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密度与社会生活》

合集下载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同时敢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物理这门课也充满兴趣。在学习本节知识前,学生对密度这一物理量的定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基本的密度计算也能基本应对。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密度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让学生利用实验认识到气体和液体的上浮、下沉原因是比较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再去深入探究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就显得比较容易。
总结水的特点。
根据课本的阅读情况,讲讲自己的理解。
观察实验,
思考得出结论。
1.具体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留心生活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3.运用比较法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
求同的思
维能力。
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
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提问:(1)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
例题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视频:选种
师: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
(二)新课教学:
一、密度与温度
视频:龙卷风
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发现什么现象?
思考并独立解题
1、教育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事情。实现学以致用。
2、在交流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三)达标检测:
动手动脑学物理
(四)小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板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关系: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学习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学习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学习过程】: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你对密度,有哪些认识?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价值呢?板书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碰到问题,别退缩,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活动一: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看课本第一段,试举例说明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看课本21页“想想做做”:(1)放在冷藏室附近的气球变小,下降了;放在炉火附近的气球变大,上升了。

由此可得出结论:。

(2)风车能转动起来,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3、风是怎样形成的?。

4、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固态、液态、气态,受此影响最大,受此影响最小。

5、用计算说明水结冰时体积膨胀,进而说明为什么自来水管冬季容易冻裂。

1kg水的体积是1kg冰的体积是通过计算可知水结冰后不变,变小,变大。

6、的水密度最大,温度高于时,随着温度的,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时,随着温度的,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的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活动二:能用密度鉴别物质1、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³。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3、有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ρ铜=8.9×103kg/m3)(你会用三种方法判断吗?)3、只用密度知识能准确判断物质吗?为什么?达标练习:1、两个规格相同的茶杯,分别装满了水和浓盐水,为了区别它们,下述方法中比较准确的是()A看颜色B测体积C测质量D闻气味2、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量体温时,体温计中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A质量B体积C密度D温度3、在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许多房屋倒塌砸伤人的镜头,倒塌的房屋应使用的材料是()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的B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成的C 密度与实物相等的材料做成的D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的4、5、6见课后2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学习后评价:(1)你自己对本节学习后的评价(很好、较好、一般、差)理由:。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1.5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1.5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11.5 密度与社会生活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2、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3、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2、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3、学会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具准备纸风车、火柴、酒精灯、窄纸条、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实验:风车转转转1、演示实验:风车转转转2、现象:3、结论: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向上运动,形成风。

4、应用:人们可以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等,近代大规模利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二、密度的特性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_____,与物质的______和_____无关。

但与物质的_____有关,当物质的_____发生变化时,密度一般会变;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即: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思考1、房间的暖气片一般都安在室内的下面,为什么?2、空调为什么通常安装在室内的上方?三、水的反常膨胀1、猜想: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瓶内的水结成冰后,猜想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2、计算:100g的水结成冰后体积是多大?体积变大还是变小了?此现象说明了什么?3、结论:水从4℃下降到0 ℃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从0 ℃上升到4℃时,密度变大,体积缩小。

这就是水的反常膨胀。

思考:1、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

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里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

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2、冬天,有经验的开车师傅总要在晚上时将机器水箱里的水放掉,想一想,为什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教学反思水的反常膨胀的讲解最好设置一个冷冻的实际情景。

初中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初中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密度社会生活》。

学生通过学习前三节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对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和物质密度这一特性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学会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物理的质量和体积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积累。

而这一节课恰是讲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性课。

为此,我采用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验性课型。

实验过程中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各自课题,加深合作交流的意识。

此外,这节课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培养功能。

二、学情分析:从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他们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解释和论证事物或现象间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在学习密度的知识后也期望继续研究并且去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

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从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上来看,虽然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知识,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测量工具名称,但在对知识原理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深刻,有些测量工具仅是通过多媒体见过其形,没有真正的去实践过,有些没有见过的材料也只有合作交流,猜想其作用,所以在这一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适应的加以引导教给学生使用工具的方法,利用测量数据分析问题的思路,并对实验操作及结果进行适时分析。

三、设计理念做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教师在这节课打破教材结构,合理重组内容,使整个课堂既充实、严谨,又增强了科学性。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密度及其计算公式2. 密度的影响因素3. 密度的测量与实验4. 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5. 密度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影响因素以及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密度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密度的特性。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密度的重要性。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密度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密度的基本含义。

3. 分析影响密度的因素,让学生了解密度变化的原因。

4. 进行密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密度现象。

5. 结合实际生活实例,讲解密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6.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冰块、木材等,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密度的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加深对密度特性的理解。

3. 问题解决:提出实际问题,如船舶的载货量与密度的关系,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密度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密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及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密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小组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提出的创新观点。

人教版九年《密度与社会生活》word教案

人教版九年《密度与社会生活》word教案

第十一章第五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学习目标:1、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为问题2、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3、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的方法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的鉴别2、难点:水的反膨胀特征,4℃水的密度最大三、预习指导和使用说明利用1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第五节,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与盲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探究一:密度与温度1,冬天自来水管为什么会冻裂?2,风是如何行成的?3,小红擅长用蜡塑像,可每次将熔化的蜡水倒进模型中冷却后,原来与模型口齐平的蜡水中间却凹下去一个坑,探究二:物质的鉴别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发行了一种纪念币,它的质量是16。

1g,为了测量它的体积,把它放入盛满水的量筒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

8g,求出制造这种硬币的金属的密度,并说出这种金属的名称。

2,一块石碑的体积是60m3为了测出它的质量,在它上面取了一块样品,测出质量为70g,用量筒测的其体积为25cm3这块石碑的质量。

五:当堂检测1.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则()A.密度减少了1/10B.密度减少了1/9C.体积增大了1/10D.体积增大了1/92.一个瓶子能装下1kg的水,用这个瓶子能装下1kg的()A.汽油B.酒精C.水银D.盐水3.分别用铜、铁、铝制成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A.铝球B.铁球C.铜球D.不一定4.甲、乙两球的体积相同,材料不同,当在天平的左盘放2个甲球,右盘放3个乙球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球()A.质量之比2:3B.体积之比2:3C.密度之比2:3D.密度之比3:2三、计算题1.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2.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3.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 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 g,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 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六章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题体积、密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为什么风车在酒精灯上方能转动?度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关注,进行初步猜测和讨论.而猜测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会有不同的密度。

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出探究问题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一、密度与温度(一)、引出探究问题1。

风是怎样形成的?你知道在火灾现场逃生时为什么要弯腰前进呢?2.水管为什么会冻裂?怎样防止水管被冻裂?(二)、归纳物质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当物体温度升高时,质量m不变,体积V变大根据 ,所以密度ρ变小;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上面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了风.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3.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

4。

介绍水的特点:水不简单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了,而水管受冷收缩,导致水管被冻裂。

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大。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由于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而造成的?二、密度与物质鉴别阅读课本内容进行讨论猜想回答理解记忆思考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mρV=。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让学生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引入2. 密度公式的推导及应用3. 生活中的密度现象分析4. 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解析5. 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密度概念及应用。

2.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密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分析生活中的密度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及视频素材2. 实验器材:测量容器、液体、固体物品等3. 练习题及答案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提到的空气密度,引导学生思考密度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密度的定义、单位及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实验:安排一个简单的密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密度现象,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4. 应用: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密度问题,如浮力、沉没等,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6. 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密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密度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第一章:密度概念的引入】教学目标:了解密度的定义和特性能够描述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密度定义的解释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密度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教学方法: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举例说明密度概念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密度的存在教学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素材密度相关的科普视频或动画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提到的空气密度,引导学生思考密度的概念。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优质课教案内容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优质课教案内容

第 4 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优质课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一密度公式的简单计算:1 •根据p= m/V可以求得:物体的密度,应用:鉴别物质种类、物质纯度、是否实心。

例题一、体育锻炼用的“铅球”质量为4kg,体积为0.5dm 3,这个“铅球”是铅做的吗? ( p铅=11.3 X103 kg/m 3)解答:p=m/v=4kg/0.5 X io-3m3=8 X103k/m 3 由题目提供的密度可知,铅的密度是11.3 X103kg/m 3,可见这个球不是铅球。

例题二、如图所示的“水晶”烟灰缸,它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1150g 和500cm 3,根据密度表,请判断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是什么。

解答:p缸===2.3g/cm 3,查表可知,烟灰缸的密度在玻璃的密度范围内,所以该烟灰缸是玻璃做的。

答案: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是玻璃。

2 .根据m =p V,可以求得:物体的质量,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例题三、这是一座为中国之最的纪念碑,碑身高37 . 94 米,碑座占地3000 平方米.须弥座式的双层月台,用汉白玉石雕栏环绕.碑心石长14 . 7米.宽2 . 9米,厚1米,是用密度为1.4 X103的整块紫灰色花岗石雕成.请估算碑心石的质量为多少吨(保留整数)。

【答案】59.682 吨3 .根据V= m/ p可以求得:物体的体积,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例题四、请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的体积约为多少(人的密度大约和水相同)。

【解答】V= m/ p=50/1 X103=50 x i0-3(m)3二、密度的变化:1 .密度随温度的变化(1 )物体的热膨胀:当物体温度升高时,质量m不变,体积V变大根据,所以密度p变小;2)风的形成是空气的热胀冷缩所致(3)水在0 C— 4 'C之间的反常膨胀2.密度随物态的变化例 5 :1m 3的冰完全熔化成水,体积多大?3 .气体密度的变化(1 )当气体被压缩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2 )当气体膨胀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密度与社会生活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5.学会与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1.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特别是水的反常膨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奖牌、锥形瓶、瘪了的乒乓球、小盆、筷子、电热壶、酒精灯、自制溢水杯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提问:小小鲜花上放置了一个比花儿大了那么多的一个叫做“全碳气凝胶”的固体,为何花儿没有被压憋?可能是“全碳气凝胶”这种物质具有什么特性的原因?讲述:“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16毫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据介绍,“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

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有机溶剂,而“全碳气凝胶”的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

各种新型材料的研究发现由于应用,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密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得十分紧密,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运用密度知识解决或解答的一些问题。

欣赏图片:思考、讨论。

口答:可能是密度非常小的原因。

听讲感受科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密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

(一)密度与温度。

活动1: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乒乓球不小心压瘪了,但是没有裂口,你能让它恢复原状吗?让一个学生讲台前示范。

(课前用电热水壶加热一些热水)提问:你认为乒乓球变得完好的原因是什么?追问:1.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质量是否改变?2.乒乓球内气体的密度如何变化?归纳总结:由此可见,物质的密度受温度影响。

导入:下面我们动手实验,试着总结物质密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学生练习:
1、某厂要用截面积为25mm2的铜线8km,应购买这种铜线________kg。
2、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则空心部分最大的球是()
A、铜球B、铁球C、铝球D、无法确定
3、一间普通教室长9m,宽6m,高3m,你能算出教室里面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么?
授课时间
20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课时
教学课题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密度的理解
难点:密度的应用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附有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
请同学们观察密度表并谈谈你的发现
二、新课:
1.利用物质的密度可以:
与教师一同小结知识,解决例题
例:一质量为14kg的铸铁球,体积为2.1dm3,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中空部分的体积是多少?(铸铁=7 ×103kg/m3)
判断空心球的方法有三种:
(1)比较球的体积与实心部分的体积关系;
(2)比较假设为实心球的质量与球的实际质量的关系;

密度与社会生活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会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2.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体验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可以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反之,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2.学习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1.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蜡烛、天平、量筒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引入1、播放一段视频(假金链子飘起来了)。

2、教师提问:如何用已学的知识鉴别物质的真假或种类呢?如何去鉴别物质的种类呢?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生活的角度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知识点1 密度与物质鉴别※教师提问:1、为什么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2、怎样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呢?3、怎样测密度?测量密度要用的测量仪器有哪些?分别怎么使用?※【学生活动1】鉴宝大赛活动内容:完成各小组内物质鉴别组别质量/g体积/ml密度/g/cm3材质12活动评价:鉴别最快的前三组给予奖励。

(测量过程中有不会的操作可以举手示意)误差分析: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鉴别物质的方法1、对比密度2、相同体积,比质量3、相同质量,比体积知识点2.气体的密度与温度教师提出问题:密度是一成不变的吗?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密度还会不会保持不变?密度表中介绍物质的密度都要附上温度这个条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活动2】完成风的演示实验在室温下,利用自制教具完成学生思考并回答1、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可以鉴别物质。

密度与社会生活+精品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精品教案
掌握密度可以鉴别不同的物质。
掌握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社会发展中,材料的发展变革。
板书设计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2.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在0 ~ 4℃时,随着温度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
利用视频资源,讲解风的形成。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ppt8、9】
提问:冬天,水管内的水结冰,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分析原因: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冰以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的情况下,体积会变大,从而把水管撑裂。
引出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板书】
2.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ppt22】进行小结。
【ppt23】布置作业。
听讲、思考讨论并回答。
听讲、思考、讨论、记录
听讲、思考、讨论
听讲、讨论、记录
听讲
听讲、思考、回答、记录
听讲
思考并解答
听讲、讨论
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实验,引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通过实验,掌握风的形成原因。
掌握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通过生活现象分析,引出社会生活中更多的密度应用。
教学方案
课题
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能解释密度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问题。
2.通过分析实例,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并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认识到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5)
密度与物质鉴别
(四)
课堂小结
(五)
巩固练习
答疑解惑
(六)
布置作业
(七)
课外拓展
师:(面向全体学生)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利用课件出示复习题)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生:看题回顾并回答
1、密度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计算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教学对象:初三学生
课题
11.5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时
1课时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学会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观察“纸风车”等物理实验,学生描述有关“纸风车”实验物理现象的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我们来学习下一个内容,应用密度的知识可以对物质进行鉴别。下面我们通过判断铅球是什么物质制造的事件为例,了解密度在鉴别物质上的价值。
例、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师:分析:要知道铅球是否用铅制造的,应先求出它的密度,再与金属铅的密度进行比较。
师:请2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
作业是学习的一个延续过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拓展学生知识面
板书设计:
11、5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1、密度与温度关系:ρ=m/V
2、风的形成:
3、水的反常膨胀:
教学反思:
小组讨论,意在培养初步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密度与社会生活+示范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示范教案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尤其明显,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能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掌握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鉴别物质。

难点:水的反常膨胀及盐水选种。

三、教学用具酒精灯,火柴,纸风车,冷水。

四、相关资源多媒体课件、【情境素材】密度与社会生活.mp4、纸风车.mp4。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建议播放【情境素材】密度与社会生活.mp4。

此图片为视频截图,请下载使用【情境素材】密度与社会生活.mp4 提出几个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2.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4.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把学生引入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教学中。

由密度的公式ρ=m/V,求质量公式变形为m =ρV,求体积公式变形为V=m/ρ。

那么密度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新知讲解】1.密度与温度(1)风的形成实验演示《纸风车转动起来了》,让同学们讨论,并回答纸风车转动的原因。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了风。

人们可以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等,近代大规模利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2)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

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明显,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固体、液体的密度也受温度的影响,热胀冷缩不如气体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建议播放【教学实验】纸风车.mp4此图片为视频截图,请下载使用【教学实验】纸风车.mp4(3)水的反常膨胀事实表明,4 ℃的水密度最大。

九年级物理 第11章第5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九年级物理 第11章第5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九年级物理第11章第5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课前预习学案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我们通过对前面学习知道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冰的密度上0.9×103kg/m3,那么大家来计算一下1kg水的体积是多少,当这些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上面的知识点来解释为什么冬天自来水管会冬裂?2、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例题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课内探究学案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

过一会儿,你发现什么现象?实验二: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结论: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与例题1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

例题2:有一大型油罐,里面注满了石油,外侧标有“易燃品——严禁烟火——50m³”等字样。

你能否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很快知道这个油罐里所装石油的质量?例题3:铁的密度为ρ铁=7.9×103kg/m3,一个铁球的体积为11cm3 ,质量为79 g,试通过计算说明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自我检测1.有一实心铜块的密度是8.9×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若将它截成大小相同的两块,每一块的密度是____kg/m3.2.若用横梁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则称得的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密度是____的一种特性,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我们可以根据密度来____物质.如密度是2.7×103kg/m3的金属是______,而密度是7.9×103 kg/m3的物质是______ .4.量筒中有50 ml的水,把质量为565g的某种金属块全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水面处刻度恰好是100ml,那么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cm3,此金属的密度是____g/ cm3.5.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____球的质量大;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____球的体积大.课后练习学案1.一空瓶的质量为0.2 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6 kg.求:(1)此瓶容积是多少?(2)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5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2.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课中,想测出一个油罐内油的质量,已经知道这个油罐的容积是50m3,他取出一些样品,测出20 cm3这种油的质量是16g,请你帮他计算出这罐油的质量.。

初中物理密度与生活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与生活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引入: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

2. 密度公式的学习:介绍密度公式ρ = m/V,让学生了解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3. 密度单位的学习:学习密度单位kg/m³,理解其含义和读写方法。

4.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密度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物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区分这些物质。

学生可能会提到颜色、味道等方法,教师总结并提出密度这一概念。

2. 讲解密度概念:介绍密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通过讲解密度公式ρ = m/V,让学生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3. 学习密度单位:介绍密度单位kg/m³,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读写方法。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密度应用,如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密度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密度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密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密度的概念。

2.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五、教学用具: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不同物质的图片和实验现象。

2.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木块、铁块、铝块、铜块、一杯水、一杯糖水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密度概念、密度公式、密度单位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知道物质的密度还与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重点:
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实验法、探究法
课时:1课时
教具:4千克的铅球、水桶、体重计、纸风车、酒精灯、细线、圆底烧瓶、水槽.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价值。

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
二、新课教学
1.密度与物质鉴别
讨论的问题如下:教师出示学生体育课上用的4kg的铅球,问学生:你如何判断,这种铅球是否用铅制成的?请说出你的办法来.
学生分组讨论:
又提问:如何利用家里能找到的器材,测出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呢?
用体重计测出铅球的质量,可以用水桶做排水器材测出铅球排开水的质量,即可算出铅球的体积。

实验:
计算:
总结:用密度鉴别物质问题,如果我们计算出某一物体密度和密度表中某一物质密度相同,我们只能说可能是这种物质,如果前边例题中你不知道是铜球,这样用计算出的密度值
一分析就会错误地认为是铁球.而且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到花岗石的密度在之间,如果一块花岗石密度恰好是,我们能说它是铝吗?显然不能.所以在用密度进行物质鉴别时往往还要配合利用物质的其他特性,比如颜色、硬度等等.更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组成它的化学元素成分.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不变。

问题: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变吗?如果某物体的质量不变,而它的体积改变了呢?
现象:烧瓶放在热水中时,里面的红墨水向外移动,说明瓶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了。

而放在冷水中时,里面的红墨水向里移动,说明瓶内气体遇冷体积收缩了。

同学们回家可做类似实验:两个吹胀的气球分别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

观察现象。

上面的实验说明最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2.密度与温度
自然现象中风的形成也是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形成的
做风形成的实验: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人们很早就利用风力了,例如: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滑翔机等,近代大规模应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

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难道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水的凝固点是0℃,北方的寒冷冬天,气温在0℃以下,湖面结成了冰,行人可以在湖面上行走。

湖底还有鱼存活吗?
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

在冰湖中作的测试表明,表面冻结的湖里,冰面以下的水体中密度从上至下递增(这是当然的事了,重在下,轻在上),温度也是由上至下递增,从表层水体的0℃至底层水体的4℃。

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湖里的鱼类能够在严寒的冬天躲在底层水体中,不至于被冻成冰块。

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在4℃以上是热胀冷缩。

水的反膨胀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好处,江河湖面的水结冰时,因为冰的体积膨胀,密度比水小,总是浮在水面上;而水到了4℃,密度最大,总是沉在下面。

这样,冰块就成了一层天然的防寒屏障,使江河湖海不至于一冻到底,使大量的水下生物得以生存。

水的反常膨胀,给人类生活也带来不方便。

北方的冬天,放在户外的自来水管将冻裂。

所以对自来水管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观看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其它应用的影片。

板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 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作业设计] 作业:1.教材2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题
作业:1.教材2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题
课后反思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应用然后通过分析生活实际中的例子──鉴别戒指是否是纯金的,引出密度知识在鉴别物质中的应用,进而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密度计算公式进行求质量、体积以及判断实心、空心等相关的计算,锻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