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推荐文档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827f3caee06eff9aff807db.png)
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梳理11一、磁体:1、磁性:具有吸引铁、钻、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内部相反)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五、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知识梳理2】一、电磁铁: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1、作用力方向影响因素:电流方向、磁感线(或磁场)方向。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5945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5.png)
第一章热能的转化
一、热能的定义
热能(thermal energy)是由物质中的分子运动产生的、具有可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一种能量形式。
二、热能的转化
1.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热能可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汽车的发动机就是一个应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车发动机将燃烧燃料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按照操纵者的要求运动。
2.热能转化为电能:热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中,利用燃烧燃料的热能来汽化水,使蒸汽的温度和压强上升,用汽车发动机原理使汽车发动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输入我们的家中,使用电器,实现用热能转化为电能。
3.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热能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量转化为化学能,在火药、煤气、氢弹等产品中,都是利用热量转化为化学能,来实现大量的能量的源泉。
三、热能的应用
1.在水力发电中,利用蒸发的热量使水蒸发,然后利用蒸汽进行相应的动力,将其转化为电能,最终输入家庭使用;
2.火力发电:在火力发电厂中,利用燃料燃烧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驱动汽车发动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然后输入家庭使用;
3.在化工工业中。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59a76ffb0740be1e640e9a9a.png)
浙教版科学八下八年级下第一章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不同,原子种类肯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洁物。
纯洁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
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表示物质的符号1、化学式确实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⑴表示某种物质〔纯洁物〕⑵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⑶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⑷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⑸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65363bbcd126fff6050b06.png)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总复习第一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86c3e33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0.png)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浙教版科学八下八年级下第一章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为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出现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形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形成5、原子轻易形成的物质:金属和液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模型质子(带正电)夸克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拎正电)中子(不磁铁)夸克(不显出电性)核外电子:(拎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相同,原子种类一定相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分散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钠原子丧失电子--构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获得电子--构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形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共同组成物质的元素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共同组成的清澈物。
化合物:由相同种元素共同组成的清澈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
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则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表示物质的符号1、化学式的确认依据:由实验测量共同组成,无法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则表示的意义:⑴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⑵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⑶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⑷则表示物质分子的形成⑸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多少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完整版)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61af1d680203d8cf2f241f.png)
浙教版科学八下八年级下第一章电和磁1、任何磁体都有南、北两极,当磁体被分割几段后,每段磁体上仍然都有N、S极;而且两磁极的磁性最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3、每一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
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在该点小磁针才N极所指的方向。
磁体周围磁场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4、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因此存在地磁场。
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5、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这一模型。
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电能生磁。
7、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为以导线上的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分布的面与导线垂直。
8、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极性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关系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9、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是否带铁芯、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10、电磁铁的磁性主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主要应用如电铃、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11 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1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发生转动,但转到平衡位置就不动了。
13、直流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一个关键、重要的部件,它使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能不停的转动。
14、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动力设备。
1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从而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
16、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果电路不闭合,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但在导体两端会有感应电压。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可用右手定则。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acca0b9bd64783e09122bfb.png)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要点归纳整理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2、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4、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5、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6、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 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9、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0夹角,叫磁偏角。
11、奥斯特实验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12、直线电流的磁场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分布规律: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个同心圆,离直线电流越近,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7bc322a7f5335a8103d220a8.png)
浙教版科学八下八年级下第一章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模型质子(带正电)~夸克一、原子的结构:i原子:*L原子核:(带正电)L中子(不带电)—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一一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一一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
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表示物质的符号1、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⑴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⑵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⑶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⑷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⑸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ca75c416137ee06eef9182a.png)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5a23b7964bcf84b9d57bc2.png)
4、电磁感应中能量变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①导线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②磁体的强度
③切割导线的条数(线圈匝数)④切割导线的有效长度
5.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
0.02 秒、频率是 50 赫。
八、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比较: (都包括定子和转子)
原子是化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石墨等碳的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等等
....*....*....
*.....
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 金刚石、
五、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质 子 :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浙教版科 学八年 级下册 全册知 识点梳
理
原子核
(带正电)
浙教版科 学八年 级下册 全册知 识点梳
理
浙教版科 学八年 级下册 全册知 识点梳
理
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 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 也有南北极; 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 安培定则 判断螺线管磁极
【知识梳理 2】
一、电磁铁:
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
优点:( 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 ( 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
断路器的接法:串联接在火线上。
工作原理: A、电流不是很大,电路正常;
B、当电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 双金属片被过大电流过度加热, 两金属片受
热膨胀,但由于膨胀程度不同,造成金属片弯曲,顶撞锁簧装置,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接触断
开,电路切断。
....*....*....*.....
6、插座: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67eda7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b.png)
探究技能:观察、测量、分类、实验设计与操作等
探究态度:好奇心、实事求是、合作与交流等
复习方法
第四章
制定复习计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整理知识体系
将知识点进行分类 整理,形成知识框 架
重点难点要突出, 标注清楚
及时复习巩固,加 深记忆
结合实际,将知识 点应用到生活中
练习解题技巧
掌握基础知识: 先回顾课本, 确保理解基本 概念和原理。
刷题:多做练 习题,熟悉题 型和解题思路。
归纳总结:对 错题进行归纳, 找出自己的薄 弱环节,重点
攻克。
模拟考试:参 加模拟考试, 提高解题速度 和应试能力。
参加辅导课程
参加辅导课程可以获得专业 的指导和帮助
辅导课程可以帮助巩固知识 点,加深理解
针对不同学生的弱点进行个性化训练,提高复习效果。 通过练习和测试,发现学生的弱点,并制定相应的强化训练计划。 强化训练应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难度。 强化训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复习内容:重点知识梳理, 难点突破
时间安排:约3周时间,每 周完成一个专题
第三阶段:模拟考试和冲刺复习(约1周)
模拟考试:进行全真模拟考试,让 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
复习进度:每天安排相应的复习内 容,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冲刺复习: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 重点复习,强化知识点掌握
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和人类的起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3c28ad0680203d8ce2f247b.png)
、离子符号的表示:
Na+ Cl-
+ , 碳酸根离子 CO32-
、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1)、元素符号前面: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如2N、2H2、2Mg2+等。
2)、元素符号右下角:表示构成每个分子(或原子团)的某原子个数。如H
原 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物质 元素 离子 分子 原子
正 电的 阳离子;非金属原子容易 得到 电子,形成带
阴 离子
组成
时,是指从 宏观 上去看这种物质,纯净物看它由哪些 元素 组成,混
物质 组成;描述物质的构成
时,是指从 微 观上看这种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电和磁
、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 铁 、 钴 、 镍 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 磁体 。
磁极 ,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 南极S 、 北极N 。磁极间存在相
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 吸引 。使原来没有 磁性 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
、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一价氢钾钠银,二价氧镁钙钡锌,铝是正三单质零,负一氟氯和溴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化合价有正、负之分;
在化合物里,通常金属元素显正价(氢为+1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氧显-2价);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分 子 原 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但在核变化中可以再分 联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这些原子又可构成新的分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226295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6.png)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磁性是指物质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其中铁质的磁体叫做磁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化是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因此,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是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它们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磁感线不相交,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三、地磁场:地磁场是指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这个现象首先由我国宋代的XXX发现,磁针在指向真北方的同时,还会偏离一定角度,这个角度叫做磁偏角。
四、电生磁: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
通电螺线管的两端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
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做电磁铁。
当电路中有电流时,测电笔会发出声音或者亮灯,表示电路通电。
3、用电安全:①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器;②不要在使用电器时接触水或者其他液体;③不要随意拆卸电器;④不要在电器过载时继续使用;⑤不要在电器损坏时继续使用;⑥不要在电器故障时自行修理,应该找专业人员维修;⑦不要在插头插座上拉扯线缆;⑧不要将电器插头插入不匹配的插座中;⑨不要在电器使用时离开现场。
2019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2019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cf3b8c7f705cc175527095f.png)
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梳理1】一、磁体: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内部相反)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五、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知识梳理2】一、电磁铁: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1、作用力方向影响因素:电流方向、磁感线(或磁场)方向。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278f0d93195f312b3169a5dc.png)
浙教版科学八下八年级下第一章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
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表示物质的符号1、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⑴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⑵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⑶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⑷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⑸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 地磁场 。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 地磁场 的作用。
地磁场与 条形磁铁
的磁场相拟,地磁的 N 极在地理南极 附近。 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
极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4、电流的磁场: 奥斯特 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 磁场 ,即电流的磁场;电
流的磁场方向跟 电流 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 条形磁铁 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
断电 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 电流的大小 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 电流的方向
来控制。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 电磁铁 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
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 力 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
方向和 磁场 方向有关。
合物看它由哪些 物质 组成;描述物质的构成时,是指从 微 观上看这种物 质,看它由哪些粒子( )构成的。 (如)水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由 水分子 构成,水的化学性质由 水分子 保持;铁由 铁元素 组成,由 铁原子 构成,铁的化学性质由 铁原子 保持;氯 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钠离子和 氯离子保持。
.
7、电磁感应: 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切割磁感线 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这种
现象叫 电磁感应
现象,产生的电流叫 感应电流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闭合电路、2、
一部分导体、3、
切割磁感线
运动 。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
但有 感应电压
。这种现象由 英 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
宏观
物质
元素
微观
分子
离子 原子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定义 区别 联系
分子
原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但在核 变化中可以再分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这些原子又可构成新的分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电动机就是利用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的原理制成的,它把 电 能转化成为
机械 能。直流电动机中 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
使 线圈沿原方向继续转动 , 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
改变电流方向 。
直流电动机 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
可能是:_在平衡位置(还有很多可能)
向跟 切割磁感线 方向和 磁场方向 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 机械 能转化成 电 能。发
电机就是利用 电磁感应 现象制成的,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 交流 电。我国交流电周期 0.02
秒,频率:50 赫兹 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 秒内电流方向改变 100 次。大型发电机包 括
转子和定子两部分。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
8、家庭电路: 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220 , V,分辨火线、零线的工具是 测电笔
电能表的作用: 测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20V 10(20)A ” 的意义:
。
熔断器的作用: 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自动熔断 连接: 串联 保险丝材料要 求: 电阻 率大,熔点低的合金丝 保险丝选择原则: 使保险丝的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正常工作 的电流。不能 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联系
子的总称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表示种类,不能表 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既表示种
示个数。表示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类,也能表示个数。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决定着元
素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往往决定着元素的化学性质。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电和磁
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 铁 、 钴 、 镍 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 磁体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 磁极 ,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 南极 S 、 北极 N 。磁极间存在
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 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 吸引 。使原来没有 磁性 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
单线触电
安全电压: 36 伏以下
低压触电 双线触电
2、 触电种类
高压电弧触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压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3、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一、模型与符号 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
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 () 、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 乱二、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的 磁极方向 跟 电流方向 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 中
电流方向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 电流
大小
、 线圈匝数
、 有无铁芯
。
5、电磁铁:内部带有 铁芯 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 通
保险丝熔断原因: 电路短路或过载导致电流太大 插座、开关和灯座 : 插座:“左零右火,上接地”,与接地孔相应的那个插头脚接用电器的金属外 壳。开关和灯座的连接火线接开关,经过开关进灯座,零线直接进灯座
插座与灯泡是并联的,开关与灯泡是串联, 9、安全用电 1、 触电原因: 家庭电路中,直接接触火线造成的
程叫 磁化 。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 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 磁力 的作用,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
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
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 磁感线 来形象地描述空间 磁场分布 的情况。磁 体
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结构 电性 相互联系
原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不显电性
离子 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带正电
阳离子
失电子 原子
得电子
阴离子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带负电
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 正 电的 阳离子;非金属原子容易 得到 电子,形成 带 负电的 阴 离子
点拨:一、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 描述物质组成时,是指从 宏观 上去看这种物质,纯净物看它由哪些 元素 组成, 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