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宇宙是地球所在的宏大空间。了解地球
的宇宙环境对于我们认识宇宙的奥秘、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本文将带您了解一些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知识点。
第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并非完全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
一个略带扁椭圆形,从极地到赤道的距离略有不同,赤道半径约为
6378千米,而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地球体积约为1.08321×10^12立
方千米,表面积约为510.1×10^6平方千米,地球质量约为
5.9736×10^24千克。
第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
周所需要的时间,即24小时。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
要的时间,即365.25天。这两种运动都对地球的宇宙环境产生了重要
影响。
第三,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地球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天气状
况的总体表现。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与地球的宇宙环境息息相关。太阳
辐射是地球上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
斜度等也对气候产生影响。此外,大气层的存在也对地球的气候起到
了重要调节作用。
第四,地球的磁场。地球拥有一颗巨大的磁体,形成了地球的磁场。地球磁场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液态外核的自然对流产生的动电流所
产生的。地球磁场不仅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还对人类的导
航系统和通信系统等产生了重要作用。
第五,地球的卫星。地球拥有一颗唯一的卫星,即月球。月球是地球最靠近的天体,它对地球的潮汐、气候和生态环境等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第六,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关系。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作用。比如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决定了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季节变化;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导致了地球的潮汐现象等。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整理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
、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
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发射到宇宙的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2000多亿颗恒星)
4.2光年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结构特征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
彗星方向:自东向西
扁长轨道绕日行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宇宙中,地球是我们所
知的唯一能够承载生命的星球,它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让科学家们对它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
欲望。下面我们将从地球的形成、结构、气候、环境等方面总结地球的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成
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于太阳系的一个尘埃和碎片云中。这些尘埃
和碎片最终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太阳系中的行星,其中包括了地球。地球的形成过程非常
漫长,它经历了数以亿计的年份才最终完全成形。
二、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主要由岩石构成,其中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主要由岩石和熔岩构成,它占据了地球的
大部分体积。地核则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主要由铁和镍构成。地
球的内部结构对地球的磁场、板块构造以及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地球的气候
地球的气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包括纬度、地形、海洋、大气等。地球的气候
可以分为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三种类型,这些气候类型又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
产生不同的变化。此外,地球气候还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地球
的气候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四、地球的环境
地球的环境包括了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两部分。陆地环境包括了森林、草原、沙漠、冰川
等多种类型的地貌,这些地貌对生态系统和气候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海洋环境则包括了海
洋动物、海洋植物、海洋地形、海洋气候等多个方面,海洋环境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 、宇宙观点:一般当成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从古到今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一望无际、无始无终的。
2 、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 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流传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 )可见宇宙:半径约 140 亿光年, 9.4608 ×1012千米×140 亿≈1.32 ×
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系统统
( 1 )观点:天体是指宇宙中各样形态物质的总称
1 、天体的观点及种类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等
(2)种类
人造天体:发射到宇宙的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 、天系统统
( 1)观点:宇宙中的各样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而形成
( 2)天系统统的层次:
地月系
......
主要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00 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整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近来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 4.2 光年
(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河外星系:超出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 4 )太阳系和地月系
1 》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
......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 A 运动特色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 近圆性:公转轨道都靠近正圆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
2、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注意: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
3、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
4、天体的判别:天体存在于地球大气层之外;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5、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例如:北极星不是天体系统,地月系是天体系统。
6、天体系统的层次
7、太阳系:中心天体为太阳(质量大),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围绕太阳运转。
八大行星公转特点:同向性(自西向东)、共面性、近圆性、
分类:(1)
类地行星:水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金星、地球、火星
(2)地内行星:水星、金星
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8、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金星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9、地月系:由地球与月球组成。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10、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
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日地距离适中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充足的水分------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
一、宇宙中的地球
(一)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及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
总星系太阳系模式图
2、运用有关资料,从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
的行星;从地球存在生命及具有生命存在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园性
结构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地球上有液态水。
(二)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
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3)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
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
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类活动的
影响。
光球——太阳黑子,色球——耀斑,(周期均为11年)日冕层——太阳风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两极
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转形成的
黄赤交角及其引起的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要点总结:
1.天体的定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3.天体的分类:
(1)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
(2)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太空垃圾等。
4.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按照层次从高到低可分为四级,分别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6.太阳系:八大行星以及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7.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原因:
(1)宇宙环境(外因):①稳定的光照条件;②安全的运行轨道。
(2)自身条件(内因):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产生了适宜的温度;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产生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③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产生了液态水。
二、图表说明:
1.图1-3 (课本第8面)太阳系示意
(1)按照距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找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地球的左邻右舍,明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了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即类地行星轨道与巨行星轨道之间(火烧木头灰渣多)。
(3)认识彗星的特点;扁长的椭圆轨道,彗尾的长度与其距离太阳远近有关(近长远短)。
(4)运动特征: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
2.教材第11页行星基本数据表
(1)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除地球外最有可能产生生命的行星及原因。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间放射的能量。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总结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概念: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相对星空背景有明显位移的行星、一闪即逝的流星体、拖着长尾的彗星,它们连同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
(2)常见天体
天体类型组成物质(或成员)特点
恒星炽热的①质量庞大,温度高,能自己发出光和热;
①恒星之间相距遥远;
①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气体和尘埃,主要物质是氢①本身不发光,一般星云里都会有恒星,呈云雾状;
①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行星如:太阳系八颗行星①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质量比恒星小;①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卫星如:月球①环绕运转、本身不发光;
①卫星大小不一,但是质量不会超过它绕转的行星
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块①不能自己发光,但与大气摩擦形成光迹;
①进入大气层后,同摩擦燃烧而发光,产生流星现象;
①没有烧尽的残体落到地面叫陨星,其中石质陨星叫陨石,铁质陨星叫陨铁
彗星冰物质①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外表,不能自己发光;①绕太阳运行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形成天体系统。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2)层次: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 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
知识点2:行星地球
1.普通性
(1)八大行星
①类地行星: 、 、 、火星;
②巨行星:木星和 ;
③远日行星: 和海王星。
(2)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共面性:轨道面近乎在同一平面上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3)结论:无论是从距日远近、自身的体积,还是从公转方式来看,地球都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了解宇宙地球知识点总结
了解宇宙地球知识点总结
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也称为宇宙万物的起源。大约在138亿年前,整个宇宙都集中在一个非常热的小空间内。然后,突然发生了一次爆炸,宇宙由此而生。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
膨胀,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宇宙。
宇宙中有很多星系,每个星系中都包含了大量的恒星和行星。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就是其中
之一,它包括太阳、地球和其他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能够产生生命的行星。
二、地球的形成和结构
地球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行星,它是我们所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
过程。大约在46亿年前,太阳系中的原始星际物质开始凝聚,形成了地球。地球是由多
个不同层次组成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球上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矿物和植被。这些资源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存和
发展的条件。而地球的大气层也对我们的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保护地球免受太阳
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侵害。
三、地球上的生命
地球上的生命源于原始的有机物质,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演变出各种不同的生物。
生命在地球上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生命对地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改变了地球的气候、地貌和生态环境。
地球上的生命多种多样,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它们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中生存和繁衍,构成了地球上复杂的生态系统。人类是地球上的主要生物之一,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的
影响是深远的,包括能源开采、城市建设和环境污染等。
四、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地球和宇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地球是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星球,但它
初中地理会考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汇总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而地理学中的宇宙地球部分则是对地球
在宇宙空间中的位置、构造、移动和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下面是初中地理会考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的汇总:
1.地球的位置和特征:地球位于太阳系的第三位,距离太阳约1.5亿
公里。地球具有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自转周期约24小时,公转周期约365.25天。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0%,海
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极半径约为
6356.8千米,赤道半径约为6378.4千米。地球的周长约为4.0万千米,
面积约为510万平方千米。
3.大气圈和气候:地球的大气圈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
氧气和水蒸气组成。大气圈能够保护地球免受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伤害,还能阻挡流星等天体残骸。地球的气候受到纬度、海洋、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4.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构造:地球的内部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
核三层。地壳是最外层,分为陆壳和海壳,厚度约为5-70千米。地幔是
中间层,在地壳下面,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是最内层,分为外核和
内核,厚度约为3480千米。地球的板块构造指的是地壳分成若干块称为
板块,并且板块在地幔上以不断移动的方式漂浮。
5.地球的地形和地貌:地球的地形主要由平原、高原、山地、盆地和
丘陵组成。地球的地貌主要有河流、湖泊、山脉、草原、沙漠等。地球的
地貌形成受到地壳运动、风蚀和水蚀等自然力的作用。
6.地球的水资源和海洋:地球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和冰雪。地球的海洋是地球表面覆盖面积最大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宇宙中的地球地理知识点
宇宙中的地球地理知识点
宇宙中的地球地理知识点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金星距地球最近。
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宇宙中的地球地理知识点】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个知识点是地球的形成。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形成始于约
46亿年前。地球是从一个原始太阳系物质的尘埃云中形成的。在这个尘
埃云中,物质逐渐凝聚成颗粒,并以这些颗粒为基础形成了行星。地球的
形成过程经历了碰撞,合并和增长的过程,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稳定轨
道和固体表面的行星。
第二个知识点是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内到外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是地球的最内部部分,由铁和镍构成,具有高温
高压的物质状态。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层,它主要由岩石和矿物质组成。地幔是地球的最大部分,占地球体积的84%。地壳是我们生活的表层,它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地壳是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外部覆盖层。
第三个知识点是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是由气体组成的薄层环
绕在地球上。它主要由氮气(78%)和氧气(21%)组成,还包括少量的其
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和水蒸气。地球的大气层起到保护地球不受太
阳辐射和陨石撞击的作用,并且让地球的温度保持适宜。大气层也是我们
生活中的气象现象发生的地方,如风、云以及降水等。
第四个知识点是地球的水。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拥有液态水的行星。地球上大约有70%的表面积被水覆盖,其中97%是盐水,只有3%是淡水。水在地球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生命的基础,维持着地球上丰富
的生物多样性。水也起到调节地球表面温度的作用,在地球的水循环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个知识点是地球的生命。地球上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从微生
物到植物和动物,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地球的不同环境中繁衍生息。地球上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史上最全地球知识点总结
史上最全地球知识点总结
1.地球的基本情况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岩石行星,它的直径约为1.27万公里,是太阳系中占地位最大的行星。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365.25天。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也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非常小,这就是为什么地球有四季的原因。
2.地球的大气层
地球的大气层包含了许多气体,其中最主要的是氮气和氧气。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气体组成和性质。地球的大气层对生命的保护和气候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地球的地壳结构
地球的地壳分为地殼、地幔和核心。地壳主要由岩石和矿物组成,厚度约为30-70千米,是地球的最外层。地幔由岩石和熔岩组成,厚度约为2900千米,是地球的中间层。核心分为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厚度约为3486千米,是地球的最内层。
4.地球的地理特征
地球上有着许多不同的地理特征,如高山、平原、盆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球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最深的海洋是马里亚纳海沟,最大的盆地是死海盆地。
5.地球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水资源储存在海洋中。地球上的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一,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湖泊、河流和地下水中,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水资源。
6.地球的生物资源
地球是我们所知的唯一宜居的行星,因此地球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生物资源。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等。这些生物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二地理知识点宇宙中的地球
高二地理知识点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也是我们所熟知的唯一一个有生命存
在的星球。在广袤的宇宙中,地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
将介绍地球的概况、地球的形成与结构、地球的运动以及地球的
特征。
一、地球的概况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一颗行星,也是离太阳第三近的
行星,其直径约为12,742千米,体积约为1.083×10^12立方千米。地球的密度约为5.515克/立方厘米,质量约为5.97×10^24千克。
地球的表面水域大约占总面积的71%,陆地则占29%。
二、地球的形成与结构
地球的形成始于约45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时期。地球的结构
由内到外分别为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和大气层。
地球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则包含铁、镍和少量的硫和氧。地幔是地壳和核心之间的过渡层,由硅、镁、铁、氧等元素组成。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壳,主要由硅、铝、钙等元素构成。大气
层主要是由氮气、氧气、水汽等组成。
三、地球的运动
地球主要有自转和公转两种重要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地球日。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千米,自转轨道则称为地球赤道线。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公转周期为365.25天,也就是一年的长度。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其轨道上有一个近日点和一个远日点。地球的倾斜轴使得我们地球经历了四个季节的变化。
四、地球的特征
地球的特征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和气候。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动植物及微生物。这种多样性的存在保持了地球生态的平衡和稳定。地球上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对维持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而地球的气候则根据不同地区、季节和气候带而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地球不同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量和纬度不同所导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要点总结:
1.天体的定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3.天体的分类:
(1)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
(2)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太空垃圾等。
4.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按照层次从高到低可分为四级,分别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6.太阳系:八大行星以及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7.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原因:
(1)宇宙环境(外因):①稳定的光照条件;②安全的运行轨道。(2)自身条件(内因):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产生了适宜的温度;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产生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产生了液态水。
二、图表说明:
1.图1-3 (课本第8面)太阳系示意
(1)按照距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找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地球的左邻右舍,明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了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即类地行星轨道与巨行星轨道之间(火烧木头灰渣多)。
(3)认识彗星的特点;扁长的椭圆轨道,彗尾的长度与其距离太阳远近有关(近长远短)。
(4)
2.教材第11页行星基本数据表
(1)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除地球外最有可能产生生命的行星及原因。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间放射的能量。
2.太阳辐射按照波长由短到长分为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
3.狭义的太阳能仅指太阳辐射能,广义的太阳能不仅包括太阳辐射能,还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农业生产光合作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晾晒衣服、粮食);(2)为人类提供矿物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3)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风能、水能)。
5.(1)四川盆地是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原因是:①盆
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②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少。(2)青藏高原是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原因是: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的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6.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
7.各个圈层的太阳活动:(1)光球:黑子;(2)色球:日珥、耀斑;(3)日冕:太阳风。
8.太阳活动的两个重要性质:
(1)周期性: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低峰年。
(2)整体性: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这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9.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气候,使降水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呈相关性。
(2)扰乱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3)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在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概念: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
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北逆南顺)。
3.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周期
5.速度
(1)角速度:全球除了南北极点之外都为15°/小时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
赤道上线速度约为1670千米/小时。
注意:南北极点由于相对地球自转来说是静止的两个点,所以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2)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不停的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
(4)昼夜交替的意义:①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地表增热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②使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5)晨昏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
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概念: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2)方向: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3)判定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大拇指张开约45°角,四指对准物体原运动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
3.地方时
(1)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2)计算
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间差
加减号的用法: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用加法,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侧用减法;东西的判定:如果两地都位于东经度,那么度数大的在东侧,如果两者都位于西经度,那么度数小的的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