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和细胞核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些病毒、病菌可以侵 入细胞,体现了( 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①通过体液运送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如激素 ②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如受精过程 ③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如胞间连丝
进行细胞的信息交流
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三) 细胞膜流动性的生理意义和实例
①与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融合有关。 ②如变形虫的捕食、白细胞吞噬病菌和细胞的融合等
糖蛋白(糖被)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
五、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 ),演化出 原始的生命,膜的出现是生命过程中是生命起源中至关 重要的阶段。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
1925年 荷兰
提取红细胞的脂质, 在水面上的单分子 层的面积恰是红细 胞表面积的两倍
20世纪40 年代
在以上的基础上推测
膜由脂质构成
膜的主要成分是 脂质和蛋白质
脂质分子必然排列 为连续的两层
脂质两边各覆盖 着蛋白质
三、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59年 电镜下看到膜清晰的 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罗伯特森 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三层特点:静态结构
2 . 高倍镜观察
盖玻片
观察正常的红细胞
盖玻片的一侧滴蒸馏水
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
观察
结果:
人正常红细胞 人部分红细胞已
的光镜照片
涨破的光镜照片
讨论:如何获得比较纯的红细胞膜?
细胞膜和细胞质的质量不一样,可通过离心 处理获得较纯的红细胞膜
二、细胞膜的成分
主要的成分:脂质(50%)、蛋白质(40%)
1970年
人-鼠细胞杂交
细胞膜有流动性
1972年
桑格和尼 克森
在前人基础上提出
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 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 架,具有流动性。蛋白
质镶、嵌入或横跨磷脂
双分子层,且大多数可 以运动
磷脂分子结构
A: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 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 , 磷酸 “头” 部是亲水的, 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极性头 疏水尾
磷脂分子
B: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展开你的想像力,尝 试画出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中、在水中、在玻璃 表面的排布方式?
Back
电镜下的细胞膜 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静态三明治模型
时间:1970年 人物:弗雷和埃迪登( Frye 和 Edidin ) 实验:
红色荧光 染料标记 的膜蛋白
(远距离信息交流) 内分泌细胞→激素→体液→靶细胞受体→靶细胞
2)通过相邻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
细胞1→通过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膜上受体→细胞2
3)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
细胞1→通道→细胞2
(如高等植物通过胞间 连丝来传递信息)
胞间连丝
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据图分析:
(1)图中物质或结构的名称: ① 信号分子; ②受体 ; ④ 胞间连丝 。 (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 程、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 的哪种方式?
(P41“相关信息”):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哺乳动物红细 胞的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 血红蛋白腾出空间。人的红细胞只能存活120天左右。 (二)、原理: 细胞内的物质有一定的浓度,将它投入到清水中,细 胞吸水涨破,离心即可得到细胞膜。
(三)方法步骤:
1 . 临时装片的制作
载玻片
红细胞稀释液
注意
还有少量的糖类(2%-10%)
①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含量和种类越多
②膜上糖蛋白(糖脂)有保护、润滑和识别作用
③癌变细胞膜上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
三、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世纪末 凡可溶于脂质的物
欧文顿
质比不能溶于脂质 的物质更易通过膜
20世纪初 分离和分析哺乳动
物红细胞的成分是 脂质和蛋白质
(二)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__流__动__性___
①流动性:构成膜结构的脂质和蛋白质在膜中可做多种运 动,磷脂分子做与膜表面相平行的横向运动,随温度升高 而加快,蛋白质可在磷脂分子内部和表面移动。
②镶嵌性: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膜表面和内部 ③不对称:膜两侧分子性质和结构不同,如糖蛋白只分布 在细胞膜表面,细胞膜内表面没有
项目
设计思路
细胞膜磷脂双分 提取细胞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铺
子层的鉴定
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单分子占有面
积,与细胞膜面积对比分析
细胞膜流动性的 取A、B两种动物细胞,分别用红、
鉴定
考纲要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Ⅱ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Ⅱ
考点分布
考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二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思考:选取何种细胞作为研 究细胞膜的人材的口腔上料皮细胞呢?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示意图
一、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一)、取材的原因: 1、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省去去除细胞壁的麻Fra Baidu bibliotek 2、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 器,易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3、红细胞数量多,材料容易得到
影响因素: 温度
绿色荧光 染料标记 的膜蛋白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示意图
结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四、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一)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磷脂分子层。 3、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提示 分别属于图C、图A、图B。
(3)图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 合有没有特异性?
提示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和信号分子的结 合具有特异性。
(4)是否所有信号分子的受体都在细胞膜上?
提示 不是,有些小分子如脂溶性的信号分子(如 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部。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_选__择__透__过___性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
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原因 遗传性决定 载体种类、数量 决定 选择性
应用(P43拓展题) 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通常用“染色排除法”,如台盼 蓝可使死的动物细胞染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细胞膜成分、结构、功能相关的实验设计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①通过体液运送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如激素 ②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如受精过程 ③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如胞间连丝
进行细胞的信息交流
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三) 细胞膜流动性的生理意义和实例
①与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融合有关。 ②如变形虫的捕食、白细胞吞噬病菌和细胞的融合等
糖蛋白(糖被)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
五、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 ),演化出 原始的生命,膜的出现是生命过程中是生命起源中至关 重要的阶段。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
1925年 荷兰
提取红细胞的脂质, 在水面上的单分子 层的面积恰是红细 胞表面积的两倍
20世纪40 年代
在以上的基础上推测
膜由脂质构成
膜的主要成分是 脂质和蛋白质
脂质分子必然排列 为连续的两层
脂质两边各覆盖 着蛋白质
三、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59年 电镜下看到膜清晰的 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罗伯特森 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三层特点:静态结构
2 . 高倍镜观察
盖玻片
观察正常的红细胞
盖玻片的一侧滴蒸馏水
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
观察
结果:
人正常红细胞 人部分红细胞已
的光镜照片
涨破的光镜照片
讨论:如何获得比较纯的红细胞膜?
细胞膜和细胞质的质量不一样,可通过离心 处理获得较纯的红细胞膜
二、细胞膜的成分
主要的成分:脂质(50%)、蛋白质(40%)
1970年
人-鼠细胞杂交
细胞膜有流动性
1972年
桑格和尼 克森
在前人基础上提出
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 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 架,具有流动性。蛋白
质镶、嵌入或横跨磷脂
双分子层,且大多数可 以运动
磷脂分子结构
A: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 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 , 磷酸 “头” 部是亲水的, 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极性头 疏水尾
磷脂分子
B: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展开你的想像力,尝 试画出磷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中、在水中、在玻璃 表面的排布方式?
Back
电镜下的细胞膜 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静态三明治模型
时间:1970年 人物:弗雷和埃迪登( Frye 和 Edidin ) 实验:
红色荧光 染料标记 的膜蛋白
(远距离信息交流) 内分泌细胞→激素→体液→靶细胞受体→靶细胞
2)通过相邻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
细胞1→通过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膜上受体→细胞2
3)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
细胞1→通道→细胞2
(如高等植物通过胞间 连丝来传递信息)
胞间连丝
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据图分析:
(1)图中物质或结构的名称: ① 信号分子; ②受体 ; ④ 胞间连丝 。 (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 程、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 的哪种方式?
(P41“相关信息”):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哺乳动物红细 胞的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 血红蛋白腾出空间。人的红细胞只能存活120天左右。 (二)、原理: 细胞内的物质有一定的浓度,将它投入到清水中,细 胞吸水涨破,离心即可得到细胞膜。
(三)方法步骤:
1 . 临时装片的制作
载玻片
红细胞稀释液
注意
还有少量的糖类(2%-10%)
①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含量和种类越多
②膜上糖蛋白(糖脂)有保护、润滑和识别作用
③癌变细胞膜上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
三、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世纪末 凡可溶于脂质的物
欧文顿
质比不能溶于脂质 的物质更易通过膜
20世纪初 分离和分析哺乳动
物红细胞的成分是 脂质和蛋白质
(二)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__流__动__性___
①流动性:构成膜结构的脂质和蛋白质在膜中可做多种运 动,磷脂分子做与膜表面相平行的横向运动,随温度升高 而加快,蛋白质可在磷脂分子内部和表面移动。
②镶嵌性: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膜表面和内部 ③不对称:膜两侧分子性质和结构不同,如糖蛋白只分布 在细胞膜表面,细胞膜内表面没有
项目
设计思路
细胞膜磷脂双分 提取细胞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铺
子层的鉴定
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单分子占有面
积,与细胞膜面积对比分析
细胞膜流动性的 取A、B两种动物细胞,分别用红、
鉴定
考纲要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Ⅱ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Ⅱ
考点分布
考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二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思考:选取何种细胞作为研 究细胞膜的人材的口腔上料皮细胞呢?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示意图
一、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一)、取材的原因: 1、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省去去除细胞壁的麻Fra Baidu bibliotek 2、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 器,易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3、红细胞数量多,材料容易得到
影响因素: 温度
绿色荧光 染料标记 的膜蛋白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示意图
结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四、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一)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磷脂分子层。 3、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提示 分别属于图C、图A、图B。
(3)图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 合有没有特异性?
提示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和信号分子的结 合具有特异性。
(4)是否所有信号分子的受体都在细胞膜上?
提示 不是,有些小分子如脂溶性的信号分子(如 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部。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_选__择__透__过___性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
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原因 遗传性决定 载体种类、数量 决定 选择性
应用(P43拓展题) 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通常用“染色排除法”,如台盼 蓝可使死的动物细胞染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细胞膜成分、结构、功能相关的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