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1旅游与旅游业知识概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旅游者
• (一)国际上对旅游者概念的界定 • 1、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第
一次对“国际旅游者”作出了解释: “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所在国到另一 个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以上的人”。 • 2、1963年“罗马会议”提出了“游客” 这个概念。游客包括旅游者及一日游游 客两类。
(一)国际上对旅游者概念的界定
• A、进入了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 出境旅游市场三大市场共同发展阶段;
• B、确定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 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总 体方针。
四、旅游的定义
• 旅游——是人们出于休闲、商务和其他 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 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
(6)工业旅游
•
(7)新型旅游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
旅游的主体——旅游者
• 构成要素: 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
•
旅游的媒介——旅行社
旅游的主体――旅游者
思考: 以下情况中的人是否能称之为旅游者: 1.一个利用整个下午驱车到50公里以外的景点 观光的人 2. 一个到英国跟客户谈生意的人 3.一个坐在轮船上一路白天上岸观光而晚上回船 睡觉的人,当他白天上岸观光时,有关的国家应 不应该把他统计成该国的入境旅游者。
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加入外国国籍 的中国血统的华人) 华侨(指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 中国同胞) 港澳台同胞(居住在香港、澳门地区和 台湾省的中国同胞)
1、对海外游客的界定
•
海外旅游者
• (2)海外游客
•
海外一日游游客
• (3)海外游客不包括:
应邀来我国访问的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
第一章、旅游业的概念
1、景区按景观特征分类 、
山岳型风景区(浙江雁荡山、安徽黄山) (1)山岳型风景区(浙江雁荡山、安徽黄山) 峡谷型风景区(长江三峡、黄河的三门峡) (2)峡谷型风景区(长江三峡、黄河的三门峡) (3)岩洞型风景区(北京的云水洞、桂林的七星 岩洞型风景区(北京的云水洞、 岩) 江河型风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漓江) (4)江河型风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漓江) 湖泊型风景区(太湖、洞庭湖、西湖) (5)湖泊型风景区(太湖、洞庭湖、西湖)
2、旅游产品的特点 (1)无形性
对旅游者:经历 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服务
(2)不可贮存性
旅游者:在规定时间内消费
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的效用和价值固着在时间上
(3)不可转移性
旅游产品在地点上不可转移 同服务相关的设施和用品在所有权上不可转移
(4)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 旅游产品服务活动的完成需要由生产者和消费 者双方共同参与,在同一地点同时发生. 者双方共同参与,在同一地点同时发生.
旅游供应商
旅行社
旅游者
协调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关系
旅行社 旅游饭店 旅行社 旅游交通
旅行社
旅游饭店
旅游交通
旅游景区 协调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
旅游景区
3、旅行社的分类
旅游批发经营商
旅游批发经营商
旅游零售商
旅游批发商
旅游经销商
旅 游 产 品 旅游零售商
旅 游 产 品
旅 游 产 品
旅游者
旅游批发经营商
它既通过其自身的零售机构 从事旅游产品的销售, 从事旅游产品的销售,也通过 其他旅游代理商向公众销售其 设计或组装的旅游产品的旅行社。 设计或组装的旅游产品的旅行社。 经营方式:先同交通运输、饭店、 经营方式:先同交通运输、饭店、旅游景点等旅游环 节部门签订协议, 节部门签订协议,以批量购买的价格定购各种单项旅游服 然后,在对市场行情就行调查、 务;然后,在对市场行情就行调查、分析和再把旅游产品 通过旅游代理商或者直接出售给旅游消费者。 通过旅游代理商或者直接出售给旅游消费者。 特点:企业规模大、数量少。 特点:企业规模大、数量少。 如美国运通、亚太旅行社、日本交通公社等。 如美国运通、亚太旅行社、日本交通公社等。
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 第一章 绪论
是世界上出国包 价旅游的开端。
4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带薪假日制度的实行 交通、住宿条件的改善
从二十世纪六七 十年代开始,国 际旅游业平均以 每年10%左右的 速度迅速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以 后,由于基数增 大,世界旅游业 的增长百分率开 始减缓。但第三 世界的一些国家 和地区,仍然以 10%左右的速度 发展。
二、南亚旅游区
南亚地区是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斯里兰 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 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面积约437万平 方千米。人口10亿以上。
该地区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三、欧洲旅游区
欧洲全称欧罗巴洲(Europe),全洲面积
1 016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6.8%;人口7.9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2.7%。 欧洲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 北欧和东欧。
三、欧洲旅游区
欧洲共同体成立于1967年7月,现有15个成 员国:爱尔兰、比利时、丹麦、德国、法 国、荷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 腊、意大利、英国、瑞典、奥地利和芬兰。
欧洲是近代旅游业的发源地 也是当代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四、美洲旅游区
概况
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America),陆地面积
旅游目的地 欧、亚太、美地区三足 鼎立的基本格局已经形 成并将长期存在下去
二、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亚太地区成为 国际旅游市场 最具活力、发 展最快的地区 和极富发展潜 力的国际游客 产生地和接待 地,西欧、北美、 东北亚三个地 区之间的客流, 基本上构成 世界国际旅游 客流的主体。
近距离的出国旅游, 特别是前往邻国的 国际旅游一直占据 绝对地位 国际旅游 市场情况 远程国际旅游的 客流主要来自 欧洲(特别是西欧)、北美洲 和东北亚(特别是日本)
旅游概论
绪论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一、旅游的产生一)关于旅游活动1、近代以前,旅游活动是上层社会的享乐活动。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只有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富贾巨商、文人学士等少数权贵和事人才有条件享受旅游天地也受到很大局限。
2、近代开始,旅游活动才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不仅上层社会热衷于旅游活动,普通的百姓也逐渐加入旅游行列。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进入"大众旅游(mass tourism)时代。
旅游活动风靡全球。
4、20世纪90年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异于传统的大众旅游的新模式-"新时代旅游"迅速崛起。
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一)关于旅游活动1、近代以前,旅游活动是上层社会的享乐活动。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只有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富贾巨商、文人学士等少数权贵和事人才有条件享受旅游天地也受到很大局限。
2、近代开始,旅游活动才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不仅上层社会热衷于旅游活动,普通的百姓也逐渐加入旅游行列。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进入"大众旅游(mass tourism)时代。
旅游活动风靡全球。
4、20世纪90年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异于传统的大众旅游的新模式-"新时代旅游"迅速崛起。
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使旅游活动有了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作后盾。
特别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财富增加,带薪假期普遍推广、交通业大大编到旅游和信息传递的时间,使选距离的旅游成为可能。
人们生活观念不再停留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基础上,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享受。
二、旅游业的产生1、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以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570人参加一次禁酒大会。
被认为是近代旅游业开端的标志。
2、现代旅游业兴起的原因①人口的迅速增加②经济的快速发展③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率提高,闲暇时间增加④交通便捷3、旅游发展趋势(1)世界旅游发展趋势①国际旅游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②旅游活动的方式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和文化化③国际旅游者的流向继续向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转移(2)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①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③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①开创国际化发展模式②假日旅游向常态化发展4、现在,旅游业已同石油,汽车工业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
旅游概论第一章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一、广泛性
旅游的广泛性共有三层含义: 一指旅游者构成的广泛性 二指旅游地域的广阔性和活动领域的多面性 三指旅游内容的丰富性及其所属性质的多样性。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二、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旅游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 体的社会活动。它意味着一个完美的旅游过程,实质上就是上 述各要素之间的相辅相成和各个环节环环紧扣的整体运作过程。 随着社会对旅游供给条件的发展和改善,旅游的综合性特点就 越显著,其综合价值功能的发挥就越充分。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印度泰姬陵(国际旅游)
桂林象鼻山(国内旅游)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1.观光旅游 2.度假旅游
3.公务旅游
(1)商务旅游 (2)会议旅游 4.专项旅游
(1)宗教旅游 (2)购物旅游 (3)会展旅游
此外,诸如科学探险、学术考察、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乃至 政府官员在外交上或对国内外进行各种目的的考察活动之余,产
生了旅游行为,从概念上说,都可进入专项旅游之列。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三、新型旅游
1.乡村旅游
2.工业旅游
除此之外,诸如自由行或自助游、自驾游、驴友团、无
景点游、高山徒步旅游、骑乘马匹或骆驼旅游、草原或沙漠
探险,乃至西方首先提出的生态旅游等专题或专项旅游,都
是新型的旅游项目或形式。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乡村旅游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吉林雾淞只是冬季的美景
宗教活动也只在规定时间进行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一、按旅游区域划分
1.国内旅游 所谓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居民在其国家 (地区)的境内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1第一章福建旅游概述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以其色艳、形奇,能吸引人们产生 旅游动机,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以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由红色碎屑岩 构成的,具有陡峻坡面的各种地面形态。
代表:武夷山、金湖、桃源洞 、冠豸山
图3 武夷九曲
图4 泰宁金湖
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亦称喀斯特地貌,它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 酸盐岩、石膏、岩盐)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而形 成的地貌。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2020.1 0.2019:15:3019 :15:30 October 20,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0 日下午7 时15分 20.10.2 020.10. 20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20 日星期 二下午7 时15分 30秒19 :15:302 0.10.20
福建旅游导论
——03级旅游管理
八闽仙境 海峡神韵 福建,灵动的山海画卷 山水神韵 海峡情 海峡明珠 山水福建
海峡情 福建行 山拥东南秀 海纳两岸情
福建襟山带海,气候温和,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素有“无山不奇,无水不秀”的 美誉,其山海联动,闽台同根、宗教多元等 旅游资源优势令游客流连忘返。
但福建旅游的前景并不令人乐观
三、旅游市场
1、境外客源市场 福建省境外客源主要来自港澳台及东南亚。 台湾地区、港澳地区、东南亚地区、日本、 韩 国、欧美地区
2、国内客源市场 以省内和周边市场为基础,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 重点,逐步向全国拓展。
3、出境市场 出境旅游目的地主要为:台港澳、东南亚、日本、 韩国等。
四、旅游组织
1、福建省旅游局 省级旅游行政组织,是省政府主管旅游业的直属机构。
第一章 旅游概述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三、旅游的经济属性
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 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论证旅游的经济属性。 2.从个人的旅游动机来认识旅游的经济属性。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因素对旅游的制约作用将从主导地位降为
从属或次要地位。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2.旅游客体的社会性
旅游资源以及社会对旅游活动所能提供的各种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段 发展变化。
3.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传统观念:不务正业;崇洋媚外 现代观念:业务生活;时尚潮流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
1. 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2. 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3. 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 活动。 享乐旅行实质上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本质特征的古代旅游活动。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和经济条件成熟的 结果。 旅游是超出生存需要而具有享受性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 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
第二节 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旅游、旅行和游览
国庆七天乐
小明跟妈妈一起到北京的阿姨家过节。 小张利用假期去云南玩。 小李利用假期游玩步行街及附近店铺。
请问:三个人在国庆假期里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请从他们是否离
开常住地?为了什么目的而活动来分析)
第二节 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区别
第一章_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开始形 成之时: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农 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 来
三、奴隶社会的旅行发展
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促使人们 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交换商 品和贸易经商,商旅活功十分 常见。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活 动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主要表现 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商代; 西方——古罗马帝国
四、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为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功的扩大发 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便利条 件。旅行活动的规模和范围无疑都 有极大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各种 非经济目的旅行也在不断扩大。
四、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中国: 士人漫游——
(1)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 是消遣游玩。
(2)离开原来居住地永久 而不是暂时的。
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在 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不仅在客 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 而且在主观上也难有自愿外出 旅行的愿望。当时人类迁移活 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它 们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 的旅行和旅游。
(5)金融界介入了国际旅游业
(6)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资源的 开发和旅游地的建设也不断发展,出现了 国家和私人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兴办各种 旅游活动的情况。
第三节 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 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 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现代旅游产生的标志——喷 气式推进技术在民航中的运 用。
詹姆士库克James Cook(17281779)
英国探险家
在公元1768年至1771年受命 英国海军总部和皇家学会,首次 航至南太平洋,于1769年发现大 溪地。
第一章旅游学概述
第一章旅游的起源与发展章首案例答案要点:李大爷看女儿是属于旅游行为。
因为李大爷的行为符合旅游的定义,他探亲时间在24小时以上且没有超过一年;且非定居女儿家,只是暂住;不从事任何赚钱盈利活动。
所以李大爷看女儿是一种旅游行为。
复习思考题与答案1.简述的定义、性质与特点。
旅游的定义是指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短时期(不超过一年)非定居旅行和浏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性质是指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人类为适应社会环境中的有序生活、实现人生自我超越和愉悦身心之目的一种新型的生存生活方式的属性。
因此旅游表现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性质:旅游表现的社会性;旅游表现的文化性;旅游表现的经济性。
旅游的特点是指旅游被时代赋予与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的社会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的特点。
⑴旅游游客的大众性。
⑵旅游地域的集中性。
⑶旅游消费的高层性。
⑷旅游的季节时令性。
⑸旅游服务的一体性。
⑹旅游增长的持续性。
2.旅游活动的内容,旅游活动可划分为哪些类型?旅游活动的内容包括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其活动的主体是旅游。
旅游活动按旅游地域分为:本土旅游、涉外旅游、太空旅游;按旅游内容分为;观光休闲旅游;探亲访友旅游;商务会议旅游;寻根问祖旅游;宗教朝圣旅游;健康医疗旅游等活动。
按旅游特征分为: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
按旅游项目与特征划分为: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活动。
3.试述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国内外旅游学研究工作的现状。
旅游学研究工作的对象是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的相互辩证统一关系。
旅游学最初的研究是针对旅游的主体——旅游者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进入20世纪中期,开始从旅游的的社会效益开始对旅游业的研究。
在20世纪后期,开始对旅游活动的构成及其所有要素和关系;通过研究提示旅游现象最广泛的、最本质的一般客观发展规律。
4.旅游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旅行社
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 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形成。 1924年春,组织第一批国内旅游团。杭州、海宁 观潮 1925年春,组织20余人参加的赴日本的“观樱” 旅行团 1927年春,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旅行杂志》 1927年6月,“旅行部”从银行独立,改称“中 国旅行社”,下设7部1处。——中国人自己设立 最早、规模最大的第一家旅行社
一次完成绕地球一周的航海大旅行。
三、我国的古代旅行
• 帝王巡游(秦始皇、隋炀帝)
• 官宦旅游(张骞) • 国际贸易旅游(郑和) • 宗教旅游(玄奘) • 文化旅游(李白、司马迁、徐霞客等)
• 庶民节令旅游(春节庙会、元宵节灯会、清明 节踏青、端午节竞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 高等形式)
四、古代旅行的特点
求知求学旅行
阿拉伯帝国时期,求知求学旅行盛行。穆罕默德曾教导信徒:“学问
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苏莱曼曾到印度、中国等地经商,著有《苏莱曼游记》,是最早记载
中国和印度沿海情况的文献;
马苏第曾游历埃及、巴勒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地; 巴图特在外游行长达38年之久,约在1345—1346年间到中国,著有 《亚洲非洲旅行记》,记载了中国的城市、商埠、物产和风情。 意大利马可· 波罗曾在中国任职(元朝)长达17年(1275—1292), 1292年离开中国,经苏门答腊、印度,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著有 《马可· 波罗游记》。书中以中国为重点,记述了中亚、西亚、东南亚 等地区许多国家的情况。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促销
利用外资在庐山、北戴河、莫干山、
鸡公山等地建设避暑区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杭州举办相 当规模的国货博览会和西湖博览会
第1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国现代旅游
(一)“外事接待阶段” (1949——
1978)
1、基本特点:
旅游接待多为单纯政治接待。 旅游业还是事业,不是产业。
二、中国现代旅游
主要大事: (1)1986年,旅游业的接待人数和创汇
收入被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1986—1990)。
二、中国现代旅游
(2)1991年,正式明确将旅 游业的性质定为产业。
(3)1995年5月1日起,我国 实行每周“双休日”。
二、中国现代旅游
3、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 面发展阶段(1997-):
对开辟新航路的旅行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
1、我国封建社会主要 的旅行活动
– 漫游、公务旅行、宗教旅 行、帝王巡游。
\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A、古代文人漫游 • 谢灵运 • 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 • 李白
\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B、公务旅行
张骞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
作业
主要大事: (1)1999年5月1日,全国实行三个旅游
“黄金周” ,大大促进了国内旅游的发 展。
二、中国现代旅游
(2)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
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国公 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 标志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
马超龙雀——中国旅游的徽标
中国现代旅游
(1)来历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踏燕
徐霞客
\
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一章第六节 衡量旅游业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
第六节衡量旅游业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有三种最常用的基本指标,即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旅游者停留天数。
一、旅游人数(一)入境旅游者人数入境旅游者人数(次)统计1.根据边防入境登记(中国)。
缺点:包含了日常往来的边境居民,他们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入境旅游者。
2.根据酒店住宿登记。
缺点:遗漏了边境一日游游客和在亲友家中住宿过夜的入境旅游者。
(二)国内旅游者人数国内旅游人(次)数统计国际上通常做法是:定期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进行统计测算。
中国: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1993年以来)和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年以来)分别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农民开展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三)出境游客人数出境旅游人(次)数统计国际上通常做法是:出境旅游者回国入境时,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
旅游收入:通常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
国内旅游收入统计方法:抽样调查法。
国际旅游收入和支出的统计方法:银行报告法;抽样调查法;混合法。
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旅游支出:通常都是国际旅游支出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计算),一个国家的居民出国旅游期间在国外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额。
深圳旅游创收50亿广州旅游业吸金近80亿深圳市假日办统计的消息显示,2012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深圳共接待游客532.89万人次,同比增长24.04%;旅游收入49.72亿元,增长30.06%.其中国内游客464.39万人次,增长24.98%;国内旅游收入43.89亿元,增长30 .05%;入境游客68.5万人次,增长18.1%;国际旅游收入为0.9亿美元,增长36.38%.调查显示,黄金周期间,来深旅游的游客人均消费为933元,同比增长4.8%,其中国内一日游游客在深人均每天消费为537.5元。
而黄金周期间来深游客共为零售餐饮行业带来28.33亿元的收入。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分析香城浪子第一章:旅游业概述●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旅游的基础条件是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
●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
●游客的基本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空闲时间。
●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和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旅游业三大支柱: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饭店住宿业。
●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A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B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C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D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E增加政府税收。
F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旅游业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作用:A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B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
C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D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E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旅游业态:旅游业以产品创新为竞争内容,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态。
●红色旅游: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A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B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C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生态旅游: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的主要特点:规模庞大、短程旅游比重大、散客比例高、出行方式多样、人均消费水平低。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简述1.长江流域父系公社代表: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P3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旅行外出的愿望。
1、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是因为某些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目的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
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效用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旅游及旅游业
(三)国内游客、国内旅游者、国内一日游游客 国内游客分为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两类。 1. 国内旅游者指离开长住地到国内其他地区、停留
时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游客,没有国籍限制。 2. 国内一日游游客指不在访问地集体或私人住宿设
施中过夜的国内游客。
Page 14
二、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
探险和专业旅游)和事务性旅游(公务旅游、商务旅
游、会议旅游及家庭和个人事务旅游)
3. 按组织形式来划分,旅游可分为团体旅游和散客 旅游。
Page 10
三、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一)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追求愉悦为主要目的,不讲究 直接物质回报的,涉及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社会文 化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最基本的活动 之一。
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Page 8
二、旅游的概念与分类
(一)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们出于休闲、 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 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 方访问、连续停留不超 过一年的活动。
天下第一奇山
南京夫子庙
Page 9
(二)旅游活动的类型 1. 按地域范围分: 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2. 按旅游目的分: 旅游可分为消遣型旅游(观光、度假、文化、宗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旅游活动及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旅游市场 第四节 旅游组织
Page 2
第一章 旅游活动及旅游业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概念及基 本特征;认识旅游活动的类型;掌握旅游的基本 要素;掌握重要的国际、国内旅游组织。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 16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以保健为目的温泉疗养旅行、 以教育为目的旅行
(三)阿拉伯帝国时期的旅行发展
▪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建立了阿拉伯
国家,8世纪中期形成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 辽阔的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欧亚之间)以及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古代旅行阶段 近代旅游阶段 现代旅游阶段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发展
▪ 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及其性质
▪ 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 ▪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 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 19世纪以前旅行发展的特点
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迁徙活动及其性质
(一)原始社会早期社会经济特点
原为希腊的一部分,今土耳其境内大金字塔是 惟一遗留下来的奇迹
埃及金字塔
希腊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巴比伦空中花园
阿耳特弥斯神庙
土耳其摩索拉斯陵墓
埃及亚历山大灯塔
希腊宙斯神像
(三)奴隶社会旅行活动的特点
▪ 以贸易经商旅行活动为主体。 ▪ 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活动主要表现为奴隶主阶级
的享乐旅行。 ▪ 旅行活动内容单一,旅行期间以自我服务为主。
生产技术的进步 ▪ 背景 社会分工的出现
交换的产生 ▪ 时间:原始社会末期 ▪ 地点:古代文明中心——埃及、两河流域、
中国、印度 ▪ 结论: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主要出于经商贸
易、了解外部世界及相互接触的需要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一)西方奴隶社会旅行活动的发展
◆ 公元前3000年时:商务旅行 ◆ 公元前8世纪:宗教朝圣旅行盛行 ◆ 公元前5世纪:求知考察旅行 ◆ 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
第一章 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章节名称:旅游业发展概述授课时数:一周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了解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介绍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难点是对于旅游市场的把握。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一、旅游活动首先,让学生介绍他的或者是他的亲朋好友的旅游经历,再来分析什么是旅游以及对旅游发展的认识。
再通过对比介绍旅游的定义、性质、特点以及旅游活动基本要素和种类。
(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二)旅游的概念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注意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三)旅游活动体系客源地(旅游输入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目的地(旅游输出地区)(四)旅游活动基本要素游客、旅游吸引物(广义和狭义之分)、旅游服务及设施二、旅游活动的种类(一)按地理范围划分1、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2、国内旅游注意:国民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境内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二)按旅游目的划分1、休闲、娱乐、度假类2、探亲访友类3、商务、专业访问类4、健康医疗类5、宗教、朝拜类6、其他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首先,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包括哪些,然后分析什么是旅游资源(注意与旅游吸引物的区别),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有何特色。
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注意区分旅行者、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二、旅游活动的客体(一)旅游资源及其功能1、概念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和不断深化的。
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而旅游资源相对于其它单一的传统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确切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一、旅游活动首先,让学生介绍他的或者是他的亲朋好友的旅游经历,再来分析什么是旅游以及对旅游发展的认识。
再通过对比介绍旅游的定义、性质、特点以及旅游活动基本要素和种类。
(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二)旅游的概念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注意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三)旅游活动体系客源地(旅游输入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目的地(旅游输出地区)(四)旅游活动基本要素游客、旅游吸引物(广义和狭义之分)、旅游服务及设施二、旅游活动的种类(一)按地理范围划分1、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2、国内旅游注意:国民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境内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二)按旅游目的划分1、休闲、娱乐、度假类2、探亲访友类3、商务、专业访问类4、健康医疗类5、宗教、朝拜类6、其他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首先,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包括哪些,然后分析什么是旅游资源(注意与旅游吸引物的区别),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有何特色。
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注意区分旅行者、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二、旅游活动的客体(一)旅游资源及其功能1、概念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和不断深化的。
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而旅游资源相对于其它单一的传统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确切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也有的专家将旅游资源定义为:“具有游览、观赏价值的景观、风貌”或“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各种旅游活动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一般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业产生的物质基础,是旅游的客体,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一是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二是具有可利用性,随着旅游者旅游爱好和习惯的改变,旅游资源的包容范畴不断扩大;三是资源的开发能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旅游资源不同于传统的土地、水和矿产等资源,它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变异性和永续性等特点。
多样性表现在既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观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古代遗存的,又有现代兴建的;既有实物性的,又有体察性的。
独特性表现在,凡是旅游资源,都是有与旅游者通常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和居住环境不同之处,这种差异越大,对旅游者来说就越独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变异性表现在某些事物在其存在之初并没有被作为旅游资源,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它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反之亦然。
永续性表现在,大多数旅游资源具有无限重复利用和不断再生的特点,如作为旅游资源主体的观光、度假、特种和专项旅游资源本身是旅游者带不走的,旅游者带走的只是对它们的各种印象和感受。
只要保护得当,大多数旅游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某些旅游资源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的再生2、功能:对游客和社会两方面的作用(二)旅游资源的分类1、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和生物景观类)2、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和购物类)(三)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
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从海平面以下155米处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拨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
中国不仅有纬向地带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即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中国不论南北东西都有繁花似锦的美景,不仅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高纬度地区的避暑胜地,而且还有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寒休闲度假胜地海南岛。
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多姿多彩。
不论是从旅游资源供给的角度还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看,中国拥有世界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开发成为适合现代旅游趋势的各种旅游产品。
很少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具有如此多样和复杂的旅游资源系统,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土辽阔,地质复杂,气候多样,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历史悠久、文明发达有关。
资源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是中国旅游资源的一大重要特征。
2、丰厚性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
不论是古代建筑、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园林艺术、民俗风情,还是自然山水风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胜数,其资源之丰厚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
以花岗岩山景为例,既有节理发育又经风雨剥蚀塑造的,以奇峰怪石、辟天摩地而著称的黄山;也有因断层发育使巨大花岗岩体突兀凌空,以险称绝的华山;还有因花岗岩主峰特性而导致球状分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异的各种小尺度的风景地貌散见各地。
3、古老性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
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又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800万年历史。
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人历史最早(距今170万年),周口店龙骨山的古人类遗物最丰富,龙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头盖骨最完整。
中国旅游资源的古老性还表现在,远在数千年之前,中国的先人就开发和发明了一系列的工艺艺术、宏大建筑,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章。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安阳殷墟、咸阳秦城、京杭运河、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坑等,无不以古称胜。
4、奇特性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
在自然奇观方面,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洱源的万鸟朝山的鸟吊山奇景,能发出不同音符鸣叫的峨眉弹琴蛙,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吉林松花江边的雾淞等。
人文方面的奇景更是丰富多彩,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完整女尸和大量帛书,江陵凤凰山汉墓保存完好的男尸,满城陵山汉墓的金缕玉衣,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和众多古迹,徐州的汉墓,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游者回溯历史的最佳场所。
敦煌莫高窟被公认为世界艺术宝库。
雄踞凌云山,俯视三江的乐山大佛,坐像高71米,体宽28米,实属世界上最大的石像。
第三节旅游业一、旅游业及其构成(一)概念: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服务的综合性行业。
(二)构成: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二、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作用(一)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5、增加政府税收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二)对目的地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2、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三)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1、在经济上,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尤其是地价的上升2、在环境上,有可能造成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加大当地空气、噪声和水质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3、在社会文化上,有可能引起文化的同化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一)第一个时期(1949—1977年)1、接待对象受限制2、接待成本不计3、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接待单位合为一体(二)第二个时期(1978年起至今)1、第一阶段(1978—1990年)高投入、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益2、第二阶段(1991—至今)中投入、中速度、中质量、中效益第四节旅游市场一、旅游市场概念与构成要素(一)旅游市场概念狭义旅游市场指的是有形市场,即商品交换的场所,如商场、集贸市场等;而广义的市场既包括有形市场,又包括无形市场。
后者是指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而广告、中间商来沟通买卖双方,促进交易。
显然,旅游市场应属于无形市场。
旅游市场,从经济学角度说,就是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合,即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
旅游市场,从市场学的角度说,则是指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即旅游产品的需求市场或客源市场。
(二)旅游市场构成要素1、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2、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3、可供交换的旅游产品4、价格二、国际旅游市场及其发展趋势(一)欧洲市场(二)美洲地区(三)东亚和太平洋市场(四)非洲市场(五)中东市场(六)南亚市场三、中国旅游市场及其发展趋势(一)海外来华旅游市场由外国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构成。
(二)国内旅游市场1、规模庞大2、短程旅游比重大3、旅游形式以散客为主4、人均消费水平尚低(三)出境旅游市场仍以近距离为主,即到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和周边国家的边境游为主。
第五节旅游组织主要介绍世界旅游组织、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等世界性的旅游组织课后习题1、旅游的概念及分类。
2、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色有哪些?4、什么是旅游业?旅游业的支柱产业是什么?5、请分析中国旅游市场的特点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