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计算实例计算
第三章-潮流计算
2
2 2 2 S2 S2 P2 Q 2 ( R jX ) PZ j Q Z 3 ( R jX ) 2 ( R jX ) 2 U2 U2 3U 2
2
电力系统分析
3.1 电力线路和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
(5)首端导纳支路的功率损耗 (6)线路首端功率
S y1 j
1 2
BU
2 1
j Q y1
' ' S 1 S 1 S y 1 P1 jQ 1 j Q y 1 P1 jQ 1
电力系统分析 潮流计算
return
3.1 电力线路和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 在求得线路两端有功功率后可求输电效率
return
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
3.1 电力线路和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
(3)阻抗支路的功率损耗
SZ
P2 Q 2
2
2
U
2 2
( R jX ) PZ j Q Z
(4)阻抗支路首端功率
S 1 S 2 S Z ( P2 jQ 2 ) ( PZ j Q Z ) P1 jQ 1
【例3.1】 有一电力网负荷曲线如图,已知UN=10kV,R=12Ω,平均功率 因数0.9,试用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求一年内的电能损耗。 解:Pmax T max
T max
Pt
k 1
3
k k
1000 2000 700 2000 250 4760 1000
P/kW
1000
m%
1
U U N UN
潮流计算
节点数:4 支路数:4 计算精度:支路1:+1┠—————□—————┨3支路2:+1┠—————□—————┨4支路3:+2┠—————□—————┨4支路4:+3┠—————□—————┨4节点1:PQ节点,S(1)=节点2:PQ节点,S(2)=节点3:PV节点,P(3)= V(3)= 节点4:平衡节点,U(4)=∠运用matlab软件对选定课设题目进行潮流计算。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课程中必须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
潮流计算是指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
在已知系统条件情况下,给定一些初始条件,进而计算出系统运行的电压和功率等;潮流计算方法很多:高斯-塞德尔法、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直流潮流法等。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各元件流过的功率和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
潮流计算是实现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
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计算,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计算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本课程设计采用PQ分解法进行电力系统分析的潮流计算程序的编制与调试,获得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电压,为进一步进行电力系统分析作准备。
关键词:matlab 潮流计算PQ分解法1.题目原始数据及其化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解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解法基本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PQ分解法潮流计算基本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潮流计算 例题
例题:如图1所示的简单电力网中,已知变压器的参数为S N =31.5MV A ,0S S 031kW,190kW,%=10.5,%=0.7P P U I ∆=∆=;线路单位长度的参数为61110.21/km,0.416/km, 2.7410S/km r x b -=Ω=Ω=⨯。
如图所示的简单电力网中,当线路首端电压U A =120kV 时,试求:(1)线路和变压器的电压损耗;(2)变压器运行在额定变比时的低压侧电压及电压偏移。
说明:以上计算忽略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图1解:如题画等值电路图如下:线路参数为:0.21408.40.4164016.64l l l l R rl X x l ==⨯=Ω==⨯=Ω变压器参数为Ω=⨯⨯⨯=⨯∆=317.210)105.31(110190103232322N N S T S U P R Ω=⨯⨯⨯⨯⨯=33.4010105.311001105.1010100%33232N N S T S U U X (1)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和励磁功率为222T S 02N 2515()19031193.760.1937631.5S P P P kW MW S +∆=∆+∆=⨯+==222S 0N T N %%10.5(2515)0.731.5 3.0538var 10010010031.5100U S I S Q M S ⨯+⨯∆=+=+=⨯1点处线路的充电功率var 66308.01104074.22121222M lU b Q N l B =⨯⨯⨯==计算L S 2 为:MVAj j Q Q Q j P P S B T LD T LD L 39.1719.25)66308.00538.315(19376.025)(22+=-+++=-∆++∆+=线路阻抗中的功率损耗为:MW R U Q P P l L L l 65044.0104021.011017390251901032223222222=⨯⨯⨯+=⨯+=∆-- v a r 2885.11040416.011017390251901032223222222M X U Q P Q l L L l =⨯⨯⨯+=⨯+=∆-- 计算功率1S 为 M V Aj j Q Q j P P S l L l I 68.1884.25)2885.139.17(65044.019.25)(221+=+++=∆++∆+=线路电压损耗(忽略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1125.848.418.6816.64 4.40120=l l l A PR Q X U kV U +⨯+⨯∆== 1点电压为:1120 4.40115.60-A l U U U kV =∆=-=计算功率TS 2 为 M V Aj j Q Q j P P S T LD T LD T 833.17163.25)833.215(163.025)(2+=+++='∆++'∆+= 变压器电压损耗 22125.163 2.3217.83340.33 6.73115.60=T T T T T P R Q X U kV U +⨯+⨯∆== (2) 变压器低压侧折算到高压侧的电压为21115.60 6.73108.87=-T U U U kV '∆=-= 变压器低压侧的实际电压 22108.8710.8910=U U kV k '== 电压偏移为2210.8910%100%8.9%10N N U U m U --=⨯==。
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3环形网络中的潮流分布
——功率分布的计算与功率分点的确定
• 第一步:功率的初分布计算,确定功率分点
S%a 10 j8; S%b 10 j8; S%2 6 j4; S%3 14 j12 S%a 10 j8; S%b 10 j8; S%2 12 j4; S%3 8 j12
(2)根据初分布功率,确定环形网络的功率分点, 在功率分点将环形网络分解为辐射形网络。
(3)基于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考虑功率损耗和电压降 落,求解经分解的辐射形网络的潮流。 1)功率分布计算 2)电压分布计算
环形网络的潮流分布
环式网络:环式网络,两端供电网络
一、环式网络中的潮流计算
环式网络的功率方向和量值都待确定,要精确求出其功率 分布比较困难,需将其进一步简化。即假设全网电压都为网络 额定电压,计算各变电所的运算负荷和发电厂运算功率,并将 它们接在相应的节点。这时,等值网络中就不再包含各变压器 的阻抗支路和母线上的并联导纳支路,从而组成了只包括运算 负荷和运算功率及线路阻抗的简化等值网络。
落的横分量与纵分量之比为常数。 tg R / X
电力线路运行状况的分析 ——纯有功负荷线路的首末端电压
U&1 R jX
I&2
U&2
S%2 P2
线路压降为:dU& U jU P2R j P2 X
U2
U2
首端电压幅值始终高于末端但相位超前于末端,且电压降
落的 横分量与纵分量之比为常数。tg X / R
循环功率——潮流调整的关键*
循环功率方向由
d
U
压降方向确定
并联运行变压器的变比不匹配,则会产生循环功率
2 环形网络中的潮流分布 ——并联运行变压器的不匹配变比产生的循环功率
潮流计算实例计算
潮流计算实例计算潮流例题:根据给定的参数或⼯程具体要求(如图),收集和查阅资料;学习相关软件(软件⾃选:本设计选择Matlab进⾏设计)。
2.在给定的电⼒⽹络上画出等值电路图。
3.运⽤计算机进⾏潮流计算。
4.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原理1.⽜顿-拉夫逊原理⽜顿迭代法是取x0 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x0 更接近的⽅程的跟,⼀步⼀步迭代,从⽽找到更接近⽅程根的近似跟。
⽜顿迭代法是求⽅程根的重要⽅法之⼀,其最⼤优点是在⽅程f(x) = 0 的单根附近具有平⽅收敛,⽽且该法还可以⽤来求⽅程的重根、复根。
电⼒系统潮流计算,⼀般来说,各个母线所供负荷的功率是已知的,各个节点电压是未知的(平衡节点外)可以根据⽹络结构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然后由节点导纳矩阵列写功率⽅程,由于功率⽅程⾥功率是已知的,电压的幅值和相⾓是未知的,这样潮流计算的问题就转化为求解⾮线性⽅程组的问题了。
为了便于⽤迭代法解⽅程组,需要将上述功率⽅程改写成功率平衡⽅程,并对功率平衡⽅程求偏导,得出对应的雅可⽐矩阵,给未知节点赋电压初值,⼀般为额定电压,将初值带⼊功率平衡⽅程,得到功率不平衡量,这样由功率不平衡量、雅可⽐矩阵、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未知的)构成了误差⽅程,解误差⽅程,得到节点电压不平衡量,节点电压加上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构成新的节点电压初值,将新的初值带⼊原来的功率平衡⽅程,并重新形成雅可⽐矩阵,然后计算新的电压不平衡量,这样不断迭代,不断修正,⼀般迭代三到五次就能收敛。
⽜顿—拉夫逊迭代法的⼀般步骤:(1)形成各节点导纳矩阵Y。
(2)设个节点电压的初始值U和相⾓初始值e 还有迭代次数初值为0。
(3)计算各个节点的功率不平衡量。
(4)根据收敛条件判断是否满⾜,若不满⾜则向下进⾏。
(5)计算雅可⽐矩阵中的各元素。
(6)修正⽅程式个节点电压(7)利⽤新值⾃第(3)步开始进⼊下⼀次迭代,直⾄达到精度退出循环。
(8)计算平衡节点输出功率和各线路功率2.⽹络节点的优化1)静态地按最少出线⽀路数编号这种⽅法由称为静态优化法。
复杂潮流计算例题
复杂潮流计算例题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用于计算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相角。
复杂潮流计算是潮流计算的一种,其中考虑了节点电压的复数形式(包括幅值和相角)。
以下是一些复杂潮流计算的例题:
1. 简单节点电压计算:
•给定一个电力系统的节点和支路参数,计算每个节点的复数电压。
使用节点电流法或其他适当的方法。
2. 无功补偿计算:
•在一个包含无功功率不平衡的电力系统中,计算各节点的无功功率,并确定需要连接多大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以使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平衡。
3. 线路功率损耗计算:
•给定一个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和支路参数,计算每条支路上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然后计算系统中的总有功损耗和总无功损耗。
4. 负荷流计算:
•考虑系统中的负荷,计算每个节点的复数电压以及每个节点的有功和无功功率。
确保负荷得到满足,即节点电压在合理范围内。
5. 电压稳定性评估:
•对一个电力系统进行电压稳定性评估,计算各节点的电压幅值,并确定系统中是否存在电压稳定性问题。
可能需要考虑调整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来提高电压稳定性。
这些例题涉及了复杂潮流计算中的一些常见方面,包括节点电压计算、功率损耗计算、无功补偿和电压稳定性评估等。
在解答这些例题时,通常需要使用潮流计算的基本方程和方法,例如功率方程、节点电流法、雅可比矩阵等。
这些例题可以帮助理解电力系统的潮流行为,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单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
简单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目的是通过计算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参数,来确定系统中各个元件的运行状态和互相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之间的网络方程。
通过对节点电压进行迭代计算,直到满足所有支路功率平衡方程为止,得到系统的运行状态。
潮流计算的基本问题可以表示为以下方程组:P_i = V_i * (G_i * cos(θ_i - θ_j ) + B_i * sin(θ_i -θ_j )) - V_j * (G_i * cos(θ_i - θ_j ) - B_i * sin(θ_i -θ_j )) (1)Q_i = V_i * (G_i * sin(θ_i - θ_j ) - B_i * cos(θ_i -θ_j )) - V_j * (G_i * sin(θ_i - θ_j ) + B_i * cos(θ_i -θ_j )) (2)其中,P_i为节点i的有功功率注入;Q_i为节点i的无功功率注入;V_i和θ_i分别为节点i的电压幅值和相角;V_j和θ_j分别为节点j的电压幅值和相角;G_i和B_i分别为支路i的导纳的实部和虚部。
对于一个电力系统,如果知道了节点注入功率和线路的导纳,就可以通过潮流计算求解出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
这是一种不断迭代的过程,直到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潮流计算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等。
其中,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的思想是从已知节点开始,逐步更新其他节点的电压值,直到所有节点的电压值收敛为止。
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所有节点电压的初始值;2.根据已知节点的注入功率和节点电压,计算其他节点的电压值;3.判断节点电压是否收敛,如果收敛则结束计算,否则继续迭代;4.更新未收敛节点的电压值,返回步骤2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的优点是简单有效,但其收敛速度较慢。
潮流计算
节点数:4 支路数:4 计算精度:支路1:+1┠—————□—————┨3支路2:+1┠—————□—————┨4支路3:+2┠—————□—————┨4支路4:+3┠—————□—————┨4节点1:PQ节点,S(1)=节点2:PQ节点,S(2)=节点3:PV节点,P(3)= V(3)= 节点4:平衡节点,U(4)=∠摘要运用matlab软件对选定课设题目进行潮流计算。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课程中必须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
潮流计算是指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
在已知系统条件情况下,给定一些初始条件,进而计算出系统运行的电压和功率等;潮流计算方法很多:高斯-塞德尔法、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直流潮流法等。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各元件流过的功率和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
潮流计算是实现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
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计算,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计算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本课程设计采用PQ分解法进行电力系统分析的潮流计算程序的编制与调试,获得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电压,为进一步进行电力系统分析作准备。
关键词:matlab 潮流计算 PQ分解法目录6891.题目原始数据及其化简 原始数据:节点数:4 支路数:4 计算精度: 支路 1: +1┠—————□—————┨3 支路 2: +1┠—————□—————┨4 支路 3: +2┠—————□—————┨4 支路 4: +3┠—————□—————┨4节点1:PQ 节点,S(1)= 节点2:PQ 节点,S(2)= 节点3:PV 节点,P(3)= V(3)=节点4:平衡节点,U(4)=∠根据原始数据所画电路简化图如图1:1342图1电路简化图分解法分解法基本思想PQ 分解法是从改进和简化牛顿法潮流程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思想是:把节点功率表示为电压向量的极坐标形式,以有功功率误差作为修正电压向量角度的依据,以无功功率误差作为修正电压幅值的依据,这样,n-1+m 阶的方程式便分解为一个n-1阶和一个m 阶的方程,这两组方程分别进行轮流迭代,这就是所谓的有功-无功功率分解法。
潮流计算实验
PSASP 潮流计算一、实验目的理解电力系统分析中潮流计算的相关概念,掌握用PSASP 软件对系统潮流进行计算的过程。
学会在文本方式下和图形方式下的对潮流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二、预习要求复习《电力系统分析》中有关潮流计算的内容,了解有关潮流计算的功能,理解常用潮流计算方法,了解PQ、PV和Vθ(平衡节点,在PSASP中称为Slack节点)的设置。
三、实验内容(一) PSASP 潮流计算概述潮流计算是根据给定的电网结构、参数和发电机、负荷等元件的运行条件,确定电力系统各部分稳态运行状态参数的计算。
通常给定的运行条件有系统中各电源和负荷点的功率、枢纽点电压、平衡点的电压和相位角。
待求的运行状态参量包括电网各母线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各支路的功率分布、网络的功率损耗等。
PSASP 潮流计算的流程和结构如下图所示:潮流计算各种计算公共部分文本方式图形方式结果的编辑和输出计算结果库执行计算图形方式文本方式计算作业的定义(运行方式和计算控制)方案定义(电网结构)文本方式图形方式用户自定义模型库电网基础数据库图形方式文本方式数据录入和编辑以一个图所示9节点系统为例,计算其在常规、规划两种运行方式下的潮流。
规划运行方式即在常规运行方式下,其中接于一条母线(STNB-230)处的负荷增加,对原有电网进行改造后的运行方式,具体方法为:在母线GEN3-230和STNB-230之间增加一回输电线,增加发电机3的出力及其出口变压器的容量,新增或改造的元件如下图虚线所示。
(二) 数据准备1. 指定数据目录及基准容量双击PSASP图标,弹出PSASP封面后,按任意键,即进入PSASP主画面:在该画面中,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 指定数据目录第一次可通过“创建数据目录” 按钮,建立新目录,如:C:\CLJS。
以后可通过“选择数据目录”按钮,选择该目录。
(2) 给定系统基准容量系统基准容量项中,键入该系统基准容量,如100MVA。
第3章简单潮流计算20130323_ok
S1
●
′ S1
Y 2
Z △SZ
′ S2
△Sy2
Y 2
S2
●
⑴ 电力线路功率计算:
以U1 为参考。即: U 1 = U 10 0 = U 1
●
*
U1
△Sy1
U2
首端功率S1=P1+jQ1 ;(+为感性负载)
S1 = S1 S y1 = P jQ1 1
●
y1
y2
Y 2
Y 2
△Sy1
△Sy2
U2
注意: 2 =U 2 I ) (S
*
jU
2013年7月7日6时37分
7
§3-1 电力线路、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
PR Q2 X U = 2 U2 U = P2X Q2R U2
S2
●
通常我们可以采用电路中学过 的方法求解这种问题,即计算电流 和电压。但电力工程中一般采用功
U1
U2
率推导法;
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
2013年7月7日6时37分 3
§3-1 电力线路、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
在电力系统中负荷一般都是以功率表示,很少用电流表示; 为了避免复数运算,简化计算;
S1
●
dU
*
S1
Y 2
′ S1
●
Z I △SZ
′ S2
△Sy2
Y 2
S2
●
△Sy1
U2
U 2 =U 1 U jU
P1R Q1X U = U1 其中: U = P1X Q1R U1
(完整)潮流计算的基本算法及使用方法
潮流计算的基本算法及使用方法一、 潮流计算的基本算法1. 牛顿-拉夫逊法1.1 概述牛顿-拉夫逊法是目前求解非线性方程最好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把对非线性方程的求解过程变成反复对相应的线性方程求解的过程,通常称为逐次线性化过程,就是牛顿-拉夫逊法的核心.牛顿—拉夫逊法的基本原理是在解的某一邻域内的某一初始点出发,沿着该点的一阶偏导数——雅可比矩阵,朝减小方程的残差的方向前进一步,在新的点上再计算残差和雅可矩阵继续前进,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残差达到收敛标准,即得到了非线性方程组的解。
因为越靠近解,偏导数的方向越准,收敛速度也越快,所以牛顿法具有二阶收敛特性。
而所谓“某一邻域"是指雅可比方向均指向解的范围,否则可能走向非线性函数的其它极值点,一般来说潮流由平电压即各母线电压(相角为0,幅值为1)启动即在此邻域内。
1.2 一般概念对于非线性代数方程组()0=x f即 ()0,,,21=n i x x x f ()n i ,2,1= (1-1)在待求量x 的某一个初始计算值()0x 附件,将上式展开泰勒级数并略去二阶及以上的高阶项,得到如下的线性化的方程组()()()()()0000=∆'+x x f x f (1-2)上式称之为牛顿法的修正方程式.由此可以求得第一次迭代的修正量()()()[]()()0100x f x f x -'-=∆ (1-3)将()0x ∆和()0x 相加,得到变量的第一次改进值()1x 。
接着再从()1x 出发,重复上述计算过程。
因此从一定的初值()0x 出发,应用牛顿法求解的迭代格式为()()()()()k k k x f x x f -=∆' (1-4)()()()k k k x x x ∆+=+1 (1-5)上两式中:()x f '是函数()x f 对于变量x 的一阶偏导数矩阵,即雅可比矩阵J ;k 为迭代次数。
由式(1-4)和式子(1-5)可见,牛顿法的核心便是反复形成求解修正方程式.牛顿法当初始估计值()0x 和方程的精确解足够接近时,收敛速度非常快,具有平方收敛特性.1.3 潮流计算的修正方程运用牛顿-拉夫逊法计算潮流分布时,首先要找出描述电力系统的非线性方程.这里仍从节点电压方程入手,设电力系统导纳矩阵已知,则系统中某节点(i 节点)电压方程为∑=**•⎪⎪⎪⎭⎫ ⎝⎛=nj i i j ij U S U Y 1从而得∑=**••=nj j ij i i U Y U S 1进而有()01=-+*=*•∑j nj ij i i i U Y U jQ P(1-6)式(1-6)中,左边第一项为给定的节点注入功率,第二项为由节点电压求得的节点注入功率.他们二者之差就是节点功率的不平衡量.现在有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各节点功率的不平衡量都趋近于零时,各节点电压应具有的价值。
matpower潮流计算实例
matpower潮流计算实例Matpower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开源软件工具,它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功能,可以用于分析和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一个实际的Matpower潮流计算实例为例,介绍如何使用Matpower进行潮流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它用于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的分布情况。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在本示例中,我们将使用Matpower对一个简化的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
我们需要准备输入数据。
Matpower使用一种称为MAT文件的数据格式来存储电力系统的输入数据。
MAT文件包含了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负荷、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信息。
在本示例中,我们将使用一个示例MAT文件,其中包含了一个包含5个节点的电力系统。
接下来,我们需要加载MAT文件并进行潮流计算。
在Matpower中,可以使用loadcase函数来加载MAT文件,并使用rundcpf函数进行潮流计算。
在本示例中,我们将加载MAT文件,并对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
潮流计算完成后,我们可以获得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的分布情况。
在Matpower中,可以使用bus变量来访问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信息。
在本示例中,我们将输出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信息,并进行分析。
根据潮流计算的结果,我们可以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首先,我们可以检查各个节点的电压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通常情况下,电压应该在0.95到1.05之间。
如果某个节点的电压超出了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我们可以分析各个节点的功率负荷和发电情况。
通过比较节点的负荷和发电功率,可以确定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情况。
如果某个节点的负荷超过了发电功率,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增加发电能力或减少负荷。
我们还可以分析电力系统中的潮流分布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节点之间的潮流大小,可以确定电力系统中的潮流路径。
潮流计算程序及计算结果
附表1:计算机计算潮流程序:%本程序的功能是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 B1矩阵:1、支路首端号;2、末端号;3、支路阻抗;4、支路对地电纳% 5、支路的变比;6、支路首端处于K侧为1,1侧为0% B2矩阵:1、该节点发电机功率;2、该节点负荷功率;3、节点电压初始值% 4、PV节点电压V的给定值;5、节点所接的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 6、节点分类标号clear;n=13;%input('请输入节点数:n=');nl=13;%input('请输入支路数:nl=');isb=1;%input('请输入平衡母线节点号:isb=');pr=0.00001;%input('请输入误差精度:pr=');B1=[];%input('请输入由支路参数形成的矩阵:B1=');B2=[];%input('请输入各节点参数形成的矩阵:B2=');Y=zeros(n);e=zeros(1,n);f=zeros(1,n);V=zeros(1,n);sida=zeros(1,n);S1=zeros(nl); %-------修改部分------------ym=0;SB=100;UB=220;%ym=input('您输入的参数是标么值?(若不是则输入一个不为零的数值)'); if ym~=0%SB=input('请输入功率基准值:SB=');%UB=input('请输入电压基准值:UB=');YB=SB./UB./UB;BB1=B1;BB2=B2;for i=1:nlB1(i,3)=B1(i,3)*YB;B1(i,4)=B1(i,4)./YB;enddisp('B1矩阵B1=');disp(B1)for i=1:nB2(i,1)=B2(i,1)./SB;B2(i,2)=B2(i,2)./SB;B2(i,3)=B2(i,3)./UB;B2(i,4)=B2(i,4)./UB;B2(i,5)=B2(i,5)./SB;enddisp('B2矩阵B2=');disp(B2)end% % %---------------------------------------------------for i=1:nl %支路数if B1(i,6)==0 %左节点处于低压侧p=B1(i,1);q=B1(i,2);elsep=B1(i,2);q=B1(i,1);endY(p,q)=Y(p,q)-1./(B1(i,3)*B1(i,5)); %非对角元Y(q,p)=Y(p,q);Y(q,q)=Y(q,q)+1./(B1(i,3)*B1(i,5)^2)+B1(i,4)./2; %对角元K侧Y(p,p)=Y(p,p)+1./B1(i,3)+B1(i,4)./2; %对角元1侧end%求导纳矩阵disp('导纳矩阵Y=');disp(Y)%----------------------------------------------------------G=real(Y);B=imag(Y); %分解出导纳阵的实部和虚部for i=1:n %给定各节点初始电压的实部和虚部e(i)=real(B2(i,3));f(i)=imag(B2(i,3));V(i)=B2(i,4); %PV节点电压给定模值endfor i=1:n %给定各节点注入功率S(i)=B2(i,1)-B2(i,2); %i节点注入功率SG-SLB(i,i)=B(i,i)+B2(i,5); %i节点无功补偿量end%=========================================================== ========P=real(S);Q=imag(S);ICT1=0;IT2=1;N0=2*n;N=N0+1;a=0;while IT2~=0IT2=0;a=a+1;for i=1:nif i~=isb %非平衡节点C(i)=0;D(i)=0;for j1=1:nC(i)=C(i)+G(i,j1)*e(j1)-B(i,j1)*f(j1);%Σ(Gij*ej-Bij*fj)D(i)=D(i)+G(i,j1)*f(j1)+B(i,j1)*e(j1);%Σ(Gij*fj+Bij*ej)endP1=C(i)*e(i)+f(i)*D(i);%节点功率P计算eiΣ(Gij*ej-Bij*fj)+fiΣ(Gij*fj+Bij*ej)Q1=C(i)*f(i)-e(i)*D(i);%节点功率Q计算fiΣ(Gij*ej-Bij*fj)-eiΣ(Gij*fj+Bij*ej)%求P',Q'V2=e(i)^2+f(i)^2; %电压模平方%========= 以下针对非PV节点来求取功率差及Jacobi矩阵元素=========if B2(i,6)~=3 %非PV节点DP=P(i)-P1; %节点有功功率差DQ=Q(i)-Q1; %节点无功功率差%=============== 以上为除平衡节点外其它节点的功率计算=================%================= 求取Jacobi矩阵===================for j1=1:nif j1~=isb&j1~=i %非平衡节点&非对角元X1=-G(i,j1)*e(i)-B(i,j1)*f(i); % dP/de=-dQ/dfX2=B(i,j1)*e(i)-G(i,j1)*f(i); % dP/df=dQ/deX3=X2; % X2=dp/df X3=dQ/deX4=-X1; % X1=dP/de X4=dQ/dfp=2*i-1;q=2*j1-1;J(p,q)=X3;J(p,N)=DQ;m=p+1;J(m,q)=X1;J(m,N)=DP;q=q+1;J(p,q)=X4;J(m,q)=X2;elseif j1==i&j1~=isb %非平衡节点&对角元X1=-C(i)-G(i,i)*e(i)-B(i,i)*f(i);% dP/deX2=-D(i)+B(i,i)*e(i)-G(i,i)*f(i);% dP/dfX3=D(i)+B(i,i)*e(i)-G(i,i)*f(i); % dQ/deX4=-C(i)+G(i,i)*e(i)+B(i,i)*f(i);% dQ/dfp=2*i-1;q=2*j1-1;J(p,q)=X3;J(p,N)=DQ;%扩展列△Qm=p+1;J(m,q)=X1;q=q+1;J(p,q)=X4;J(m,N)=DP;%扩展列△PJ(m,q)=X2;endendelse%=============== 下面是针对PV节点来求取Jacobi矩阵的元素===========DP=P(i)-P1; % PV节点有功误差DV=V(i)^2-V2; % PV节点电压误差for j1=1:nif j1~=isb&j1~=i %非平衡节点&非对角元X1=-G(i,j1)*e(i)-B(i,j1)*f(i); % dP/deX2=B(i,j1)*e(i)-G(i,j1)*f(i); % dP/dfX5=0;X6=0;p=2*i-1;q=2*j1-1;J(p,q)=X5;J(p,N)=DV;m=p+1;J(m,q)=X1;J(m,N)=DP;q=q+1;J(p,q)=X6;J(m,q)=X2;elseif j1==i&j1~=isb %非平衡节点&对角元X1=-C(i)-G(i,i)*e(i)-B(i,i)*f(i);% dP/deX2=-D(i)+B(i,i)*e(i)-G(i,i)*f(i);% dP/dfX5=-2*e(i);X6=-2*f(i);p=2*i-1;q=2*j1-1;J(p,q)=X5;J(p,N)=DV;m=p+1;J(m,q)=X1;J(m,N)=DP;q=q+1;J(p,q)=X6;J(m,q)=X2;endendendendend%========= 以上为求雅可比矩阵的各个元素===================== for k=3:N0 % N0=2*n (从第三行开始,第一、二行是平衡节点)k1=k+1;N1=N; % N=N0+1 即N=2*n+1扩展列△P、△Qfor k2=k1:N1 % 扩展列△P、△QJ(k,k2)=J(k,k2)./J(k,k); % 非对角元规格化endJ(k,k)=1; % 对角元规格化if k~=3 % 不是第三行%======================================================== ====k4=k-1;for k3=3:k4 % 用k3行从第三行开始到当前行前的k4行消去for k2=k1:N1 % k3行后各行下三角元素J(k3,k2)=J(k3,k2)-J(k3,k)*J(k,k2);%消去运算endJ(k3,k)=0;endif k==N0break;end%==========================================for k3=k1:N0for k2=k1:N1J(k3,k2)=J(k3,k2)-J(k3,k)*J(k,k2);%消去运算endJ(k3,k)=0;endelsefor k3=k1:N0for k2=k1:N1J(k3,k2)=J(k3,k2)-J(k3,k)*J(k,k2);%消去运算endJ(k3,k)=0;endendend%====上面是用线性变换方式将Jacobi矩阵化成单位矩阵=====for k=3:2:N0-1L=(k+1)./2;e(L)=e(L)-J(k,N); %修改节点电压实部k1=k+1;f(L)=f(L)-J(k1,N); %修改节点电压虚部end%------修改节点电压-----------for k=3:N0DET=abs(J(k,N));if DET>=pr %电压偏差量是否满足要求IT2=IT2+1; %不满足要求的节点数加1endendICT2(a)=IT2;ICT1=ICT1+1;end%用高斯消去法解"w=-J*V"disp('迭代次数:');disp(ICT1);disp('没有达到精度要求的个数:');disp(ICT2);for k=1:nV(k)=sqrt(e(k)^2+f(k)^2);sida(k)=atan(f(k)./e(k))*180./pi;E(k)=e(k)+f(k)*j;end%=============== 计算各输出量=========================== disp('各节点的实际电压标幺值E为(节点号从小到大排列):');disp(E);EE=E*UB;disp(EE);disp('-----------------------------------------------------');disp('各节点的电压大小V为(节点号从小到大排列):');disp(V);VV=V*UB;disp(VV);disp('-----------------------------------------------------');disp('各节点的电压相角sida为(节点号从小到大排列):');disp(sida);for p=1:nC(p)=0;for q=1:nC(p)=C(p)+conj(Y(p,q))*conj(E(q));endS(p)=E(p)*C(p);enddisp('各节点的功率S为(节点号从小到大排列):');disp(S);disp('~~~~~~~~~~~~~~~~~~~~~~~~~~~~~~~~~~~~');SS=S*SB;disp(SS);disp('-----------------------------------------------------');disp('各条支路的首端功率Si为(顺序同您输入B1时一致):');for i=1:nlp=B1(i,1);q=B1(i,2);if B1(i,6)==0Si(p,q)=E(p)*(conj(E(p))*conj(B1(i,4)./2)+(conj(E(p)*B1(i,5))-conj(E(q)))*conj(1./( B1(i,3)*B1(i,5))));Siz(i)=Si(p,q);elseSi(p,q)=E(p)*(conj(E(p))*conj(B1(i,4)./2)+(conj(E(p)./B1(i,5))-conj(E(q)))*conj(1./( B1(i,3)*B1(i,5))));Siz(i)=Si(p,q);enddisp(Si(p,q));SSi(p,q)=Si(p,q)*SB;ZF=['S(',num2str(p),',',num2str(q),')=',num2str(SSi(p,q))];disp(ZF);%disp(SSi(p,q));disp('-----------------------------------------------------');enddisp('各条支路的末端功率Sj为(顺序同您输入B1时一致):');for i=1:nlp=B1(i,1);q=B1(i,2);if B1(i,6)==0Sj(q,p)=E(q)*(conj(E(q))*conj(B1(i,4)./2)+(conj(E(q)./B1(i,5))-conj(E(p)))*conj(1./( B1(i,3)*B1(i,5))));Sjy(i)=Sj(q,p);elseSj(q,p)=E(q)*(conj(E(q))*conj(B1(i,4)./2)+(conj(E(q)*B1(i,5))-conj(E(p)))*conj(1./( B1(i,3)*B1(i,5))));Sjy(i)=Sj(q,p);enddisp(Sj(q,p));SSj(q,p)=Sj(q,p)*SB;ZF=['S(',num2str(q),',',num2str(p),')=',num2str(SSj(q,p))];disp(ZF);%disp(SSj(q,p));disp('-----------------------------------------------------');enddisp('各条支路的功率损耗DS为(顺序同您输入B1时一致):');for i=1:nlp=B1(i,1);q=B1(i,2);DS(i)=Si(p,q)+Sj(q,p);disp(DS(i));DDS(i)=DS(i)*SB;ZF=['DS(',num2str(p),',',num2str(q),')=',num2str(DDS(i))];disp(ZF);%disp(DDS(i));disp('-----------------------------------------------------');endfigure(1);subplot(2,2,1);plot(V);xlabel('节点号');ylabel('电压标幺值');grid on;subplot(2,2,2);plot(sida);xlabel('节点号');ylabel('电压角度');grid on;subplot(2,2,3);bar(real(S));ylabel('节点注入有功');grid on;subplot(2,2,4);bar(Siz);ylabel('支路首端无功');grid on;1.冬季最大运行方式潮流计算结果:计算机运行的B1,B2阵如下:B1=[ 1 2 0.0318+0.0454*i 0.282*i 1 01 11 0.0114+0.0374*i 0.2332*i 1 011 3 0.001975+0.0695*i 0 1.025:1.1 11 12 0.0087+0.029*i 0.1788*i 1 012 4 0.0031+0.103*i 0 1:1.05 11 5 0.043+0.142*i 0.22*i 1 05 6 0.0031+0.103*i 0 1:1.05 15 7 0.043+0.142*i 0.22*i 1 01 7 0.051+0.168*i 0.26*i 1 07 8 0.00198+0.0695*i 0 1:1.1 17 13 0.01+0.033*i 0.204*i 1 013 9 0.0025+0.083*i 0 0.9956 11 10 0.00239+0.084*i 0 1.048 1]B2=[0 0 1.1 0 0 10 1.43+0.886*i 1.05 1.05 0 30 0.88+0.545*i 1 0 0 20 0.77+0.4772*i 1 0 0 20 0 1 0 0 20 0.77+0.4772*i 1 0 0 20 0 1 0 0 20 0.88+0.545*i 1 0 0 20.642+0.3817*i 0 1.05 1.05 0 31+0.75*i 0.2+0.1549*i 1.05 1.05 0 30 0 1 0 0 20 0 1 0 0 20 0 1 0 0 2]计算机运行结果如下表:节点号电压值相角值支路标号首端功率末端功率支路功率损耗1 242.0000 0 1-2 148.9391+3.327637i -143-27.45476i 5.93913-24.1271i2 231.0000 -3.0341 1-11 89.1956+37.193i -88.19803-61.4687i 0.997519-24.2757i3 227.4154 -4.4383 11-3 88.19803+61.4687i -88-54.5i 0.19803+6.9687i4 226.3304 -4.9004 1-12 77.8364+36.4186i -77.2404-55.7062i 0.596039-19.2876i5 229.8318 -3.9547 12-4 77.2404+55.7062i -77-47.72i 0.24036+7.9862i6 217.7226 -8.2720 1-5 63.5438+12.2204i -61.8773-32.0321i 1.66656-19.8116i7 234.9326 -3.1047 5-6 77.2597+56.3501i -77-47.72i 0.25974+8.6301i8 226.0991 -6.2429 5-7 15.3825-24.3181i 15.5354+0.274108i 0.152961-24.044i9 231.0000 0.5851 7-8 88.20085+61.55009i -88-54.5i 0.20085+7.0501i10 231.0000 3.4950 1-7 40.806-6.05737i -40.0647-22.0555i 0.741264-28.1128i11 236.1931 -1.3348 7-13 -63.6716-39.7687i 64.0965+17.5832i 0.424934-22.1855i12 237.9346 -0.8892 13-9 -64.0965-17.5832i 64.2+21.0187i 0.10348+3.4355i13 238.1868 -2.2028 1-10 79.8613+4.23546i 80+0.641048i 0.13875+4.8765i 计算机计算结果图形:2.冬季最小运行方式潮流计算结果:计算机运行的B1B2矩阵如下:B1=[ 1 2 0.0318+0.0454*i 0.282*i 1 01 11 0.0114+0.0374*i 0.2332*i 1 011 3 0.001975+0.0695*i 0 1.025:1.1 11 12 0.0087+0.029*i 0.1788*i 1 012 4 0.0031+0.103*i 0 1:1.05 11 5 0.043+0.142*i 0.22*i 1 05 6 0.0031+0.103*i 0 1:1.05 15 7 0.043+0.142*i 0.22*i 1 01 7 0.051+0.168*i 0.26*i 1 07 8 0.00198+0.0695*i 0 1:1.1 17 13 0.01+0.033*i 0.204*i 1 013 9 0.0025+0.083*i 0 0.9956 11 10 0.00239+0.084*i 0 1.048 1]B2=[0 0 1.1 0 0 10 1.43+0.886*i 1.05 1.05 0 30 0.616+0.3817*i 1 0 0 20 0.539+0.3817*i 1 0 0 20 0 1 0 0 20 0.539+0.334*i 1 0 0 20 0 1 0 0 20 0.539+0.334*i 1 0 0 20.642+0.3817*i 0 1.05 1.05 0 31+0.75*i 0.1+0.06197*i 1.05 1.05 0 30 0 1 0 0 20 0 1 0 0 20 0 1 0 0 2]电压调整措施:变电所1、4变压器变比:+2.5% 水电厂变压器变比:-2.5%5 234.2241 -2.0051 (12--4) 54.0234+42.2706i -53.9-38.17i 0.12342+4.1006i6 226.2159 -4.8577 (1--5) 34.1669+4.22856 -33.6427-28.276i 0.524165-24.0474i7 235.1128 -0.4737 (5--6) 54.0179+37.3169i -53.9-33.4i 0.11789+3.9169i8 223.9941 -2.4603 (5--7) -20.3752-9.04094i 20.5371-15.4558i 0.161947-24.4968i9 231.0000 3.4429 (1--7) 11.0013+1.45186i -10.8258-31.4513i 0.175442-29.9995i10 231.0000 3.9321 (7--8) 53.9768+36.0957i -53.9-33.4i 0.076797+2.6957i11 238.4187 -0.9561 (7--13) -63.6881+10.8115i 64.0874-32.7763i 0.39932-21.9648i12 239.1742 -0.6185 (13--9) -64.0874+32.7763i 64.2-29.0386i 0.11258+3.7377i13 234.9468 0.6942 (1--10) -89.8244+5.1673i 90+1.0049i 0.17561+6.1722i 计算机运行结果的图形:3.夏季最大运行方式计算机计算结果:计算机运行B1B2阵如下:B1=[ 1 2 0.0318+0.0454*i 0.282*i 1 01 11 0.0114+0.0374*i 0.2332*i 1 011 3 0.001975+0.0695*i 0 1.025:1.1 11 12 0.0087+0.029*i 0.1788*i 1 012 4 0.0031+0.103*i 0 1:1.05 11 5 0.043+0.142*i 0.22*i 1 05 6 0.0031+0.103*i 0 1:1.05 15 7 0.043+0.142*i 0.22*i 1 01 7 0.051+0.168*i 0.26*i 1 07 8 0.00198+0.0695*i 0 1:1.1 17 13 0.02+0.066*i 0.102*i 1 013 9 0.0025+0.083*i 0 0.9956 11 10 0.00239+0.084*i 0 1.048 1]B2=[0 0 1.1 0 0 10 1.26+0.7814*i 1.05 1.05 0 30 0.776+0.481*i 1 0 0 20 0.543+0.3367*i 1 0 0 20 0 1 0 0 20 0.543+0.3367*i 1 0 0 20 0 1 0 0 20 0.776+0.481*i 1 0 0 21.35+0.6538*i 0.2+0.124*i 1.05 1.05 0 31+0.75*i 0.25+0.1549*i 1.05 1.05 0 30 0 1 0 0 20 0 1 0 0 20 0 1 0 0 2]计算机运行结果如下表:10 231.0000 3.4950 (7,8) 77.7585+53.6634i -77.6-48.1i0.1585+5.5634i11 237.0938 -1.1858 (7,13) -113.4984+9.476406i 114.6926-28.38885i 1.19422-18.9124i12 239.1742 -0.6185 (13,9) -114.6926+28.38885 115-18.18369i0.307384+10.2052i13 233.3912 3.2303 (1,10) -79.8613+4.23546i 80+0.641048i 0.13875+4.8765i 计算机计算结果如图:4.夏季最小运行方式:计算机运行B1B2阵如下:B1=[ 1 2 0.0318+0.0454*i 0.282*i 1 01 11 0.0114+0.0374*i 0.2332*i 1 011 3 0.001975+0.0695*i 0 1.025:1.1 11 12 0.0087+0.029*i 0.1788*i 1 012 4 0.0031+0.103*i 0 1:1.05 11 5 0.043+0.142*i 0.22*i 1 05 6 0.0031+0.103*i 0 1:1.05 15 7 0.043+0.142*i 0.22*i 1 01 7 0.051+0.168*i 0.26*i 1 07 8 0.00198+0.0695*i 0 1:1.1 17 13 0.02+0.066*i 0.102*i 1 013 9 0.0025+0.083*i 0 0.9956 11 10 0.00239+0.084*i 0 1.048 1]B2=[0 0 1.1 0 0 10 1.26+0.7814*i 1.05 1.05 0 30 0.543+0.336*i 1 0 0 20 0.4753+0.2947*i 1 0 0 20 0 1 0 0 20 0.4753+0.2947*i 1 0 0 20 0 1 0 0 20 0.543+0.336*i 1 0 0 21.35+0.6538*i 0.2+0.124*i 1.05 1.05 0 31+0.75*i 0.25+0.1549*i 1.05 1.05 0 30 0 1 0 0 20 0 1 0 0 20 0 1 0 0 2]10 231.0000 3.9321 (7,8) 54.3735+36.2509i -54.3-33.67i 0.073528+2.5809i11 239.0099 -0.8518 (7,13) -113.4428+24.39707i 114.6754-43.79301i 1.23255-19.3959i12 239.8726 -0.5689 (13,9) -114.6754+43.79301i 115-33.01613i 0.324605+10.7769i13 235.9565 4.4510 (1,10) -89.8244+5.1673i 90+1.0049i 0.17561+6.1722i 计算机计算结果如图:5.夏季故障运行状态:调压及无功补偿措施如下:变电所3的变压器变比为-2.5%,无功补偿容量为20Mvar。
潮流计算公式范文
潮流计算公式范文潮流计算是为了分析电力系统中各节点上电压和功率的分布情况,从而确定系统稳态运行状态的一种方法。
在电力系统中,一般以节点电压和母线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作为潮流计算的参数。
潮流计算公式主要是基于节点电流方程和功率平衡方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潮流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1.潮流计算公式的推导潮流计算的基本假设是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在稳态运行时电压相位角相同,因此可以选取其中一节点的电压相位角作为参考相位角,其他节点的电压相位角可通过参考节点与各节点的支路阻抗的关系求得。
根据这个假设,潮流计算所需的未知数只有各节点的电压幅值和各支路的潮流方向,可以通过节点电流方程和功率平衡方程来求解。
1.1节点电流方程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在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流矢量的代数和等于零。
将节点电流表示为注入和抽出两部分,可以得到如下的节点电流方程:(1)真实节点电流注入方程:I_i = I_i,inj - I_i,draw (i = 1, 2, …, n)其中,I_i表示第i个节点的电流注入值,I_i,inj表示第i个节点的电流注入值,I_i,draw表示第i个节点的电流抽出值。
(2)虚拟节点电流注入方程:I_0=ΣI_i(i=1,2,…,n)其中,I_0表示虚拟节点的电流注入值,ΣI_i表示所有节点电流注入值之和。
1.2功率平衡方程在电力系统中,各支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满足一定的平衡关系。
功率平衡方程一般分为母线功率平衡方程和发电机功率平衡方程。
(1)母线功率平衡方程:P_i + jQ_i = V_i* conj(I_i) (i = 1, 2, …, n)其中,P_i和Q_i表示第i个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V_i和I_i表示第i个节点的电压和电流。
(2)发电机功率平衡方程:P_g=P_i+jP_c(g=1,2,…,m)其中,P_g表示第g个发电机的出力有功功率,P_c表示第g个发电机的出力无功功率,P_i表示第i个节点的出力有功功率。
简单潮流计算
3.3简单闭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闭式网络:电网中任意负荷都只能从两个方向供电,包括双端供电网和多级电压环网。
3.3.1 双端供电网潮流计算 (1)初步潮流计算根据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1122331223233112312311231123123A B a b a b A Ba b A Ba b U U Z I Z I Z I I I I I I I Z Z I Z I U U I Z Z Z Z Z Z Z I Z Z I U U I I I I Z Z Z Z Z Z ⎧=++-⎪=+⎨⎪=-⎩⎧++-=+⎪++++⎪⇒⎨++-⎪=+-=-⎪++++⎩根据*S U I = ,将上式各量取共轭值,令0N NU U =∠ ,全式乘以N U ,可得其中1LD S 和3LD S —供载功率,LS —循环功率。
获得电源输出功率1S 和3S 后,进而可以求出各段线路上的传输功率,从而可以判断各段线路上传输功率的实际方向(确定功率分点——实际的双端供电点,分为有功功率分点、无功功率分点)。
(2)最终潮流计算初步潮流计算后,在功率分点将网络打开,分为两个开式电网(当有功功率分点和无功功率分点不一致时,常选电压较低的分点将电网打开。
鉴于高压电网中,电压损耗主要由无功功率流动所致,无功功率分点电压往往低于有功功率分点电压,故一般选取无功功率分点将电网打开)。
开式电网潮流计算:已知终端电压和始端电压,采用迭代法计算。
几点说明:(1) 环网(A BU U = )——无循环功率。
(2) 35KV 及以下电网,可以忽略线路功率损耗,因此初步潮流分布就是最终潮流分布。
(3) 均一电网(C i i X R =常数),供载功率为在均一网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分布彼此独立,且可以只利用各线段的电阻(或电抗)分别计算。
对于电压等级和导线截面相同的均一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分布仅由线路长度决定。
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的编程
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的编程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用于计算电网中各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各支路的功率流向和功率损耗。
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的编程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如何通过编程实现潮流计算。
一、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潮流计算是基于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和功率平衡方程进行求解的。
在交直流系统中,节点电压可以表示为复数形式,即包括幅值和相角两个参数。
潮流计算的目标是求解这些参数,以及支路的功率信息。
交直流系统的节点电压满足复数形式的功率平衡方程,即:S=P+jQ其中,S表示节点注入的复功率,P表示有功功率,Q表示无功功率,j为虚数单位。
节点电压的计算需要考虑支路的阻抗和导纳,以及节点注入的功率信息。
通过迭代计算,可以逐步求解各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
二、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的编程实现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的编程实现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如MATLAB、Python等。
下面以Python语言为例,介绍潮流计算的编程实现步骤。
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准备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参数信息。
包括节点的编号和注入功率信息,支路的阻抗和导纳信息等。
2. 潮流计算初始化:初始化各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可以设置初始值为1和0,然后进行迭代计算。
3. 迭代计算:通过迭代计算逐步求解各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或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等。
4. 收敛判断:在每次迭代计算后,需要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收敛。
可以通过判断节点电压的变化范围是否小于设定的精度要求来判断是否收敛。
5. 结果输出:最后,将计算得到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支路的功率信息进行输出。
三、编程实例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Python程序示例,实现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python# 导入所需库import numpy as np# 数据准备N = 3 # 节点数P = np.array([1.0, 0.5, 0.8]) # 节点注入有功功率Q = np.array([0.3, 0.2, 0.4]) # 节点注入无功功率Z = np.array([[0.1 + 0.2j, 0.2 + 0.3j, 0.3 + 0.4j],[0.2 + 0.3j, 0.3 + 0.4j, 0.4 + 0.5j],[0.3 + 0.4j, 0.4 + 0.5j, 0.5 + 0.6j]]) # 支路阻抗# 潮流计算初始化V = np.ones(N) # 节点电压幅值theta = np.zeros(N) # 节点相角# 迭代计算max_iter = 100 # 最大迭代次数epsilon = 1e-6 # 收敛判断阈值for i in range(max_iter):delta_V = np.zeros(N)delta_theta = np.zeros(N)for j in range(N):sum_P = 0sum_Q = 0for k in range(N):sum_P += V[k] * (np.real(Z[j][k]) * np.real(V[j]) + np.imag(Z[j][k]) * np.imag(V[j]))sum_Q += V[k] * (np.real(Z[j][k]) * np.imag(V[j]) - np.imag(Z[j][k]) * np.real(V[j]))delta_V[j] = V[j] * (sum_P - P[j]) + V[j] * (sum_Q - Q[j])delta_theta[j] = V[j] * (sum_Q - Q[j]) - V[j] * (sum_P - P[j])V -= delta_Vtheta -= delta_theta# 收敛判断if np.max(np.abs(delta_V)) < epsilon and np.max(np.abs(delta_theta)) < epsilon:break# 结果输出for i in range(N):print("节点{}:电压幅值={}, 相角={}".format(i+1, V[i], theta[i]))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并通过Python编程实现了潮流计算的过程。
matpower潮流计算实例
matpower潮流计算实例matpower是一款用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软件包,它是基于MATLAB 开发的工具。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中的重要任务,它用于分析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功率和电流等参数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发电机和负荷之间的潮流分布情况。
matpower的使用非常灵活,可以用于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在进行潮流计算前,需要准备好电力系统的数据,包括发电机的参数、负荷的参数、输电线路的参数等。
matpower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和工具,可以方便地导入和处理这些数据。
潮流计算的目的是确定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相角,以及各发电机和负荷的潮流分布情况。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规划。
潮流计算的结果可以用于发电机的出力控制、负荷的调度、输电线路的优化等。
matpower提供了多种潮流计算算法,包括牛顿-拉夫森法、快速潮流法、直流潮流法等。
这些算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计算速度,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matpower还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工具,可以直观地展示潮流计算的结果。
除了潮流计算,matpower还可以进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最优潮流计算、无功优化等。
这些功能使matpower成为了电力系统分析和优化的重要工具。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实例来介绍matpower的潮流计算功能。
假设有一个由3个节点、3台发电机和3个负荷组成的电力系统,节点之间通过输电线路相连。
我们希望计算出各节点的电压和相角,以及各发电机和负荷的功率和潮流分布情况。
我们需要准备好电力系统的数据。
发电机的参数包括发电机编号、发电机容量、发电机电压、发电机无功功率等。
负荷的参数包括负荷编号、负荷功率、负荷电压等。
输电线路的参数包括线路编号、起始节点、终止节点、线路阻抗等。
将这些数据整理成matpower所需的格式,并导入matpower。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matpower提供的潮流计算函数进行计算。
潮流计算范例
%The following program for load calculation is based on MATLAB6.5%以下部分为输入原始数据(到标示‘///’标志为止)。
g(5,1)=0.000; b(5,1)=-31.746;g(5,2)=0.000; b(5,2)=0.000;g(1,2)=0.830; b(1,2)=-3.112;g(1,3)=0.755; b(1,3)=-2.642;g(2,3)=0.624; b(2,3)=-3.900;g(3,4)=0.000; b(3,4)=0.000;g(1,4)=0.000; b(1,4)=0.000;g(2,4)=0.000; b(2,4)=-63.492;g(1,5)=0.000; b(1,5)=-31.746;g(2,5)=0.000; b(2,5)=0.000;g(2,1)=0.830; b(2,1)=-3.112;g(3,1)=0.755; b(3,1)=-2.642;g(3,2)=0.624; b(3,2)=-3.900;g(4,3)=0.000; b(4,3)=0.000;g(4,2)=0.000; b(4,2)=-63.492;g(4,1)=0.000; b(4,1)=0.000;g(1,1)=0.000; b(1,1)=1.762;g(2,2)=0.000; b(2,2)=3.524;g(3,3)=0.000; b(3,3)=0.250;g(4,4)=0.000; b(4,4)=-3.175;g(5,5)=0.000; b(5,5)=-1.587;d(5,1)=-j*1.587;d(1,5)=j*1.512;d(4,2)=-j*3.175; d(2,4)=j*3.023;d(3,2)=j*0.250;d(2,3)=j*0.250;d(1,2)=j*0.250;d(2,1)=j*0.250;%求取节点导纳矩阵。
for m=1:5for n=1:5if m==nG(m,m)=g(m,1)+g(m,2)+g(m,3)+g(m,4)+g(m,5);B(m,m)=b(m,1)+b(m,2)+b(m,3)+b(m,4)+b(m,5);elseG(m,n)=-g(m,n);B(m,n)=-b(m,n);endendendY=G+j*B;%/////////////////////////////////////////////// ///////////////%//设定节点起始节点电压,并给出已知功率值。
第七章 潮流计算-r1
五 潮流计算5.1 引言1.电力网络分为:1)输电网 2)配电网2.网络结构特点1)输电网闭环设计,闭环运行,图1所示 2)配电网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图2所示图1 简单输电网图图2 辐射状配电网图3.潮流计算分为:1)输电网潮流计算(Newton 法和P-Q 分解法) 2)配电网潮流计算(BBB 法、电压模法等)4.电力系统节点类型:1) 平衡节点(大发电机节点) 已知0∠V2) P-Q 节点(负荷节点) 已知节点有功和无功3) P-V 节点 (发电机或有电压调节功能的变电站)已知节点有功和节点电压模5.2 输电网潮流计算设一电力网络由N 个节点组成。
节点电压方程为n n n J V Y = (7.1) ),,2,1(ˆN i VjQ P J ii i i=-= 对式(7.1)中的任一行有:),,2,1(ˆ1N i J VjQ P Vy i i i i j j i Nj ==-=∑= (7.2)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得Newton 法潮流。
⎥⎦⎤⎢⎣⎡=⎥⎦⎤⎢⎣⎡⎥⎦⎤⎢⎣⎡''''n n n n n n n n ΔQ ΔP V)ΔV (ΔθL J N H (7.47)在Newton 法潮流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根据输电网的结构及其运行特点,经简化得到Q P -分解法潮流。
在稳定条件下,一般下面的关系成立ijij ij ij B G <<=θθsin 1cos (7.49)并且ii i i B V Q 2<<()()nn n n n n V Q V B V P V B ∆-=∆∆-=∆)()(θ (7.54)=⎥⎥⎥⎥⎥⎥⎦⎤⎢⎢⎢⎢⎢⎢⎣⎡∆∆∆⎥⎥⎥⎥⎥⎦⎤⎢⎢⎢⎢⎢⎣⎡---------112211111211122221111211N N N N N N N N V V V B B B B B B B B B θθθ =⎥⎥⎥⎥⎥⎥⎦⎤⎢⎢⎢⎢⎢⎢⎣⎡∆∆∆⎥⎥⎥⎥⎥⎦⎤⎢⎢⎢⎢⎢⎣⎡--------121111211122221111211N N N N N N N VV V B B B B B B B B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流例题:根据给定的参数或工程具体要求(如图),收集和查阅资料;学习相关软件(软件自选:本设计选择Matlab进行设计)。
2.在给定的电力网络上画出等值电路图。
3.运用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
4.编写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原理
1.牛顿-拉夫逊原理
牛顿迭代法是取x0 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比x0 更接近的方程的跟,一步一步迭代,从而找到更接近方程根的近似跟。
牛顿迭代法是求方程根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最大优点是在方程f(x) = 0 的单根附近具有平方收敛,而且该法还可以用来求方程的重根、复根。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一般来说,各个母线所供负荷的功率是已知的,各个节点电压是未知的(平衡节点外)可以根据网络结构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然后由节点导纳矩阵列写功率方程,由于功率方程里功率是已知的,电压的幅值和相角是未知的,这样潮流计算的问题就转化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问题了。
为了便于用迭代法解方程组,需要将上述功率方程改写成功率平衡方程,并对功率平衡方程求偏导,得出对应的雅可比矩阵,给未知节点赋电压初值,一般为额定电压,将初值带入功率平衡方程,得到功率不平衡量,这样由功率不平衡量、雅可比矩阵、节点电压不
平衡量(未知的)构成了误差方程,解误差方程,得到节点电压不平衡量,节点电压加上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构成新的节点电压初值,将新的初值带入原来的功率平衡方程,并重新形成雅可比矩阵,然后计算新的电压不平衡量,这样不断迭代,不断修正,一般迭代三到五次就能收敛。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的一般步骤:
(1)形成各节点导纳矩阵Y。
(2)设个节点电压的初始值U和相角初始值e 还有迭代次数初值为0。
(3)计算各个节点的功率不平衡量。
(4)根据收敛条件判断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则向下进行。
(5)计算雅可比矩阵中的各元素。
(6)修正方程式个节点电压
(7)利用新值自第(3)步开始进入下一次迭代,直至达到精度退出循环。
(8)计算平衡节点输出功率和各线路功率
2.网络节点的优化
1)静态地按最少出线支路数编号
这种方法由称为静态优化法。
在编号以前。
首先统计电力网络个节点的出线支路数,然后,按出线支路数有少到多的节点顺序编号。
当由n 个节点的出线支路相同时,则可以按任意次序对这n 个节点进行编号。
这种编号方法的根据是导纳矩阵中,出线支路数最少的节点所对应的行中非零元素也2)动态地按增加出线支路数最少编号在上述的方法中,各节点的出线支路数是按原始网络统计出来的,在编号过程中认为固定不变的,事实上,在节点消去过程中,每消去一个节点以后,与该节点相连的各节点的出线支路数将发生变化(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
因此,如果每消去一个节点后,立即修正尚未编号节点的出线支路数,然后选其中支路数最少的一个节点进行编号,就可以预期得到更好的效果,动态按最少出线支路数编号方法的特点就是按出线最少原则编号时考虑了消去过程中各节点出线支路数目的变动情况。
3.MATLAB编程应用
Matlab 是“Matrix Laboratory”的缩写,主要包括:一般数值分析,矩阵运算、数字信号处理、建模、系统控制、优化和图形显示等应用程序。
由于使用Matlab 编程运算与人进行科学计算的思路和表达方式完全一致,所以不像学习高级语言那样难于掌握,而且编程效率和计算效率极高,还可在计算机上直接输出结果和精美的图形拷贝,所以它的确为一高效的科研助手。
二、设计内容
1.设计流程图
2.程序
clear;clc
%重新编号,把原题中的节点1,2,3,4,5重新依次编号为5,1,2,3,4,其中1-4号为PQ节点,5号为平
衡节点
y=0;
%输入原始数据,求节点导纳矩阵
y (1,2)=1/(0.06+0.18i); y (1,3)=1/(0.06+0.18i); y (1,4)=1/(0.04+0.12i);
y(1,5)=1/(0.02+0.06i);
y(2,3)=1/(0.01+0.03i);y(2,5)=1/(0.08+0.24i);
y(3,4)=1/(0.08+0.24i);
y(4,5)=0;
for i=1:5
for j=i:5
y(j,i)=y(i,j);
end
end
Y=0;
%求互导纳
for i=1:5
for j=1:5
if i~=j
Y(i,j)=-y(i,j);
end
end
end
%求自导纳
for i=1:5
Y(i,i)=sum(y(i,:));
end
Y %Y 为导纳矩阵
G=real(Y);
B=imag(Y);
%原始节点功率
S(1)=0.2+0.2i;
S(2)=-0.45-0.15i;
S(3)=-0.4-0.05i;
S(4)=-0.6-0.1i;
S(5)=0;
P=real(S);
Q=imag(S);
%赋初值
U=ones(1,5);U(5)=1.06;
e=zeros(1,5);
ox=ones(8,1);fx=ones(8,1);
count=0 %计算迭代次数
while max(fx)>1e-5
for i=1:4
for j=1:4
H(i,j)=0;N(i,j)=0;M(i,j)=0;L(i,j)=0;oP(i)=0;oQ(i)=0;
end
end
for i=1:4
for j=1:5
oP(i)=oP(i)-U(i)*U(j)*(G(i,j)*cos(e(i)-e(j))+B(i,j)*sin(e(i)-e(j)));
oQ(i)=oQ(i)-U(i)*U(j)*(G(i,j)*sin(e(i)-e(j))-B(i,j)*cos(e(i)-e(j)));
end
oP(i)=oP(i)+P(i); oQ(i)=oQ(i)+Q(i);
end
fx=[oP,oQ]';
%求雅克比矩阵
%当i~=j时候求H,N,M,L 如下:
for i=1:4
for j=1:4
if i~=j H(i,j)=-U(i)*U(j)*(G(i,j)*sin(e(i)-e(j))-B(i,j)*cos(e(i)-e(j)));
N(i,j)=-U(i)*U(j)*(G(i,j)*cos(e(i)-e(j))+B(i,j)*sin(e(i)-e(j)));
L(i,j)=H(i,j);
M(i,j)=-N(i,j);
end
end
end
H,N,M,L
%当i=j 时H,N,M,L如下:
for i=1:4
for j=1:5
if i~=j
H(i,i)=H(i,i)+U(i)*U(j)*(G(i,j)*sin(e(i)-e(j))-B(i, j)*cos (e(i)-e(j))); N(i,i)=N(i,i)-U(i)*U(j)*(G(i, j)*cos(e(i)-e(j))+B(i,j)*sin(e(i)-e(j)));
M(i,i)=M(i,i)-U(i)*U(j)*(G(i,j)*cos(e(i)-e(j))+B(i,j)*sin(e(i)-e(j)));
L(i,i)=L(i,i)-U(i)*U(j)*(G(i,j)*sin(e(i)-e(j))-B(i,j)*cos(e(i)-e(j)));
end
end
N(i,i)=N(i,i)-2*(U(i))^2*G(i,i);
L(i,i)=L(i,i)+2*(U(i))^2*B(i,i);
end
J=[H,N;M,L] %J 为雅克比矩阵
ox=-((inv(J))*fx);
for i=1:4
oe(i)=ox(i); oU(i)=ox(i+4)*U(i);
end
for i=1:4
e(i)=e(i)+oe(i); U(i)=U(i)+oU(i);
end
count=count+1;
end
ox,U,e,count
%求节点注入的净功率
i=5;
for j=1:5
P(i)=U(i)*U(j)*(G(i,j)*cos(e(i)-e(j))+B(i,j)*sin(e(i)-e(j)))+P(i);
Q(i)=U(i)*U(j)*(G(i,j)*sin(e(i)-e(j))-B(i,j)*cos(e(i)-e(j)))+Q(i);
end
S(5)=P(5)+Q(5)*sqrt(-1);
S
%求节点注入电流
I=Y*U'
3.运行结果
Y值:
迭代过程:
电压值:
平衡节点注入功率及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