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废墟的召唤》教案(新版)语文版
3、《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3、《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林金朗
【教材分析】
《废墟的召唤》是语文版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议论性散文,写于1979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停滞不前。学习本课能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学情分析】
通过《家》《石缝间的生命》的学习,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而本课的学习,则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形象的描绘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从而掌握议论性散文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⑵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
废墟的召唤教案
二《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3.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本文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的语言特点;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分三组布置任务:
第一组网上搜集圆明园废墟之类的图片和资料,制作成ppt文件课上展示。
第二组搜集关于“废墟”的相关文章,提炼观点,准备课上发言。
第三组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含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试谈谈在当今时代,中专生应该尽的责任是什么,如何尽责。
二、导入新课
(一)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
(二)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情绪调动法)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九年级语文下册《废墟的召唤》教案语文版
3.废墟的召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与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理清文章层次。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准确含义。(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说到废墟,去年有一件事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一片狼藉,冒着滚滚浓烟,并不时有明火燃烧,无数遇难者的遗体在废墟中被找到,给人一种毁灭的感觉。今天这种废墟我们都没能避免,那么历史留给我们的废墟呢?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段。)看了这段录像,结合对“8•12”火灾爆炸事故的了解,你想说什么?问些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废墟的召唤》。
二、预习展示
1.走进作者。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生,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其中《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79年12月,时值改革开放的号令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作者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用这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3.读准字音。
轮廓(kuò) 干皱(zhòu) 瀛(yíng) 雕镂(lòu)
停滞(zhì) 迤逦(yǐ lǐ) 嗫嚅(niè) 充塞(sè)
甲胄(zhòu) 废墟(xū)
4.理解词语。
迤逦:曲折连绵。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语文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废墟的召唤》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继《家》之后第二篇精读课文。此时,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篇课文是作者在历史的遗迹面前发出的饱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唤,表现了作者忧天下之忧的爱国情怀,内容较前两篇课文稍深一些。学习这篇文章应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并且掌握此类散文的表现手法。学习这篇文章,宜采用朗读、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永远的伤口,屈辱的历史(背景)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指向什么?明确: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1979年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语文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废墟的召唤》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继《家》之后第二篇精读课文。此时,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篇课文是作者在历史的遗迹面前发出的饱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唤,表现了作者忧天下之忧的爱国情怀,内容较前两篇课文稍深一些。学习这篇文章应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并且掌握此类散文的表现手法。学习这篇文章,宜采用朗读、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永远的伤口,屈辱的历史(背景)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指向什么?明确: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1979年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4、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生字词:
远瀛(yíng)观甲胄(zhòu) 充塞(sè)碣(jié)石嗫(niè)嚅(rú)迤逦(yǐl ǐ)窸窣(xīsū)
2、解释:
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一、情境导入:
1、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2、(没有条件的可以由废墟的认识引入)废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废墟的映像?(9。11世贸大楼的废墟;唐山大地震的废墟;太平洋海啸造成的废墟;拆迁时造成的废墟等等)可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6)(新版)语文版
第一单元2石缝间的生命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文中的几个词语,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涵。
2、理解石缝得的生命的生长特点,了解作者所赞美的精神与讴歌的人。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难点:理解本文坚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的礼赞,更是一曲对人民中优秀分子的赞歌。
三、教学时数:一教时
四、教学步骤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并非对每个生命都施以恩惠。有时,有些生命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是异常艰难窘迫的,而能在这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自有其震憾人心的力量。石缝间的生命,就是这样震憾了作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石缝间的生命》一文,希望你能从中受到教益。
二、作者简介
林希,原名侯红鹅,1935年生于天津。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时年19岁。1957年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从此被送到农场、工厂、农村参加体力劳动。直到1980年平反,才重新回到文学工作岗位。现为天津市作协专业作家。代表作有诗集《无名河》、中篇小说《丑末寅初》《高买》、长篇小说《桃儿杏儿》等。其中《无名河》曾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高买》获中国作协优秀中篇小说奖。1998年,他的中篇小说《小的儿》获鲁迅文学奖。
三、正音
倔强jué jiàng 采撷xié吮吸shǔn 扼制è茁壮zhuó
狭隘ài 贫瘠jí 潸然泪下shān 佐餐zuŏ逊色xùn
犀利xī期期艾艾ài ài
四、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出语调感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朗读时,以轻音乐陪衬,营造一种好的氛围)
废墟的召唤
废墟的召唤》教案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时数:二教时
四、教学步骤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废墟么?废墟给你们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简介《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宗璞,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生于北京。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三、生字词
远瀛(yíng)观甲胄(zhòu)充塞(sè)碣(jié)石
嗫(niè)嚅(rú)迤逦(yǐlǐ)窸窣(xīsū)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__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__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的语言特点;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
2.学法:朗读法、质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分三组布置任务:
第一组网上搜集圆明园废墟之类的图片和资料,制作成ppt文件课上展示。
第二组搜集关于"废墟"的相关__,提炼观点,准备课上发言。
第三组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涵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试谈谈在当今时代,中专生应该尽的责任是什么,如何尽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语文版九下)《废墟的召唤》
3、《废墟的召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积累字、词。
⑵理解句子的含义。
2、情感与价值:激发同学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使命感。
3、过程与方法:
采用朗读与讨论,让学生自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使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自己身上的时代使命。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自学过程:
(一)、生字识记
廓(kuò)藻(zǎo)瀛(yíng)胄(zhòu)
嗫嚅(niè rú):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窸窣(xī 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绮(qǐ):1.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如:绮罗。2.美丽,美妙。如:绮丽。本文取此义。
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二)、词语识记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并充满正气。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三)、预习效果反馈
1.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感觉?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3.本文标题“废墟的召唤”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你能从文中再找出一处吗?
4.你认为“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四)课堂跟讲
1、宗璞,现代作家,原名。主要作品有
。她的童话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段落层次
第1~3段:。
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
第11~19段: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本文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的语言特点;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
2.学法:朗读法、质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二)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情绪调动法)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知识、情感)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能力)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情感)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能力+情感)
教学重难点把握: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了解】
1、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2)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3)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
提示: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
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4)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指向什么?
提示:我们如果来到圆明园前摄影留念,我们可否像平时照相一样,摆个造型,伸个“V”型。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5)(新版)语文版
第一单元3废墟的召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废墟的特殊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文章关键句段的分析和内容的讨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体会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弄清楚废墟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理解废墟的特殊内涵。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设想:
本文是课外文章,拟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启发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废墟,理解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一):请同学们用几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废墟。
问题(二):到底什么样的古老的(年代久远的)、破损的东西才是废墟呢?
【设计目的】:文章中的废墟与日常生活中的废墟迥然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进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
1.带着上面的问题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2.齐读之前,介绍作者。
余秋雨: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担任该院院长。1987年获国家科委、文化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90年代后开始“
文化大散文”的创作。作品集有《山居笔记》、《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
三、解难答疑
1、针对一中的问题(二),继续提问:现在同学们认为作者眼中的废墟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雷锋塔新旧两张图纸,讲述旧雷锋塔所蕴含的历史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废墟的初步内涵有一定的认识。
(小结:废墟是包蕴着一定文化内涵的古代遗迹。)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形象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对废墟有进一步的理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3《废墟的召唤》教学案(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3《废墟的召唤》教学案(新版)语文版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3《废墟的召唤》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废墟的召唤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过程与方法: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废墟么?废墟给你们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简介《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宗璞,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生于北京。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
《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废墟的召唤》原文九年级语文教案
《废墟的召唤》原文九年级语文教案篇一:废墟的召唤教案
3、《废墟的召唤》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⑵.过程与方法: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⑵.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⑶.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课时计划:2课时、
四、教具准备:u盘、录音机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⑴.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
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⑵.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⑴.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⑵.设计思考问题: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还是有什么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墟的召唤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⑵.过程与方法: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⑵. 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⑶. 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课时计划:2课时、
四、教具准备:u盘、录音机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⑴.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⑵.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⑴.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⑵. 设计思考问题: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⑶.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师生共同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 合作学习:学习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⑴.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⑵.“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⑶.“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⑷. 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四). 探究学习拓展延伸。
⑴.【领悟】题目中的《废墟的召唤》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学生讨论:
提示: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嘘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提示:如果没有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众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你的感叹就只能是一种浅薄和虚华。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⑵.【品味】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问题设计: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
①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②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③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⑤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⑥我们仍然看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五). 课堂小结。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议论也是解读文章的重点。
(六). 达标反馈:布置作业: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回顾所学知识并情境导入:
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的议论,还有对比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