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煤炭开采区塌陷危害与治理
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三篇)
![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3d9f9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0.png)
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一.沉陷的防治技术途径沉陷破坏的防治技术途径可以从两方面考虑;(1)对开采沉陷的控制,即通过合理选择采矿方法和工艺、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采取井下充填法、覆岩离层带空间充填等措施,来减少地表下沉,控制地表下沉速度和范围,达到保护地表和地面建、构筑物与耕地的目的。
(2)开采沉陷破坏的恢复和整治,运用土地复垦技术和建筑物抗采动变形技术,对开采沉陷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和利用。
1.1.1全部充填开采在煤炭采出后顶板尚未冒落之前,用固体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密实充填,使顶板岩层仅产生少量下沉,以减少地表的下沉和变形,达到保护地面建、构筑物或农田的目的。
其中水沙充填是充填采煤法中减少地表下沉效果作好的方法,其次是风力充填和矸石自溜充填。
但充填采矿法需要专门的充填设备和设施,还需要有充足的充填材料。
矿井初期投资大,吨煤成本相应的增加。
1.1.2条带开采根据煤层和上覆岩层组合条件,按一定的采留比,在被开采的煤层中采出一条,保留一条。
由于条带开采仅是部分地采出地下煤炭资源,保留了一部分煤炭以煤柱形支撑上覆岩层。
从而减少覆岩移动,控制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实现对地面建、构筑物的保护。
但该方法采出率低、巷道掘进多,工作面效率低。
1.1.3覆岩离层带充填根据采空区上方覆岩移动形成三带的岩移特性,在煤炭采出后一定时间间隔内,用钻孔往离层带空间高压注浆,充填,加固离层带空间,将采动的砌体梁结构加固为稳定性较好的连续梁结构,使离层带的下沉空间不再向地表传递,以减少或减缓地表下沉,保护地面建、构筑物或农田。
但该技术难度大,再近一步研究。
1.1.4限厚开采根据矿区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建、构筑物抗变形能力,以不产生地表积水和满足建筑物所要求的保护等级为依据,确定可开采的煤层厚度,开采是仅回采这一厚度的煤,其余各煤层均不开采,以实现减少下沉保护地面建、构筑物及土地的目的。
但该技术采出率低,仅在薄煤层中应用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煤矿开采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煤矿开采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6ca94677e21af45b307a898.png)
煤矿开采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摘要】所谓生态环境从广义上讲是以生物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本文阐述了煤炭开采形成地面塌陷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根据介绍使得我们初步的对煤矿开采塌陷的危害做了了解,接着又分析了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进一步让我们了解到加强对煤矿开采规范的意义,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对煤矿挖掘陷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处置方法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关键字】煤矿开采,开采塌陷,生态环境一、前言煤矿采空陷落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给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财产构成巨大的麻烦,已成为影响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区域经济协调完善、社会安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完善的重要制约要素。
由于煤炭开采的完善,挖掘规划不断扩大,地下采空区日渐增多,地上陷落区面积不断上升,地上陷落情况日益严峻,直接威胁着公民群众生活和开采的完善,严峻地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远规划的完成。
因而,对我们这样一个产煤大国来说合理的防治与治理采空陷落是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要建立可持续完善的战略思想,既要达到完善经济的意图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中国的采矿区的现状因为中国北方丘陵山地降水量小、蒸腾量大、气候枯燥加之沟深坡陡地表植被稀疏地表泄水、条件好、地下水位受采动影响通常低于地表短少积水水源因而北方丘陵区域煤矿挖掘后引起的陷落区一般不会构成积水区。
但因为采煤陷落构成地表裂缝和采动滑坡对土地损坏影响较大很简单加重水土的流失。
据统计,煤炭在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分别占71%和67%,而且这种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此外,我国约75%的工业、85%的民用燃料和65%的化工原料由煤炭工业提供,可见煤炭资源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煤炭开采、运输、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致使煤矿区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目前,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矿区乃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煤炭开采沉陷区地质灾害与治理措施
![煤炭开采沉陷区地质灾害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7f8cef7fab069dc502201a6.png)
地质构造对 开采沉陷影 响极 为明显 , 如断层附近 和 陷落柱 周 围 地 表会 出现 台 阶 状 裂 缝 , 发 生 应 力 与 变
形 集 中。 1 . 6地 表松 散层
地表 松 散层 包括 表 土层 及 风 化 层 。 由 于其 抗 变 形 能 力较 弱 , 当其厚度较大时 , 可 使 地 表 下 沉 系数 增 大 。 山区 的开采 滑 移一 般也 是发 生在 松散 层 内 。 2煤 炭 开采 沉 陷区地 质 灾害 在煤层 的开 采 过 程 中 , 由于 对 围 岩 内 原 有 应 力 平 衡 的破坏 而形 成 的 采 空 沉 陷 区常 导 致 地 表 裂 缝 、 塌 陷 的产 生 , 并引 发滑 坡 、 泥石流 , 以及 进 一 步 的 生 态 破 坏 。 特别 是 塌陷 危 害更大 , 塌 陷 是 由于井 下 采 煤 , 顶 板 冒落 后, 所引起的地面沉陷。沉 陷会对地面建筑物 造成破 坏, 并对矿 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 成严重 的破坏 。而采 用科学 的治理方法 , 就可 以避免煤炭开 采构成 的经济 损失 和生 态 资源损 失 。
煤炭开采沉陷区 地质灾害与治理措施
张学 亮( 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 限公 司 , 山西 晋城 0 4 8 0 2 1 )
摘 要: 本文介绍 了煤 矿开采沉陷的影响因素 , 分析 了煤炭 开采沉陷区 的地质 灾害 。 重点论述 煤炭 开采沉陷对 环境 的影响 , 并 就 煤矿 开采沉陷区的治理措施进行 阐述 , 为促进矿 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 的理论依据 。 关键 词 : 煤矿 开采 ; 沉陷区采沉 陷的 影响 因素 1 . 1开采 厚度 ( m) 和 开采 深度 ( H)
沉陷量和沉 陷速度随开采厚度 的增 加而增大 , 随 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 或沉陷量与沉 陷速度 的大小 与开采 的深 厚 比( I - I / m) 成 某种 反 比函数 关 系 。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现状与分区治理措施探讨[J]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现状与分区治理措施探讨[J]](https://img.taocdn.com/s3/m/0c2bc63d43323968011c92ec.png)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现状与分区治理措施探讨姬婧12 刘富齐3张登明2(1.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159;2.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开发系河南平顶山467001;3.平顶山市湛河区煤炭工业管理局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根据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采煤塌陷地的状况及治理现状,依据区位原理对塌陷区的土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并对各区域塌陷地的土地复垦提出了进一步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采煤塌陷地;区域划分;复垦;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1-0959(2006)07-0069-030引言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面积也日益扩大,不仅给当地的地面建筑及耕地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原有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制约了当地经济与建设的发展。
作为以整治被破坏土地为目的的土地复垦,其主要内容就是建立合理的治理措施,确定各类生产用地,维护生态资源的平衡。
由于塌陷区内土地破坏类型多种多样,复垦方法也各不相同,要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充分发挥复垦区内各种资源优势,达到理想的复垦效果,就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采用合理的复垦方法,以实现塌陷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本文介绍了平顶山市卫东区、新华区采煤塌陷地的实际状况及治理现状,并对塌陷地的复垦治理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期望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1 平顶山市区采煤概况及采煤塌陷地现状1.1 采煤概况平顶山市是依托煤炭而兴起的一座综合性工业城市,平顶山煤田具有煤层多,煤层厚、煤质好、煤种齐全、分布稳定的特点。
平顶山市区位于平顶山煤田腹部,辖区内分布着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矿井12座,年生产原煤3000万t,地方小煤矿72座,年生产原煤1000万t。
从1955年建矿,到2004年已累计生产原煤近6亿t,本区的煤炭工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ac8f95dd3383c4ba4cd20f.png)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作者:张和平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06期由于煤矿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大面积地表沉陷和露天矿挖损、排矸(土)场占地、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不断加剧。
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需求总量也在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和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
1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1.1引起地表塌陷和土地挖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采煤沉陷面积已达60多万公顷,造成大量土地破坏和移民搬迁。
煤炭井工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不仅引起土地资源劣化,而且破坏了土地原有水循环系统,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加剧了工农争地矛盾,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如在岩溶充水矿区则发生地表岩溶塌陷。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有20余个矿务局、矿发生过地表岩溶塌陷。
此外,煤的地下开采还可能导致山体开裂、滑坡与泥石流,造成水土流失与沙漠化。
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要排出大量剥离物,每开采万吨煤要挖损土地0.1公顷,外排土场压占土地为挖损土地量的1.52倍。
目前,我国露天开采挖损与压占土地总量约4.5万公顷。
同时,露天开采的地下水疏干也引起了地表沉降。
1.2产生废水、废石、瓦斯等排放随着煤炭生产量酌快速增长,生产加工中产生的煤矸石、矿井水和瓦斯等大量排放,对矿区生态、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1.2.1矿井水矿井水由伴随开采而产生的地表渗透水、岩溶水、矿坑水,以及生产、防尘用水等组成,是煤矿排放量最大的一种废水,对地表河流等水资源共享产生较大的污染。
目前我国煤矿排放量大,重复利用水平低,采煤区域地下水位下降,造成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矿井水产生量主要取决于开采煤层地质构造的富水性大小。
我国煤矿矿井水产生量差别较大。
在南方及华东、华中、华北平原部分富水矿区,一般矿井为5-15m3/t煤,个别达几十立方米;在晋、陕、蒙及北方其他缺水矿区,一般矿井小于1m3/t煤。
据2006年统计,全国煤矿平均为1.75-2.15m3/t原煤。
采煤塌陷区标准
![采煤塌陷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642c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7.png)
采煤塌陷区标准一、引言采煤塌陷区是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煤层被采空,导致地表下沉形成的区域。
随着煤炭开采的持续进行,塌陷区的面积和深度不断扩大,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采煤塌陷区的治理标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塌陷区的形成1.煤矿开采方法煤矿开采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是将煤层表面的土壤和岩石剥离,直接暴露出煤层进行开采。
井下开采则是通过钻孔、巷道等方式进入煤层内部进行开采。
无论哪种开采方式,都会导致地下煤层被采空,进而引发地表下沉。
2.地表移动规律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表下沉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根据地质条件、开采深度、煤层厚度等因素,地表下沉的规律和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地表下沉的范围会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扩大,同时下沉的速度也会逐渐减缓。
3.塌陷面积和深度塌陷区的面积和深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煤层的厚度、地质条件、开采方式等。
一般来说,露天开采形成的塌陷区面积较大,而井下开采形成的塌陷区面积较小。
同时,随着煤矿开采的进行,塌陷区的深度也会逐渐增加。
三、塌陷区的分类1.按塌陷程度分类根据地表下沉的程度,可以将塌陷区分为轻度塌陷区、中度塌陷区和重度塌陷区。
轻度塌陷区地表下沉较小,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较小;中度塌陷区地表下沉较大,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一定影响;重度塌陷区地表下沉很大,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较大。
2.按塌陷影响范围分类根据塌陷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可以将塌陷区分为局部塌陷区和区域性塌陷区。
局部塌陷区仅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产生影响;区域性塌陷区则对周边较大范围内的环境产生影响。
四、塌陷区的危害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塌陷区会导致地表下沉、土壤疏松、水源污染等问题,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和动物的栖息。
同时,塌陷区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塌陷区会破坏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影响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
采矿区塌陷及沉陷区治理方式探析
![采矿区塌陷及沉陷区治理方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dc7ee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e.png)
采矿区塌陷及沉陷区治理方式探析摘要:地表沉陷是由采矿采空区所引发的,随着大规模的煤炭从地下采出,采空区范围不断扩大和加深,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
我国部分地区由采矿区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首当其冲,塌陷坑、地裂缝、沉陷区等所造成环境危害和修复难度也最大,通过加强采矿区塌陷及沉陷区治理方式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对采空区地面沉陷区的形成与治理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其综合治理提供了一些方法,对实现绿色矿山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采矿区;塌陷;沉陷区;治理方式引言在实际开展采矿沉陷区治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有效结合采矿沉陷区所属类型和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综合治理模式,不但要有效地修复自然生态系统,还要为整个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1采矿区塌陷及沉陷区的形成及危害沉陷区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大面积长时间的采矿开采,地下逐渐形成了采空区,采矿区内岩层稳定性变差,易导致岩层断裂、弯曲,地表水平及垂直移动等现象;第二,因开采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影响比较复杂,受采空扰动的影响,巷道顶板塌落,形成采矿区。
由于沉陷区的形成改变了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系受到破坏,周围水系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对于平原矿区,地下水位较浅且降水集中,随着采矿区形成,地表会形成沉陷水域,进一步使沉陷区内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自然景观被破坏,动植物栖息环境受影响,生物多样性锐减,因此对于沉陷区治理迫在眉睫。
2采矿区形成过程采矿区是指在采矿作业过程中,将地下煤炭或煤岩石等开采完成后留下的空洞或空腔。
在采矿工程开采过程需要将地下煤炭资源开采运走,一般会在掘进过程中,采用类似道路上过山隧道方法,逐步打通地下煤炭所在位置到采矿井口间的隧道,一般会将开采过程中遇到的矿石、煤炭等运送到地面,以便形成合理的运送和开采作业面,随着煤炭和其他矿石的不断运出,地下形成了采矿区。
由于开采工艺和使用技术不同,采矿区略有差别,一般会以采矿井口为中心,向煤炭资源存储点形成采煤巷道,采煤巷道类似过山隧道的形状。
关于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治理措施
![关于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1aa6f8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e.png)
关于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治理措施摘要:在煤炭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煤炭数量多、分散且粗放的采矿方式给煤炭区域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但导致了大量的煤炭资源的浪费,还给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损害,这对区域内的煤炭开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煤炭开采;地质灾害;治理措施一、煤炭开采引发的主要地质灾害1.1过度开采引发地面沉陷煤炭开发活动对地质构造和水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地质灾害风险种类繁多。
部分煤炭在采矿过程中,以长臂式采矿为主,该种采矿方式下,地表往往被大量疏松的黄土所覆盖。
而随着煤炭井下煤炭的不断开发,将会打破原来的地应力平衡。
在地面压力增加和地下承载力下降的双重作用下,矿井地下围岩层就会发生沉降或破裂,引起矿井地面塌陷。
另外,在煤炭资源的开发中,所使用的采矿机械设备也将会产生较大的机械振动,这也将会影响到岩层的稳定性,导致其发生一定的位移或变形,当变形量达到较大值时,就会引起局部陷坑或大面积地面沉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地面出现裂缝等情况发生。
1.2开采引发矿井突水灾害矿井突水是一种典型的突发性突水,其危害程度高,一般具有水量大,防治难度大,造成巨大损失等特征。
因为它的特点是突发性的,而且是在采矿的时候,所以它在发生之后,一般都会给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危险,是煤炭公司需要优先防治的一种地质灾害。
1.3区域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受污严重为了确保煤炭在采矿时的安全,一般在采矿前,都要对矿区的地下水源进行勘察,并将一些地下水源抽取出来,以使当地的地下水源达到一定程度,防止煤炭的突水。
然而,在这一降水量过程中,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改变了该地区的地下水构造,导致地层产生孔隙,增加了地表坍塌的危险。
而在煤炭开采中,由于人类的各种行为,例如:爆破工艺、开采垃圾堆积等,也会对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影响。
井下开采引起的采空塌陷问题及对策
![井下开采引起的采空塌陷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5d115ca50e2524de5187ee5.png)
井下开采引起的采空塌陷问题及对策摘要煤炭作为重要资源之一,近年来其需求量猛增。
但是伴随着煤炭资源开发的增加,其采空坍陷问题也越愈发严重,因此解决塌陷问题成为重要课题。
本文分析了因采空塌陷造成的问题,并在该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应对对策。
关键词塌陷问题;煤矿开采;对策0 引言煤炭是我国重要的非再生资源,但是在开采中,因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探究煤矿开采所造成采空塌陷问题以及相应处理策略具有实际意义。
1 调查某省因开采煤炭造成的坍陷情况为了研究开采煤矿造成的采空坍陷情况,本研究对某省开采造成的塌陷进行调查,其调查情况如下:在2007年,该省采空塌陷的面积就达到2310平方千米,而到了2011年,采空塌陷面积达到5000平方千米,调查统计情况如下所示。
从该表中可发现,该省煤矿开采急剧上升,采空区坍陷面积随之而骤增,2011年采空区塌陷面积占据总面积6%,成为比较严重问题。
因此分析其采空塌陷问题势在必行。
1.1 将大量耕地毁坏上图就是从某煤矿开采区域中所拍摄的,毁坏了大量的耕地。
事实上一旦采空发生塌陷就会毁坏大面积的耕地,只要某些地方发生缺水,就可能造成这些地方发生严重沙漠化,上图中一部分植物开始变黄,朝着沙漠化发展,从本次调查发现采空塌陷造成土壤中缺少水分,影响到种植的禾苗正常生长,甚至有许多地方禾苗枯死,几乎是颗粒无收,这样农户必然对煤矿不满而出现矛盾,影响到当地发展和社会安定。
1.2 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图2是研究某省某个地方的生态环境,过去是一望无垠的森林,但是煤矿开采后不到十年,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许多大树和植物相继枯死,山顶上几乎成为了光秃秃一片。
一旦发生塌陷问题,必然降低生态环境,许多良田荒芜,山顶上缺水干旱,而低洼之处成为水洼积聚之处,导致种植极为不便,严重影响农作物产品。
塌陷之处常年是积水,必然形成了沼泽地,更不能够种植农作物。
采空区塌陷区治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塌陷区治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946bbac33d4b14e84246849.png)
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采区塌陷区治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采区塌陷区治理方案矿区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随着开采活动的进行,在开采影响范围内可能产生,治理时统筹考虑开采沉陷与地裂缝的关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1、地测部门每月对采空区地表塌陷、裂隙检查后,分析制定具体的处理办法并实施。
2、重点加强雨季前对地表塌陷区的检查工作,雨季期间要加强气象资料的收集和水检测,加强防洪防汛管理工作。
3、建立完善的封闭系统,首先将采空区用密闭墙与巷道隔离开来,采空区建立观察站,进行观察并记录。
4、地下已废弃巷道或采空区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时,采取地下回填废渣,减缓地面沉陷速度:为制止地面陷形成,通过地面裂缝灌注尾矿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快充填废渣的固化。
5、井下巷道尚在使用阶段,地面出现塌陷和地裂缝迹象时,及时对地裂缝发育地段采取灌浆、密实等措施:在井下巷道加强顶板支护等防塌指施,必要时停止该区段的开采。
6、井下已废弃巷道,地面形成塌陷但规模不大时,采取由外至内将废渣填入下部,中上部用细粒尾矿填充,穷实、上部复土的方式处理。
7、井下已废弃巷道对应的地面塌陷规模巨大时,难以治理的特殊地段,圈定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研究区,制定监测方案。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划定出禁入区、监测区,修建栅栏和观测道路,建立明显标志,防止人、畜误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9、建立充善的封闭系统,将采空区用密闭墙与使用巷道隔离开来,每个采空区地面建立一个观察站,每1--2月进行1次观察并记录二、安全技术措施1、坚持长期的矿山环境及地质灾害监测,随时注意矿山开采进度造成的地质环境变化,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人为灾害发生。
2、必须规范施工、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弃物,必须存放至安全的场所,严禁随意乱倒。
3、开采过程中,对矿山周围地形情况要勤观察,多测量,对开采活动可能引起的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应加强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于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的几点建议
![关于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7fe331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3.png)
关于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的几点建议
1.水土保持
采煤塌陷地离开了实体煤矿,但仍然面临着水土保持的问题。
其中,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新生土丘的消失和破坏,岩石坡度模糊和低效,土地干涸等。
为此,在复垦治理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1)首先要抢救灾害区的新生土丘,以防止岩滩滑坡。
可以在整个滑坡范围内,采用搭建土工护坡,植栽抗滑植物的方式恢复植被,以减少水土流失。
(2)在采煤塌陷地采取岩石拆除,构建稳定的边坡形态,并采取措施加固湿滑斜坡的措施,以降低滑坡情况的发生。
(3)采用具有良好水渗性,对水土流失具有较强抗性的材料,如粒料石,石灰,粉煤灰等,来增强阻挡水土流失的效果。
(4)在采煤塌陷地内林立林分,以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水土保持作用。
2.植物恢复
在采煤塌陷地恢复过程中,植物恢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改善采煤塌陷地的环境质量,实现其快速恢复,并向社会经济带来实际利益。
(1)植物恢复必须符合采煤塌陷地的气候特征和土地特征,以选择根据不同气候。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9e6d62d4d8d15abf234e7b.png)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均占70%以上。
资源开发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和提供足够原料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矿山地质灾害,地下采煤导致的地面沉降、土地资源损害、地面建设破坏等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本文针对采煤区地面塌陷和恢复治理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促进矿区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采煤塌陷区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程。
它是一门综合学科的课题,包含有地形改造、生产能力的恢复、生态的完整性、经济和美学价值等问题。
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它能使矿区社会安定;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文化信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矿区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整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使整治土地提高高而稳定的边际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适用性,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充分合理地利用矿区塌陷区整治土地,能够有效地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持土地质量不退化,生产力不下降,达到充分利用该种资源的目的。
二、采煤塌陷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方面(一)对土壤结构、养分及理化性状的影响在低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对土地的影响主要是由地表倾斜和拉伸变形引起的。
地表变形引起的土壤侵蚀,改变了表土的理化性状和自身的营养条件。
这种侵蚀过程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保持构成极大的威胁,不仅可能出现渗漏、冲刷和挥发现象,而且减弱和改变了土壤持水能力和通气状况,影响有机物和矿物质的分解、淋溶和沉积,土壤胶体对离子的吸附交换、土壤酸碱中和及土壤氧化还原等作用的进行。
土地变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破坏了微生物适宜的生活环境,就会减少由于微生物作用而产生的腐殖质。
由于腐殖质缺少,土壤保水能力差,养分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土质恶化,进而影响到土壤对农作物的养分供应。
(二)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地表塌陷裂缝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地面大气降水的经流和汇水条件,使部分地表水通过塌陷裂缝渗人地下,使地表水系流量减小,甚至干涸;其次是沟通煤层上覆各含水层,使地下水位降低,地表井泉干涸。
浅谈煤炭采空区的危害与科学治理
![浅谈煤炭采空区的危害与科学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b027a7d1f34693daef3e6e.png)
1 煤矿采空区的危害
, ~
衡 ,若疏于治 理 ,便会产生裂 隙和断移 ,在地下 水的涌入和
冲刷 作用下 ,覆岩 、岩层和地表会被 破坏 ,从而形 成采空塌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9 — 2 5
的正常生活 ,严重时还会酿成事故 , 危及人们 的生 存。 1 . 4 增加社会不稳定 因素 煤矿 采空区除破坏生态环境之 外 ,还会增加社会不稳 定
【 作者简介】沈瑞斌 ( 1 9 8 0 一),男,山西孝5 C A . ,本科 ,毕业 于太原理 工大学,助理工程师,现就职 于山西 离柳焦煤集团有
目前 ,我 国在煤 矿 采空 区 治理 方 面严 重滞 后 ,欠 帐较
多 ,山西省社科 院研 究员李连济 主持完成 的国家社会科学基
金项 目 《 我国煤炭城市采空塌陷灾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显
示 ,截 至 2 0 0 4 年1 2 月3 日 ,我 国 煤 矿 采 空塌 陷 面 积 已 超过
7 0 ×1 0 h I I l 2 ,因采 空塌 陷造 成的经 济损失 累计 已超过 5 0 0 亿
总体来说 ,煤矿采空 区的生态环 境大都遭受 了极 大的破
坏 ,无论是 森林 ,还是植被 ,都很难存活 , 危 害严重的地方
甚至寸草不生 ,即使是生命 力顽 强的参天大树 ,也会慢慢枯
死 。可 以说 ,煤 矿采 空区 ,往往 是 天上 灰蒙 蒙 ,地上 光秃
秃 ,治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 1 . 2 破坏耕地
陷 区 。采 空塌 陷 区的危 害是 全方 位 的 ,塌 陷之 处 ,地表 生 态 、房屋 、 耕 地和道路均不能幸 免 ,更可怕 的是 ,塌陷所造 成的 地表 裂缝 会 涌入 大量氧 气 ,使地 下煤 火 的发 生成 为可 能 ,而地下煤 火又会造成采空 区顶板承压减 弱 ,地表裂缝加 大 ,氧气 的进入 更加容易 ,从而 形成 “ 地裂—地 下煤 火区一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afd914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8.png)
1. 背景介绍采煤是一项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行业,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常见和普遍的是采煤塌陷。
采煤塌陷不仅影响了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还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的治理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土地沉降采煤过程中,地下煤层被开采后会造成地面沉降。
沉降的程度与开采的深度、煤层的形态和分布以及地表覆盖物的性质等有关。
沉降会导致地面不平坦,破坏房屋、道路等建筑设施的完整性。
2.2 土地变形采煤塌陷有时还会造成地表的变形,形成裂缝和坑洼。
这种变形不仅破坏了地表结构完整性,也使得地下水位变化,从而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互动。
2.3 植被受损采煤塌陷导致土地变幻、抬升与塌陷,而土地的这种变化对周边的植被和生物的生长情况会造成重要的影响。
采煤塌陷可以造成当地的植被大面积消失,在大规模屠杀植被的同时也根除了周边动物的栖息地。
2.4 污染物泄漏随着地下煤层的开采,一部分地下水和有机物质会在泉附近排放到地面上。
部分的有机物质难以分解,会造成周边土地物质环境污染,导致植被与动物群系遭受剧烈的影响。
同时这些载有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水会汇入地下水系统或地表水,影响地区的水质。
3. 采煤塌陷环境治理措施针对上述提出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措施来解决:3.1 利用大地测量技术大地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LaDAR(雷达測量)衛星等精确定位技术,测量采煤地区的地形萍层,以及测量地面沉降情况和地表变形程度等方法。
这可以帮助了解采煤塌陷对地表的影响范围,以及地表变化的趋势,为采煤后环境修复提供一定依据。
3.2 实行采煤区域合理利用为了减少采煤塌陷的影响,促进环保,一种比较可行的治理方式是科学合理利用采煤区域。
3.3 进行生态恢复为了复原生态系统以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可以在采煤结束之后,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绿化,造成一片自然场景和新家园。
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e329fd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e.png)
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摘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我国对煤炭资源需求量高居不下。
为了满足社会逐渐提高的煤炭需求量,我国各大煤炭开采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煤炭开采范围也逐渐扩大。
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工作可能会影响矿山地质环境,进而导致坍塌现象的出现。
目前,煤矿开采地区的坍塌现象和各类地质灾害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治理煤矿开采地区的坍塌现象和各类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各大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只有积极研究灾害和坍塌现象出现的原因和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对相应的地理环境治理措施进行总结,才能更好地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根据各类基础地理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为后续煤炭开采区域的地质环境治理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煤矿资源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也是我国必不可少的资源。
现阶段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虽然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生态环境越发恶劣,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剧增。
随着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提出,我国家煤炭资源开采和社会经济发展道路逐渐转化为,利用国家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
因此,相关煤炭开采企业一定要提高对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为构建可持续性发展社会提供相应的支持,从而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和谐相处状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深入分析采煤塌陷区和地质环境,可以提出相应的环境治理策略,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这是现阶段我国治理地质环境问题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1]。
1.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方向1.1针对无积水区域的治理工作我国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干燥,降雨量较少,所以导致土壤的蒸发较为快速,这种环境下的采煤区域通常较难形成积水。
这类区域的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且脆弱,因此在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养护的要求,通过各项措施对当地的土壤进行改善,以便于更好地养护水源,避免当地的生态环境加以恶化。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修复治理措施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修复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42124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0.png)
针对以上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修复治理措施,如加强矿井水处理、减少煤矸石堆积、 控制噪声和振动污染等。通过有效治理,可以降低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煤 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04
修复治理措施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பைடு நூலகம்及修 复治理措施
汇报人: 2023-11-21
目 录
•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 生态破坏 • 环境污染 • 修复治理措施
01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煤炭开采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面 积的土地用于矿井、采场、堆场 等设施的建设,导致原有土地利 用方式的改变。
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
大气污染
煤矸石中的硫分在氧化作用下产生 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 造成污染。
火灾和爆炸风险
煤矸石堆积过程中可能产生自燃现 象,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 胁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安全。
噪声和振动污染
噪声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活 质量。
生物多样性丧失
01
02
03
物种灭绝
煤炭开采常常导致当地生 态环境的破坏,许多物种 因栖息地丧失而面临灭绝 的风险。
生态链断裂
开采活动破坏了生物栖息 地,使食物链中的物种数 量减少,导致生态链断裂 ,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迁徙受阻
开采造成的环境破碎化阻 碍了物种的正常迁徙,影 响了种群的繁殖和交流。
景观破碎化
空气污染
粉尘污染:煤炭开采、运输、破碎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影响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
平顶山市煤炭开采区塌陷危害与治理
![平顶山市煤炭开采区塌陷危害与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92236325c52cc58bd6beff.png)
按 科 学 规 律 开 采,另 一 方 面利 用法 律 的 强 制 性 可 以 约束 人 们 按 规 律
开 采 , 从 而 达 到 资 源 开发 开 采 与 环 境 相 协 调 , 达 到 同步 发 展 。
地 面蹋陷是指地 表岩体或土体 受 自然作 用或人为活动影 响向 下 陷 落 ,并 在地 面 形 成 塌 陷坑 洞 而 造 成 灾 害 的现 象 或 者 过 程 。引 起 地面塌 陷的动 力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 、地下开挖采空、大量抽水 等。地面塌 陷按塌 陷的地质条件可分为岩溶塌 陷、采空塌陷及黄土 湿陷。 ( )塌陷对城市地表环境 的影 响和破坏。 二
和 财产 安 全 。
( 综合规划, 以防为 主, 防治结合 。加强城市建设规划, 二) 减少塌陷对城市建筑 物的影响破坏,加强开采规划,使深部开采与 浅部开采相结合,科学开采,有序进行,避免塌 陷发生,加强环境 规划,降低环境影响 、破坏及经济损失。以预防为主,运 用塌陷学
理 论 , 采 用 于 石 反 向 注入 法 。
CA MN H A HR I CI G N
政 法 建 设
平顶 山市煤炭开采区塌 陷危害 与治理
◎ 徐 红 丽
( 平顶 山市 第二 中学, 河南 平 顶山 47 0 ) 6 00 中图分 类号 :T 8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7 — 9 2( 0 0 8 1 9 0 D2 6 3 0 9 2 1 )0 — 6 — 1
煤矿塌陷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措施
![煤矿塌陷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ebc024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a.png)
煤矿塌陷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措施摘要:煤矿塌陷的治理工作对于煤矿开采、对于地区经济、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煤矿塌陷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塌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土地资源既要开展利用,也要科学管理、有效利用,面对当前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发展问题,要及时改进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针对煤矿塌陷区域的不同形态,选择差异化的治理方式,并根据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经济建设情况选择适合的经济发展方式。
以现代治理与传统治理相结合的模式,在综合系统化对于煤矿塌陷区域开展生态恢复治理的基础上,既加强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构造保障社会稳定建设、保障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综合治理新模式。
1在煤矿塌陷区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煤矿塌陷区的出现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要分析不同项目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特殊类型,也要明确煤矿塌陷对于环境的直接影响,分析煤矿塌陷区对于土地资源、水资源、植被生长等的特殊影响,在治理环节构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煤矿塌陷区对于土地资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矿井开采过程中会出现占用耕地的情况,而煤矿生产中雨季地表渗透等情况会使得开采过程中出现地下水,当地下水在高低流动过程中,当地区域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会出现改变,而当地下水环境被煤矿所污染时,则会直接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由于煤矿开采会带来地表变形、破坏地面、坡度增加、土层松散等问题,会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土地变形等。
地表塌陷对于原有地表形态的影响会导致土地侵蚀问题的出现,威胁到正常的农业生产。
煤矿塌陷区对于水资源有着一定的影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随着地下每层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地表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移动和变形情况。
而当矿开采周围地表下沉塌陷出现时,塌陷区域的水资源会受到破坏,地表也会出现大面积的塌陷情况,而塌陷区农业耕地受到影响,会破坏正常的农业生产环境。
煤矿地表塌陷危害分析与治理
![煤矿地表塌陷危害分析与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4fb6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d.png)
煤矿地表塌陷危害分析与治理1. 简介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地表塌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煤矿地表塌陷是指由于煤矿开采造成地下空洞导致地表下陷的情况。
这种地表塌陷会给煤矿周边的居民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对煤矿地表塌陷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治理方法。
2. 煤矿地表塌陷的危害2.1 形成空洞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煤炭被采掘后会形成空洞。
如果未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这些空洞会逐渐扩大并向地表传播,最终导致地表塌陷的发生。
形成的空洞不仅会造成地表下陷,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地震和地面沉降等。
2.2 危及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地表塌陷会对煤矿周边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直接威胁。
地表下陷会导致建筑物的基础被破坏,建筑物可能发生倾斜甚至倒塌。
此外,地下管道、电缆等基础设施也会受到破坏,给供水、供电等基础服务带来严重影响。
2.3 破坏生态环境煤矿地表塌陷不仅会对人类造成危害,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地表塌陷导致土壤沉降,植被枯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污水、脏水等污染物也可能随着地表塌陷进入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资源,对周边的农田和水源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3. 煤矿地表塌陷的治理方法3.1 支护与加固措施为了减轻地表塌陷的危害,需采取有效的支护与加固措施。
常见的方法包括:•钢支撑法:通过安装钢筋和钢材支撑地下空洞,增强地质层的稳定性。
•混凝土灌注法:将混凝土注入地下空洞,填补空洞,增加地下结构强度。
•固结填土法:在地下空洞周围填埋固结土,加固地质层,防止地下空洞扩大。
3.2 水患治理煤矿地表塌陷常伴随着水患问题,如河流改道、地下水倒灌等。
为了防止水患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排水系统建设: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将地下水引导到外部排放,防止地下水倒灌地表。
•河道疏浚:疏浚地下水通道,增加水流通畅度,减少地表水积聚。
•建立水库:修建水库来调节地表水位,缓解地下水倒灌问题。
3.3 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为了修复煤矿地表塌陷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应采取以下措施:•植被恢复:对受损的植被进行恢复和培育,以增强生态系统的复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顶山市煤炭开采区塌陷危害与治理
摘要:平顶山是我省50年代建立的一座典型的矿业城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以平顶山煤矿区的地面
塌陷问题做为研究对象,分析地面塌陷对城区造成的危害,以及针对这种情况应
该如何治理。
关键词:平顶山;煤炭塌陷区;危害;治理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东经120° 14’—133° 45’,北纬33度08’—34 20’。
全境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降,海拔最高2153米,最低68.5米;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现辖汝州市、舞钢市、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和新华、卫东、湛河、石龙四个区,总面积7882 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
平顶山
是我省50年代建立的一座典型的矿业城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
近年来,平
顶山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特别是在
煤炭资源开采方面,出现在严重的地面塌陷问题。
一、煤炭塌陷区对平顶山的危害
(一)什么是地面蹋陷。
地面蹋陷是指地表岩体或土体受自然作用或人为活动影响向下陷落,并在地
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者过程。
引起地面塌陷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地下开挖采空、大量抽水等。
地面塌陷按塌陷的地质条件可分为岩溶
塌陷、采空塌陷及黄土湿陷。
(二)塌陷对城市地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大面积地下采煤矿坑引起地面沉降和陷落,可使村庄、铁路、桥梁、管线等
遭受破坏,农田下陷所引起大面积积水和土地盐渍化而无法耕种。
地面采塌,地
面的移动变形破坏了建筑物地基之间的平衡状态,而导致建筑物发生变形、破坏、塌陷、灾害使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给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威胁着
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近年来,平顶山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强力开发,地面塌陷面积不断扩大,地裂缝,山体开裂不断发生,由采煤塌陷造成的市区北部落凫山,姑娘山两
处山体开裂,引起市电视转播台建筑物出现裂缝,影响了政党电视转播,位于石
龙区的青草岭由采煤塌陷引起的山体开裂宽达2.5----4.5米,断断续续延伸约4.5
公里,使该地区的工业和水利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给煤矿安全生产造成
了严惩的威胁,平顶山市石油公司位于市区北煤矿井区内,地面塌陷已使油库安
全受到威胁,库区出现大量裂缝,尤其微机房和罐所所在地为甚,微机房因塌陷
墙体造成多处裂缝已成危房,库区北面因塌陷出现多处大的裂缝横贯库区,油罐
倾斜,输管道扭曲变开,如不及时处理,将危及油库和矿井安全,进而可能造成
更大的危害。
土地和耕地的破坏与保护使煤矿企业生产建设中面临的量大面广的
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煤炭生产和农业生产,关系到农民生活和农工关系,政策性
很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
规定执行。
我国的年采煤11亿吨,副产物煤矸石近2亿吨,而每拆成万吨煤造成3至4亩的塌陷,沉陷有时甚至达8亩,年塌陷面积近33万亩,矸石每万吨占地0.8亩,年占地近1.6万亩,我国因采煤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以每年34.6万亩的速度增长,其中有一半是耕地,而我国人均占地平均少,不到1亩,这给我国土地问题又增
新疮。
平顶山也是一个人均耕地少的城市,而且市区北面群山连绵,可用耕地更
少,所以地面塌陷的危害就更加严重。
塌陷直接作用于人类或其周围的生物体,威胁其生存,使其受伤或死亡,塌
陷直接的作用于地面环境,水体环境,气体环境,通过环境破坏而间接地作用于
生物体,造成居民生活困难的系列问题,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破坏生物链,造成
水生生物,地面的大量动植物生存困难,以至死亡,甚至绝种,城市生态环境遭
到破坏。
塌陷区对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晴天扬尘造成空气的污染,其危害更加严重,塌陷造成的空气污染破坏,加之城市本身的空气污染,迫使煤炭城市的气体
环境破坏日趋恶化。
空气污染远远超过规定的气体指标,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了人
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塌陷区人口大量患有气管炎和肺部疾病。
二、平顶山塌陷区治理与环境保护
针对平顶山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成的城区塌陷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
做起,改变平顶山地面塌陷的现状。
(一)加强立法,提高采煤城市资源环境意识,增强法律约束,从而预防塌陷,保护治理环境。
要真正实现治理灾害,保护环境,则必须控制人为因素,加强立法。
一方面通过立法可以增强人们科学开采意识,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资源开
采环境的关系,自觉地按科学规律开采,另一方面利用法律的强制性可以约束人
们按规律开采,从而达到资源开发开采与环境相协调,达到同步发展。
(二)综合规划,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城市建设规划,减少塌陷对城市建筑物的影响破坏,加强开采规划,使深部开采与浅部开采相结合,科学开采,
有序进行,避免塌陷发生,加强环境规划,降低环境影响、破坏及经济损失。
以
预防为主,运用塌陷学理论,采用干石反向注入法。
(三)因地制宜,科学治理。
煤炭城市因采煤造成了塌陷,因塌陷具有毁灭
性和不可逆性,因此只能从治理着手,根据各塌陷区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运用
塌陷学、生态学、环境学等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沼理。
对于河道两旁的塌陷地带,采用植树林带的方式,既防治了水土流失,又增加了城市绿地。
对于地下水位较
低的塌陷城市耕地,一般采用煤干石、粉煤灰充填覆土的方法,既将煤干石或粉
煤灰充填塌陷坑后,再在上面覆盖0.5---0.8米厚的土,经验证,庄稼长势良好。
对于生态环境,可采取种植环城林的方法,既可净化空气,又可防止山洪及水土
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对于居民区及耕地上的大面积积水,可采用积水串联法,
运用标高,机械的方式将水聚于一潭,治理改造了地面积水污染,促进生态农业
发展。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塌陷地带,一般采用挖深填浅的方法,即是将塌陷较
深的地带土壤挖出,填到塌陷较浅的地带,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养鱼、种植、
养殖、放牧等方式,形成自然循环的生态链。
对于塌陷的城市构筑物,一方面要
合理进行城市规划,使其在翻建过程中尽量建在塌陷的稳定区域内,防止塌陷破坏,另一方面要运用抗塌陷技术,在建筑时进行抗塌陷预防措施,防止塌陷破坏。
总之,我们应该重视地面塌陷问题,从早做起,从小做起,为平顶山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及长远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