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理论第5章-新解析

合集下载

冉景煜版 工程燃烧学--第 05 章

冉景煜版 工程燃烧学--第 05 章

二、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
要实现稳定的热着火,需满足两个热力条件:

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即放热量Q1等于散热量Q2; 放热量随系统温度的变化率大于散热量的变化率,即

dQ1/dT≥dQ2/dT,表示放热曲线在散热曲线上方。
19
重庆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所
Institute of Energy & Environ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化学反应速度实现自动加速,最终形成火焰。
9
重庆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所
Institute of Energy & Environ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二、着火方式

两类着火方式:自燃着火和强迫着火。
1、自燃着火(热自燃)

自燃着火是可燃物在不需要施加外界能量的条件下而
自动着火的现象。
物质的反应特性)或边界条件(系统的散热或物质的交换
情况)之下,由于化学反应的剧烈加速,使反应系统在某 个瞬间或空间的某部分达到高温反应状态(即燃烧状态), 那么,实现这个过渡的初始条件或边界条件就称为“着火 条件”。

着火条件不是一个简单的初温条件,而是化学动力参数和
流体力学参数的综合函数。
17
重庆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所
2、链式着火
机理:由于某种原因,可燃混合物中存在活化中心,活化中 心产生速率大于销毁速率时,在分支链式反应的作用下,
导致化学反应不断加速,最终实现着火的现象称为链式着
火。

例如H2和O2的化合反应,它满足了分支链式反应的条件, 只要反应一旦开始它就会着火,如果满足一定的浓度条件, 还会发生爆炸。

第五章火焰传播和火焰稳定性

第五章火焰传播和火焰稳定性

长度较长
长度较短
火焰稳定,表面光滑
火焰抖动,呈毛刷状
燃烧时较安静
燃烧时有噪声
流动面积小,粘度系数大 流动面积大,粘度系数小
湍流火焰传播
特点:
• 湍流使火焰面变弯曲,
层 流
湍 流
增大反应面积


• 湍流加剧了热和活性


中心的输运速率,增
大燃烧速率
• 湍流缩短混合时间, 提高燃烧速率
• 湍流燃烧,燃烧加强, 反应率增大
T0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是与预混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宏观角度分析:
L u L
在固定火焰、稳定燃烧条件下:
导入热量
QD

Tm
L
T0
/ A
获得热焓量 Q h u L A 0C P (Tm T 0)
Q

A
t



Q mC p t
火焰传播速度
a
uL

dT dx C
2 Tm
WQdT
Ti
dT dx
p

uL

0 C p Ti
T0
则求得传播速度为:
uL
Tm
2 WQdT Ti

2 0
C
2 P
Ti T0
2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uL表达式(3)
因为预热区反应速度很小
Ti
u L d 3 pr 2 k d
优点 • 可测定不同压力下、温度 下的以及高压情况下的火焰 传播速度 • 只适用火焰传播速度快的混合气
移动火焰测量法
平面火焰法

第五章燃烧温度

第五章燃烧温度

22.4 H 22.4 W
VH2O
2
100
18
100 lH2O Ln
5
上一章回顾
• n>1时气体燃料燃烧产物生成量如下式,如何
理解?
Vn

CO

H2

(n

m 2
)Cn
H
m

2H2S
CO2

N2

H 2O
1
21
100
(n 100
)L0
lH2O
• 预热是利用余热在低温下实现,非常利于节能
• 空气的富氧程度
• 氧含量越高,燃烧产物生成量越减少。因为氮气少 • 在氧含量在小于约40%时,氧含量变化影响显著。
大于40%后,变化影响减缓。 • 氧含量对高热值燃料影响大,对低热值燃料影响小
25
第六章 空气消耗系数及不完全燃烧 热损失的检测计算
• 空气消耗系数和燃烧完全程度的实用检测方法, 是对燃烧产物(烟气)的成分进行气体分析
20
计算Qpyr
• (1)忽略。在温度<1800oC的情况下,热分解 很少发生,或热分解对温度的影响很小时,可忽 略Qpyr=0
• (2)按CO2分解度fCO2和H2O的分解度fH2O计算
• Qpyr = 12600VCO+10800VH2 • = 12600fCO2.(VCO2)comp+10800fH2O. (VH2O)comp • fCO2、 fH2O与温度有关,可查附表8和附表9,数值
• 1m3气体燃料的理论氧气需要量(体积)为
L0,O2


1 2
CO

1 2

《消防燃烧学》第5章 燃烧温度

《消防燃烧学》第5章 燃烧温度

t热
Q低

因此 ct3+bt2+at-Q低=0 解方程即得t热
14
理论燃烧温度计算

理论燃烧温度表达式如下
t理 Q 低 Q空 Q 燃 Q分 V n c产

Q低、Q空、Q燃都容易计算 需要计算Vn.c产 更关键的是计算Q分
15
高温热分解


温度越高,分解越强;压力越高,分解较弱 工业炉中,只考虑温度,且只有大于1800度 才考虑热分解 并且只考虑CO2和H2O的热分解反应,则分 解热Q分
8
比热近似法

产物整体比热近似值法(表5-2)

根据具体的燃料成分计算V0 =(VCO2+VH2O+VN2 +…) ,根据燃料种类确定c产

适用性:燃烧产物的平均比热受温度的影响不 显著,特别是空气作助燃剂


CO2和H2O的比热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N2不明 显 C和H燃烧以后,产物的比热虽然增加,但是不大 各种燃料燃烧以后产物的比热介于C和H的产物比 热之间,差别不大

t理 '
Q 低 Q空 Q 燃 V n c产

(3)计算不考虑Q分的i总,然后查图5-4得到t理
i总 Q低 Q空 Q燃 Vn
20
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的因素

燃料种类和发热量
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燃烧产物的热含量 考虑Q低/V0,比考虑Q低的影响更符合规律

t理
Q 低 Q空 Q 燃 Q分 V n c产
t热 Q低 V 0 c产

与传热条件、炉子结构等因素有关吗? 只和燃料性质有关
6
理论发热温度的计算

燃烧理论

燃烧理论

aA bB gG hH
(燃料)(氧化剂) (燃烧产物) 化学反应速度可用正向反应速度表示,也可用逆 向反应速度来表示。即
dC A WA = — dt
dCG WG = dt
dC B WB = — dt
dC H WH = dt
CA 、CB 、CG、、CH为摩尔组分浓度,kg/m3 或mol/m3。
过程所占的时间很长,约为90%,燃尽时间为1~2.8
秒。从燃烧放热量来看,焦碳占煤粉总放热量的 60~ 95%。 三、煤粉燃烧的主要特征 煤粉着火燃烧过程的细节十分复杂,只能说明几个 阶段的主要特征。
煤粉颗粒必须首先吸热升温,热源来自炉内1300~ 1600℃的高温烟气,燃煤得到干燥,随着水分的蒸发, 燃煤温度不断升高。挥发分析出后,剩余的固态物形成 焦碳。 可燃挥发分气体的着火温度比较低,450~550℃以 上就可着火、燃烧,同时释放热量,加热焦碳。焦碳温 度升高到着火温度时,即着火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 当焦碳大半烧掉之后,内部灰分将对燃尽过程产生 影响。其原因是:外层的灰分裹在内层焦碳上,形
3.正常燃烧向爆炸性燃烧的转变 当火焰正常燃烧时,有时会发生响声。此时,如 果绝热压缩很弱,不会引起爆炸性燃烧。但当未燃混 合物数量增多时,绝热压缩将逐渐增强,缓慢的火焰 传播过程就可能自动加速,转变为爆炸性燃烧。 四、煤粉气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挥发分大的煤,火焰传播速度快;灰 分大的煤火焰传播速度小;水分增大时,火焰传播速度 降低。
k ko e
E RT
k0:频率因子; E:活化能; R:通用气体常数; T:热力学温度; 活化能E、频率因子k0都与温度无关;
什么是燃料的“活性”呢?
燃料的“活性”表示燃料着火与燃尽的难易程度。 例如,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容易着火,也容易燃尽。 而不同的固体燃料,“活性”也不同,燃料的“活 性”也表现为燃料燃烧时的反应能力。各种燃料所 具有的“活性”程度可用“活化能”的概念来描述。

燃烧学导论第三版答案第五章

燃烧学导论第三版答案第五章

燃烧学导论第三版答案第五章1.可燃物的着火方式可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其中不需要外界加热,靠自身化学反应而发生着火的现象称为___;需将可燃物和氧化剂加热到某一温度时能发生自动着火称为 ___。

[填空题] *空1答案:自燃空2答案:引燃空3答案:自热自燃空4答案:受热自燃2.热自燃理论认为,着火是_________与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填空题] *空1答案:放热空2答案:散热3.链锁反应三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

[填空题] *空1答案:链引发空2答案:链传递空3答案:链终止4.以下燃烧方式属于自燃的是()。

[单选题] *A.木材燃烧B.油锅受热起火(正确答案)C.汽油发动机的燃烧D.液化气爆炸5.黄磷暴露在空气中自行发生燃烧,属于()着火方式。

[单选题] *A.受热自燃B.点燃C.自热自燃(正确答案)D.引燃6.火柴摩擦而着火,属于()着火方式。

[单选题] *A.受热自燃(正确答案)B.点燃C.自热自燃D.引燃7.烟煤因堆积过高而自燃,属于()着火方式。

[单选题] *A.受热自燃B.点燃C.自热自燃(正确答案)D.引燃8.下列关于着火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系统达到着火条件意味着系统已经处于着火的状态B着火条件是指体系的着火点C着火条件是化学动力学参数和传热学参数的综合函数(正确答案) D着火条件是指体系着火时的临界环境温度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发热量越大,体系越容易自燃B.环境温度越高,体系越不易自燃(正确答案)C.发热量相同,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散热能力越强,越不易自燃D.较低自然点物质的加入可使高自燃点的物质自燃点低多选题10.自由基的特性有()。

*A.能量高(正确答案)B.活性强(正确答案)C.不能稳定存在(正确答案)D.导电能力强11.链锁反应中,系统温度越高,自由基()。

第五章 煤粉燃烧理

第五章  煤粉燃烧理
阿累尼乌斯定律表示:

dC
a b k AC A C B
k k0e

E RT
b wB k 0 C B e

E RT
3、活化能的影响:在一定温度下,活化能越大,活化分子 数越少,则化学速度越慢;反之,若活化能越小,化学反应 速度就越快。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燃料的焦碳的燃烧反应, 其活化能是不同的,高挥发分煤的活化能较小,低挥发分煤 的活化能较大。各类煤的焦炭按方程反应的活化能的值 (MJ/kmol) 分别为: 褐煤:92~105;烟煤:117~134;无烟煤:140~147 4、压力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反应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反应系统压力的增高,就意 味着反应物浓度增加,从而使反应速度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与反应系统压力的次方成正比:
r kC0
当温度很高时(>1400℃),化学反应速度常数随温度的升 高而急剧增大,炭粒表面的化学反应速度很快,以致耗氧速 度远远超过氧的供应速度,炭粒表面的氧浓度实际为零。这
时»,则 ks≈ , k
r kC0
3、过渡燃烧区 介于上述两种燃烧区的中间温度区,化学反应 速度常数与氧的扩散速度系数处于同一数量级,因 而氧的扩散速度与炭粒表面的化学反应速度相差不 多,这时化学反应速度和氧的扩散速度都对燃烧速 度有影响。这个燃烧反映温度区称为过渡燃烧区。 在过渡燃烧区内,提高反应系统温度,改善氧的扩 散混合条件,强化扩散,才能使燃烧速度加快。 在煤粉锅炉中,只有那些粗煤粉在炉膛的高温 区才有可能接近扩散燃烧。在炉膛燃烧中心以外, 大部分煤粉是处于过渡区甚至动力区的。煤粉锅炉 着火区是动力区。 因此煤粉锅炉提高炉膛温度和氧的扩散速度都可 பைடு நூலகம்强化煤粉的燃烧过程。
B ks r

燃烧学第五章

燃烧学第五章

当燃料燃尽,即C=0时,燃烧产物温度达到理论燃烧温度
(绝热火焰温度)Ta
Ta
T0
Q1
Cp
C0
二、绝热条件下的自燃过程
• 自燃过程中,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速度和反 应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v
T
C
i
i称为着火感应期,着火延迟期或着火诱导期
三、非绝热条件下的自燃过程
• 自然界中不存在绝热过程,任何系统总是存在散热过 程,在有散热的条件下,可以用谢苗诺夫非稳态着火 理论揭示自燃的热力着火规律。
– 当压力(或温度)下降时,则可燃界限缩小,当 压力(或温度)下降到某一值时,则可燃界限缩 小成一点,当压力(或温度)再继续下降,则任 何混合气成分都不能着火。
几种可燃气体的着火范围
名称
着火温度℃
氢 (H2) 一氧化碳 (CO)
甲烷 (CH4) 乙烷 (C2H6) 丙烯 (C3H6) 乙炔 (C2H2) 硫化氢 (H2S)
三、非绝热条件下的自燃过程
VgqcpVd dT S(TT0)0
qg
ql
cp
dT
d
c点是曲线qg与ql的切点,因此可得自燃的临界条件
qgcqlc
dqg dT
c
dql dT
c
三、非绝热条件下的自燃过程
Q o C n e V x E / k R o p c T S ( T c T o )c
谢苗诺夫(Semonov)完成了数学上的描述。
• 谢苗诺夫的可燃混合气热自燃理论
有一体积为V(m3)的容器,其中充满有化学均匀 可燃气体混合物,其分子浓度为n(1/m3),容器的壁温 为T0(K),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混合物正以速度wn(1/m3s) 在进行反应,化学反应后所放出的热量,一部份加热 了气体混合物,使反应系统的温度提高,另一部份则 通过容器壁而传给周围环境。

燃烧理论第5章-新

燃烧理论第5章-新

第五章预混合气体火焰5.1 概述讨论预混合气体火焰问题就是要研究着火前燃料与氧化剂已经均匀混合成可燃混合气中的火焰传播机理。

在预混合火焰的传播过程中化学反应速度、传热、流动、扩散等都起着各自的重要的作用。

例如,汽油机中的燃烧是预混合火焰,火焰能在极短时间内传遍整个燃烧室,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发动机在高速运动时气缸内有足够的气流及湍流强度,使燃烧能力大大增强。

在低温时化学反应速度慢,与扩散及传热相比,它在燃烧过程中所需的时间长。

因此,化学反应动力学(即反应速度)对火焰的传播起控制作用(即对燃烧过程起主要作用)。

在高温时则化学反应速度极快,而扩散与传热却相对是速度慢的环节。

因而,扩散与传热对火焰的传播起着控制作用。

预混合气体的火焰锋面将燃料混合气体与燃烧产物分开。

火焰锋面及其前后成分、温度、密度、速度、压力等的分布情况如图5-5(b)所示。

由于燃烧过程是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通常它是由许多个中间反应过程所组成。

因而,在火焰锋面处有许多复杂的、不稳定的、极为活泼的中间产物。

所有上述变量随火焰锋面厚度方向的变化情况称之为火焰的结构。

5.2 燃烧分类 (爆燃与缓燃)在燃烧现象中,火焰的传播速度与气流的流动状态及速度有关。

当火焰的传播速度大到有激波出现并同时伴随着燃烧时,在火焰锋面两侧有很大的压力突变,称之为爆燃(爆震波、爆轰,取决于所在学科,见下表),此时火焰锋面随同爆震波一起前进,燃烧速度(即火焰传播速度)极快。

当载气流的流速较低时燃烧速度较慢。

火焰锋面前后的压差较小,称之为缓燃,一般的工业及生活中的燃烧均属此类。

表5-4所示为一些预混合气的爆震速度。

下面讨论上述两种燃烧现象与载气流速度及燃烧前后压力变化的关系。

图5-2所示为一水平安置的内部充满可燃混合物的等截面圆管,火焰面从管的左端向管内传播。

图5-2 在可燃混和气的水平管内的反应锋面的传播设燃烧波以稳定的速度沿管向右传播。

如取运动着的波面为坐标,取该处为x=0,则可将该波面看作静止的,可燃混合气以恒速(即燃烧速度)流向反应波处,并认为波前方的反应物及波后面的产物各自为均匀的、无粘性并不导热的,下标s 及f 分别代表反应物及产物,由一维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方程对介质从s 状态到f 状态的流动有:s s f f u u ρρ= (连续方程) (5.1)22s s s f f fu p u p ρρ+=+ (Bernolli 动量方程) (5.2) 2222f s s f u u h h +=+ (能量方程)(5.3)在这里,焓的定义中还包括化学生成焓在内。

燃烧学第五章着火与熄火

燃烧学第五章着火与熄火
在着火感应期内,反应物的浓度:0 y0
0 yB
i 0 ( y0 yB ) / W0
W0 k0 ( 0 y0 ) n e E / RT0
y 0 y B TB T0 y 0 0 Tm T0
y0 y B y0 TB T0 Q (TB T0 ) Tm T0 CV
H O2 M HO2 M
而代替原来的增殖反应[b],使链载体H与O2化合 成相对寿命较长的分子HO2(用光谱仪测到), 它向容器壁面扩散而碰壁终止,如:
2HO2 壁 H2 2O2
其结果是破坏了一个增殖链环,因此整个反 应再次由速率很高的爆炸反应回复到稳定的反应。 一般称此界限为爆炸高限或第二极限。
相对于指数中的T0,其 影响很小,可视为常数 压力、温度下降时,感应期增大。
二、非稳态分析法
着火感应期i :
i 0 RT02CV ( EQk 0 ( 0 y0 ) n exp( E / RT0 )
E ln i 常数 RT0
当温度和混气成分不变时:
ln i ~ (1 n) ln p
在压力很低时,由于反应[e]比较显著,所以反应无法加 速到自燃。随着压力的升高,这些链载体的自由行程就 大大的减小,以致能够到达容器壁面的链载体变得很小, 而大部分链载体参与[b]、[C]、[d]得链增殖反应,从而 使反应加速而达到自燃,这时出现图中的第一极限。
当压力升到很高时,分子很密集,就可能出现三 分子反应:
lim n lim
t t
w1

(et 1)
w1

Φ =0:
n lim
0
w2

(et 1) w1t

5,6章燃烧学思考题和作业题

5,6章燃烧学思考题和作业题

第五章气体燃烧本章知识要点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的概念;预混气的热自燃理论和点燃理论;层流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的传播理论;湍流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的经典理论;火焰稳定性理论。

重点1.预混可燃气的着火和自燃理论:绝热条件下预混可燃气着火自燃理论,非绝热条件下谢苗诺夫非稳态着火自燃理论。

2.预混可燃气体的点燃理论:无穷大平板点燃理论——零值梯度理论3.层流预混火焰传播理论:层流火焰传播的综合性理论4.层流扩散火焰:扩散火焰的本生灯试验,脱火、回火,扩散火焰特点5.湍流预混和扩散火焰传播:湍流火焰传播的经典模型简介6.射流火焰:自由射流、旋转射流和直流交叉射流火焰的特点7.火焰的稳定性:火焰稳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复习思考题1.绝热条件下自燃过程的温度、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2.用谢苗诺夫的非稳态热力着火理论分析热力着火中的自燃现象。

3.用点燃条件下的零值梯度理论分析无限大平板上燃气点燃现象。

4.着火感应期,着火过程的时间特征。

5.燃料的可燃界限,影响燃料可燃界限的因素有哪些?6.层流和湍流的火焰传播速度,火焰锋面厚度。

7.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求解的热理论和综合性理论。

8.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规律如何?9.运用层流火焰传播理论分析层流火焰传播的稳定性。

10.湍流火焰的分类和湍流火焰的特点。

11.影响湍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

12.应用火焰稳定的均匀搅混热平衡原理和传热原理分析湍流火焰的稳定性。

13.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的各自特点。

14.工程上稳定火焰的措施。

作业题1.煤堆自燃导致能源的浪费和设备受损伤,因此必须防止。

现有下列现象,请用自燃热力着火理论加以解释:(1)褐煤和高挥发分烟煤容易自燃;(2)煤堆在煤场上日久后容易自燃;(3)在煤堆上装上通风竖井深入煤层深处,可防止自燃;(4)如果用压路机碾压煤堆,使之密实,可防止自燃。

2.热自燃或热爆炸和链式爆炸有什么区别?请分析原因。

3.请解释为什么发动机在高原、冬季难发动?4.试讨论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如果预混可燃气由甲烷+氧气(摩尔比1:1)换成乙烷+氧气(摩尔比1:1),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会有什么变化?如果预混可燃气甲烷+氧气的摩尔比由1:1变为1:2,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5.请全面比较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的优缺点,并说明为什么工程上燃用气体或液体燃料时一般不用一次空气为零的纯扩散火焰?6.点燃煤气时一定要先放明火后开气阀,这是“火等气”的操作方式。

燃烧理论_姚强_第五章一些重要的化学机理

燃烧理论_姚强_第五章一些重要的化学机理

GIVEN: The H 2-O 2 reaction mechanismDISCUSS: the process that result in the three explosion limits.a) First explosion limit: mean-free path becomes short enough for O, H and OH radicals to react with other speciesbefore being destroyed at chamber walls.In the H 2-O 2 system at low pressures the molecular mean-free path is long enough for the O, H and OH radicals to reach, and be destroyed by the quenching of the chain-propagating reactions and no explosion occurs. As the chamber pressure increases, the molecular mean-free path decreases and the O, H and OH radicals begin to react with other species. At same chamber pressure the chain-propagating reactions prevail over wall radical destruction and the mixture can explode.b) Second explosion limit: HO 2 destruction at chamber wall.As the chamber pressure is increased past the first explosion limit the M HO M O H +→++22 reaction begins to compete with the O OH O H +→+2reaction for H atoms. The hydroperoxy radical (HO 2) is relatively inactive and can reach the chamber walls and be destroyed, effectively quenching the H radicals and terminating the reaction process.c) third explosion limit: mean-free path becomes short enough for HO 2 radical to react with other species beforebeing destroyed at walls.As in the first explosion limit, increasing the chamber pressure causes the molecular mean-free path to decrease. Eventually, The mean-free path becomes short enough for the HO 2 radicals to react with other species before wall destruction can occur and the mixture can once again explore.Atp5-4GIVEN: the CO oxidation mechanismFIND: the primary reaction step in which CO is converted into CO 2.ASSUMPTIONS: hydrogen-containing species (H 2, H 2O) are presentAPPROACH: The CO oxidation mechanism is as follows:O CO O CO +→+221 OH OH O H O +→+22 H CO OH CO +→+23 primary reaction step O OH O H +→+24 H OH H O +→+25 H O H H OH +→+226 OH CO HO CO +→+227 The three reactions in which CO is converted into CO 2 are reactions 1,3 and 7. Reaction 1 is slow and does not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CO oxidation. Reaction 1 does, however, serve as the chain-sequence initiator if hydrogen containing species are present. Reaction 7 occurs if HO 2 is present but is not as important as reaction 3, which is the primary oxidation step (H CO OH CO +→+2).The remaining reactions (2,4,5,6) are only chain propagating or chain branching steps involving radical 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and do not directly contribute to CO oxidation.GIVEN: the oxidation of higher paraffinsDESCRIBE: The 3 major steps and the key features of each stepStep 1: fuel molecule is broken at a C-C bond:The fuel molecule is broken at a C-C bond by O, H, and OH attack,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hydrocarbon radicals. These hydrocarbon radicals break down further to form olefins (alkenes) and hydrogen atoms. The hydrogen atoms react with oxygen to form H 2O.Step 2: olefin oxidation is initiated by O-atom attack:Olefin oxidation is initiated by O-atom attack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formyl radicals, formaldehyde, and other hydrocarbon species. These radicals and species further oxidize to form CO and H 2. The H 2 reacts with oxygen to form H 2O.Step 3: CO oxidation:CO oxidation to form CO 2 through the moist CO mechanism in which the reactionO CO O CO +→+22 serves as the chain initiator and the H CO OH CO +→+2reaction serves as the primary means of CO oxidation.COMMENTS: Although the above 3 steps outline the higher paraffin oxidation mechanism, the actual mechanism is quite complex, involving a great number of species, radicals and other reaction mechanisms (i.e., H 2-O 2, CO, etc.)Atp5-6GIVEN: the following hydrocarbon radicalsa) n-butyl radical b) sec-butyl radical----∙C C C C ||||||||-----∙C C C C ||||||| FIND: how the scission -βrule would apply to the breaking of C-C bond in each radicalAPPROACH: The scission -βrule states that the C-C or C-H bond broken is one site removed from the radical site.a) n-butyl radicalb) sec-butyl radical----∙C C C C ||||||||-----∙C C C C |||||||COMMENTS: Note that the scission -βrule can also apply to C-H bongs (see Figure 5.3), but that the break generally occurs at an appropriate C-C bond if possible due to the lower C-C bond strength.Atp5-7GIVEN: the eight semi-detailed steps (P.1 through P.7 and other steps) for the oxidation of C 3H 8.FIND: the first 5 steps in the oxidation of butane (C 4H 10)ASSUMPTIONS: butane oxidation follows a similar path to propane oxidation APPROACH:Breaking PointBreaking PointStep 1: butane molecule is broken by collision with third-bodyM H C H C M H C ++→+5252104M CH H C M H C ++→+373104Step 2: H atom abstractiuon due to third-body collision.M H H C M H C ++→+4252M H H C M H C ++→+6373M H CH M CH ++→+23Step 3: The H atoms created in step 2 react with O 2 to form radicals.O OH O H +→+2Step 4: H atom abstractiuon due to third-body collision.O H H C OH H C 294104+→+OH H C O H C +→+94104294104H H C H H C +→+step 5: hydrocarbon radical C 4H 9 decay following scission -β( Prob.5-6)M H C H C ++5242M H C +94M CH H C ++363Atp5-8GIVEN: the single-step global mechanism of equations 5.1 and 5.2 for hydrocarbon combustion with airFIND: the rates of fuel carbon conversion to CO 2 for 1=Φ, P=1 atm, T=1600 K fora) methane CH 4b) propane C 3H 8c) octane C 8H 18ASSUMPTIONS: ideal gas behaviorAPPROACH: determine the mole fractions and concentrations of fuel and oxygen, including the N 2 in the air. Then determine the fuel oxidation rate and convert this to a carbon oxidation rate.a) CH 4 : 22222476.3276.3aN O H CO aN aO CH ++→++at 1=Φ, a=x+y/4=1+4/4=2095.052.721144=++==TOTCH CH N N x 190.052.721222=++==TOT O O N N x transforming to concentrations using:33/10616.7)1600(315.8325.101m kmol T R P -⨯==393634/105.723/105.723)10616.7(095.0][4m gmol m kmol TR Px CH CH ---⨯=⨯=⨯==363332/10447.1/10447.1)10616.7(190.0][2m gmol m kmol TR Px O O ---⨯=⨯=⨯==n mu aO CH TR E A dt CH d ][]][exp[][244--= using Table 5.1scm gm ol O CH T dtCH d -⨯-=⨯⨯-⨯-=-⨯-=-----363.163.0983.123.0484/1064.56]10447.1[]105.723][160024358exp[103.1][]][24358exp[103.1][fuel carbon:s cm gmol dt H C d x dt C d yx -⨯-=⨯-==--366/1064.56)1064.56(1][][b) C 3H 8 : 222228376.34376.3aN O H CO aN aO H C ++→++at 1=Φ, a=x+y/4=3+8/4=5040.08.185118383=++==TOTH C H C N N x207.052.721522=++==TOTO O N N x transforming to concentrations using: 33/10616.7)1600(315.8325.101m kmol T R P -⨯==3936383/106.304/106.304)10616.7(04.0][83m gmol m kmol T R Px H C H C ---⨯=⨯=⨯==363332/10577.1/10577.1)10616.7(207.0][2m gmol m kmol T R Px O O ---⨯=⨯=⨯==n mu a O H C TR E A dt H C d ][]][exp[][28383--= using Table 5.1scm gm ol O CH T dtH C d -⨯-=⨯⨯-⨯-=-⨯-=-----3365.161.091165.121.041183/1008.4]10577.1[]106.304][160015098exp[106.8][]][15098exp[106.8][fuel carbon:s cm gmol dt H C d x dt C d y x --=⨯-==-33/012.0)1008.4(3][][c) C 8H 18 : 2222218876.39876.3aN O H CO aN aO H C ++→++at 1=Φ, a=x+y/4=8+18/4=12.50165.0475.1211188188=++==TOT H C N H NC x207.0475.1215.1222=++==TOT O O N N x transforming to concentrations using:33/10616.7)1600(315.8325.101m kmol T R P -⨯== 39363188/107.125/107.125)10616.7(0165.0][188m gmol m kmol T R P x H C H C ---⨯=⨯=⨯==363332/10577.1/10577.1)10616.7(207.0][2m gmol m kmol TR P x O O ---⨯=⨯=⨯==n m u a O H C TR E A dt H C d ][]][exp[][28383--= using Table 5.1s cm gm ol O H C Tdt H C d -⨯-=⨯⨯-⨯-=-⨯-=---335.1625.09115.1225.018811188/1036.1]10577.1[]107.125][160015098exp[106.4][]][15098exp[106.4][fuel carbon:s cm gmol dtH C d x dt C d y x --=⨯-==-33/011.0)1036.1(8][][COMMENTS: Note that the carbon conversion rate for CH 4 is much slower than either C 3H 8 or C 8H 18.Atp5-11GIVEN: That experiments show rapid NO formation within flame zone and that this formed NO is called prompt NO. DISCUSS: the two ways in which the prompt NO can be formedMETHOD 1: Thermal mechanism:In flame zones chemical equilibrium may not exist. In particular, super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s of O-atoms may exist and can lead to rapid NO formation rates.METHOD 2: Prompt or Fenimore mechanism:The Prompt mechanism is linked to the hydrocarbon oxidation chemistry in the flame zone. Hydrocarbon radicals react with molecular N 2 to form amines and cyano compounds plus a free N radical which react with OH to form NO ( see problem 5-10).Atp5-12GIVEN: the conversion of NO to NO 2 in post-flame gases.IDENTITY: The key radicals involved in NO to NO 2 conversion and explain why NO 2 does not appear in high-temperature regions.The following mechanis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nversion of NO to NO 2 in the combustion products:OH NO HO NO +→+22NO 2 formation OH NO H NO +→+2NO 2 formation 22O NO O NO +→+ NO 2 formationFrom these reaction steps it is apparent that the HO 2 radical is the key radical in the conversion process. NO 2 does not appear in high-temperature regions since HO 2 only forms in low-temperature regions, meaning NO 2 is not formed in high-temperature regions, and the NO 2 destruction reactions are more active at high temperatures, resulting in the destruction of any NO 2 that is transferred to the high-temperature regions.。

燃烧学—第5章3 [兼容模式]

燃烧学—第5章3 [兼容模式]

滴群扩散燃烧
冷液雾
预热区 纯蒸发
预混气燃烧
图5-37 简化的滴群扩散燃烧模型
《燃烧学》--第五章
一维两相火焰的总体连续方程为: u m 常数

g
l u m 常数
气相连续方程为
d g u dx
l

d
4
kf N
kf为扩散燃烧的蒸发常数,N为液 滴在单位容积内的数目。
vl
1 4k 4 4 ( T T ) h ( T T ) T T c M ( T T ) F l F l F F F l l pl l l l LV cpl Tl T d




当d很小的时候,上式右端的第1项相对较大,所以有vl与d近 似成正比的关系。 当d很大时,右端的第1项相对较小,所以有vl与d近似无关系。
上式又可写为
' ' z c p T Q z 0 c p T g , 0 Q0 m dx
dT




若将上式无量纲化,最终可以解得
1 1 m d c 0 p l
《燃烧学》--第五章
图 5-41 湍流型浮力扩散火焰
《燃烧学》--第五章
(二)火焰的倾斜度 液池内油品的火焰大体上呈锥形,锥形底就等于燃烧的液池 面积。锥形火焰受到风的作用而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度,这个 角度的大小与风速有直接的关系。当风速大于或等于4m/s时, 火焰会向下风方向倾斜约 60 ~ 70°此外,试验还表明;在无 风的条件下,火焰会在不定的方向倾斜 0 ~ 5°这也许是因为 空气在液池边缘被吸入的不平衡或火焰卷入空气不对称所造 成的。

第五章燃烧室

第五章燃烧室

第五章燃烧室第5章燃烧室燃烧室功用高压空气燃油燃烧化学能热能高温高压燃气5.1 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点火可靠、–燃烧稳定、–燃烧完全、–总压损失小、–尺寸小、–出口温度分布满足要求、–排气污染小。

5.1 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燃油与空气的比例油气比余气系数当量比▪燃油的流量空气流量fam fm q q f ,,5.1 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余气系数空气流量燃油流量理论空气量0,,L q q f m a m =α进入燃烧室的空气流量; 进入燃烧室的燃油流量理论空气量理论空气量是一公斤燃油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最少空气量。

对于航空煤油,理论空气量为: 14.7公斤空气/公斤燃油5.1 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物理意义贫油和富油5.1 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5.1 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燃烧效率气体实际吸收的热量理论上释放出的热量▪燃烧完全系数理论上释放出的热量5.1 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3▪▪▪▪5.1 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容热强度▪▪▪bbufmvb VpHqQ*2,3600η=5.1 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同一个环在径向上5.1 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 污染–污染物的含量随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而变化5.1 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5.2 燃烧室的分类管式环式管环5.2 燃烧室的分类-管式燃烧室一、管式燃烧室–单独的火焰筒和外套–旋流器, 喷油嘴–联焰管5.2 燃烧室的分类-管式燃烧室▪扩压通道▪火焰筒▪连焰管:传焰,均压▪喷油嘴:雾化▪旋流器:回流区▪点火装置5.2 燃烧室的分类-管环式燃烧室二、管环式燃烧室–火焰筒:燃油与空气进行混合燃烧,第二股进气和燃气掺混降低温度。

–结构比较紧凑, 致使发动机的直径较小, 外壳体可以传递扭矩, 从而改善发动机整体刚性,有利于减轻发动机的结构重量。

5.2 燃烧室的分类-管环形燃烧室–火焰筒–连焰管–喷油嘴–旋流器–点火装置:5.2 燃烧室的分类-环形燃烧室三、环形燃烧室优点5.2 燃烧室的分类-环形燃烧室▪由四个同心圆筒组成▪最内、最外的两个圆筒为燃烧室的内、外壳体▪中间两个圆筒为火焰筒▪在火焰筒的头部装有一圈旋流器和喷油嘴▪环型燃烧室多用于轴流式压气机的发动机▪由于其结构最紧凑, 性能比较好, 近来很多发动机都采用环式燃烧室5.3 燃烧室的稳定燃烧-稳定燃烧的条件▪▪降低空气的流速▪提高火焰的传播速度,5.3 燃烧室的稳定燃烧-降低空气的流速二、降低空气的流速–1.扩散器–2.旋流器5.3 燃烧室的分类-管环形燃烧室 旋流器5.3 燃烧室的稳定燃烧-降低空气的流速3分股进气 第一股25余气系数稍小于1进行燃烧第二股75补充燃烧降低燃气的温度控制温度分布冷却保护5.3 燃烧室的稳定燃烧-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余气系数α稍小于1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预混合气体火焰5.1 概述讨论预混合气体火焰问题就是要研究着火前燃料与氧化剂已经均匀混合成可燃混合气中的火焰传播机理。

在预混合火焰的传播过程中化学反应速度、传热、流动、扩散等都起着各自的重要的作用。

例如,汽油机中的燃烧是预混合火焰,火焰能在极短时间内传遍整个燃烧室,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发动机在高速运动时气缸内有足够的气流及湍流强度,使燃烧能力大大增强。

在低温时化学反应速度慢,与扩散及传热相比,它在燃烧过程中所需的时间长。

因此,化学反应动力学(即反应速度)对火焰的传播起控制作用(即对燃烧过程起主要作用)。

在高温时则化学反应速度极快,而扩散与传热却相对是速度慢的环节。

因而,扩散与传热对火焰的传播起着控制作用。

预混合气体的火焰锋面将燃料混合气体与燃烧产物分开。

火焰锋面及其前后成分、温度、密度、速度、压力等的分布情况如图5-5(b)所示。

由于燃烧过程是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通常它是由许多个中间反应过程所组成。

因而,在火焰锋面处有许多复杂的、不稳定的、极为活泼的中间产物。

所有上述变量随火焰锋面厚度方向的变化情况称之为火焰的结构。

5.2 燃烧分类 (爆燃与缓燃)在燃烧现象中,火焰的传播速度与气流的流动状态及速度有关。

当火焰的传播速度大到有激波出现并同时伴随着燃烧时,在火焰锋面两侧有很大的压力突变,称之为爆燃(爆震波、爆轰,取决于所在学科,见下表),此时火焰锋面随同爆震波一起前进,燃烧速度(即火焰传播速度)极快。

当载气流的流速较低时燃烧速度较慢。

火焰锋面前后的压差较小,称之为缓燃,一般的工业及生活中的燃烧均属此类。

表5-4所示为一些预混合气的爆震速度。

下面讨论上述两种燃烧现象与载气流速度及燃烧前后压力变化的关系。

图5-2所示为一水平安置的内部充满可燃混合物的等截面圆管,火焰面从管的左端向管内传播。

图5-2 在可燃混和气的水平管内的反应锋面的传播设燃烧波以稳定的速度沿管向右传播。

如取运动着的波面为坐标,取该处为x=0,则可将该波面看作静止的,可燃混合气以恒速(即燃烧速度)流向反应波处,并认为波前方的反应物及波后面的产物各自为均匀的、无粘性并不导热的,下标s 及f 分别代表反应物及产物,由一维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方程对介质从s 状态到f 状态的流动有:s s f f u u ρρ= (连续方程) (5.1)22s s s f f fu p u p ρρ+=+ (Bernolli 动量方程) (5.2) 2222f s s f u u h h +=+ (能量方程)(5.3)在这里,焓的定义中还包括化学生成焓在内。

由式(5.1)、式(5.2)合并而得Rayleigh (瑞利)方程:222211s f s s f f f s p p u u ρρρρ-==- (5.4)并可分别地写成:12111s ffff sp puρρρ⎛⎫⎪-⎪=⎪-⎪⎝⎭(5.4a) 式(5.4)的左端实为介质在火焰前后的质量流量的平方,并为定值。

设该值为C,则式(5.4)又可写成:11f ss fp p C Cρρ⎛⎫=+-⎪⎝⎭(5.4b) 故Rayleigh方程在形式上又是p f与1/ρf(或v f)的线性关系式。

在p~1/ρ(或v)图5-3a上,如燃烧前状态为(p s, 1/ρs ),可在图上得到S点,满足连续方程及动量方程的关系是过S点的直线。

图5-3 Rayleigh图和Hugoniot曲线(a)Rayleigh图(b)Hugoniot曲线当流量变化时,Rayleigh线是过S点的直线束。

由于该直线的斜率为:220s sC uρ-=-〈,故Rayleigh线束在以S点为原点的第一、三限内不存在,如图5-3a 所示。

当流量ρu=∞时,Rayleigh线为一条等容线,当ρu=0时,Rayleigh 线为一条等压线将能量方程式(5.3)改写成:22222211111122s ss sf ss f s f s fu uh hρρρρρρρρ⎛⎫⎛⎫⎛⎫-=-=-+⎪ ⎪⎪⎪ ⎪⎪⎝⎭⎝⎭⎝⎭(5.5)与式(5.4)的Rayleigh方程合并后可得:112f s f s f s p p h h ρρ⎛⎫--=+ ⎪ ⎪⎝⎭ (5.5a)此式为Hugoniot 方程式。

因为s ps s fsf pf f ff h c T h h c T h =+=+所以0ff fs h h H -=∆式中:0ff h ,0fsh 为产物及反应物的生成焓;H ∆为燃烧焓(热) 再利用1p c Rγγ=-,且ps sf c c ≈及气体状态方程后,Hugoniot 又可写成()11112f s f s f s f s p p p p H γγρρρρ⎛⎫⎛⎫-=-+-∆ ⎪ ⎪ ⎪ ⎪-⎝⎭⎝⎭(5.6) 这方程是p f ~1/ρf 的双曲线型。

如流动过程中没有燃烧反应,则0H ∆=,Hugoniot 曲线是过S 点的; 如果有燃烧反应则Hugoniot 曲线在S 点的上方,离开S 点距离与反应的发热量成正比,如图5-3b 所示。

有燃烧时,火焰锋面后方的流动参数及热力学参数应同时满足Rayleigh 方程及Hugoniot 方程的要求。

因此,火焰后方的状态参数在p ~1/ρ 图上是 Rayleigh 线与Hugoniot 线的交点。

将Rayleigh 线与Hugoniot 线的重叠在一张p ~1/ρ图上后就便于研究有流动的燃烧参数变化情况,如图5-4所示。

图5-4 Rayleigh 与Hugoniot 线分析图 从音速与热力学状态参数的关系可知:2211f f f f f f dp p a d ρρρ⎡⎤⎢⎥∂⎢⎥==⎢⎥⎛⎫⎢⎥∂ ⎪ ⎪⎢⎥⎝⎭⎣⎦ (5.12)故:221ff f f p a ρρ∂=-⎛⎫∂ ⎪ ⎪⎝⎭ (5.13)即Hugoniot 曲线上任一点处的斜率是该点状态下以音速流动的质量流通量的平方的负值。

但并不是过Hugoniot 曲线任意点的切线都通过S 点。

那些不过S 点的切线便不能满足火焰前后的连续流动及动量方程。

换句话说,只有过S 点与Hugoniot 曲线相切的切线S Ⅰ,及S Ⅱ才能满足火焰后的流速为当地音速。

但只有大流量时,即在过S 点通向A ⅠBE 范围的Rayleigh 线才能产生压缩波(即p f ≥ p s ),因此,S Ⅰ的流动为爆震状态(该状态可称之为Chapman-Jouguet 爆震状态),而S Ⅱ尽管也是音速流动,但因是膨胀波,且p f 只略小于p s ,故它不是爆震状态。

表5-2所载数据表明爆震波与缓燃波的一些差异。

表5-2 气体中爆震与爆燃的差异此外。

在ⅠA范围的流动为强爆震,EⅠ区间为弱爆震,由FⅡ为弱缓燃区,ⅡD为强缓燃区。

可以证明,在直管有燃烧的流动中,其强爆震区的流动是不稳定的,稍有干扰就会转变成Chapman-Jouguet爆震状态,而弱爆震是不能产生的。

也可以证明强缓燃区的有燃烧流动也不能产生。

有关爆震波的结构Zeldovich及Doring等认为:爆震波是以爆震波速度运动的激波,在此激波之后为被压缩的高温燃烧产物,燃烧产物的状态为Chapman-Jouguet爆震状态同时释放出燃烧热。

图5-5(a)所示为爆震波的结构示意。

图5-5(a) 爆震波结构20%的H2与空气混合气爆震波的物理参数估算值如表5-3所示。

f面即Chapman-Jouguet状态面,平面S为激波锋面,S‘为紧贴激波后的平面。

与空气混合气爆震波参数表5-3 20%H2表5-4所示系一些气体的爆震波速度。

从表5-4中可以看出在可燃混合气中增加N2或过量的O2均会便爆震波速度降低。

表5-4 一些爆震速度5.3 缓燃(层流燃烧)的基本特征按Hugoniot曲线对燃烧现象的划分,工业上及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燃烧大多属于弱缓燃区,燃烧速度u o比较慢。

不同的燃烧其燃烧速度范围为几个cm/s到数百cm/s。

在许多方面,缓燃波要比爆震波复杂得多。

这是因为爆震波的速度与外界的干扰几乎毫无关系,它的速度远大于任何干扰过程的速度。

由于燃烧,气体混合物在穿过火焰锋面时被加热膨胀,为了使原有的质量流率能够通过,气体在火焰锋面处必须加速。

故已燃混合物的速度远比新混合物的速度为大。

(图5-5b)中表达了跨越火焰时的速度及其他参数的变化情况,图5-5(b )缓燃火焰面结构跨越火焰锋面的压差可由式(5.4a)得:2211s f s sf s p p u ρρρ⎛⎫-=- ⎪ ⎪⎝⎭ (5.4c) 例如 H 2/O 2火焰,3300/,0.015/s s u cm sg cm ρ≈≈(96700),/10s f s p pa T T ≈≈故1380s f p p pa -≈,此压力差大约只有大气压力的1%左右。

因此,可以认为缓燃是一个等压过程。

究竟是层流火焰还是湍流火焰,与传播速度、管径、混合物的粘度及管型粗糙度等有关。

本章将先讨论层流火焰,然后再扩展到湍流火焰。

当然,后者是一个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首先以图5-5(b)为例考虑一维层流火焰的传播。

火焰锋面的厚度可简单定义为最大温差(0f T T -)与最大温度梯度/dT dx 之比,显然,m ax (/)dT dx 是在温度曲线的拐点处, ()max (/)f s T T dT dx δ-=通常大多数火焰厚度只有几个毫米。

在如此薄的空间区域内要进行结构情况的测量需要非常细心和良好的技巧。

事实上,火焰锋面远不是理想的一维的(即平面的或盘形的)。

由于壁面的摩擦,火焰在管心的速度远大于管壁处。

粘度使火焰锋面变成抛物线形。

此外,不可避免地有浮力存在将抛物面歪曲成如图5-6所示的非对称形。

图5-6管内火焰的形状还由于向壁面有少量的散热损失。

火焰在壁面处将被淬熄(如果管子非常狭小时损失过大,则火焰的传播会完全受阻)。

由于传播火焰与管壁的接触只有短暂的一刹,管壁不会从火焰的深处获取热量,因而,火焰尚能勉强传播的最小直径(即淬熄距离或淬熄直径)与管壁的材料无关。

如果是定置火焰,则管壁的材料对使火焰得以保持下去的最小管径是有影响的。

取u p 为火焰速度。

它是火焰沿管子相对于固定空间的观察者的速度。

取u s 为新鲜反应混合物相对固定观察者的流动速度。

则燃烧速度u 0可定义为:层流火焰锋面沿其自身的法线方向相对于新鲜反应混合物运动的速度。

从此定义出发则火焰速度、新混合气速度及燃烧速度之间有下式的关系:0p s u u u =± (5.13)如火焰传播与新鲜气的流动方向相同用“-"号,反之,用"+"号。

燃烧速度是混合物的化学动力学特征常数。

它与燃烧反应动力学、有无稀释剂、温度及压力有关。

图5-12及图5-13显示了各种混合物的(燃料/氧化剂)比值不同时的燃烧速度的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