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总结

合集下载

神经生物学2复习整理 【终极版】

神经生物学2复习整理 【终极版】

神经生物学2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3分*6题=18分)

1.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舒缩运动,是呼吸肌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进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所形成的。

2.外呼吸:

又称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3.消化:

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消化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

4.吸收:

指食物的成分或消化后的产物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5.渗透性利尿:

使用可被肾小球滤过而又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来提高肾小球管液中溶质的浓度,以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

6.水利尿:

大量饮入清水后,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素的生成和分泌减少,引起尿量增多,这一现象称为水利尿。

7.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统称为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呼吸时,呼吸道内的气量并不参与肺泡和血液的交换。肺泡无效腔: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8.肺活量: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者总和为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反映肺每次通气的最大能力,一定程度上可衡量肺通气功能。

9.胃粘液屏障:

胃上皮细胞分泌的黏原颗粒排出后覆盖在黏膜表面,形成胃黏液屏障,能防止胃液内高浓度的盐酸与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

10.激素:

腺细胞分泌的高效能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淋巴液运送和组织液扩散对靶组织或细胞发挥作用。它不是代谢产物,也不是神经递质。

11.肾糖阈:

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这个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这个血糖浓度正常值为180mg/100mL。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神经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神经生物学是关于神经系统的科学领域,涉及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发生、发育、疾病等各方面知识。本文将从细胞水平、单

元回路水平、神经系统水平三个方面,总结一些常见的神经生物

学知识点。

细胞水平

1.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其主要结构包括细胞体、

树突、轴突等。树突主要接收神经冲动,而轴突则在神经末梢释

放神经递质。神经元的典型结构有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

极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连接。

2.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的非神经元细胞,主要具有支持、

保护神经元的功能。与神经元相比,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更多。其

中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密集胶质细胞是三种常见的胶质细胞。

3. 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在兴奋状态下产生的一种电信号。其产生主要是由于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的开关机制。动作电位具有特定的形态和时间序列特征,可以被记录和分析。

4. 突触传递

突触传递是一种神经信号传递方式,由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影响相邻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等靶细胞。突触传递主要包括化学突触传递和电子突触传递两种方式,前者是通过神经递质介导的,后者是通过电流通过直接传递关节隙。

5. 突触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传递能力的改变。其主要形式包括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LTP和LTD的产生机制包括突触前活动变化、突触后细胞膜电位变化和神经递质浓度变化等。

单元回路水平

1. 神经环路

神经环路是由多个神经元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神经网络结构。神经环路可以通过神经突触连接,从而形成复杂的功能。常见的神经环路包括反射弧和中枢神经环路等。

2、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2、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第九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01. nerve impulse (神经冲动)

沿神经纤维传导的一个个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02. axoplastic transport (轴浆运输)

轴突内的轴浆经常流动,进行性物质的运输和交换,称为轴浆运输。

第二节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03. synapse (突触)

神经元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根据媒介物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

04.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05.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06. after discharge(后放)

在反射活动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

07. non-directed synaptic transmission(非定向突触传递)

神经递质从轴突末梢的曲张体释出后通过弥散作用到达效应细胞,与其相应的膜受体结合而传递信息。第三节神经递质与受体

08. 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

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膜释放,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09. neurotransmitter co-existence(递质共存)

神经生物学概论

神经生物学概论
John Carew Eccles
They shared the 1963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or work on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from nerve cells.
18
Sir Bernard Katz
22
• 20世纪30年代Foerster和Penfield在利用科手术 在清醒的病人身上,用电刺激大脑的不同部位引 起不同反应 • 20世纪40年代Sperry开始用猫和猴子做实验, 切断大脑两半球间的连接,进行观察。 • 60年代,对癫痫病人作两半球割裂治疗的观察
23



8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Sperry阐明 人脑的左半球除具有抽象思维、数学运算及逻辑语 言等各项重要机能外,还可以在关系很远的资料间 建立想象联系,在控制神经系统方面人脑的左半球 也很积极,起着主要作用。 还发现人脑右半球也同样具有许多高级功能,如对 复杂关系的理解能力、整体的综合能力、直觉能力、 想象能力等;此外,它还被证实是音乐、美术及空 间知觉的辨识系统,因此人的右脑蕴藏着很大的潜 力。 Sperry获198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神经生物学
丁斐 教授
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与神经科学系
1
第1章


基础神经科学 主干:神经生物学 (neurobiology)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篇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第一章神经元和突触

一、名词解释:神经元突触神经胶质细胞

二、问答题:

1. 神经元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可分为哪些类型?

2. 简述突触的分类。

3. 试述化学突触的结构特征。

4. 试述电突触的结构特征。

5. 神经胶质细胞分为几种类型?

第二章神经元膜的电学特性和静息电位

一、名词解释:静息电位极化去极化超极化

二、问答题:

1. 神经元膜的物质转运方式有哪些?

2.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性是什么?

3. 简述钠钾泵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

4. 比较生物电记录技术的细胞外记录和细胞内记录。

5. 静息膜电位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6. 综述静息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7. 简述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

第三章神经电信号和动作电位

一、名词解释:局部电位突触电位阈电位动作电位离子电导兴奋兴奋性阈强度

二、问答题:

1. 离子学说的要点是什么?

2. 简述局部电位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离子机制。

3. 简述动作电位的特征。

4. 简述动作电位(锋电位)产生的条件及依据是

什么?

5. 综述动作电位-锋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6. 综述动作电位-后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7. 试以阈电位概念解释动作电位的触发机制。

8. 试述神经元的兴奋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神经电信号的传递

一、名词解释:化学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整合突触可塑性

二、问答题:

1. 简述神经电信号传递及其传递方式

2. 试述化学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3. 比较EPSP和IPSP的产生及其特征。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

Neurulation in vertebrates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neural tube, which gives rise to both the spinal cord and the brain.

脊椎动物的神经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最终形成大脑和脊髓)的过程,称为神经胚化

Neuron proliferation:

1.Cell processes extension while cell body stay in ventricular zone

(G1,细胞发出突起)

2.During the synthesis of DNA, cell body migrate away from

ventricular zone (S,细胞向表层移动)

3.After the synthesis, cell body move back to ventricular zone along

its process(G2,细胞核返回)

4.Cell process retract (突起缩回)

5.Cell division(细胞分裂)

growth cone (生长锥):The growing tip of a neurite is called a growth cone (生长锥), which is specialized to identify an appropriate path for neurite elongation.

Synaptic capacity (突触容量):

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

受体:能与内源性配基(递质,调质等)或相应药物与毒素等结合,并产生特定效应的细胞蛋白质。按跨膜信息转导分为:受体门控离子通道,G蛋白耦联受体,酶活性受体。

突触: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

神经元: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曲张体:轴突末梢上形成的串珠状的膨大

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过特性。极化:由于跨膜电位的存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的电模型,膜内负膜外正。处于静息状态的细胞,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静息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对外不显电性。

去极化:去极化是指跨膜电位处于较原来状态下的跨膜电位的绝对值较低的状态。是通过向膜外的电流流动或改变外液的离子成分而产生。

超极化: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向发展,外部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

静息电位:指未受刺激时神经元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神经元兴奋和活动的标志,是神经信息编码的基本单元,是信息赖以产生、编码、运输、加工和整合的载体。

阈刺激:引起有机体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为。

神经生物学试题大全

神经生物学试题大全

神经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膜片钳

2. 后负荷

3. 横桥

4. 后电位

5. Chemical-dependent channel

6. 兴奋—收缩耦联

7. 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

8. 钙调蛋白

9. 内环境

10. Channel mediated facilitated diffusion

11. 正反馈及例子

12. 电紧张性扩布

13. 钠泵(Na+—K+泵)

14. 阈电位

15. Chemically gated channel

16. 绝对不应期

17. 电压门控通道

18.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19. 主动运转

20. 兴奋

21. 易化扩散

22. 等张收缩

23. 超极化

24. (骨骼肌)张力—速度曲线

25. 时间性总和

26. cotransport

27. Single switch

28. 胞饮

29. 最适前负荷

30. excitability兴奋性

31. 阈电位和阈强度

二、选择题

1. 正常的神经元,其细胞膜外侧比细胞间质

A. 略带正电

B. 略带负电

C. 中性

D. 不一定

三、填空题

1. 钾离子由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是通过易化扩散方式,转运Ach是通过方式,从神经末梢释放到突触间隙。葡萄糖是通过_______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2.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 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而兴奋时,都要首先产生_______。

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波的传导速度快慢取决于_______和________。

4. 骨骼肌细胞横管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纵管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

神经生物学总结

神经生物学总结

神经生物学总结

1、神经元的定义、分类: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细胞体位于脑、脊髓和神经节中,细胞突起可延伸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神经元分类:

①根据神经元数目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在离胞体不远处呈T型分为两支,因此,称假单极神经元。其中一支突起细长,结构与轴突相同,伸向周围,称周围突,其功能相当于树突,能感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向胞体;另一分支伸向中枢,称中枢突,将冲动传给另一个神经元,相当于轴突。

双极神经元:从胞体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一个是树突,另一个是轴突。

多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是人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又可依轴突的长短和分支情况分为两型:①高尔基Ⅰ型神经元,其胞体大,轴突长,在行径途中发出侧支,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②高尔基Ⅱ型神经元,其胞体小,轴突短,在胞体附近发出侧支。

②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也称传入神经元是传导感觉冲动的,胞体在脑、脊神经节内,多为假单极神经元。其突起构成周围神经的传入神经。神经纤维终末在皮肤和肌肉等部位形成感受器。

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是传导运动冲动的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位于的灰质和节内,其突起构成传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终未,分布在肌组织和腺体,形成效应器。

中间神经元:也称联合神经元,是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是多极神经元,人类中,最多的神经元,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网络。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其突起一般也位于灰质。

③根据神经元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分类:

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 量子释放: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神经细胞: 运动单位 反射: 神经递质: 突触 静息电位: 记忆: 跳跃式传导 视皮层功能柱: 最后公路 (fianl common path ):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学习: 神经诱导:
wk.baidu.com
Motor neuron pool Neurobiology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Nerve growth factor(NGF)) Brain Axon Synaps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NE Muscle spindle 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AP) Neuron Resting potential Ion channel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 Ach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Golgi tenden organ
问答题 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神经递质? 简述海兔缩腮反射习惯化机制 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有什么区别? 请说明肌梭的结构、感受机制和功能。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区别是什么? 请绘图简要说明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右顶叶联合皮层受损或病变的病人表现有哪些? 。 弥散调制系统的神经元有哪些共性? 举例区分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化学门控离子通道、机械门控离子通道和水通道 绘图叙述内毛细胞的声电换能过程。 帕金森氏病的发病机理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神经生物学-考试习题

神经生物学-考试习题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神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

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作用。

2.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

作电位。

4.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5.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神经纤维的全或无现象有两点内容: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度不

依赖刺激强度变化而变化;②动作电位在传导过程中,不因传到距离增加而衰减。

6.电压门控通道:指通道的开放或关闭与通道所在部位的膜两侧的跨膜电位改变有关,当膜电位改

变时,当膜电位改变时,可引起通道蛋白构型发生改变,而使通道开放或关闭。

二、单选填空

1.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细胞接受刺激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

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缓慢

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2.关于细胞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动作电位的峰值接近Na+平衡电位

B、动作电位复极相主要又K+外流引起

C、静息电位水平略低于K+平衡电位

D、动作电位复极后,钠和钾顺电浓度梯度复原

3.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E)

A、具有许多突触

B、具有转运代谢物质的作用

C、具有支持作用

D、没有轴突

E、没有细胞分裂能力

4.神经元主要的组成和功能部分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终末。

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丁字裤:

一、名词解释:

1.微管结合蛋白(MAP):在细胞内,微管除含有微管蛋白外,还含有一些同微管相结合的辅助蛋白,这些蛋白质总是与微管共存,参与微管的装配,称MAP。其在细胞中起稳定微管结构、促进微管聚合和调节微管装配的作用。

2.Tau蛋白:有5种不同的类型,由同一基因编码,是一类低分子量辅助蛋白,也称装饰因子,存在于神经细胞轴突。其功能是增加微管装配的起始点和促进起始装配速度,进而促进二聚体聚合成多聚体。控制微管延长的作用。

3.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传递的一种特化结构。分类:化学性、电突触。

4.神经递质:神经系统通过化学物质作为媒介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称为化学传递,化学传递物质即神经递质。

5.神经调质:有一些神经调节物本身并不直接触发所支配细胞的功能效应,只是调节传统递质的功能和作用,称为神经调质。

6.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可溶性多肽因子,其表达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周期性,为神经系统提供了一个营养因子的微环境。

7.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导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的过程。方式:细胞间隙连接、膜表面分子接触、化学通讯。

8.信息物质: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9.细胞间信息物质:是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的统称,又称作第一信使。10.第二信使: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物质,如:cAMP、cGMP、Cer、IP3、DAG、Ca2+和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等。

第二信使系统:腺苷酸环化酶系统,NO与鸟苷酸环化酶系统,肌醇脂质信使系统和IP3、DAG 分叉信息转导通路,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

神经生物学重点复习版

神经生物学重点复习版

第一篇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第一章神经元和突触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元: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异性功能接触部位称之为突触。

3、神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

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二、问答题:

1. 神经元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可分为哪些类型?

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包括胞体(营养和代谢中心)、树突(接受、传导兴奋)、轴突(产生、传导兴奋)。分类:

1)、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分类: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2)、根据树突分类:①按树突的分布情况分类:双花束细胞、a细胞、锥体细胞、星形细胞。②按树突是否有棘突:有棘神经元、无棘神经元。③按树突的构型:同类树突、异类树突、特异树突神经元。

3)、根据轴突的长度分类:高尔基I型神经元、高尔基II型神经元。

4)、根据功能联系分类:初级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5)、根据神经元的作用分类: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

6)、根据神经递质分类:胆碱能神经元、单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

2. 简述突触的分类。

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异性功能接触部位称之为突触。分类:

1)、根据突触连接的成分分类:轴—体、轴—树、轴—轴三种最为主要。

2)、根据突触连接的方式分类:依傍性突触、包围性突触。

3)、根据突触连接的界面分类:I型突触(非对称性突触)、II型突触(对称性突触)。 4)、根据突触囊泡形态分类:S型突触、F型突触。

神经生物学概述神经元

神经生物学概述神经元

Classificat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11 2021/3/13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Brain 脑
✓ Telencephalon 端脑 ✓ Diencephalon 间脑 ✓ Cerebellum 小脑 ✓ Brain stem 脑干
六个分支:
4 行为神经生物学:
✓ 以生活着的完整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神经系统的 学习记忆、情感、睡眠与觉醒等现象。
5 发育神经生物学:
✓ 是研究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包括细胞间的识别与 基因表达,神经通路的寻找与建立,神经细胞的衰 老等。
6 比较神经生物学:
✓ 是从种系上研究神经系统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 及进化规律。
1904年出版了“人和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组 织学”,提出了突触(synapse)假设
1921年用蛙心交叉灌流实验证明了神经化 学传递的存在
1925年成功地记录了单根神经纤维的电脉 冲
1931年发现了第一个神经肽:P物质
(substance P)
8
2021/3/13
三位神经科学家: A Carlsson,瑞典哥德堡大学神经药理学家 P Greengard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分子神经生
Terminology

神经生物学的专有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的专有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的专有名词解释

神经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发展的学科。它涉及到众多的专

有名词,这些术语在理解和研究神经科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神经生物学专有名词及其解释。

1.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它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神经信号。一个

典型的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部分,含有细胞器和遗传物质。树突是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的突起。轴突则将信号传递至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通过化学或电信号传递信息。

2. 突触传递

突触传递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它包括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形式。

化学突触是最常见的形式,通过神经递质分子在突触间隙中传递信号。电突触则通过细胞间的电流直接传递信号。突触传递在神经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调节着神经信号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方向。

3.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是激活或抑制神经元的信

号分子。一些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谷氨酸、丙酮酸、GABA和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释放,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改变细胞膜上的电位,从而传递信息。

4. 突触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是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机制,它指的是突触连接的强度和效果可

以通过学习和经验发生改变。突触可塑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增强和抑制。增强型

可塑性增强了突触传递信号的效果,而抑制型可塑性减弱了传递信号的效果。这种可塑性能够适应和记忆不同的环境和刺激。

5. 神经回路

神经回路是由多个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它们负责协调和调节神经系统

医学神经生物学复习重点

医学神经生物学复习重点

医学神经生物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神经肽:是泛指存在于神经组织并参与神经系统功能作用的内源性活性细胞,是一类特殊的信息物质。

2.快速突触传递:递质激活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通过对受体的变构作用使通道开放,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反应。仅需几秒。

3.适宜刺激:用某种能量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时,只需要极小的强度就能引起相应的感觉。

4.给光—中心细胞:光照射中心区引起细胞兴奋,光照射周围区则抑制此细胞。用弥散光同时照射中心和周围,他们的反应倾向于彼此抵消,但以兴奋为主。

5.撤光—中心细胞:光照射中心区引起细胞抑制,光照射周围区则兴奋此细胞。用弥散光同时照射中心和周围,他们的反应倾向于彼此抵消,但以抑制为主。

6.前馈性调节:是根据身体将要发生的平衡扰乱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7.感受器:是动物体表、体腔或组织内能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过程的结构。

8.感觉器的换能:接受能量刺激,并将所感受到的能量刺激转换成为电信号。

9.日节律:周期大约为24小时的生物节律。

10.膜电位:生物细胞以膜为界,膜内外的跨膜电位差。

11.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12.发生器电位:当感受器细胞和感觉神经末梢受到感觉刺激时,便产生与刺激强度相适应的非传导性电位变化,由此电位变化而产生向中冲动时,称为发生器电位。

13.突触:神经元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的特异功能接触部位。

14.LTP:长时程增强,由于突触连续活动,而产生的可延续数小时,乃至数日的该突触活动的强增现象。

15.视色素的活化:当光照时,一个视紫红质接受一个光子后,其中的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第九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01. nerve impulse(神经冲动)

沿神经纤维传导的一个个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02. axoplastic transport(轴浆运输)

轴突内的轴浆经常流动,进行性物质的运输和交换,称为轴浆运输。

第二节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03. synapse(突触)

神经元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根据媒介物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04.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05.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06. after discharge(后放)

在反射活动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

07. non-directed synaptic transmission(非定向突触传递)

神经递质从轴突末梢的曲张体释出后通过弥散作用到达效应细胞,与其相应的膜受体结合而传递信息。第三节神经递质与受体

08. 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

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膜释放,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09. neurotransmitter co-existence(递质共存)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可以共存于同一神经元内的现象称为递质共存。

第四节神经反射

10. nonconditioned reflex(非条件反射)

指在出生后无需训练先天就具有的反射,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

11. conditioned reflex(条件反射)

指在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在后天形成的反射,它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12. reflex center(反射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某一特定生理功能起共同调节作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反射中枢。

13. recurrent inhibition(回返性抑制)

指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通过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其它神经元的现象。

14. 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传入侧支性抑制)

指传入神经除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外,同时发出侧支兴奋某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经它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的过程。

15. presynaptic inhibition(突触前抑制)

指传入神经受到与它构成轴突—轴突突触的另一末梢作用而使膜部分去极化,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从而使与其构成轴突—胞体突触的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小,不容易产生动作电位的抑制作用。

16. presynaptic facilitation(突触前异化)

指传入神经受到与它构成轴突—轴突突触的另一末梢作用而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增多,最终使感觉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增大,容易产生动作电位的易化作用。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7. 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特异性投射系统)

经典的感觉传导路(除嗅觉外)上行至丘脑,在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18. 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经典感觉传导路的第二级神经元的上行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枝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过多次换元,到达丘脑的髓板内核群,最后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19. nociception(伤害性感受)

中枢神经系统对伤害性信息的反应和加工,可以发生在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

20. referred pain(牵涉痛)

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常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现象。

第六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1. motor unit(运动单位)

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

22. stretch reflex(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被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被牵拉肌肉的收缩,称为牵张反射。

23. tendon reflex(腱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24. muscle tonus(肌紧张)

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25. spinal shock(脊休克)

突然横断脊髓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一切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26. decerebrate rigidity(去大脑僵直)

在中脑的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的去大脑动物立即出现全身肌紧张明显加强,表现为四肢伸直、脊柱挺硬、头尾昂起,称为去大脑僵直。

27. attitudinal reflex(状态反射)

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改变躯体肌肉的紧张性。

第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28. biorhythm(生物节律)

机体各种生命活动按一定时间顺序发生变化的节律性即生物节律。

29. autonomic nerve system(自主神经系统)

一般仅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第八节脑的高级整合功能

30. learning(学习)

人或动物依据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

31. memory(记忆)

人或动物对以往经验的储存和回忆,是学习到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32. αblock(α阻断)

正常成人安静、清醒、闭眼时出现的α波,在睁眼或接受其它刺激时立即消失而呈现β波,称为α阻断。

33. desynchronization(去同步化)

脑电波由高幅慢波转化为低幅快波的现象,表示兴奋过程增强。

34. synchronization(同步化)

脑电波由低幅快波转化为高幅慢波的现象,表示抑制过程的发展。

35. after discharge(后发放)

为主、次反应之后的一系列正相周期性电位波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