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补液

合集下载

补液公式

补液公式

对于标准50kg病人,除外其他所有因素(我将在下面讲到)禁食情况下每天生理需要量为2500-3000ml,下面我讲补液的量和质:一。

量:1。

根据体重调整2。

根据体温,>37c,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

3。

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二。

质:1。

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2。

盐,一般指氯化钠,4-5g3。

钾,一般指氯化钾,3-4g4。

一般禁食3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

大于三天,每天补蛋白质,脂肪。

三。

还要注意:1。

根据病人的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重要的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来调整补液的量和质,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科专科会诊。

2。

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液体的需要,容量不足。

如低血压,尿量少,等低容量的情况。

注意改善循环。

3。

根据化验结果:白蛋白,钠,钾,钙等,缺多少补多少,补到化验复查基本正常。

4.禁食大于3天,每天补20%脂肪乳250ml。

5。

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

根据不同情况:a:老年人,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

b糖尿病病人,根据具体血糖情况。

RI4:1可完全抵消糖,再升高,如3:1可降糖。

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分泌会诊。

下面对标准50kg病人,除外其他所有因素禁食情况下的补液,具体给一个简单的方案为例:10%GS 1500ml,5%GNS1500ml,10%Kcl 30ml,(你算一下和我前面讲的是否吻合)。

补液(1)制定补液计划。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结果来制定补液计划补液计划应包括三个内容:①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累积量(第一个24小时只补l/2量)②估计病人昨日丢失的液体量,如:呕吐、腹泻、胃肠碱压、肠瘘等丧失的液体量;热散失的液体量<体温每升高1度.每千克体重应补3~5m/液体)。

补液张力计算

补液张力计算

补液张力计算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

现有多种教材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

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

过程如下: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例1、将10%NaCL10ml稀释至100ml,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

学生很快便能列出算式:10%×10=X×100,X=1%。

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

即:C1×V1=C2×V2。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2、问题: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A.百分比浓度 B.摩尔浓度 C.张力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缺水补液量计算公式(一)

缺水补液量计算公式(一)

缺水补液量计算公式(一)缺水补液量计算公式简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人体的缺水补液量。

缺水补液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合适的补液量,从而维持身体的水平衡。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缺水补液量计算公式,并给出相关的示例说明。

1. Holliday-Segar公式Holliday-Segar公式是计算普通体重患者缺水补液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根据体重来计算每日的补液量。

公式如下:每日补液量(ml)= 1000 ml + 每超过20kg体重的每kg体重增加的补液量(ml)示例:一位体重80kg的普通体重患者的每日补液量计算如下:每日补液量 = 1000 ml + (80 - 20) * 20 ml = 1000 ml + 60 * 20 ml = 1000 ml + 1200 ml = 2200 ml因此,这位患者的每日补液量为2200ml。

2. Pritchard公式Pritchard公式是计算产妇缺水补液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产妇体重和分娩方式来计算补液量。

公式如下:每日补液量(ml)= 1000 ml + 每kg体重增加的补液量(ml)示例:一位产妇,体重60kg,在阴道分娩后的每日补液量计算如下:每日补液量 = 1000 ml + 60 * 20 ml = 1000 ml + 1200 m l = 2200 ml因此,这位产妇在阴道分娩后的每日补液量为2200ml。

3. 余水缺失计算余水缺失是补液计算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最低水分量。

余水缺失计算公式如下:余水缺失量(ml)= 体重(kg) *示例:一位体重70kg的患者的余水缺失量计算如下:余水缺失量 = 70 kg * = 42 ml因此,这位患者的余水缺失量为42ml。

结论缺水补液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分娩方式等因素来计算合适的补液量,从而维持身体的水平衡。

临床补液

临床补液

外科液体治疗及营养支持第一章外科液体治疗液体治疗是外科临床工作中务必要掌握的技能。

任何一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恶化都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从手术角度,病人内环境的相对稳态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

外科液体治疗的根本问题就是原发病的治疗,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处理。

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

1、体液的理化性状体液在成年男性般为体重的60%,女性55%。

主要成分是水和电解质,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在男性约占体重的40%,女性约35%。

细胞外液约占体重20%,又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

血浆约占体重的5%,组织间液约15%。

组织间液又分为功能性细胞外液和无功能性细胞外液,后者约占组织间液的10%左右,即体重的1-2%。

正常成年人血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含有水(90-91%),蛋白质(6.5-8.5%)和电解质及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共约2%)2、机体体液平衡的需求量和排出量正常人体每日水的摄入和排出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我们按生理需求分为生理需求量,显性失水和非显性失水。

成人每日水分排出量和进入量(ml)排出量(ml)不显性失水:肺呼出量 300ml 皮肤蒸发500ml显性失水:粪便含水50~100ml 尿量650~1600ml合计1500~2500ml摄入量(ml)食物含水700~1000ml 饮水500~1200ml 内生的水300ml合计1500~2500ml注:每克蛋白质,糖和脂肪氧化所产生的水分别为0.41 0.60, 1.07ml。

不同年龄每日水的需求量年龄每天需水量(ml/kg)1周--1岁120~1601---3岁100~1404---6岁90~1107---9岁70~11010--14岁59~80成人30~40不显性失水不易计算,受环境因素影响大且含电解质小,几乎是纯水。

成人基础状态不显性失水量约500~800ml。

发热病人体温每升高1℃,皮肤丧失低渗体液约3~5ml/kg,不显性失水增加12%,汗水含Nacl量约0.25%。

外科术后补液

外科术后补液

对于标准50kg病人,除外其他所有因素(我将在下面讲到)禁食情况下每天生理需要量为2500-3000ml,下面我讲补液的量和质:一。

量:1。

根据体重调整2。

根据体温,>37c,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

3。

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二。

质:1。

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2。

钠,一般指氯化钠,4-5g3。

钾,一般指氯化钾,3-4g4。

一般禁食3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

大于三天,每天补蛋白质,脂肪。

三。

还要注意:1。

根据病人的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重要的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来调整补液的量和质,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科专科会诊。

2。

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液体的需要,容量不足。

如低血压,尿量少,等低容量的情况。

注意改善循环。

3。

根据化验结果:白蛋白,钠,钾,钙等,缺多少补多少,补到化验复查基本正常。

4.禁食大于3天,每天补20%脂肪乳250ml。

5。

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

根据不同情况:a:老年人,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

b糖尿病病人,根据具体血糖情况。

RI4:1可完全抵消糖,再升高,如3:1可降糖。

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分泌会诊。

下面对标准50kg病人,除外其他所有因素禁食情况下的补液,具体给一个简单的方案为例:10%GS 1500ml,5%GNS1500ml,10%Kcl 30ml,(你算一下和我前面讲的是否吻合)。

补液(1)制定补液计划。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结果来制定补液计划补液计划应包括三个内容:①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累积量(第一个24小时只补l/2量)②估计病人昨日丢失的液体量,如:呕吐、腹泻、胃肠碱压、肠瘘等丧失的液体量;热散失的液体量<体温每升高1度.每千克体重应补3~5m/液体)。

儿科补液实用算法与技巧_2022年学习资料

儿科补液实用算法与技巧_2022年学习资料

关于补液张力-有关张力的算法-算法(一):按比例(体积比)-葡萄糖ml-0.9%氯化钠ml-溶液总量ml化钠浓度%-50-100-1/2-150-1/3-213-75-25-1/4-1/5-??-300
关于补液张力-有关张力的算法-算法(二):按浓度-原理:-氯化钠浓度-0.9%-等张-0.45%-1/2张 0.3%-1/3张-0.6%-2/3张-0.225%-1/4张-0.18%-1/5张-11
关于补液量-儿童-水的生理需要量-概念:1-健康人;24小时。-简易算法:-第-个“10kg”:×100m /kg-第=个“10kg”:×50ml/kg-累加-之后的体重:-×20ml/kg-举例:-7kg:-7× 00=700-17kg:-10×100+7×50=1350-27kg:-10×100+10×50+7×20 1640
关于补钾-1-1.5mL/Kg-般1.5mL/Kg-轻度低钾血症每天补钾3mmol/kg,中重度低钾血症每 可补钾4-6mmol/kg,-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0.3%,输注速度不应超过每小时0.3mmol/kg。《儿 科学》。-分析:-氯的原子量35.5,钾的原子量39,氯化钾74.5,1mol氯化钾质量为74.5g:-1 mol氯化钾质量为0.0745g,相当于10%氯化钾溶液0.745ml:-3mmo氨化钾质为0.2235g 相当于10%氯化钾溶液2.235ml-4mmol氯化钾质量为0.298g,相当于10%氯化钾溶液2.98m :-6mmol氯化钾质量为0.447g,相当于10%氯化钾溶液4.47ml:-17
关于其他营养液-小儿复合氨基酸-6%:1-2.5g/Kg-从1.5~2.0g/kgd开始,足-月儿可至3g kgd,早产儿可增至3.5~4.0g/kgd-般5g/Kg=25mL/kg起始,以1g/kgd的速率增加致 gkgd-配成<2%氨基酸溶液输入,如果>3%,难以耐受,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氨基酸营养价值在于供给机体 成蛋白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氮源,而非作为供给机体能量需要。-白蛋白:1gkg-水溶性维生素:0.15g Kg10kg以上1.5g-18

临床实用补液量大全

临床实用补液量大全

临床实用补液量大全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临床实用补液量大全[转]对于标准50kg病人,除外其他所有因素,一般禁食情况下,每天生理需要水量为2500-3000ml,下面我讲补液的量和质:一、量:1。

根据体重调整2。

根据体温,大于37摄氏度,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

3。

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二、质:1。

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 (5% 葡萄糖注射液规格 100ml:5g, 250ml:,500ml:25g 10%葡萄糖注射液规格 100ml:10g, 250ml:25g, 500ml:50g )2。

盐,一般指氯化钠,4-5g (%氯化钠注射液:取克氯化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稀释到100毫升。

% 氯化钠注射液规格 100ml:, 250ml:, 500ml:)3。

钾,一般指氯化钾,3-4g (10%氯化钾溶液,规格:10ml:1g 。

一般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加入萄糖注射液500ml) 4.一般禁食时间3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

大于3天,每天应补蛋白质,脂肪。

三、还要注意:1。

根据病人的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重要的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来调整补液的量和质,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科专科会诊。

2。

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液体的需要,容量不足。

如低血压,尿量少,等低容量的情况。

注意改善循环。

3。

根据化验结果:白蛋白,钠,钾,钙等,缺多少补多少,补到化验复查基本正常。

4.禁食大于3天,每天补20%脂肪乳250ml。

5。

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

根据不同情况:a:老年人,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

b糖尿病病人,根据具体血糖情况。

小儿补液及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及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三部曲来源:穆欢喜的日志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划。

1、程度性脱水判断:轻度脱水: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

(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水: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

(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重度脱水: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

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

(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

皮肤相当的干燥,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

)2、渗透性的判断: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是极易发生脑水肿)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高渗:血清钠>150mmol/L。

(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一、补什么、补多少1、补液总量: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 ml/kg*d重度失水:150-180 ml/kg*d补液总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①累积损失量:指病后(如急性脱水)减轻之体重数量,这部分液体最主要。

这部分液量可根据脱水程度加以估计。

累积损失量也可按体表面积计算,轻度脱水为30-50ml/kg ,中度脱水为50-100ml/kg,重度脱水为100-150ml/kg。

小儿补液的基础和张力计算

小儿补液的基础和张力计算

⼩⼉补液的基础和张⼒计算A 1:4液B 2:1等张含钠液C 2:3:1液D 4:3:2液E 5%葡萄糖1.脱⽔患⼉,⾎清钠140mmol/L,纠正累积损失应选⽤2.脱⽔患⼉,⾎清钠128mmol/L,纠正累积损失应选答案给的 C D,,,128mmol/L低渗不是应该补2/3张的吗?D 就是2/3张4:3:2液包括四份0.9%NaCl,三份5-10%葡萄糖,两份1.4%NaHCO3总共9份含钠有6分故总张⼒6/9 ⽤于低渗性脱⽔。

⼀般⽽论,对于腹泻病⽽⾔,低渗性脱⽔补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补1/2张含钠液,⾼渗性脱⽔补1/3~1/4张含钠液。

这是因为⼤多腹泻液Na+ 仅10~90mmol/L[10](如产毒型⼤肠杆菌肠炎:Na+ 53mmol/L,轮状病毒肠炎:Na+ 37mmol/L[3]),故腹泻时Na+的丢失⽐⽔的丢失来说相对较少,⾎浆Na+开始逐渐缓慢升⾼,⽽此时细胞内Na+⽔平尚在正常范围,故⾎浆升⾼的Na+进⼊细胞内,使⾎浆中Na+在⼤多数情况下仍可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呈等渗性脱⽔。

故⼤多腹泻病等渗性脱⽔时,Na+与⽔的并⾮等⽐例丢失,⽽是Na+的丢失相对较少,故可补充低张含钠液。

补低张含钠液时,⾎浆Na+开始逐渐缓慢降低,腹泻时细胞内升⾼的Na+则⼜回到⾎浆。

结合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1]:体液的减少刺激ADH合成,集合管对⽔的保留能⼒增加。

此外,体液的减少降低GFR、促进近端⼩管对⽔的重吸收。

所以肾脏强⼤的代偿能⼒也是腹泻时Na+的丢失⽐⽔的丢失来说相对较少,但⼤多数情况下,⾎清钠常在正常范围的重要原因。

所以尽管是等渗性脱⽔,实际Na+的丢失相对较少,可补1/2张含钠液。

引⼦:液体疗法是⼉科最常⽤的治疗⽅法之⼀,是⼉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位临床医⽣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对此章节最难理解的是液体张⼒的计算与配制。

⽽液体张⼒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液体疗法。

儿科补液

儿科补液

3:1液—等渗性脱水—1/2张(2份生理盐水,3份5%GS,1份1.4%的碳酸氢钠)1:4液—生理维持液—1/5张(一份生理盐水,四份5%GS)此组液体加0.15%氯化钾变为1/3张液2:6:1液—低渗性脱水—1/3张(2份生理盐水,6份5%GS,1份1.4%碳酸氢钠)4:3:2液—高渗性脱水—2/3张(4份5%GS,3份生理盐水,2份1.4%碳酸氢钠)1:1液—等渗性脱水—1/2张(1份生理盐水,1份5%GS)2:1等张含钠液—脱水循环衰竭的时候用—等张液(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1:2液—1/3(一份生理盐水,3份5%GS)关键词:作为一个儿科医师不会补液是半个儿科医生,刚开始我不相信此话,现在体会了才觉得是对的,因为小儿的生理特点,特别是在体液分布上和成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年龄愈小机体需水两愈大,相反年龄愈大需要水两是愈少的。

还有年龄愈小肾脏功能愈发育不完善,所以排酸排钠的能力就愈差,所以新生儿在一般输液治疗是是不输生理盐水的,原因就在这,此外由于10天以内的新生儿RBC破坏增多释放钾增多,所以不能输注钾的。

现在我将我在临**儿科工作当中的学习经验总结如下:1.补液有“三定”即定量,定性,定速。

2.原则:先盐后糖,先浓后淡(指含钠液的张力而言),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见惊不钙,如果不理想效果要考虑缺镁。

<1>定量方面这里现在临**的观点和理论有冲突,因为现在生活条件以及营养的不断改善,小儿体质均较好,所以在补液时比理论中定的量要偏少:比如现在临**对于轻度脱水补液总量定在50—90毫升,中度90—120毫升,重度120—150毫升。

那么这里的总量包括累计丢量(相当于补液总量的1/2),(继续丢失量,生理需要量)也是第一天的补液量。

一般第二天脱水已基本补足,只需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即可。

在这里要提一点特殊的情况,对于中重度脱水患儿伴有周围循环衰竭的时候我们可以静脉滴注或者推注生理盐水或者2:1等张含钠液,以每公斤体重20毫升计算,最多不超国300毫升,在半小时内输完。

(完整版)外科术后补液

(完整版)外科术后补液

外科补液补液的量和质:一、量:1.根据体重调整2.根据体温,>37c,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

3.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二、质:1.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2.钠,一般指氯化钠,4-5g3.钾,一般指氯化钾,3-4g4.一般禁食3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

大于三天,每天补蛋白质,脂肪。

三、注意:1.根据病人的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重要的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来调整补液的量和质,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科专科会诊。

2.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液体的需要,容量不足。

如低血压,尿量少,等低容量的情况。

注意改善循环。

3.根据化验结果:白蛋白,钠,钾,钙等,缺多少补多少,补到化验复查基本正常。

4.禁食大于3天,每天补20%脂肪乳250ml。

5.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

根据不同情况:①老年人,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

②糖尿病病人,根据具体血糖情况。

RI4:1可完全抵消糖,再升高,如3:1可降糖。

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分泌会诊。

5克糖加1单位胰岛素对于标准50kg病人,除外其他所有因素禁食情况下每天生理需要量为2500-3000ml,下面我讲具体给一个简单的方案为例:10%GS 1500ml,5%GNS1500ml,10%Kcl 30ml(算一下前面讲的是否吻合)。

(1)“见尿补钾”: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d或500ml/d方可补钾。

(2)补钾量依血清钾水平而定.如仅是禁食者,一般每天给予生理需要量氯化钾2~3克即可;严重缺钾者(血清钾多2<2mmol/L),每日补氯化钾总量不宜超过6~8g,但严重腹泻,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等特殊情况例外。

(3)补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氯化钾3g/l);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禁止直接静脉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致心脏停搏. (4)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40mmol/h.成人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80滴/min.补液(1)制定补液计划。

补液公式——精选推荐

补液公式——精选推荐

临床补液公式及分析补液公式一、补液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1.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60(min)每min滴数×60(min)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每min相当滴数(15gtt)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禁食危重病人补液-PPT

禁食危重病人补液-PPT
来源:食物 排出:尿液 汗液 粪便
平衡:排出量等于摄入量(多吃多 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氯平衡
一 含量与分布 成人含量33mmol/kg体重,其中70%分布在血浆等组织中,就是细胞外主
要得阴离子
二 吸收与排泄 吸收:饮食来源,与钠得吸收排出呈平行 排泄:主要肾脏,汗液排泄
钾得 平 衡
总量约为50mmol/kg体重, 就 是细胞内液得主要阳离子
临床表现:
分度
缺水量
症状
(体重%)
轻度
2~4%
口渴
中度
4~6%
明显缺水表现(极度口渴、尿少等)
重度
>6%
明显缺水表现、精神症状、昏迷
补液量计算:
▪ 依据临床表现,估计失水量占体重得百分比: ➢丧失1%体重,补液400~500ml
▪ 依据血钠浓度: ➢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L)-血 钠正常值(mmol/L)]×体重(kg)×4
呼吸性酸中毒
▪ 概念:指机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功能障碍而引起得 血液中H2CO3浓度得原发性增高而引起得。
▪ 代H进-留C偿而在O解:3细肾-得离胞脏增为外:P加HC+。O+H2C升COO高23潴,-H,留H+—,+使与N血细a+浆胞中得内得交得H换K2C增+交O加换3不,血,而断液H升中C高O得,3 ▪ 特点:PCO2得原发性升高,NaHCO3得继发性升高
*
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得综合防治 补液成分,补液量,补液速度
*
补什么(成份)
1、丢什么补什么 ①胃肠液,腹腔渗液,组织渗出液得丢失用等渗盐液
等量补充,且每1000ml胃肠液加15%KCl 10ml。 ②38℃以上体温每增高1℃ ,每日加液3~5ml/kg;

补钾、补液

补钾、补液

之宇文皓月创作低钾导致许多心血管临床事件,临床中常有无法经消化道进食,但能正常排尿、排便的患者,如胃肠手术后病人,癌症晚期不克不及进食病人,这些病人常需经胃肠外营养补钾。

1, 不克不及饮食仅靠胃肠外营养病人惯例生理补钾量是多少?大概是3g/天的钾(不是3g 氯化钾)★内科学第6版P849 成人每日需钾3-4g(75 -100mmol )★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纵指南北京协和医院于健春能量20~30Kcal/(kg.d)[每1Kcal/(kg.d) 给水量1~1.5ml]葡萄糖2~4g/(kg.d) 脂肪1~1.5g/(kg.d)氮量0.1~0.25g/(kg.d) 氨基酸0.6~1.5g/(kg.d)电解质(肠外营养成人平均日需量)钠80~100mmol 钾60~150mmol氯80~100mmol 钙5~10mmol 镁8~12mmol 磷10~30mmol 脂溶性维生素:A 2500IU D100IU E 10mg K1 10mg 水溶性维生素:B1 3mg B2 3.6mg B6 4 mg B12 5 ug 泛酸15mg 菸酰胺40mg 叶酸400ug C 100mg 微量元素:铜0.3mg 碘131ug 锌 3.2mg 硒30~60ug 钼19ug 锰0.2~0.3mg 铬10~20ug 铁 1.2mg2, 正凡人每日需要弥补3g(75 mmol )的钾的由来★生理学第5版P157 尿液中钾主要是集合管和远曲小管主动分泌的,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摄入和排除的钾坚持动态平衡,体内钾代谢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要排除一部分,故临床上为了维持钾的平衡,应对不克不及进食的人补钾。

★内科学P849肾小球的钾几乎全部被近端肾小管吸收,而尿中的钾主要是远端肾小管再分泌的,肾脏无有效的保钾能力,即使不摄入钾每日仍要排钾30-50ml ★肾脏每日固定的排钾量,加上皮肤发汗和大便排钾故一般失量75 mmol3,补钾和补氯化钾是一回事吗?氯化钾,枸橼酸钾,醋酸钾,谷氨酸钾,门冬氨酸钾镁都可以在临床用于补钾,但由于氯化钾较廉价,副作用少,兼顾补氯故临床最为经常使用,所以补钾不等于不氯化钾。

静脉输液讲稿

静脉输液讲稿

周围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围静脉输液相关的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静脉输液的目的、常用溶液和补液原则。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指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力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技术。

1.这项技术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四个:首先通过静脉注射能够及时给患者补充水和电解质,从而维持酸碱平衡。

常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失水,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例如一些腹泻,剧烈呕吐,大手术等。

其次,可以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这常常用于一些严重烧伤,大出血,或者休克等病人身上。

再次,可以通过输入药物而达到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我们临床上常用的头孢类静滴就是为了控制感染,而异烟肼则是为了治疗结核。

最后一点,它可以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获得正氮平衡。

临床上的肠外营养就是通过静脉输液来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所以能常常都是用在一些胃肠道吸收障碍的患者例如一些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初期,或者无肠者.2.常用溶液(1)晶体溶液(分子量小,血管内存留时间比较短,所以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和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衡有很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种a葡萄糖溶液:包括5%和10%,后者虽然是高渗,但不产生高渗作用,你知道是为什么吗?b等渗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林格氏液(复方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等。

a和b是临床常用的溶媒。

前者要注意糖尿病患者慎用c碱性溶液:5%和1.4%碳酸氢钠,11.2% 和1.84%乳酸钠溶液。

碱性溶液在临床比较少用,因为临床有宁酸勿碱的原则,相对酸中毒而言碱中毒更难解决。

其中乳酸钠不宜用于一些休克,肝功能不好,缺氧,有心衰的患者和新生儿使用。

因为他们对乳酸的利用能力差,很容易加重乳酸血症。

d高渗溶液。

临床最最常用的是20%甘露醇,常用于脑外伤的患者,可以降低颅内压。

(2)胶体溶液胶体溶液与晶体溶液不同在于它分子量大,所以能在血液中存留时间较长,这样就能够有效维持血桨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升高会让一些通过渗透进出膜两侧的小分子,例如水分子,进入血浆中,从而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液量1.根据体重调整[2ml/(kg·h)即 48ml/(kg·d)],一般为2500-3000ml.2.根据体温,大于37℃,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3.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补液质1.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 (5% 葡萄糖注射液规格100ml:5g, 250ml:12.5g, 500ml:25g ;10%葡萄糖注射液规格 100ml:10g, 250ml:25g, 500ml:50g )。

2.盐:一般指氯化钠,4——5g (0.9%氯化钠注射液:取0.9克氯化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稀释到100毫升。

0.9% 氯化钠注射液规格 100ml:0.9g, 250ml:2.25g, 500ml:4.5g )。

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完全肠外营养时糖盐比例约为5:1.3.钾:一般指氯化钾,生理量3-4g (10%氯化钾溶液,规格:10ml:1g .一般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加入萄糖注射液500ml)。

低钾: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重度缺钾 <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补钾公式:(4.5-实测血钾)*体重(kg)*0.4=钾缺失(mmol)注:1g氯化钾=13.6mmolK 每日补钾量为:生理量钾缺失4.一般禁食时间3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

大于3天,每天应补蛋白质,脂肪。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若发热病人+300ml×n1. 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5<女性为0.03>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CO2CP正常值为22%——29%.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计算(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

必要时可于2——4 小时后重复应用。

注意1. 根据病人的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重要的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来调整补液的量和质,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科专科会诊。

2.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液体的需要,容量不足。

如低血压,尿量少,等低容量的情况。

注意改善循环。

3.根据化验结果:白蛋白,钠,钾,钙等,缺多少补多少(可以根据公式计算),补到化验复查基本正常。

4.失血性休克扩容应注意晶胶比例,不能只输全血,晶体宜选择生理盐水,晶胶比例为3:1.5.禁食大于3天,每天补20%脂肪乳250ml.6. 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根据不同情况:a:术后和外伤老年人,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

b糖尿病病人,根据具体血糖情况。

RI4:1可完全抵消糖,再升高,如3:1可降糖。

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分泌会诊。

下面对标准50kg病人,除外其他所有因素禁食情况下的补液,具体给一个简单的方案为例:10%GS 1500ml,5%GNS1000ml, 10%Kcl 30ml.具体方案制定补液计划,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结果来制定补液计划补液计划应包括三个内容:①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累积量(第一个24小时只补l/2量)。

②估计病人昨日丢失的液体量,如:呕吐、腹泻、胃肠碱压、肠瘘等丧失的液体量;热散失的液体量<体温每升高1度。

每千克体重应补3——5m/液体)。

气管切开呼气散失的液体量:大汗丢失的液体量等。

③每日正常生理需要液体量, 2000ml计算补什么?补液的具体内容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①晶体液(电解质)常用:葡萄糖盐水、等渗盐水溶、平衡盐液等;②胶体液常用:血、血浆、右旋糖酐等;③补热量常用l0%葡萄糖盐水;④碱性液体常用5%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用以纠正酸中毒。

怎么补?具体补液方法:①补液程序:先扩容,后调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扩容时,先用晶体后用肢体。

②补液速度:先快后慢。

通常每分钟60滴。

相当于每小时250m1 注意:心、脑、肾功能障碍者补液应慢,补钾时速度要慢;抢救休克时速度应快。

应用甘露醇脱水时速度要快。

安全补液的具体指标①中心静脉压(CVP):正常为5——l0cm 水柱 CVP和血压同时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补液;CVp增高,血压降低表示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补液并结和强心药;CVP 正常,血压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

应做补液试验 10分钟内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50m1,若血压升高,CVP不变。

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CVP升高为心功能不全。

②颈静脉充盈程度:平卧时两静脉充盈不明显,表示血容量不足;若充盈明显甚呈怒张状态,表示心功能不全或补随过多。

③脉搏:补液后脉搏逐渐恢复正常。

表示补液适当:若变快,变弱,预示病情加重或发生心功能不全。

④尿量:尿量正常(每小时50ml以上)表示补液适当。

⑤其他:观察脱水状态有无缓解,有无肺水肿发生,有无心功能不全表现等。

有一点要强调,任何公式只为参考,不能机械执行。

要避免补液量过少或过多。

过少往往使休克难以控制,且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过多则可引起循环负担过重及脑、肺水肿,并促使烧伤局部渗出增加,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和感染。

为此,可根据下列输液指标进行调整:①尿量适宜。

肾功能正常时,尿量大都能反映循环情况。

一般要求成人均匀地维持每小时尿量30——40ml.低于20ml应加快补液;高于50ml则应减慢。

有血红蛋白尿者,尿量要求偏多;有心血管疾患、复合脑外伤或老年病人,则要求偏低。

②安静、神志清楚、合作,为循环良好的表现。

若病人烦躁不安,多为血容量不足,脑缺氧所致,应加快补液。

如果补液量已达到或超过一般水平,而出现烦躁不安,应警惕脑水肿的可能。

③末梢循环良好、脉搏心跳有力。

④无明显口渴。

如有烦渴,应加快补液。

⑤保持血压与心率在一定水平。

一般要求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脉压在20mmHg 以上,心率每分钟120次以下。

脉压的变动较早,较为可靠。

⑥无明显血液浓缩。

但在严重大面积烧伤,早期血液浓缩常难以完全纠正。

如果血液浓缩不明显,循环情况良好,不可强行纠正至正常,以免输液过量。

⑦呼吸平稳。

如果出现呼吸增快,就查明原因,如缺氧、代谢性酸中毒、肺水肿、急性肺功能不全等,及时调整输液量。

⑧维持中心静脉压于正常水平。

一般而言,血压低、尿量少、中心静脉压低,表明回心血量不足,应加快补液;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仍低,且无其他原因解释时,多表明心输出能力差。

补液宜慎重,并需研究其原因。

由于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较多,特别是补液量较多者,可考虑测量肺动脉压(PAP)和肺动脉楔入压(PWAP)以进一步了解心功能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输液指标中以全身情况为首要。

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治疗,做到迅速准确。

静脉输液通道必须良好,必要时可建立两个,以便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均匀补入,防止中断。

烧伤的补液方法由于烧伤后8小时内渗出迅速使血容量减少,故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1/2应前8小时内补入体内,以后16小时内补入其余1/2量。

就扩充血容量而论,静脉补液比口服补液确实有效。

尤其对面积较大或(和)血压降低者,需快速静脉输液。

要建立有效的周围或中心静脉通路(穿刺、置管或切开)。

对原有心、肺疾病者,又须防止过快输液所引起的心力衰竭、肺水肿等。

输液种类开始选晶体液,利于改善微循环;输入一定量(并非全部估计量)晶体液后,继以一定量的胶体液和5%葡萄糖;然后重复这种顺序。

5%葡萄糖不应过多或将估计量全部连续输注,否则会明显加重水肿。

Ⅲ°烧伤面积超过10%或休克较深者,应加输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

口服饮料(每dl含氯化钠0.3g、碳酸氢钠0.15g、或加少量糖、香料等),可以引起补液作用,但要防止引起急性胃扩张。

以上为伤后48小时的补液方法。

第3日起静脉补液可减少或仅用口服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

因为烧伤病人的伤情和机体条件有差别,补液的效应也不同,所以必须密切观察具体情况,方能调节好补液方法。

反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有:①口渴。

②每小时尿量不足30ml(成人),比重高。

③脉搏加快和血压偏低(或脉压减少)。

④肢体浅静脉和甲下毛细血管不易充盈。

⑤烦躁不安。

⑥中心静脉压偏低。

较重的、尤其是并发休克的烧伤病人,需留置导尿管和中心静脉导管以便监测。

此外,还需化验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血pH和CO2结合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