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和使至塞上公开课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30八年级上古诗四首优秀课件

30八年级上古诗四首优秀课件
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属地,我 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 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 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岳阳楼的所见
之景,展现出了一幅孤寂、悲怆、苍凉
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因国破家亡、流离 失所、漂泊无定而生发的无限感慨。
译文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我在南山的山坡上种了些豆子,草长得很茂盛,豆 苗却长得很稀少。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扛着锄头回到住 的地方。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道路很窄而草木丛生,夜露打湿了我的衣服。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衣服被打湿了不足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 行了。
检查预习 注音 荒秽 ( huì ) 草木长( zhǎng)
荷( hè )锄 沾(zhān)
道狭( xiá )
释词 指庐山。 南山: 稀: 稀少。 兴: 起床。 荒秽: 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 指田中杂草 荷锄: 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 狭窄。 草木长: 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 只. 愿: 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 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人教版 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30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ppt课件

人教版 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30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ppt课件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山随平野尽, 月下飞天镜, 仍怜故乡水, 来从楚国游. 江入大荒流. 云生结海楼. 万里送行舟.
介绍创作情况
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把 蜀地当作自己的故乡,所以他有不少诗篇 反映出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情。 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 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 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 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 诵的五言律诗。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荒秽(huì ):杂草丛生。带月:顶着 月亮。 荷(hè)锄:扛着锄头。 道狭(xiá):道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沾(zhān):沾湿。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wéi):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 ‘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 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 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 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 有道理。香菱虽没能说清楚这两个字 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 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苏轼评 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 诘之画,画中有诗”,真是非常恰当啊。

归园田居ppt-陶渊明 - 副本

归园田居ppt-陶渊明 - 副本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飞”“结” 是用拟人化手法,写出江水的平静和江岸辽阔、 天空高远的画面,生动而优美、令人神往。
。古诗词中“送别”的句子很多,请再举出三
例。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思考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
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 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 的落寞情怀。
1.诗中描绘了哪些典型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夕阳照耀下的帘旌、暮霭笼罩下的湖山、萧瑟秋 风、老木沧波等景物。这些景物苍凉、寂寥。 2.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
往往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请同学们找出这首
诗的诗眼。请同学们找找哪些地方能体现“悲”。 悲。景悲——己悲——国悲。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 黄昏时,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近景) 变幻多姿。(写景、想象、比喻)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
之外,还不忍分别。(抒情、拟人)
找出诗中的写景句,说说它们的妙处。 景观壮阔,远近景结合;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 诗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PPT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PPT课件

• 自学指导三 结合课下注释及手中资 料,理解诗意。3分钟之后指名翻译诗 句,回答下列问题:
•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 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 你对此的认识。
•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翻译诗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
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
理解感情
•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 “征蓬”“归雁”,即景设喻, 用以自比,传达出诗人被排挤 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 感。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 (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 料入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 者的情感取向。
• • (2)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入手, 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主旨。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 塞上》
《归园田居》(其三)
导语设计
•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 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最能代表 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我们 先来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 田居》(其三)。然后学习《使至 塞上》
学习目标
• 能说出诗歌的作者及背景知 识; • 朗读并背诵诗歌,感知诗意;
诗人。散文有《 桃花源记
》、
《 五柳先生传 》等,诗歌有《 归园田居 》、 《饮酒 》等120余首。

归园田居公开课课件

归园田居公开课课件

自主学习:鉴பைடு நூலகம்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题的诗眼:归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用自己的话描述田园生活情景
静谧闲适,恬淡自然的园田景象:屋 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覆地,眼前桃芬 芳,罗列堂前,唤起心中欢欣,极目远 眺,村庄炊烟袅袅,暮霭沉沉;侧耳谛 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
自主学习: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田园景象 是 如何描写的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抒情方式有什 么特点 赏析,
合作探究:
农耕生活是贫穷落后的,可是为 什么在作者的眼中却那么美好
在我国古代文学长廊里有这样一个 人:
一个披星戴月的诗人, 一个荷锄自娱的士人, 一个安贫乐道的文人, 一个崇尚自然的农夫……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学习目标
1.以归为线索,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 歌的抒情方式,
2.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掌握诗人写景 的方法,
3.感受诗人诗意地面对生活的情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诗四首》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诗四首》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诗四首》课件

30、诗四首

(第一课时)

品读《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两诗,理解诗意,品味诗歌的美。

学习目标:

归园田居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东晋着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着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作者简介: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 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第三首。

归园田居(3)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按节奏读:

请你说说诗句的意思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

七下《诗三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ppt课件

七下《诗三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ppt课件
作 者 陶 渊 明
:
• 陶渊明: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名潜,字元亮 自称“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 三仕三隐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代表作品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 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
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 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他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 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 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 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 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 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 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 消极遁世的因素。
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 诗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为什么这样说? 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全诗的主旨,点明了作 者的志趣?
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 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探究:
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 么?
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 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 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思想内容:
《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作 者叙述出使边塞的经历和沿途 风光,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愤 和抑郁。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 ppt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 ppt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 傍晚顶着月色才扛着锄头回家。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1.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融情于景,本诗都 描写了哪些景? 前三句均为写景: ①南山下的田地,豆苗淹没在杂草之中; ②诗人早晨便到田地里锄草,待到晚上才扛着 锄头回来了; ③诗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来的路上,草叶 上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使至塞上 ————王维
渡荆门送别 ———— 李白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陶 渊 明
归 园 田 居
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 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
“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
“靖节先生”(谥号)
“五柳先生”(自号)
早年: “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xǐyǐ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黄 昏时楼阁上的旌旗一动不动,只有天边的夕阳在 缓缓下沉。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我来到当年吴国和蜀国争战不休的地方,暮 霭里徘徊在洞庭湖与君山之间。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行程万里避战乱,仍要远望,三年中屡遭磨难, 又登此楼。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 古树青波,满腹是无限的伤悲。

使至塞上 优秀课件PPT课件

使至塞上 优秀课件PPT课件
么信息?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交代了出使边塞的目 的(慰问边疆的将士)和经过的地方,为下 面具体写景做铺垫。
.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思考:2、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即景设喻,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 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 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 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 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 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日圆。
构图美:近长处河烽奔烟 流、—远—处夕空阳间、阔大大漠无边、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 河水闪闪 ——鲜明优美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
4、《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3、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的情感。
.
反复诵读,整体把握并理解诗的思 想内容,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
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热 爱祖国的情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 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 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 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 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 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 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 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 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大沙漠 遇到 黄河 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他说前敌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笔力苍劲 意境雄浑 视野开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归雁:暗写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抑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长河:沙漠中特有的景象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感叹无限悲凉的身世
主题:
主题: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飘泊流离之苦,
中原动荡之忧,老大伤悲的落寞。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 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历代诗评家皆认为,此诗是 陈与义学杜甫的成功之作。颔联尤为宏壮雄丽。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四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四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 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喧。问君何能尔,心远 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山气日夕佳,飞鸟 相与(xiāngyǔ)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言。
第八页,共34页。
(zuòzhě):
作 者
第九页,共34页。
王维(701—761),字摩诘,他的 诗写得好,看他的诗,就像看画;他 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的画,就像读 诗。所以(suǒyǐ)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
外,来从楚国游 渡远:远渡(yuǎn dù)。 楚国:楚地。 平野:平原。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诗歌从乘舟远游写起,第一、二句点题:诗人远离(yuǎn lí)四川,乘船 沿江游览楚地。 (叙送别缘起)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颔联 山随平野(píngyě
尽,江入大荒流。 平野:平原(píngyuán)。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绘山势,流水,原野)
去呢? “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 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写使者(shǐzhě)进入边塞)
第十二页,共34页。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 天。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 胡天”,诗人以“蓬”、 “雁”自比,说自己像 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
第十三页,共34页。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 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 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认为 (rènwéi)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 什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课件(人教版)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开头两句交待劳动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 情况。 B.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荒秽” 各种杂草。 C.五、六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 露沾衣湿。 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作只为了 获得好收成。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 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 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 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 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 叹息说:“我岂能为五 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 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 生活。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 首,写作于隐居后第 二年,这是第三首。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 归”,幽美之句,前实后虚,相互衬托,完美和 谐。
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 分自然冲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 言、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醇美的诗意。
D.以“衣沾”代写躬耕的所有艰辛,是因为归
(2)文脉结构
草盛苗稀—不善种田 归园田居早起晚归—不辞劳苦归田躬耕 其三 露湿衣服—收工较晚意愿志趣
心愿无违—点明主旨
探究: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
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 妙处。
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 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 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 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 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 “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 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 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 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 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这 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 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 足。
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 么?
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 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官场“为五斗米折腰” 强。
全诗的主旨: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 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 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 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 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 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颈联绘景,塞外风光 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说说这一句诗的 含意,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 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 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 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请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进行赏析。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 落日大而浑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偶遇那骑兵的侦察骑,他报告说都护正在燕然前线呢!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联诗的内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 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的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圆” 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暖,微带苍茫。勾勒出 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 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 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 爱国主义精神。
归园田居和使至塞上公开课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 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 谥“靖节”,汉族,东晋浔阳柴 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 末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 文家。开创田园诗派。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 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等。
归园田居(其三)
不为五斗米折腰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种豆在南山脚下, 草盛豆苗稀。 杂草茂盛,豆苗却很稀疏。 晨兴理荒秽,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野草, 带月荷锄归。 晚间顶着月亮扛着锄头回家。 道狭草木长,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 夕露沾我衣。 晚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沾不足惜, 衣裳沾湿不值得惋惜, 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此后, 又作过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时间都很短。因家庭经济 状况不佳,到39岁时,他曾亲参加农业劳动。公元405 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 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 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 去职 。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 是农家生活。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 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 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 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 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 判官。本扁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 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 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3.《使至塞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 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 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 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 内心的抑郁之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Yān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 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 一般飞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 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
诗人为什么要着意写“衣沾不足惜”呢?
“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 征。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 养家糊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 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 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高蹈避世, 说起来容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自己,也 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的。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 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 轻轻点上一笔。
劳动

美好
平淡 情趣
诀别官场 回归田园
使至塞上
王维
边 塞 诗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 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 王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 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 音乐。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 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
陶渊明由于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理想的道路,因而退 隐田园,寄情山水。他否定污浊的现实,热爱纯朴的田 园,因而写了大量的田园诗,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代表作 家。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 第三首。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huì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zhǎng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