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ou Jian, Zhang Fengrong, Wang Xiuli, et al. Spatial-temporal change and analysis of land consolidation’s newly increased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4, 30(19): 282-28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生态建设和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应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减少土地开发项目,并在区域间合理布局土地开
发项目,防止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向西部移动;土地整治应以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优质农田
为主;充分发挥土地复垦对局地的生态修复及建设作用。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土地复垦;土地整治;时空变化;生态建设;整治方向;中国
0引言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 土地的综合整治,是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 毁土地的恢复利用,是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的统 称[1]。中国的土地整治工作从坚守 1.2×108 hm2 耕地 红线[1-2]、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3-5]、确保国家 粮食安全[6]为目标逐渐向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 管护三者相统一的方向发展[7-8]。在土地整治过程 中,进行田、水、路、林、村等生态景观和耕、园、 林、草等土地利用结构的重新调整与布局[9],势必 对水、土壤、植被、生物、小气候等环境要素及其 生态过程产生影响与干扰[10-11]。科学合理的土地整 治对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反之则会造成生态环
加权重心是通过对空间对象重心坐标赋予权 重得到的。其优点在于通过选择空间对象不同的属 性信息(如人口、经济发展指标等)作为权重,计 算后可以得到不同属性的加权重心,然后将加权重 心的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直观地表现出在时间和 空间上的区域差异。
据此原理,并结合相关文献[21-22],以土地整 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为权重,计 算全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模型为: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2.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摘 要: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研究中国土地整治时空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对发挥土地整治在
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新增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表明,
研究认为,忽视空间布局方面的规划,是造成 空间开发无序的重要原因[17]。土地整治规划是对未 来一段时期土地整治活动的安排与布局[18-19]。中国 土地面积广大,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态条件、社 会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20],根据区域特点科学编 制土地整治规划,是合理布局土地整治类型,因地 制宜开展土地整治活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发 挥土地整治生态建设作用的重要保障。
增耕地面积。
1.2.2 加权重心移动角度与距离
加权重心的移动指示了空间现象的不均衡分布,
或称重心偏移。移动的方向指向了空间现象的“高密
度”部位,移动的距离则指示了均衡的程度[21-22]。土
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移动的角度与距离
体现了其移动方向及均衡程度。土地整治新增耕地
面积加权重心移动的弧度利用式(3)计算,然后
“重心”是力学中的概念,指物体各部分所受 重力产生合力的作用点。即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 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力量对比保持相对 均衡。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就 在几何重心上[21]。在计算全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 积加权重心时,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将省级 行政区作为均质区域,且各省级行政区的形状为多 边形,几何重心便是各省级行政区的重心。
重心坐标。加权重心移动距离利用式(4)计算。
d = C × ( X ki − X 0 )2 + (Y ki −Y0 )2
(4)
式中:d 为移动的距离,km;C=111.111 km,表示
由地球表面坐标(°)转化为平面距离(km)的系数。
பைடு நூலக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分析 2.1.1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分析
284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年
3.21×106 hm2。 由于 2008 年以后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
垦 3 个方面的新增耕地面积未进行单独更新,只有 土地整治的总新增耕地面积,所以,仅就 2001- 2008 年的 3 种土地整治类型的新增耕地面积进行分 析(图 1)。在 2004 年之前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占土 地整治新增耕地的比例稳中有降,2005 年后呈上升 趋势,2001-2008 年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占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的平均值为 21.8%。在 2005 年之前土地复
2001-2008 年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新增耕地分别占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 21.8%、63.2%和 15.0%;土地整理新
增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土地开发新增耕地以西部和东部地区为主,土地复垦新增耕地在区域与年际方面变
异性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性;2001-2011 年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逐渐向中国西部移动,2010-2011
2001-2011 年,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变化趋势 (图 1)分为明显的 2 个阶段:2001-2006 年增长 期和 2007-2011 年增长期。其中,2001-2006 年,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由 2001 年的 2.03×105 hm2 增长到 2006 年的 3.67×105 hm2;2007 年土地整治新 增耕地面积比 2006 年的减少了 1.71×105 hm2,然后 一直到 2010 年,均呈增长趋势,2011 年新增耕地 面积稍有下降,其中,2010 年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 积为 3.74×105 hm2,为 2001-2011 年土地整治新增 耕地的最大值。11a 来土地整治共新增耕地面积
收稿日期:2014-07-08 修订日期:2014-10-20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1009);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41271111) 作者简介:周 建,男,山东临沂人,博士,主要从事土地调查、评价、 规划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00193。Email:jzhou2287@163.com ※通信作者:张凤荣,男,河北沧州人,博士生导师。北京 中国农业 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0193。Email: frzhang@cau.edu.cn
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数据来自 于 2002-2009 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由于 2008 年以后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新增耕 地面积不再单独进行更新,只有 3 种土地整治类型 的总新增耕地面积。所以,本文利用 2001-2008 年 3 种土地整治类型的新增耕地分析中国土地整 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及 区域分布情况。在计算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加权 重心时,利用 2009 年、2010 年、2011 年土地整理、 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的项目规模替代这 3 a 土地整 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的新增耕地面积,2009 年、 2010 年、2011 年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 的项目规模及其总新增耕地面积来源于 2010- 2012 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全国“不稳定 耕地”面积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 2014 年《全国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全国行政区划 图的坐标系统为西安 1980 坐标系。 1.2 研究方法 1.2.1 加权重心模型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4.19.034
中图分类号:S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4)-19-0282-08
周 建,张凤荣,王秀丽,等. 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9): 282-289.
X ki
=
M kij X j
31
∑ M kij
j =1
(1)
Yki =
M kijYj
31
∑ M kij
j =1
(2)
式中:k 为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 3 种土
地整治类型;i 代表年份(2001-2011 年);j 代表
31 个省(市、自治区);(Xki,Yki)为第 i 年第 k 种 土地整治类型的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坐标;(Xj, Yj)为第 j 省(市、自治区)的重心坐标;Mkij 为第 j 省(市、自治区)第 i 年第 k 类土地整治类型的新
注:2009 年、2010 年、2011 年的空白条形柱表示 2009 年、2010 年、2011 年总新增耕地面积。 Note: Blank strips of 2009a, 2010a, 2011a represent newly increased cultivated land area of 2009a, 2010a, 2011a.
⎨ ⎪ ⎪
π
+
arctg
Yki X ki
− Y0 − X0
⎪⎪加权重心与地理重心连线在第4象限
⎪ ⎪ ⎩
2π
+
arctg
Yki X ki
− −
Y0 X0
式中:θ 为加权重心相对于中国地理重心移动的弧度
(rad);(X0,Y0)为中国地理重心坐标;(Xki,Yki) 为第 i 年第 k 种土地整治类型的新增耕地面积加权
第 30 卷 第 19 期 282 2014 年 10 月
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l.30 No.19 Oct. 2014
·土地整理工程·
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分析
周 建,张凤荣※,王秀丽,张佰林
将弧度转换为角度。以中国地理重心为原点,东北
方向为(0,90°),西北方向为(90°,180°),西南
方向为(180°,270°),东南方向为(270°,360°)。
⎧加权重心与地理重心连线在第1象限
⎪ ⎪ ⎪ ⎪
arctg
Yki X ki
− Y0 − X0
θ= ⎪⎪加权重心与地理重心连线在第2、3象限 (3)
年与 2001-2006 和 2007-2009 年相比,向西移动的距离为 769.59 和 603.44 km;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
心在 2001-2006 年位于中国地理重心的北部和西部,且有从西部往北部移动的趋势,2007-2011 年呈从东部往
西部移动的趋势;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移动的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基于以上分析,认为:在中国进行
境的破坏。因此,在中国正式提出实施生态文明建 设和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土地整治进行生 态建设正当其时[12]。与此同时,土地整治的生态建 设理念[12-13]、生态景观设计[14]、生态效应评价[9,15-16] 等研究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有些学者甚 至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土地整治的最终目标[3]。但 是,基于生态建设的视角对土地整治的时空变化特 征进行分析以为土地整治生态建设提供参考的研 究还较少。
为此,本文从全国尺度分析土地整治即土地整 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新增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 并基于生态建设的视角对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 期通过优化土地整治类型的空间布局发挥土地整 治在国家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第 19 期
周 建等: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分析
283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01-2008 年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土地
垦新增耕地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以后呈下降趋 势,土地复垦新增耕地所占比例稍小于土地整理新 增耕地所占比例,2001-2008 年土地复垦新增耕地 占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平均值为 15.0%。2001- 2008 年土地开发新增耕地占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 绝大部分,除 2005 年为 53.7%以外,其他年份所占 比例均在 60%以上,土地开发新增耕地占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的平均值为 63.2%,远大于土地整理和土 地复垦所占的比例。
生态建设和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应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减少土地开发项目,并在区域间合理布局土地开
发项目,防止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向西部移动;土地整治应以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优质农田
为主;充分发挥土地复垦对局地的生态修复及建设作用。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土地复垦;土地整治;时空变化;生态建设;整治方向;中国
0引言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 土地的综合整治,是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 毁土地的恢复利用,是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的统 称[1]。中国的土地整治工作从坚守 1.2×108 hm2 耕地 红线[1-2]、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3-5]、确保国家 粮食安全[6]为目标逐渐向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 管护三者相统一的方向发展[7-8]。在土地整治过程 中,进行田、水、路、林、村等生态景观和耕、园、 林、草等土地利用结构的重新调整与布局[9],势必 对水、土壤、植被、生物、小气候等环境要素及其 生态过程产生影响与干扰[10-11]。科学合理的土地整 治对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反之则会造成生态环
加权重心是通过对空间对象重心坐标赋予权 重得到的。其优点在于通过选择空间对象不同的属 性信息(如人口、经济发展指标等)作为权重,计 算后可以得到不同属性的加权重心,然后将加权重 心的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直观地表现出在时间和 空间上的区域差异。
据此原理,并结合相关文献[21-22],以土地整 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为权重,计 算全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模型为: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2.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摘 要: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研究中国土地整治时空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对发挥土地整治在
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新增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表明,
研究认为,忽视空间布局方面的规划,是造成 空间开发无序的重要原因[17]。土地整治规划是对未 来一段时期土地整治活动的安排与布局[18-19]。中国 土地面积广大,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态条件、社 会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20],根据区域特点科学编 制土地整治规划,是合理布局土地整治类型,因地 制宜开展土地整治活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发 挥土地整治生态建设作用的重要保障。
增耕地面积。
1.2.2 加权重心移动角度与距离
加权重心的移动指示了空间现象的不均衡分布,
或称重心偏移。移动的方向指向了空间现象的“高密
度”部位,移动的距离则指示了均衡的程度[21-22]。土
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移动的角度与距离
体现了其移动方向及均衡程度。土地整治新增耕地
面积加权重心移动的弧度利用式(3)计算,然后
“重心”是力学中的概念,指物体各部分所受 重力产生合力的作用点。即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 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力量对比保持相对 均衡。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就 在几何重心上[21]。在计算全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 积加权重心时,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将省级 行政区作为均质区域,且各省级行政区的形状为多 边形,几何重心便是各省级行政区的重心。
重心坐标。加权重心移动距离利用式(4)计算。
d = C × ( X ki − X 0 )2 + (Y ki −Y0 )2
(4)
式中:d 为移动的距离,km;C=111.111 km,表示
由地球表面坐标(°)转化为平面距离(km)的系数。
பைடு நூலக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分析 2.1.1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分析
284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年
3.21×106 hm2。 由于 2008 年以后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
垦 3 个方面的新增耕地面积未进行单独更新,只有 土地整治的总新增耕地面积,所以,仅就 2001- 2008 年的 3 种土地整治类型的新增耕地面积进行分 析(图 1)。在 2004 年之前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占土 地整治新增耕地的比例稳中有降,2005 年后呈上升 趋势,2001-2008 年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占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的平均值为 21.8%。在 2005 年之前土地复
2001-2008 年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新增耕地分别占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 21.8%、63.2%和 15.0%;土地整理新
增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土地开发新增耕地以西部和东部地区为主,土地复垦新增耕地在区域与年际方面变
异性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性;2001-2011 年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逐渐向中国西部移动,2010-2011
2001-2011 年,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变化趋势 (图 1)分为明显的 2 个阶段:2001-2006 年增长 期和 2007-2011 年增长期。其中,2001-2006 年,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由 2001 年的 2.03×105 hm2 增长到 2006 年的 3.67×105 hm2;2007 年土地整治新 增耕地面积比 2006 年的减少了 1.71×105 hm2,然后 一直到 2010 年,均呈增长趋势,2011 年新增耕地 面积稍有下降,其中,2010 年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 积为 3.74×105 hm2,为 2001-2011 年土地整治新增 耕地的最大值。11a 来土地整治共新增耕地面积
收稿日期:2014-07-08 修订日期:2014-10-20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1009);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41271111) 作者简介:周 建,男,山东临沂人,博士,主要从事土地调查、评价、 规划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00193。Email:jzhou2287@163.com ※通信作者:张凤荣,男,河北沧州人,博士生导师。北京 中国农业 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0193。Email: frzhang@cau.edu.cn
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数据来自 于 2002-2009 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由于 2008 年以后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新增耕 地面积不再单独进行更新,只有 3 种土地整治类型 的总新增耕地面积。所以,本文利用 2001-2008 年 3 种土地整治类型的新增耕地分析中国土地整 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及 区域分布情况。在计算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加权 重心时,利用 2009 年、2010 年、2011 年土地整理、 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的项目规模替代这 3 a 土地整 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的新增耕地面积,2009 年、 2010 年、2011 年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 的项目规模及其总新增耕地面积来源于 2010- 2012 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全国“不稳定 耕地”面积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 2014 年《全国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全国行政区划 图的坐标系统为西安 1980 坐标系。 1.2 研究方法 1.2.1 加权重心模型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4.19.034
中图分类号:S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4)-19-0282-08
周 建,张凤荣,王秀丽,等. 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9): 282-289.
X ki
=
M kij X j
31
∑ M kij
j =1
(1)
Yki =
M kijYj
31
∑ M kij
j =1
(2)
式中:k 为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 3 种土
地整治类型;i 代表年份(2001-2011 年);j 代表
31 个省(市、自治区);(Xki,Yki)为第 i 年第 k 种 土地整治类型的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坐标;(Xj, Yj)为第 j 省(市、自治区)的重心坐标;Mkij 为第 j 省(市、自治区)第 i 年第 k 类土地整治类型的新
注:2009 年、2010 年、2011 年的空白条形柱表示 2009 年、2010 年、2011 年总新增耕地面积。 Note: Blank strips of 2009a, 2010a, 2011a represent newly increased cultivated land area of 2009a, 2010a, 2011a.
⎨ ⎪ ⎪
π
+
arctg
Yki X ki
− Y0 − X0
⎪⎪加权重心与地理重心连线在第4象限
⎪ ⎪ ⎩
2π
+
arctg
Yki X ki
− −
Y0 X0
式中:θ 为加权重心相对于中国地理重心移动的弧度
(rad);(X0,Y0)为中国地理重心坐标;(Xki,Yki) 为第 i 年第 k 种土地整治类型的新增耕地面积加权
第 30 卷 第 19 期 282 2014 年 10 月
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l.30 No.19 Oct. 2014
·土地整理工程·
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分析
周 建,张凤荣※,王秀丽,张佰林
将弧度转换为角度。以中国地理重心为原点,东北
方向为(0,90°),西北方向为(90°,180°),西南
方向为(180°,270°),东南方向为(270°,360°)。
⎧加权重心与地理重心连线在第1象限
⎪ ⎪ ⎪ ⎪
arctg
Yki X ki
− Y0 − X0
θ= ⎪⎪加权重心与地理重心连线在第2、3象限 (3)
年与 2001-2006 和 2007-2009 年相比,向西移动的距离为 769.59 和 603.44 km;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
心在 2001-2006 年位于中国地理重心的北部和西部,且有从西部往北部移动的趋势,2007-2011 年呈从东部往
西部移动的趋势;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加权重心移动的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基于以上分析,认为:在中国进行
境的破坏。因此,在中国正式提出实施生态文明建 设和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土地整治进行生 态建设正当其时[12]。与此同时,土地整治的生态建 设理念[12-13]、生态景观设计[14]、生态效应评价[9,15-16] 等研究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有些学者甚 至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土地整治的最终目标[3]。但 是,基于生态建设的视角对土地整治的时空变化特 征进行分析以为土地整治生态建设提供参考的研 究还较少。
为此,本文从全国尺度分析土地整治即土地整 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新增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 并基于生态建设的视角对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 期通过优化土地整治类型的空间布局发挥土地整 治在国家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第 19 期
周 建等: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分析
283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01-2008 年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土地
垦新增耕地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以后呈下降趋 势,土地复垦新增耕地所占比例稍小于土地整理新 增耕地所占比例,2001-2008 年土地复垦新增耕地 占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平均值为 15.0%。2001- 2008 年土地开发新增耕地占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 绝大部分,除 2005 年为 53.7%以外,其他年份所占 比例均在 60%以上,土地开发新增耕地占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的平均值为 63.2%,远大于土地整理和土 地复垦所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