摸 , 作
摸 , 不 再 羞 羞 怯 怯 , 是 昂首 挺 胸 , 然 而 为 。更 有 甚 者 , 也 而 坦

对当前大学生考试舞弊的经济学分析

对当前大学生考试舞弊的经济学分析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层次的多元化,考试作弊相对以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前高等学校的学生考试作弊者大有人在,似乎并不比中学生少,甚至比中学生作弊花样还要多,作弊手段还要高级.虽然每次考试之前,老师都会三令五申地强调端正考风的问题,但每次考试过程中都会发现不同程度的考试作弊者.似乎考试作弊之风总不能根除.在一次英语四级考试前笔者曾特意对某一班上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作弊的打算,有许多甚至已经做好准备,事先将作弊的材料准备好,一旦有机会就下手.有作弊打算的学生还根据不同级别的考试,采用不同的手段.对于英语四六级、研究生考试等重要的考试,作弊者会引进高科技手段及先进的设备.而对于期中期末考试,则复印或打印小抄备用.在刚刚考完试的教室里经常能见到被学生随手仍掉的小纸条.这些作弊行为不仅助长了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而且败坏了学风考风.说得严重一些,这是存在于学生学习领域里的一种腐败现象.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治理,则对学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会有极大的腐蚀作用.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说,他们马上就要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行为的话,那么后果就更可怕.那为什么考风如此恶劣?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后试图应用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以期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一些思考.1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作为一名在高校工作的老师,我发现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手段的隐弊性和多样化有时令监考教师防不胜防,增加了监考工作的难度.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作弊设备高级,手段先进,花样众多针对不同类型的考试准备不同的应对手段,并拥有一些高科技设备,如对讲机,发射器等对于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多是打印一些小抄,剪裁得很小,放在手里、袖口里等,利用老师看不见的时候或者如厕的时候偷看.1.2作弊风气向低年级蔓延大学生一入校各学院往往会组织一些新老生交流会,或者学生自发地通过老乡、朋友等认识一些高年级同学,相互交流、切磋.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在一起聊的内容五花八门,如何应对考试自然也是他们的必聊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传授的一些作弊之法,他们自然心领神会,甚至还会有所“创新”.1.3作弊群体已不分性别以前考试作弊很难听说有女生作弊,而现在考试作弊群中,女生尽管比例不高,但也占了一部分.女生作弊行为较男生更具有隐蔽性,一些女生甚至利用其性别优势或者根据季节情况采取不同的作弊方法,令监考老师防不胜防.1.4功利思想作祟,作弊心态复杂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业的重要指标.学习成绩的高低,往往影响着学校及社会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作弊大多是由于成绩差,寄希望于“走捷径”,明知故犯,而有的学生则实际上是能通过考试,但想多拿一点分,只要一有可能,作弊即付诸实施,也有的起先并无作弊动机,当看到考场有人作弊且未被发现,一念之差,加入到作弊者的行列.高等学校的学生为通过考试或者获得高的分数不惜一切手段也是现在学生作弊的特点.2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的分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是这样解释机会成本的:“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1]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件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例如,假定某人用他储蓄的万元购买了一部出租车如果他把这笔钱村如支付5%利率的储蓄帐户,他每年将赚到万元因此,为了拥有自己的出租车,某人便放弃了一年万元的利息收对当前大学生考试舞弊的经济学分析宋秀娟(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276826)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层次的多元化,考试作弊相对以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防止考试作弊,高校加大了处罚的力度,但作弊屡禁不止,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这不仅加大了高校管理的难度,更给思想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困难.本文从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及对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上入手,以期给我们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解决问题的一种视角.关键词:考试作弊;机会成本;对策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08)05A-0119-02Vol.24No.5Sep.2008第24卷第5期2008年9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 sity (Natura l Sc ience Edition)1.1..20.1.1119入.这1万元就是某人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存在使决策者在作出某项决策时不得不慎重考虑.机会成本越高,在作决策时就要越慎重.当机会成本远远高于收益时,人们往往就会放弃某项行动.从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理论来看,大学生的考试舞弊现象之所以难以根除就在于舞弊所受到的处分其机会成本远远小于通过舞弊所得到的利益.虽然当前的《学则》、校纪都明文禁止考试作弊,并作出相应的处罚措施,但在监考和处理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手软现象.老师在面对作弊者时往往会觉得学生作弊能不向校方反映就不向校方反映,尽量争取内部处理,以便给学生留有余地.孰不知,这样一来反而使某些学生认为校方和老师软弱可欺,更主张了他们的作弊心理,对他们的作弊行为起到了一种负强化的作用.因为自己作弊却没有受到处罚,或者受到处罚只是被批评教育甚或训斥一番,与他们通过作弊所取得的成绩相比机会成本明显太小.而另一些本来表现很好,不曾作弊的学生看见那些平时不学习,考试时却可以通过作弊及格乃至取得高分,会令他们这些好学生感到心理不平衡,认为自己平时努力学习,考试认真复习与作弊相比机会成本太高.这样就会促使他们放弃自己正确的行动而加入到作弊者的行列里去.大学生活不同于中学,它远离了家长的监督,也不再有老师整天盯着.大学生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更具有自主性.并且大学生活多元化,各种思想激荡,学生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更难于管理.仅靠说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见效甚微,需要依靠强大的制度、规定来约束这一群体的行为,使之作弊就得付出高的机会成本,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刹住这一股歪风.反学生中的作弊风如同社会中的反腐败一样艰巨,其力度具有可比性.我们可以借鉴历史上一些反腐败的例子,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采用严厉手段来惩治腐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元朝末年,贪污贿赂之风盛行,政府公开卖官鬻爵,大小官吏拼命搜刮钱财,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治理社会的贪污腐败之风,如颁布劝勉官吏的文书和诰谕;建立“申明亭”,把贪官污吏的名字及罪状列于其上,让人人皆知,以示警戒;采用重典对贪官污吏严惩不怠,尤其是其创立了“剥皮实草”之刑,规定贪污60两银子以上者,砍头示众并剥皮实草,将之挂于公座之旁,使官吏一见便触目惊心.明初实行的重典治吏严厉打击了贪污腐败分子,整肃了社会风气,赢得了一百多年吏治清明的安定局面.这说明,对于腐败等不良风气必须重拳出击,决不能姑息迁就,只有提高腐败的机会成本,才能清除腐败.对于学生来讲,其职责是遵守纪律,服从管理,认真学习,好好表现.如果背离了这些,那么就会产生一些歪风邪气.作为学生如果平时不服从管理,势必就会变得目无尊长,自由散漫;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又想有好的成绩必然就会采用作弊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如果作弊风气不加以整肃,将会危及整个学院乃至学校的声誉,甚至还会危害社会一个习惯于作弊的学生,很难想象他走上社会会成为一个诚信的人.3治理学生作弊的对策考试作弊现象在各高等院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是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大问题,高校对考试作弊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考试作弊作为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错误行为,它既影响了对教学质量评估的可靠性,又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德,是学生中的不正之风.杜绝学生考试作弊历来就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治学生考试作弊顽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因此,正视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探讨防治这种现象的对策,对于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3.1加强诚信教育,端正学风考风.缺乏诚信是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根源,所以,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从内心里真正认识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高校学生的重要个人品质和基本道德规范,考试作弊不是一般问题,而是不诚实、不道德的可耻行为.学校要大力营造严肃认真的考试氛围,广泛宣传考试纪律.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要对学生深刻分析作弊危害,讲透利弊,倡导诚信,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志,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从而端正学风和考风.3.2高校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要从严治理,令出必行,对于作弊学生严厉处分.考试作弊的学生,在实行教育与引导的同时,也要对他们加强社会法制观念的教育.各级各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对考试管理、考试作弊认定及处理等做出统一的规定,使考试制度进入有序化、法制化.从法律法规的高度杜绝作弊,真正实现从严、有效、规范地打击作弊,将考试作弊这种不良行为控制到最低限度.3.3高校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形成一个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互动的机制,摒除小团体利益.在学校里,全校上下要一致坚决反对考试舞弊,不能仅靠个别老师起作用.学院里有个别作弊学生是正常的,不能因为怕丢学院的名誉而拒不承认,只私下里处理.这样并不能真正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给学生的作弊行为起到一个负强化的作用. 3.4家长要做学生诚信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正面的教育,强化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帮助其塑造诚信人格.3.5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这种诚信档案要与学生的学业、就业和以后的工作情况相结合.不仅在学校里的考试成绩要记入档案,同时这种考试作弊行为也要记入诚信档案.这种诚信档案要严肃、认真、公平、公正地记录和保存,不能随意修改.如果大学生在学校里的作弊行为对其一生都有重大影响的话,那么就会从根本上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参考文献:〔1〕(美)曼昆.经济学原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6(责任编辑毛瑞兴).1999. 120。

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述评

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述评

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研究述评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术压力的增大,考试作弊现象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本文将对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研究述评,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考试作弊的形式和方式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形式和方式:抄袭作业、抄袭考试答案、利用通信工具传递答案、利用电子设备作弊等。

抄袭作业是最常见的作弊行为之一,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互相抄袭等方式,获取到他人的作业答案,从而轻松完成作业。

而在考试中,一些学生则会利用手写条、暗示语言、无线耳机等工具,获取到考试答案或者与外界联系,以获得不正当的考试成绩。

二、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学术压力过大、价值观念的扭曲、制度的不完善、监管缺失等。

学术压力过大是导致考试作弊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学生面临着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和升学机会,一些学生不择手段地进行考试作弊。

一些学生的价值观念扭曲,缺乏诚信教育和道德建设,对于作弊行为缺乏自我约束和道德底线。

目前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学校对于考试作弊的打击力度和手段不够有力,导致一些学生对考试作弊产生了侥幸心理。

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的诚信品质,也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考试作弊严重损害了学术诚信,扭曲了学术评价体系,导致了不正当的学术竞争和选拔,严重损害了学术的公正性和社会的信任。

考试作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没有掌握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只为了追求表面的成绩和荣誉,将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受到致命的打击。

考试作弊也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使得优秀的学生和老师失去了公平评价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对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和人才培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对策建议针对国内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和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应对。

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

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

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作者:何计蓉高辉花海燕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6期摘要:考试作弊不仅损害了考试结果的公正性,还助长了社会的不诚信之风。

从经济学博弈论的角度对大学生考试作弊与监考者之间进行收益-成本分析;通过调查分析表明,任课教师在上课认真程度和考试的难易上都与作弊相关;同时还与监考老师的考场严厉程度相关;与大学生专业偏好相关。

最后,针对考试内容和方法、监考老师的职责以及专业导论或职业规划教育等方面提出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作弊;博弈论;统计分析中图分类号: F224.3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6011506一、引言2012年1月12日,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广西大学学生会主席孙某在该校某门学科的期末测试中使用手机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

这一消息的发出再次将高校考试作弊现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长久以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各大高校普遍存在。

从期中、期末考试,到各类英语、计算机过级考试,作弊现象如影随形。

考试作弊不仅会损害考试结果的公平性,还会破坏社会的诚信体系,助长社会的不诚信之风。

其危害之大,无法估量。

鉴于考试作弊造成的巨大不良影响,教育部屡次下达通知,要求各大高校严格整治学校的作弊歪风。

然而,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为了更好地解决愈演愈烈的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国内外学者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律和经济学角度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其中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博弈论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

张玲玲[1](2005)、张淑军和傅书勇[2](2007)、曹麒麟,胡小东,张宾[3](2008)、黄蓓[4](2009)、贺文龙[5](2010)、张旭平[6](2011)、刘丽英[11](2014)、李恒祥,李一鸣和李姗姗[13](2016)等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剖析

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剖析

重视对氢键的作用本质以及氢键对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
影响机理的研究与探讨 , 对氢键及氢键效应将会有更加深 人、 全面的认识。
参 考 文献 :
按 照经 济 学鼻 祖亚 当 ・ 斯 密 的假 设 , 人 是 理性 经 济人 ,
望 和 需求 是无 止 境 的。 恰恰 是 人类 在追 逐 自身 发 展 和 实 现 自我 价 值 的 过 程 中
欲 望 和 需 求 被 无 限 放大 , 从 而导致 了资 源相 对稀 缺 性 。 相 对 于 人 类 无 限 的 需 求
追 求 到精 神性 价 值 追求是一个过程 , 在
此 过 程 中 人 类 的 欲
大, 作弊愈加屡见不鲜 。有句俗语说“ 考试不作弊, 来年当 学弟” , 说 出了当代作弊者的心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尤其是电子技术的高度发达 , 使用高科技 电子手段作弊成 为考生应付考试 的一种重要方法 , 甚至 , 作 弊渐渐发展成 了一 门产业 , 反作 弊的困难 也越来越大 , 正所谓 “ 道高一 尺, 魔高一丈” 。林林总总的考试中 , 由单个人作弊逐渐演 化为集体作弊 、 高科技集 团化 、 组织化 、 专业化分工作 弊。 考试作弊方法层出不穷 , 考试作弊现象愈演愈烈 , 且变得 越来越隐蔽 和猖獗 。 考试作弊一直是困扰各类考试主管部 门的难题 , 也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考试作弊有着深 刻的社会原因、 心理原因和经济学原 因。本文主要从经济 学原因来剖析考试作弊的动机和根源。
中图 分类 号 : G 7 1 0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 ) 1 3 ) 0 3 — 0 1 8 1 — 0 2
众所周知 , 考试作弊古今中外 皆有之 , 只要有考试 , 就 有人抱着不劳而获 的心态去面对 ,而且现代人考 试压力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作者: 吴志民[1]
作者机构: [1]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在职硕士生、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实验师,江西南昌330027
出版物刊名: 江西社会科学
页码: 171-174页
主题词: 考试作弊;新制度经济学
摘要: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考试作弊的性质、原因和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制度背景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深化对考试作弊的认识,为防范考试作弊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文章认为,考试作弊的治理要从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及实施机制三方面下功夫.正式约束体现在国家法规政策上,非正式约束体现在大学生伦理道德上,实施机制体现在学校的校规校纪上.几方面齐抓共管,才能有效遏制考试作弊.。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新制度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和优秀答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新制度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和优秀答案

2008年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位新制度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和优秀答案2009年1月注意事项:1、开卷笔试,可以参考任何读物和笔记;请直接将选择和理由回答在本试卷上,无草稿纸。

2、请在选项后面相应的括号内划勾,三个选项能且只能选择一个选项;同时,请在“理由”处给出自己的解释,要求该解释符合经济学逻辑,概念理解和使用准确,可以使用实例做辅助性的说明,回答长度不要超过试卷留白所限,字迹清楚。

3、考试时间为1小时;由于时间较紧,建议每题“理由”部分尽量用一句话完成。

4、考试期间不得交谈、交换答案、参看或抄写其他同学答案,若当场发现,或事后发现答案雷同,将一律视为考试作弊,按学校规定要受到取消两个学位的严厉处罚。

5、试卷共一大张,双面印刷,共四小面;试卷共30题,每题1.5分,满分45分。

优秀答案说明以下所有优秀答案均未穷尽,还有许多其他答案都是假设符合现实、逻辑正确的优秀答案。

以下所有优秀答案均选自期末考试中各位同学的答案,并经过我们的加工整理。

其中:第1-6题的优秀答案由助教易声宇负责加工整理第7-12题的优秀答案由助教程立超负责加工整理第13-18题的优秀答案由助教路乾负责加工整理第19-24题的优秀答案由助教胡霄俊负责加工整理第25-30题的优秀答案由助教易声宇协助助教黄跃加工整理最后由助教易声宇汇总,撰写成文,时间仓促,错误和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我们在给出优秀答案的同时,也给出了其他答案相比优秀答案的不足之处,敬请注意!欢迎向我们提供假设符合现实、逻辑正确的、更新颖、更有趣的答案!试题和优秀答案1, 只有政府信用支持的纸币才能成为货币。

对()错()不确定()理由:答案一:对;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如果国家的信用足够强大,并且不会发生战乱、巨大天灾等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国家信用的情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一种纸币必须取得政府信用支持才能成为被社会普遍接受的货币(注意,很多同学虽然选“对”,但却没有给出“如果怎样”的假设,或者假设条件不够充分,没有完全交代清楚你想给出的环境条件,那么“只有、才”的逻辑当然就不再成立)。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分析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分析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分析
郝玉柱
【期刊名称】《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文章主要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考试作弊的一般原因和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理考试作弊的若干对策.
【总页数】3页(P74-76)
【作者】郝玉柱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经济系,北京,1011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74
【相关文献】
1.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分析 [J], 纪春梅;闫瑞云
2.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基于澳大利亚经验的一点看法 [J], 宋志慧;张锦;李景
3.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学分析 [J], 赖红兵
4.从大学生英语考试作弊来看大学考试作弊开除学籍的合法性 [J], 岳瑜
5.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J], 吴志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有限理性、信息和市场不完全的现实情况下缔结的合约是不完全的。
如果合约是不完全的,就隐含了合约纠纷和违约的契机。如果说合约的不 完全造成了违约的可能,那么,机会主义行为就使违约成为必然。机会主 义行为包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一、考试作弊的性质: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1、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隐藏信息的行为,这是合约签订之前的机 会主义行为。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新制度
经济学分析
081122班
小组成员:刘祥、张喆
目录
1
2 3 4
考试作弊的性质
考试作弊的原因
考试作弊的产权制度背景
防范考试作弊的对策
一、考试作弊的性质: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与其所在高校的关系可以看成一 种合约关系。大学生在大学里学习,他们与校方订立了许多合约,这些合 约既有显性合约(书面形式),也有的是隐性合约。学生在参加一个学期 的学习后就要通过期末考试。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没有与大学生签订有 关遵守考试管理或制度的书面合约,但每一所大学都有考场规则或考试纪 律。所以说,在考试问题上,大学生与校方有隐性合约的存在。
考生对自身复习情况的了解程度>监考老师
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隐藏行动的行为,它是合约实施阶段上 的机会主义行为。
考生掌握的知识<试卷涵盖的知识(考生已学)
二、考试作弊的原因:谋取高分
科斯:“一切有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都可以看作交易活动, 而交易活动的产生必然产生交易费用。” 段毅才依据产权矛盾的进程把交易成本分为交易成本Ⅰ和交 易成本Ⅱ。
答题内容信息产权
成绩产权
(毕业后)
文凭产权 (国有产权变为私有产权)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产权背景实质是:是利用自己的
“内容信息产权”经过不正当交换使自己受益、他人受损 的行为。
四、防范考试作弊的对策:考试制度变迁
制度由三部分组成: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及实施机制。正式约束 是指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则和政策;非正式约束是指价值标准、理 想信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实施机制是指产权流转 过程中的运行机理。 结合制度变迁的知识,我们针对考试作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继续完善大学生考试管理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大学生考试作弊 的处罚力度。 2、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从非正式约束方面防范考试作弊。 3、就实施机制而言,加强和完善大学考试管理制度的实施机制也是遏 制考试作弊的关键环节。
假设甲乙两个学生在考试时有两种策略选择:诚实和作弊,大家都诚实 应考可得75分;一方诚实而另一方作弊,诚实方可得75分,作弊方得85分; 双方都作弊只能得到80分。
考生乙 诚实 诚实 考生甲 作弊 作弊
75 85
75 75
75 80
85 80
严格监考,加重对作弊考生的处罚以改变博弈矩阵中作弊考生的 净收益(作弊分数)是防止考试作弊的有效办法。 纳什均衡:(作弊,作弊),此时净收益之和最大为80+80= 160
在这里我们规定一下考生的几个投入成本: 1、交易成本Ⅰ:一名学生学习某门课程从开始直到结束期间的投 入成本。 2、交易成本Ⅱ:学生准备考试的投入成本和在考试中的付出。 3、机会成本:考试作弊。 诚实考生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Ⅰ+交易成本Ⅱ 作弊考生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Ⅰ+交易成本Ⅱ+机会成本
二、考试作弊的原因:谋取高分
三、考试作弊的产权制度背景
产权主要是指人们对某种资产所具有的选择、处置和安排的 权力。市场交换的实质是两束权利的交换,交换双方都从各自的 责权利出发来完成交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产权理论 就是在平等权利之间界定责权利关系。西方学者按照产权是否 “完整”,将产权分为共有、国有和私有三类。
(考试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