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2 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
又AC= AC ,∴△ABC≌△ADC(SAS),
∴AB= AD ,∴△ABD是 等边 三角形,
∴BC=
1 2
BD=12AB.
·导学建议· 知识点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 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培养学生学会从已掌握的知 识探究新知识的方法. 定理的证明可以鼓励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证明,培养学 生的发散思维.
·真实情境· 《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本 题以轮船航行为背景,将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融入其中.
解:如图,过点P作PC⊥BC于点C. ∵∠PAB=15°,∠PBC=30°,∴∠APB=15°,
∴∠PAB=∠APB,∴PB=BA,∴PC=1AB=15,即
2
点C距小岛P只有15海里,而小岛周围18海里
内有暗礁,
∴轮船继续向前航行,会有触礁的危险.
方法归纳交流 当题目中有15°的角出现时,常构造 含30°角的直角 三角形解决问题.
·导学建议· 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要提醒学生先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 数学问题,然后再借助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通过这些题目 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轴对称图形,沿AD折叠后,B与C重合,则BD= CD =
1 BC
2
,∠ADB=∠ADC= 90°,∠BAD=∠CAD= 30° .又
AB=BC,∴BD= 1 AB.
2
2.上述结果我们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证明:
如图2,在△ABC中,∠ACB=90°,∠BAC=30°, 则∠B= 60° .
如图3,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要把一块三角形的土地均匀分给甲 、乙、丙三家农户去 种植,如果∠C=90°,∠B=30°,要使这三家农户所得土地的大 小和形状都相同,请你试着分一分,在图上画出来.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6.(丹东中考)如图,在△ABC中,∠C=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恰 好平分∠BAC.若DE=1,则BC的长是__3__.
7.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若AB=10 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____1_2_._5_c_m_2_.
8.如图,在 Rt△ABC 中,∠C=90°,过点 C 作 CD⊥AB 于点 D,添加一 个你认为适当的条件,并利用此条件说明 BD=14 AB.
解:当∠A=30°时,BD=14 AB,理由如下:∵∠A=30°,∠ACB=90°,∴ ∠B=60°,在 Rt△ABC 中,BC=12 AB.又 CD⊥AB,∴∠CDB=90°,∴∠BCD= 30°,则 BD=12 BC,∴BD=12 ×12 AB=41 AB
9.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E=CD,AD,BE相交于点P,BQ⊥AD于点 Q,PQ=3,PE=1,求AD的长.
10.如图,在△ABC中,AB=AC,△BEN的边BN在BC上,点E在△ABC的内 部,∠E=∠EBC=60°,AD平分∠BAC交EN于点D,若BE=6 cm,DE=2 cm, 求BC的长.(提示:延长AD交BC于点M)
解:延长 AD 交 BC 于点 M,∵AB=AC,AD 是∠BAC 的平分线,∴AM⊥BC,BM =MC=12 BC,∵∠E=∠EBN=60°,∴△BEN 为等边三角形,∴EN=BN=BE=6 cm, ∴DN=6-2=4(cm),在 Rt△DMN 中,∠BND=60°,∴∠MDN=30°,∴MN=12 DN =12 ×4=2(cm),∴BC=2BM=2(BN-MN)=2×(6-2)=8(cm)
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BAC=∠C=60°,AB=AC.又∵AE=CD,∴ △ABE≌△CAD(SAS),∴∠ABE=∠CAD,BE=AD.∴∠BPQ=∠BAP+∠ABE= ∠BAP+∠CAD=∠BAC=60°.又∵BQ⊥PQ,∴∠AQB=90°,∴∠PBQ=30°, ∴PQ=12 PB,∴PB=2PQ=6,∴BE=PB+PE=6+1=7,∴AD=BE=7
13.3.2等边三角形(2) 课件(共19张PPT)
∴ Rt△BDE中, DB=2DE=12
E
B
∵ AD是∠BAC的平分线, DE⊥AB, DC⊥AC
∴DC=DE=6
∴BD=DC+DB=18.
课后作业
教材83页习题13.3第14、15题.
解:∵ DE⊥AC,BC⊥AC,∠A =30°,
∴ BC = 1 AB,DE = 1 AD.
2
2
B D
∴ BC =3.7(m).
又 AD = 1 AB,
2
A EC
∴DE = 1 AD =1.85(m) .
2
答:立柱BC 的长是3.7 m,DE 的长是1.85 m.
小试牛刀
1.如图,一棵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8米
4
证明: ∵∠ACB=90°,∠A=30°,
∴BC=
1 2
AB,∠B=60°
∵CD是高,
∴∠CDB=90°,∠B=60°,
∴∠BCD=30°,
∴BD= 1 BC, ∴BD=1 AB.
2
4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收获了哪些知识? (畅所欲言)
1、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 2、需要注意什么?
实战演练
1
∴ BC = 2 AB.
B
C
合作探究
B
A 归纳总结: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符号语言:∵∠C =90°, ∠A=30°
1
C
∴ BC = 2 AB.
典例精析
例.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 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 DE 垂直于横梁AC,AB =7.4 cm,∠A =30°,立柱BC、DE 要多长?
新宁县一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13.3等腰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新知探究
含30 °直角三角形性质探索 :
在△ABD中 , AB=BD=DA , A C是底边BD上的高 , 探究BC与A B之间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
A
分析 : ∵ AC是等边△ABD的高
∴ △ABD关于直线AC対称
B
CD
∴BC=CD
∵AB=BD
∴BC=CD=
1 2
AB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 如果一个角是30 ° , 那么30 °的角所対的直角边与斜边又有什么关系呢 ?
在直角三角形中 , 如果一个锐角等30° , 那么 , 它所対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解 : 轴対称图形有 : 角、线段、直线、圆、扇形、正方形、等边三角 形、等腰梯形和矩形 ; 角、线段、扇形、等腰梯形只有1条対称轴 , 直线、 圆有无数条対称轴 , 正方形有4条対称轴 ,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対称轴 , 矩形 有2条対称轴。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 , 小组活动后 , 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0分钟
如下图 , △ABC和△DEF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対称 , 你能作出 这条直线吗 ?
点拨精讲 : 作线段垂直平分线是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 而作対称轴 是根据轴対称的性质作対称轴。 总结归纳 : ①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対称 , 其対称轴就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②対于轴対称图形 , 只要找到任意一组対应点 , 作出対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就得到此图形的対称轴。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3.2《等边三角形(2)》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3.2《等边三角形(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等边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既有三角形的普遍性质,又有自身独特的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3.2《等边三角形(2)》这一节,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的性质,对三角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等边三角形性质的认识误区,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纠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总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运用。
2.教学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引入等边三角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发现和总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给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3.3.2 等边三角形(第二课时)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3.3.2 等边三角形(第二课时)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能够应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通过观察与推理探究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好数学、善于思考和探索的兴趣和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应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应用到解题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新课,例如: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等,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等边三角形,并引导学生讨论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2. 学习新知1.引入知识:–提出问题:什么是等边三角形?有哪些特点?–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讨论。
2.引入概念:–通过观察等边三角形的示意图,引入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示意图中标记等边三角形的边和角,并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特点。
3.展示定理:–将“等边三角形的边相等,角都是60°”的定理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
3. 拓展练习1.巩固概念与性质:–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调整纸张的形状,观察等边三角形在平面上的表现,并发现与定理的吻合。
–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判断是否为等边三角形,并给出理由。
2.解决问题:–出示一些与等边三角形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总结归纳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总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并进行板书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5.小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小结,并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展望。
四、教学资源•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纸张•笔五、板书设计等边三角形- 定义:三边相等、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性质:三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与等边三角形相关的练习题;2.思考并记录生活中的实例,判断是否为等边三角形,并给出理由。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
第十三章轴对称13.3 等腰三角形13.3.2 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1.如图,一棵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角,这棵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A.6米B.9米C.12米D.15米2.某市在旧城绿化改造中,计划在一块如图所示的△ABC空地上种植草皮优化环境,已知∠A=150°,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A.300a元B.150a元C.450a元D.225a元3.在△ABC中,∠A: ∠B: ∠C=1:2:3,若AB=10,则BC =___________ .4.如图,Rt△ABC中,∠A= 30°,AB+BC=12cm,则AB=______cm.5. 在△ABC中,∠C=90°,∠B=15°,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BE=5,则求AC的长.6. 在△ABC中,AB=AC,∠BAC=120° ,D是BC的中点,DE⊥AB于E点,求证:BE=3EA.7. 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为BC,AC上的点,且CD=AE,AD、BE相交于点P,BQ⊥AD于点Q,求证:BP=2PQ.参考答案:1.B2.B3.54.85. 解:连接AE,∵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BE=AE,∴∠EAB=∠B=15°,∴∠AEC=∠EAB+∠B=30°.∵∠C=90°,∴AC= 12AE= 12BE=2.5.6. 证明:∵AB=AC,∠BAC=120°,∴∠B=∠C=30°.∵ D是BC的中点,∴AD⊥BC.∴∠ADC=90°,∠BAD=∠DAC=60°.∴AB=2AD.∵DE⊥AB,∴∠AED=90°,∴∠ADE=30°,∴AD=2AE.∴AB=4AE,∴BE=3AE.7. 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AC=BC=AB ,∠C=∠BAC=60°,∵CD=AE,∴△ADC≌△BEA.∴∠CAD=∠ABE.∵∠BAP+∠CAD=60°,∴∠ABE+∠BAP=60°.∴∠BPQ=60°.又∵ BQ⊥AD,∴∠BQP=90°,∴∠PBQ=30°,∴BP=2PQ.。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课件 13.3.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共两课时) 课件
性质
判定
课堂总结
底=腰
边 角 轴对称性 三边法 三角法
三边相等
三个角都等于60 ° 轴对称图形, 每条边上都具 有“三线合一” 性质
等腰三角形法
13.3.2 等边三角形
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
A 如图,△ADC是△ABC的轴对称图形, 因此AB=AD, ∠BAD=2×30°=60°,
13.3.2 等边三角形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A
A
内角和 为180°
B
C
等腰三角形
AB=AC ∠B=∠C
AC=BC
∠A=∠B
B
C
等边三角形
AB=AC=BC
∠A=∠B=∠C =60°
结论: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
一 个角都等于60°.
已知:AB=AC=BC , 求证:∠A= ∠ B=∠C= 60°.
证明方法: 倍长法
A
延长BC 到D,使BD =AB,连结AD,
则△ABD 是等边三角形.
又∵AC⊥BD, ∴
1
BC =
BD.
2
∴
1
BC =
AB.
2
B
C
D
【证法2】 在BA上截取BE=BC,连结EC.
∵ ∠B= 60° ,BE=BC,
∴ △BCE是等边三角形,
∴ ∠BEC= 60°,BE=EC.
∵ ∠A= 30°,
注意:运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长时,要 分清线段所在的直角三角形.
例2 如图,∠AOP=∠BOP=15°,PC∥OA交OB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2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针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进行讨论,共同总结规律。
2.互动交流: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质疑,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会有哪些性质?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讲授新知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给出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称为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讨论等途径,发现并总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如:三个角相等,均为60度;三条中线、高、角平分线重合等。
2.作业量要适中,避免学生负担过重。
3.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协助教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5.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方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5)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7)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对几何图形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案新部编本:第九课时:13.3.2等边三角形(第二课时)
课题
第九课时:13.3.2 等边三角形(第二课时)
学习 1、理解含 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目标 2、能利用含 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重点: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 难点:会运用直角三角形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内容
一、复习引入: 1.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____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____度. 3.等边三角形有____条对称轴. 二、自学讨论: 1.用两个全等的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2.量一量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尺的最短直角边与斜边你有什么发现? 3.学习例 5 三、交流提升: 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期 ]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 市实验学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B
________. C
A
三、 解答题已知△ABC 中,AB=AC,∠C=30°,AB⊥AD,AD=2cm,求 BC 的长。
A
B
四、拓展提升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150,腰长为 20.求:腰上的高.
D C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探究(一)
纠错反思
1、如图(1),将两个含有 30°角的三角形放在一起,你能借助这个图形,找到 Rt△ABC
的直角边 BC 与斜边 AB 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13.3.2_等边三角形(第2课时)修订版
1.如图:在Rt△ABC中,∠A=300,AB+BC=12cm 8 则AB=_____cm B C 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 AD⊥BC,DE⊥AB,若AB=8cm, cm 2cm BD=4 ___, BE=____
300
A A
E
B
D
C
3、如图,在△ABC中, ∠ACB= 90°,BA的 垂直平分线交边CB于D。若AB=10,AC=5,则 图中等于 30°的角的个数为( B) A.2 B.3 C.4 D.5
D
A B
150 150
C
变式练习 1、已知:如图,△ABC中,∠ACB=90°, CD是高,∠A=30°. C 求证:BD= 1 AB.
4
2.已知:在Rt△ABC中,∠A=90°, ∠ABC=2∠C,BD是∠ABC的平分线.求 证:CD=2AD. A
B
D
A
D C
B
3.已知:如图,△ABC中,AB=BC=CA, AE=CD,AD、BE相交于P,BQ⊥AD于Q. 求证:BP=2PQ
解:∵DE⊥AC,BC⊥AC,∠A=30°, 1 1 B ∴ BC= 2 AB,DE= 2 AD. D 1 ∴BC= 2×7.4=3.7(m). A E C 又点D是AB的中点, ∴DE=
1 1 AD = × 3.7 = 1.85 ( m). 2 2
答:立柱BC的长是3.7 m,DE的长是1.85 m.
课堂练习,反馈调控
1.如图,在△ABC中,∠ACB=90 °,∠A=30 °, CD⊥AB,AB=4.则BC = 2 ,BD= 1 .
C
B
D
A
2.小明沿倾斜角为30 °的山坡从山脚步行到山顶, 共走了200 m,求山的高度.
13.3.2(2)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课件)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20°﹣90°=30°,∴∠CAD=
∠C,∴AD=CD,在Rt△ABD中,
∵∠B=30°,BD=10,
∴AD= BD=5
∴CD=AD=5.
一半,反之亦然.在△ABC中,∠A=30°,∠B=90°,AC=8,点D在边AB
上,且BD= ,点P是△ABC边上的一个动点,若AP=2PD时,则PD的
长是 3
3.如图,在Rt△ABC中,∠ACB=90°,∠B=60°,CD是△ABC的高,
且BD=1,则AD的长是 3 .
图1
图3
当堂测试
4.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为BC、AC上的点,且CD=AE,AD、
证明:在Rt△ABC中,∠ACB=90°,∠B=30°,
1
∴∠BAC=60°,AC= AB
2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D=DB= AB
∴AD=AC,∴△ADC是等边三角形;
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作业】
5.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
BC于点D、E连接CD、AE.求证:点E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
∵∠C=90º,
1
1
∴AC= 2 AE=2
BE=2.5.
B
E
C
随堂练习
2.在△ABC中,AB=AC,∠BAC=120º,D是BC的中点,DE⊥AB于E
点,求证:BE=3EA.
证明∵AB=AC,∠BAC=120º,
∴∠B=∠C=30º.
∵D是BC的中点, ∴AD⊥BC
B
∴∠ADC=90º,∠BAD=∠DAC=60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2 等边三角形(第二课时) 13.4 最短路径问题 课件
l
泵站应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
线最短?
提示:1、参考课本P85的问题1 2、当C在l的什么位置时,AC与CB的 和最小?
B A
l
C
B′
解:如图所示,泵站应修在管道的C处,可使 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1、从A地到河边再到B地的路径是一条折线,求折线的
最小值,可联想到两点之间的距离,所以可将折线
∠A各是多少度?边AB和BC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B =__6_0__°____ ∠A =____3_0__°__ __A_B__=__2_B_C____
B
C
2、如图,在△ABD中,∠B=∠D=60 °,AC⊥BD,请说 明AB和BC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B=∠D=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AC⊥BD 1 ∴∴∠BCB=AC1=AB2∠BAD =30°
∠CAE= __3_0_°__。
5、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 A BD是中线,BD=6,延长BC到E。 D 使CE=CD,则DE = _6__c_m___。
B
C
E
6、如图,在△ABC中,∠ACB=90°, CD为高,∠A=30°,若BD=3cm, 求AD的长。
86页问题2
2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
求线段长度和 证明线段倍数
关系的重要依
据
B
C
4、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 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 m, ∠A=30° (1)立柱BC,DE要多长?
解:(1)BC=3.7(m) DE=1.8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如图(1),在Rt△ABC中,∠C=90°,BC= AB.
求证:∠BAC=30°.
证明:延长BC到D,使CD=BC,连结AD.
∵∠ACB=90°,
∴∠ACD=90°.
又∵AC=AC,
∴△ACB≌△ACD(SAS).
∴AB=AD.
∵CD=BC,
∴BC= BD.
又∵BC= AB,
∴AB=BD.
[师生共析]这位同学能结合前后知识,把问题思路解释得如此清晰,很了不起.下面我们一同来完成这个定理的证明过程.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AC=30°.
求证:BC= AB.
分析:从三角尺的摆拼过程中得到启发,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师]我们仅凭实际操作得出的结论还需证明,你能证明它吗?
[生]可以,在图(1)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BC=AC.而∠ADB=90°,即AD⊥BC.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D=DC= BC.所以BD= AB,即在Rt△ABD中,∠BAD=30°,它所对的边BD是斜边AB的一半.
即∠ACN=∠MCB.
在△ACN和△MCB中,
∴△ACN≌△MCB(SAS).
∴AN=BM.
2.一个直角三角形房梁如图所示,其中BC⊥AC,∠BAC=30°,AB=10cm,CB1⊥AB,B1C⊥AC1,垂足分别是B1、C1,那么BC的长是多少?
解:在Rt△ABC中,∠CAB=30°,AB=10cm.
∴∠DAC=∠ABC+∠BAC=30°.
∴CD= AC=a(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师]下面我们来做练习.
Ⅲ.随堂练习
(一)课本P56练习
(二)补充练习
1.已知:如图,△ABC中,∠ACB=90°,CD是高,∠A=30°.
求证:BD= AB.
证明:在Rt△ABC中,∠A=30°,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Ⅱ.导入新课
Ⅲ.随堂练习
Ⅳ.课时小结
Ⅴ.课后作业
Ⅵ.活动与探究
如右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
求证:AE=CE.
过程: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附:板书设计
2.引导学生全面、周到地思考问题.
教学
方法
启发引导、尝试研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法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看它具有什么性质.大家可能已猜到,我让大家准备好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它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呢?
问题: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由此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Ⅱ.导入新课
(让学生经历拼摆三角尺的活动,发现结论,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出来的结论,还需要给予证明)
[生]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摆出了如下两个三角形.
其中,图(1)是等边三角形,因为△ABD≌△ACD,所以AB=AC,又因为Rt△ABD中,∠BAD=60°,所以∠ABD=60°,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C= BD= AB.
[师]这个定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它由角的特殊性,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例题.
[例5]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立柱BD、DE要多长?
分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在Rt△AED与Rt△ACB中,由于∠A=30°,所以DE= AD,BC= AB,又由D是AB的中点,所以DE= AB.
许镇中心初中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备课人
学科
数学
备课
时间
2014-10-18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课题
13.3.2等边三角形(二)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30°的性质.
2.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Fra bibliotek)〔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2a,∠ABC=∠ACB=15°,CD是腰AB上的高.
求:CD的长.
分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在Rt△ADC中,AC=2a,而∠DAC是△ABC的一个外角,则∠DAC=15°×2=30°,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可求出CD.
解:∵∠ABC=∠ACB=15°,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58─11、12、13、14题.
(二)预习P60~P61,并准备活动课.
1.找出若干个成轴对称的汉字、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
2.思考镜子对实物的改变.
Ⅵ.活动与探究
在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
过程:可以从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从辅助线的作法中得到启示.
∴BC= AB=5cm.
∵CB1⊥AB,
∴∠B+∠BCB1=90°.
又∵∠A+∠B=90°,
∴∠BCB1=∠A=30°.
在Rt△ACB1中,BB1= BC=2.5cm.
∴AB1=AB-BB1=10-2.5=7.5(cm).
∴在Rt△AB1C1中,∠A=30°.
∴B1C1= AB1= ×7.5=3.75(cm).
解:因为DE⊥AC,BC⊥AC,∠A=30°,由定理知
BC= AB,DE= AD,
所以BD= ×7.4=3.7(m).
又AD= AB,
所以DE= AD= ×3.7=1.85(m).
答:立柱BC的长是3.7m,DE的长是1.85m.
[师]再看下面的例题.
[例]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
∴AB=AD=BD,
即△ABD为等边三角形.
∴∠B=60°.
在Rt△ABC中,∠BAC=30°.
备课资料
参考例题
1.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N=BM.
证明:△ACM与△CBN是等边三角形.
∴∠ACM=∠BCN.
∴∠ACM+∠MCN=∠BCN+∠NCM,
2.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教学难点
1.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与证明.
∴BC= AB.
在Rt△BCD中,∠B=60°,
∴∠BCD=30°.
∴BD= BC.∴BD= AB.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这个角的平分线把对边分成两条线段.
求证: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2倍.
已知:在Rt△ABC中,∠A=90°,∠ABC=2∠C,BD是∠ABC的平分线.
求证:CD=2AD.
证明:在Rt△ABC中,∠A=90°,∠ABC=2∠C,
∴∠ABC=60°,∠C=30°.
又∵BD是∠ABC的平分线,
∴∠ABD=∠DBC=30°.
∴AD= BD,BD=CD.∴CD=2AD.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推理证明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这个定理是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在今后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证明:在△ABC中,∠ACB=90°,∠BAC=30°,则∠B=60°.
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如下图)
∵∠ACB=60°,∴∠ACD=90°.
∵AC=AC,
∴△ABC≌△ADC(SAS).
∴AB=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BD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生]图(1)中,∠B=∠C=60°,∠BAC=∠BAD+∠CAD=30°+30°=60°,所以∠B=∠C=∠BAC=60°,即△ABC是等边三角形.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自己拼成的图(1)是等边三角形.由此你能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吗?
[生]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