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期蒙古族衣着左右衽与尊右卑左习俗
蒙古族服饰及其风俗习惯
蒙古族服饰及其风俗习惯
﹝摘要﹞
本文通过蒙古族服饰的特色及历代服饰的变化,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和审美心理,反映了蒙古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 蒙古族服饰色彩文化
服饰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产物,是人们装扮自我的“形象工程”或民族文化的“代言人”。通过服饰,人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同样,通过服饰的变化,人们也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变迁和转型。蒙古族传统社会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发展过程之后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了与现代西方文明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和对话,蒙古族传统服饰也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革新和变化的征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清朝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失去了主权,中国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蒙古族开始了近代社会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这一时期蒙古族接触西方文化主要有如下几个途径:首先,随着沙俄的殖民扩张,蒙古族大片土地被占领,随之而来的殖民统治也带来了文化和服饰的巨大变革。这种影响是较为直接和彻底的,同时也波及周边和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因此,当时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卡尔梅克、布里亚特、图瓦等部落的传统服饰纷纷开始西化,尤其是男子服饰尤为明显。其次,西方传教士和探险家的涌入,使当时包括上层社会在内的蒙古族开始接触西方人和西方文化。无疑西方人的语言、生活习俗、科学技术以及服饰都开阔了蒙古族人士的眼界,但这种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非常有限。再次,一些蒙古族人士走出蒙古草原,到日本、俄罗斯以及内地城市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教育,但这种途径只局限于社会上层、官员、留学生和为数不多的商人,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也比较有限。不过欧洲人的望远镜、茶色水晶遮阳眼镜、礼帽、西式马靴等较为实用并适合游牧生活的物件引起了蒙古族的浓厚兴趣,而且后来在蒙古草原成为一种时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但由于蒙古草原地广人稀,受气候、交通、经济以及诸多因素的制约,总体上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在这一时期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尤其是女性服饰。清末开始在很多地区大片开垦草地,蒙古族赖以游牧的草原被开垦成万亩农田,如大青山南麓的土默特、鄂尔多斯的准格尔等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经济模式的改变直接导致蒙古族价值观、生活习俗和服饰习俗的改变。而这种变迁的程度和影响范围是比较广泛和深入的。从事农业生产的蒙古族农民,既受周边民族服饰的影响,又为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在服饰上改长袍为短衣;传统牧业生产所穿的长款袍服已不适应农耕生产的需要,服饰的改变不可避免。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加之流动人口的迅速膨胀、治安管理的薄弱,导致了蒙古族居住地区土匪猖獗,社会秩序十分混乱,蒙古族珍贵的珠宝头饰和其他饰品经常遇到抢劫和掠夺,这也给蒙古族传统服饰走向衰落雪上加霜。
蒙古族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
蒙古族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
摘要:
1.蒙古族简介
2.蒙古族礼节概述
3.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含义
4.礼节在蒙古族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
正文: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主要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蒙古族礼节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礼仪观念和民族精神。其中,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是蒙古族特有的礼节之一,具有深刻的含义。
蒙古族礼节丰富多样,包括尊敬长辈、尊敬客人、祭祀祖先等各种形式。在这些礼节中,右手放在左胸口是一种表达尊敬和虔诚的方式。这一礼节来源于蒙古族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象征性地表示将心比心,以真诚和尊敬面对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蒙古族人民将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在家庭聚会中,晚辈见到长辈时会行此礼以表示尊敬;在款待客人时,主人会以这种方式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感激;在祭祀祖先时,族人会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
总的来说,蒙古族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体现了其对尊敬、虔诚和感恩的
理解。这一礼节形式简单,但内涵丰富,是蒙古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服饰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摘 要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文化灿烂。自古至今蒙古族的服饰艺术都存在着较高的审美价值。从蒙古族的出现到后来的建立元朝, 一直发展到现在, 蒙古族的服饰在人民的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现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蒙古族服饰内部却各具特色。服饰艺术是研究历史和民族风俗的宝贵实物, 从
蒙古民族服饰中, 我们可以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
目 录
CONTENTS Array
1 . 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2. 蒙古服饰的形成影响因素
3.蒙古族服饰蕴含的文化价值
4.蒙古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
5. 图片欣赏
01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1.1蒙古族服饰的四个组成部分
01首饰
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
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
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
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
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02
袍子
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
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
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
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
右衽。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
多以绸缎花边或虎、豹、水獭、
貂鼠等皮毛装饰。
03腰带
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
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
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
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
悍潇洒。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
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
美的身段。
04
靴子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
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
古靴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
根据季节选用。蒙古靴做工精细
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
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1.2内蒙古东、中、西部蒙古族服饰的区别1.鄂尔多斯的蒙古服饰主要
蒙古族不同的礼仪
蒙古族不同的礼仪
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好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蒙古族不同的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蒙古族不同的礼仪
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来客人要在院子外下马,牵马进院子。同样客人是长辈或老人时,主人要接过马缰,晚辈要像刚见面的长辈施礼请安。这都是因为蒙古族有尊老爱幼的习俗。向老人行礼,男人和女人也有差别。在克什克腾旗一带,男人把双手置于脐部鞠躬或打千(右膝前屈,左腿后弯,上体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间的礼节。)妇女则在作打千姿势时,双手扣在右膝上。行礼的同时问好“乌博格腾豪赛尤?”或“阿木日赛汗白努?”意思是问长辈及兄长好。长辈、老人也要鞠躬形式回礼问好:“阿木热白努”或“门都萨乌吉白努?”即你好,平安。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出嫁的姑娘或不到年龄的孩子不行跪礼。同辈之间只需半跪请安即可。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按称呼礼让“毛热勒吉嘎他(您请先进)”!长辈也谦让客人:“哈玛乌贵,宝!宝(不必客气请,请)!”互让几次长辈进屋。
进屋后,主人要让客人上边坐,若主人是老人,则客人请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里,以西为尊,所以总是长辈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边,东侧则为女主人或媳妇专坐的位置。不论主人、客人,在得到长辈的允许之前,一律半坐待主人吩咐坐稳时,方可盘腿就坐。
宾主落座以毕,便进一步详细问好。从老人们身体健康,孩子们平安,牲畜兴旺,草场繁盛,一直问到邻里太平。被问的人照例回答很好很好!互相问安时,即是某方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也的等到长谈中才慢慢说明。在当时是不允许说一些不吉利和不顺心的事情的。至此,迎客礼仪告一段落,大家拥坐蒙古包,开始谈日常之事。
蒙元时期蒙古族衣着左右衽与尊右卑左习俗
【摘要】蒙古族在室韦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一样皆着左衽式服饰,后来到大蒙国时期和元朝时期,大多服用右衽式服饰,只有少数妇女和侍女等服用左衽式服饰。文章对此衣衽关系进行分析,说明此衣衽关系的变化与当时盛行的尊右卑左习俗密切相关。
【关键词】蒙元时期;蒙古族;衣饰;习俗
【作者简介】董晓荣:女,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学与蒙元史
蒙古族从室韦时期始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但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蒙古族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至今犹存的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活风貌。其服饰虽吸收了突厥、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的适合于牧猎的服饰文化,但他们根据自己世代繁衍生息的广袤草原地理、气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文化。
一、蒙古族先民室韦人的衣衽关系
蒙古族的族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心和讨论的重大课题,并曾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孙进已先生认为,蒙古族的族源虽然有许多个,但其中的主源应该是室韦系各族,蒙古族是以室韦系各部为主体吸收其他各族的成分融合而成,蒙古之名就是从室韦中的蒙兀室韦音转而来。蒙古族的语言属蒙古语族,而古代居住在室韦以西的各族则大都属突厥语族[1][P112]。这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看法。在公元7-9世纪,蒙兀室韦还在额尔古纳河流域居住,《北史·室韦传》载:“夏则城居,冬逐水草,多略貂皮。丈夫索发,用角弓,其箭尤长。女妇束发作叉手
髻。”[2][P3129]《旧唐书·室韦传》载:“畜宜犬豕,豢养而噉之,其皮用以为韦,男子女人通以为服。被发左衽,其家富者项著五色杂珠。”[3][P5357]从上述记载得知,此时期的室韦人主要从事牲畜饲养和渔猎业等,经济活动具有游动性和不稳定性,其服饰也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及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紧密相关:以皮服为主。此
元末明初青花瓷鸳鸯纹的由来
元末明初青花瓷鸳鸯纹的由来
明永乐十六年(1418)叶氏墓青花莲池鸳鸯纹碗
内蒙古燕家梁青花荷塘鸳鸯纹碗
人类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审美标准在艺术上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比如唐代的磅礴大气,宋代的精致婉约,元代的剽悍粗犷,明代的简约端庄,清代的富丽堂皇,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然,有个体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审美进行有别于大众的艺术创作,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图案、纹饰,作为可视觉艺术的其中一个表现形式,也或多或少映衬着朝代更替而带来的文化流变。
莲池鸳鸯纹或者说荷塘鸳鸯纹在元末明初青花瓷的纹饰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是馆藏还是出土的器物,都存在一定数量的鸳鸯纹。仔细观之,除部分鸳鸯是前后位置(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花莲池鸳鸯纹菱花口式盘、辽宁省博物馆藏青花开光松竹梅纹八棱罐)外,多数鸳鸯纹呈现并排或左右相对的位置,并且鸳与鸯所处的相对位置或左或右,比如2006年内蒙古包头市郊区燕家梁出土的青花荷塘鸳鸯纹碗中的鸳(雄鸟)在右而鸯(雌鸟)在左,而1960年南京中华门外郎宅山明永乐十六年(1418)叶氏墓出土的青花莲池鸳鸯纹碗却是鸳(雄鸟)在左而鸯(雌鸟)在右。类似的例子尚有很多,在此不赘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工匠随意而为之,还是正如前述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果?
汉人推翻蒙元政权之后,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既有所扬,亦有所弃,左右尊卑关系的变化便是其中表现之一。关于这一点,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作了精妙阐述:“唐宋,左
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为上。元,左右丞相、左右丞,则以右为上;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亦右为上也。明六部左右侍郎、左右都御史、左右给事中、左右布政使,仍以作为上。”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定稿版
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我的研究报告研究问题:
为什么各个名族的衣服是不同的,男女服饰有什么特点?
研究的过程:
1.观看各种关于少数名族的文化材料。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名族的服装。
研究成果:
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季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钟爱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保安族:
保安族男子平时穿白布衫,青布坎肩,黑、蓝、灰色长裤,头戴布制黑、白色圆顶小帽;喜庆节日喜欢穿翻领、大襟、镶边的黑色条绒长袍,腰束15尺长的彩色长带,头戴礼帽,足蹬牛皮长筒靴;冬天穿褐色翻领皮袄。妇女穿大襟袄、坎肩,多以灯芯绒为原料,喜紫红色、绿色等艳丽的色彩,并镶有花边;一般要戴盖头,姑娘戴绿的,少妇戴黑
的,老妇戴白的;少女平日梳长辫,戴彩色纱巾,节日戴红、绿色礼帽。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引以为自豪的手工艺品,也是最具特色的佩饰,同时还是表达男女爱情的信物和馈赠亲友的礼品。其工艺精巧,外形美观,锋利耐用。
哈尼族:
蒙古民风民俗
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顾站冠元代流行于蒙古族妇女中的一种高帽。长约一尺,筒状,外包丝绸织物。花色品种各异,上面还装饰着各式珠宝及美丽的孔雀毛。根据所戴的“顾姑冠”可识别其身分和社会地位。在电影《马可·波罗》、《成吉思汗》中都可见到戴着这种冠帽的妇女。蒙古靴服饰工艺品。有皮靴、布靴(马海靴)之分。《马可·波罗游记》载:“应知大汗赐一万二千男爵袍服各十三次,并附以名曰不里阿耳之驼皮靴一双,靴上绣以银丝,颇为工巧。”不里阿耳靴即香牛皮靴,以补花盘肠纹做装饰。女用布靴常以通体杏花、山丹、牡丹等花草纹与佛手、D字纹、八结肠纹和云卷纹装饰。摔跤服及摔跤靴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五蝠捧寿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外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摔跤靴则是摔跤
专用鞋。坚韧、厚实,靴子上有皮带,穿时将靴底和靴筒缠绑牢固,以防滑倒和踢脚时脱落,且便于勾缠对方。葬俗一般不设灵床,没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放哀乐。传统的丧葬方式有天葬、火葬、土葬三种。现在普遍施行土葬,给死者更换新衣,或裹白布,也有净身涂酥油者,连同死者生前用物一同入棺,入后请喇嘛念经。之后前去墓地埋葬。禁忌蒙古族从远古时代就崇尚火,因此形成了一些与火有关的禁忌,如到蒙古包中做客,不能往火中洒水、扔东西,更不能吐痰或将火踩灭。蒙古人还忌用手指着天空中的星星,这与崇拜天的原始信仰有关。进蒙古包要将马鞭立于门侧,不能带入包内。绝不能打牛、马的
元代蒙古族的服饰
元代蒙古族的服饰
与契丹族一样,蒙古族也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草原民族。所以其民族服装非常简洁。
冠帽可以说是蒙古族男女服饰中非常鲜明的特征。蒙古族贵妇所戴的顾姑冠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据学者研究,制作顾姑冠主要以桦木做骨架,外面包有红绢,用金帛作顶。冠顶上用柳枝或细铁丝做一个高起的细架,上面包有青毡,整体上大下小。贵族妇女所戴顾姑冠的上面装饰十分华贵,宝石、珍珠、彩珠、翠花、琥珀、织锦、孔雀毛等物品为顾姑冠增添了炫目光彩。现在保存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元世祖皇后画像和陕西蒲城洞耳村墓中壁画中妇女头上所戴顾姑冠都是其身份和地位的显示。男子冬天戴帽子、夏天戴笠子。笠子顶有尖有圆。除此之外,元代蒙古族男子还流行一种名为瓦楞式的帽子,陕西西安元代段继荣墓中出土的彩绘陶俑就戴有瓦楞帽。贵族男子冬天所戴的帽子多用贵重皮毛制成。
棕色罗刺绣花鸟纹夹衫内蒙古元代集宁路故城出土
印金花卉绫长袍内蒙古集宁路故城遗址出土
据文献记载,蒙古族男子发式均为“婆焦式”,这种发式大致就是先把头发分成四部分,脑后的一部分剃光,前部的一部分修剪成桃形、尖角形等形状,左右两边各编成辫子,结成环形,分别垂在两耳旁。元代皇帝的画像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发式。
蒙古族传统服饰无论男女服饰皆主要以袍服为主,着长靴,男子袍服较短,通常在膝盖上下,腰间束带,女子袍服长度通常至脚踝。袍服领子多样,既有方领,也有圆领和交领,左右衽兼有。
头戴荷叶帽,身着长袍,胸扎护围,腰束带的男舞者河南焦作西冯村出土
对坐图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出土
在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服饰逐渐受到汉族服饰的影响。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出土的一幅墓主人夫妇对坐图中,男主人头戴折沿带披帽, 身着束袖长袍,腰扎包肚,足蹬红靴。女主人头戴元代流行的蒙族妇女冠式—“顾姑冠”,身着宽大袍服”,西侧男侍留蒙人“婆焦”发式,身着左衽长衣,束带悬囊,足蹬筒靴,腕搭拭巾,怀抱长杖。东侧女侍,辫发,上衫下裙,外罩半臂。这一幅壁画,既有蒙古族男女典型的装扮,又有汉族服饰的影子,可谓是元代蒙古族服饰的最好写照。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相关推荐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
历史趣闻元朝男子服饰 元代男子服饰的特点 蒙古族汉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元朝男子服饰元代男子服饰的特点蒙古族汉化
导语:元代官服蒙古族入关之前,披发椎髻,冬戴帽,夏戴笠。他们的皮帽、皮袄、皮靴,多用貂鼠、羊皮制成。皮袄通常是右衽、方领。灭南宋之后,种
元代官服蒙古族入关之前,披发椎髻,冬戴帽,夏戴笠。他们的皮帽、皮袄、皮靴,多用貂鼠、羊皮制成。皮袄通常是右衽、方领。灭南宋之后,种族等级森严,全国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许多部门及地方官,大多由蒙古贵族充任,各种副职由色目人担当。由于种族有高低、贵贱之分,自然会在服饰上有所反映,蒙古贵族衣着华丽,色目人次之,汉人、南人大多衣着襕褛。蒙古族入关以后,除保持固有的衣冠之外,还引进了汉族朝祭服饰,如冕服、朝服、公服等。男子公服以长袍为主,以罗制成,大袖盘领,右衽。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男子发式蒙古族的发式,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婆焦」,它像汉族儿童留的三搭头,即在头顶正中交叉剃出两条直线,然后把脑后四分之一头发剃去,正面四分之一剃去或剪成不同的样式,有尖角形、寿桃形,覆盖在前额,把左右两侧的头发编成辫子,披在肩上。
男服服饰:
冕服:
天子衮冕服。
皇太子衮冕服。
生活常识分享
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民族服饰
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制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服装。衣领、衣襟、袖口,皆有彩色的镶边。衣扣多用绦子绣制或缀以特制的黄铜琉璃扣子。从右方开襟,左方多不开叉.。男式长袍一般用深蓝色、海蓝色或天蓝色的衣料制作;女式长袍多用红色、绿色或黄色的绸缎自制成。蒙古袍按季节分为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年轻的牧人穿上长袍和马靴,紧扎腰带,显得魁梧、剽悍;姑娘穿上蒙古袍,腰间系红或绿绸带,能衬托出苗条身躯和青春之美。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用高级布料或大绒制作,靴头和靴筒上往往以金丝线绣花。图案新颖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皮愿通常用牛皮制作,分旧式和新式两种;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蹬;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蒙古礼帽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蒙古坎肩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蒙古“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在《蒙古秘史》中蒙古语称孛黑塔,汉文史籍称固姑冠、故姑冠或罟罟冠,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艳丽的首饰。这种高冠,一般采用桦树皮围合缝制,成长筒形,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
蒙古族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
蒙古族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
文章标题:蒙古族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深度解读蒙古族文化中的
尊重与传统
在蒙古族民间文化中,右手放在左胸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节。这个
简单而又富有内涵的举动,代表着蒙古族人对于尊重、传统和礼仪的
尊崇。在蒙古族的日常交往中,这一行为体现了他们对于他人的尊重
和自身身份的认同,也表达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珍爱和传承。本文
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蒙古族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深度解读: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的历史渊源
蒙古族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特色的民族,其历史和文化深邃而丰富。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蒙古族民族形成初期。
据史料记载,蒙古族的祖先们就已经形成了将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仪
习惯,作为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的表达。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这一
礼节逐渐成为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仪式,成为了蒙古族文化的
一部分。
二、广度解读: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蒙古族的文化中,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礼仪,
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代表了蒙古族人对于尊重的态度。在蒙
古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而右手放在左胸口的
礼节则成为了尊重的具体表现。这一行为也体现了蒙古族人的传统情怀。蒙古族作为一个注重传统的民族,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
承在这一礼节中得到了体现。另外,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也表达了
蒙古族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待他人的善意。
总结与回顾: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右手放在左胸口的礼节的深度和广度解读,我们深刻领会了这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推荐
蒙古也就是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其民族的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民族烙印。以下是店铺为你推荐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推荐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饮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全羊汤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现在已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俗称“抢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哈达是蒙古族表达自己欢迎的必备物品,当地的牧民会对于蒙古族人活着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进行赠送哈达。那么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
元代蒙古族男女服饰
元代蒙古族男女服饰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及纹样上表示。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平日燕服,多穿窄袖袍。地位低下的侍从仆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袍服的形制,除辽金通用者外,还有一种样式,为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左图为戴瓦楞帽、穿袍服、半袖衫的骑士;中图为穿袍服、半袖衫的男子;右图为穿袍服、围腰的侍从。
元代蒙古族男女服饰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及纹样上表示。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平日燕服,多穿窄袖袍。地位低下的侍从仆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袍服的形制,除辽金通用者外,还有一种样式,为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左、中图为扎巾、穿袍服、围腰的侍卫;右图为戴幞头、穿袍服、着革靴的侍卫。
辽金元服饰敦煌壁画中戴折檐暖帽,穿窄袖袍,半臂、戴云肩、束玉胯带,穿络缝靴的行香贵族,腰带上所挂物件为银麟牌,身后戴钹笠、翻领袍的行香者。
元代织金锦袍与半袖本图为织金锦半袖展示图。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历代。织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现。至于汉族服饰上得到运用,时间大约在东汉或东汉以后,而且主要在宫廷中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服饰织金的风气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宋代贵族服饰用金,在技术上已发展到了十八种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蒙古族在室韦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一样皆着左衽式服饰,后来到大蒙国时期和元朝时期,大多服用右衽式服饰,只有少数妇女和侍女等服用左衽式服饰。文章对此衣衽关系进行分析,说明此衣衽关系的变化与当时盛行的尊右卑左习俗密切相关。
【关键词】蒙元时期;蒙古族;衣饰;习俗
【作者简介】董晓荣:女,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学与蒙元史
蒙古族从室韦时期始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但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蒙古族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至今犹存的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活风貌。其服饰虽吸收了突厥、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的适合于牧猎的服饰文化,但他们根据自己世代繁衍生息的广袤草原地理、气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饰文化。
一、蒙古族先民室韦人的衣衽关系
蒙古族的族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心和讨论的重大课题,并曾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孙进已先生认为,蒙古族的族源虽然有许多个,但其中的主源应该是室韦系各族,蒙古族是以室韦系各部为主体吸收其他各族的成分融合而成,蒙古之名就是从室韦中的蒙兀室韦音转而来。蒙古族的语言属蒙古语族,而古代居住在室韦以西的各族则大都属突厥语族[1][P112]。这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看法。在公元7-9世纪,蒙兀室韦还在额尔古纳河流域居住,《北史·室韦传》载:“夏则城居,冬逐水草,多略貂皮。丈夫索发,用角弓,其箭尤长。女妇束发作叉手髻。”[2][P3129]《旧唐书·室韦传》载:“畜宜犬豕,豢养而噉之,其皮用以为韦,男子女人通以为服。被发左衽,其家富者项著五色杂珠。”[3][P5357]从上述记载得知,此时期的室韦人主要从事牲畜饲养和渔猎业等,经济活动具有游动性和不稳定性,其服饰也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及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紧密相关:以皮服为主。此时期室韦人的服饰是左衽式的,当时居住在室韦周边的突厥、契丹等族大多着圆领窄袖长袍、束腰、穿短靴等适合于游放狩猎生活的服装,衣衽皆左衽式。突厥奴隶主政权控制大漠南北后,鞑靼、室韦等部役属突厥部,居住在突厥东北,与突厥比邻。《北史·突厥传》载:“其俗:被发左衽,穹庐毡帐,随逐水草迁徏,以畜牧射猎为事,食肉饮酪,身衣裘褐。”[2][P3287]《隋书·突厥传》载:“其俗:畜牧为事,随逐水草,不恒厥处。穹庐毡帐,被发左衽,食肉饮酪,身衣裘褐,贱老贵壮。”[4][P1864]从上述记载得知,突厥人住穹庐毡帐,随逐水草迁徏,所着裘褐皆左衽式。室韦部长期以来与契丹比邻,关系密切。《旧唐书·契丹传》载:“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在京城东北五千三百里,东与高丽邻,西与奚国接,南至营州,北至室韦。”[3][P5349]后来室韦又成为辽朝的番国,受契丹文化影响颇深,在语言和风俗上有明显的共同性。《契丹国志》卷26载:“(室韦)盖契丹之类,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夏则城居,冬逐水草,有南室韦、北室韦。其俗,丈夫皆盘发,衣服与契丹同……”[5]契丹建国以后,到太宗时期,统一规定了国制与汉制的衣冠制度,与政治上实行的“胡汉分制”的制度一致。北面官与契丹人穿契丹国服。一般契丹男人的服装为“髡
发左衽”,妇女服饰为直领左衽。这从辽代墓室壁画、出土实物中得到证实。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壁画《宴饮图》正中的墓主人身着圆领窄袖左衽红色长袍,腰系带[6]。库伦辽墓壁画《出行图》上的女主人穿左衽浅色绿袍,系红色腰带[7]。当时突厥、契丹以外也有很多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以左衽为主。当时的室韦人深受周边的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衣着左衽式服饰为主。
二、蒙元时期蒙古族服饰的衣衽关系
1.蒙古国时期
从公元9世纪始,蒙古先民室韦人开始走出额尔古纳河南岸的深山密林,开始西迁,渡腾汲思海到达鄂嫩河上游的不儿罕山(大肯特山),并驻牧于此。从此室韦人与中原王朝和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从而促进了自身的迅速发展。到13世纪初,蒙兀室韦为主体发展而来的蒙古部落不断强大,统一了蒙古高原。此时期蒙古人的服饰与室韦时期相比有较大的发展,也有了形制上的变化。室韦时期皆着左衽式服饰,但到13世纪,蒙古部落主要着右衽式服饰,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左衽式服饰有了明显的区别。宋人彭大雅在成书于1237年的《黑鞑事略》中记载:“其服,右衽而方领,旧以毡毳革,新以紵丝金线,色以红紫绀绿,纹以日月龙凤,无贵贱等差。”[8][P65]1253-1255年间游历到蒙古地区的法国旅行家鲁布鲁克看到当时蒙古妇女服饰时说:“穿一件同修女的长袍一样宽大的长袍,而且无论从那一方面看,都更宽大一些和更长一些。这种长袍在前面开口,在右边扣扣子。在这件事上,鞑靼人同突厥人不同,因为突厥人的长袍子在左边扣扣子,而鞑靼人则总是在右边扣扣子。”[9][P120]从而看出当时蒙古人服饰与突厥人的服饰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衣衽关系方面。1978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大苏吉乡明水墓出土了一批蒙古汗国时期的丝织品[10],其中出土一件织金锦长袍,呈黄褐色,交领右衽,肥大拖地,窄袖口,束腰,衣料考究,做工精细。说明蒙古汗国时期的蒙古人服用的袍服以右衽为主。
2.元代蒙古服饰衣衽关系
元代蒙古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质孙服。质孙服是蒙元时期大汗颁赐的统一颜色的出席质孙宴会的礼服。质孙服最早见史乘的是窝阔台时代。窝阔台在继承汗位的宗王大会期间慷慨赏赐,大宴亲贵。质孙宴上“他们每天都换上不同颜色的新装,边痛饮,边商讨国事。”
[11][P217]贵由汗时代到过蒙古地区的意大利旅行家加宾尼也目睹了当时选汗大会的盛况,他说蒙古人搭起巨型的白色大毡幕,大宴宾客,宴会期间:“第一天他们都穿白天鹅绒的衣服、第二天………那一天贵由到帐幕穿红天鹅绒衣服”[9][P63]从加宾尼的记载中可看出,到贵由汗的时代,质孙服已开始有了制度化的规定,即不仅每天更换一种颜色,而且要求颜色统一。
进入元代,服饰制度更加完善,到公元1321年元英宗时期对“天子之冕服,皇太子冠服,天子质孙服,天子之五辂与腰舆,象轿,以及仪卫队仗,下而百官祭服、朝服,百官之质孙,以及於工庶人之服色”[12][P1930]有了定制。《元史·舆服志》载:“(英宗)命礼仪院使人思吉斯传旨,令省臣与太常礼仪院速制法服。八月,中书省会集翰林,太常礼仪院官讲议,依秘书监所藏前代帝王冕法服图本,命有司制如其式。”[12][P1933]百官公服“制以罗,大袖,盘领,俱右衽。”[12][P1939]《元典章·服色》载:“公服,俱右衽,上得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