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

1. 原子的基本结构

原子的基本结构由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

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它们共同组成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5米,

但它包含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它们带负电荷,质量远小于质子

和中子。电子的外轨道上有固定的能量,可以跃迁到不同的能级,从而导致原子的发光和

吸收现象。

2. 原子核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基本粒子,

它们之间通过强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中相互聚集,通过核力相互作用,维持着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的小范围内,并且它带有整数的电荷,这使得原子核可以被外部的电场所控制。

3. 原子的谱线

原子的谱线是原子的能级结构在光谱上的体现。原子的能级是电子在原子轨道上具有的稳

定能量,不同的能级对应着不同的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谱线。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

级时,会放出能量,产生发射谱线。而当原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产生吸收谱线。通过观察原子的谱线,可以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和原子的性质。

4. 原子的量子力学

原子的性质可以通过量子力学的理论来解释。量子力学是一种描述微观粒子运动和相互作

用的理论,它通过波函数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和性质。原子内的电子是以波动形式

存在的,它们的轨道运动是由波函数描述的。波函数是满足薛定谔方程的解,并且它们描

述了电子的位置、动量、运动轨道等性质。量子力学的理论可以解释原子的光谱、化学键、原子的稳定性等现象,为我们理解原子的性质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高考物理知识点公式大总结:原子和原子核

高考物理知识点公式大总结:原子和原子核

高考物理知识点公式大总结:原子和原子核高中物理公式大总结18:原子和原子核

十八、原子和原子核

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α粒子显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取: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取)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刻)。γ射线是相伴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运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把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4)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见第三册P49〕/氢原子的电子云〔见第三册P53〕/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见第三册P69〕/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见第三册P73〕/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见第三册P7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原子、原子核这一章虽然不是重点;但是高考选择题也会涉及到;其实只要记住模型和方程式;就不会在做题上出错;下面的一些总结希望对

大家有所帮助.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玻尔把量子说引入到核式结构模型之中;建立了以下三个假说为主要内容的玻尔理论.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是认识原子核结构的突破点.裂变和聚变是获取核能的两个重要途径.裂变和

聚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符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整个知识体系;可归结为:两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波尔原子模型;六子电子、质子、中子、正电子、粒子、光子;四变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两方程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

4条守恒定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贯串全章..

1.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汤姆生发现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从而打开原子的大门.

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现象;从而总结出核式结构学说

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

10-15m..

而核式结构又与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矛盾:①原子是否稳定;②其发出的光谱是否连续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原子和原子核-word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原子和原子核-word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原子和原子核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原子和原子核

【】为了帮助考生们了解高中学习信息,查字典物理网分享了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原子和原子核,供您参考!

原子和原子核

1.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粒子出现大角度的

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射线(粒子是氦原子核)、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衰变与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射线是伴随射线和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E=mc2{当m的单位用kg时,E的单位为J;当

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4)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见第三册P49〕/氢原子的电子云〔见第三册 P53〕/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见第三册P69〕/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见第三册P73〕/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见第三册P7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载自:搜高考网.soogk.

原子、原子核这一章虽然不是重点,但是高考选择题也会涉及到,其实只要记住模型和方程式,就不会在做题上出错,下面的一些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构造学说,玻尔把量子说引入到核式构造模型之中,建立了以下三个假说为主要内容的玻尔理论.认识原子核的构造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场的,发现质子的核反响是认识原子核构造的突破点.裂变和聚变是获取核能的两个重要途径.裂变和聚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符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整个知识体系,可归结为:两模型(原子的核式构造模型、波尔原子模型);六子(电子、质子、中子、正电子、粒子、光子);四变(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两方程(核反响方程、质能方程)。

4条守恒定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贯串全章。

1.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 汤姆生发现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构造。从而翻开原子的大门.

2.卢瑟福的核式构造模型(行星式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现象,从而总结出核式构造学说

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根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知识点精编汇总!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知识点精编汇总!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知识点精编汇总!

考试要点

基本概念

一、原子模型

1、J·J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1897年发现电子,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

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10-15m。

3、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

(1)玻尔的三条假设(量子化)

①轨道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不连续的可能轨道中,即原子的可能轨道是不连续的

②能量量子化:一个轨道对应一个能级,轨道不连续,所以能量值也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叫做能级。

在这些能量状态是稳定的,并不向外界辐射能量,叫定态

③原子可以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

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在吸收一个光子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能量时,则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量子化就是不连续性,n叫量子数。)

(2)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

用加热的方法,使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可以传递能量。

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而从某一能级到被电离可以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电离能的任何频率的光子。

原子物理原子核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原子物理原子核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原子物理原子核的结构知识点总结原子物理是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结构的科学,而原子核作为原子的核心部分,其结构及性质对于了解物质的本质和原子核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原子核的结构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原子核的组成、质量数与原子序数、同位素和同位素符号、核子、核力、核衰变等内容。

1.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有正电荷,质量相对较大,中子不带电荷,质量与质子相似。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它们以紧密排列的方式组成原子核。

2. 质量数与原子序数

原子核的质量数是指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用字母A表示。原子核的原子序数是指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用字母Z表示。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原子核的性质。

3. 同位素和同位素符号

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它们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同位素符号表示了一个特定的同位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A,左下角为原子序数Z,符号中间为元素的化学符号。

4. 核子

核子是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有正电荷,其电荷量为基本电荷e,质子数决定了原子核的化学性质。中子不带电荷,作为质子的“中性伴侣”,其主要作用是增加原子核的质量,稳定

原子核的结构。

5. 核力

核力是维持原子核的结构稳定的力。核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仅

作用于极短的距离,其作用范围约为10^-15米。核力的作用是吸引核

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克服了质子之间的电磁排斥力,使得原子核能

够保持稳定。

6. 核衰变

核衰变是指原子核不稳定的情况下发生的放射性衰变现象。核衰变

高二物理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知识点: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手吗斯顿完成

①装置:

② 现象:

a.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 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 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α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α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半径小于10-14m,原子轨道半径约10-10m。

3、玻尔的原子模型

物理高考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考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物理2019年高考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原子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下面是编辑老师整理的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原子和原子核

1.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粒子出现大角度的

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考试用书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射线(粒子是氦原子核)、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衰变与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射线是伴随射线和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E=mc2{当m的单位用kg时,E的单位为J;当

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4)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见第三册P49〕/氢原子的电子云〔见第三册P53〕/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见第三册P69〕/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见第三册P73〕/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见第三册P7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知识点、规律总结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知识点、规律总结

五、核力和核能 1.核力 原子核内部,_核__子__间___所特有的相互作用力. 2.核能 (1)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质量亏损 Δm,其对应的能量 ΔE=__Δ__m_c_2___. (2)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相应的质量增加 Δm,吸收的能量为 ΔE =__Δ_m__c_2___.
29325U+10n→15346Xe+9308Sr+1010n
21H+31H→42He+10n
2.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熟记常见基本粒子的符号,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基础.如质子(11H)、中子(10n)、 α 粒子(42He)、β 粒子(-01e)、正电子(01e)、氘核(21H)、氚核(31H)等. (2)掌握核反应方程遵守的规律,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或判断某个核反应方程是否 正确的依据,由于核反应不可逆,所以书写核反应方程式时只能用“→”表示反应方向. (3)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1)库仑定律:F=kqr1q2 2,可以用来确定电子和原子核、α 粒子和原子核间的相互作 用力.
(2)牛顿运动定律和圆周运动规律:可以用来分析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问
题.
(3)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分析由于库仑力做功引起的带电粒子在原子核周
围运动时动能、电势能之间的转化问题.
考点二 玻尔理论的理解与计算
类型 转变
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展开对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讲解。

一、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是指原子的内部构造。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意识到物质

是由非常小的粒子构成的,而这些粒子就是原子。但直到19世纪末,科

学家们才通过实验证据确信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1.原子的基本构成

原子是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的: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和中子位于

原子的核心,被称为原子核,而电子则绕着原子核旋转。质子和中子的质

量相近,质量大约为1.67x10^-27千克,而电子的质量则非常小,大约为9.11x10^-31千克。原子核的半径约为0.1纳米,而电子的轨道半径约为0.1埃。

2.原子的电荷

质子带有正电荷,记为+e,其中e为元电荷的基本单位。电子带有负

电荷,记为-e。中子没有电荷,是中性粒子。原子总的电荷是零,因为质

子和电子数量相等。

3.原子的元素特性

每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是固定不变的,被称为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可以得到元素周期表。电子的数量和

排布方式则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原子核

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的直径约为

10^-15米,相比整个原子的尺寸非常小。但是原子核却凝聚着原子99.95%的质量。

1.质子

质子带有正电荷,质量较大。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元素特性,因为不

同元素的质子数是不同的。质子数可以通过查看元素周期表获得。

2.中子

中子没有电荷,是中性粒子。中子的质量和质子相近。中子数可以通

高三物理《原子和原子核公式》必备知识点

高三物理《原子和原子核公式》必备知识点

高三物理《原子和原子核公式》必备知识点

原子和原子核公式总结

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

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原子的半径约10-10

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c2{E:能量,:质量,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核能的计算ΔE=Δc2{当Δ的单位用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eV}〔见第三册P72〕。

注:

常见的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见第三册P49〕/氢原子的电子云〔见第三册P53〕/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见第三册P69〕/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见第三册P73〕/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见第三册P7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高考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高考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高考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考试要点

基本概念

一、原子模型

1.J .J 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1897年发现电子,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 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这说明原子的

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

间运动。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10-15

m 。 3.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 (1)玻尔的三条假设(量子化)

①轨道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不连续的可能轨道中,即原子的可能轨道是不

连续的

②能量量子化:一个轨道对应一个能级,轨道不连续,所以能量值也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叫做能级。在这些能量状态是稳定的,并不向外界

辐射能量,叫定态

③原子可以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在吸收一个光子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能量时,则由低能级向高能级

12E E h -=γ(量子

跃迁。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化就是不连续性,n 叫量子数。)

(2)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用加热

α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

玻尔

结构

α粒子

氢原子的能级图

n E /eV

∞ 0 1 -13.6

2 -3.4

3 4 -0.853 E 1

原子物理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原子物理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原子物理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准备高考物理考试时,原子物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了解原子

结构、放射性衰变、核能和核辐射等内容,对于解答试题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原子物理考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这些

知识。

一、原子结构

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带有负电荷,

质量极小;质子带有正电荷,质量较大;中子不带电,质量与质子相近。

2.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

属性。

3. 原子的电荷状态:正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时,原子呈中性;带有正

电荷时,称为正离子;带有负电荷时,称为负离子。

二、放射性衰变

1. 放射性衰变的概念:放射性衰变是指不稳定核自发地转变成稳定

核的过程,伴随着放射性衰变产物的释放。

2. 放射性衰变的种类:包括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α衰变是指放射出α粒子,改变了核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β衰变是指放射出β粒子,改变了核的质量数,但不改变原子序数;γ衰变是指放射出γ射线,不

改变核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3. 放射性衰变的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疗、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如碘-131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辐射消毒灯可用于杀菌消毒等。

三、核能

1. 核反应的能量变化:核反应中,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质量变化Δm对应的能量变化ΔE=Δmc²。

2. 核聚变和核裂变:核聚变是指轻核聚合成重核的过程,如太阳能的产生;核裂变是指重核分裂成轻核的过程,如核电站的反应堆。

3. 核能的应用:核能可以用于发电、提供热能等,但同时也存在核废料处理和环境影响的问题,需要合理利用和管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原子和原子核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原子和原子核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原子和原子核原子和原子核

1.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粒子出现大角度的

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射线(粒子是氦原子核)、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衰变与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射线是伴随射线和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E=mc2{当m的单位用kg时,E的单位为J;当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4)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见第三册P49〕/氢原子的电子云〔见第三册 P53〕/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见第三册P69〕/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见第三册P73〕/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见第三册P7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高二物理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知识点: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手吗斯顿完成

①装置:

②现象:

a.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 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 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α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α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半径小于10-14m,原子轨道半径约10-10m。

3、玻尔的原子模型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两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载自:搜高考网.soogk.

原子、原子核这一章虽然不是重点,但是高考选择题也会涉及到,其实只要记住模型和方程式,就不会在做题上出错,下面的一些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玻尔把量子说引入到核式结构模型之中,建立了以下三个假说为主要内容的玻尔理论.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是认识原子核结构的突破点.裂变和聚变是获取核能的两个重要途径.裂变和聚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符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整个知识体系,可归结为:两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波尔原子模型);六子(电子、质子、中子、正电子、粒子、光子);四变(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两方程(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

4条守恒定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贯串全章。

1.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 汤姆生发现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从而打开原子的大门.

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现象,从而总结出核式结构学说

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10-15m。

而核式结构又与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矛盾:①原子是否稳定,②其发出的光谱是否连续

3.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量子化就是不连续性,整数n叫量子数)玻尔补充三条假设

⑴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称为定态),电子虽然绕核运转,但不会向外辐射能量。

(本假设是针对原子稳定性提出的)

⑵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其能量由两定态的能量差决定)(本假设针对线状谱提出) ( ) 辐射(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f=E初-E末

氢原子跃迁的光谱线问题[一群氢原子可能辐射的光谱线条数为 ]。

[ (大量)处于n激发态原子跃迁到基态时的所有辐射方式]

⑶能量和轨道量子化----定态不连续,能量和轨道也不连续;(即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针对原子核式模型提出,是能级假设的补充)

氢原子的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最小)与核外电子轨道半径间的关系是:【说明】氢原子跃迁

① 轨道量子化r n=n2r1(n=1,2.3…)r1=0.53×10-10m

能量量子化:E1=-13.6eV

③氢原子跃迁时应明确:

一个氢原子直接跃迁向高能级跃迁,吸收光

子一般光子某一频率光子

一群氢原子各种可能跃迁向低能级跃迁放出光

子可见光子一系列频率光子

④氢原子吸收光子时——要么全部吸收光子能量,要么不吸收光子

1光子能量大于电子跃迁到无穷远处(电离)需要的能量时,该光子可被吸收。

(即:光子和原于作用而使原子电离)

2光子能量小于电子跃迁到无穷远处(电离)需要的能量时,则只有能量等于两个能级差的光子才能被吸收。

(受跃迁条件限:只适用于光于和原于作用使原于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

⑤氢原子吸收外来电子能量时——可以部分吸收外来碰撞电子的能量(实物粒子作用而使原子激发)。

因此,能量大于某两个能级差的电子均可被氢原子吸收,从而使氢原子跃迁。

E51=13.06 E41=12.75 E31=12.09 E21=10.2; (有规律可依)

E52=2.86 E42=2.55 E32=1.89; E53=0.97 E43=0.66;E54=

0.31

⑶玻尔理论的局限性。由于引进了量子理论(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规律。但由于它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库仑力等),所以在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上都遇到很大的困难。

氢原子在n能级的动能、势能,总能量的关系是:EP=-2EK,E=EK+EP=-EK。(类似于卫星模型)

由高能级到低能级时,动能增加,势能降低,且势能的降低量是动能增加量的2倍,故总能量(负值)降低。

量子数

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复杂结构。

核变化从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衰变(用电磁场研究):

2.各种放射线的性质比较

三种射线在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正交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比较:

四种核反应类型(衰变,人工核转变,重核裂变,轻核骤变)

⑴衰变:α衰变: (实质:核内 )α衰变形成外切(同方向旋),

β衰变: (实质:核内的中子转变成了质子和中子)β衰变形成内切(相反方向旋),且大圆为α、β粒子径迹。

+β衰变:(核内)

γ衰变:原子核处于较高能级,辐射光子后跃迁到低能级。

⑵人工转变:

(发现质子的核反应)(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并预言中子的存在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查德威克)钋产生的α射线轰击铍

(人工制造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的发现(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α粒子轰击铝箔

⑶重核的裂变:

在一定条件下(超过临界体积),裂变反应会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就是链式反应。

⑷轻核的聚变:(需要几百万度高温,所以又叫热核反应)

所有核反应的反应前后都遵守: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注意:质量并不守恒。)

核能计算方法有三:①由(△m单位为“kg”)计算;

②由△E=931.5△m(△m 单位为“u”)计算;③借助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计算。

2.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半衰期。(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计算式为: N表示核的个数,此式也可以演变成或,式中m表示放射性物质的质量,n 表示单位时间内放出的射线粒子数。以上各式左边的量都表示时间t后的剩余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