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物理化学题库5.1

合集下载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电化学81-100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电化学81-100

81 下列电池中哪个液接电位不可忽略A()()()Pt ,p H m HCl p H ,Pt o 2o 2 B()()()()Pt ,p H m HCl m HCl p H ,Pt o 221o 2 C()()()()Pt ,p H m HCl m HCl p H Pt,o 221o 2M D ()()()()Pt ,p H m HCl AgCl Ag AgCl m HCl p H Pt,o 221o 2−− C电池A 为单液电池无液接电位电池B 用盐桥消除液接电位电池D 是两个单液电池串联而成82 对于同一类浓差电池当消除其液接电位时的电动势E 无与未消除液接电位时电动势E 有相比A E 有> E 无B E 有= E 无C E 有< E 无D E 有和 E 无大小关系要具体分析D若液接电位的方向与原电池电动势方向一致则E 有> E 无若液接电位的方向与原电池电动势方向相反则E 有< E 无.83同一温度下0.1和0.001mol/kg 的NaOH 溶液之间液接电位差为ε10.1和0.001mol/kg 的NaCl 溶液之间液接电位差为ε2则A ε1 > ε2B ε1 < ε2C ε1 = ε2D 不能确定ε1 和 ε2的大小关系ANaOH 中OH –迁移速度大大快于Na +因而产生较大的液接电位差NaCl 中Na +和Cl –迁移速度相差不大因而液接电位差较小84相同温度时若0.1 mol/kg 和0.01 mol/kg HCl 溶液的液接电位为ε1若0.1 mol/kg 和0.01 mol/kg KCl 溶液的液接电位为ε2则Aε1 ≈ ε2 Bε1 > ε2D ε1 << ε2B液接电位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离子扩散速度的不同HCl 溶液中H扩散速度大大高于Cl–有较大的液接电位而在KCl中K和Cl–的扩散速度相似85测量双液电池的电动势时常用盐桥连接两个电极溶液其主要目的是A 导通测量回路B 消除溶液的电压降C 避免两溶液间发生化学反应D 消除液体扩散电势D86下面所说对于制备盐桥的基本要求中哪一点不必考虑A 正负离子扩散速度相近B 有较高的浓度C 不参与电极反应惰性D 必须无色透明DA B C三项都是对盐桥的基本要求87测定电极的电势时除了用标准氢电极外还可以用二级标准电极作参比电极对这类电极的要求下面哪点是不必的A 电极反应可逆B 不易发生电极极化C 电极电势温度系数较小D 电极电势接近于零D88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采用补偿法对消法这是为了A 维持回路中电流恒定B 维持回路中电压恒定C 维持回路中电流为零D 增大测量电路的电阻值C若回路中有电流测得的将是端电压而不是电动势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下面所说的标准电池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哪个不是必要的A 电池反应高度可逆B 电动势温度系数小C 电池中内阻很小D 电动势稳定精确C90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E X 测定装置中要用到工作电池E W 和标准电池E S 电路中A E W 与E X 并联与E S 串联B E W 与E X 并联与E S 并联C E W 与E X 串联与E S 串联D E W 与E X 串联与E S 并联B只有并联才能对消使电流为零如UJ 25型电位差计电路图91 精确测量电池电动势应选用哪个仪器A 万用表B 伏特计C 电流计D 电位差计D电位差计是按对消法原理在电流为零的条件下测定的测到的是电动势精确值92 测定电池电动势时不可缺少的器件是A 标准氢电极B 甘汞电极C Ag –AgCl 电极D 标准电池测定电池电动势时必须用标准电池调节工作电流选项A B C都可作参比电极用于测定未知电极的电位93测量由电极Ag AgNO3(aq)及Ag–AgCl KCl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面哪一个器件不可使用A 电位差计B 标准电池C 饱和KCl盐桥D 直流检流计C由于电极液中有AgNO3不能用KCl盐桥若使用将有AgCl沉淀产生94同一电池若在电流无限小时放电和电流较大时放电这二种情况下A 电池的工作电压是相同的B 所输出的电能是相同的C 所输出的电动率是相同的D 电池的电动势是相同的D电池电动势E只取决于电极物质及其浓度E=V IR 内当电流无限小时外电压V工作电压才等于电动势否则小于电动势此时输出电能和电功都不相同95有两个新出厂的锌锰电池体积比为1:5小电池开始电压为1.5V可工作t 小时则大电池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其开始电压和工作时间为A 电压1.5V工作5t小时B 电压7.5V工作5t小时C 电压1.5V工作t小时D 电压7.5V工作t小时A相同组成的化学电池开始电压相同使用时间取决于反应物质量的多少96关于电极电势ϕ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A 电极电势与电极反应方程计量系数无关B 电极电势是一种强度性质的物理量C 电极电势的值是对应于标准氢电极的相对值D 标准电极电势的值随电极物质在溶液中活度而改变一定温度下标准电极电势ϕ是个定值它是指活度为1时的电势值97命题1标准电极电势是电极与周围活度为1的电解质之间的电势差命题2标准电极电势是处于标准态的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作负极组成电池的电动势值A 命题1和2都正确两者实质是一致的B 命题1正确命题2不正确C 命题1不正确命题2正确D 命题1和2都不正确C所有电极的电势都是与标准氢电极比较的相对值98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势为零时温度和压力要求是A 温度为298K压力为标准压力P(101325 Pa)B 任何温度压力为标准压力P(101325 Pa)C 温度为298K任何压力D 任何温度任何压力B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势都规定为零标准氢电极指H2压力为101325Pa H活度为199测定电极的标准电势时按规定应组成的电池正确写法是A 标准氢电极||待测电极B 待测电极||标准氢电极C 标准氢电极||待测电极D 待测电极||标准氢电极C这是1953年IOPAC第17界会议的规定100电极电位表中有的电极ϕ为正有的ϕ为负在组成电池使电动势值为正则A 正极一定要选用ϕ为正的电极B 负极一定要选用ϕ为负的电极C 正极选用电势高的电极不管ϕ是正还是负D 负极选用电势高的电极不管ϕ是正还是负C。

复旦大学版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教学教材

复旦大学版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教学教材

实验一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1、在冷却过程中,凝固点测定管内液体有哪些热交换存在?他们对凝固点的测定有和影响?答:主要热交换有液相变成固相时放出凝固热;固液与寒剂之间热传导。

对凝固点测定的影响是当凝固热放出速率小于冷却速率,会发出过冷现象,使凝固点测量偏低。

2、当溶质在溶液中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测定的结果有何意义?加入溶剂中的溶质的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和影响?答: 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缔合和生成配合会使测量值偏大,离解会使测量值偏小,不适用上式计算,一般只适用强电解质稀溶液。

3、加入溶剂中的溶质的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和影响?答:加入的溶质的量约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0.5℃左右。

加入太多,会使溶液太快凝固;加入太少,会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不明显,测量误差会增大。

4、估算实验结果的误差,说明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答:溶液过冷程度的控制,冰水浴温度控制在3℃左右,搅拌速度的控制,温度升高快速搅拌,溶剂溶质的精确测量,溶液浓度不能太高都对其有影响。

实验二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压力和温度的测量都有随机误差,试导出H的误差传递表达式.答:由 H=U+PV 可得,→ dH=dU+PdV+VdP→ dH=(au/aT)v dT+(au/aV)TdV+pdV+Vdp →ΔVHm=(au/aT)VΔT+VΔp2、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研究各种液体,如苯.二氯乙烯.四氯化碳.水.正丙醇.异丙醇.丙酮.和乙醇等,这些液体中很多是易燃的确,在加热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加热时,应该缓慢加热,并且细心控制温度,使溶液的温度不能超过待测液的着火点,同时a,c管的液面上方不宜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此外温度变化采用逐渐下降方式。

实验四燃烧热的测定的测定1、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答: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

2、在量热测定中,还有哪些情况可能需要用到雷诺温度校正方法?答:实际上,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无法完全避免,它对温差测量值的影响可用雷诺温度校正图校正。

复旦物化1000题

复旦物化1000题

61对于由AgNO 3和过量的KBr溶液制备得到的溶胶以下的说法中何者是正确的A 定位离子是Ag+B 反离子是Br–C 扩散层带负电D 它是负溶胶D由于KBr过量生成的AgBr吸附Br–而成为负溶胶反离子是K+扩散层带正电62对于As2S3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A LiClB NaClC CaCl2D AlCl3DAs 2S3是负溶胶它的反离子正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Al3+价数最高63对于Al2O3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A KClB KNO3C K3[Fe(CN)6]D K2C2O4CAl 2O3是正溶胶它的反离子负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Fe(CN)6]3–价数最高64用AgNO 3和KI过量制备的AgI溶胶下列电解质中对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A La(NO3)3B Mg(NO3)2C NaNO3D KNO3A当KI过量时制备的AgI溶胶是负溶胶它的反离子正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La3+价数最高65测定不同电解质对某一浓度的Fe(OH)溶胶的聚沉值mmol/L数据如下1/2BaCl2K2SO4NaCl KCl0.2059.659.259.00由此得到下面的结论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 Fe(OH)3是正溶胶B 正离子对聚沉影响不大C 二价负离子比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强D 相同浓度的KCl和BaCl2聚沉能力相似D带有二价负离子的K2SO4的聚沉值最小即聚沉能力最强说明Fe(OH)3是正溶胶选项A B C都是正确的相同浓度的KCl和BaCl2后者Cl–浓度比前者大一倍因此聚沉能力不等66测定不同电解质对某一浓度Fe(OH)溶胶的聚沉值mmol/L数据如下KClKI K2SO4KBr0.20516.012.59.00由此得到下面的结论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 Fe(OH)3是正溶胶B 二价负离子比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强C 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排序为Cl–>Br–>I–D 一价负离子聚沉值排序为Cl–>Br–>I–D带有二价负离子的K2SO4的聚沉值比一价离子小得多即聚沉能力强得多说明Fe(OH)3是正溶胶选项A B C都是正确的选项D按聚沉值排序排反了67在Fe(OH)3Mg(OH)2As2S3和AgI制备时AgNO3过量四种溶胶中哪一个与其他三种溶胶混合时会发生聚沉A Fe(OH)3B Mg(OH)2C As2S3D AgICAs2S3是负溶胶其他三种多为正溶胶正负溶胶混合会发生聚沉68江河水中含有的泥沙混悬物在出海口附近发生沉淀原因有多种其中与胶体化学有关的因素是A 盐析作用B 电解质聚沉作用C 溶胶互沉作用D 破乳作用B江河水在出海口与海水混合海水中含大量电解质使泥沙混悬物发生沉淀69加入电解质可使溶胶聚沉加热也可使溶胶聚沉两者共同点是A 增加胶粒间碰撞频率和碰撞强度B 使胶核吸附的定位离子解吸C 破坏胶粒表面的双电层结构D 改变胶粒表面的荷电的电性C70关于溶胶的稳定性下面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溶胶中电解质越少越稳定B 溶胶中电解质越多越稳定C 胶粒布朗运动越激烈溶胶越稳定D 胶团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越稳定D胶团的结构可分为胶核吸附层和扩散层吸附层和扩散层的界面处电位称动电位若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说明动电位越大溶胶越稳定71不同配方的墨水混合后有时会发生沉淀以至不能使用这是因为A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B 胶凝作用C 乳液聚合D 溶胶互沉作用D墨水是溶胶体系不同配方的墨水的电性可能不一混合时发生互沉72对As2S3溶胶用KNO3作沉淀剂聚沉值为50mmol⋅L–1若用K2SO4作沉淀剂聚沉值估计约为A 100mmol⋅L–1B 50mmol⋅L–1C 25mmol⋅L–1D 12.5mmol⋅L–1CAs2S3溶胶是负溶胶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反离子K+聚沉值为50mmol⋅L–125mmol⋅L–1的K 2SO4即有50mmol⋅L–1的K+因此可估计为25 mmol考虑到SO42–的保护实际值会偏离此值73溶胶和高分子有共同点但下面哪个不是A 粒径范围相同B 相同浓度时渗透压相同C 扩散速度都较慢D 都不能通过半透膜B一般溶胶渗透压较小高分子渗透压较大74下面对于大分子溶液与溶胶性质上区别的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 前者粘度大后者粘度小B 前者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后者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前者是均相的后者是多相的D 前者的渗透压较小后者较大D应该是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较大溶胶的渗透压较小75下面几项中哪个使高分子在结构上的柔顺性变差A 增长链段的长度B 减少分子活动的空间障碍C 改善高分子与介质的亲合性良溶剂D 增加介质温度A柔顺性是指高分子结构上链节链段活动的灵活性链段越长柔顺性越差76高分子溶液对理想溶液产生的偏差下面所说哪一个不正确A 蒸汽压产生负偏差B 渗透压产生负偏差C 混合熵产生正偏差D 混合的∆G产生负偏差B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π>CRT正偏差77下面关于高分子平均摩尔质量与测定方法之间联系哪一个是正确的A 数均摩尔质量是由光散射法测定的B 质均摩尔质量是由粘度法测定的C Z均摩尔质量是由超离心法测定的D 粘均摩尔质量是由渗透压法测定的C数均摩尔质量渗透压法 Z 均摩尔质量超离心法 质均摩尔质量光散射法 粘均摩尔质量粘度法78同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数均摩尔质量M n 质均摩尔质量M w 及Z 均摩尔质量M z 之间关系为A M n <M w <M zB M z <M n <M wC M z <M n <M wD M w <M n <M zA79 高分子化合物质均摩尔质量与数均摩尔质量之比nw M M 可表示分子质量的分散度下面哪个情况分散度最大A nw M M =1 Bn w M M =0.9 Cn w M M =1.1 D n w M M =–1.2Cnw M M 的值越大分子质量分布就越分散 当n w M M =1时不分散Q M w >M n >0因此选项BD 的情况是不存在的80 若在高分子化合物中加入一些摩尔质量较低的分子这对数均摩尔质量M n 的影响是A M n 增加B M n 减少C M n 不受影响D 有的化合物使M n 增加也有的使M n 减少B。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题库6.1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题库6.1

rA = rB = rE = rF a bef
选项 C 符合此关系
10
反应 2O3→3O2 其速率方程为
− dCO3 dt
=
k
C
2 O3
C
−1 O2
或为
dC O2 dt
=
k'
C
2 O3
C
−1 O2
则速率常数 k 与 k'关系为
A 2k=3k'
B k=k'
C 3k=2k'
D − 1 k = 1 k' 23
2 关于反应速率 以下哪点说法不正确 A 反应速率大小与体系大小无关 与浓度大小有关 B 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不一定相等 C 反应速率是可正可负的 D 反应速率是指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C 反应速率不可能为负
3 有关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关系 下面哪个叙述是错的 A 动力学的反应体系不是热力学的平衡体系 B 原则上 平衡问题也可用动力学方法处理 C 热力学上不能实现的反应 研究其动力学是无意义的 D 化学动力学中 不会涉及热力学函数
=
k
C
H2
C1C/l
2
2
C
d C HBr = k C H2 C1B/r22
dt
1+ k' C HBr
C Br2
D
d C CH4 dt
= k CC2H6 CH2
物化练习 1000 题 动力学
C
反应级数是指速率方程中浓度项幂乘积的指数和 选项 C 没有简单幂乘积的形式 因此不 能表达反应级数
17 一般情况下 基元反应中 A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是一致的 B 反应级数大于与反应分子数 C 反应级数小于与反应分子数 D 反应级数不与反应分子数相一致

复旦大学2021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库

复旦大学2021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库

复旦⼤学2021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库复旦⼤学2021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库第⼀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说明:本部分根据各⾼校的教学⼤纲、考试⼤纲等设计章节,从考研科⽬为物理化学的名校历年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个重要知识点。

第1章⽓体的pVT关系⼀、填空题1.道尔顿分压定律适⽤于混合⽓体中的组分⽓体在单独存在于与混合⽓体具有相同______、相同______条件下,组分⽓体的分压与混合⽓体总压的关系。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1研]【答案】温度;体积查看答案2.温度越______,使⽓体液化所需的压⼒越⼤,对于⼀个确定的液体存在⼀个确定的温度,在此温度之上,压⼒再⼤,也不会使⽓体液化,该温度称为该⽓体的______。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1研]【答案】⾼;临界温度查看答案3.当真实⽓体的压缩因⼦Z______1时,说明真实⽓体的V m⽐相同条件下理想⽓体的V m要⼤,此时的真实⽓体⽐理想⽓体______被压缩。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1研]【答案】>;难于查看答案⼆、计算题1.在容积为5.00 L的容器内,有温度为20 ℃的N2和O2的混合⽓体,测得该容器中N2的30.00 g,O2的分压为50.66 kPa,求该容器内混合⽓体的总压⼒。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2研]解:将该⽓体可看做是理想⽓体。

根据pV=nRT可知:N2的分压:总压:p总=(50.66+108.81) kPa=159.47 kPa。

2.有压⼒为101.325 kPa的湿空⽓2.000 dm3,其中⽔蒸⽓的分压为12.33 kPa。

设空⽓中仅含有氧⽓和氮⽓,且两种⽓体的体积分数分别为:N2 0.790,O2 0.210。

分别求该湿空⽓中的⽔蒸⽓、N2和O2的分体积。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1研]解:N2和O2的总压⼒为: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可得:根据阿马加分体积定律(其中为B的分体积),可得:XX1-2 ⽤伞形式表达下列化合物的两个⽴体异构体。

复旦大学物化练习题第一章

复旦大学物化练习题第一章

C
状态函数组合时 如量纲一致 仍是一个状态函数 如 U pV 但若量纲不一致 就不构 成状态函数 如 p UV.
20 下面说到状态和状态函数 如以体积为例 A 体系同一状态不能有不同的体积 B 体系不同状态可以有相同体积 C 体系状态变了 体积一定变了 D 体系体积变了 状态一定变了
B 面积 ⋅时间 加速度
D 面积 ⋅ 质量
压强
其量纲应是
A
压力 力 质量 ⋅ 加速度 质量 ⋅ 速度
动量
面积面积ຫໍສະໝຸດ 面积 ⋅时间 面积 ⋅时间
15 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 下面哪一个结论不对 A 体系内部温度相同 B 体系内部压力相同 C 体系内部各相中物质量相同 D 体系内部组成不再变化
C
热力学平衡体系必然有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
系 并保持恒温恒压 则体系的分类如何 A 是封闭体系 界面固定不变 B 是封闭体系 界面不断扩大 C 是敞开体系 界面基本不变 D 是敞开体系 界面不断扩大
物化练习 1000 题
和与环境界面的情况如何
第一定律
C 无
6 见图 通电后 若以水为体系 则有
A Q<0 W=0 ∆U<0 B Q=0 W<0 ∆U>0
因此体积具加和性 是容量性质
B p 总 p1 p2
道尔顿分压定律 因此压力具加和性
C T 总≠T1 T2
不具加和性 不是容量性质
D Cp m≠ Cp m(1)+Cp m(2)+ 不具加和性 不是容量性质
为容量性质
B
压力不具加和性 道尔顿分压定律中的分压是指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整个空间时压力 这种 加和不是热力学平衡体系意义上的加和

物理化学(复旦大学药学院) 第一章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复旦大学药学院) 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习题解答1. <1> Q =∆U -W =200-160=40 kJ <2> ∆U =Q +W =260-100=160 kJ2.()pR T T p nRp nRT p nRT V =-=-=∆1212∴W =-p ∆V =-R3. <1> W =-p ∆V =-p <V g –V l >≈-pV g =-nRT =-1⨯8.314⨯373.15=-3102 J<2> W =-p ∆V =-p <V s –V l >J 160100101801092001801013251133l s.....M p -=⎪⎪⎭⎫⎝⎛⨯-⨯-=⎪⎪⎭⎫ ⎝⎛--=ρρ4.在压力p 和房间容积V 恒定时,提高温度,部分空气溢出室外,因此室内气体量n 是温度的函数,T R pV n 1⋅=。

kJ7721288298ln 32960100000ln 12m m 2121.R .**T T C R pV T dT C R pV dT nC Q ,p T T m ,p T T ,p p =====⎰⎰5. <1>恒温可逆膨胀 J 429902501023********-=⨯-=-=..ln..V V ln RT W <2>真空膨胀 W = 0<3>恒外压膨胀 W =-p 外<V 2–V 3> = ()122V V V RT--⎪⎪⎭⎫ ⎝⎛--=211V V RT ⎪⎭⎫ ⎝⎛-⨯⨯-=100250123733148....= -2327 J<4>二次膨胀W =W 1 + W 2⎪⎪⎭⎫ ⎝⎛--⎪⎪⎭⎫⎝⎛--=322111V V RT V V RTJ 310310050105002501-=⎪⎭⎫ ⎝⎛--⎪⎭⎫ ⎝⎛--=..RT ..RT以上结果表明,功与具体过程有关,不是状态函数。

复旦物化1000题

复旦物化1000题

92 在大分子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大量小分子电解质 使大分子发生聚沉 这种盐析现象的原因是 A 小分子电解质争夺了溶剂化的水 即去水化 B 降低了大分子的动电位 C 大分子处于等电点 D 去水化和降低动电位的综合结果 D 93 Donnan 平衡产生的原因是 A 溶剂分子扩散快 很快在半透膜两边均匀分布 B 由于溶液粘度大 影响大分子电解质的扩散 C 由于小分子电解质浓度大 影响大分子电解质透过半透膜 D 由于大分子电解质的存在 使小分子电解质在半透膜两侧浓度不相等 D Donnan 平衡是指小分子电解质在半透膜两侧浓度不等的平衡现象 这是由于大分子电解质 在半透膜一侧存在 它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小分子电解质含有与大分子电解质共同的离子 小分子电解质可过膜扩散 直至它在膜两边化学势相等 此时 小分子电解质在膜两边的浓 度是不相等的 94 以下哪种情况可消除 Donnan 平衡 A 降低小分子电解质的浓度 B 增加大分子电解质的浓度 C 在半透膜的另一侧 无大分子 加入大量的中性分子 D 调节溶液的 pH 使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 D 当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时 成为中性分子 因而不会影响小分子电解质的扩散 使其在 膜两边的浓度相等
物化练习 1000 题
胶体化学
88 η和η0 分别表示溶液和溶剂的粘度 A B C D η /η 0 η/η0–1 (η/η0–1)/C η/ η 0 − 1 lim C c →0
下列表达式中哪个是特性粘度
D 选项 A 是相对粘度 选项 B 是增比粘度 选项 C 是比浓粘度
89 见图 图中哪条曲线是胀流型流体 A 曲线 1 B 曲线 2 C 曲线 3 D 曲线 4 B 曲线 1 曲线 2 曲线 3 曲线 4 假塑流型 胀流型 牛顿型 塑流型
91 下面哪个因素对蛋白质的电泳速度影响最小 A 蛋白质的荷电量 B 蛋白质分子的大小或形状 C 介质的 pH D 外界的压力 D 蛋白质荷电量多少是决定电泳速度的主要因素 中的阻力大小 只有外压影响最小 pH 影响荷电量 分子大小与形状影响移动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五章(2)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五章(2)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电化学
B C D B
0.4 2.4 0.6
等体积混合
离子浓度分别为
[ Na + ] = 0.1 × 2 + 0.1 = 0.3 mol/kg
− [HPO 2 4 ] = 0.1 mol/kg
[H 2 PO − 4 ] = 0.1 mol/kg I= 1 2
压力对 r±不会有显著影响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电化学
41. 测量电导时所使用的电源应是 A 直流电源 B 交流电源 C 测固体时用交流电源 测溶液时用直流电源 D 测固体时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时用交流电源 D 测溶液电导时 为了防止电极极化 题 一般用直流电源 必须使用 100Hz 左右的交流电 但固体不存在极化问
设 ν = ν+ + ν−
a± = aν a ± = r± m± mo
1
C
ν ν− ν a± = a ++ ⋅ a −
D
m ν ν− ν a± = ν ++ ⋅ ν − ⋅ r± ⋅ o m
1
A
1
正确表达为
a± = a ν
53 浓度为 m 的 Al2(SO4)3 溶液中 A B C D C
I=
1 2
∑ m i Z i2 = 2 (0.002 × 12 + 0.002 × 12 + 0.001 × 3 × 12 + 0.001 × 32 ) = 0.008 mol/kg.
1
58 若没有二级电离 则 0.2 mol/kg 的 Na2HPO4 和 0.2 mol/kg 的 NaH2PO4 等体积混合 其离子 强度 I mol/kg 为 A 1.2

复旦物化1000题

复旦物化1000题

一般认为,胶体粒子的粒径范围是A 10–5~10–7mB 10–7~10–9mC 10–9~10–11mD <10–7mB2下面几种溶胶中,哪个不属于液溶胶?A 雾B 牛奶C 油漆D 微小泡沫A雾是气体,为分散介质,属气溶胶。

3下列物系,哪一个不属于胶体?A 牛奶B 烟雾C 珍珠D 纯净的空气D纯净的空气为均相体系,但大气层可视为起溶胶。

4下面几种溶胶中,哪个不属于固溶胶?A 沸石B 珍珠C 有色玻璃D 烟D烟是固体分散在气相中,属气溶胶。

5下面关于溶胶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能否形成溶胶,是由物质本性决定的B NaCl溶解度大,任何溶剂都不可能使它形成溶胶溶胶是物质的特殊聚集状态,而非物质本性。

一定条件下可为真溶液,另一条件下可为胶体。

6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A 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皆属稳定的体系B 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的体系C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的体系D 热力学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的体系D溶胶质点粒径很小,比表面很大,具有很大的表面能,因而有自发的聚集倾向,以减少体系的自由能,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但由于质点的布郎运动和扩散、质点的动电位的存在,使其不易聚集,在动力学上是稳定的。

7溶胶有三个基本特征,下面哪一个不是?A 高度分散性B 聚集不稳定性C 多相性D 动力稳定性D溶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高度分散性,多相性和聚集不稳定性8将松香的乙醇溶液慢慢滴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得到松香溶胶,这一制备方法是:A 物理分散法B 化学凝聚法C 物理凝聚法D 化学分散法C9下面几种制备溶胶的方法中,哪个不属于物理方法?A 超声粉碎法B 冷冻干燥法C 电弧法制备Ag溶胶D FeCl3加热水解制备Fe(OH)3溶胶D将FeCl 3溶液加热水解制备Fe(OH)3溶胶,这种制备方法是A 物理分散法B 化学分散法C 物理凝聚法D 化学凝聚法D11新鲜制备的溶胶需要净化,其目的是A 去除杂质,提高溶胶的纯度B 去除过多的电解质,保持溶胶稳定性C 去除过多的溶剂,增加溶胶的浓度D 去除过小的胶粒,保持粒子大小的一致性B过多的电解质,会压缩双电层厚度,降低动电位,容易使溶胶聚沉。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思考题热力学一、判断题: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 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2、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3、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Θ(800K)=0 。

( )4、d U=nC v,m d T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用。

( )5、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

()6、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而变,则该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

()7、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9、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10、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1、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2、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不到此终态。

()1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4、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5、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G和G<0,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16、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S <0。

()17、临界温度是气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 )18、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 )19、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 + W也由过程决定。

( )20、焓的定义式H = U + 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 )21、焓的增加量∆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 )22、一个绝热过程Q = 0,但体系的∆T不一定为零。

( )23、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 )24、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过程达终态,这两过程的Q、W、∆U及∆H是相等的。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

9 关于体系的广度性质或强度性质 下面说的何者正确
A
所有强度性质都有关系式 强度性质
广度性质 物质量
B 广度性质不一定都是状态函数 C 强度性质不一定都是状态函数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
D 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的绝对值不一定都是可测量
物化练习 1000 题 第一定律
D
象 T p 等强度性质不是广度性质除以物质量的结果 象 U H 等绝对值都是不可测量的
B 状态函数的变化∆p ∆V 只取决于始终态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23 体系经过某变化后 内能值复原 下面哪个说法正确 A 体系已复原 B 体系并不复原 C 体系可能复原 也可能未复原 D 体系与环境没有热功交换
C 无
24 下面各组变量 哪一个包含的皆属状态函数 A U Qp Cp C B QV H CV C C U H Cp CV D ∆U ∆H Qp QV
B 面积 ⋅时间 加速度
D 面积 ⋅ 质量
压强
其量纲应是
A
压力 力 质量 ⋅ 加速度 质量 ⋅ 速度
动量
面积
面积
面积 ⋅时间 面积 ⋅时间
15 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 下面哪一个结论不对 A 体系内部温度相同 B 体系内部压力相同 C 体系内部各相中物质量相同 D 体系内部组成不再变化
C
热力学平衡体系必然有
哪个是正确的
D

28 关于热力学过程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孤立体系中发生的过程一定是等温过程 B 液体蒸发过程一定是等温等压过程 C 气体反抗恒外压过程是等压过程 D 无限缓慢进行的过程就是准静态过程
D 选项 C 是恒外压过程 但这不一定是等压过程 等压要求体系的压力也不变

物理化学试题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关系的科学。

以下哪项不是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A. 物质的结构B. 化学反应的速率C. 物质的热力学性质D. 生物体内的分子运动答案:D2. 在恒温条件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A. PV=nRTB. PV=nHC. U=Q+WD. G=H-TS答案:A3. 以下关于熵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熵是一个状态函数B. 熵变通常用ΔS表示C. 熵增加表示系统无序度增加D. 所有自然过程都会导致系统熵的减少答案:D4. 表面张力的形成是由于:A. 分子间作用力的不平衡B. 重力的作用C. 液体与气体的相互作用D. 温度的变化答案:A5.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电解质的浓度B. 电解质的化学性质C. 溶液的温度D. 电极的材料答案:D二、填空题1.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气体的__________无关。

答案:种类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只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3. 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___溶剂中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答案:100克4.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即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

答案:热量;功5. 阿伦尼乌斯方程用于描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温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布朗运动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理化学研究的重要性。

布朗运动是指微小粒子在流体中因受到分子碰撞而表现出的无规则运动。

这一现象直接体现了分子的热运动,是研究分子动力学和扩散现象的重要依据。

布朗运动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对于化学动力学、胶体化学以及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描述焓变和熵变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焓变(ΔH)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之间热量交换的量度,反映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五章(1)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五章(1)

C
若有 2mol 负离子迁移 则相应有 1mol 正离子迁移 总电量由 3mol 离子携带 不论阴极 阳极还是导线上 都是 3F 电量
12 下面说到的关于离子迁移数 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A 温度升高时 离子迁移数会变大 B 增大电位梯度 离子迁移数会变大 C 电位梯度不变 同一离子在不同电解质中 迁移数是相同的 D 溶液中只有两种离子 运动速度较大者 迁移数也较大
和第二类导体
离子导体
此外还有半导体 生物体
D
4 对于电解池和原电池 下面说的哪个是正确的 A 电解池有阴阳极 没有正负极 B 原电池有正负极 没有阴阳极 C 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电解池则相反 D 原电池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电解池则相反
C
5 关于电极 下面说的哪个并不正确 A 电势高的电极为正极 低者为负极 B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阴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阳极 C 正极就是阳极 负极就是阴极 D 同一种电极 既可作正极 在另一种条件下 也可作负极
下面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C κ只与电导 L 或电阻 R 有关 与电导池常数无关 不同的电导池测得的κ是一样的
20
18°C 时纯水Λ0 m=4.89×10–2 S⋅m2⋅mol–1 此时水中 c H+ = cOH− =7.8×10–8mol/kg 则 18°C 时
纯水的电导率κ S⋅m–1 为 A 3.81×10–5 B 3.81×10–8 C 3.81×10–7 D 3.81×10–6
2 电解质水溶液属离子导体 其离子来源于 A 电流通过溶液时 引起电解质电离 B 偶极水分子的作用 引起电解质解离 C 溶液中分子的热运动 引起电解质分子分裂 D 电解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引起分子电离
B
3 导电可分为第一类导体 电子导体 也能导电 可归类为 A 电子导体 B 离子导体 C 半导体 D 电子导体 离子导体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题库6.2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题库6.2

则反应的级数为
B
只有一级反应 半衰期与初浓度无关 即半衰期为常数 反应物消耗 3/4 是 2 个半衰期 消 耗 1/2 是 1 个半衰期 因此前者是后者的 2 倍
39 某反应速率常数 k 为 0.107min–1 则反应物浓度从 1.0mol⋅L–1 变到 0.7mol⋅L–1 和浓度从 0.01mol⋅L–1 变到 0.007mol⋅L–1 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 A 10 B 100 C 0.01 D1
28
基元反应 A+B→2D 在起始时 CA=a
CB=2a
CD=0
则各反应物的反应速率 − dCi 随时间变 dt
化的示意曲线为
dCi dt
AB
0 A
dC i dt D
t0
dC i
D
dt D
A或B
t B
0 C
dC i
dt A或B 0
A或B
t D
t D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动力学
已知反应速率 rA:rB=2
rB:rG=0.5
则 a:b:c 为
C
Q rA a
=
rB b
=
rG g
即 a:b:c=rA:rB:rG=2:1:2
35 反应 A 2B→3G 在 1 升容器中进行 则 G 生成速率为 A 0.3mol⋅s–1 B 0.1mol⋅s–1 C 0.9mol⋅s–1 D 0.15mol⋅s–1
A
0
t0
A t0
A t
0
A t
A
B
C
D
B
按计量方程 产物 B 或 D 的最终浓度为反应物 A 初始浓度的 1/2 即 a/2 因此选项 B 是正 确的

复旦大学 物理化学 考研 94-991996复旦大学96

复旦大学 物理化学 考研 94-991996复旦大学96

物理化学研究生入学试卷(复旦大学)1996年一.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写出各式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应用: (1)Q U =∆ 解:封闭体系、无体积功(2)0S ≥∆ 解:孤立体系的任何过程(3)0G ≤∆ 解:封闭体系、等温、等压且只做体积功的自发过程或可逆过程 (4)W A -=∆ 解:封闭体系、等温可逆过程 (5)A G ∆=∆ 解:理想气体、绝热过程2.C(s)、CO(g)、CO 2(g) 、O 2(g)在100℃时达成平衡,则此体系的物种数为(a );独立化学平衡关系式为(b );组分数为(c );相数为(d );。

解:物种数(a )=4;独立化学平衡关系式(b )=2;组分数(c )=4-2=2;相数(d )=2;自由度(e )=1。

3.根据能量均分定理,在温度T 时分子中的平动、转动和振动的每一自由度的能量分别为多少?解:平动kT 21;转动kT 21;振动kT 22。

4.“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总是向自由能降低的方向进行”,应用此结论时,还应有什么条件?解:封闭体系,只做体积功。

二.(1)试用自由能判据说明,在100℃、1atm 、1摩尔水蒸发成蒸汽是热力学可逆过程;解:)g (O H )l (O H 2atm1C 10020−−−→−、,封闭体系、等温、等压,只有体积功,G ∆=0,是一可逆过程。

(2)已知上述过程的蒸发热为9720cal/mol ,求其熵变。

并用此结果说明过程的性质;解:可逆过程,G ∆=0,所以,T H S ∆=∆=3739720=26.04 cal.K -1mol -1。

THS ∆-=∆环=-26.04 cal.K -1mol -1,所以,此结果说明0S S =∆+∆环,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3)求上述过程的功函数变化A ∆,并说明能否用此结果说明过程的性质;解:-=-=-≈+-=∆-∆=∆RT )PV ()PV ()PV (0)PV (G A g l g 3102.8 J.mol -1 W===≈-≈∆RT PV )V V (P V P g l g 3102.8 J.mol -1W A -=∆ 过程可逆。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笔记(附例题)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笔记(附例题)

物理化学笔记(附例题)第一章溶液和胶体溶液和胶体是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与工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生命活动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广大的江河湖海就是最大的水溶液,生物体和土壤中的液态部分大都为溶液或胶体。

溶液和胶体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状态。

例如NaCl溶于水就成为溶液,把它溶于酒精则成为胶体。

那么,溶液和胶体有什么不同呢?它们各自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要了解上述问题,需要了解有关分散系的概念。

1.1分散系及其分类1.1.1 分散系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简称分散系。

例如粘土分散在水中成为泥浆,水滴分散在空气中成为云雾,奶油、蛋白质和乳糖分散在水中成为牛奶等都是分散系。

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叫做分散质(或分散相),而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或分散介质)。

在上述例子中,粘土、水滴、奶油、蛋白质、乳糖等是分散质,水、空气就是分散剂。

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不同,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分散系的性质也不同。

我们可以按照物质的聚集状态或分散质颗粒的大小将分散系进行分类。

1.1.2分散系的分类物质一般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聚集状态,若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进行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九类,见表1-1。

表1-1 分散系分类(一)若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进行分类,则可以将分散系分为三类,见表1-2。

表1-2 分散系分类(二)分子与离子分散系统中,分散质粒子直径<1nm,它们是一般的分子或离子,与分散剂的亲和力极强,均匀、无界面,是高度分散、高度稳定的单相系统。

这种分散系统即通常所说的溶液,如蔗糖溶液、食盐溶液。

胶体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 ,它包括溶胶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两种类型。

一类是溶胶,其分散质粒子是由许多一般的分子组成的聚集体,这类难溶于分散剂的固体分散质高度分散在液体分散剂中,所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称为溶胶。

例如氢氧化铁溶胶、硫化砷溶胶、碘化银溶胶、金溶胶等。

复旦物化1000题

复旦物化1000题

式中 K =
2r2 (ρ 2 − ρ1 ) 9η
若 t=8s 则溶胶扩散的距离∆与
下式中 D 为扩散系数
B
D2 2Kg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胶体化学
C
D Kg
D
(2D ) 2
4Kg
1
B
v= dx = Kg dt
1
x=Kgt
1 1
∆ (2Dt ) 2 (2D × 8) 2 D2 = = = x Kgt Kg × 8 2Kg
若 M 较小 ω1<ω2
30 离心沉降系数 S 的单位是 – A 加速度 g m⋅s 2 B m C s – D m⋅s 1 C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胶体化学
S=
沉降速度 离心加速度
v m ⋅s = −2 =s 2 ω x s ⋅m
−1
31 离心沉降平衡时 在离转轴距离 x1 近 和 x2 远 处测得的浓度值为 C1 和 C2 对于 的值 A B C D 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C2 值越大 转速越大 C1 介质与粒子密度差越大 x2–x1 越大 C2 值越大 C1 C2 C1
可作如下理解 为主 呈红色 为主 呈蓝色 为主 呈红色 为主 呈蓝色
若以散射为主 若以散射为主 若以折射为主 若以折射为主
粒径大时 粒径大时 粒径大时 粒径大时
呈蓝色 呈红色 呈蓝色 呈红色
主要以吸收为主
呈红色
粒径大时
主要以散射为主
呈蓝色
39 用超显微镜可观察到溶胶粒子及 Brown 运动 A 超显微镜用的是暗视野 B 超显微镜的分辨率与普通显微镜一样 C 可用血球计数器来测定粒子数 D 在超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粒子真实大小 D

复旦化学试题及答案高中

复旦化学试题及答案高中

复旦化学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正确的是:A. 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B. 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C. 金属键只存在于金属晶体中D. 所有化合物都含有化学键答案:A2.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6?A. 铁(Fe)B. 钴(Co)C. 镍(Ni)D. 铜(Cu)答案:C3. 根据酸碱理论,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A. NaOHB. HClC. KOHD. NH3答案:B4.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 能量最低原则B. 泡利不相容原理C. 洪特规则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二、填空题1.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

答案:32. 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是______。

答案:1.0 g/cm³3.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答案:22.4 L4.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三、简答题1. 描述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例如,氢的同位素包括氕(¹H)、氘(²H)和氚(³H)。

2. 什么是化学平衡?请简述其特点。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其特点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反应速率相等,浓度和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四、计算题1. 计算1摩尔H₂O在25℃时的摩尔焓变,已知其标准摩尔焓变为-285.8 kJ/mol。

答案:-285.8 kJ2. 假设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10⁵,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0.1 M,求平衡时A的浓度。

答案:0.01 M五、实验题1. 描述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

答案:首先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然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读取相应的pH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0.0115 B 0.0038 C 0.0076 D 0.076
正 离 子 迁 移 数 t Li+ = 0.3364
则负离子摩尔电导
C
( ) lm,0,Cl− = Λ m,0, t Cl− = Λ m,0 1 − t Li+ = 0.0115(1 − 0.3364) = 0.0076s ⋅ m 2 ⋅ mol−1
D
Λ 0,m
=
κ C
式中 C 为 mol/m3 ∴κ=Λ0,m⋅C=4.89×10–2×(7.8×10–8×103)=3.81×10–6
则在 LiAc 溶液中
t−
=
l m,0,Ac− Λ m,0,LiAc
=
Λ m,0,LiAc − l m,0,Li Λ m,0,LiAc
=
0.0796 − 0.0391 = 0.51. 0.0796
19.
设电导池常数 Q= l 则电导率 κ=L⋅Q A
A κ与电导 L 成正比 B κ与电阻 R 成反比 C κ与 Q 成正比 D κ与 Q 无关
D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 正负离子都承担运输电荷 但不同离子的运输的电量不尽相同 这取决 于它的价数和迁移速度 或迁移数
7 当电解质溶液导电时 下面说的哪个是不正确的 A 离子导电量的总和与导线中通过的电荷量是相同的 B 电解质溶液总体上是电中性的 C 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是均一的 D 各种离子对导电的贡献是不同的
D
离子迁移数是指它所输送电量占全部电量的百分率 运送速度越快 其输送电荷越多 迁移 数越大 某一离子在一定电位梯度时 虽然速度相同 但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 输送电荷比 率是不同的 温度 电位梯度的改变 同时改变所有离子的迁移速度 因此不能说某一离子 的迁移变大
13 一般情况下 电位梯度只影响 A 离子的迁移数 B 离子的迁移速率 C 电导率 D 摩尔电导
2 电解质水溶液属离子导体 其离子来源于 A 电流通过溶液时 引起电解质电离 B 偶极水分子的作用 引起电解质解离 C 溶液中分子的热运动 引起电解质分子分裂 D 电解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引起分子电离
B
3 导电可分为第一类导体 电子导体 也能导电 可归类为 A 电子导体 B 离子导体 C 半导体 D 电子导体 离子导体
C
若有 2mol 负离子迁移 则相应有 1mol 正离子迁移 总电量由 3mol 离子携带 不论阴极 阳极还是导线上 都是 3F 电量
12 下面说到的关于离子迁移数 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A 温度升高时 离子迁移数会变大 B 增大电位梯度 离子迁移数会变大 C 电位梯度不变 同一离子在不同电解质中 迁移数是相同的 D 溶液中只有两种离子 运动速度较大者 迁移数也较大
B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无限稀释时 相同浓度的 HCl KCl NaCl 三种溶液在相同电位梯度下 A Cl–的迁移速度都相同 迁移数也相同 B Cl–的迁移速度都相同 但迁移数不相同 C Cl–的迁移速度不相同 但迁移数相同 D Cl–的迁移速度不相同 迁移数也不相同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C
物化练习 1000 题 电化学
正负极的划分 按电位高低 阴阳极的划分 按电化学反应时电子的得失 对于电解池 正 极就是阳极 负极就是阴极 但对于原电池 则相反
6 当电解质溶液导电时 必有一些电化学现象发生 但下面所说哪个是不正确的 A 正 负电极上都有化学反应发生 B 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所带电荷数等于负极上发生反应物质所带电荷数 C 正离子向负极迁移 负离子向正极迁移 D 当正离子携带一定量正电荷迁移时 必有负离子携带等量的负电荷迁移
C 由于在阴极区和阳极区发生电化反应 因此离子的浓度与中间区有很大的不同
8 当电流通过一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时 A 阴极的表面积 B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C 通过的电量 D 电解质溶液的温度
阴极上析出的金属的量正比于
C 按 Faraday 定律 Q=ZnF 因此金属析出量 n 与电量 Q 成正比
9 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物质量关系的定律是 A 欧姆定律 B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C Faraday 定律 D Nernst 定律
18. 298K 时 LiAc 和 LiCl 的Λm,0 分别为 0.0796 和 0.115 S⋅m2⋅mol–1 在 LiCl 溶液中 t–=0.66 则 在 LiAc 中 t–=? A 0.66 B 0.34 C 0.51 D 0.49
C
由 LiCl 溶液 lm,0,Li+ = Λ m,0,LiCl (1 − t − ) = 0.115 × 0.34 = 0.0391 S⋅m2⋅mol–1
B Cl–迁移速度都相同 但由于相应的正离子迁移数不同 因此 Cl–的迁移数也不同
15
( ) 浓度为 0.01 mol/kg 的 KCl 溶液中 离子迁移数 t k+ + t Cl− = 1 若再加入 0.01 mol/kg 的 HCl
( ) 此时 t k+ + t Cl− 应
A >1
B =1
C <1
17. 298K 时 LiAc 和 LiCl 的Λm,0 分别为 0.0796 和 0.115 S⋅m2⋅mol–1 在 LiCl 溶液中 t–=0.66 则 Ac–的摩尔电导 S⋅m2⋅mol–1 为 A 0.0354 B 0.0625 C 0.0405 D 0.0525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1 按导电方式不同有第二类导体 对于它的特点 A 导电的原因是离子的存在 B 电荷是通过离子运送的 C 导电时电极上必有化学反应 D 电流的大小与离子多少无关
物化练习 1000 题
下面哪一个描述不正确
电化学
D 第二类导体是指电解质溶液导电 其电流大小与溶液电解质的多少成正比
和第二类导体
离子导体
此外还有半导体 生物体
D
4 对于电解池和原电池 下面说的哪个是正确的 A 电解池有阴阳极 没有正负极 B 原电池有正负极 没有阴阳极 C 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电解池则相反 D 原电池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电解池则相反
C
5 关于电极 下面说的哪个并不正确 A 电势高的电极为正极 低者为负极 B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阴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阳极 C 正极就是阳极 负极就是阴极 D 同一种电极 既可作正极 在另一种条件下 也可作负极
C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10 已知 Cu 原子量为 63.54 用 0.5 法拉第电量可从 CuSO4 溶液中沉淀出多少克 Cu
A 16
B 32
C 64
D 127
电化学
A
Cu2+为二价 Q=2nF n = Q = 0.5 = 0.25mol = 16g
2F 2
11 有 1 1 价型浓度为 5 mol/L 的电解质溶液在电解池中 已知负离子的迁移速度是正离子的 二倍 则当有 2 mol 负离子向阳极区迁移时 则在阳极上通过的电量是 A 1F B 2F C 3F D 5F
下面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C κ只与电导 L 或电阻 R 有关 与电导池常数无关 不同的电导池测得的κ是一样的
20
18°C 时纯水Λ0 m=4.89×10–2 S⋅m2⋅mol–1 此时水中 c H+ = cOH− =7.8×10–8mol/kg 则 18°C 时
纯水的电导率κ S⋅m–1 为 A 3.81×10–5 B 3.81×10–8 C 3.81×10–7 D 3.81×10–6
物化练习 1000 题 电化学
C
由 LiCl 溶液 lm,0,Li+ = Λ m,0,LiCl (1 − t − ) = 0.115 × 0.34 = 0.0391 S⋅m2⋅mol–1
由 LiAc 溶液 l m,0,Ac− = Λ m,0,LiAc − lm,0,Li+ =0.0796 0.0391=0.0405 S⋅m2⋅mol–1
( ) D
1 2
t k+
+ t Cl−
C 溶液中各种迁移数之和总是为 1 即混合后 t k+ + t Cl− + t H+ =1 ∴ t k+ + t Cl− < 1.
16. 已 知 Λ m,0,LiCl = 0.0115 S ⋅ m 2 ⋅ mol−1
( ) lm,0,Cl− S ⋅ m 2 ⋅ mol−1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