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学生观察

合集下载

说话写话教学的几种方法

说话写话教学的几种方法

说话、写话教学的几种方法

谢明章

听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听话、说话训练,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训练的目的是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为作文训练打下初步的基础;训练的内容要依附教材,顺应儿童的心理;训练的形式要活泼多样,具体切实。使大纲对低年级的听话、说话、写话的要求落到实处。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教给学生观察说写的方法

在观察事物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椐静态和动态的客观事物本身存在与变化的“序”进行观察。比如,观察“静物”时,要从上下(或从下到上)、左右、前后、远近、里外、正反等方面顺序进行观察;观察“动物”时,教给学生先观察它的样子,再观察它的动作;观察活动时,按照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束的顺序进行观察。结合课文,学生说话、写话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第三册看图学文《秋天》一课上完后,组织一次秋游活动有目的的选好景点让学生重点观察秋天景物的特点。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看到的秋天的自然景色说具体。可提出如下问题重点讨论:秋天的天空和天气有什么特点?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你喜欢秋天的什么景物?为

什么?讨论发言后,可根据孩子们所说的内容提示口述的顺序。在说的训练之后,按照《秋天》一文中的句式,练习2~3句连贯的话。例:秋天到了,天气;

天;树叶;田野。也可按所取景点运用绘画进行教学。写话时,教师可提供“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作参考。

二、创设情景说写的方法

说写训练的内容鲜明生动,要有可感性,一定要创设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听话、说话的兴趣,让学生乐意说乐意写。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3篇)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3篇)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3篇)

教给同学观看读后感1

近段在读《给老师的建议》,每读一个小节,都有很大的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给同学观看》里说:“假如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看就是思索和识记学问之母。一个有观看力的同学,绝不是学业成果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同学。”我觉得他说得特殊对。

我如今教的是五班级同学,刚刚写过的其次篇作文便是连续观看日记。凡是亲自种植植物,具有观看力的孩子,观看日记写得很不错:瞧这一句:“过了几天,蒜顶端裂开了,露出一点浅绿色的芽儿,像小鸡从蛋壳里刚伸出来的小嘴,我用手轻轻摩挲,软乎乎的。”棋水灵秀从颜色、样子、触觉方面写了刚发芽的蒜,还运用了比方手法。

有的同学把蒜苗每天生长的长度详实的记录下来,形成了一片真实生动的连续观看日记。

还有的同学能真实的加入自我感受和观看过程中突发的观看故事:“我种的蒜苗又长高了两厘米,我真兴奋,急忙拿起小铲子给它松土,谁知太用力了把蒜的根铲了出来,我打眼看去,大吃一惊,没想到一小瓣蒜的根是白色的,那么细、那么长、那么多!惊异之余赶快把蒜埋进土里去。惋惜,小小的蒜苗没逃过这一劫,过了两天死掉了。”

更有同学的连续观看日记布满童真:“观看蒜的成长真好玩呀!我明年还观看,后年还观看,大后年还观看,大大后年还观看。等我有了孩子,我也让他观看。”从这个同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充分

体验到了观看的乐趣,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之情流泻笔端。

而没有种植植物、没有长期认真观看植物的同学,写的作文粗制滥造、不堪入目。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在教学校生的时候,就教给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没有人和自然的互相作用,人的智力的进展就不行思议。”“请你教给同学们观看四周世界的各种现象吧,观看训练是智力进展必不行少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提得真好!

如何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

如何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

如何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重要途径。它根据学生年龄小、对有趣、生动的图画有着浓厚兴趣的实际特点,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图画为写话的载体,对学生来进行写话的训练。看图写话的每幅图都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写话训练材料,教师怎样指导看图写话,扎实地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最终提高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是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探究的一个问题。我通过以下的四个步骤来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效果较好。

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看图写话的基础是要学会观察,这是进行看图写话的重要条件。只有经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对图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写话”。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的原因,各项能力还比较欠缺。在观察图画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容易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所吸引,或者漫无目的,毫无顺序地观察,这就需要教师好好引导,教给学生观察的具体方法。

看图写话一般包括单幅图看图写话和多幅图看图写话两种类型。对于单幅图的看图写话,要让学生找出图中所表达的几个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分别是什么,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这样从总体上对图画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然后再从整体到局部,抓住图的细节进行认真观察。比如:具有特色的环境,图中人物

的表情、动作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再深入进行观察,用有趣的细节激发学生的看图兴趣,使学生有不同的新发现。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激发兴趣,养成平时观察的好习惯

小学生观察的培养,往往是从启发兴趣开始的,因为兴趣是求知的动力。而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很重要,积极性就是学生观察的兴趣,兴趣则来自教师的指导,观察是生活中做事不可缺的一种“知识”和“能力”,运用好,会使人受益匪浅。写文章更是离不开,因为很多材料是从观察中获得,观察不但能积累资料,而且能帮助学生享受生活中不尽的“美”,所以教者一定要引导好学生,点燃观察的欲望,把涉世不深的学生引导到生活中来,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知识,在观察中发现生活的多彩、丰富和斑斓,在乐趣中积累写作的材料。观察能力必须提早抓起,对刚入学的儿童有计划地、有目的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养成平时喜欢观察的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自己的父母非常熟悉、了解。因此利用这一点对新入学的孩子进行观察兴趣的培养,方法是布置观察任务。老师说:“老师非常想认识你们爸爸或妈妈,怎样认识呢?明天咱们上课时,由同学们一个一个地向老师介绍一下你的爸爸或妈妈长什么样,以后我们见面就认识了。回家后你们要细致地观察,也就是好好地看看你们的爸爸或妈妈,看谁说得最形象逼真。”接着老师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先说一下年龄是多少?身材怎么样?是中等个还是高个?面貌怎样,眼睛大小,脸型怎样,梳着什么样发式,爱穿什么样衣服等。”通过这样方法指导学生,学生都想表现自己,让老师一见面就能认识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儿童一是出于对自己亲人的爱。二是听老师的话。三是说得更形象,让老师认识自己的爸爸或妈妈。从而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也促进儿童细致地观察。

怎么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观察日记怎么写

怎么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观察日记怎么写

怎么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观察日记怎么写

所谓观察日记,就是留心观察周围的人物、动物、植物、景物,活动等,按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能坚持不懈,既可积累生活素材,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过大家知道怎么写好观察日记吗?不会的话,就来看一看下面的方法吧。

一、激发学生写观察日记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能够有干劲的一直做下去。我们要把写日记当成一种兴趣爱好,而不是当成是一种学习任务来看待呢。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丰富素材

“看时轻松,做时难。”很多学生写了两三次日记,就发现没内容写了。于是,为了应付老师,又开始了天天翻作文书,东拼西凑。久而久之,又害怕起了写作文。其实,“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同学们在丰富、优美、多彩的生活中,“无论走到哪里,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每地每事动脑进行观察,都可以寻觅到许多有益的东西,获得知识。

三、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观察日记,可以是一景、一事、一人的短文,看起来易写,但要写得准确、细致、透彻,还必须掌握一些方法,因此,我结合教学,指导他们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仔细地观察。

如写景时,我告诉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有位同学在描写湖时,首先是近距离观察,“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然后登上山顶俯视,湖“犹如少女脸上一双亮丽的眼睛镶嵌在青山绿树之间。”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多角度去观察事物,才能更加突出景物特点,这样写出的景物不仅全面而且立体化了。

四、告诉学生在写作时要融入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好基本知识外,关键在于发掘作文的素材,而作文的素材就是源于现实生活。只要我们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就会发现很多有写作价值的作文素材。现结合教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一、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学常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像,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

二、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要细致用心

学生作文写得不好,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事物细致用心的观察。细致用心就是观察事物时,不但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还要一边用脑去思考。只有细致用心地观察,才能获得对事物清晰的具体的而不是朦胧的笼统的认识。只有细致用心地观察,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生动逼真,走出千篇一律的俗套。如《爬山虎的脚》,学习这篇课文时,可带学生对实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加深理解。在学习课文细致观察爬山虎的同时,让学生尝试仿照课文的观察方法去观察另一种植物,引导学生在观察时不要只看表面,还要摸清它的生长变化过程,不但要用眼看,还要用心思考。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形象具体。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

《教给学生观察》是一本引导学生培养观察力的读物。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观察的力量和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有效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这本书的第一章讲述了观察的定义和意义。作者指出观察是一种主动的注意,是从细节中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观察能够增强思维能力,提高记忆力,培养创造力,使人更加敏锐和有洞察力。我深有感触地认识到,观察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第二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观察的方法和技巧。他提到,观察需要有目的性和系统性,需要留意细节,善于分析和总结。此外,观察还需要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需要学会倾听和触摸,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世界。在阅读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学生时代对待观察的态度。以前,我总是追求眼前的利益,忽视了观察的重要性。如今,我意识到了观察的价值,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在第三章中,作者以诸多有趣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他告诉我们,在观察人时,要细心观察对方的表情、姿势和动作,尤其是眼神的变化。观察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观察人的微妙细节,可以推测对方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此外,作者还提到了观察事物的重要性,比如观察花草树木、动物和自然景物等。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

妙和规律,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在第四章中,作者介绍了观察的实践方法和技巧。他提到,观察应该有目的性,可以通过制定观察计划和记录观察结果来提高观察的准确性。此外,作者还鼓励学生采用不同角度和视角去观察,比如从正面、侧面和背面等方面观察同一个事物。通过实践和反思,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并深入发掘事物的本质。我深受启发,决定将这些方法和技巧应用到我的学生教学中,帮助他们培养观察力。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生作文训练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根据《大纲》的规定和教材的编排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事物的能力来确定训练方式。多年来,我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心作兴趣,指导学生在学习观察、表达的同时悟出方法、掌握方法,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为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给观察方法,举一反三

观察是学生获得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教给观察方法,要选择好观察对象。观察对象的选择,一要切合实际,二要为教学目的和习作训练重点服务,观察练笔有整体的,也有部分的;有单项的,也有多项的;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可以先写简单的、静态的,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如墨水瓶、文具盒、储蓄罐、小玩具等,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

以书包为例,我在指导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仔细、具体观察书包的特点,并以详细描述书包外形特点、内部结构和作用为例,指导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从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观察,帮助学生把个别、部分的认识加以综合,把各部分连起来说。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加深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如问学生: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书包经久耐用又美观大方呢?

在这一环节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按观察顺序、抓住重点以外,还应做到:

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练说:有初步观察的说,有按顺序连起来说,有小小组相互说;有整体练说,有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语言详细说(描述)等。

针对实际及时进行评说。如书包是方形还是四方形;对书包上的大字的描述是用端端正正,还是引人注目好呢,等。进行词句辨析,较好地把培养观察能力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走进生活学会观察——读《教给学生观察》有感

说起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早就想进一步走近他,去了解他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仔细拜读了前几条的建议,我发现有这么一条:‘教给学生观察’给我留下了特别的感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和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儿童需要理解和实际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关系就越多。”

苏大师的话和我国古人的一句名言

有异曲同工之妙: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也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曾说过:“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他人之上。”可见,观察是何其的重要。我身为一名语文教师,也深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在教小学生的时候,就教给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给他们探寻和发现因果联系,经常要他们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文中列举了他带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的事例。他让学生观察春天即将来临的标志,欣赏大自然的音乐。“教师教给学生们观察和发现,就能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聪敏的、出乎预料的‘哲理性’的问题。”

然而小学生的观察力水平比较低,不能全面细致地感知客体的细节,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

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的培养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说到“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吧。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累精力。”

怎样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

怎样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

怎样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

怎样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写,总是认为要写人就写英雄人物、写大好人;要写事就写大事、写大好事。总是认为如果能亲眼见到一位英雄人物在危险时刻奋不顾身救人,那就有东西可写了。可惜,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和轰轰烈烈的大事情都被别人遇见了,自己却没有遇到。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要让学会懂得生活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凡人小事见精神,一花一草总关情,一滴水能折射整个太阳。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只是自己缺乏观察意识,平时没有认真观察,暂时还没有发现它。正如蕴藏在大山中的金子,要想让它发光,还需要勘探开采。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注意观察生活,在观察中捕捉到自己需要写的材料。

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家庭、家乡社会的新鲜事和身边事物日新月异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和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等,都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如开学之初,学生们回到焕然一新的校园,我就适时地引导他们观察校园,看看都有哪些变化,然后把这些变化写下来。学生们兴致勃勃,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参观整个学校,就连校园里新栽了几棵树都数的清清楚楚。回到教室学生们一气呵成,一篇很快完成,质量还都较高。

三、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学生作文的好材料,把自己参加过或看到、听到、想到的,只要有意义就可以写下来。抒发自己真情实感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为了使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参加活动,并对活动留有深刻的印象,必须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活动过程。例如:指导写《拔河比赛》。首先教给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当拔河比赛之前,参加拔河的队员是怎样准备的?观众是怎样等待的?心情怎样?当拔河比赛

培养观察力 写出精彩作文

培养观察力  写出精彩作文

培养观察力写出精彩作文

小学生若想写好一篇作文,学会观察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材料。可以看出要想写好文章,观察是基础,也是前提。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找出一点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开拓写作源泉,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以及他们的生活经验来看,教会学生观察、逐步积累丰富的素材,再去写作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直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知觉。根据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对观察对象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学生观察事物的直接兴趣可以引起无意注意,对事物的间接兴趣,可以引起有意注意。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既要重视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事物上,又不忽视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使他们观察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因此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如何去观察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有了素

材,作文时就有话可说。要想激发兴趣必须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细心的去体验,观察生活,再引导他们将自己在生活中有趣的事物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以自然心态步入作文天地。学生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乐于去观察,才能为自己写作文积累素材。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作文是培养孩子语言和书写的一门学科,孩子对于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去向他人描述,这可成了难题。孩子们要思考要述说,这可离不开他们的观察,观察得越是细致,语言的表述也越清楚明白,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在要求学生观察前应让学生想清楚,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方向,有了明确目的,学生才能按照这一目标去观察,他们才不至于在观察的同时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

二、明确观察的顺序,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依观察目的的具体特点、具体情况而定,不管观察目标的具体情况如何,有了一定的顺序,学生在表述时就会比较有条理。

三、以同类事物的对比去找寻各自的特点,这是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例如菊花,同一株菊花上开出的花朵,在颜色、形状、长势等方面也会有着许多的不同,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们的异同,从而发现它们的特点,书写时就比较顺畅。先从简单的事物中着手,慢慢地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地去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再向比较难区分的事物方面发展,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在写物作文中就能轻易找出事物的不同点,那么在写景或物的作文时,学生就能比较有条理的写出事物的特点,作文就不会成难题了。

四、不同事物的对比,从不同中找出相同,这是观察的第二个方法。比如写人,学生在写人时最头疼的就是人物性格的描写,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接触作文不久,由于所学知识基础的限制,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描写人物的性格,该怎么办呢?比如两个男同学,他们的性格、爱好、生活方式都不同,在描写其中一个人时,通过对比去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这样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也就能体现出来,这也就是他们各自的特点。这是比较难但比较快速的一种观察方法,只能在不断的观察过程中逐步培养。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走进生活学会观察——读《教给学生观察》有感

说起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早就想进一步走近他,去了解他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仔细拜读了前几条的建议,我发现有这么一条:‘教给学生观察’给我留下了特别的感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和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儿童需要理解和实际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关系就越多。”

苏大师的话和我国古人的一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也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曾说过:“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他人之上。”可见,观察是何其的重要。我身为一名语文教师,也深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在教小学生的时候,就教给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给他们探寻和发现因果联系,经常要他们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文中列举了他带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的事例。他让学生观察春天即将来临的标志,欣赏大自然的音乐。“教师教给学生们观察和发现,就能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聪敏的、出乎预料的‘哲理性’的问题。”

然而小学生的观察力水平比较低,不能全面细致地感知客体的细节,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的培养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说到“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吧。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累精力。”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拓展写作空间

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一书中写道:“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我们的老师,要老老实实地向生活学习。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方法。如: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宏观到微观,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观察,从不同的角度看等。

3、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联想与想象思维活动。

4、观察生活要尽量做到准确、细致、透彻。要有自己的感悟。

在此基础上,要提供优秀的范文范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借鉴。

5、要求和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方法

一提起“作文”二字,不仅学生畏惧,教师也心里沉重。一直以来,都以为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学生不会观察生活,读的书少,缺少生活素材的积累和语言积累。但是,今天通过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的培训之后,我豁然开朗。原来学生观察习惯的缺失,不怨孩子,而怨我们没有点燃学生观察的激情,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讲课时,魏教授用生动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了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孙艳老师是江苏特级教师团队中的一员,她所教的学生全是农民工子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可见一斑。孙老师为了让学生养成观察习惯,就送给孩子一个卡片照相机,让学生每天给门口的玉兰花拍一张照片,然后写300字的说明,发到班级博客上。

这样下来,学生一年拍了几百张照片,并用文字记录了玉兰花四季的变化。这样,有了任务驱动,学生在做事中学会了观察,并逐渐养成了观察的习惯,积累了大量的有关玉兰花的变化。

到了二年级,孙老师又让学生分组观察学校建筑、植物、老师和学生,并每天都要有照片和一段说明文字。这样,学生在观察中学会了看,学会了记录。

听着这个事例,我不禁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以前,每逢学生写不出真实生动的作文,总埋怨学生不会观察,而没有从自己的教学方法上找原因。孙老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上,没有给学生讲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而是充分利用学校玉兰花这一资源,让学生给玉兰花拍照,记录玉兰花的变化这一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养成习惯。所以,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为教师,不要埋怨,而应该从策略上去思考。

比如,学生缺少语言素材,我们可以思考通过什么活动让学生积累语言;学生缺少生活体验,我们该通过什么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等等。这样,凡是出现了问题,只要能多找策略,不埋怨,不推脱责任,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通用5篇)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通用5篇)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通用5篇)

教给学生观察读后感篇1

《教给学生观察》这篇文章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观察”不仅仅是解释某些课题和章节的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是发展智力的途径。他对于“观察”作用的描述非常精彩,我从原文中做了一些摘录:

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于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教师如果善于帮助学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观察,他就能使学生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

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儿童需要理解和识记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就应当越多。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介绍了自己一次次将学生带到寂静的、还有积雪的果园里让孩子们“寻找春天已经快要来临的最初的标志”进行观察并描述后,苏霍姆林斯基做了这样的总结:学生在低年级受过了这种观察力的训练,就学会了区分理解和不理解的东西,而尤其宝贵的是,他们能够多词抱积极的态度。教师教给学生的.观察和发现,就能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聪敏的、出乎预料的“哲理性”的问题。他还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吧。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给学生观察

应当指出,在一些学校里,并没有把观察看做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做是发展智力的途径,而是把它看做解释某些课题和章节的一种手段。教师劳动的文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伍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教师如果善于帮助学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观察,他就能使学生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靠。在低年级,观察对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严重的能源。

儿童需要理解和识记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就应当越多。我在教小学生的时候,就教给他们从大凡的事物中看出不大凡的东西来,教给他们探寻和发现因果联系,经常要他们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二月,正是深冬寒冷的季节。可是恰巧遇到一个明朗的日子。我们来到寂静的、还有积雪的果园里。“孩子们,你们仔细地看看周围的事物。你们能看到春天已经快要来临的最初的标志吗?即使你们中间最不留心的人,也能看出两三种标志。而不仅会看并且会想的人,就能看出几十种标志来。谁会大自然的音乐,他就能听出春天正在觉醒的第一批旋律。大家看吧,听吧,想吧!”——我对学生们说。我看到,孩子们仔细察看雪层覆盖的树枝,察看树木的外皮,倾听着各种声音。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使他们感到欣慰。

每一个人都想到某种新的东西。以后,我们过了一星期又来到果园里,接着每星期都来一次。而每一次,都有某些新的东西展示在儿童的奇怪的目光面前。学生在低年级受过了这种观察力的训练,就学会了区分理解和不理解的东西,而尤其宝贵的是,他们能够对词抱积极的态度。教师教给学生们观察和发现,就能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聪惠的、出乎预料的“哲理性”的问题。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的各种现象吧。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