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能表与用电信息采集装置安装典型设计分解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平台方案设计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平台方案设计【摘要】作为用电环节之一的用电信息采集,实现了电网与客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动,构建客户广泛参与、市场响应迅速、服务方式灵活、资源配置优化、管理高效集约、多方合作共赢的新型供用电模式。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承担着用电信息自动采集、高效共享和实时监控的重要任务,是智能用电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用户用电信息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智能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平台;优化配置;用电方式;双向互动0 引言随着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
电力营销工作紧紧围绕这一发展目标,依据“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提出加快营销现代化和计量标准化建设,提升营销整体管理水平,增强营销核心竞争力。
根据有关发展规划总体目标,为了加快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建设和公司信息化建设,必须全面建设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本文中简称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公司系统范围内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费控、全采集”。
1 用电信息采集方案设计1.1 采集系统部署模式采集系统主站采用集中式部署,在省级公司部署一套主站系统,一个通信平台,采集省级公司供电区域内供电管辖的全部采集终端和表计,并集中加工处理采集信息,统一存储数据和业务应用。
采用集中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优点:(1)经济性好;(2)便于集中优势人力资源,提升系统应用管理水平;(3)便于维护数据的一致性;(4)便于故障定位。
1.2 采集典型方案1.2.1 大型专变用户建设方案对于大型专变中单回路或双回路高压供电的专变客户,其计量方式为高供高计或高供低计(FKXA4X)通常有多个计量回路,采集终端宜采用专变采集终端III型电能表宜采用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及级三相智能电能表。
1.2.2 中小型专变用户建设方案对于中小型专变用户,用电计量分路较少,一般为单回路计量,采集终端宜采用专变采集终端III型(FKXAZX),电能表宜采用0.5S级三相费控智能型、1.0级三相费控智能型。
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智能电能表的应用

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智能电能表的应用发表时间:2017-05-27T14:00:57.4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作者:岳维民[导读] 电力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保证可以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质量,优化其工作体系,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国网平凉供电公司)摘要: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受到广泛关注,电力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保证可以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质量,优化其工作体系,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能表;应用措施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保证可以制定完善的技术应用方案,并且合理优化技术应用体系,增强技术应用的有效性,进而达到预期管理目的。
一、智能电能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分析在电力企业实际发展期间,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工作,采取合理方式优化系统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可以积极应用智能电能表,并且合理分析二者的概念,保证可以充分发挥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作用。
第一,智能电能表概念分析。
智能电表,就是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期间,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的终端装置,在数据采集期间,可以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高电力系统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此类先进电子形式的电能表,可以有效处理与搜集电力系统电能数据信息,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质量,发挥其数据信息采集、数据信息处理、数据信息传输等作用,达到预期的信号传输目的。
现代化智能电脑表可以有效满足电力系统对于智能电网的需求,通过各类技术的应用,提升智能电表与主站之间的联系效率,增强互联网软件的应用效果。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能表已经开始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利用网络信息系统逐渐优化电能电表与主站之间的联网体系,并且将各种电力系统中的网络信息数据传输到电网用电信息管理数据库中,在统一分析与处理的情况下,将各类数据信息再次传输到用电管理相关部门中,以便于管理部门对用电信息进行统一的测量与监控。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创新安装方案

传 统 的 低 压 用 电 信 息 采 集 系 统 的 安 装 方 式 与 计 量
改 造 分 步 进 行 ,所 以 容 易 造 成 低 压 集 抄 安 装 施 工 队 伍
施工受计 量改造现 场限制 。 通 过 总 结 , 我 们 提 出 了 基 于 计 量 改 造 和 低 压 集 抄 安 装 同 步 施 工 为 目 的 现 场 勘 察 思 路 。客 户 中 心 成 立 专 业 现 场 勘 察 队 伍 配 合 供 电 所 ,对 低 压 台 区进 行详 细 、 准确 勘察 ,
居 民 用 电 信 息 集 抄 系 统 是 表 计 和 后 台 主 站 系 统 的
结合 , 其 建 设 的 基 础 条 件 是 拥 有 具 备 RS 4 8 5通 信 功 能 的 电能 表 ( 一般 采用 智能 电能 表 ) 。 传 统 农 网 改 造 按 高 压线路 、 低压线路 、 下户线 、 电 能表 箱 、 电 能 表 依 次 进
户 服 务 中心 负 责 对 以 往 的 居 民 用 电 信 息 采 集 系 统 的 施 工 流程 进行 改进 , 经 过近 半年 的实 践证 明 , 改 进 后 的 施
主站 系统工 作流 程有 : 集 中器建 档 ; 集 中器 通 信 参 数设置; 采集 点 任务下 载 。
浅谈“四表合一”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浅谈“四表合一”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应用现在水、电、气、暖行业的管理都自成体系,四个系统各自根据各自行业的特点和管理模式开展工作,无法资源共享,形成信息孤岛。
目前四个行业的抄表系统也都是各自进行,需要在同一个小区内建设、运维各自的抄表系统,既浪费资源、增加成本,又容易引起相互间的干扰,产生混乱。
“四表合一”是指水表、电表、燃气表、热表的数据集中在电表采集系统中反映,利用电力远程采集终端和通信通道,结合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优势特点,将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智能热力表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四种行业计量表的集中抄表。
仪表数据通过集中器和电力通信通道传输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电、水、气、热信息数据的查询,实现跨行业信息资源的共享。
标签:四表合一;采集;住宅;通信1 引言目前国内各地居民水、热、气、电的使用推行一户一表的政策,但这四表分属不同行业管理,各自运营,各自進行抄表结算。
济南地区电表一般集中安装在户表间,采用集中器进行数据远程采集;水表和热表一般安装在楼道的管道井内,气表一般安装在室内,水、气、热抄表尚未全部完成自动化采集,多借助手持掌机实现本地数据采集,不确定因素较多使抄表员工作难度增大,效率降低,采集质量下降,用户体验降低。
为此,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将电表的远程采集技术应用到小区配套住宅的水、气、热抄表中,有效的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人力、物力不必要的浪费。
2 四表合一采集技术方案组成“四表合一”是指水表、电表、燃气表、热表的数据集中在电表采集系统中反映,利用电力远程采集终端和通信通道,结合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优势特点,将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智能热力表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四种行业计量表的集中抄表。
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了通信信道建设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2.1 通信信道设计目前四表合一常采用的通信技术主要有M-BUS总线、RS-485、微功率无线、无线公网、电力线载波等。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能表的使用方法与数据采集技巧

电力系统中智能电能表的使用方法与数据采集技巧智能电能表是一种新型的电力计量设备,具备集数据采集、通信、储存、显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智能电能表的使用方法与数据采集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新兴的智能设备。
一、智能电能表的使用方法1. 安装与连接智能电能表的安装与连接过程与传统的电能表类似,首先需要确保安全电路断开,然后根据接线图和安装说明将电能表与电路正确连接。
安装完成后,恢复安全电路,确保电能表正常运行。
2. 参数设置智能电能表具备多种参数设置功能,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常见的参数设置包括时间、电价、数据采集间隔等。
通过按照说明书进行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3. 数据读取智能电能表具备显示屏和通信接口,可以方便地读取电力数据。
通过按下显示屏上的相应按键,可以查看电流、电压、功率等实时数据。
同时,智能电能表还支持通过通信接口连接电力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远程读取和管理。
二、智能电能表的数据采集技巧1. 技术准备进行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技术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保采集设备与智能电能表之间的通信接口匹配,可以通过USB接口、以太网接口或其他通信方式进行连接。
其次,需要下载并安装相应的数据采集软件,以便进行数据读取和处理。
2. 数据读取采集智能电能表的数据时,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软件进行读取。
在软件中,设置与智能电能表通信的相关参数,例如通信接口类型、通信端口号等。
然后,通过软件进行数据读取,可以获取到智能电能表传输的实时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智能电能表数据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首先,可以将数据导入电力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
其次,可以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例如绘制曲线图、计算能耗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为电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进行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时,需要注意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安徽省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终端及电能计量装置建设标准

Q/AHDL安徽电力公司企业标准安徽省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终端及电能计量装置建设标准2011-××-××发布2011-××-××实施安徽电力公司发布目录1总则 (4)1.1编制目的 (4)1.2 编制依据 (4)1.3 适用范围 (4)2设计 (5)2.1 设计原则 (5)2.2 发电厂、用户采集终端及电能计量装置设置原则 (5)2.2.1 统调、非统调发电厂及自备电厂采集终端及电能计量装置设置原则 (5)2.2.2 110kV及以上用户采集终端及电能计量装置设置原则 (5)2.2.3 35kV及以下高供高计用户采集终端及电能计量装置设置原则 (5)2.2.4 400V用户采集终端及电能计量装置设置原则 (5)2.2.5 220V用户采集终端及电能计量装置及设置原则 (6)2.3 典型用户采集终端及电能计量装置配置方案 (6)2.3.1 采集终端 (9)2.3.2 智能表 (10)2.3.3 电压互感器 (10)2.3.4 电流互感器 (10)2.3.5 组合互感器 (10)2.3.6 计量屏、柜、箱 (11)2.4 典型设计方案 (13)3施工前准备 (15)3.1 专变终端 (15)3.1.1 现场勘查 (15)3.1.2 设备、材料准备 (15)3.1.3 人员准备 (15)3.1.4 安全措施准备 (15)3.1.5 施工前期资料准备 (15)3.2 集中器/采集器 (16)3.2.1 施工前准备 (16)3.2.2 准备辅材及工具 (16)4安装施工 (16)4.1 用电信息采集屏(箱)安装要求 (16)4.1.1 通用要求 (16)4.1.2 箱内接线要求 (16)4.1.3 用电信息采集箱的安装要求 (17)4.1.4 用电信息采集屏的安装要求 (17)4.2 专变终端施工安装 (17)4.2.1 施工安装内容及步骤 (17)4.2.2 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18)4.2.3 施工安装安全要求 (19)4.2.4 施工安装资料要求 (19)4.2.5 典型安装范例 (19)4.3 集中器/采集器安装施工 (22)4.3.1 安装内容及步骤 (22)4.3.2 设备安装工艺要求及安装注意事项 (22)4.3.3 施工安装安全要求 (28)4.3.4 施工安装资料填写、归档 (28)5调试 (28)5.1 专变终端调试 (28)5.1.1 调试准备 (28)5.1.2 调试步骤 (28)5.1.3 调试工作要求 (29)5.1.4 调试指标要求 (29)5.1.5 调试记录、资料 (30)5.2 集中器/采集器设备调试 (30)5.2.1 调试步骤 (30)5.2.2 调试工作要求 (31)5.2.3 调试指标要求 (31)5.2.4 调试记录、资料 (31)6竣工验收 (32)6.1 专变终端竣工验收 (32)6.1.1 施工质量验收 (32)6.1.2 功能验收 (32)6.1.3 指标验收 (33)6.2 集中器/采集器竣工验收 (33)7资料归档 (33)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规范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信息采集终端及电能计量装置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质量,促进建设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定本标准。
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电能表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电能表设计与实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家居的普及,智能电能表成为了现代家庭和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电能表通过与互联网相连接,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用电情况,并向用户提供详细的用电数据分析和管理功能。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环境下智能电能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智能电能表的设计原理1. 通信技术:智能电能表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
常见的通信技术包括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可以采用Wi-Fi、蓝牙、Zigbee等技术,有线通信常用的是以太网或者PLC技术。
通过与互联网相连接,智能电能表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
2. 电能检测技术:智能电能表需要准确测量用户的用电量,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电压互感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大小。
通过这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智能电能表可以计算出用电量和功率等相关参数。
3. 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智能电能表需要处理采集到的用电数据,并将其存储起来。
通常采用的处理器芯片包括单片机和微处理器,用于实现数据的计算和处理。
存储方面可以选择使用EEPROM、SD卡或者云存储等方式。
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的选择与用电数据的多少和安全性需求有关。
4. 用户界面设计:智能电能表需要通过用户界面向用户呈现用电数据和控制功能。
常见的用户界面包括液晶显示屏、按键等。
液晶显示屏可以用于显示实时用电量、费用、功率等信息。
按键则可以用于用户的设置和控制。
二、智能电能表的实现方法1. 硬件设计: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处理器芯片和存储器,设计出功能完善的智能电能表硬件。
硬件设计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功耗、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确保智能电能表的长期稳定运行。
2. 软件开发:根据硬件设计的要求,编写控制程序,实现智能电能表的各种功能。
软件开发的关键是要编写准确、高效的代码,同时保证代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确保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正常运行。
集中安装电表区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施方案

集中安装电表区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施方案智能电网要求对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电力用户的基本类型,接着分析了常用用电信息的采集方法,针对用电采集系统的实施明确了需求,最后针对集中安装电能表区域提出了用电采集系统的实施方案。
关键字:电力用户; 用电信息; 电能表; 采集系统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相关信息发布、分布式能源监控、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功能。
国家电网公司将全面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
它将改变原有的抄表模式,实现抄表收费核算的智能化。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电力用户的基本类型,接着分析了常用用电信息的采集方法,针对用电采集系统的实施,从人员、资源配置等方面明确了需求,最后针对集中安装电能表区域提出了用电采集系统的实施方案。
1 电力用户类型以用户性质和营销业务需要来分类,电力用户划分如图1所示。
A类为大型专变用户:容量在100千伏安及以上的专变用户;B类为中小型专变用户: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下的专变用户;C类为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包括低压商业、小动力、办公等非居民三相用电;D类为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包括低压商业、小动力、办公等非居民单相用电;E类为居民用户:用电性质为居民的用户;F类为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即公用配变上的用于内部考核的计量点。
2 常用用电信息采集方法根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标准,现常用用电信息采集方案有GPRS无线、载波及小无线等几种采集方法。
(1)GPRS无线采集由于GPRS信号覆盖范围广,网络稳定,使得这种方式非常适合电能表集中安装情况下的数据采集,一个GPRS采集器可以采集一个表箱或就近的几个表箱的所有电表。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兼顾经济性和稳定性,非常适合城区小区、大楼等电能表集中的场合。
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智能电能表的应用 牛月

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智能电能表的应用牛月摘要:当前,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脚步下,电能成为主要的因素,尤其在科学技术逐渐利用的同时,实现了智能电网的使用。
在大范围的用电理念下,智能电能表促进了用电信息的科学使用,促进了信息采集工作的实施效率。
在本文中,基于相关案例的研究,分析了智能电能表的应用背景和发展现状,阐述智能电能表的主要应用,并为其相关企业的工作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能表;应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用电量得以增加,无论是电力的传输、电力配备,还是对电力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等工作,都需要实现智能电网的自动化发展,这样才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电价调整工作与供电政策的优化实施。
一、案例分析在2010年,国家电网自动全覆盖、全面预付费政策,使人们在用电的情况下,实现节能、环保性,促进智能用电方式的形成。
如:成都电业局开展了智能电表惠民工程,促进年费更换工作,使所有居民户表都能更新。
成都电业局在该执行工作中,在建设与发展期间,借鉴了先进经验。
其在2010年开始成立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小组,并参与到建设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经验,能够为以后的电力企业提供意见。
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各个供电企业在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前期,虽然对其难度进行了估计,并为其作出一些实施方案,但整体上还需要有效实施,才能促进施工质量的稳定提升。
主要是该工程在建设期间执行的工期比较短,在执行期间面对较大压力,导致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营销管理工作以及服务工作等需要重新规划、协调其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其规范运行。
同时,在项目实施前期,虽然已经借鉴了相关经验,但对智能电表、采集设备,没有经过现场试点已经全面推进,无法促进设备的稳定性,影响了施工工作的有效实施。
所以,在这种执行条件下,为了促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稳定性,需要将智能电能表应用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
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能为供电公司提供较大便利条件,为各个环节提供依据,还能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优化使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使用。
智能电表集中安装工程方案

智能电表集中安装工程方案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能电表作为一种新型电力计量设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智能电表的特点是具有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性,能够实现远程抄表、用电监控、远程控制等功能,为电力管理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手段。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表已经在很多地方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是由于智能电表的安装和管理相对繁琐,因此需要对智能电表的集中安装工程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实施。
二、需求分析1. 提高用电管理效率:通过智能电表的集中安装,可以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抄表,提高用电管理的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差错率。
2. 保障用电安全:智能电表集中安装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用电安全隐患,确保用户用电安全。
3. 降低能源消耗:通过智能电表的用电监控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及时了解用电情况,从而调整用电行为,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4. 规范用电行为:智能电表集中安装可以实现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精确监控和分析,为用电行为的规范提供数据基础。
三、方案设计1. 安装位置选择:智能电表的集中安装需要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一般应该选择在户外电表井或者配电房内进行集中安装,以保证安装位置的通风、防潮和安全。
2. 安装设备选型:根据具体的用电需求和安装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智能电表设备,需要考虑设备的通信方式、数据采集方式、计量精度等因素。
3. 网络搭建:对智能电表集中安装后需要建立通讯网络,以实现智能电表设备之间的数据互联和远程管理。
四、工程实施1. 现场准备工作:在进行智能电表集中安装工程前,需要对安装位置进行清理和准备工作,确保安装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2. 设备安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智能电表设备进行安装,确保设备安装牢固、接线正确、无松动和漏电现象。
3. 网络搭建:进行智能电表设备的网络搭建工作,包括网络线路的铺设、通讯设备的配置和连接等工作,确保智能电表设备能够正常通讯。
电力行业中的智能电能表安装及使用指南

电力行业中的智能电能表安装及使用指南智能电能表是电力行业中的新一代计量装置,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实现自动采集电能使用信息和远程传输数据,为电力供需平衡、能源管理和用户计费提供了强大支持。
本文将介绍智能电能表的安装及使用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智能电能表。
一、智能电能表的安装1. 安装环境准备在安装智能电能表之前,首先要做好安装环境的准备工作。
确保安装位置没有遮挡物,避免阳光直射;同时,要防止磁场和电磁辐射的干扰,避免在电能表附近布置其他电器设备。
2. 选择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对于确保智能电能表的正常使用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电能表应安装在进线侧的供电设备上方,离进线处较近,便于监测整个供电系统的电能使用情况。
3. 安装步骤(1)关断电源:在安装智能电能表之前,务必要切断供电电源,以免发生触电等意外事故。
(2)拆卸原电能表:拆卸原电能表前,应先将电路负载放空,使其不带电,然后使用正确的工具拆卸原电能表。
(3)设置接线:将智能电能表的线缆正确接入进线端和负载端,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4)重新接通电源:在完成好接线后,再重新接通电源,确保智能电能表正常供电运行。
二、智能电能表的使用1. 功能与特点智能电能表具有以下功能和特点:(1)自动抄表:智能电能表可以自动采集电能使用信息,实现远程抄表,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2)远程通信:智能电能表可以与电力公司的管理系统实现远程通信,实时传输电能使用数据,方便电力公司进行计费和数据分析。
(3)异常检测:智能电能表具备异常检测功能,可以监测电能使用的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帮助用户发现并解决用电问题。
(4)数据显示:智能电能表可以显示当前的用电情况,包括功率、电流、电压等数据,帮助用户了解用电状态,并采取节能措施。
2.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智能电能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定期维护:保持智能电能表的清洁和正常工作状态,定期检查表盘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智能电能表在青海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1 概 述
随着 电能表技 术 的迅 速发展 , 短十几 年 , 短 电
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 的要求 , 设计 出基
于电子集成电路 , 加上远传通信功能 , 以与主站 可 联 网并采用软件进行控制的电能表。与感应式电 表相比, 智能电表不论在性能还是在功能上都具 有很大的优势 。智能电能表实际上是一个数据采 集终端装置 , 该装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在数据采 集处理部分利用 目前国内技术已十分成熟的全电
琳
( 青海省 电力公司 电能计量检定中心 , 青海 西宁 8 0 1 ) 10 6
要 :文章阐述 了用 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以及用 电信息采集系统具备 的功 能和智能 电能表在青
海 电网用 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中的应用 。指 出利用先进 的智 能电能表是解决 电力用户 “ 全覆盖 、 全采集 、 全 费控 ” 的有效手段 。 关键词 :电能计量 ; 智能 电能表 ; 用 电采集
第 3 第 4期 O卷 21 年 1 0 1 2月
青 海 电 力 QN H IE E T I O R I G A L C RCP WE
V0 . 0 No 4 13 .
De ., 01 c 2 1
智 能 电能表在 青海 电网用 电信 息 采 集 系统 建 设 中的应 用
智慧用电系统电表设计方案

智慧用电系统电表设计方案智能用电系统电表设计方案1200字引言智慧用电系统电表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器、通信模块和计算模块的电表设备。
它能够实现对电力负荷、能耗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控制,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用电管理服务。
本文将针对智慧用电系统电表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设计要求1. 数据采集:电表能够实时采集电能使用量、电流、电压等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分析。
2. 数据分析:电表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负荷曲线、能耗统计等报表,并提供相应的可视化界面。
3. 控制功能:电表能够实现对电力负荷的远程控制,实现按需调节用电量的目的。
4. 报警功能:电表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负荷异常、过载等情况,并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
硬件设计1. 传感器选择:电表应该采用高精度的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通信模块选择:电表应该集成带有网络连接功能的通信模块,可以通过以太网、无线网等方式与数据中心进行通信。
3. 处理器选择:电表应该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能够支持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
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电表的软件应该实现电能使用量、电流、电压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并将其传输到数据中心。
2. 数据分析:电表的软件应该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负荷曲线、能耗统计等报表,并提供可视化界面供用户查看。
3. 控制功能:电表的软件应该实现对电力负荷的远程控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节用电量。
4. 报警功能:电表的软件应该实时监测电力负荷异常、过载等情况,并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
系统设计1. 数据传输:电表通过网络连接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分析。
2. 数据存储:数据中心应该具备大容量的存储能力,能够存储电表采集的大量数据。
3. 数据分析:数据中心应该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表。
4. 用户界面:数据中心应该提供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让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负荷曲线、能耗统计等报表。
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电能计量设备,它能够采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包括电能、电压、电流、功率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帮助用户实时监控和管理电力系统,提高用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首先,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智能电表,另一部分是数据采集模块。
智能电表负责实时采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包括电能、电压、电流、功率等,然后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模块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采集模块可以通过各种通信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等,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供用户进行查询和分析。
接下来,我们具体介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首先,智能电表的设计需要考虑采集的数据类型和精度等因素,这将决定电表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编程。
硬件配置主要包括电表芯片、传感器、功率分析器、存储器等。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电表编程、通信协议、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在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方面,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精细化设计和编程,确保采集的数据能够准确、稳定地传输到数据采集模块中。
其次,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需要考虑通信协议、数据解析、存储和传输等因素。
数据采集模块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方式,包括串口通信和以太网通信等,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
同时,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比如GPRS、NB-IoT等,将数据传输到基站或云端。
在数据的解析、存储和传输等方面,也需要根据需求进行精细化设计和编程,确保数据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传输。
最后,为了实现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因素,包括系统的维护和升级、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用户数据的保密和安全等。
这些因素都将对系统的性能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高度重视和精心考虑。
综上所述,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电能计量设备,它能够采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帮助用户实时监控和管理电力系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四表合一模块标准化设计

附件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四表合一模块标准化设计一、整体架构(一)系统架构整体架构分为终端设备层、网络通信层、前臵解析层、数据层、应用层五部分。
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智能电表图1:系统架构图其中终端设备层水、气、热表计,通过通信模块与智能电表或集中器的采集模块相连,将采集回来的数据上传至主站前臵解析层;前臵解析层将数据根据水、气、热表计通信协议进行数据解析上送数据层;数据层按照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存储,同时将水、气、热表采集示数同步到营销基础数据平台。
应用层调用数据层数据进行数据展示和报表查询等业务功能,同时和营销业务应用通过接口实现客户档案及电表示数的同步。
(二)系统改造1.计量装臵改造(1)水、气、热计量装臵改造协商统一水、电、气、热表计通信协议,开发基于水、电、气、热表计统一通信协议的水、气、热计量装臵。
(2)集中器及通信模块改造电力公司对集中器及通信模块进行软件升级,实现接受水、电、气、热表计档案,自动搜索表计,自动生成抄表路由等功能;能在规定时段抄收水、电、气、热表计的数据,并分类存储多日多表记的冻结数据。
(3)计量装臵检测系统改造为保证水、电、气、热表通信做到互联互通,需要对集中器通信模块、电能表通信模块、水气热表计的通信模块进行性能和协议一致性测试验证2.采集系统功能扩展(1)前臵解析协议扩展根据协商统一水、电、气、热表计通信协议,采集系统开发前臵解析的应用程序。
(2)数据表结构扩展根据统一的水、电、气、热表计的数据模型,采集系统完善数据库表结构。
(3)业务应用扩展根据统一的水、电、气、热表计的业务模型,采集系统开发相应的业务应用及系统接口。
(4)硬件扩容按照建设原则,为不破坏原有采集系统的业务应用,需要为水、电、气、热表计接入增加独立的前臵机、任务调度硬件设备。
二、业务架构图2:业务架构图(一)档案管理实现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自动同步客户档案、设备档案、参数档案信息;查询存在异常的档案信息,并支持手动同步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数据来源基础数据平台)用户信息档案的业务流程,确保采集系统中的水、气、热用户信息与表计信息与营销系统保持一致。
智能表具施工方案设计

智能表具施工方案设计背景:智能表具是一种将传统电表升级为可远程监控、自动计费的新型电表。
因其具有节能、减少人工抄表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表具的施工方案设计。
一、安装位置智能表具应安装在接线箱内。
同时,应充分考虑通风、防水等因素,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安全隐患。
二、线路接入电表需要与电网连接,因此智能表具的线路接入需要专人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接入后需进行线路检测和测试,确保线路的稳定和安全。
三、数据采集智能表具需要采集用户的用电数据。
1.数据采集方式可采取有线或无线方式。
无线采集方式包括GPRS、NB-IoT等。
2.采集频率应根据用户用电情况,设置适当的采集频率,节约采集成本。
四、数据传输智能表具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1.传输方式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方式。
无线传输方式包括GPRS 等。
2.数据安全传输过程中需要加密保护数据的安全。
五、安装验收安装验收是确保智能表具安装质量的重要步骤。
1.验收标准验收应按照相关标准严格进行。
2.设备质量应检查设备是否合格,避免因设备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
六、安全措施智能表具施工过程需要注意安全。
1.操作人员安全操作人员应穿戴电气安全设备,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2.设备安全应为设备安装保护措施,避免设备被破坏或损坏。
结论:智能表具施工需要详细的方案设计,从设备安装到数据采集、传输,都需要严格控制,保证设备质量和用户信息安全。
同时,应特别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最新版用电信息采集装置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用电信息采集装置安装工程实施方案目录一、工程部施工操作手册 (1)(一)集中器安装 (1)1、三代宽带载波集中器安装 (1)2、四代宽带载波集中器安装 (5)3、微功率无线集中器安装 (6)4、窄带载波集中器安装 (6)5、II型集中器安装 (7)(二)采集器安装 (10)1、采集器安装 (10)(三)集中器调试问题及解决方法 (17)1、三代集中器 (17)2、四代集中器 (24)(四)采集器调试问题及解决方法 (26)1、三代标准型采集器 (26)2、三代简易型采集器 (31)3、四代简易型采集器 (32)(五)后台主站调试 (32)1、后台主站 (32)二、宽带通信工程标准化建设问题汇总 (34)(一)工程准备阶段 (34)(二)工程实施阶段 (37)(三)项目交付阶段 (47)(四)后期运维阶段 (48)(五)其它方面 (52)一、工程部施工操作手册(一)集中器安装1、三代宽带载波集中器安装1.1、集中器的外形尺寸图1-1 尺寸图外形尺寸长×宽×厚=290mm×180mm×95mm 净重1.2、安装准备集中器 1台机箱及机箱附件 1套四芯电缆 5米RVVP屏蔽双绞电缆(485线)/黄绿两种颜色绝缘导线(0.5mm2) 3米绝缘导线(4.0mm2) 5米工具 1套(电钻、扳手、螺丝刀、偏口钳、绝缘胶布、绝缘手套等)安装人员 2人监护人员 1人预计安装时间 2小时1.3、环境观测观察现场安装环境,测量空间尺寸,确定集中器的安装位置。
集中器的安装一般分为两种,箱变集中器安装和台变集中器安装。
箱变集中器安装如下图,集中器机箱可贴面安装在墙壁、开关柜侧面,或者其它方式固定在开关柜内。
图1-2 箱变集中器安装图台变集中器安装如下图,集中器机箱安装固定在电杆上的高度不低于2米,且不超过变压器的高度,尽量和台区总表表箱安装在一起。
图1-3 台变集中器安装图1.4、设备安装1.4.1、集中器机箱安装固定将集中器机箱固定安装在指定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电力公司智能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装置安装典型设计第1章概述1.1 目的和意义1.2 主要原则坚持效益与节约相结合的原则。
要兼顾技术性和经济性,注重推广应用典型设计的安全效益、社会效益,又要注重经济效益,节约投资成本,便于集中招标采购,防止过分追求高配置。
坚持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要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可靠的设备,确保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同时又要推广应用新技术,鼓励设计创新,确保设计方案的前瞻性。
坚持普通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面对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外部条件,在公司系统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又要保证方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指导公司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保证设计标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又要保证模块划分合理,接口灵活,组合方案多样,增减方便,便于使用。
1.3 设计依据GBl208-2006 电流互感器GB 3906-20063.6—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 7251.3-200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三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现场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一配电板的特殊要求GB/T7267-2003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计量屏及柜基本尺寸系列GBl0963.1-2005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部分:用于交流的断路器GB/T 14048.2-200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GB/T 14048.3-200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T 16936 电能计量柜GB/T17201-2007 组合互感器GB/T17215.321-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GB/T17215.322-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X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级和0.5S级)GB/T17215.323-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GB 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698.31 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通用要求DL/T698.32 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厂站终端特殊要求D12T698.33 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专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DL/T698.34 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公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DL/T698.35 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低压集抄终端特殊要求DL/T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JB/T 5777.2-2002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及计量屏(柜、台)通用技术条件JGJ l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JG 1021-2007 电力互感器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50054-1995 低压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096-2003 住宅设计规范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L/T599-2005 城市中低压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2004 电能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33-2008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Q/GDW355-2009 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Q/GDW354-2009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Q/GDW645-2009 智能电能表安全认证规范第2章总体说明设计范围智能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装置安装典型设计:适用于低压用电客户单、三相智能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装置的安装设计,设计范围包括接户线、进户线以及电能表箱内的各类设备材料的选配、技术要求等内容。
以上典型方案的设计文件包括使用说明、设备材料表和设计图,具体工程应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使用推荐方案,可适当调整。
本次典型设计中的相关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盗与防雷保护、漏电保护及其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不属于本次典型设计的重点内容,本书各典型方案对以上项目均未作专门的详细设计。
这些项目应在建筑、电气工程的整体设计中统筹考虑,并严格遵守国家、行业的相关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
2.2 概、预算编制说明主材费按订货价或参照当期市场价,直接计入预算。
主材已招标的按照招标价格计列。
电气安装工程费采用工程所在地的统一定额。
智能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装置安装典型设计第1章设计说明1.1 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低压用电客户的接户线、进户线、电能计量及用电信息采集装置安装的位置设置、基本配置、接线原则以及主要设备配置。
1.2 适用场合本设计规定了低压用电客户的接户线、电能计量及其用电信息采集装置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电力工程中低压用电客户的接户线、电能计量及用电信息采集装置设计。
1.3 设计原则1.3.1 电能计量点、采集点设置原则(1)设置原则:1)“一户一表”的每个电力用电客户应设置计量点,并装设用电信息采集装置。
2)计量点的设置应尽量接近客户负荷中心。
3)保证电气安全、计量准确可靠和封闭性。
4)应远离潮湿和尘土、震动大的位置。
5)应方便客户使用,及供电部门日常抄表、换表、维护等工作。
(2)设置位置:1)分散、零星单户住宅,计量点宜设置在客户门外和院庭门外左右侧。
2)相对集中的住宅用电,其电能表安装宜采用集中安装,计量点宜设置在负荷相对集中的位置,及其他合适的位置。
3)对多层和高层住宅视不同情况而定,计量点可采用单元集中、同楼层集中或分楼层集中(即若干楼层一个计量点)方式设置,宜集中在设置在负一层至一层半之间的墙面上、配电间(井)、表计间或其它合适的位置。
具体按下列原则办理:a)7层及以下楼房每层户数在2户及以下时,宜采用每单元集中方式设置计量点。
b)7层及以下楼房每层户数在3户及以上时,宜采用每单元同楼层集中或分楼层集中方式设置计量点。
c)7层以上楼房宜采用每单元分楼层集中方式设置计量点,每个计量点不宜超过16只表。
d)对于未安装客户服务终端的新建高层建筑,宜采用嵌入式每层集中方式设置计量点。
e)对于原已集中装设户表的高层建筑,在进行智能电能表改造时宜仍按原方式就近集中装设电能表。
4)为便于客户查询电能表数据、充值预付费金额等操作,对于高层建筑中电能表分楼层集中安装、电能表集中安装在预留竖井等电能表安装位置不便于客户操作的情况,宜装设可供客户查询电能表数据、充值预付费金额的客户服务终端。
a)客户服务终端宜单独安装在客户门口、集中安装在底楼入户大厅或其它便于客户操作的位置。
b)已装设客户服务终端的建筑,电能表宜采用单元集中、分楼层集中安装方式。
5)用电信息采集器安装在户表电能表箱内。
6)集中器的安装位置:a)集中器需通过RS-485通信采集公变总路电能表或其它电能表的,集中器应与被采集电能表安装在同一计量箱内,或就近安装独立箱体的集中器,以便连接RS-485通信线。
b)集中器与采集器、电能表只有载波通信方式的,集中器与本台区内的电源线的任意一点连接即可实现载波通信,集中器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装在户表表箱附近或其它便于运行维护的地点。
7)对于GPRS信号较弱的地下室,若采用15m天线仍然无法获得稳定的场强信号(≥20db),则通过RS-485通信线将采集终端或集中器移至室外或方便维护的地点。
1.3.2 基本配置(1)低压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及用电信息装置由智能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计量箱(低压电流互感器)、断路器及接户线、进户线等组成。
(2)智能电能表可选用本地费控或远程费控电能表,应具备独立RS-485通信接口或载波通信接口。
(3)采集器通过RS-485通信方式采集电能表信息,集中器通过载波通信方式采集采集器信息。
(4)对于载波通信电能表,则不需要采集器,由集中器通过载波通信方式直接采集电能表。
(5)集中器向主站上传采集数据,其上行通信通道优先选用光纤网络方式,否则选用GPRS/CDMA等无线通信方式,或MODEM等其它有线通信方式。
(6)对于分散安装的低压智能电能表宜选用具备载波通信接口的电能表。
1.3.3 接线原则(1)满足相关的保护接地要求。
(2)采集器、集中器端子座接线端钮的孔径应能容纳至少18mm长去掉绝缘的导线。
(3)电压、电流端子螺栓应使用防锈且导电性能好的一字、十字通用型螺栓,接线螺杆直径在终端工作电流小于40A时应不小于4M,工作电流大于40A时应不小于6M,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4)所有设备连接线两端均应按规定使用号牌或号箍。
(5)电能表连线分别用A-黄色、B-绿色、C-红色,零线用黑色,PE 线为黄绿相间色,各分相色(6)电能表进、出线应根据容量进行选择。
城市不低于BV-6mm2铜芯塑料线。
(7)在低压电缆分接箱和金属(非金属)计量箱体要采用TN-C-S接地导线,PEN线后N线和PE线应分开连接,且中性线的绝缘水平应与相线相同,其接地电阻≤10欧。
1.4 主要设备配置1.4.1 智能电能表(1)配置智能电能表,电能表技术指标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电能表准确度等级与电能表量程的选择参照DL/T 614多功能电能表和DL/T 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执行。
(3)应根据安装、使用环境,选用适用于不同工作温度范围、湿度要求及海拔高度的不同类型电能表,其型式、功能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
(4)为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的要求,电能表应具备红外接口和符合DL/T 645—2007通信规约的RS-485通信接口或载波通信接口。
1.4.2 断路器(1)进线总路断路器1)三相宜采用三相四极断路器,需满足负载电流和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选择相应的断路器2)进线断路器应按照箱内实际表位和每户用电容量计算、选配参照住宅负载系数按表。
(2)户表出线断路器宜选用双极断路器。
1.4.3 集中器1.4.3.1 功能配置表5-2 集中器功能配置表1.4.3.2 技术参数表5-3 集中器功能配置表1.4.4 采集器1.4.4.1 功能配置表5-4 采集终端功能配置表1.4.4.2 技术参数表表5-5 采集终端技术参数表≤105(窄带/宽带载波)1.4.5 计量箱(1)电能计量箱最高观察窗中心线距安装处地面不高于1.8m,单体电能计量箱下沿距安装处地面不低于1.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