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振兴中华的音乐而献身的人——音乐家、教育家萧友梅的爱国故事 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振兴中华的音乐而献身的人——音乐家、教育家萧友梅的爱国故事先讲一个惊险的故事:
辛亥革命的前夕,在日本东京,忽然来了一大批清朝反动政府派出的特务,他们对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大搜查。

原来,他们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情报,说是大革命家孙中山很可能藏在日本东京。

非凡可能藏在中国留学生的住所里。

因此,他们几乎搜遍了所有的中国留学生的住所。

而凑巧,孙中山先生确实是藏在中国留学生的住所里。

你们说这事儿惊险不惊险?
然而,孙中山先生却安然地度过了这次危险。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呢?原来,这批特务只对一名留学生没有搜查,因为他平时连一句话都不多说,一天到晚就是象着了迷那样地学音乐,除了唱歌就是弹琴,简直是个书呆子,特务根本不把这样一个“两耳不问窗外事”的人放在心上,因此从他门前路过时,连他的住所都不看一眼。

他们万万投有想到,他们日夜追捕的孙中山偏偏藏在这个“书呆子”的卧室里。

这个保护孙中山的中国留学生名叫萧友梅。

别看他整天扑在音乐中,心却是向着祖国的。

1905年孙中山组织“中国同盟会”时,萧友梅是第一批会员中的一个。

孙中山一到东京就找萧友梅。

萧友梅还做过孙中山的秘密联络员呢!
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萧友梅爱国主义热情不断高涨。

当他回到祖国时,就立志要为中国的音乐事业作贡献。

1993年的一天,绿树成荫的北京大学的宽广校园里,人来人往,互相传递着令人兴奋的消息,说是今天晚上要开音乐会。

成群结队的男女学生,拄着手杖的老教授,都往北大第三院的大礼堂走去。

三三两两的人们边走边议洛
“听说今晚要演奏贝多芬的交响乐。


“是哪个国家来的乐队?”
“是咱们北大音乐传习所的乐队。


“哦?指挥是谁?”
“听说就是那位从德国留学回来的萧友梅博士。


“好啊,中国人指挥中国乐队演奏西洋交响乐,这在中国可是件开天辟地的新鲜事儿。

快走,听听去!”
音乐会还没有开始,大礼堂里早巳坐满了人,会场灯光不太亮,台上挂的是煤气灯。

节目单上印着演出的顺序、全体乐队队员的名字和乐曲说明。

上面说,音乐会的前半部是独唱和独奏,后半场演出贝多芬的《第五套大曲》。

这个《第五套大曲》,就是现在我们称做《第五交响曲》的作品。

后半场音乐会开始时,乐队队员一上场,人们就交头接耳议论开了。

因为他们手里拿的是提琴、洋号,身上穿的却是长袍马褂。

整个管弦乐队只有十六个人。

有个听众对临座小声地说:“就凭这只见萧友梅博士手拿指挥棒稳步上扬。

他是个大高个,身穿西装礼服,戴一副黑边眼镜,挺有派头。

人们为他热烈鼓掌。

萧博士把指挥棒一挥,音乐就象泉水般奔流不息。

人们马上静了下来。

没想到这个马褂乐队
的演奏水平还真不赖。

指挥的动作美丽、潇栖,乐队的演奏时强时弱,时快时慢,乐曲奏得引人入胜。

乐曲刚刚奏完,人们连忙站起来为他们的演出成功鼓掌祝贺。

萧博士和马褂乐队也向听众频频鞠躬,表示谢意。

音乐会散场后,有一位老教授感慨地对身边的几个学生说:“我活了七十多岁,还是第一次听到中国乐队演奏贝多芬的交响乐。


萧博士亲自组织、亲自练习、亲自指挥的这个十六人的马褂乐队,就是咱们中国的第一个西洋管弦乐队。

为了培养中华音乐人才,萧友梅立志办学。

为此,他曾经八年留学日本,九年留学德国,并且得了博士学位。

他一回国,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就把他请了去主办北大音乐传习所。

这个音乐传习所有点象音乐学校。

他本来想在这里大干一番,所以不仅亲自给学生上课,而且还亲自组织乐队演出。

但是没过多久,封建军阀政府就下令把所有学校的音乐课一律都取消了。

这一来,萧友梅在海外花费了十七年心血学到的浑身本领无处施展,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一气之下来到萧友梅深知:耍想振兴中华的音乐,非有人才不可,要想有人才,非办音乐学校不可。

他的想法得到了当时已在南京政府当大学院院长(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部长)的蔡元培的赞同。

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他不辞辛劳地为创办音乐学院四处奔走。

开始,南京政府不同意办,认为吹、拉、弹、唱那玩艺儿没啥用。

后来由于蔡元培帮助说了话,才勉强同意了,但只给了一点儿钱。

别看钱给的不多,萧友梅却看到了一线希望。

于是他到处托人费了很大劲儿才在当时的法租界陶尔斐
斯路(就是现在的南昌路)租了几间房子作为校舍;象样一点儿的房间做教室,堆放破烂的地窖改作琴房,阳台成了院长办公室。

萧友梅又挨门挨户登门拜访,请了一些名家来做教师。

1927年11月27日,陶尔斐斯路56号挂上了“国立音乐学院”的牌子。

中国第一所音乐最高学府——国立音乐学院就这样诞生了。

起初,名义上院长是蔡元培,但实际上学院的一切大小事情全由萧友梅处理。

没过多久,院长就由萧友梅担任了。

就这样,萧友梅怀着满腔爱国激情,办起了中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为我国培养出大批音乐人才。

这所音乐学隐就是今天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

如今,在上海音乐学院漂亮的校园里还耸立着萧友梅先生的半身铜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