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国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构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轮番上涨,累计涨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产需缺口扩大。

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农产品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引起的。

综合来看,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对于饲料粮需求的增长将显着大于对口粮需求的减弱作用,对我国粮食的总体需求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

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的基本态势都无法改变。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农产品供求是紧平衡,其实农产品供应在总量、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供不应求是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农产品供求变化。

从城乡人口数量看,我国农村人口1995年达到顶点之后持续减少,而城镇人口和总人口都持续增加。

1995年我国有农村人口85947万人,城镇人口35174万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0.96%和
29.04%;2012年底有农村人口64222万人,城镇人口71182万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47.43%和52.57%。

这期间城镇人口增加了36008万人而农村人口减少了21725万人。

一方面农村人口对城镇人口的供养比例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水平是农民的2-3倍,考虑到城镇人口较高的消费水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加速上升。

因此,受城乡人口比和城乡人均消费比持续上升共同影响,最近十几年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加速上升。

这也是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导致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提高,蛋白质等摄入量会逐步增加。

我国居民的饮食消费结构正在并还将发生改变,从过去的以满足居民直接口粮消费向满足猪牛羊等动物饲料粮消费、间接满足居民消费转变。

作为蛋白质等来源的肉禽蛋的需求进一步上升,而这将消耗大量粮食生产饲料,从需求面拉动粮食价格上升。

2001-2011年间,我国的人均口粮
消费量基本稳定,但猪肉消费量增长了20%,禽蛋增长21%,禽肉增长37%,牛奶增长223%。

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

2011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谷物总共用于饲料生产的数量已经占产量的30%,相比2001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

2011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谷物产量51183万吨,其中用于饲料生产的数量为15518万吨,而2001年的用量仅为10372万吨。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特色农产品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