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技术的文化计量

合集下载

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类活动的记录与沉淀,是人类的高级精神生活。

文化包含了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想和理论,是人们生存生活的方式方法和准则。

科技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工具。

马克思用生产工具为标志来区分人类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也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历程。

科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科学技术为创造和发展文化提供物质基础,文化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方面,科学的进步不断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推进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变得触手可及,人们更多地跨越种族和国界相互交流,世界各地的文化也通过互联网相互传播和交流。

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反过来又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

在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绝大多数的科学发现及技术成就,首先都是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产生的。

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的争鸣,伴随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无不是在两汉、唐宋中华富强,文化昌盛的时代中孵化而成。

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也是建立在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和繁荣的基础上。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技术以无比强大的穿透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人们享受着高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带着手提电脑和智能手机出入于充斥现代科技成果的娱乐场所、图书馆等,电视里时刻展现着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产品。

人们被一种新的文化所包围,那就是以科技为基本要素的科技文化。

科技文化已经成为当代最常见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科学的发展原理和规律,值得我们深思。

科技成果评估规范-2024标准

科技成果评估规范-2024标准

科技成果评估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的评估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争议处置等技术要求,描述了评估流程、给出了评估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开发和产业化类、软科学研究类科技成果的评估活动,其他类型的科技成果的评估活动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714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22900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GB/T 32225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9057 科技成果经济价值评估指南GB/T 40148 科学评估基本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40148和GB/T 229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科技成果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成果。

注:科技成果通常包括基础研究(3.3)成果、应用研究(3.4)成果、开发和产业化成果(3.5)、软科学成果等类型。

3.2科技成果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evaluation在科技成果产出、管理、转移转化或推广应用等过程中对成果开展的各类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

[来源:GB/T 40148-2021,4.9]注1:评估:广义的科技评估包括评估机构或专家组开展的与科技活动有关的各类评价、评议和评审活动。

狭义的科技评估特指评估机构开展的与科技活动有关的各类评价活动,见GB/T 40147-2021 注2:评价: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3.3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为了获得关于客观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或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基础科学问题所开展的,不预设任何特定应用目的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

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数字信息的快速增长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文献计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在逐渐崭露头角。

文献计量学,简称计量学,在学术研究中越来越受重视,尤其在评估学术研究成果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文献计量学是一种通过对科学文献和出版物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解释来研究科学研究活动的方法和技术。

它主要关注的是科研成果在出版物上的表现,如论文、专著、会议记录等,在数量上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

文献计量学最初用于研究科学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情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研究方向变得更加复杂和广泛。

现在,文献计量学已经成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科学政策制定、科技评估、科研机构评估、学术期刊评估、学术人员评价、科研人员培训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过程中,最常用的指标包括文献产出量、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等。

其中,文献产出量指的是一定时间内某个主题、领域或国家所发表的文献量。

被引频次则是指某篇文献被引用的次数。

期刊影响因子则是指某期刊中一定时间内所发表文章被引的次数与该期刊在同一时间内发表文章的总数的比率,用于衡量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在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领域,文献计量学被用于研究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消费者心理和产品定价策略等问题。

此外,文献计量学还被应用于医学研究、教育研究和社会科学领域等。

未来,随着科技和信息的不断变革和更新,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文献计量学的研究重点将是探索并分析文化、词汇和概念的表现形式,研究此类主题需要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挖掘技术。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对各学科、领域和区域发展的理解,还可以刺激创新,并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此外,在未来的研究中,文献计量学将更加重视计算机技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和创新。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法定单位的正确使用(中国农科院研究生用)无论国民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还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计量单位。

世界各国对统一计量制度历来都十分重视,并把它作为基本国策,有的还载入了国家宪法。

1984年2月27日,我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确定了以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基础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了具体实施的措施和步骤。

这是进一步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一项重要决策。

1985年9月6日,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使用法定单位,非法定单位应当废除。

这样就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了国家计量单位制度的统一。

凡属法定单位,我国的任何地区、任何部门、任何机构和任何个人,都必须毫无例外地遵照采用。

1 法定单位法定单位是政府发布的在全国采用的计量单位。

1.1 法定单位的构成我国法定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基础,加上国家选定的若干非SI单位构成的,具体包括5个部分。

F = 50牛1)SI基本单位。

共7个,见表1。

表1 SI基本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 m质量千克(公斤) kg时间秒 s电流安[培] 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K物质的量摩[尔] mol发光强度坎[德拉] cd2)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共21个(包括2个辅助单位),见表2。

表2 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平面]角弧度 rad立体角球面度 sr频率赫[兹] Hz力牛[顿] N压力,压强,帕[斯卡] Pa应力能[量],功,焦[耳] J热量功率,辐[射瓦[特] W能]通量电荷[量]库[仑] C电压,电动势,伏[特] V电位,(电势)电容法[拉] F电阻欧[姆]Ω电导西[门子] S磁通[量]韦[伯] Wb磁通[量]密度,特[斯拉] T磁感应强度电感亨[利] H摄氏温度摄氏度℃光通量流[明] lm[光]照度勒[克斯] lx[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 Bq吸收剂量戈[瑞] Gy剂量当量希[沃特] Sv3)我国选定的非SI单位。

历史中的科学技术与文明

历史中的科学技术与文明

历史中的科学技术与文明科学技术与文明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文明的发展,而文明的繁荣又为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土壤。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历史中的科学技术与文明的关系。

首先,科学技术对文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不仅为中国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的复制速度大大提高,为知识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火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战争的形态,还在农业、制造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南针的使用使得航海成为可能,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这些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为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其次,文明的发展也为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文明的繁荣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科学技术。

古希腊的文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古希腊,哲学、数学、物理等学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来科学技术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的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定律,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质的四要素理论,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成为了后来数学的基石;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对力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科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古希腊文明的繁荣,也为后来的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外,科学技术与文明的关系还体现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例如,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人类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

电力、汽车、航空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交通更加便捷,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这也迫使人们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明清科技成就和文化特征

明清科技成就和文化特征

明清科技成就和文化特征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科技成就和文化特征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科技革命,取得了许多杰出成就。

一、科技成就1. 数学在明清时期,中国的数学成就突飞猛进。

明代数学家朱载堉发明了代数学中的"方程"理论,为后世代数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清朝数学家乾隆时期博物学家吴光宇创造了现代数值代数的符号表示法,这些算符在今天的数学中仍然被使用。

2. 航海技术明代武则天率领七艘船进行了著名的"西洋献钟"之旅,这标志着中国航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随后的明清时期,中国继续探索、创新航海技术,创造了海上船只指南针、中哈卫星和火箭等航空航天技术。

3. 农业技术明清时期的中国农业技术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

在明代,《农政全书》和《玉书略》等农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传统农学研究达到了高峰。

清朝时期,新品种的大蒜、花菜、黄瓜、南瓜等农产品得到广泛种植,并逐渐传入国外。

4. 医学技术明清时期的医学成就也不容忽视。

明代著名医生李时中所著《本草纲目》以及清代徐霞山所编的《蜀山异志》等医学著作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此外,清代黑豆腐(也称“豆腐脑”)制作技术充分发挥了豆腐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丰富的特点,成为中国名特优美食之一。

二、文化特征除了科技成就,明清时期的文化特征也是该时期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

1. 传统文化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通过诗歌、绘画、书法、音乐和舞蹈等形式,中国人民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追求。

明代诗人李清照,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等人以其优美的诗歌和文学风格影响并启迪了世人。

明代著名画家文征明和清代画家郑燮的画作也在中国画坛上拥有重要地位。

2. 科學趣味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十分开放和宽容。

人们的兴趣爱好不仅限于传统的文化艺术,而且还包括各种科学技术和新鲜事物,如船只指南针、印刷技术、摄影和电影等。

科技要发展 计量须先行

科技要发展  计量须先行

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发表时间:2017-12-26T16:09:32.7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作者:汪洋屿[导读] 聂荣臻元帅在1983年全国首次国防计量工作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的观点。

广东省揭西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 515400 摘要:34年前,聂荣臻元帅发出“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的名言,激励计量人员严格计量测试,科学计量管理,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计量与科技发展的密切关系,探讨了强化计量工作、推动科技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发展;计量;先行引言聂荣臻元帅在1983年全国首次国防计量工作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的观点,不仅阐明了计量技术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为计量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计量,古称度量衡,是为了统一衡量事物、保证量值准确传递的活动,也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头号制造大国,但仍处于制造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大都为发达国家所掌握,究其根本是科技落后使然,而科技落后的背后是我国计量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1]。

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然而我国科技项目居于世界领先的很少,要提高科技水平必须加强计量技术创新,壮大计量人才队伍,强化计量监督管理,使计量走在科技发展的前列,这样才能为我国科技发展保驾护航,发挥计量技术先锋引领的作用。

一、计量与科技发展的密切关系(一)计量是科技创新的基石计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历史上科技的重大进步都离不开计量技术的突破。

门捷列夫曾这样评价计量技术的作用“没有测量,便没有科学”。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时代,若没有温度和压力的测量就没有蒸汽机的研发和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时代,正是因为电气指标的测量才加速了电性能的研究和电气产品的应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信息时代,纳米技术和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极大、极小、极高、极低的高精度测量技术的突破[2]。

关于数学史的论文参考范文

关于数学史的论文参考范文

关于数学史的论文参考范文
前言
数学是一门古老、深奥、优美的科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它不仅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还对人类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数学史的发展,
探讨数学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起源与古代
最早的数学活动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了计数、计量、度量等活动。

中国的甲骨文时期,也有
数学活动的记录,如有关土地面积、谷物的多少等方面的记录。

古代
数学在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中得到发展。

古希腊
的欧几里德几何、锡拉库托斯等人创立的数学、印度的代数和无限级
数等都是古代数学的重要成果。

古代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也反映
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中世纪与近现代
中世纪的欧洲,炼金术、占星术等被普遍地认为是数学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数学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的贡献,重新定义了数学的基础和形式,
将数学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个时期,计算工具的发明也大大加速
了数学的发展。

如莫斯科大学教授米哈伊尔·瓦西尔耶维奇·奥斯特罗格。

论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对现代社会造成了多层面的影响。

但是,
它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列出来的几个方面:
一、科技发展促进社会就业发展。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
活水平。

二、促进社会文化发展。

科技的发展,不仅能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率,
还能影响社会的文化水平,使人们的文化素养获得一定的提高。

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科技的发展可以改善我们社会的重要产品,比如建筑、机械、化学等领域,使其具备更高水平的生产能力,
从而提高我们国家的总体生产效率。

四、开拓新的生活方式。

科技发展引入新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不用
付出太多的力气就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财富。

同时,新的生活方式改
变了社会结构,使得一些新的社会现象甚至新的文化出现在社会上。

五、加强社会制度的统一性。

科技的进步使社会制度得以加强,我们
的社会更加有序、安全、团结、公正。

国家单位更加完善了社会管理,形成更好的社会秩序。

六、改观人类系统。

科技发展还有实现不同思想与视角的交流,让人
们拥有更多的应对能力,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视野,进而使人们的社会
认同感增强。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变迁有多种影响,促进了社
会就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开拓新的生活
方式、加强社会制度的统一性、改观人类系统等。

在这其中,科技发
展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水平,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计量3个标准特征

计量3个标准特征

计量工作历史悠久、与时俱进,同时也与质检各项工作密切相关。

研究计量文化意义深远。

个人之见,在文化层面,计量具有三个标志性特征:第一,哲学特征在此谈谈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

其实,对立统一中矛盾的双方只有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转化,也就是引起质变;质变后又会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发生新的量变,由此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轨迹,这就是否定之否定。

由量变到质变,这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

计量工作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检验、检测物质在量变过程中的量值。

譬如,在贸易交接中是否缺斤短两;在定量包装中是否授予C标志等。

另一个是看量值的变化是否引发或触及了质变,如燃油中所含辛烷的含量,牛奶中所含蛋白质的含量,棉花纤维的长度是否达标,这就由计量涉及质量。

因此,计量文化所研究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个哲学问题,即量和质的问题,这是典型的哲学特征。

在计量检验、检测工作中,还有一个“不确定度”的概念。

也就是说,无论计量仪器、设备多么精密,其检验结果也不会绝对准确,反映在文字上就是“正负”的表述。

当然,在不同领域内,这个“正负”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要求。

这又涉及哲学中的绝对与相对、偶然与必然、个别与一般。

首先,任何检验结果都是相对准确,不是绝对准确;其次,我们对于任何产品的计量、质量问题的检验,都不可能整个批次一一进行,只能抽检,这就涉及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

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必然寓于偶然之中。

所以,计量文化也是哲学,任何其他工作,不管多么重要,都不如计量文化与哲学如此接近。

这就是计量文化哲学特征。

第二,量化特征计量工作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靠仪器设备检测,凭数据说话。

它不是凭眼看、嘴尝、手摸来定性,最不能容忍的是“大概齐”、“也许是”、“差不多”等似是而非的结论,应完全依靠客观数据。

因此,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态度、一种作风、两种精神”的文化特征。

一个态度,即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对于检验检测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物,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论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论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论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摘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核心,自古以来,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与发展,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承载着不同的任务,但二者共同服务于社会、经济的作用未曾改变过。

科学技术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融合、促进,二者既有联系、区别、统一、融合的相互关系,为人类生活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做突出贡献.关键词:科学技术;文化;融合;统一;区别一、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情形下,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交流日益紧密与深入,在当前发展趋势下,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为指导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提供有力的帮助。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潮流中不断改革创新,经久不衰,为人类生活不断创造新的血液与活力,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为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和创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精神映射,反映着人类的精神高度和思维方式,同时承载着引领社会进步和提升人类素质水准的功能,从侧面指导着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科学技术应发展的方向。

经过岁月年轮的不断洗礼,二者从最初的相互独立,到如今不断地相互交错、融合,让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有更为鲜明的旗帜,当下,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应成为我们的尤为关注的目标。

二、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内涵与界定对于特定的名词都会有本质上的概念,而概念的最本质解读就是传统意义上该名词的定义或内涵,一旦弄清其内涵,对我们了解其本质与认识其功用起到重要作用.同样的,对于科学技术及文化这样两个重要名词,从根本上解析其内涵,对于我们研究或阐述二者的关系,分析现状等起着指导作用.1。

科学技术我们熟知的科学技术,实际上是科学、技术两个名词的统称,我们习惯上将二者统一称为科技。

实质上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

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自然学科,主要解决理论问题.而技术则是生产实践中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方法等,主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

文化研究知识:科技文化的研究

文化研究知识:科技文化的研究

文化研究知识:科技文化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技。

科技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越来越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

本文将就科技文化的研究展开论述,包括科技文化的定义、特点、影响和研究现状等方面。

一、科技文化的定义首先,科技文化是指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形态。

科技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而文化则是人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总和。

科技文化就是以科技为中心,以文化为载体,将科技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的一种新兴文化形态。

二、科技文化的特点1、科技文化的实用性科技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实用性。

科技的发展不仅存在着对物质生活的依赖性,更在于强调其实用价值,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着各种便利和创造出许多新的消费品。

科技文化在与实用性上的紧密结合,得以使它具有更为实际的价值。

2、科技文化的创新性科技文化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创新性。

在科技文化研究中,创新不仅指发明和创造,更在于阐述科技与文化本身的关系。

科技的发展既受到其自身的发展压力,更是受到社会的要求和影响。

在这种前提下,科技文化就能在不断创新中体现。

3、科技文化的沉积性科技文化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对整个社会文化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渗透,并且开始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沉积,日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这种沉积性,使科技文化得以在文化的历史储备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成为驱动文化发展的力量。

三、科技文化的影响科技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中,都深深地影响了着我们的生活。

1、促进社会发展科技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技术研发、新产品推广、物流运输等许多方面,都能通过发扬科技文化的精神,催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开拓思路科技文化还可以在开拓人们的思路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在科技文化的指引下,人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往深里的科学问题,并且逐渐拓宽了对于科技与人类生活的新认知与理解。

3、影响生活方式科技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历史关系

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历史关系

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历史关系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在古代,中国人发明了许多的科技和文化。

这些科技和文化不仅影响到了古代中国,也影响到了现代中国。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关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种历史关系。

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

商代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

在西周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制品,并且开始了农业的大规模经营。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车和船,并且还发明了兵器和计量器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不断地发展、创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发明。

二、古代科技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非常巨大。

从古代开始,中国人就开始使用木浆纸张,并且发明了织机、印刷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现代的印刷术中,仍然广泛使用的活字印刷法是从中国传来的。

此外,在航海科技方面,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人类最早使用指南针,又称罗盘,可以使人们在海上确定方向。

这一科技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三、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科技文化逐渐消失,或者失传于世。

现如今,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例如成立科技馆和博物馆,进行对古代科技文化的展示和宣传。

更重要的是,开设古代科技文化相关的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古代科技文化,将其发扬光大。

四、未来古代科技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古代科技文化将会和现代科学技术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

例如,在航空领域,中国科技人员就可以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的风筝和现代航空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更加先进的飞行器。

当代数字人文研究的视野与方法

当代数字人文研究的视野与方法

当代数字人文研究的视野与方法数字人文研究是指将大数据和人文学科相结合,探索人文学科的新表达和新研究方法的一种学科研究方向。

数字人文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文学科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数字人文研究赋予了人文学科更多的可能性,让研究者可以从数据中发现文化内涵,深入研究人类活动的本质。

数字人文技术可以让研究者获取更广泛、更深入、更准确的信息,包括文本、照片、影片、声音等各种多媒体。

同时,数字人文研究也具有更为便捷多样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使用文字形式进行论述,还可以进行数据可视化、数字出版等多种形式的表述。

数字人文研究的视野十分广阔,除了人文学科的范畴之外,还包括了社会科学、艺术、图书馆学、档案学等多个领域。

例如,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数字人文技术可以帮助他们更为全面地研究历史文化,从更加详细的数据中发现历史内涵,还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数字人文技术可以通过语言分析、计量分析等方法,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潜在的主题和意义,从而对文学作品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解读。

数字人文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多样性。

除了传统的人文学科研究方法,如史料整理、文献阅读、实地调查等,数字人文研究还包括了文本挖掘、网络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多种数字技术下的新方法。

例如,在文本挖掘方面,数字人文技术可以对大量的文本进行自动分析和组织,发现文本中隐藏的主题、语言符号和系统关系等;在网络分析方面,数字人文技术可以探索网络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数据可视化方面,数字人文技术可以将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增强数据的直观性,使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意义。

数字人文研究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文学科研究的深化和完善。

通过数字人文技术的应用,研究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人文学科问题,发现文化内涵,挖掘文化意义,进一步推动了人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其次,数字人文技术的发展使得人文学科的研究得以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方式进行,人文学科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界限,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方法。

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石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包括精神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

技术一般属于物质文化。

科学器物、工具等也属物质文化之列。

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知识成果,才属于精神文化。

科学技术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存于人类文化的整体之中,构成一个有机体。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不能不把它和其他文化区分开来,这便要找出它的特点。

一、科学技术文化是自然的人化。

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的本质力量投射到自然界,并通过自然界实现自我的外化,这便创造了一个人化了的自然,或现在一般说的“人工自然”、“第二自然”。

这是人创造的,属于人的,属于人类的自然,这就是科学技术文化及其成果。

二、科学技术文化的自然性。

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不断地作用于自然,也就是人的价值目标外化,通过自然界这个载体,实现人的目的性和人的存在价值。

然而,自然界并非俯首听命,任人摆布,而是以它特有的方式不断地作用于人。

在这种自然和人的相互作用之中,铸造了人类文化,其主体是科学技术文化。

自然科学根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文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的质料和运动,科学技术文化既没有内容,也没有载体,也就不可能存在。

因此,我们从这种文化的内容上说,它具有自然性。

三、科学技术文化的客观实在性。

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上,创造了科学技术文化,这种文化一经形成,便营造成为一个独立的客观世界,一个可直观的外在世界,成为人面临的客观世界的一个实在的部分,并成为人再次对象化的对象世界。

四、科学技术文化具有理性。

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种力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智能,也就是人的理性的批判能力。

无论是经验理性,还是近现代的实验理性,都是科学技术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

科学理论、科学思辨纯粹是在理性世界中游弋,即使科学技术物质成果,也是人类的心智的结晶。

情感的东西,在科学技术文化中已被生产实践所清洗,部分地被分化到宗教中去了,正是在这里,科学和宗教发生分野。

计量历史文化简略

计量历史文化简略

计量历史文化简略一、计量的起源计量来源于测量..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需要进行大量的测量活动..测量的目的最终是为了社会应用;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量的测量结果应该一致;这就需要严于一般测量的计量活动..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它属于测量;源于测量;而又严于一般测量;是测量的一种特定形式..二、计量的发展计量在中国已有近五千的历史..国际上通常把计量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典计量阶段、经典计量阶段、现代计量阶段..一古典计量阶段中国古代计量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人类从利用工具到制造工具;包含着对事物轻重、多少、大小、长短、软硬等的思考过程;逐渐产生了形与量的概念..在自然界漫长的生活中;人们学会了用感觉器官耳听、眼观、手量来进行测量..早期的“计量基准”;大多是来自人体的某一部分;或其它天然物如动物丝毛、植物果实或动物等..如;布手知尺:孔子家语中记载“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迈步定亩:汉小尔雅中记载“跬;一举足也;倍跬为步”;手捧成升:小尔雅记载“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以一升也..”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禹在治理水患、划分九州的过程中;就以自己的身长和体重作为长度和质量的标准;治水时还制作了准绳为测量工具..这种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国计量有了自己的起步..商朝;度量衡的应用更加普及..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骨尺;是目前中国所见最早的测长工具..尺面上有相当于“寸”、“分”的刻度表示;在世界上最早使用了十进制..商代象牙尺周朝在广泛应用度量衡的同时;还强化了其政治含义;使其成了统治象征..据礼记·明堂位记载;周公“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春秋战国是我国计量发展的繁荣时期..春秋时期的一些诸侯国分别建立了各自的量制;现今收集到的这一时期量器比较丰富..在秦国;秦孝公十八年前344;商鞅借鉴齐国量制;监制了标准铜方升;“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等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皇帝最高权威;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令..秦代形成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得到了西汉继承和发展..至西汉末年;王莽把持政权;让律历学家刘歆进行了一次修订度量衡的工作..刘歆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度量衡制度;对单位系列、进位关系、单位量值、标准器型式以及管理制度做了归纳整理;并采用以音律校验黄钟律管的长度;以度审容;以黍的容重定衡重的方法;厘定度量衡三个单位量的标准;设计制造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他在此基础上完成的着作审度·嘉量·权衡被录入汉书·律历志;成为我国最早的度量衡专着..新莽嘉量新莽铜卡尺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局面;政权分散;法制无度;度量衡制度极其混乱;甚至出现“南人适北;视升为斗”的情况..隋代开始了中国第二轮统一的度量衡单位量制..唐宋元是我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明清;国家由一度辉煌到逐渐衰落;明代中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期近1300年的度量衡技术和管理;在单位量制基本统一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度量衡器具技术进步;品种增多;单位名称和进位关系进一步理顺..唐代唐律疏议中设置了关于度量衡的法律条文;是中国历史上将度量衡法令载入国家法律的首例..清宣统元年;由国际权度局制造了营造尺和库平两铂铱合金原器各一件;开始了用国际先进计量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度量衡的改造..二经典计量阶段由于古代依据自然物来确定计量单位;准确性难以提高;且各国各地的计量制度不同;在交流上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和困难..早在十七世纪;法国就有科学家提出改革和统一计量制度的想法..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米制公约”..从世界范围看;这标志着经典计量阶段的开始..在我国;195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以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1976年12月;我国加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经典计量阶段的计量基准都是在经典物理理论指导下的宏观器具或现象..例如:长度: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的基本单位;称作米;并以此制作了国际米原器..国际米原器示意图时间:根据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周期而确定时间单位秒..质量:根据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密度最大时的质量制成了质量基准千克原器;等..保存于三层玻璃罩内的国际千克原器宏观实物基准存在一定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物理的、化学的以及使用中的磨损等原因;实物基准难免发生微小的变化..由于原理和技术的限制;该类基准的准确度亦难以大幅度提高;以致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三现代计量阶段现代计量标志是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并建立国际单位制..由经典理论为基础转为量子理论为基础;由宏观实物基准转为微观量子基准..根据量子理论;微观世界的量;只能是跃进式的改变;而不可能发生任意的微小变化;同一类物质的原子和分子都是严格一致的;不随时间和地点而改变..这就是微观世界的所谓稳定性和齐一性..建立在量子理论基础上的微观自然基准;或称量子基准;比宏观实物基准优越的多;更精确、更稳定可靠..迄今为止;国际上已正式确立的量子基准有长度单位米基准、时间单位秒基准、电压单位伏特基准和电阻单位欧姆基准..例如:长度:“”..取这个特别的数字的原因是;因为它对应于历史上的米的定义..由于时间的测量准确度大大高于长度;这一米定义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时间:“秒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2014年8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铯原子喷泉钟”通过评审;我国继法、美、德、意、日、英、俄等国之后;成为国际计量局认可的参与修正国际原子时的国家..中国铯原子钟该钟计时不确定度为1.5×10-15;相当于2000万年不差一秒..三、计量的意义和典故一国家统一的象征计量的起源与发展是和国家的产生是分不开的..国家机器的运转;如征收赋税;发放俸禄;兴修水利;建造城垣;制造兵器;组织生产、交换、分配等等;都离不开计量的技术保障..对此;历代统治者有清晰的认识;他们是把计量作为行使统治权力的象征来对待的..论语·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淮南子·本经训:“谨于权衡;审乎轻重;足以治其境内矣..”这都是政论家们给君王的献策..秦以后历代新王朝建立伊始;都要考校度量衡制度;颁发新标准器;昭告天下;使民众听命于新王朝的统治..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和乾清宫前;分别陈列着鎏金铜嘉量和日晷..太和殿是清代皇帝举行大典的仪所;乾清宫是清代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在这两处放置日晷和嘉量;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二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手段山东临沂西汉墓竹简;其中有几枚记载了春秋时吴国国君与军事家孙武的一段对话..吴王问孙武道:在晋国的六卿中;谁先灭亡孙武回答说:范氏、中行氏先亡;其次是知氏;再次是韩氏、魏氏;最后由赵氏统一晋国..孙武做出这种预测的依据是各卿施行的赋税政策以及他们所采用不同亩制..他说;范氏、中行氏用160平方步为1亩;魏氏用180平方步为1亩;赵氏则用240平方步为1亩..范氏、中行氏亩积小;同样按亩数征收赋税;他们辖下的民众的负担就会沉重;这必然会导致失去人心;将最先灭亡..接着知氏、韩、魏氏也将相继灭亡..赵氏的亩积最大;又免征税收;民众归心;晋国当然是属于他的..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大势;正如孙武分析的那样;只是韩、魏没有亡;而造成了韩、魏、赵“三家分晋”的局面..同样是在春秋时期;齐国的田氏也把改革量制作为手段用于夺取姜氏政权..对田氏的做法;齐国大臣晏婴曾有过精辟分析..三国家法典的关注对象由于度量衡的社会性;其单位制必须是法定的;国家对度量衡予以法制管理;才能确保其制度的统一..秦国;在商鞅变法基础上制定的秦律;严格规定了使用度量衡器具允许误差的范围;超差的就要对主管人员罚以兵器锴甲或盾牌..三国志·武帝纪第一中有关于曹操擅弄权谋的记事..名著三国演义据之做了描述:曹操统率大军进攻袁术的城池寿春;久攻不克;军中缺粮;曹操授意管粮官王垕以小斛分发粮食;引起将士不满;事发后;曹操以克扣军粮罪诛杀了王垕;以此激励将士奋勇作战;终于攻克了寿春..这则故事虽主要是揭露曹操“酷虐变诈”;但也证实汉代已有计量立法..唐律疏议中有两条计量条文;一条是关于法制检定的;一条是关于私造度量衡器具的;都规定对使用不规范的度量衡器具或在器具上做手脚侵吞国家财物或造成对方损害的;要处以杖刑..自唐以后各代的典章中;都有关于惩处违反计量公平、公正行为的法律条文..史书上也有严惩不法者的个案记载..但在封建社会里;官吏、地主、大商贾相互勾结;利用度量衡器具剥夺平民百姓;是司空见惯的;法律条文往往徒有其名..四科学技术进步的要素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是测量;而计量是测量的科学;因此计量的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有密切关系..就中国古代而言;计量对古代数学、天文学、音律学、医学、钱币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们互相促进;携手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五诚信是计量的灵魂与象征汉书·律历志开首即录:“虞书曰:及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统一度量衡的目的之一就是取信于民;也让人民诚信..古代木杆秤有16颗秤星;取自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寓意天人合一;公平天地鉴..短一两;损福;少二两;失禄;缺三两;折寿..计量的一切都是人为的..人为设立计量单位;人为确定基本单位的计量定义..正因为计量是人创制的;所以“诚信”就应该是它的灵魂..准确、公平、公正是计量的题中应有之意..计量遵循的“公正、诚信、法治”等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中国古代的科学体系,可以说是非常健全的,除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还有印刷术之外,还有十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以及雕版印刷术等等。

首先十进位值制是在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九章算术》,以及《数术九章》这些古代数学名著之中所记载的一种计算方式。

甚至有人根据这个十进位值制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这样的成就就算在世界的数学史上,也是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的。

赤道坐标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据史书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形式记载出哈雷彗星以及太阳黑子等天空中奇特现象的国家。

除了四大发明之中的活字印刷术之外,雕版印刷术也是很有名的古代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出现,甚至对世界文化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作用。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张衡发明的地震仪,是在古代比较实用的测量地震的仪器,地震仪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进程,也是中国地质学上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贮藏空间很大的古代货物船只,古代船只的发明创造给中国的海外贸易发展提供了贡献,海外市场的打开,中国与国外物品的互相交换时,海内外的贸易发展更为繁荣,促进了当时中国的国内经济的发展,也打开了当时中国的国外市场。

还有就是古代的桥梁,古代河流众多,人们的交通受到了阻碍,后来桥梁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人们的出行方便。

古代桥梁的设计,如今看来也是堪称一绝的,无论从桥梁的结构上,还是从桥梁的图案上,都可谓是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特点也分别如下:1、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不同的学说纷起,大量的思想家、哲学家到处游说,互相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书面。

2、秦汉到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实用科学技术的模式和道路,对中国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贡献。

3、唐宋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科技史的高峰。

如果说唐朝是许多科学技术的开荒时期,那么宋代则是结果时期。

4、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科学知识和技术创造方面均有所发展,相比之下,技术创造更为突出。

关于我国度量衡的论文

关于我国度量衡的论文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1 引言 (1)2 我国度量衡的发展史 (1)2.1 长度单位的规定 (2)2.2 中国古代度量衡制的内在联系 (3)2.3 商鞅方升国际公制在中国的推行 (3)2.4 标准米尺的由来 (3)结语 (5)参考文献 (5)我国度量衡的发展史摘要《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

中国古代度量衡与数学、物理、天文、律学、建筑、冶炼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长度单位的规定。

商鞅方升国际公制在中国的推行。

标准米尺的由来。

关键词发展史计量单位度米The history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in ChinaAbstract"The historical records, summer annals" recorded in yu "as a degree, say out". Ancient Chinese weights and measures and mathematics, physics, astronomy, law construction, refining and lear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ys the role of each other and promote each other. The length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unit. FangSheng shang metric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 China. The origin of the MiChe standard.Key Words history Measuring unit degrees metre1 引言我国计量单位从父系氏族时期就已经开始发展,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国的计量单位在缓慢发展着,其中也反映了一些文化的兴起衰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科学技术的文化计量
摘要:文化的进步要求,必须对全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文化价值的衡量和计量,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也是科学计量学的重大课题。

本文是就中国计量文化的博大精深、计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如何加强计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内容经行阐述。

关键词:科学技术文化计量措施
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挖掘计量文化内涵,加强计量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1 中国计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其中也包括了具有东方文化的特点计量文化,中国的古典文学、音乐和计量单位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产生了音乐。

音乐中的音调等规定称为“音律”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尚书》中有记载,舜继承帝位之后,到各地巡视,他来到泰山下的岱庙,为了安抚百姓,协同四季之日月,统一了律法,又下令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

把度量衡和音乐中的音律联系在了一起。

可见音乐和度量衡关系的密切。

基于中国的文化特点,许多典故被概括为成语,与长度单位有关的成语有:鼠目寸光,毫厘不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入木三分、一落千丈千里、迢迢一日千里等与其他计量单位有关的成语有五光十色、分秒必争、五彩缤纷一刻千金等。

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唐诗中涉及计量单位的为数众多。

李商隐的《无题》: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计量单位的妙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为唐诗增色不少。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棵耸入云天,熠熠生辉的巨树。

那么计量文化就是它充满智慧的一个枝杈。

在学习计量知识的
时候。

再读读唐诗和成语,会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灿烂和博大,感受到计量文化的源远流长直到19世纪中叶,米制正式传人中国。

1875年5月20日《米制公约》的签订,标志着世界计量制度走向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量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现代计量已从古代度量衡发展到热、力、电等十大计量.涉及国防建设、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等各个领域.成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技术基础。

2计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魏子有言:“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

一个民族的昌盛,源于它强大的文化渊源和坚韧的民族精神。

一个行业的发展,基于它深厚的成长底蕴和积极的企业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建立新时期的计量文化文化,是支撑整个集体屹立不倒、不断前行的指路明灯。

建立起适应计量文化发展的文化,是管理者手中的利剑,让管理导向更加清晰和统一;是基层工作人员的方向标,更加清楚本单位倡导的价值取向,从而指导自身的工作,少走弯路,避免错误。

同时,可以用文化建设消除历史上形成的不良影响,解决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应对外部的竞争。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的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

”在质检系统,责任应成为动力,成为质检文化的根基,成为质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责任,质检文化的根基。

职责,职权和责任的统一,职权是落实责任的基础,责任是完成职权的必然要求,需要所有工作人员把自身的责任转化为体现民意的优质工程,构建责任文化,成为计量文化的基础。

纵观今日的中国,食品安全、医药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已越来越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出现的各类事故使全社会都在口诛笔伐、声讨各种丑恶事件,谴责昧着良心做事的人。

从三鹿奶粉事件,河南登封矿难,深圳龙岗火灾,到山两襄汾溃坝事故,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到化工企业爆炸,质检人在这些事件中义无反顾地扛起了忠诚的大旗,冲在第一线,承担着卫士的责任。

3、加强计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3.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