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居环境的“人本化”设计探讨
以人为本的核心进行居住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以人为本的核心进行居住建筑设计案例分析摘要自从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之后,人们生活质量也持续改善,在居住方面也由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上升到更舒服、更适宜的居住环境的追求上,居住区的构建和发展非常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主动人文关怀。
从改革开放实施以后,发展满足现在和未来社会人群需求的人性化生存空间,不断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是中国全方位构建小康社会的关键。
然而,在设计居住区的时候,其理念和思维并非是固定的,当时间流逝、社会持续演变和调整,设计观念和方式能够将当时社会的演变情况和人类的思维方式客观的呈现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将中国目前建立的居住区作为研究目标,就居住区人性化设计里面最典型的交通、绿化、休闲等空间作出具体分析,不断对中国设计人性化居住环境遵循的基本准则和采用的办法作出讨论。
关键词:以人为本;居住建筑;分析1 居住区的以人为本空间设计1.1 居住区的基本概念“居住小区”的理念最先产生于前苏联,之后引入到中国,中国在多年摸索和发展之后,产生了有中国特点的中国式住宅,中国也深入定义了“小区”这个理念:以规模作为分类标准,有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居住组团。
(1)居住区:指的是各种居住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和由城市主路线或是自然分界线的一种结构,住户数量在3万至5万之间,并有健全的基础设施、使得这个地区居民能够达到物质和文化需求。
(2)居住小区:通常指的是小区,也就是城市干线或是自然分界线组成的一种结构,住户数量在1万至1万5千之间,并有一套可以让小区住户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得以实现的基础设施的一个聚居地。
(3)居住组团:通常指的是组团,也就是小区路线作为分界线,居住人数在1千至3千,并有居民需要的基础公共设施的一种聚居地(如图1-1至1-3所示)。
图1-1居住区-居住小区图1-2居住区-居住区组团图1-3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1.2 以人为本空间的含义芦原义信表示“空间能够理解成一个物体和其人群间存在的关系所产生的”。
“以人为本”构造最佳人居环境
“以人为本”构造最佳人居环境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很多误区,如何能走出这些误区,把握现代房地产发展的新方向,开发真正以人为本、适合当今人民生活需求的产品,以及倡导一种人性化的现代居住文化,是我们今天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1.“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所谓“以人为本”,并不是简单地组织住区的交通,配备居民所需要的各种设施,而是要从居民的需求出发进行“以人为本”的设计[3]。
所以住区环境设计不应盲目地追求景观的塑造,即重“景”而轻“人”。
住区环境的重要意义在于满足居民对环境的需求。
通常居民对环境的需求不外乎人的行为需求和人的心理需求。
1.1 人的行为需求与居住区环境设计这要求从居民的行为需要出发,掌握居民的生活规律,来设计空间环境。
例如:居住区的宅间绿地,对居民的居住环境影响最为直接,是邻里交往机会最多的场所。
据调查,有72.8%的人更关心宅间绿地,希望在那里设一些儿童游戏设施和老人锻炼场地。
其次,自行车在我国仍然比较普及,停放自行车是居民不可缺少的行为之一[4]。
所以,应设置适当的自行车停放处,避免车辆摆放的混乱,甚至侵占绿地。
1.2人的心理需求与居住区环境设计在今天的住区环境设计上,居民心理需求的比重逐渐增加。
居住环境不同于其他方面的环境设计,首当其冲的设计要点是居民居住生活私密性的保证,包括一些室外交往空间的私密性。
要求居住区环境设计不能过分强调开放性,而缺少围合,缺少领域的塑造。
2.人性化居住区设计强调的内容2.1强调使用为本居住区的绿化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5]。
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在绿色土地中健身、博奕、陶冶情操;孩子能在成长中感受童年美好的环境;老人们散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与自然同在。
因此从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新鲜空气、阳光雨露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浅谈_以人为本_的小区环境设计_以重庆东和春天小区为例
浅谈“以人为本”的小区环境设计 ——以重庆东和春天小区为例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正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
本文强调小区环境设计应坚持社会性、生态性、经济性、实用性和地域性的原则,并通过对重庆东和春天小区环境设计的解读和评析,肯定了其在小区绿化造景、交通组织、配套设施等方面可取的设计手法和措施,并提出了减少水景、优化游乐空间、简化装饰用材等建议和看法以供探讨。
关键词:以人为本;自然;景观;生态前 言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了网络时代。
一方面人类的社会分工更趋细化,合作更为广泛,更能左右环境;另一方面,也让人更为独立。
许多东西——水、电、新闻、邮件、广告、甚至基于电脑的工作都可以直通家中,而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与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和稀少,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也更为分离了。
如今,特别是居住在喧嚣拥挤的大中城市里的居民,越来越感到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自身生活的环境品质,渴望回归自然的生活。
城市人在购房时,除了关注住宅的房型面积、建筑质量、采光通风条件外,开始更加关注小区的绿化环境了。
所以,如何在小区建设中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空间,实施绿化、造景,提供户外活动环境,让人们居住在更加绿色生态、环图1东和春天鸟瞰图何 江境优美、安全、健康、和谐的小区里,做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正成为景观设计师们追求的新的目标。
1 小区环境设计发展历程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
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
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我国的小区环境设计在短短的十几二十年里发展相当迅猛,经历了从简单绿化——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参与型环境设计等几个阶段。
建筑的人居环境与人性化设计
建筑的人居环境与人性化设计近年来,人们对于建筑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追求美观和舒适,更注重人性化设计。
建筑的人居环境和人性化设计密不可分,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创造出一个宜居的生活空间。
本文将探讨建筑的人居环境与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
一、建筑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是指人们居住和生活的空间和条件。
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应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包括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便利性等方面。
首先,舒适性是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需要建筑在材料选取、结构设计等方面加以考虑。
其次,健康性是指建筑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例如合理的采光、防潮防霉等。
再次,安全性是指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能够遵循安全标准,保证建筑的结构牢固、耐久,并且应对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具备一定的能力。
最后,便利性是指建筑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包括基础设施、交通便利等。
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二、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人性化设计是将人的需求放在设计的中心地位,按照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需求来塑造建筑和居住环境。
它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性,追求舒适和便利,并将用户体验置于首位。
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性化设计能够提供一个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居住环境,增强人们的自尊心和归属感。
其次,人性化设计能够提供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居住空间,使人们肢体舒适,降低生理和心理的压力。
再次,人性化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减少资源的浪费。
最后,人性化设计能够促进社交交流与互动,创造出一个有温度、和谐的居住环境。
三、实现人居环境与人性化设计要实现建筑的人居环境与人性化设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努力。
首先,建筑的规划与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参与,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用户的期望和偏好。
其次,选取适宜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考虑到舒适性、健康性等因素,并且注重节能环保。
浅谈以人为本在环境设计和社区建设中的体现
1 小 区规划
13 小 区空间布局 .
为了丰富居住小 区空间的外部轮廓 , 人与 自然的 和谐统 力求
一
进入新 世纪 以后 , 多新 城 区的社 区建设 都 是以 “ 很 人本 、 环 境、 ” 创新 为主题 , 登上 了一 个新高 度 , 在这次中 低层 不同建筑形式 的住宅搭配布置精
12 小 区 内部 环境 设计 .
式” 规划布局 的呆板 和单调 , 对住宅组 团 中的条 形住宅 , 采用 以变
分 任何一 个 居 住小 区建 成投 入 使 用 后 , 形成 了一 个 “ 便 小社 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 为 主, 散布 置点式 住宅 为辅 的布 局手法 。 低 使居 住小 区成为 建 会” 。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 , 同时还是 一个社会环境 。所 以, 各住宅 组团之间由绿地 、 层公 共建 筑隔 开 , 绿地 相连 , 道路 便捷 的既统一 又有 变化的整体 。在 在规划设计居住 小区时必须 考虑 居住 小 区的环境 效益 和社会 效 筑高低 错落 ,
中图分类号 : 8 .2 T 4 1 文献标识码 : A
引言
建筑和城市设计的新 思想 和新概 念通 常是与 进行社 会改革 紧密连接 的。在现代建筑的历史 中, 布西耶甚 至将建筑与社 会 柯
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 这样的居住 小区 , 作为规划 设 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 求 和心理加 以研 究 。居 住环 境是 人们为 了 满足 自己的居住行为而建造起来 的一 种客观 的外界环境 , 变 它改
住 区规划 中就体现了“ 以人 为本 , 改善环境 . 开拓创新” 的原则…。 心营造 。从 布置手 法 上, 为丰 富居住 小区 的外部轮廓 线 , 在小 区 1 1 地 块现状 . 中适 当布置高层 建筑 . 形成 错落 有致 的空 间布 置形式 , 这样就 可 P块小 区位于云市路 以南 , 都市路 以北 , 建材路 以东 , 车站 路 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 与外部 空间 隔绝 的局面 , 能够 和周 以西 , 区域西面临建材市场设置一条 2 的绿化 隔离 带 , 在 0m 住宅 围形成 统一的整体。并且充分利用 原有 的地 形 、 物和地貌 。为 地 以多层为主。Q块 小 区介 于都 市路 以南 , 山路 以北 , 材路 以 适应 高低起伏 的地形 , 泉 建 在布 置 时应尽 量保 留原 来的 自然地 形 , 从 东, 东站路 以西 , 住宅以多层为主。 远处看 , 轮廊参差错落 , 高低起伏 具有韵 味。为 了克服过 去“ 营 兵
社区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
社区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社交和交流的场所,也是人们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来源。
因此,在社区的设计中,人性化考虑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社区设计中应该考虑哪些人性化因素,以及如何将这些因素融入社区设计中。
一、可达性社区的可达性是人们作出生活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区应该便于到达,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够方便地走路、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达工作、学校、商店、医院等场所。
因此,社区的设计需要考虑交通和基础设施的设施,例如优良的道路、自行车道、公共交通、人行道、交通信号、行人穿越设施等等。
二、环境质量环境质量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有一个清洁、环境整洁、美观的社区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健康状况。
社区的设计应该围绕这些原则,为居民提供一个相对清洁和优美的生活环境。
这不仅需要环境保护管理,还需要有清洁保洁队伍的持续保洁工作,社区公园的规划和建设,种植绿化带、绿草坪和花园等景观美化工作。
三、社交互动社区是人们社交互动的场所,设计师应该考虑如何创造一个鼓励社交互动的社区。
这可以通过创建公共空间、举办社区活动、组织社区俱乐部或社区志愿者活动来实现。
这些活动应该让居民有机会互相认识、相互交流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四、兼容性社区需要符合不同年龄、文化和经济背景的人们的需求。
设计师应该考虑如何为不同群体设计符合其需求的住房模型、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
他们需要统一度量和指标来衡量,并例如适宜的户型、理想的朝向、安全设施等等。
同时,设计师要意识到城市的老年人口日益增加,社区的兼容性也需要特别考虑到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例如在步行道上设置无障碍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的便利店、增加公共设施等等。
五、安全性社区的安全性是个人和社区的繁荣的必要条件,也是社区的可持续性的关键。
采用设施和管理策略来减少犯罪率、垃圾囤积和环境污染将有助于创建安全、洁净和健康的社区。
社区的安全性方面包括交通安全、环境卫生、民生安全、公共设施的安全等。
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策略摘要: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生活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住房选择不仅注重居住区的舒适性,而且注重居住区的需要。
人们更多地寻求生态、自然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希望在安静的城市社区有一个放松休闲的地方。
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有许多弊端,将人性化设计纳入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令人关切的问题。
通过观察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中的问题,制定了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概念,并解释了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如何以人为本的。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应用分析;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有了新的要求除了以前对室内环境的高质量要求之外,他们越来越重视周围的生活环境。
住宅区以外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也开始引起人们对居民最基本生理需求的关注。
设计良好的公共空间是对居住区和谐、安全、舒适和实用环境的补充。
1以人为本的设计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概念在社会各部门得到了充分落实和发展,公共空间环境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从居民拥有自己的家园转变为居民拥有良好的住区环境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生活的新目标,对居住区环境人性化的研究是以环境规划的人的方面原则为基础的。
以人为本一词的主要含义是以人为本的规划和组织,以居民的行为和居住区的运作为基础;为人们的身心需要创造合理的生活环境。
因此,社区环境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
建设以人为本的环境空间意味着创造一个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和参与性的生活环境,充分满足人民在舒适、社会互动、体育锻炼和与环境协调方面的环境需求,并实现身份和感觉其形式是一个物理空间环境和一个人口的物理、社会和心理环境的综合网络。
在某种程度上,这既是实现人民愿望的问题,也是生活方式的问题。
因此,社区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人口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和生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全面的人类设施,例如景观设计、无障碍坡道,以便每一个细节都尊重行为和活动。
社区公共人文环境设计研究
社区公共人文环境设计研究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其公共人文环境设计对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社区公共人文环境设计进行研究,旨在提出合理有效的设计和改进方案,以满足居民的个体需求和集体共享。
首先,社区公共人文环境设计需要关注建筑布局和场所规划。
一个理想的社区应该是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因此,在设计之初应该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例如,在住宅区域设置公共空间,既有利于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为社区内的社交活动提供便利。
此外,合理规划社区的建筑布局和场所设施,如公园、广场、儿童游乐区等,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强社区凝聚力。
其次,社区公共人文环境设计需要注重绿化和景观美化。
社区的绿化与景观美化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增加负氧离子、降低环境噪音等。
因此,在社区规划和设计中,应该注重绿化比例的合理安排,并且根据社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和景观风格。
公园和绿地应该成为社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和社交活动的场所,同时呼应社区的整体风格和文化特色。
此外,社区内的道路、小区门口、公共设施等也可以通过景观美化提升社区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再次,社区公共人文环境设计需要关注社区文化建设。
文化是社区凝聚力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撑。
因此,社区公共人文环境设计应该突出了社区的文化特色和民俗传统。
通过设计寓意深远的雕塑、壁画、雕花、标语等,来弘扬社区的历史文化,激发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此外,社区还可以设立文化活动中心或者文化广场,提供各类文化展览、表演等活动,为居民提供学习、娱乐和交流的机会,充实居民的精神生活。
此外,社区公共人文环境设计还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在社区建设和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建造能源高效的建筑物;合理规划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步行,减少单车出行的污染。
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本文通过观察现有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概念,并阐述了如何在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中做到“以人为本”。
标签: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空间设计引言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重视并成为一个关涉全球的重大社会问题。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住房分配政策的落实,城市住宅开发建设如雨后春笋,房地产业空前兴旺。
现在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不再满足于最初的户外绿化点缀,而是倍加青睐拥有一个良好的开放型室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即有着完美合理的空间形式、精致优美的环境功能,符合人们的行为特征的居住区空间环境。
而优美独特的人性化设计的居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成为现代房地产追求的卖点,这些新興的居住区为城市的住宅形象注入了活力,也把住宅产业带入一个新的时代。
但在一些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也存在着诸如交往空间不足、交通停车混乱、景观设计缺乏细部以及管理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那么如何更好的体现当地居民传统文化、创造适应社会习俗、功能合理、安全舒适的“人性化”居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环境,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
一. 以人为本的内涵及研究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在社会各行各业得到充分的贯彻与发展,在人居空间环境方面更是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人们的思想观念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再到居住区环境的优化是一个必然的转变过程。
花钱买环境开始成为人们居住生活的新目标。
居住区环境设计本身是为了人,居住区环境人文主义研究的提出就是建立在环境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而“以人为本”的主要内涵是:以人为中心,根据居民的行为规律和居住区的功能进行规划布局;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两个层面出发创造合理的居住区环境。
因此,以人为本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根本,居住区环境设计应当以人为中心,其重点应当是人,而不是物。
浅析“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园设计
浅析“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园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浅析“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园设计。
通过对该设计理念的引入和研究意义的探讨,结合相关研究方法,探讨了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园设计理念的具体内容和原则。
关注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打造舒适宜人的公园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也探讨了在设计中需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总结了该设计理念的价值,指出未来发展方向。
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居住区公园设计朝着更加人性化、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居住区公园设计、以人为本、设计原则、舒适宜人、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设计、建议、展望、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区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过去,公园设计主要侧重于美化环境和提供休闲娱乐功能,但是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广泛应用,居住区公园设计也逐渐转变为注重居民需求和体验的人性化设计。
居住区公园不仅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居民休闲娱乐、锻炼身体、增进社交的重要场所。
设计一个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园,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强化社会凝聚力。
从而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园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城市绿地系统的健康发展,也能够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本文旨在探讨“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园设计理念,分析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设计原则,探讨如何打造舒适宜人的公园环境,探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讨论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的挑战。
1.2 研究意义“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园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公园作为城市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对自然环境和休闲娱乐的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体验。
我的人居环境设计观
我的人居环境设计观
我的人居环境设计观是一个全面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的是人与其居住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先,我认为人居环境设计应以人的需求和体验为核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包括对空间、功能、审美、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人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以便创造出真正符合他们需求的居住环境。
其次,我注重人居环境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应该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这包括合理的空间布局、高效的交通流线、完善的设施配置等方面。
此外,我强调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
在设计中,我会尽可能采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我也会考虑利用自然元素,如绿化植被、水体等,营造出舒适、自然的居住环境。
最后,我注重人居环境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历史背景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
在设计中,我会尽可能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建筑风格、装饰图案、色彩搭配等,使居住环境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总之,我的人居环境设计观是以人为本,注重功能性、实用性、可持续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全面考虑,旨在创造出舒适、自然、有特色的居住环境。
居住建筑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研究
居住建筑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研究摘要:建筑是为了满足人类栖身而起源的,居住生活场所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基本生存活动,人类为改善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生存环境而进行大量建筑活动的同时,也在不间断地改进居住生活空间环境。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各个专业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人们物质和精神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空间环境的塑造。
而且,在当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以人为核心”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回归自然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对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等深层次环境领域更加重视。
关键词:居住建筑以人为本空间形态环境设计1 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历史发展与趋势分析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因不同的地区在地理、气候、文化、习俗等方面差异较大,针对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形制和不同的地域特征,主要形成了北方四合院和南方三合院的传统住宅布置形式。
这两种形制的共同点都是房屋围合院落,营造出了私有、安全、安静的居住环境。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水平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民居形制因比较封闭,甚至影响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20世纪60年代,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住宅建筑和住区环境的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居住需要,因此对环境的设计不够重视,对环境、景观等没有更多的要求。
所以这一时期的住区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对居住区环境的设计思想还处于起步阶段。
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大跃进”、自然灾害和国内外不利政治因素对城市居住区建设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降低造价,住区建筑的形式简单,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比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条件、文化素质等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和居住条件得到了保障,于是对居住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同时更加重视人的活动规律和环境景观的塑造。
此时我国对城市居住区的综合规划更加重视。
90年代中期,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住区环境设计中也开始出现配套的公共建筑,外部空间中开始注重组团的多种形式和庭院的设置,以满足人们更多景观需求。
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理念
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理念人居环境建设是指为人们的生存、工作和休闲提供良好条件的一种综合性工程,其中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宜居城市和社区是指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舒适、健康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那么,如何设计宜居城市和社区呢?首先,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要注重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是指在城市和社区的规划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通过合理的绿地规划和植被覆盖率,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使人们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此外,宜居城市和社区还需要建设环保设施,例如垃圾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以保持城市的清洁和卫生。
其次,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要注重人性化。
人性化设计是指根据人们的需求和习惯,为他们提供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宜居城市和社区中,应该设置各种便民设施,如商业中心、医疗机构、学校和娱乐场所,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此外,宜居城市和社区还需要考虑交通组织的合理性,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和道路系统,方便居民出行。
再次,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要注重社区参与和文化建设。
社区参与是指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过程,通过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好居住环境和社区秩序。
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应该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公益事业,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的传承。
此外,宜居城市和社区应该保留和传承本地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营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和社区氛围。
最后,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城市和社区的规划和建设中,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平衡,追求长期的可持续性。
宜居城市和社区应该注重节能减排,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的建筑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宜居城市和社区还应该鼓励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理念应该注重绿色环保、人性化、社区参与和文化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舒适、健康、便利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打造宜居城市和社区。
居住区环境人性化设计问题探讨
居住区环境人性化设计问题探讨摘要: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 居住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阐述了居住区环境设计人性化的原则,分析了居住区环境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设计措施。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人性化设计;原则;措施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as the city spa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 and 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fe, living environment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residents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human nature to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of the existence of humanization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measures.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Environment; Humanized design; Principle; measures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居住质量有了新的追求, 从“居者有其屋”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这种转变要求我们对居住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情感的人性居住空间。
因此, 在设计中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试论“以人为本”在居住区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以人为本”在居住区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居住环境,置身于一个人性化的绿色住区,以成为众人的梦想。
本文旨在对现代居住小区的环境及人性化设计进行初步研究,分清理念,分析现状,主要通过宏观上空间布局的人性化设计和微观上景观环境设计入手进行探讨。
现代居住区强调人与自然有机结合,体现了“人-建筑-环境”的理念。
关键词:以人为本;建筑与环境;人居环境;人文化一、前言居住小区是家庭的群落,要保证人车出入便捷、安全有序,同时还应避免城市的喧嚣,保证环境宁静优美,既要有充溢自然之美,利于交往休息的公共空间,还应照顾到各得其所,有归属感的个体环境,随着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城市喧嚣程度的增强,居民崇尚自然及对绿色环境的渴望日趋强烈,小区园林化则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要创造优美和谐的社区景观,就应实现建筑——空间环境的整体设计。
即屏除一切不必要的、不实际的装饰,回归真实,从细小处入手,从居民的使用需求出发,塑造亲切宜人,有感染力的人居环境,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落到实处。
此次通过对阜阳市天筑逸景、蓝色雅典、西苑小区等住宅小区的调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了解了现代居住区的以人为本及人性化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并根据自己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看法。
二、总体布局中的人性化设计传统的小区的规划设计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没能得到很好的融合和连续,而现代居住区是以人为出发点来确定建筑物的高度、形式、位置、交通组织及公共活动开场空间的设计。
下面以阜阳几个有代表性的居住区为例。
1、空间布局现在看来,传统小区基本的结构模式多是“小区——组团”两极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
这种模式组团规模适当,管理合理、方便,很多小区规划结构形态常以小区道路用地平衡划分,组成多个组团,几个组团围合一个公共绿地,形成“中心型”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理念的更新,现代小区设计注重的是更多的住户能享受到公共绿地。
浅析“以人为本”人性化的居住区公园设计
浅析“以人为本”人性化的居住区公园设计进入新世纪,由于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在工业时代,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有一种“回归自然”,“还璞归真”的内在需要。
而居住区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因此要考虑邻里间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的向往,合理布置交往的空间场地,满足居民交往的需要,要“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出发营造居住区环境。
作为居住区中最大开放空间的居住区公园,它不仅有大片的绿地空间,还要有游憩活动的设施,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改善人居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引导人们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从而改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艺术环境、文化环境)。
同时由于居住密度的增大、能量消耗的高涨,居住区公园中的公共开放空间将会得到重新评价,成为人们接近自然、改善生活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的重要场所。
居住区公园的具体设计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自然要素当人们游玩于自然山水之间,在审阅自然美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精神品质的自然升华,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也是古人的至高追求——天人合一。
如今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却成为可望不可及幻境,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不断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中逃离出来,这一现象可以在周末开往郊区的车流,假期涌向风景区的人流中被每一个人亲身体会到。
这反映了我们居住环境中自然风景的缺失,同时由于城市绿化的缺失,也导致了城市热效应不断加剧。
居住区公园,被人们认为是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是居住区的“绿肺”,公园中自然景象如树木、山水以及四季的轮回给人们视觉上的放松,提供了人们接触自然的有效场所。
因此为了营造亲切宜人的环境,要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引入自然要素。
而在居住区公园设计中常用的自然要素是水体、绿色植物、阳光等。
作为居住区中最大的开放空间,居住区公园的绿地结构上的一般视野开阔、树种搭配多样、空间变化丰富,能够较好地展现自然之美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社区环境设计与居民参与的关系研究探讨分析
社区环境设计与居民参与的关系研究探讨分析在当今社会,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而居民参与在社区环境设计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深入研究社区环境设计与居民参与之间的关系,对于创建更加宜居、和谐的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环境设计涵盖了众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施配备以及交通组织等。
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以提供舒适、便捷、安全且富有活力的生活空间。
例如,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确保居民在社区内的活动流畅无阻,避免出现交通拥堵或空间浪费的情况;精心规划的景观可以为居民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社区的生态环境;完善的设施配备,如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和休闲长椅等,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科学的交通组织则能保障居民出行的安全与便利。
居民参与社区环境设计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居民是社区的使用者和直接受益者,他们最清楚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参与设计过程,居民能够将自己的实际需求传达给设计师,使设计方案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比如,居民可能会提出增加社区停车位的需求,或者希望在某个区域设置菜市场等。
其次,居民参与能够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当居民亲身参与到社区环境的塑造中时,他们会更加珍惜和爱护这个共同的家园,从而积极维护社区的环境和秩序。
此外,居民参与还有助于促进社区的民主发展。
在参与过程中,居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决策过程,这体现了民主的原则,也有利于提高社区治理的水平。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居民参与社区环境设计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居民缺乏有效的参与渠道和平台。
很多时候,居民不知道如何参与社区环境设计,也不清楚应该向哪个部门或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一方面,居民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不畅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设计师可能过于注重专业理念和技术标准,而忽视了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居民则可能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导致双方难以达成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人居环境的“人本化”设计探讨杨新武一、引言随着住房集体消费时代的结束,随着人们经济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住宅市场化条件下,人们在选择住宅时,考量指标已不仅仅是局限在距离远近、地段优劣、户型布局等,也不再单纯地追求住房外在的浮华与张扬,而是更加注重住宅的功能与品质。
住宅已由原来的栖息地,转变为人们用以调节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休息场所。
基于人们对住宅的健康、环保、舒适这种需求,社区人居环境的设计就要本着“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着眼点,在其设计中越来越要注重人对社区环境的实际需求,研究人的居住行为规律,社区环境的人本化设计迫在眉睫。
社区人居环境作为人居环境大系统的一个层次,本文从“人—机—环境”系统观、整体观的角度本着“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着眼点探讨了社区人居环境的“人本化”设计的思想理念和设计程序方法问题。
二、人居环境的内涵与特征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s)是指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生存环境,包括提供人类活动的空间场所、物质、能量以及在人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社会经济关系。
在地域空间上,它包括全球、国家与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吴良镛)[4]。
人居环境的设计建设,它包含不同的感知层面和相应的评价体系。
理想的人居环境不是简单的堆砌和罗列,更不是简单表象的丰富,而是具有更为本质的人本内涵。
可以将人居环境分为三个层次(图1),首先是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是大的城市环境,其次才是社区的人居环境,最后才是住宅内部的人居环境。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第二个层次社区人居环境的设计规划。
三、社区人居环境的设计思想理念由于社区人居环境设计及开发水平高低、质量好坏以及适宜居住与否直接与居住者密切相关,其惟一检验标准就是居住者的感觉以及是否满足其居住者的实际需求。
因此,社区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过程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居住实态需求为目标,对环境设计的差别化、个性化、健康性、性能价格比有一个统筹、全面、详尽的考虑。
1.设计思想的差别化思想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住户对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商品的房地产项目,就必须对之进一步细分,以前无差别化的产品将逐渐失去市场的竞争力,被市场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创新意识强、具有新功能、新特性的产品。
社区环境在设计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产品面对的使用人群是老人、中年、还是青年等层次,如东方太阳城专为退休老人打造专属的社区人居环境,创造性的兴办商业化养老设施,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由于我国4:2:1(老人:成年人:子女)人口结构比例,成年人负担过重,社会必须负担养老,以提高成年人的生活质量,在社区环境设计的这一环节,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应是一流的,同时更为重要是为老人设计创造一个供老年人自助、自立、自娱、自我服务的环境变被动养老为主动养老,让老年人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得到慰藉,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于社会。
这种对房地产行业和市场细分的大胆有益探索和尝试会大大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国家和百姓而言都有很多方面的好处。
2.设计思想的个性化理念共性与个性是一对哲学范畴的概念。
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就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对某一事物而言,个性和特色是指事物的显著特征,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典型特征。
社区环境设计的共性包括了安全性、舒适性、识别性、和谐性和文化性。
这些特征可以说是社区环境设计的主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是必须首先考虑和遵守的。
社区环境设计规划在个性和特色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是设施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必然追求,与它的共性一样,也是由人与环境决定的。
相对于作为主体的共性来讲,个性则是可变因素,具有可变性和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要素而产生的,而且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
地理与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不同、传统与宗教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能成为创造多样的、个性的社区环境设计的源泉。
社区环境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社区环境的共性与个性是互相区别、互相对立的;其次,社区环境的共性与个性是互相依赖、互相联结的。
任何社区环境的设计规划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
第三,社区环境的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例如,相对于所有的环境设施设计而言,儿童游乐设施设计具有的艳丽色彩可谓是一种个性,但是就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造型的儿童游乐设施而言,活泼、2可爱、艳丽的色彩或许就成了它们之间的一种共性;再如,八十年代初期,在欧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下,欧式风格的环境设计也成为一种个性的时尚,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当越来越多的社区把建筑和环境设施做成“个性”的欧式风格时,这种“个性”却无意中成了一种“共性”。
从“人-机-环境”的系统观入手考虑,影响社区环境个性化设计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具体来说,是指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功能、技术、材料等因素。
然而,就社区环境的个性化设计而言,并不是以上所有的因素都会起到作用,根据它们所起作用的大小,可以分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表1)。
表1 影响社区环境个性化设计的因素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一方面,从社区环境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时,小范围的、特殊的地形地貌同样能使环境设计做出大文章来。
在现代城市许多社区环境设计中,利用地形地貌的优势,大作水文章来设计景观设施的也不少,如果各类设施在设计上能够真正做到与山、水、特殊的地形地貌水乳交融,就会在景观营造、调节小气候等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
另一方面,不同地域之间气候的差异性,也会影响到环境的设计。
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多雨,环境设施在造型上就必须考虑到既要通风又要遮光、防雨的要求;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环境设施在材料上的选择上,就不宜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可以多用木材以增进亲切感。
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
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将竹子这样的传统材料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实例,例如用竹编来制作共鸣箱的家用音响、用竹竿来制作三角架的自行车等等,这些也可以说是很好的个性化设计的例子。
因此,将各地不同自然资源的特点运用到环境设施设计中去,不免也是一种个性的设计方法。
再加上各地不同的风力、地热等自然资源,所有这些如果被设计师合理的运用到环境设施的设计当中去的话,它们就会成为环境设施与众不同的一种个性化的特征。
(2)人文环境3一方面,建筑是城市发展中最主要的手段,也是城市中最具文化内涵的场所,无论其反映的城市历史、社会变迁、风格形式与空间使用,建筑总是最直接的告诉我们,其所在城市的文化特征及后续发展。
作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社区建筑虽然不需要像公共建筑那样突显城市的政治特征,但它却是城市中普通市民的大众文化的载体,因此可以说,社区建筑的形式是自然的、生活化的,也是更能体现地域文化的。
北京城里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西南地区的吊脚楼……很多这样独特的建筑形式都可能被运用到现代城市的社区建筑上,并形成社区独有的风格。
一般而言,社区环境建设中总是先建房子后安排设施,为了不破坏这些个性的特征,社区中的环境设施的设计在造型上就不可能随心所欲,而必须考虑到社区的整体建筑风格,从中找出那些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内在的因素,运用到设施的设计中去,从而使设施能更好的融入到社区环境中;另一方面,社区环境设施是城市景观大环境中十分重要的“道具”,参与城市景观构成,使之成为室外空间环境具有公共性和交流性的产物。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环境设施定义了室外空间环境的功能特征,确定了室外空间的秩序,丰富了城市景观环境的内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设施就是一种硬质的景观。
尽管室外空间形式的组合和创造是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中的首要因素,但环境设施的体量、形式、轮廓和材料的色彩、质感以及内涵等直接反映景观的形象。
总之,与环境结合的景观设施在社区室外空间环境中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环境设施与社区景观的关系是互动的、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
(3)地域文化这里所要讨论的地域文化是广义上的文化,是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的氛围和感觉,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习惯和喜好。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知名的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形象广告词来更好的理解、感觉地域文化其中的内涵:"北京的雍容、沈阳的直爽、深圳的活力、上海的浪漫、青岛的欢畅……"东方与西方,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即使同是城市,不同地域的城市在生活方式上也会有一些差异。
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并表现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作为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环境设施自然就会受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
例如,在像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经济型城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都很快,即使是回到了社区、回到了家中,也需要设施或产品为他们提供快捷、方便而舒适的服务,对于他们而言,设施的使用功能是第一位的;而在像北京、西安这样的文化型城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就显得缓和些,在使用社区环境设施时,他们相对会更关注设施的精神功能。
环境设施的造型、色彩,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区域都受到其传统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环境设施在造型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这些因素,就能设计出符合各地自身的传统特色的个性化的设施。
环境设施的色彩设计,不能脱离客观现实,不能脱离地域和环境的要求,要研究色彩的适应性,要充分尊重不同地区人们对色彩的爱恶特征,如东北人偏好色相反差大、明度对比大的色彩,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西北人偏好的色彩浓艳、热烈、纯粹,体现着西北人豪迈而纯朴的民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偏好丰富、细腻的色彩,不同民族则有自己偏好和崇尚的色彩;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们偏好的色彩淡雅、别致,要投其所好,避其所忌,这样才能使设施和环境融为一体,才能体现出个性并受到人们的喜爱。
43.健康社区的设计思想健康社区,即以人为本,从居住者出发,在满足社区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需求,使居住者生活在舒适、安全、卫生、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住宅社区环境中。
健康社区的内涵涉及四个方面内容:一是社区环境的健康性,包括对室外环境、居住空间、户型设计、空气环境质量、声光水电热等方面的量化控制指标;二是自然环境的亲和性,从自然景观、绿色系统、雨水利用、景观用水等方面进行量化控制;三是住区环境的保护,从视觉环境、排水系统、生活垃圾、环境卫生等方面做量化规定;四是健康环境的保障,强调完善社区医疗保健体系,建设健康设施,完善社区医疗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和家政服务体系,注重健康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