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要点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理解概括题型
理解概括题型:
理解概括题型是一种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它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理解其主题、大意、重要信息等内容,并进行简洁、准确的概括或总结。
这种题型旨在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概括题型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主题概括:要求考生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题或中心思想,通常需要对文章进行整体
把握,找出主要观点或论点。
2.内容概括:要求考生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内容,包括关键信息、事实、例子等,
需要考生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和理解。
3.观点概括:要求考生概括文章中不同人物或作者的观点,需要考生注意区分不同观
点,并理解各自的立场和依据。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和答题模式
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和答题模式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和答题模式阅读题答题的总体要求是对(准确切题)、全(全面完整)、好(语句通顺)。
从近几年语文试题中,我们不难寻出一些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我们不难寻出一些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现作以小结,现作以小结,以期对学生答好阅读题有所帮助。
有所帮助。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步骤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步骤1、 基本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1)定区域。
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明方向。
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答案表述的原则:答案表述的原则:(1)忠实于题干。
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
“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
”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
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
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1)截。
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
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原语句或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中考现代文阅读要点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中考现代文阅读要点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要点概括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必然涉及的考查内容,也是广大考生备战中考的一大重点。
所谓要点概括,就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言事理、所抒情怀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点概括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要点概括的结果能充分显现学生理解文意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解答要点概括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考虑:一是解题步骤。
首先要分清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答题方式和答题语言。
其次要通读全文,理清思路,理解文意,这样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三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和角度。
第四要搜寻标志性语言,筛选出有效信息。
所谓标志性语言,就是体现文章结构、主旨、感情倾向等的重要语句,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甸、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
最后要进行归纳整合,准确表述。
在此过程中既要关注文章中的显性信息,也要关注文章中的隐性信息。
二是解题技巧。
针对不同的文体和题型,应选择不同的解题策略。
要点概括题的常见类型及其解题策略详细分析如下:1,事件概括类。
这类试题要求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涉及事件的叙述性文字进行概括。
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陈述的对象是人还是物,然后思考用什么样的句式来表达。
如果是人,可采用“谁+干什么”的句式,如果是物,可采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
例如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题《温暖的扑克》第7题:本文叙述了白衣女孩的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解析:通读全文,就可知道它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中出现了四个人物:我和朋友、老伯、白衣女孩。
根据题干的意思,要求从白衣女孩的角度概括事件,这样很自然地可作出解答,即女孩自己贩卖扑克赚钱看演唱会。
2,主旨概括类。
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议论文的主旨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主旨是文章介绍的事物特征或说明的事理,记叙文的主旨是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
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概括题类型
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概括题类型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概括题类型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够帮助考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所读文章的要点,以及读者的理解在其中的位置。
概括题就是要求考生对所读短文的主旨大意进行概括,主要有总体概括题、详略概括题、写出标题题、写出主题句题,只有理解了概括题类型,才能正确完成考题。
一、总体概括题总体概括题就是要求考生对所读短文进行概括,通常有四个要素:主题、内容、结构和评论性文字。
主题指的是文章的中心,考生要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把握短文的主旨大意。
内容指的是文章的内容,考生要理解作者的各个观点,以及如何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结构指的是文章的结构,考生要理解作者是如何把文章的各段连接在一起的,以及文章的主要论点以及支持论点的例子。
评论性文字指的是文章的对象以及作者的态度,考生要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以及文章是针对什么样的话题进行评论。
二、详略概括题详略概括题就是要求考生对所读短文详细的概括,一般考查短文中几个重点概念或者重点段落,概括短文中每个段落或者重点概念的主要思想,然后把它们综合起来,形成一句话,总结出短文的主旨大意。
三、写出标题题写出标题题是要求考生根据所读短文,写出一个恰当的标题,考生需要把握短文的主旨大意,将主旨大意准确而简洁地体现在标题中。
四、写出主题句题写出主题句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所读短文,写出一句话,总结出短文的主旨大意,这句话通常作为文章的主题句。
考生要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和主旨大意,总结短文的基本信息,并把其表达得简洁、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在主题句上。
五、结语总的来说,概括题类型是极其重要的,它能够帮助考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所读文章的要点,以及读者的理解在其中的位置。
考生要掌握各种概括题类型,并且熟练掌握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方法,正确完成概括题。
只有这样,才会使考生在中考现代文阅读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方法
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方法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中对现代文阅读的重视度日益增加。
现代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现代文阅读,本文将对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方法进行深入解析,希望能够给学生们带来帮助。
一、现代文阅读题型1. 主旨大意题主旨大意题是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和观点的理解能力。
通常要求学生从文章的内容中归纳总结出主题思想或中心意思。
2. 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细节信息,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细节进行解答。
这种题型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细致阅读能力。
3. 归纳概括题归纳概括题要求学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最终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特点。
这需要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4. 文章结构题文章结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如开头、过渡、承接等,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5. 评述鉴赏题评述鉴赏题要求学生对文章的作者态度、观点和观念进行分析评价,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答题技巧方法1. 注重整体把握在阅读现代文时,学生应该注重整体把握,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结构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只有对文章整体有清晰的把握,才能更好地理解细节和进行答题。
2. 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速度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关键。
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答题。
3. 注重细节信息在解答细节理解题时,学生应该注重细节信息的把握和理解,尤其是一些关键词和句子,要能准确地理解并加以运用。
4. 多维思维分析在解答评述鉴赏题时,学生应该运用多维思维,对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观点、语言表达等进行深入分析,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5. 标注重点信息在解答题目时,学生可以适度进行标注、划线等操作,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细节信息,避免在答题过程中遗漏重要信息。
现代文五大考点之三:要点概括
现代文五大考点之三:要点概括题型盘点:要点概括,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言事理、所抒情怀综合地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在现代文阅读中,要点概括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必然涉及的考查内容,也是广大考生备战中考的一大重点。
要点概括的过程是—个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要点概括的结果能充分显现考生理解文意准确和深入的程度。
要点概括的题型灵活多样,因文体不同,其侧重点和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1.概括事件。
对叙述的事件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如2009年贵州贵阳卷(《父亲的眼神》)第13题:“简要概括:文段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2_概括主旨。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目的进行概括。
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议论文的主旨是文章中心论点,说明文的主旨是所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记叙文的主旨是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
如2009年福建福州卷(《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第15题:“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3.概括思路。
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如2009年江苏南京卷(《论友谊》)第19题:“第⑤段是怎样得出…爱朋友胜过爱自己‟这一结论的?请简述论证过程。
”又如2009年宁夏卷(《过错》)第4题:“从全文看,…我‟的心路历程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
”4.概括形象。
对文章记叙的事件进行提炼,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
如2009年山东青岛卷(《保姆》)第19题:“这篇文章用了多个事例来塑造马秀花这一人物形象,突出表现了她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表现她的(),主要事例是第一天把屋子来了个超出所有人想象的彻底干净的大扫除;二表现她的“灵巧”,主要事例是();三表现她的(),主要事例是用心照顾小孩,帮我们节省家用,同意照顾离异的丈夫。
”5.概括内容。
对所叙述的或所说明的内容进行概括,也就是说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对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经过分析、综合后,用一两句简明扼要的话进行表达,从而理出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要点。
现代文阅读概括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概括题”解答技巧指导一、概括段(层)意概括段(层)意最基本的方法是划分层次,提取或概括关键信息,为此需要逐句逐层地细读。
对于几个段落的文意概括,既要注意段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概括文意有以下三种常用的方法:(1)摘取法需要归纳的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或尾或中间。
归纳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2)合并法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容。
(3)舍取法①需要归纳的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
②文段中所说的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典型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树理很有幽默感。
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
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
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作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节选自《才子树理》)1.请概括本段的主要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段主要写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概括型考点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概括型考点[考点内涵解说]阅读中的概括,就是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
概括题是一种“大众化”的阅读题,它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卷不在。
从操作的角度来讲,概括题又是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可以说是读写结合的最常用的形式。
中考阅读中的概括题出题角度丰富多姿,其中大量的是正面出题,如要求概括文段的中心或文章的主旨,概括文段、文章、事件的内容,概括幼物的成因、过程、情节或共同特点,概括文章的思路或层次及层意,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事物的成因、过程、情节或共同特点,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等等,均是常见的题目。
另外也有一些题是从侧面入手对概括能力进行考查,如要求写出材料的内容提要,要求简要叙述文章的故事情节,要求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要求将材料进行归类等。
它们好像不考查“概括”,但必须经过“概括”这一环节才能答题,实质上也是概括题的出题角度。
另外,一些“根据文章内容简答”、“根据文章内容简述”之类的题,实际上也包含有概括答题的意味。
[应对技法点拨]概括题考查的,是看考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所以“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提取法。
即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将其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
这忡方法既适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
2、组合法。
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
这种方法适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
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之上、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
3、自写法。
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
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风格、概括作者观点、给文章加上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方略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答题方略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1、概括所叙的事情或故事情节。
段意概括方法:摘中心句、概括主要意思、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联合起来概括。
(弄清记叙的要素,抓住谁做什么,结果如何来概括。
)2、归纳中心从标题、开头、结尾、议论抒情句、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语言形式:通过叙述(描写)……表现(赞扬或批判)3、领会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1、从特定语境、描写对象(人物性格、环境)和表达中心的角度去考虑,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弦外之音。
2、从文章结构角度考虑。
4、一段话的理解。
如“这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段话应放在哪两段之间?”方法:从内容和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5、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方法:1、人物描写,就要考虑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也要注意从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
2、景物描写,可从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交代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等三方面考虑。
6、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方法:从修辞角度、美感、思想内容两方面去考虑。
7、理解作品中对比、衬托、象征等表现手法。
方法:要结合作品的主题分析,因为作品中所有材料以及表现手法的应用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8、层次划分。
方法:按时间顺序、情节发展、地点转换、描述角度、思想感情变化、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9、分析人物形象。
从描写(直接、间接、细节)、人物关系、关键句入手。
10、举例:动词的好处:形容词的好处:句子的理解:说明文阅读1、说明对象和特征。
方法:说明对象往往在文章题目或开头就已交代清楚,因此,要注意题目与开头;说明对象特征,要注意给说明对象下定义的句子,或者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注意表示先后次序的词语。
2、概括说明文的内容。
方法:1、注意抓住中心句;2、抓住关键词语,对有关内容加以浓缩。
3、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方法:此种内容的考查很可能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选择的时候,必须找出相关的内容加以比较。
4、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之分析概括类常用解题技巧
提醒:1、要注意语段顺序,依次
2概021/括4/14作答;2、最好分条作答。
16
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多次呼唤人 们“来北大荒看看一望无垠的白桦林”
①在白桦林神秘的自然境界感受强烈的生 命气息,走入地老天荒。②摆脱城市喧嚣, 追寻自然之美。③接受大自然的提醒:我 们在不断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更好地将人 为与自然一致起来,达到“天人合一”的 境界。④期待人们在白桦林产生博爱的情 怀,感受生命的伟大,自然的伟大。
• 3、长期生活在城市的环境中,人们都有一 种对自然美的爱恋;(又回到第五段)
• 4、让人们体味到生命的伟大。自然的伟大。 (又杀到第七段)
• 分层时,要注意行文思路的转换, 特别是关注一些标志词句。
• 概括层意要突出重点,要注意文中 的关键词句,并对其进行整合。
2021/4/14
6
《我爱你,塞北的白桦林》 15、给文章第三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每层不超过15字)
• 参考答案: • 1、白桦林的大观; • 2、白桦树的神采; • 3、白桦林中自然存在着的生命。
• 答题区域如果是几段,通常是抓各 段的大意。
• 概括段落大意要注意关键句。要抓 住主要,舍弃次要,要特别注意主 旨句。
2021/4/14
15
《我爱你,塞北的白桦林》4题
• 答案一:现在许多人长期生活在城市现代化 中,早已忘却了自然美(五段)(原文: “便又十分爱恋自然之美”),所以作者便 号召大家来到北大荒,来看一看一望无际的 白桦林,来感受自然之美,回归自然(原文 无此意),(七段)也提醒人们在不断创新 文明的同时,要更好地与自然一致起来。 (六段)(原文还有:达到“天人合一”的 境界。这是关键所在)。
2021/4/14
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概括题类型
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概括题类型
中考现代文阅读是在中考中占有一定重要地位的试题类型,面对现代文的阅读,同学们必须能够清晰的把握短文的大意,才能有效的完成试题。
针对这类试题,出题者经常会出现概括题类型,考查同学们对文章大意的把握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具体来说,概括题类型主要包括三大类:文章概括题,段落概括题和句子概括题。
文章概括题是最常见的一种概括题类型,即需要同学们考虑文章整体的大意,把全文概括出来。
此类题型给出的文章长度通常在600-800字左右,以部分文章或全文为范围,要求考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归纳文章内容,提炼出文章大意,构成思路正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完整、覆盖全文内容的概括答案。
段落概括题是以文中的各段落为范围,询问考生对文章段落的理解能力。
段落概括的题目是对文中每一段的主题句或文章的主旨意思的简单概括。
这类类型的问题比较容易,通常只要考生将段落的大意理清,就能够很快的回答出来。
句子概括题则是针对文中的关键句进行概括,一般由文章中出现的一至三句话组成。
考生需要从关键句中,理解段落大意,把这些句子概括出来,以便概括出文章的大意。
以上就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概括题类型的基本介绍,以及它们的特点。
熟悉这些概括题类型及其具体特征,有利于同学们在面对中考现代文阅读概括题时,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正确的判断题型,有针
对性的解题,提高阅读的答题准确率。
只有把握好文章的大意,才能有效的完成阅读题,得到满意的成绩。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一、概括题(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示例:◆请以朱丹的言行为发展线索,概括叙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不超过80个字)(5分)◆请概括叙述“我的奇特经历”。
(不超过60个字)概括的操作思路是: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
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
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
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例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除了①②自然段为“盼春”,⑧⑨⑩自然段为“送春”,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
为什么说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呢?③自然段写春草,④自然段写春花,⑤自然段写春风,⑥自然段写春雨,⑦自然段为写迎春。
将其统而摄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各个侧面描写着春天,所以我们可以将③至⑦自然段内容概括为“绘春”。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
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
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请看魏巍《我的教师》第10段。
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述总括,我们可以把它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连接起来,其内容要旨就概括出来了。
它的内容要旨是:慈爱、伟大、公正的蔡老师在那时占据了“我”的心灵。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二:概括内容,梳理情节,找准线索 答题模板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散文)考点二概括内容,梳理情节,找准线索1.概括内容。
模板揭秘①标题扩展法。
根据文章内容把标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
②段意合并法。
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段意思。
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加上一些过渡词语,并进行合并。
第一步:分层归纳层意。
第二步: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③要素串联法。
将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语句通顺即可。
用“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的公式去套用,要求语句通顺、简洁。
公式中的“何人”必须是主人公。
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也可用“我”。
④句段摘录法。
表示时空转换、提示语境特征的提示语;文章开头和结尾处的概括性语句(总起句、总结句);文章主要内容间的过渡句;集中表现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概括性语句;文章中议论性、抒情性的语句;信息较集中的主旨句。
⑤问题概括法。
对整篇文章,作者所要说明的有哪几个问题;对其中的重点段落、重点词句,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把这些问题的答案用简练、通顺、连贯的话语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梳理故事情节。
模板揭秘①抓住时间标志。
有很多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
②抓住地点转移。
有很多文章是按地点转移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分出不同的地域。
③抓住情节发展。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也可以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思路来分析。
④抓住角度变化。
有的文章,会按描写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描写角度,这时,我们需要把握角度的变化。
⑤抓住情感变化。
有的文章,在行文的过程中,都或隐或显地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行文的思路也就显而易见了。
做题时,一定要有原文意识,善于从原文中摘取关键词。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概括型考点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概括型考点[考点内涵解说]阅读中的概括,就是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
概括题是一种"大众化"的阅读题,它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卷不在。
从操作的角度来讲,概括题又是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可以说是读写结合的最常用的形式。
阅读中的概括题出题角度丰富多姿,其中大量的是正面出题,如要求概括文段的中心或文章的主旨,概括文段、文章、事件的内容,概括幼物的成因、过程、情节或共同特点,概括文章的思路或层次及层意,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事物的成因、过程、情节或共同特点,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等等,均是常见的题目。
另外也有一些题是从侧面入手对概括进行考查,如要求写出材料的内容提要,要求简要叙述文章的故事情节,要求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要求将材料进行归类等。
它们好像不考查"概括",但必须经过"概括"这一环节才能答题,实质上也是概括题的出题角度。
另外,一些"根据文章内容简答"、"根据文章内容简述"之类的题,实际上也包含有概括答题的意味。
[应付技法指点]概括题考查的,是看考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所以"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其主要有如下几种:1、提取法。
即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将其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
这忡既适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
2、组合法。
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
这种适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
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之上、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
3、自写法。
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
中考语文阅读思路概括题解题指导
思路概括题解题指导考点解说本期所说的“思路概括”题,主要是指从段落本身或者段落与段落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考查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最常见的考查方式是要求划分段落的层次、概括段落及层次大意。
此外,下面这些考查点,也属于“思路概括”题的考查范围:①辨识段落层次的顺序。
②辨识段落的结构方式。
③概括段落各层的要点。
④阐释段落的写作思路。
⑤根据选段内容完成提纲。
解题点拨(一)概括段落的内容1. 答题格式不同的文体,在概括段落内容时所使用的句式不同:比如概括记叙文的段落内容,可以用“谁”+“做某事”+“结果”或“某地”+“发生了某事”+“结果”等句式;概括议论文的段落内容,可以用“列举了……事例,论述了……的观点”或“运用……的论证方法,论述了……的观点”等句式;概括说明文的段落内容,可以用“说明了……的形状、色泽、作用”或“说明了……的规律、特性”等句式。
2. 举例(1)文章③④⑤段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
(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2013年浙江绍兴中考题)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
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
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
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
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
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
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
仿佛她会变魔术。
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
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
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
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解析及答题方法
了解同类文体的结构规律,是理清文章思路的 关键,此外,还有方法有多种,例如可以从文章的 题目入手进行分析。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 勒》一课,主人公是“我”的叔叔于勒,作者的思 路与故事情节是:故事开端盼于勒;故事发展赞于 勒;故事高潮见于勒;故事结局躲于勒。 也可以从结果推想原因,由判断揣摩根据,由 联想阐明观点等。理清文章思路是锻炼我们思维的 最好的方式。它好比是谈幽揽胜,在阅读时努力使 自己的心绪与作者合拢,顺着作者的思路走进文章 内容,并在关键的词句处作上标记,看完全篇后做 回潮式整理和概括。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洞察文章 思路的能力。
在平时的语文练习、测试和中考试卷上,总有 考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试题。这类题目考查对文 章内容的总体把握,常常会问写了什么,写了几件 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 题思想是什么等等;有时会问文章写了几大部分, 有时要求分段并概括段意,有时要分析材料处理的 详略,有时要求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在题型 上有选择、填空、辨析、判断、简答、联想创新等 题型。整体阅读感知是阅读作品的开始,我们可以 把文章视为一个有待认识、对话的有生命的“人”。
整体把握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是对文章理解的初步阶段。 一般来说,不论阅读什么文章,都要在充分感知阅读 材料的基础上,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认知 规律,通常采用的方式是,由初读感知——细读琢磨、 深入体验——整体概括三个阶段。初读时从整体感知 出发,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 和生活体验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预测、猜读,在阅读 中根据局部内容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测;细读即是研究 文章是段落或层次,把文章的各部分内容联结成一个 整体加以分析与综合;体验在初步形成了对文章内容 把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上的逻辑联系,通过整体性 的抽象概括,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记叙文文章内容概括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必然涉及的考查内容,也是广大考生备战中考的一大重点。
所谓要点概括,就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言事理、所抒情怀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点概括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要点概括的结果能充分显现学生理解文意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解答要点概括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考虑:一是解题步骤。
首先要分清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答题方式和答题语言。
其次要通读全文,理清思路,理解文意,这样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三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和角度。
第四要搜寻标志性语言,筛选出有效信息。
所谓标志性语言,就是体现文章结构、主旨、感情倾向等的重要语句,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甸、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
最后要进行归纳整合,准确表述。
在此过程中既要关注文章中的显性信息,也要关注文章中的隐性信息。
二是解题技巧。
针对不同的文体和题型,应选择不同的解题策略。
要点概括题的常见类型及其解题策略详细分析如下: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指主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还包括人物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常见的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种:1.“六要素”综合法。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例如广东省2006年中考题《词典的故事》第1题“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
词典的故事阿来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复式教学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连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都没有.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我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的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去照毕业照相。
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当时对我们来讲意味着远方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
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
第一个节目是照相。
照完相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迄今为止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线.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下班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
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
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词典”。
我把攥着一块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本书卖给你。
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
”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
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
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
你要到你们的县的书店去买。
”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
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
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
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摇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些变得漂亮起来。
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
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
我解释了。
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
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
”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
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
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有删改)(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是一道整体感知题,可先找出六要素,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综合概括为:小时侯,“我”渴望有一本词典。
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但因为我没有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
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然后破例卖给我。
2.特殊词句法(含中心词句提炼法)。
即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意文章一些特殊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
例如《词典的故事》第2题“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
”这道题理清文中情感线索,可以先找出能很好地表现人物心理的关键词(加点的词语):“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我的眼里:‘汉语成语词典。
’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
”“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再根据题干的要求概括为:盼望——兴奋(激动)——伤心(绝望)——看到希望——珍惜。
3.段意合并法。
即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分段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
分段以后,用一两句话说出大致意思。
然后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2007年《语文报•中考版》合订本(1~2期)记叙文阅读《别让委屈再版》第2题“本文围绕中心选取了三个‘类似的事’作为材料,三个材料的‘类似点’是哪些?”别让委屈再版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每星期有作文课。
语文老师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语外,还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当堂唱名发还。
如名次排在后面,显得非常难堪,于是大家对作文都很努力。
我本来就喜欢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发还时,常是名字在前几名之中。
一次作文,题目是“北风”还是“春风”我已记不清了,作完后自己很得意。
当时觉得下星期发还时,我一定是在前几名之中。
没有想到,不仅前几名没有我,甚至中间也没有,而是排在最后一个。
我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下了课,去问语文老师。
老师说:“这不像你这个小学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么杂志上的。
”我惊讶得不得了。
我说:“确实是我作的。
”老师说:“你不可能作这么好。
你是抄的。
你如果说你不是抄的,拿出证明来!”我反抗也无从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场。
小时候的多少事情,现在几乎都忘了,唯独这次所受的委屈,总是记得清请楚楚。
事情竟然无独有偶,我在大学三年级时,又出现了一次类似的事。
那是考交流电路的课,有一道最低还是最高功率的问题,教授所讲过的是用微积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
我在考试时,嫌那个方法麻烦,竟异想天开用几何作圆,利用切线的关系,找出答案来。
那一次考试,我又是很得意,却没有想到这一题竟然得了零分。
——教授说我不会微积分;而这个几何方法呢,一定是从别处抄来的。
于是我在小学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时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国当了教授,又遇到一次类似的事,不过我扮演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的角色。
有一个美国学生提交一篇学期论文,当作期末考试。
我翻来覆去地看他这篇论文,发现不仅风格清新,而且创新满纸,令人不能相信是一个大学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怀疑他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
问题就这么极端:如果是抄来的,只有给不及格;如果不是抄来的,那就太好了。
我到图书馆查了两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无类似的东西却不得要领。
于是请教一位同事,问他该怎么办。
我这位同事对我提出的问题,倒显得有些惊异。
他说:“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学生是抄来的,你就不能说他是抄来的。
你的学生并没有义务去证明他不是抄来的,这是罗马法的精神。
文明与野蛮的分际,就在这么细微的差别上。
我觉得这是常识,你却觉得这是个问题,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亏同事提醒,否则,那种委屈又会再版。
听了这一番教训后,我倒没什么惭愧的感觉,而是想起中国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须有与想当然的故事。
做好此题,必须在整体感知过程中理清思路,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第一段(1~4)我读小学时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小作文,老师说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
第二段(5)我读大学时,用几何作图法解答求功率的考题,教授说我不懂微积分,还是抄的。
第三段(6~9)我当教授时,怀疑学生的一篇好论文是抄的,于是查资料并请教同事,寻求解决办法。
再根据题目要求,合并段意,找共性(类似点),即可概括出:老师怀疑学生的创新能力。
4.去粗取精法。
即在概括的时候,找准与原因或条件相关联的词句,去除不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保留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的、能够揭示事物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词句。
例如:2007年《语文报•中考版》合订本(1~2期)记叙文阅读《母爱无敌》第3题“弟弟在招工中得以过关的‘秘密’直到‘那年12月10日’才被揭穿,其实前文已多处作了铺垫,请找出来,并用自己语言加以概括。
”母爱无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弟弟一直是我家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
弟弟10岁时还不会说一句话,不会做一件事,用现在标准的学术用语说,弟弟是个智障儿童。
那时我们还不会使用这么文明的字眼,大家管弟弟叫神经病。
我和父亲有时心情不好,也会骂他神经病,可母亲从不这样,她管弟弟叫克俭,克俭是弟弟的学名。
在家里,惟一没对弟弟发过脾气的,就是母亲。
那时家里穷,每年弟弟生日,母亲都会送一份让我眼红的礼物给他。
1989年,弟弟14岁生日眼看快到了,家里却一分钱没有,母亲硬是在寒风刺骨的隆冬腊月,给人家做了几天小工,直到做够买一份礼物的钱,母亲才心满意足地抱着礼物回家。
尽管不出三天,弟弟就将这份礼物不小心摔在地上,摔得粉身碎骨。
虽然弟弟什么都不会,可母亲从没放弃过教他说话和做事。
在母亲始终如一的教导下,弟弟15岁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那是两个很简单的字:“妈妈。
”可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不管看见谁,都欣喜地告诉人家:“我的克俭会叫妈妈了!”母亲的苦心并没白费,弟弟20岁时,能用简单的语言和我们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