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应急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街道总体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街道总体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一、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确保街道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切实提高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把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构建和谐、平安街道创造良好条件,特制定本手册。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手册。

1.3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街道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2.1 突发事件分类

(1)自然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

(2)事故灾难:工矿商贸等企业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事故、职业中毒、动物疫情、饮用水安全等。

(4)社会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暴力事件、网络安全事件等。

2.2 突发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因素,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Ⅰ级):对街道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

(2)重大(Ⅱ级):对街道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

(3)较大(Ⅲ级):对街道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一般生态环境破坏。

街道应急管理制度

街道应急管理制度

街道应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街道应急管理工作,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街道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范为先的方针,坚持救灾扶危、资源有限、全民参与、依法治理的原则。

第三条街道应急管理工作应该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本街道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计划,提出应急预案;

(二)保障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三)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收集、分析、发布重大灾害、突发事件信息;

(五)指导和协调各相关单位做好本单位内部的应急管理工作;

(六)协调处理突发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和恢复受灾地区的社会秩序。

第四条街道应急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上级领导的统筹调度作用,建立健全街道、社区、企业和基层等多级多方应急管理机制。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应当积极配合街道应急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应急预案制定、应急物资的储备供应、应急演练、信息收集、社会影响的协调处

理等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

第六条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确定应急预案的范围、内容、程序和组织实施步骤。

第七条应急预案应当分为一级预案、二级预案和三级预案,并且明确各级预案的指挥部和指挥体系。

(一)一级预案是对突发事件的主要应急预案,面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二级预案是对特定的突发事件加以规范的预案,面向特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街道镇应急管理规章制度

街道镇应急管理规章制度

街道(镇)应急管理规章制度

(目录)

1•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2.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演练制度

3.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4.应急值班备勤制度

5.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制度

6.应急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7.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和演练制度

8.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9.巡查巡护和监测预警制度

10.应急管理会商研判制度

11.突发事件信息处理流程图

12.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规范流程图

13.街道(镇)应急救援队人员信息台账

14.社区(村)应急救援队人员信息台账

一、掌握辖区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网格化运行情况,督促实施日常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网格化监管,应急准备和科普宣教工作,定期向街道(镇)党委、政府报告工作开展情况,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

立即督促整改,做好记录,并报告上级相关部门。

二、完善基层应急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服务站值班和信息报送,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等各项规章制度。

三、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研判风险趋势,制定防范化解措施,落实街道(镇)党委、政府工作安排。

四、每月组织安全巡查、检查,及时报告有关风险隐患,配合做好隐患整改工作。

五、指导综合救援队伍开展日常业务训练和演练,配合做好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

2、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制度

一、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根据辖区各类突发事件类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培训工作计划,明确培训方式、内容及对象,并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情况。

二、应急救援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各类应急救援设备装备、物资器材使用及维保方法;常用抢险救援技能;经典应急救援案例等。

街道办应急处置方案

街道办应急处置方案

街道办应急处置方案

1. 应急处置概述

本应急处置方案适用于街道办公室及各部门突发事故、紧急事件、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等应急情况的处理。应急处置是指在突发情况下,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及采取对处置事故的应急行动。本方案主要包括应急响应级别的确认、应急处置组织、应急处置指挥、应急处置措施等。

2. 应急响应级别

(1)I级应急响应:一般突发性事件,如居民区小型自然灾害、商业街区小规模交通事故等。责任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2)II级应急响应:较大范围的事件,如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疫情等。责任单位:街道办公室负责人。

(3)III级应急响应:重大突发性情况,如涉及到较广范围的公共安全等重大

事件。责任单位:区级政府和公安部门。

3. 应急处置组织

(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街道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企事

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应急处理措施。

(2)应急处置指挥部:由街道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事故处置和管

理单位、救援力量、医疗机构等参与成员为指挥部成员,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对重大突发事件展开应急处置指挥。

(3)应急救援队伍:由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参与应急救援行动,

包括专业的救援队伍和义务救援队伍。

4. 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力量: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以快速、高效、科学的方式组织力量,

协调和调度力量,迅速应对突发事件。

(2)安全疏散: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迅速有序地疏散受到影响的人群。

(3)调用资源:组织调集应急救援力量,争取全面应急资源支持,调用消防、医疗、交通、供电等相关部门及资源。

街道应急办各项规章制度

街道应急办各项规章制度

街道应急办各项规章制度

一、组织架构

根据街道工作需要,应急办公室设立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分别负责应急工作的统筹协调

和日常管理。办公室下设信息科、救援组、物资保障组、医疗组等部门,根据各部门职责

统一行动,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二、工作职责

1.主任负责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和指导,协调各部门合作,确保工作任务完成。

2.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分管具体事务,负责危机管理、协助预案编制等工作。

3.信息科负责收集、分析和发布紧急信息,提供给其他部门参考,做好信息传递工作。

4.救援组负责突发事件现场救援工作,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置,保证群众安全。

5.物资保障组负责保障救援工作所需物资的储备和调配,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6.医疗组负责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保障伤员生命安全,做好医疗保障工作。

三、应急预案

1.制定应急预案是应急工作的重要保障,每年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适应各种

突发事件的发生。

2.应急预案要根据不同情况划分级别,明确每个级别的处理流程和措施,确保在最短时间

内做出应对。

3.应急预案要与相应的部门密切配合,定期进行演练和验收,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应急演练

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是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每季度进行一次模拟演练,检验应

急预案的实施情况。

2.演练的内容要贴近实际情况,模拟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考核各部门的应急处理能力。

3.演练后要及时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救援工作的水平。

五、物资储备

1.建立物资保障体系是应急工作的关键,要对各类应急物资进行分类储备,确保在灾害发

街道应急救援工作制度范本

街道应急救援工作制度范本

一、总则

为提高街道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

1. 成立街道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街道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包括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协调等。

3. 各社区设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本社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应急救援职责

1. 指挥部职责:

(1)组织制定和修订应急救援预案,确保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组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物资保障。

(4)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2. 办公室职责:

(1)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

(2)协调各社区应急救援小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3. 社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1)负责本社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

(2)组织开展本社区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3)做好本社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工作。

四、应急救援工作流程

1. 预警阶段:

(1)接到预警信息后,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办公室收集相关信息,分析预警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

(3)社区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开展预警宣传,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2. 应急响应阶段:

(1)指挥部下达应急救援指令,各相关部门、单位立即行动。

(2)办公室协调各社区应急救援小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社区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镇街应急管理制度

镇街应急管理制度

镇街应急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加强镇街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管理机构

1. 镇街政府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镇街的应急管理工作。

2. 应急管理办公室设立专职人员,分别负责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和维护、应急通讯联络等工作。

3. 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与各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组织应急演练,定期检查和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落实和应急设施的维护保养。

三、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

1. 镇街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草拟和修订《镇街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单位参与讨论和完善。

2. 应急预案应包括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情况的处置措施、协调机制、人员组织、物资储备、通讯联络等内容。

3. 应急预案应不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以保证应急预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应急演练

1. 镇街应急管理办公室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2. 演练内容应包括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等不同类型的应急情况。

3. 演练采取模拟、实地、实战等方式进行,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物资储备和维护

1. 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镇街拟订应急物资储备计划,抽调专人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保管和日常检查。

2. 应急物资储备应覆盖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情况所需的物资,包括食品、药品、应急设备等。

3. 应急物资储备定期检查和更新更新,保证应急物资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六、通讯联络

1. 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与相关单位建立应急通讯联络机制,确保应急时的信息畅通和协调配合。

街道应急办工作规章制度

街道应急办工作规章制度

街道应急办工作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了加强街道应急办工作,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应急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

1. 街道应急办是专门负责应急工作的机构,直接隶属于街道办事处。

2. 街道应急办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应急工作。

3. 街道应急办应建立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协调各单位间的工作。

第三章职责和任务

1. 负责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启动、组织指挥、信息报送等流程。

2. 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 负责受灾群众的救助和安置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4. 负责协调各单位的应急工作,确保各方面的配合和合作。

第四章应急预案

1. 街道应急办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灾害类型、应急程序、人员职责、资源调配等内容。

2. 应急预案需要经过领导小组审批后方可执行。

3. 应急预案应定期检查和修订,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第五章应急演练

1. 街道应急办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应急演练应当包括模拟灾难的场景,模拟不同应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内容。

3. 应急演练的结果应当及时总结和反馈,为下一次演练提供经验和教训。

第六章应急值班

1. 街道应急办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值班。

2. 应急值班人员需要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及时响应各类突发事件。

3. 应急值班人员需要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 街道应急办应当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应急救援队伍应当具备专业的救援技能和经验,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街镇应急管理制度

街镇应急管理制度

街镇应急管理制度

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有

效应对各种应急事件,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建

设和完善。街镇作为城市的基层组织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建立健全街镇应急管

理制度,对于提升街镇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二、街镇应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1. 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街镇是城市最基层的管理单位,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往往是最先受影响的地方。建立完善

的应急管理制度,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各类救援力量,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有了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任务清晰明确,能够快速响应、协同配合,提高应急处理工作的效率,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3. 增强街镇抵御灾害的能力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升街镇在灾害事故中的抵御能力和处

理能力,做到能够灾前预防、灾中救援、灾后恢复。

4. 提升街镇整体治理水平

街镇应急管理制度是街镇整体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应急管理工作的推进,促进

了街镇的整体治理水平提高,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居民的安全感。

三、街镇应急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1. 组织体系

在街镇内设立应急管理部门,明确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明确各成

员的职责,制定领导小组成员的值班轮换制度,确保24小时应急处置能力。

2. 预案制定

编制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

全事件等各类应急预案。确保各类预案信息时效、可操作性,与上级相关预案相衔接,确

街道应急办应急预案

街道应急办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街道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

2.1 组织体系

街道应急办负责本预案的组织实施,设立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稳定处置组等。

2.2 职责

(1)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决策决策,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2)办公室: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宣传、培训等工作。

(3)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组织实施救援行动。

(4)综合协调组:负责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上报等工作。

(5)救援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6)医疗救护组:负责伤病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

(7)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监控等工作。

(8)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装备的调配、供应等工作。

(9)稳定处置组: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稳定群众情绪、做好善后处理等工作。

三、应急响应

3.1 预警响应

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程度等因素,将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

3.2 预警发布

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级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告知公众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街道办事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街道办事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街道办事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街道办事处应急组织机构通常包括以下职责和职能:

1. 办公室:负责协调和组织应急工作的日常事务,包括会议召开、文件汇报、统筹协调等工作。

2. 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指挥和决策,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应急行动,并对应急工作进行统筹管理。

3. 政策法规科:负责研究和制定应急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监督和指导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

4. 预警科:负责建立和管理应急预警系统,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和引导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救援抢险科:负责组织和指导各类救援、抢险队伍的建立和培训,协调和指挥突发事件的救援行动。

6. 综合协调科:负责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信息管理,收集、汇总、分析和发布与应急工作相关的信息。

7. 宣传科:负责应急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应急意识和技能,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8. 物资保障科:负责协调和管理应急物资储备和分配工作,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合理利用。

9. 后勤保障科:负责应急指挥部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场地、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保障。

10. 信息科:负责建立和管理街道应急信息系统,及时获取和传递应急信息,提供决策支持。

11. 领导小组:由街道党政领导组成,负责领导和指导应急工作,制定应急管理的重大决策。

街道办事处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安排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差别,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安排。

街道应急接管公告制度范本

街道应急接管公告制度范本

【标题】:XX街道应急接管公告制度

【正文】:

第一条总则

为了有效应对和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确保街道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应急接管定义

本制度所称应急接管,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情况下,为保证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等,街道办事处于必要时对有关公共场所、设施、单位或区域进行的临时接管。

第三条应急接管范围

应急接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一)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等;

(二)事故灾难,如交通事故、化学泄漏、建筑物倒塌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爆发、食物中毒等;

(四)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暴力事件等。

第四条应急接管启动

应急接管由街道办事处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启动,必要时可报请上级政府部门予以支持。

第五条应急接管组织架构

应急接管工作在街道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进行,成立应急接管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第六条应急接管程序

(一)启动应急接管前,街道指挥部应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接管的必要性;

(二)制定应急接管方案,明确接管目标、任务、措施、时间等;

(三)启动应急接管,通知相关单位、个人配合;

(四)实施应急接管,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公共安全;

(五)应急接管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逐步恢复正常秩序。

第七条应急接管措施

(一)对公共场所、设施、单位或区域进行封闭、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二)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安置;

(三)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封锁;

(四)对疫情爆发区域进行隔离、防治;

(五)对暴力事件进行紧急处置、抓捕嫌疑人。

街道应急预案

街道应急预案

街道应急预案

街道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运行的稳定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居民的

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正常秩序。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保障街道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街道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2、尽快恢复街道的正常秩序,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3、提高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

急响应能力。

(二)原则

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始终将保障居民的

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加强日常的预防工作,减少突发事件的

发生概率,同时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社区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应对突发事件。

4、快速反应,科学处置。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应急处置。

二、街道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类型

(一)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涝、台风、滑坡、泥石流等。

(二)事故灾难

包括火灾、爆炸、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

如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事故、动物疫情等。

(四)社会安全事件

如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刑事案件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总指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副总指挥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街道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决策,调配应急资源。

(二)各专项应急小组

1、抢险救援组

由街道武装部牵头,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消防队员等,负责抢险救

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

街道应急指挥管理制度

街道应急指挥管理制度

街道应急指挥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提高街道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居民和社会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指挥管理机构

1. 街道应急指挥中心

街道应急指挥中心是负责统一协调街道应急救援工作的机构,由街道政府设立,配备应急指挥人员和必要的通讯、监控、调度等设备,能够快速响应各类突发事件。

2. 应急指挥小组

街道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应急指挥小组,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设立相应的小组,如火灾应急指挥小组、水灾应急指挥小组等,负责具体的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

三、应急预案

1. 制定应急预案

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应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处置流程等内容,确保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理和有效应对。

2.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包括模拟各类灾害、事故场景,检验应急预案、应急设备和人员的应对能力,提高各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处置

1. 突发事件报告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相关单位应立即向街道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提供详细的事件情况和现场反馈,协助指挥中心做出应急处置决策。

2. 调度协调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对各相关单位进行调度协调,调集相关力量和资源,统一指挥,保障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序进行。

3. 信息发布

在突发事件中,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向社会发布应急信息和处置指南,指导居民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减少灾害风险。

五、应急保障

1. 应急物资准备

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常用的救援物资和器材,以保障救援工作的需要。

2. 应急人员培训

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其在危急时刻的有效应对。

街道全域静态管理应急预案

街道全域静态管理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

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街道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街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

1. 及时发现、报告、隔离、治疗传染病患者,防止疫情扩散。

2. 保障街道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3. 提高街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

三、组织机构

1. 成立街道全域静态管理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管理工作。

2. 设置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和组织实施。

3. 成立各专项工作组,包括疫情监测组、隔离救治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社会稳定组等。

四、应急处置措施

1. 人员流动管理

(1)街道全域静态管理期间,除核酸检测、医疗救护、应急抢险、城乡保供、垃圾处理、行政执法等工作人员外,全体居民非必要一律不外出、不聚集、不进入公共场所(公共区域)、不进入其他村(社区)和小区。

(2)有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等紧急就医需求的,报属地村(社区)同意后,可乘坐私家车自行前往最近医疗机构,原则上陪同人员不超过1人;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就医需由属地村(社区)实行闭环转运。

2. 隔离救治

(1)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等实施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

(2)隔离期间,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服务。

3. 物资保障

(1)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等供应充足。

(2)加强物资调配,确保物资及时送达。

4. 信息宣传

(1)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居民关切。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

5. 社会稳定

宜城街道应急预案

宜城街道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宜城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宜城街道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体系

1.成立宜城街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街道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3.各部门、各单位成立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响应

1.分级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2.响应程序

(1)预警发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启动响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突发事件情况,提出启动响应的建议,报

应急指挥部批准。

(3)应急处置。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信息报告。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五、应急处置措施

1.自然灾害

(1)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

(3)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确保生命安全。

2.事故灾难

(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

(2)切断事故现场危险源,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救治伤员,保障受伤人员生命安全。

3.公共卫生事件

(1)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布疫情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道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制度、应急演练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1.2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科研活动中潜在的职业安全健康事件或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2.应急管理原则

2.1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和应急管理工作实行一领导,分组负责。在公司总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2.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2.4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2.5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应急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3.应急管理机构

3.1领导机构

公司经理部是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邻导机构。在总经理领导下,由公司相关突发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3.2办事机构

公司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3.3工作机构

公司相关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故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公司有关决定事项。

4.运行机制

4.1预测与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

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4.1.1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突发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三级:公司级(重大——可能产生特别严重后果)、部门级(较大——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和班组级(一般——可能产生较重后果)。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经有关领导批准可通过有线广播、有线电视、信息网络、警报器;特殊情况下目击者可大声呼叫、敲击能发出较强声音的器物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

4.2应急处置

4.2.1信息报告

重大突发事故发生后,各事发源的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部门领导,最迟不得超过10分钟,同时报告专职人员和专业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2.2先期处置

突发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人员在报告重大突发事故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

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4.2.3应急响应

4.2.3.1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重大突发事故,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由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2.3.2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4.2.3.3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故,由该类突发事故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统一指挥,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4.2.3.4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队、消防队等。

4.2.4应急结束

重大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宣布正常工作。

4.3恢复与重建

4.3.1善后处置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补充。有关部门还要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4.3.2调查与评估

对重大突发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

4.3.3恢复重建

根据事故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4.4信息的报告与发布

突发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重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主管上级和当地政府报告,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信息的报告与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报告或发布、组织报道、接受采访等。

5.应急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5.1人力资源

公司办公室、安监部门、机电设备处、企管办、保卫科、医务室及各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专(兼)职队伍的骨干力量。单位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动员全员有组织的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5.2财力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