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3.1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学案
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导学案1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光电效应1.定义: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的现象(发射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2.产生条件:入射光的频率极限频率.3.光电效应规律(1)存在着饱和电流:对于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2)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3)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当频率超过截止频率时,无论入射光怎样微弱,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时间不超过10-9 s.答案:1.电子 2.大于知识点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ε=.2.逸出功W0: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4.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hν=E k+W0或E k=.(2)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有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答案:1.hν 2.最小值 3.电子 4.hν-W0知识点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性.(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性.(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性.2.物质波(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 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 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 ,p 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 为普朗克常量.答案:1.(1)波动 (2)粒子 (3)波粒二象 2.(1)大 小 (2)h p考点精练考点一 光电效应现象和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判断光电效应是否发生应该比较题目中给出的入射光频率和对应金属的极限频率的大小.2.两条对应关系(1)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2)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3.定量分析时应抓住三个关系式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 (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 k =eU c . (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W 0=h ν0. 对应训练考向1 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典例1] (多选)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规律,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则饱和光电流变大,选项A 正确.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知,入射光的频率变高,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变大,而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频率和光强都有关,选项B 错误,C 正确.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没有光电流产生,选项D 错误.[答案] AC考向2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典例2]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若用波长为λ(λ<λ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 .(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e 、c 和h )[解析] 设金属的截止频率为ν0,则该金属的逸出功W 0=h ν0=h cλ0;对光电子,由动能定理得eU 0=h c λ-W 0,解得U 0=hc e ·λ0-λλλ0.[答案]hcλhc e ·λ0-λλ0λ[变式1] 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 ,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 ,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 ,即将阴极K 接电源正极,阳极A 接电源负极,在KA 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 ,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 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 为逸出功,h 为普朗克常量,e 为电子电量)( )A.U =h νe -W eB.U =2h νe -W eC.U =2h ν-WD.U =5h ν2e -W e答案:B 解析:同频率的光照射K 极,普通光不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而强激光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说明一个电子吸收了多个光子.设吸收的光子个数为n ,光电子逸出的最大初动能为E k,由光电效应方程知:E k=nhν-W(n≥2)①;光电子逸出后克服减速电场做功,由动能定理知E k=eU②.联立上述两式得U=nhνe-We,当n=2时,即为B选项,其他选项均不可能.反思总结对光电效应的四点提醒(1)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不取决于光的强度而取决于光的频率.(2)光电效应中的“光”不是特指可见光,也包括不可见光.(3)逸出功的大小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入射光无关.(4)光电子不是光子,而是电子.考点二光电效应的图象分析③最大初动能:②遏止电压对应训练考向1 对E kν图象的理解[典例3] (多选)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由图可知(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 Hz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 Hz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解析] 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截止频率,A正确,B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C正确;金属的逸出功为W0=hν0=6.63×10-34×4.27×1014eV=1.77 eV,D错误.1.6×10-19[答案] AC考向2 对IU图象的理解[典例4] (2017·甘肃兰州模拟)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解析] 由于是同一光电管,因而不论对哪种光,极限频率和逸出功都相同,对于甲、乙两种光,反向截止电压相同,因而频率相同,A项错误;丙光对应的反向截止电压较大,因而丙光的频率较高,波长较短,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故C、D项均错,只有B项正确.[答案] B考向3 对U c ν图象的理解[典例5] 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得到U c ν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c = Hz ,普朗克常量h = J·s.(已知电子电荷量e =1.6×10-19C)[解析] 由题图线可知νc =5.0×1014Hz ,又eU c =h ν-W 0,所以U c =h e ν-W 0e.结合图线可得k =h e = 2.05.0×1014V/Hz , h =2.0×1.6×10-195.0×1014J·s=6.4×10-34J·s.[答案] 5.0×10146.4×10-34反思总结1.在U c ν图象中,图线与横轴的交点νc 表示截止频率,而在E k ν图象中,图线与横轴的交点νc 代表极限频率.2.普朗克常量记为h ,是一个物理常量,用以描述量子大小.在微观世界,每一个能量子的大小等于普朗克常量与频率的乘积,即E =h ν.考点三 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1.从数量上看: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2.从频率上看: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贯穿本领越强,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3.从传播与作用上看: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4.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由光子的能量E =h ν、光子的动量表达式p =hλ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5.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时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粒子.对应训练考向1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典例6] 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太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D.只有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不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 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无法预测,大量光子的落点出现一定的规律性,落在某些区域的可能性较大,这些区域正是波通过双缝后发生干涉时振幅加强的区域.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少数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所以正确选项为B、C.不论光子还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 BC考向2 对物质波的理解[典例7] (2017·浙江台州模拟)1927年戴维孙和汤姆孙分别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如图所示的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B.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C.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D.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解析] 由题意可知,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是粒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故A正确;电子是实物粒子,能发生衍射现象,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不能说明光子的波动性,故B、D正确,C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答案] C反思总结微观粒子中的粒子性与宏观概念中的粒子性不同,通俗地讲,宏观粒子运动有确定的轨道,能预测,遵守经典物理学理论,而微观粒子运动轨道具有随机性,不能预测,也不遵守经典物理学理论;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机械波也不相同,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是指粒子到达不同位置的机会不同,遵守统计规律,所以这种波叫概率波.随堂检测1.[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多选)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2.[对物质波的理解](多选)根据物质波理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微观粒子有波动性B.宏观物体具有波动性C.宏观物体的波动性不易被人观察到是因为它的波长太长D.速度相同的质子和电子相比,电子的波动性更为明显3.[对光电效应的理解](多选)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4.[对光电效应的理解](多选)如图所示,这是一个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调换电源的极性,移动滑片P,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电压表示数为遏止电压U0的数值B.保持光照条件不变,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将一直增大C.不改变光束颜色和电路,增大入射光束强度,电流表示数会增大D.图中入射光束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f0时,无论滑片P怎样滑动,电流表示数都为零,则f0是阴极K的极限频率5.[对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 kν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锌的逸出功是3.34 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 kν坐标系中,如图所示,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A BC D6.[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11 参考答案1.答案:ABC 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单个光子的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光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而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很难观察到波动性,并不是不具有波粒二象性,D 错误.2.答案:BD 解析:因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故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很短,人们不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C 选项错误;速度相同的质子与电子相比,因电子质量较小,物质波波长更长,所以电子波动性更明显,故D 选项正确.3.答案:BD 解析: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的能量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与光强无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要使电子离开金属须使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而电子增加的动能只能来源于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但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吸收多个光子,否则即使光的频率低,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也会发生光电效应.电子从金属逸出时只有从金属表面向外逸出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所做的功最小.4.答案:BCD 解析:当只调换电源的极性时,电子从K 到A 减速运动,到A 恰好速度为零时对应电压为遏止电压,所以A 项错误.当其他条件不变,P 向右滑动,加在光电管两端的电压增加,光电子的运动更快,由I =q t 得电流表读数变大,B 项正确.只增大入射光束强度时,单位时间内光电子数变多,电流表示数变大,C 项正确.当光束的频率为f 0时,无论P 怎样滑动,电流表示数都为零,说明未飞出光电子,则有W =hf 0,所以f 0为阴极K 的极限频率,D 项正确.5.答案:A 解析:依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0可知,E k ν图线的斜率代表普朗克常量h ,因此钨和锌的E k ν图线应该平行.图线的横轴截距代表截止频率ν0,而ν0=W 0h ,因此钨的截止频率小些,综上所述,A 图正确.6.答案:ek -eb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ν-W 0及E km =eU c 得U c =h νe -W 0e ,故h e =k ,b =-W 0e,得h =ek ,W 0=-eb .。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章 第一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案
第一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一、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现象: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 2.光电子: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 3.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 其中A 是阳极,K 是阴极. 4.光电效应的四个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或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截止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饱和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作一个光的能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ε=hν.其中h =6.63×10-34 J·s.(称为普朗克常量)2.逸出功W 0: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 4.遏止电压与截止频率(1)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 .(2)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叫作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又叫极限频率).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极限频率. 5.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表达式:E k =hν-W 0.(2)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 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12m e v 2.三、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2.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小题快练]1.判断题(1)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 )(2)光电子就是光子.( × )(3)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 )(4)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 )(5)入射光的频率越大,逸出功越大.( × )2.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电效应才能产生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发生光电效应的反应时间一般都大于10-7 sD.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从金属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3.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4.(多选)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有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BC )A.曝光时间不长时,出现不规则的点,表现出光的波动性B.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无法预测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能表现出光的粒子性考点一光电效应现象和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 (自主学习)1.对光电效应的四点提醒(1)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不取决于光的强度而取决于光的频率.(2)光电效应中的“光”不是特指可见光,也包括不可见光.(3)逸出功的大小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入射光无关. (4)光电子不是光子,而是电子. 2.两条对应关系(1)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2)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3.定量分析时应抓住三个关系式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 (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 k =eU c . (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W 0=hν0.1-1.[光电效应现象的理解] 关于光电效应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B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此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D .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C1-2.[光电效应方程] (2018·全国卷Ⅱ)用波长为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m·s -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 A .1×1014Hz B .8×1014Hz C .2×1015 HzD .8×1015Hz解析: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逸出功W 0=hν0,联立解得ν0=h cλ-E k h=8×1014Hz ,故B 正确. 答案:B考点二 光电效应的图象问题 (自主学习)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①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②逸出功:图线与E k 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W 0=|-E |=E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 =h 颜色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①遏止电压U c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②饱和光电流I m :电流的最大值③最大初动能E k =eU c 颜色不同时,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①遏止电压U c1、U c2 ②饱和光电流③最大初动能E k1=eU c1,E k2=eU c2 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①截止频率νc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②遏止电压U c :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③普朗克常量h :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子电量的乘积,即h =ke .(注:此时两极之间接反向电压)c 光照射光电管得到的I -U 图线,U c 1、U c 2表示截止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光电管得到的电压为正向电压B .a 、b 光的波长相等C .a 、c 光的波长相等D .a 、c 光的光强相等解析:如图可知,从金属逸出来的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运动,则对应电压为正向电压,故A 正确;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截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可知,a 光、c 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小于b 光的截止频率,根据eU 截=12mv 2m =hν-W 0,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U 截越大.a 光、c 光的截止电压相等,所以a 光、c 光的频率相等,则a 光、c 光的波长相等;因b 光的截止电压大于a 光的截止电压,所以b 光的频率大于a 光的频率,则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故B 错误,C 正确;由图可知,a 的饱和电流大于c 的饱和电流,而光的频率相等,所以a 光的光强大于c 光的光强,故D 错误. 答案:AC2-2.[E k -ν图象] (多选) 如图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 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cC .入射光的频率为2νc 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D .入射光的频率为νc2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2答案:ABC2-3.[U c -ν图象] (2015·全国卷Ⅰ)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 和b ,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 ,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 ,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E k =hν-W 0,又因为E k =eU c ,得到U c =he ν-W 0e,所以h e =k ,h =ek ;-W 0e=b ,W 0=-eb . 答案:ek -eb考点三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自主学习)1.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进一步理解(1)大量光子易显示出波动性,而少量光子易显示出粒子性. (2)波长长(频率低)的光波动性强,而波长短(频率高)的光粒子性强.(3)光子说并未否定波动说,E =hν=hcλ中,ν和λ就是波的概念. (4)波和粒子在宏观世界是不能统一的,而在微观世界却是统一的. 3-1.[光的波粒二象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 .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 .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 .γ射线具有显著的粒子性,而不具有波动性解析: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可知:光是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只不过在有的情况下波动性显著,有的情况下粒子性显著.光的波长越长,越容易观察到其显示波动特征.光子是一种不带电的微观粒子,而电子是带负电的微观粒子,它们虽然都是微观粒子,但有本质区别,故C 正确. 答案:C3-2.[波动性分析] (多选)(2015·全国卷Ⅱ)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 .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C .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解析:电子束通过双缝产生干涉图样,体现的是波动性,A 正确;β射线在云室中留下清晰的径迹说明β射线是一种粒子,不能体现波动性,B 错误;衍射体现的是波动性,C 正确;电子显微镜观测微观结构利用了电子束的衍射现象,体现波动性,D 正确. 答案:ACD3-3.[波动性和粒子性分析] (多选)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 、b 、c 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象a 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 .图象c 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 .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象 D .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解析:图象a 曝光时间短,通过光子数很少,呈现粒子性.图象c 曝光时间长,通过了大量光子,呈现波动性,A 、B 正确;同时实验也表明光波是一种概率波,D 正确;紫外光本质和可见光本质相同,也可以发生上述现象,C 错误. 答案:ABD1.运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现象进行解释,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D ) A .当光照时间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光电流的强度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B .当入射光频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C .当入射光波长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D .当入射光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2. (多选)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CD ) A .逸出功与ν有关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 .当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D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3.(2018·江苏卷)光电效应实验中,用波长为λ0的单色光A 照射某金属板时,刚好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当波长为λ02的单色光B 照射该金属板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A 、B 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为 .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光速为c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又ν=cλ,所以有0=hc λ0-W 0,E k =2hcλ0-W 0解得E k =hc λ0;又光子动量p =hλ,所以A 、B 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为1∶2. 答案:(1)hcλ0(2) 1∶2 4.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用频率为ν1的光照射光电管,此时电流表中有电流.调节滑动变阻器,将触头P 向 端滑动(填“a ”或“b ”),使电流表示数恰好变为零,记下电压表示数U 1. (2)用频率为ν2的光照射光电管,重复(1)中的步骤,记下电压表示数U 2.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 ,由上述实验可知,普朗克常量h = (用上述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解析:(1)对电子加反向的电场力,使之不能到达A 端,则A 端电势低于K 端电势,P 向a 端滑动.(2)由hν1-W =eU 1,hν2-W =eU 2,得h =e (U 1-U 2)ν1-ν2.答案:(1)a (2)e (U 1-U 2)ν1-ν2[A 组·基础题]1.(2019·江苏高级中学检测)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A ) ①X 射线被石墨散射后部分波长增大 ②锌板被紫外线照射时有电子逸出但被可见光照射时没有电子逸出③轰击金箔的α粒子中有少数运动方向发生较大偏转 ④氢原子发射的光经三棱镜分光后,呈现线状光谱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D .②③④解析:①为康普顿散射,②为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光电效应都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③为α粒子散射,未涉及光子,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④为光的折射,揭示了氢原子能级的不连续,故选A.2.用波长为2.0×10-7m 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来的光电子中最大的动能是4.7×10-19J .由此可知,钨的极限频率是(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s,光速c =3.0×108m/s ,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B ) A .5.5×1014Hz B .7.9×1014Hz C .9.8×1014 HzD .1.2×1015Hz3.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现用波长为(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光速c =3.0×108 m/s)( A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4.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 k -ν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 ,锌的逸出功是3.34 eV ,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 k -ν坐标系中,图示中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下列图象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A )5.(多选)(2014·海南卷)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不同的是( ACD ) A .遏止电压B .饱和光电流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D .逸出功6.(多选)用波长为λ和2λ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分别产生的速度最快的光电子速度之比为2∶1,普朗克常量和真空中光速分别用h 和c 表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D ) A .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hc3λB .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hc λC .波长超过2λ的光都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 .波长超过4λ的光都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7.(多选)如图所示,这是一个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 ) A .只调换电源的极性,移动滑片P ,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电压表示数为遏止电压U c 的数值B .保持光照条件不变,滑片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将一直增大C .不改变光束颜色和电路,增大入射光束强度,电流表示数会增大D .阴极K 需要预热,光束照射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有光电流[B 组·能力题]8.(多选)(2017·全国卷Ⅲ)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νa 、νb 的单色光a 、b 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 a 和U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k a 和E k b .h 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 .若νa >νb ,则一定有U a <U b B .若νa >νb ,则一定有E k a >E k b C .若U a <U b ,则一定有E k a <E k bD .若νa >νb ,则一定有hνa -E k a >hνb -E k b9.现有a 、b 、c 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 ∶λb ∶λc =1∶2∶3.当用a 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板时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E k ,若改用b 光束照射该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3E k ,当改用c 光束照射该金属板时( B )A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6E kB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9E kC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12E kD .由于c 光束光子能量最小,该金属板不会发生光电效应10.从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他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作出U c -ν图象,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 ,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测出的h 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图中频率ν1、ν2,遏止电压U c1、U c2及电子的电荷量e 均为已知,求:(1)普朗克常量h ; (2)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0.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及动能定理eU c =E k ,可得U c =h e ν-h eν0.结合图象知k =U c2-U c1ν2-ν1=U c1ν1-ν0.普朗克常量h =e (U c2-U c1)ν2-ν1.截止频率ν0=U c2ν1-U c1ν2U c2-U c1.答案:(1)e (U c2-U c1)ν2-ν1 (2)U c2ν1-U c1ν2U c2-U c111.(2018·苏州质检)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是λ=h p,式中p 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 是普朗克常量.已知某种紫光的波长是440 nm ,若将电子加速,使它的德布罗意波长是这种紫光波长的10-4倍. (1)求电子的动量大小;(2)试推导加速电压跟德布罗意波长的关系,并计算加速电压的大小.(电子质量m =9.1×10-31kg ,电子电荷量e =1.6×10-19C ,普朗克常量h =6.6×10-34J·s,加速电压的计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λ=h p,得p =h λ= 6.6×10-3410-4×440×10-9kg·m/s=1.5×10-23kg·m/s.(2)eU=E k=p22m ,又λ=hp,联立解得U=h22emλ2,代入数据,解得U=8×102 V. 答案:(1)1.5×10-23kg·m/s(2)U=h22emλ28×102 V。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十二章第1节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学案
第1节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考纲要求【p209】2018、2018命题情况【p209】第1节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考点1►光电效应【p209】夯实基础1.光电效应现象(1)定义: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__光电子__.特别提醒:①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光现象转化为电现象.②定义中的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2)几个名词解释①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时的__最小反向电压,用U c表示__.②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__最小__频率叫做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又叫极限频率),用νc表示.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截止频率.③逸出功: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__最小值__,叫做该金属的逸出功,用W0表示,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逸出功.④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2.光电效应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入射光的频率__低于__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__最大初动能__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__增大__.(3)只要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照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__瞬时的__,一般不超过10-9 s,与光的强度__无__关.(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时,饱和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__正__比.3.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E=__h ν__,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其值为6.63×10-34 J·s,ν是光的频率.(2)光电效应方程:__E k=hν-W0__,其中hν为入射光子的能量,E 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eU c,W0是金属的逸出功,W0=hνc.考点突破例1用图示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变阻器的中间位置,当用蓝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有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电源正极与负极调换,电流表一定没有示数B.改用黄光照射到光电管,电流表一定没有示数C.增大蓝光的照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D.改用波长更短的光照射光电管,光电管中金属的逸出功变大【解析】若将电源正极与负极调换,光电管两端电压由正向电压变成反向电压,如果反向电压小于遏止电压,电流表仍有读数,故A项错误;改用黄光照射到光电管,若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阴极材料有光电子逸出,电流表仍有读数,故B项错误;增大蓝光的照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故C项正确;光电管中金属的逸出功是金属材料自身的性质,与入射光的性质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小结】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例2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 、b 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 的关系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照射该光电管时a 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 .b 光光子能量比a 大C .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小D .光电管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光电转换器件,可使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解析】根据公式E k =eU c 可得遏止电压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故图中可得b 光照射光电管时反向截止电压大,说明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故A 错误;b光照射时最大初动能大,根据公式h ν-W 0=12mv 20可得b 的频率大,光子的能量大,故B 正确;根据W 0=h νc ,可知,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故C 错误;光照射光电管,出现光电效应现象,可使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故D 正确.【答案】BD【小结】对某一金属有关光电效应的几种图象针对训练1.关于光电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形成的光电流越强C.能否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决定于入射光光子的能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金属的逸出功D.用频率是ν1的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改用频率是ν2的黄光照射该金属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解析】根据E km=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成正比,选项A错误;光电流的强弱与入射光的光强有关,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无关,选项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的规律,能否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决定于入射光光子的能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金属的逸出功,选项C正确;绿光的频率大于黄光,则用频率是ν1的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改用频率是ν2的黄光照射该金属也可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2.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装置,当用光子能量为 2.82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中的金属涂层时,电流表G的读数为0.2 m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 eVB.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2 eVC.开关K断开后,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D.改用光子能量为0.85 eV的光照射,电流表G也有电流,但电流较小【解析】该装置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 V时,电流表示数为0,知道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 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ν-W0,W0=1.82 eV,故A、B正确;开关S 断开后,用光子能量为2.82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发生了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逸出,则有电流流过电流表,故C正确;改用能量为0.85 eV的光子照射,0.85 eV小于1.82 eV,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电流表无电流,故D错误.3.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到阴极K 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C)A .若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 .若换用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C .增加电路中电源电压,电路中的光电流不一定增大D .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解析】若换用波长为λ1、λ2(λ1>λ0、λ2>λ0)的光的频率有可能大于极限频率,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A 、B 错误;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当光越强时,光电子数目会增多,而电压增加不会改变光电子数目,则光电流也不会影响,C 正确;将电路中电源的极性反接,电子受到电场阻力,到达A 极的数目会减小,则电路中电流会减小,甚至没有电流,D 错误.4.1916年,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完全肯定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且测出了当时最精确的普朗克常量h 的值,从而赢得192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若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作出如图乙所示的U c -ν的图象,电子电荷量e =1.6×10-19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图甲中电源右端为正极B .普朗克常量约为6.64×10-34J ·sC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0×1014Hz D .该金属的逸出功约为6.61×10-19J【解析】电子从K 极出来,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所以电场线的方向向右,所以电源右端为负极,故A 错;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 k =h ν-W 0,粒子在电场中做减速,由动能定理可得:-eU =0-E k ,解得:U =h νe -W 0e ,由题图可知,金属的极限频率等于ν0=5.0×1014Hz ,图象的斜率代表了k=h e,结合数据解得:h =6.61×10-34 J ·s ,故B 错误,C 对;金属的逸出功W 0=h ν0=6.61×10-34×5.0×1014 Hz =3.31×10-19J ,故D 错误.5.现有a 、b 、c 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 ∶λb ∶λc =1∶2∶3.当用a 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板时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E k ,若改用b 光束照射该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3E k ,当改用c 光束照射该金属板时(B)A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6E kB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9E kC .能发生光电效应,飞出的光电子最大动能为112E kD .由于c 光束光子能量最小,该金属板不会发生光电效应【解析】a 、b 、c 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 ∶λb ∶λc =1∶2∶3,因为光子频率ν=cλ,知光子频率之比6∶3∶2.设a 光的频率为6a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ν-W 0得,E k =h ·6a -W 0,13E k =h ·3a -W 0.联立两式解得逸出功W 0=32ha ,E k =92hac 光的光子频率为2a>W 0,能发生光电效应.最大初动能E km ′=h ·2a -W 0=12ha =19E k .故B 正确,A 、C 、D 错误.考点2► 光的波粒二象性 【p 211】 夯实基础 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有__波动性__. (2)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有__粒子性__. (3)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其表现规律为: (1)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2)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贯穿本领越强.(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3.德布罗意波(物质波)波长λ与动量p的关系符合德布罗意公式λ=hp(h为普朗克常数)的波叫德布罗意波,简称物质波.德布罗意波假说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含了物质粒子,即光子和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德布罗意波.考点突破例3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下列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牛顿提出光是一种高速粒子流,并能解释一切光的现象B.惠更斯认为光是机械波,并能解释一切光的现象C.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D.为了说明光的本性,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解析】牛顿认为光是一种粒子流,他的观点支持了光的微粒说,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现象,不能解释一切现象,故A错误;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并能解释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但不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电效应等现象,故B错误;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认为光的发射、传播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光子,故C正确;麦克斯韦只提出了光的电磁波说,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没提光的粒子性,故D错误.【答案】C针对训练6.关于光子和运动着的电子,下列论述正确的是(C)A.光子和电子一样都是实物粒子B.光子能发生衍射现象,电子不能发生衍射现象C.光子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而电子只具有粒子性【解析】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质子、电子等实物;二是电场、磁场等,统称场.光是传播着的电磁场.根据物质波理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故光子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综上所述,C 选项正确.考点集训【p345】A组1.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把入射光减弱到可以认为光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光子存在,如图所示,不同数量的光子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得到的照片.这些照片说明(B)A.光只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B.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C.光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D.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解析】由于光的传播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光子,所以每次通过狭缝只有一个光子,当一个光子到达某一位置时该位置感光而留下痕迹,由于单个光子表现粒子性,且每一个光子所到达的区域是不确定的,但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所以长时间曝光后最终形成了图中明暗相间的条纹,故该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A、C、D错误,B正确.2.(多选)下列对光电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BD)A.金属钠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能量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解析】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与光强无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要使电子离开金属,须使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而电子增加的动能只能来源于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且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吸收多个光子,否则即使光的频率低,若照射时间足够长,也会产生光电效应现象;电子从金属逸出时,只有从金属表面向外逸出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所做的功最小;综上所述,选项B、D正确.3.下图为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D)A .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减少B .只有波长短的辐射强度增加C .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先增大后减小D .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A 、B 错误,D 正确;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增强,波长变短,频率增大,故C 错误.4.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 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 ·s ,光速为3.0×108m/s ,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A)A .2.3×10-18W B .3.8×10-19W C .7.0×10-10 W D .1.2×10-18W【解析】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所以察觉到绿光所接收到最小功率为P =6hc λt =6×6.63×10-34×3×108530×10-91W =2.3×10-18W.5.(多选)用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 ,电流计G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CD)A .该单色光的频率一定小于阴极K 的极限频率B.增加单色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C.若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有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D.交换电源的正负极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解析】电流计G指针不偏转,有可能是电流太小或者由于两极板间电压太大,光电子不能达到A 板,故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即该单色光的频率有可能大于阴极K的极限频率,若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所加反向电压减小,所以该情况下有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A错误,C正确;如果是该单色光的频率小于阴极K的极限频率,则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而增加单色光的强度只会增加入射光的光子数目,仍旧不会发生光电效应,即不会使得电流计发生偏转,B错误;若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交换电源的正负极,则光电子受到电场加速,故可以使得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D正确.6.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种单色光照射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C.饱和光电流不变D.遏止电压减小【解析】发生光电效应时,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U c=E km=hν-W0,W0为逸出功,由此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与光照强度无关,故A 正确;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光照强度无关,故B错误;光照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目减小,因此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减小,即饱和电流减小,故C错误;由A选项分析可知,遏止电压与光照强度无关,故D错误.7.(多选)如图所示是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K是光电管的阴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图中a端应是电源的正极B.只要有光照射K,衔铁就被电磁铁吸引C.只要照射K的光强度足够大,衔铁就被电磁铁吸引D.只有照射K的光频率足够大,衔铁才被电磁铁吸引【解析】光电子从阴极K发射后,要达到A.A的电势必须高于K的电势,A对;如果照射光频率低于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就没有光电流产生,电磁铁就不具有磁性,不会吸引衔铁,B、C错;只有照射光的频率大于阴极K 金属的极限频率,才有光电流产生,D 对.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钢球A 、B ,A 球的质量大于B 球的质量.开始时A 球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B 球处于静止状态.两球碰撞后均向右运动.设碰前A 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λ1,碰后A 、B 两球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λ2和λ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D)A .λ1=λ2=λ3B .λ1=λ2+λ3C .λ1=λ2λ3λ2-λ3D .λ1=λ2λ3λ2+λ3【解析】球A 、B 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则p B ′+p A ′=p A ,由λ=h p ,可得p =hλ,即动量守恒表达式也可写成h λ1=h λ3+h λ2,所以λ1=λ2λ3λ2+λ3,D 正确.9.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加速电压为U),该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C)A.h 2mqUB.h 2mqUC.h 2mqU 2mqU D.h mqU【解析】加速后的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qU =12mv 2,所以v =2qUm,由德布罗意波公式可得λ=h p =hm2qU m=h2mqU 2mqU ,C 正确. B 组10.(多选)如图,直线为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光子频率的关系,已知直线的纵、横截距分别为-a 、b ,电子电量为e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BC)A .普朗克常量h =baB .金属极限频率νc =bC .金属逸出功W 0=aD .若入射光频率为2b ,则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为a【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ν-W 0=h ν-h νc 知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 与入射光频率ν成线性关系,E km -ν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根据图线斜率可得出普朗克常量即h =ab ,逸出功为W 0=a.横轴截距表示最大初动能为零时的入射光频率,此时的频率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b ,故B 、C 正确,A 错误;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入射光频率为2b ,最大初动能为:h ·2b -a =a ,并非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为a ,故D 错误.故选BC.11.分别用波长为λ和34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是多大?【解析】设此金属的逸出功为W 0,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如下两式: 当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时: E k1=hcλ-W 0当用波长为3λ4的光照射时:E k2=4hc3λ-W 0又E k1E k2=12由以上各式解得:W 0=2hc3λ故此金属板的逸出功是:W 0=2hc3λ.12.波长为λ=0.17 μm 的紫外线照射至金属圆筒上使其发射光电子,光电子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做最大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r ·B =5.6×10-6T ·m ,光电子的质量m =9.1×10-31kg ,电荷量e =1.6×10-19C ,求:(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金属的逸出功.【解析】(1)光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它的轨迹半径最大时,它的动能最大. 由向心力公式eBv =mv 2r ,得v =eBrm所以12mv 2=12m ⎝ ⎛⎭⎪⎫eBr m 2=(eBr )22m=(1.6×10-19×5.6×10-6)22×9.1×10-31J =4.41×10-19J.(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 k =h ν-W 0 得W 0=h ν-12mv 2W 0=hc λ-12mv 2,代入数据得W 0=7.29×10-19J.。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二章 第1节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第1节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1.在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中,与光的波动理论不矛盾的是( C )A.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B.所有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C.光电流随着入射光增强而变大D.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解析:按照光的波动理论,电子通过波动吸收能量,假设波的能量不足以使得电子逸出,那么就需要多吸收一些,需要一个能量累积的过程,而不是瞬时的,选项A与波动理论矛盾.根据波动理论,能量大小与波动的振幅有关,而与频率无关,即使光的能量不够大,只要金属外表的电子持续吸收经过一个能量累积过程,都可以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与波动理论矛盾;光电子逸出后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能量有关,即与入射光的波动振幅有关,与频率无关,选项D与波动理论矛盾.对于光电流大小,根据波动理论,入射光增强,能量增大,所以光电流增大,选项C与波动理论并不矛盾,选项C正确.2.(2019·安徽六安模拟)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B )A.光电效应实验中,只有入射光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子B.假设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0,如此它的极限频率νc=C.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粒子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D.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增大入射光的频率一定能增大光电流解析:光电效应实验中,只有入射光频率大于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从而产生光电子,选项A错误;假设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0,如此它的极限频率νc=,选项B正确;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选项C错误;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增大入射光的频率一定能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一定能增大光电流的大小,选项D错误.3.(2019·四川成都模拟)如图为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电路图.假设用频率略大于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的光照射,电流表指针未发生偏转,要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采用的措施应为( A )A.增大入射光的频率B.增大入射光的强度C.使入射光由K改照AD.使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解析:由题意可知,入射光的频率略大于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会发生光电效应但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阴极K与阳极A间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且大于遏止电压;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即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以使得光电子到达阳极A,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A正确;入射光的强度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无关,B错误;入射光照射阳极A,不会发生光电效应,C错误;滑片P向左移动,反向电压增大,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D错误.4.(2019·江西南昌模拟)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金属外表,没有发生光电效应,如下做法中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是( D )A.增加照射时间B.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照射C.改用光强更大的单色光照射D.改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照射解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金属的截止频率,与增加光的照射时间和增大光的强度都无关,故A,C错误.改用波长更长的光照射时,其频率小于原光的频率,如此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而当改用频率更高的光时,可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B错误,D正确.5.(2019·陕西汉中模拟)现用某一光电管进展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时有光电流产生.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电流变大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电流变大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小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解析: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电流变大,故A正确;饱和电流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故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的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故C错误;如果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将不会发生光电效应,不会有光电流产生,故D错误.6.(2019·福建泉州模拟)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下面的理解正确的答案是( C )A.用一样频率的光照射同一金属,逸出的所有光电子都具有一样的初动能E kB.遏止电压与逸出功的关系是eU c=W0C.逸出功W0和极限频率νc之间满足关系式W0=hνc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知,同种频率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光电子从金属中逸出的情况不一定一样,如此光电子的初动能不一定一样,故A错误;根据eU c=E k=hν-W0可知eU c≠W0,故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知,当最大初动能为零时,入射频率即为极限频率,如此有W0=hνc,故C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知,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不是正比关系,故D错误.7.(2019·湖南怀化模拟)如下列图为光电管工作原理图,当有波长(均指真空中的波长,下同)为λ的光照射阴极板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如此( B )A.换用波长为λ1(λ1>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换用波长为λ2(λ2<λ)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增加电路中电源的路端电压,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D.将电路中电源的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解析:波长为λ1(λ1>λ)的光的频率有可能大于极限频率,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故A错误;波长为λ2(λ2<λ)的光的频率一定大于极限频率,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故B正确;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增加路端电压时,假设减小入射光强度,光电流有可能减小,故C错误;将电路中电源的极性反接,逸出的光电子虽受到电场阻力,但可能到达A极,从而形成光电流,故D 错误.8.(2019·湖南永州模拟)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加速电压为U),该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C )A. B.C. D.解析:加速后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可得qU=mv2所以v=,由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可得λ===,所以选项C正确.9.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1的中子和另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2的氘核同向正碰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A )A. B. C. D.解析:中子的动量p1=,氘核的动量p2=,同向正碰后形成的氚核的动量p3=p2+p1,所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长λ3==,A正确.10.(2019·某某南宁模拟)某金属被光照射后产生了光电效应现象,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下列图.h为普朗克常量,电子的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如此当入射光频率为3νc时,其遏止电压为( C )A.hνcB.3hνcC.D.解析: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m=hν-W0可知,当ν=νc时,有W0=hνc,故当入射光的频率为3νc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2hνc,又因为-eU c=0-E km,所以此时遏止电压U c=,C正确.11.(2019·江西南昌模拟)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的根底上,提出了量子理论,如下关于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D )解析:黑体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大,故A,C错误.黑体辐射的波长分布情况也随温度而变,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极大值向波长短的方向移动,故B错误,D正确.12.用如下列图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C )A.a光的波长一定大于b光的波长B.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C.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是由c到dD.将电源正负极反接时,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仍一定发生偏转解析:由题意可知,νa>νc,νb<νc,故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A错误;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ν>νc ,增加b光的强度不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B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电子从光电管左端运动到右端,而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流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是c流向d,故C正确;将电源正负极反接时,即加反向电压,当反向电压增大到一定程度,可以使逸出的光电子到不了阳极,即不能形成回路,即电流计没有电流,故D错误.13.(多项选择)研究光电效应实验电路图如图(a)所示,其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b)所示.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BC )A.假设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右滑动,光电流一定增大B.图线甲与乙是同一种入射光,且甲的入射光强度大于乙光C.由图(b)可知,乙光的频率小于丙光频率D.假设将甲光换成丙光来照射锌板,其逸出功将减小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光电流可能增大,也可能已达到饱和电流而不变,故A错误;遏止电压一样,说明最大初动能一样,即入射频率一样,但饱和电流不同,说明入射光强度不同,饱和电流越大,入射光强度越大,B正确;遏止电压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说明入射光频率越大,C正确;逸出功只由金属本身性质决定,与入射光频率无关,D错误.14.(2018·湖北黄石模拟)下表是按照密立根的方法进展光电效应实验时得到的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和入射光的频率ν的几组数据.U c/V 0.541 0.637 0.714 0.809 0.878 ν/×1014 Hz 5.644 5.888 6.098 6.303 6.501由以上数据描点连线,可得直线方程U c=0.397 3-1.702 4,如下列图.如此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 B )×1014×1014 Hz×1014×1014 Hz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E k=hν-W0=hν-hνc=U c e,解得U c=ν-=ν-.与直线方程U c=0.397 3-1.702 4比拟可知,图线的斜率为=,同时=1.702 4,联立得νc≈4.3×1014 Hz,故B正确,A,C,D错误.15.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其中n>1.普朗克常量h,电子质量m和电子电荷量e,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如此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D )A. B. C. D.解析:设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为U,根据动能定理得,eU=mv2,又p=,mv2=,λ=,联立解得U=,故D正确.16.A,B两种光子的能量之比为2∶1,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A,E B.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C )A.A,B两种光子的频率之比为1∶2B.A,B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为1∶2C.该金属的逸出功为W0=E A-2E BD.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c=解析:光子的能量ε=hν,如此A,B两种光子的频率之比为2∶1,故A错误;动量p=,λ=,A,B 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为2∶1,故B错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hν-W0,有E A=εA-W0,E B=εB-W0,又εA=2εB,联立解得,W0=E A-2E B,故C正确;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c==,故D错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4:13-2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优质课件
1.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D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2.用波长为2.0×10-7m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 来的光电子中最大初动能是4.7×10-19 J.由此 可知, 钨 的极 限频率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 c=3.0×108 m/s,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B ) A.5.5×1014 Hz B.7.9×1014 Hz C.9.8×1014 Hz D.1.2×1015 Hz
3.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 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回路中便产生光 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 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 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4.入射光强度与光子能量 入射光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 积上的总能量.
5.光的强度与饱和光电流 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的规律是对频率相 同的光照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而言的,对于不同频 率的光,由于每个光子的能量不同,饱和光电流与 入射光强度之间没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3.有关光的本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了“微粒说”,惠更 斯提出了“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它们都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 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宏观概念上的粒子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 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光通过双缝时显出 波动性,如果光只通过一个缝时显出粒子性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规律,只有入射光频 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D正确.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为线 性关系,但非正比关系,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现象 的实验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 关,C错误.
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50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练)(含解析)
专题50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1.(多选)某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波长为1.5×10-6m,功率为5。
0×10—3W的连续激光.已知可见光波长的数量级为10-7m,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该激光器发出的是:()A.是紫外线B.是红外线C.光子能量约为1。
3×10—18J D.光子数约为每秒3。
8×1016个【答案】BD【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熟悉电磁波谱中波长的大小关系,以及掌握光子能量与波长的大小关系cE hλ=.2.(多选)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频率为v的光照射光电管电极K时,有光电子产生。
光电管K、A极间所加的电压U可由图中的电压表测出,光电流I由图中电流计测出,下列关于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降低入射光的频率有可能光电管电极K上无光电子放出B.当滑片P位于P′右端时,电极K、A间所加电压使从电极K发出的光电子加速C.保持入射光频率不变,当增大入射光光强时,图中电流计示数不变D.保持入射光频率、光强不变,若只增大光电管K、A极间所加的加速电压,光电流会趋于一个饱和值【答案】A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电效应的应用,涉及到的知识点也较多,要仔细分析,注意理解光电子在电场中加速还是减速是解题的关键3.(多选)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B .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C .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 .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答案】ACD【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动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A 、C 、D 正确,B 错误.【名师点睛】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图分析辐射强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辐射确定的极大值随着温度变化的关系。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设计 专题: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习讲义
或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截止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甲图中光电管得到的电压为正向电压
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E 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表明光具有波动性.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象
,则每秒钟从光电管阴极发射出的光电子数至少是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求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大小.
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射线被石墨散射后部分波长增大②锌板被紫外线照射时有电子逸出但被可见光照射时没有粒子中有少数运动方向发生较大偏转④氢原子发射的光经三棱镜分光后,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不同的是( ACD )
,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电压表示数为遏止电压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将一直增大
.不改变光束颜色和电路,增大入射光束强度,电流表示数会增大
需要预热,光束照射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有光电流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ν、ν的单色光
.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及动能定理eU c=E k,可得U。
2018年物理新课标高考总复习第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二章第一节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精品
[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规律,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 光的光强变大,则饱和光电流变大,选项 A 正确.由爱因斯 坦光电效应方程知,入射光的频率变高,产生的光电子最大 初动能变大,而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频率和光强都有关, 选项 B 错误,C 正确.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 射光的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就不能发生 光电效应,没有光电流产生,选项 D 错误.
【典题例析】 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 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 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 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 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 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 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用频率 为 ν 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 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
二、光电效应方程
1.基本物理量 (1)光子的能量 ε=hν,其中 h=6.626×10-34 J·s(称为普朗克 常量). (2)逸出功: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__最__小__值____. (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 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动能的__最__大__值____. 2.光电效应方程:Ek=__h_ν_-__W__0__.
6.63×10-34×4.27×1014 1.6×10-19
eV≈1.77 eV,D 错误.
考向 2 对 I-U 图象的理解 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 下得到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 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B )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 动能
物理试题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第12章 近代物理初步
第1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A 组 基础题组]一、单项选择题1.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把入射光减弱到可以认为光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光子存在,如图所示是不同数量的光子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得到的照片。
这些照片说明( )A .光只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B .光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C .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D .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些照片说明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故D 正确。
答案: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动量相同的电子和质子,其德布罗意波长相同B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能量C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动量D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在宏观世界里能量是连续的解析:根据物质波波长公式λ=hp 可知,当质子和电子动量相同时,其德布罗意波长相同,A 正确;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能量,B 正确;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具有动量,C 正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在微观世界里能量是分立的,D 错误。
答案:D3.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 ) A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C .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D .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逸出了解析:光的频率不变,表示光子能量不变,光的强度减弱,仍会有光电子从该金属表面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逸出的光电子数就会减少,故A 正确。
答案:A4.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 和5.44×1014Hz ,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 A .波长 B .频率 C .能量D .动量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h ν0,因为钙的ν0大,所以从钙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 较小,由p =2mE km 知,该光电子的动量较小,根据λ=hp 可知,波长较大,根据ε=h ν及c =λν可知,频率和能量较小,B 、C 、D 错误,A 正确。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高考命题解读]第1讲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一、光电效应及其规律1.光电效应现象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2.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3.光电效应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等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3)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 s.(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饱和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自测1教材P36第2题改编(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C.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D.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答案AD解析增大入射光强度,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增加,则光电流增大,故选项A正确;光电效应是否发生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而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故选项B错误.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较小的光照射时,若光的频率仍大于极限频率,则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错误;根据hν-W逸=E k可知,增大入射光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故选项D正确.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ε=hν.2.逸出功W0: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最小值.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4.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hν=E k+W0或E k=hν-W0.(2)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自测2(多选)如图1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图1A.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B.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0C.入射光的频率为2ν0时,产生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D.入射光的频率为ν02时,产生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2答案 ABC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2.物质波(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hp,p 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 为普朗克常量.自测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波粒二象性学说彻底推翻了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说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暗条纹的地方是光子永远不能到达的地方C.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大量光子打在光屏上的落点是有规律的,暗纹处落下光子的概率小D.单个光子具有粒子性,大量光子具有波动性答案CD命题点一光电效应现象和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1.四点提醒(1)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不取决于光的强度而取决于光的频率.(2)光电效应中的“光”不是特指可见光,也包括不可见光.(3)逸出功的大小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入射光无关.(4)光电子不是光子,而是电子.2.两条对应关系(1)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2)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3.三个关系式(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 k=eU c.(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W0=hνc.例1(多选)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度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度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答案AC解析在发生光电效应时,饱和光电流大小由光照强度来决定,与频率无关,光照强度越大饱和光电流越大,因此A正确,B错误;根据E k=hν-W0可知,对于同一光电管,逸出功W0不变,入射光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变大,因此C正确;由光电效应规律可知,当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无论光照强度多大,都不会有光电流产生,因此D错误.例2(多选)(2017·全国卷Ⅲ·1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νa、νb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 a和U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k a和E k b.h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νa>νb,则一定有U a<U bB.若νa>νb,则一定有E k a>E k bC.若U a<U b,则一定有E k a<E k bD.若νa>νb,则一定有hνa-E k a>hνb-E k b答案BC解析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 km=hν-W0,由动能定理得,E km=eU,若用a、b单色光照射同种金属时,逸出功W0相同.当νa>νb时,一定有E k a>E k b,U a>U b,故选项A错误,B正确;若U a<U b,则一定有E k a<E k b,故选项C正确;因逸出功相同,有W0=hνa-E k a=hνb-E k b,故选项D错误.变式1(多选)(2017·山东潍坊中学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大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增大而增大D.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发射出来的光电子加上正向电压对光电子加速,所加电压不断增大,光电流也不断增大答案BC变式2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荷量)()图2A.U =hνe -W eB.U =2hνe -W eC.U =2hν-WD.U =5hν2e -We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 ,则发生了光电效应,即吸收的光子能量为nhν(n =2,3,4…) 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nhν=W +12m v 2(n =2,3,4…)① 在减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eU =0-12m v 2②联立①②得:U =nhνe -We (n =2,3,4…),选项B 正确.命题点二 光电效应图象四类图象例3用如图3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光电流大小与照射光的强弱、频率等物理量的关系.图中A、K两极间的电压大小可调,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分别用a、b、c三束单色光照射,调节A、K间的电压U,得到光电流I 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图3A.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更强些B.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更弱些C.单色光b的频率小于a的频率D.改变电源的极性不可能有光电流产生答案 A解析由题图乙知,a、c的遏止电压相同,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产生的光电流大,说明a光的强度大,选项A正确,B错误;b的遏止电压大于a、c的遏止电压,所以单色光b的频率大于a的频率,选项C错误;只要光的频率不变,改变电源的极性,仍可能有光电流产生,选项D错误.变式3 (多选)如图4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4.27,与纵轴交点坐标为0.5).由图可知( )图4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 Hz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 Hz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答案 AC解析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为截止频率,A 正确,B 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可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C 正确;该金属的逸出功为:W 0=hνc =6.63×10-34×4.27×10141.6×10-19eV≈1.77 eV,D错误.变式4(2015·全国卷Ⅰ·35(1))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5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纵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______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________.图5答案ek-eb解析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子能量为hν,克服逸出功W0后多余的能量转化为电子动能,eU c=hν-W0,整理得U c=he ν-W0e,斜率即he=k,所以普朗克常量h=ek,截距为b,即eb=-W0,所以逸出功W0=-eb.命题点三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物质波1.从数量上看: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2.从频率上看: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贯穿本领越强,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3.从传播与作用上看: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4.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由光子的能量E =hν、光子的动量表达式p =hλ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例4 (多选)(2015·全国卷Ⅱ·35(1)改编)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答案 ACD解析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说明电子是一种波,故A正确;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可以说明β射线是一种粒子,故B错误;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中子衍射说明中子是一种波,故C正确;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利用了电子束的衍射现象,说明电子束是一种波,故D正确.变式5下列各组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是()A.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B.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C.泊松亮斑和光电效应D.光的反射和光电效应答案 C变式6(多选)1927年戴维孙和汤姆孙分别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如图6所示的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B.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C.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D.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答案ABD变式7(多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答案AB。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3-2《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ppt课件
答案 解析
基础自测 教材梳理
考点突破 题型透析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自测 教材梳理
基础自测
高基三础自物测理一轮复习
教材梳理
第十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
波粒二象性基础自原测子结构教与材原梳理子核
第2节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内容 考点一 光电效应的理解
考
考点二 光电效应方程和光电效应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点 考点三 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的理解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 1.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 起的, 比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 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 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 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本教科书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及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本教科书介绍的统计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抽样 调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侧重点放在了介绍获得高质量样本的方法、 方便样本的缺点以及随机样本的简单性质上。教科书首先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不是简 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 否可靠。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进了随机样本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情景引入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方法,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最后,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三种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缺点。3.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同时为 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能通过实验、计算器(机)模拟估计 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 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 。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 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 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 概率的意义,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 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
高中物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14章 第4讲 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学案(教师版)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第14章第4讲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学案(教师版)新人教版1、几个概念光电子:光电效应现象中金属表面发射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光电流:在光电管的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上直流电压U,当用频率足够高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 时,阴极K上会有光电子逸出,它们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飞向阳极A而形成电流I,称为光电流、光电流I随正向电压U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其饱和值Is,这一电流称为饱和电流、可以解释为,当光电流达到饱和时,阴极K上所有逸出的光电子全部飞到了阳极A 上、遏止电压:A和K两极间的电压为零时,光电流并不为零,只有当两极间加了反向电压U=-UC<0时,光电流I才为零,UC称为遏止电压、极限频率:对于给定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阴极,当入射光频率低到某值ν0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若入射光频率再降低,则无论光的强度多大,都没有光电子产生,不发生光电效应、这个由阴极金属材料性质决定的频率ν0,称为金属的截止频率,或极限频率、逸出功W=hν0: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hν0后恰能挣脱金属的束缚,但这些光电子脱离金属表面后不具有初动能,即光电子的逸出功W=hν0、2、光电效应实验规律光照射金属表面,使金属表面发射电子的现象,这就是光电效应现象、 (1)存在着饱和电流、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 (2)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极限频率、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称为遏止电压,对于一定颜色(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光的颜色改变,遏止电压也会改变、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不同金属的截止频率不同、 (3)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只要满足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光电效应几乎是瞬间发生的,不超过10-9s、3、光子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认为光能量也和辐射能量一样,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一份一份地集中在一个个粒子光子上、或者说,光是由大量以光速运动的粒子组成的光子流、每个光子具有的能量为E=hν=h (ν是光的频率,h是普朗克常量,c是光速,λ是光波波长)、光子的动量为p=、4、光的波粒二象性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6、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hν-W,其中Ek为光电子获得的最大初动能,h为光子的能量,W为光电子的逸出功、1、光子说怎样对光电效应进行解释?解答:为解释光电效应实验,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设、他认为:光在空间传播时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和它的频率成正比,即E=hν,式中的ν为光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光子在和电子作用时,每个光子只能把能量传递给一个电子,每个电子也只能吸收一个光子、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以很明确地得出:(1)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频率呈线性关系,而与光的强度无关(因为光子的能量与光的强度无关,而光的强度与光子的数目有关)、 (2)只有当入射光的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逸出功,才能产生光电效应、能够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ν0可由下式得出:hν0=W即ν0=2、怎样理解波粒二象性?解答: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波是一种概率波,对大量光子才有意义、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粒子,是指其不连续性,是一份能量、 (1)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2)ν高的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ν低的光子容易表现出波动性、 (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例1: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有( )A、只要是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那么从金属中逸出的所有光电子都会具有同样的初动能EkB、式中的W表示每个光电子从金属中飞出过程中克服金属中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C、逸出功W和极限频率ν0之间应满足关系式W=hν0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解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中的W表示从金属表面直接逸出的光电子克服金属中正电荷引力做的功,因此是所有逸出的光电子中克服引力做功的最小值、对应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是所有光电子中最大的、其他光电子的初动能都小于这个值、若入射光的频率恰好是极限频率,即刚好能有光电子逸出,可理解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0,因此有W=hν0、由Ek=hν-W可知Ek和ν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但不是成正比、【答案】C 方法点拨:正确理解金属的逸出功的概念,知道极限频率(或最大波长)存在的原因是解决光电效应问题的关键;光电效应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后,其动能大到足以克服金属离子的引力而逃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对一定的金属来说,逸出功是一定的、照射光的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从金属中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就越大、如果入射光子的频率较低,它的能量小于金属的逸出功,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这就是存在极限频率的原因、变式训练1:如图1441所示是光电管使用的原理图、当频率为ν0的可见光照射至阴极K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图1441A、若将滑动触头P移到A端时,电流表中一定没有电流通过B、若将滑动触头P逐渐由图示位置移向B端时,电流表示数一定增大C、若用紫外线照射阴极K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D、若用红外线照射阴极K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答案:C 图14-4-22、光电效应的综合应用例2:(xx江苏卷)(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13-3-1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K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图象的,正确的是()(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已知氢原子处在第一、第二激发态的能级分别为-3、4eV和-1、51eV, 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5、531014Hz, 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请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第二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钠板,能否发生光电效应、解析:(1)对于一定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变化,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只有光的频率改变,遏止电压才会改变;但发生了光电效应后,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强、C正确、 (2)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或需要克服逸出功),动能要减少,速度要减小,所以动量也要减小、 (3)氢原子放出的光子能量E=E3-E2,代入数据得:E =1、89eV,金属钠的逸出功W0=hν0,代入数据得W0=2、3eV,因为E<W0,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答案:(1)C (2)减小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或需要克服逸出功) (3)见解析方法点拨:光电效应重点问题主要围绕四个结论、图象、光电效应方程、能量守恒定律等方面进行、变式训练2: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能源、据估计,人类每年消耗的能量仅相当于太阳在20分钟内投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1)写出这个核反应方程、 (2)写出这一核反应释放出能量的表达式、 (3)太阳光—电能直接转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如图1443所示,是测定光电流的电路简图,光电管加正向电压、①在图1443上标出电源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②入射光照射在________极上(填A或B)、③若电流表读数是10μA,则每秒钟从光电管阴极发射出来的光电子至少是多少个?1443 ②入射光应照射在阴极上,即照在B极上、③电流表读数为I=10μA=10-5A,则每秒钟通过电流表的电荷量q=It=10-51C=10-5C从阴极发射的电子数n=q/e=10-5/(1、610-19)=6、251013个3、波粒二象性例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无规则的亮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下列与这个实验结果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太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无规则的亮点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D、只有大量光子才能表现出波动性解析:少量的光子表现为粒子性,波动性不明显,大量的光子才表现为波动性,光子表现的波动性为一种概率波,故选项B、C、D正确、答案:BCD 方法点拨:粒子和波动对宏观物体是两个对立的事物,但是对于微观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统一的、。
高三物理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教案
近代物理初步6.裂变反应、聚变反应的应用,射线的危害和应用等知识与现代科技联系密切。
第1讲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知识点光电效应及其规律Ⅰ1.定义01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
2.光电子02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
3.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03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
不同金属的截止频率不同,即截止频率与金属自身的性质有关。
(2)存在饱和电流: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即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阴极K发射的光电子的数目04越大,单位05越多。
(3)存在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0的反向电压U c称为遏止电压。
遏止电压的存在意味着光电子的初动能有最大值,E km=12m e v 2c=eU c,称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实验表明,遏止电压(或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06强度无关,07增大。
(4)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当入射光的频率超过截止频率νc时,无论入射光怎样微弱,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
知识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Ⅰ1.光子说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为01 hν,其中h=6.63×10-34 J·s(称为普朗克常量)。
这些能量子后来称为光子。
2.逸出功W002最小值叫作这种金属的逸出功。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03电子吸收光子后,除了要克服金属的逸出功外,有时还要克服原子的其他束缚而做功,这时光电子的初动能就比较小;当逸出过程只克服金属的逸出功而逸出时,光电子的初动能称为最大初动能。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E k04hν-W0。
(2)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在这些能量中,一部分大小为W005脱离金属,剩下的是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0612m e v2。
5.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对应规律对规律的解释存在截止频率νc 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必须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则入射光子的能量不能小于W0,对应的频率必须不小于νc=07W0h,即截止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剩余部分表现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直接从金属表增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小题增分特训(13)波粒二象性和原子物理
小题增分特训(十三)波粒二象性和原子物理1.(浙湘豫名校联合体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提出光子的概念B.爱因斯坦通过对光电效应的研究,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C.德布罗意运用类比、对称的思想,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D.奥斯特通过研究电流对小磁针的作用力,提出了场的概念2.(浙江东阳三模)关于原子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提出了原子核外电子轨道量子化,并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C.衰变方程94238Pu X+Y中,94238Pu发生的是α衰变,α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0e,可知N核的比结合能比C核的比结合D.根据核反应方程614C N+-1能大3.(浙江Z20名校协作体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甲图是核反应堆示意图,它是通过可控的链式反应实现核能的释放,链式反应是指由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B.乙图是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由图可知a、c两束光的频率相等且小于b光的频率C.丙图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图,由图可知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是不一样的,中等大小的核比结合能最大,这些核最稳定D.丁图是中子的转化示意图,强相互作用是引起中子—质子转变的原因4.(浙江诸暨一模)锝-99m(Tc-99m,m代表亚稳态同位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核医药物,可用于甲状腺、骨骼、心肌、脑部等扫描检查。
如图所示,铀核分裂得到的钼-99(Mo-99)衰变成锝-99m,其反应方程为Tc+X+ν(ν为不带电荷且质量非常小或近乎零的反微中子),接着将锝-99m取出,并由注射或口服等方法送入人体内,在特定器官或组织发生衰变,其反应方程为4399m Tc Tc+γ,释放出γ射线作为医学检测分析的讯号。
下列有关此核医药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4399m Tc和4399Tc两者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B.Mo-99衰变成Tc-99m过程中产生的衰变半衰期越长,医学检测分析效果越明显D.γ射线为核外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射的光子5.(浙江温州三模)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束单色光照射阴极K均可产生光电流。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4.2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教学案
图1【重点知识梳理】 一、黑体辐射与能量子 [基础导引]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无关,只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情况有关 ( ) (2)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不反射 ( ) (3)带电微粒辐射和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 ( ) (4)普朗克最先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 ( ) [知识梳理] 1.黑体与黑体辐射(1)黑体:是指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 (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①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 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②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如图1所示.a .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b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2.能量子(1)定义:普朗克认为,带电微粒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即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2)能量子的大小: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 称为普朗克常量.h =6.626×10-34J·s(一般取h =6.63×10-34J·s).特别提醒 在微观世界中能量是量子化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分立的. 二、光电效应 [基础导引]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c ,则 ( )A.当用频率为2νc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当用频率为2νc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νcC.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c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c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知识梳理]1.光电效应现象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____________.2.光电效应规律(1)光子说:空间传播的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ε=________,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其值为6.63×10-34 J·s.(2)光电效应方程:____________其中hν为入射光的能量,E 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0是金属的逸出功.4.遏止电压与截止频率(1)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2)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________频率叫做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又叫极限频率).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极限频率.(3)逸出功: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__________,叫做该金属的逸出功.三、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基础导引]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光电效应反映了光的粒子性()(2)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3)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4)只有运动着的小物体才有一种波和它相对应,大的物体运动是没有波和它对应的()][知识梳理(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________,p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为普朗克常量.【考点突破】考点一对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考点解读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hν:光子的能量.W0:逸出功.E k: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图2特别提醒 光电效应方程研究的对象是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其列式依据为能量守恒定律.3.由E k —ν图象可以得到的物理量(如图2所示) (1)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 (2)逸出功:图线与E k 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W 0=E . (3)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 =h . 典例剖析例1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那么( )1.粒子的波动性: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满足如下关系:ν=εh 和λ=hp ,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2.光的波粒二象性图5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其表现规律为: (1)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2)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贯穿本领越强.(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典例剖析例2 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 .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C .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D .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考点三 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 典例剖析例3 如图5所示,当开关S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 的一束光照 射阴极P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 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 大于或等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1)求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大小; (2)求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 思维导图例4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6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 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 A 、K 之间的电压U AK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建模感悟1.常见电路(如图所示)2.两条线索(1)通过频率分析: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2)通过光的强度分析:入射光强度大→光子数目多→产生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3.概念辨析⎩⎨⎧照射光⎩⎪⎨⎪⎧ 强度——决定着每秒钟光源发射的光子数频率——决定着每个光子的能量E =hν光电子⎩⎪⎨⎪⎧ 每秒钟逸出的光电子数——决定着光电流的强度光电子逸出后的最大初动能课堂探究例1 C 跟踪训练1 D 例2 D 跟踪训练2 C例3 (1)0.6 eV (2)1.9 eV 跟踪训练3 B 例4 C 跟踪训练4 C【高频考点突破】考点1:光的电磁说【例1】光的电磁说认为()A.光波和机械波相同,在真空中传播时速度最大B.光波也能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C.光是一种电磁波D.在真空中光速和电磁波传播速度相同【解析】光波是电磁波,不同于机械波,光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而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是光波和机械波都能产生干涉、衍射等波特有的现象.答案:BCD点评:了解光的电磁说,知道光波和机械波的异同,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考点2:光电效应【例2】关于光电效应,下列几种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电子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解析】金属的逸出功由该金属决定,与入射光源频率无关,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选项A、B错误.不可见光包括能量大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也包括能量比可见光小的红外线、无线电波,选项C错误.答案:D点评:光电效应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后,其动能大到足以克服金属离子的引力而逃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对一定的金属来说,逸出功是一定的,照射光的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从金属中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就越大;如果入射光子的频率较低,它的能量小于金属的逸出功,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这就是存在极限频率的原因.考点3:波粒二象性【例3】如图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解析】A为康普顿散射,B为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光电效应都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C为α粒子散射,不是光子,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为光谱分析,揭示了氢原子能级的不连续.选AB.答案:AB点评:本题是一个识记的内容,熟悉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以及原子物理的有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题型解读】题型一:光电效应规律【例4】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有()A.只要是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那么从金属中逸出的所有光电子都会具有同样的初动能E kB.式中的W表示每个光电子从金属中飞出过程中克服金属中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C.逸出功W和极限频率ν0之间应满足关系式W=hν0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解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中的W表示从金属表面直接逸出的光电子克服金属中正电荷引力做的功,因此是所有逸出的光电子中克服引力做功的最小值,对应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是所有光电子中最大的,其他光电子的初动能都小于这个值.若入射光的频率恰好是极限频率,即刚好能有光电子逸出,可理解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0,因此有W=hν0.由E k=hν-W可知E k和ν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但不是成正比.答案:C题型二:光电效应的综合应用【例5】(2010•江苏卷) (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图象的,正确的是()(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氢原子处在第一、第二激发态的能级分别为-3.4eV和-1.51eV, 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5.53×1014Hz, 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请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第二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钠板,能否发生光电效应.【解析】(1)对于一定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变化,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只有光的频率改变,遏止电压才会改变;但发生了光电效应后,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强.C正确.(2)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或需要克服逸出功),动能要减少,速度要减小,所以动量也要减小.(3)氢原子放出的光子能量E=E3-E2,代入数据得:E =1.89eV,金属钠的逸出功W0=hν0,代入数据得W0=2.3eV,因为E<W0,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答案:(1)C(2)减小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或需要克服逸出功)(3)见解析题型三:波粒二象性【例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无规则的亮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下列与这个实验结果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表现的波动性为一种概率波,故选项B、C、D正确.答案:BCD点评:粒子和波动对宏观物体是两个对立的事物,但是对于微观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统一的.【高考真题解析】【2012高考】(2012•重庆)以下是物理学史上3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37Li―→2y,y+714N―→x +817O,y+49Be―→z+612C.x、y和z是3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A.α粒子B.质子C.中子D.电子【答案】C【解析】将上述三个方程相加,整理后得37Li+714N+49Be―→ 817O+612C+z,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z 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为中子,C 正确.【考点定位】原子物理(2011·上海)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 )(A )频率 (B )强度 (C )照射时间 (D )光子数目【答案】A【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212h W mv ν-=,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在关,与其它无关,选项A 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波粒二象性 第1讲 光电效应学案
第1讲 光电效应板块一 主干梳理·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光电效应 Ⅰ1.定义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
2.光电子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
3.光电效应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等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
(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饱和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知识点2】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Ⅰ 1.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的能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ε=h ν。
其中h =6.63×10-34J·s(称为普朗克常量)。
2.逸出功W 0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
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金属的逸出功后所具有的动能。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表达式:E k =h ν-W 0。
(2)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 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 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12m e v 2。
5.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知识点3】 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2)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物质波(1)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每一个运动着的粒子都有一个波和它对应,这种波叫做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
(2)物质波的波长:λ=h p =hmv,其中h 是普朗克常量。
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板块二 考点细研·悟法培优考点1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深化理解]1.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是指组成光本身的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指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物质波
2023年一轮复习:波粒二象性、物质波学案一、知识梳理1.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项目光的波动性光的粒子性从数量上看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从频率上看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和()现象频率越高()越显著,贯穿本领越(),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从传播与作用上看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能证明的实验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光电效应、()效应联系由光子的能量E=()、光子的动量p=()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描述波动性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2.德布罗意波(物质波)波长λ与动量p的关系符合德布罗意公式λ=()(h为普朗克常量)的波叫德布罗意波,简称(),德布罗意波假说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含了物质粒子,即光子和实物粒子都具有(),又都具有(),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德布罗意波。
二、练习题1.实验表明:光子与速度不太大的电子碰撞发生散射时,光的波长会变长或者不变,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散射,该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如果电子具有足够大的初速度,以至于在散射过程中有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则该散射被称为逆康普顿散射,这一现象已被实验证实。
关于上述逆康普顿散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散射前的入射光,散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变大B.若散射前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能发生光电效应,则散射光照射该金属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变大C.散射后电子的速度一定变大D.散射后电子的能量一定变大2.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把入射光减弱到可以认为光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光子存在,如图所示是不同数量的光子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得到的照片。
这些照片说明()A.光只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B.光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C.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D.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3.(多选)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 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对应的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形成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如果加速电压为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B.加速电压U越大,物质波波长越短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更明显4.(多选)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正确的说法是()A.光的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越大,粒子性越显著B.光的波长越长,光的能量越小,波动性越显著C.频率高的光子不具有波动性,波长较长的光子不具有粒子性D.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5.(2020·江苏高考)“测温枪”(学名“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具有响应快、非接触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推荐精选】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导学案2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光电效应1.定义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
2.光电子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
3.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如图1):图1其中A是阳极。
K是阴极。
4.光电效应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饱和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知识点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的能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ε=hν。
其中h=6.63×10-34J·s。
(称为普朗克常量) 2.逸出功W0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
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
4.遏止电压与截止频率(1)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 。
(2)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叫做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又叫极限频率)。
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极限频率。
5.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表达式:E k =h ν-W 0。
(2)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 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 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12m e v 2。
知识点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2.物质波 (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1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1.(2017新课标Ⅲ 19)19.在光电效应试验中,分别用频率为a v ,b v 的单色光a 、b 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a U 和b U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ka E 和kb E 。
h 为普朗克常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 b v v >,则一定有a b U U <B .若a b v v >,则一定有ka kb E E >C .若a b U U <,则一定有ka kb E E <D .若a b v v >,则一定有a ka b kb hvE hv E ->- 【答案】BC【考点定位】光电效应【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电效应。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强弱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准备判断光电效应中的最大初动能、频率和遏止电压之间的关系,逸出功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光的频率无关。
2.(2017海南,7)(多选)三束单色光1、2和3的波长分别为λ1、λ2和λ3(λ1>λ2>λ3)。
分别用着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
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 B .用光束3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C .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D .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答案】AC【解析】依据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因λ1>λ2>λ3,那么γ1<γ2<γ3;由于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因此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而光束3照射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故A 正确,B 错误;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而由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γ﹣W ,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弱无关,故C 正确,D 错误。
3.(2017海南,7)(多选)三束单色光1、2和3的波长分别为λ1、λ2和λ3(λ1>λ2>λ3)。
分别用着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
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B .用光束3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C .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D .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答案】AC4.(2017北京,18)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nm (1nm=10-9m )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个最强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大连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雾霾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电离一个分子,但又不会把分子打碎。
据此判断,能够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约为(取普朗克常量346.610J s h -=⨯⋅,真空光速8310m/s c =⨯)A .2110J -B . 1810J -C . 1510J -D . 1210J -【答案】B【解析】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的能量为:E =h λc=2×10-18J ,由题意可知,光子的能量应比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稍大,因此数量级必须相同,故选项B 正确。
【考点定位】有关普朗克常量的估算问题。
【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可知光子的能量足以电离一个分子,因此该光子的能量应比该分子的电离能大,同时又不能把分子打碎,因此两者能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不能大太多。
5.(2017江苏卷,12C (2))质子()和α粒子()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 . 【答案】小于 2:1【解析】动量与动能的关系:,又质子的质量小于α粒子的质量所以质子的动量小于α粒子的动量,且;根据,可得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2:1【考点定位】物质波【名师点睛】考查公式,动量与动能的关系以及物质的波的波长个公式,较容易。
(二)考纲解读本讲有两个一级考点,是2018年新增必考考点,要格外重视。
(三)考点精讲考向一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对光电效应的四点提醒(1)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不取决于光的强度而取决于光的频率.(2)光电效应中的“光”不是特指可见光,也包括不可见光.(3)逸出功的大小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入射光无关.(4)光电子不是光子,而是电子.2.光电效应的研究思路(1)两条线索:(2)两条对应关系: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3.定量分析时应抓住三个关系式(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 k=eU c.(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W0=hν0.【例1】(多选)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答案】AC阶梯练习1.(多选)下列对光电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表面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答案】BD【解析】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取能量,若足够克服金属做功,就能逸出金属,若不够克服金属做功,就不会逸出金属,更不会发生积累.故A错误。
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可知,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B正确.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故C错误.不同的金属逸出功不同,截止频率不同,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发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不同.故D正确.2.(多选)用如图3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图3A.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B.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C.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D.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答案】AB3.如图4甲所示为光电管的原理图,当频率为ν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图4(1)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滑动时(填“左”或“右”),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将会减小.(2)由乙图I-U图象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3)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而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__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答案】(1)右(2)2 eV (3)不变【解析】(1)由题图可知光电管两端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当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移动时,反向电压增考向二光电效应方程和光电效应图象1.三个关系(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可以利用光电管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即E k=eU c,其中U c是遏止电压.(3)光电效应方程中的W0为逸出功,它与极限频率νc的关系是W0=hνc.2.四类图象【例2】用如图5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5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 J,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 J.【答案】3.2×10-194.8×10-19【例3】 (2016·江苏单科·12C)(1)贝可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________. A.146C→147N + 0-1eB.23592U +10n→13953I +9539Y +210n C.21H +31H→42He +10n D.42He +2713Al→3015P +10n(2)已知光速为c ,普朗克常数为h ,则频率为ν的光子的动量为________,用该频率的光垂直照射平面镜,光被镜面全部垂直反射回去,则光子在反射前后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________. (3)几种金属的逸出功W 0见下表:用一束可见光照射上述金属的表面,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些能发生光电效应.已知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4.0×10-7~7.6×10-7m ,普朗克常数h =6.63×10-34J·s .【答案】(1)A (2)h νc 2h νc(3)钠、钾、铷能发生光电效应.阶梯练习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6所示.则可判断出( )图6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答案】B【解析】由于是同一光电管,因而不论对哪种光,极限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都相同,对于甲、乙两种光,反向遏止电压相同,因而频率相同,A错误;丙光对应的反向遏止电压较大,因而丙光的频率较高,波长较短,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故C、D均错,B正确.5.(多选)如图7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4.27,与纵轴交点坐标为0.5).由图可知( )图7A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Hz B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 Hz C .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D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 【答案】AC6.如图8甲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光电管.用波长λ=0.50 μm 的绿光照射阴极K ,实验测得流过Ⓖ表的电流I 与AK 之间的电势差U AK 满足如图乙所示规律,取h =6.63×10-34J·s.结合图象,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8(1)每秒钟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飞出阴极K 时的最大动能. (2)该阴极材料的极限波长. 【答案】(1)4.0×1012个 9.6×10-20J (2)0.66 μm【解析】(1)光电流达到饱和时,阴极发射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 ,阴极每秒钟发射的光电子的个数n =I m e =0.64×10-61.6×10-19(个)=4.0×1012(个)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 =eU c =1.6×10-19 C×0.6 V=9.6×10-20 J.(2)设该阴极材料的极限波长为λc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c λ-h cλc,代入数据得λc ≈0.66 μm.考向三 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物质波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其表现规律为:(1)从数量上看: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2)从频率上看: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贯穿本领越强,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3)从传播与作用上看: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4)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由光子的能量E=hν、光子的动量表达式p=hλ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5)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时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粒子.【例4】(多选)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A.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B.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C.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D.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答案】BC阶梯练习7.下列各组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是( )A.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B.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C.泊松亮斑和光电效应D.光的反射和光电效应【答案】C【解析】光的色散、干涉或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又具有粒子性泊松亮斑是由于光的衍射形成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