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氏失眠症中医辨证诊断和治疗前瞻性评定表”设计及使用

合集下载

中药治疗失眠多梦的临床效果评估

中药治疗失眠多梦的临床效果评估

中药治疗失眠多梦的临床效果评估Titl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the Efficac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Insomnia and Excessive DreamingAbstract:Insomnia and excessive dreaming are common sleep disorders that affect individuals worldwi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long been used to treat various ailments, including sleep disorders. This paper aim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CM in treating insomnia and excessive dreaming by analyzing relevant data and presenting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inclu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xisting literature,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findings.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an assessment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 potential future directi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Introduction:Insomnia and excessive dreaming are sleep disorders that significantly impact an individual's overall well-being. TCM, with its holistic approach,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treat such conditions. However, there is a need for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CM in addressing these disorders. This study aims to bridge this gap by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TCM in treating insomnia and excessive dreaming.Methods:1. Literature Review: A thorough review of existingliterature on TCM interventions for insomnia and excessive dreaming will be conducted to establish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2. Data Collection: Clinical studies,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observational studies, and case reports will b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o obtain a broad range of data. Key variables of interest include TCM interventions, dosage, duration, participant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measures.3. Data Analysis: The collected data will be analyzed using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meta-analysis, to identify trends and determine the overall efficacy of TCM in treating insomnia and excessive dreaming.4. Results Presentation: The findings will be present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ables, and graphs to facilitat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results.Data Analysis and Results:The data analysis will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CM interventions in treating insomnia and excessive dreaming. It will assess the impact of various TCM approaches, such as herbal medicines, acupuncture, an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on sleep quality and dream disturbance. The results will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benefits, limitations, and safety consid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TCM interventions for these conditions.Discussion:The discussion section will interpret the findings in the context of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clinical practice. It will explor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ction, identify gaps in current knowledge, and propos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dditionally, this section will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the study finding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potential integration of TCM with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in managing insomnia and excessive dreaming.Conclusion: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existing knowledge by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 interventions for insomnia and excessive dreaming.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use of TCM as a complementary treatment option for these sleep disorders. However, further research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optimal treatment protocols, long-term effects, and potential synergistic benefits of combining TCM with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guid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 making informed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inclusion of TCM interven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somnia and excessive dreaming.。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

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都构成严重的负担。

国内外睡眠医学专家曾发表多项与失眠有关的诊疗指南,但时间上相对陈旧,且多数仅针对成人,未能较好地涵盖儿童、老年人和孕产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同时较少关注中医药和物理治疗等相关内容。

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来自国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涵盖与睡眠医学相关的多个科室(包括精神科、心理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儿科、中医科等)的睡眠医学专家成立指南制定专家委员会,以编制适合国情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专家组经过反复和充分论证,结合现有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历时1年时间,完成了指南的撰写。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家,特别是睡眠医学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规范化的失眠诊疗框架。

第一部分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一、循证依据本指南参考2008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成人慢性失眠评估和管理的临床指南》(以下简称AASM指南),并检索国内外的主要电子数据库(1999年7月至2015年9月)以获取相关文献。

电子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词为“失眠”及与失眠相关的评估、检测和治疗等内容的关键词。

二、推荐等级本指南采用了与AASM指南相同的文献证据级别以及推荐等级即“标准(Standard)”、“指南(Guideline)”和“临床建议(Option)”。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ICSD-3)的失眠症定义、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等资料也作为“标准”来推荐。

指南的一些重要内容在既往文献中可能找不到依据,或现有文献的结论相互之间存在矛盾,需要进行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

睡眠障碍(失眠)的中医辨证分型

睡眠障碍(失眠)的中医辨证分型

睡眠障碍(失眠)的中医辨证分型不寐,中医病名。

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

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有实,且虚多实少。

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1. 情志失常: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不寐病证。

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或由五志过极,心火内炽,扰动心神而不寐。

或由喜笑无度,心神激动,神魂不安而不寐;或由暴受惊恐,导致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夜不能寐。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宿食停滞,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可致失眠。

此外,浓茶、咖啡、酒之类饮料也是照成不寐的因素。

3.劳逸失调:劳倦太过则伤脾,过逸少动亦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失养而失眠。

或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心失所养,而致心神不安。

4.病后体虚:久病血虚,年迈血少,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

正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亦可因年迈体虚,阴阳亏虚而致不寐。

【病机】不寐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关。

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

病理性质有虚实两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神不安为实;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心神失养为虚,但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

【诊查要点】临床表现:不寐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不高,睡眠时间不够,不易入睡,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或时醒时寐,严重者彻夜不眠。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对失眠障碍疗效分析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对失眠障碍疗效分析

2023年9月第10卷第9期September.2023,Vol.10,No.9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53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对失眠障碍疗效分析谢玉艳 孙菊光(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徐州,221000)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 I)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对失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及对失眠相关躯体、精神症状及日间功能损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徐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及心理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CBT I,同时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总疗程8周。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治疗后1个月(12周)各评定1次,以此评估睡眠质量;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估患者的日间嗜睡程度以及躯体精神症状,上述2个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12周)各评定1次。

结果:经治疗8周后,患者PSQI总分及除使用睡眠药物以外的6个因子分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1个月(12周)复诊,PSQI总分及除睡眠紊乱和使用睡眠药物以外的5项因子分仍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E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SCL 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饮食睡眠等因子分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CBT I结合中药辨证施治能够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状态及失眠相关躯体及精神症状,且短期及长期持续效果均较好。

关键词 失眠;失眠认知行为疗法;中药;辨证施治;长期疗效AnalysisoftheEffectof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forInsomniaCombinedwithTCMTreatment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XIEYuyan,SUNJuguang(DepartmentofNeurology,Xuzhou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ffiliatedtoNanj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Xuzhou221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andanalyzetheeffectof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forinsomnia(CBT I)combinedwithtreatment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insomniaandinsomnia relatedsomaticsymptom,mentalsymptomsanddaytimedisfunction Methods:Atotalof30patientswithinsomniaintheDepartmentofNeurologyandPsy chologicalClinicofXuzhou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romOctober2022toJuly2023weretreatedwithCBT IcombinedwithTCMtreatment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for8weeks The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wasusedtoevaluatethesleepqualityofpatientsbeforetreatment,aftertreatment(8weeks)and1monthaftertreatment(12weeks) Thepsychologicalsymptomchecklist 90(SCL 90)wasusedtoevaluatethesomaticandmentalsymptomsandtheEpworthsleepinessscale(ESS)wasusedtoevaluatethedaytimedrowsinessofpatientsbeforetreatmentand1monthaftertreatment(12weeks).Re sults:ThetotalscoreofPSQIandthescoresofsubjectivesleepquality,sleeplatency,sleeppersistence,sleepefficiency,sleepdisorderanddaytimedysfunction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after8weekstreatment,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Onemonthaftertreatment(12weeks),thetotalscoreofPSQIandthefactorscoresofsubjectivesleepquality,sleeplatency,sleeppersistence,sleepefficiencyanddaytimedysfunctionwerestill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beforetreatment,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ESSscore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beforetreatment,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ThetotalscoreofSCL 90andthefactorscoresofsomatization,obsessive compulsive,in terpersonalsensitivity,depression,anxiety,paranoidideation,psychoticism,dietandsleepdecreasedsignificantlycomparedwiththosebeforetreatment,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Conclusion:CBT IcombinedwithTCMtreatment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leepquality,daytimefunction,insomnia relatedphysicalandmentalsymptomsandtheeffectsofshort termandlong termarebothgood.Keywords Insomnia;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forinsomnia;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Longtermcurativeeffect中图分类号:R24;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09.019 失眠障碍在睡眠障碍里最为常见,它是指个体出现频繁的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等情况,导致2054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23年9月第10卷第9期September.2023,Vol.10,No.9睡眠时长及满意度不足,主观及客观上难以满足个体睡眠生理需求,进而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日间功能的一类疾病[1]。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失眠辨证施治法:1、虚症:01:心脾两虚:[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药]:归脾汤。

膏药制作基地中医辨证归脾汤药方方一∶《正体类要》【出处】《正体类要》【类别】补益剂-气血双补。

【组成】白术(3克)当归(3克)白茯苓(3克)黄芪炒(3克)远志(3克)龙眼肉(3克)酸枣仁炒(3克)人参(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克)【方组趣味记忆】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

解:四君(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归(当归),期(黄芪),早(酸枣仁),远知(远志),龙眼(龙眼肉),香(木香)。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

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方论】本方是在严氏《济生方》归脾汤的基础上加当归、远志而成,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证。

方中以参、耆、术、甘草温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更以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

组合成方,心脾兼顾,气血双补。

【方解】本方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

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

上述诸症虽属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

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故方中以参、芪、术、草大队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失眠的诊断标准、分级、临床表现与疗效评估

失眠的诊断标准、分级、临床表现与疗效评估

失眠的诊断标准、分级、临床表现与疗效评估一、失眠患者的诊断步骤1.问诊:内容包括健康时睡眠状况及失眠阶段的睡眠状况、诱因、生活习惯、饮酒史及用药史等2.睡眠量表:通过填写睡眠量表,得出患者的睡眠评分,判断是否失眠以及失眠的程度3.精神病学分析:通过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分析患者是否存在此类精神问题4.实验室检查:一般为脑电图(EEG),检查更详尽的还有多导睡眠图(PSG)检查。

脑电图检查方式一般为动态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

二、失眠的诊断标准1.参照西医诊断:目前,国际上有三个标准: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我国根据国际标准及国内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参照以上失眠的诊断标准,它们的共同点为: 1)有失眠的典型症状,以睡眠障碍为主要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晨醒过早,醒后不能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心神不宁等;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主诉晚间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入睡时间或夜间醒后再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4)社交活动受损及引起苦恼,包括早上或整个白天不够清醒或不能恢复充沛精力、白天感到疲劳或想睡、白天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影响白天工作或学习能力,关注失眠及担心失眠的后果并由此引起显著的苦恼。

5)不属于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6)不存在未解决的重大生活事件和心理冲突(除去对睡眠的恐惧)。

2.参照《中医内科学》第七版的诊断标准: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3)本病症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4)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并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失眠症的中医辨证治疗(一)

失眠症的中医辨证治疗(一)

失眠症的中医辨证治疗(一)【关键词】失眠症中医药疗法肝胆血瘀调畅气血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

轻症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时寐时醒或醒后不寐。

严重者可整夜不得入睡。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增加,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失眠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笔者认为,失眠患者每以情志变化,精神刺激为主要原因,故与肝胆密切相关。

故对一些顽固性失眠,病程缠绵,服安眠药疗效不显病例,从肝胆论治每多获效,兹举例报道如下。

1肝郁血瘀,治宜调畅血气陈某,男,42岁。

失眠2年余,彻夜难眠少睡即乱梦迭作,性情忧郁,头晕且痛,面色黧黑,胸背部有汗斑累累,下肢肌肤甲错,舌略紫,苔黄腻,脉细弦。

肝郁日久,以致气滞血瘀,神魂失养。

治宜疏肝解郁,调畅气血,镇静安神。

药用:柴胡9g,生地黄15g,赤芍15g,当归9g,川芎15g,红花9g,桃仁9g,枳壳5g,桔梗5g,牛膝5g,磁朱丸(包)5g,生甘草3g。

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2剂后自觉精神舒畅,入夜亦能安睡,再服7剂,头晕痛明显好转,每夜睡眠可达5h以上,乱梦亦平。

上方去磁朱丸又服2周,失眠告愈,肌肤甲错,汗斑亦见消退。

2肝火上炎,法当清泄定魂刘某,男,32岁。

患神经官能症10余载,迭进各种镇静药无效。

入夜难眠,梦遗,头晕耳鸣,胸痞心悸,小溲黄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证属气郁化火,肝魂不宁。

治宜清肝泄火,镇静安神。

药用:柴胡18g,黄芩12g,法半夏18g,党参18g,煅龙骨30g,煅牡蛎48g,茯苓24g,大黄12g,桂枝12g,生姜6片,红枣10枚。

上药共研粗末,每日取27g水煎服。

服1料后,诸症减轻,再进原方1料,竟获痊愈。

3胆涎沃心,治以化痰除烦除某,女,46岁。

因突受惊恐而失眠,并逐渐加重,入睡艰难,甚则彻夜不眠,情绪焦虑不安,头晕耳鸣,胁肋胀痛,口干口苦,舌紫苔黄腻,脉细弦。

此乃胆气郁结,痰火内扰之证。

治宜疏肝利胆、化痰泄火、镇静安神。

(完整版)失眠的辨证论治

(完整版)失眠的辨证论治

完整版)失眠的辨证论治1.引言失眠是指难以入睡、睡眠浅、易醒或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的病症。

它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失眠的辨证论治方法,以帮助患者了解和处理自身失眠问题。

2.辨证论治方法2.1 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辨证论治强调全面观察和研究患者身体状况,从“辨”和“治”两个方面入手,得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1.1 辨辨别失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病因辨析:了解患者生活习惯、精神状态、饮食结构等,找出导致失眠的根本原因。

体质辨析: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判断失眠与体质方面的相互关系。

证候辨析:通过判断患者的症状表现,确定失眠的病机和证候。

2.1.2 治根据辨别结果,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改变生活习惯: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饮食,增加运动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证候,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和治疗。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和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机体功能,缓解失眠症状。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和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2.2 西医辨证论治西医辨证论治注重病因病机的分析和医学检查验证,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实施治疗。

2.2.1 诊断西医对失眠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睡眠记录:通过记录患者的睡眠状况、饮食、药物使用等,了解失眠的程度和频率。

心理评估:采用心理问卷和面谈等方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障碍情况。

生理检查:如血液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帮助了解患者身体的功能和问题。

2.2.2 治疗西医治疗失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处方,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等,改善睡眠状况。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睡眠观念和行为。

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以减轻焦虑、忧虑等心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

3.结论失眠的辨证论治方法包括中医和西医两种,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和有效地处理失眠问题。

失眠症古今医案辨证论治规律研究

失眠症古今医案辨证论治规律研究

失眠症古今医案辨证论治规律研究作者:马凤丽杨胜林熊洪艳秦竹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年第02期摘要:通过查阅《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二续名医类案》等明清及近现代医案著作150多部,按照收录标准共收集有价值的失眠医案282例,对其所用药物、辨证分型以及常见方证进行总结,希冀为临床医家在辨证施治和处方用药方面提供指导依据,进而提高中医药对失眠症的诊疗效果。

关键词:失眠;医案;辨证论治;组方用药中图分类号:R256. 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 - 2349( 2015 )02 - 0007 - 04失眠[1]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凶,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闲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而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并无“失眠”病名出现,古人常常把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病证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得睡等。

近现代医书中有尊崇传统医学之习者多用“不寐”;也有沿用现代医学之称谓者多用“失眠”。

为了再现古代医家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客观、全面地反映他们辨证论治、遣方用药规律,本研究通过查阅《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二续名医类案》等明清及近现代医案著作150多部,按照收录标准共收集有价值的失眠医案282例,对其所用药物、辨证分型以及常见方证进行总结,希冀为临床医家在辨证施治和处方用药方面提供指导依据,进而提高中医药对失眠症的诊疗效果。

1 研究方法1. 1 资料收集和筛选首先通过超星图书馆以“医案”、“验案”、“临床经验”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然后根据所列出的书目查阅其目录,找到与“失眠”、“不寐”相关医案,摘录所需要的医案信息,并详细记录证型分类、方药加减变化和文献出处、所属医家、出版社及出版日期等内容,共收集医案282例,涉及150多部医籍。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经验总结演示稿件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经验总结演示稿件

Meta分析结论
01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 推广应用。
02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长期疗效稳定,复发率低,能够 为患者带来长期益处。
03
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一定的 优势,可以作为失眠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06
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能够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 进行个性化治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探索作用机制
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作用 机制,有助于揭示其治疗失眠的 科学原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 力的支持。
扩大研究范围
未来研究应关注不同年龄、性别 、病因和病情程度的失眠患者, 以全面评估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效 果。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综合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应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结合中医药和其他治疗方 法,如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个性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因和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宣传教育
加强对失眠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失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纳入标准
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如研究类 型、研究对象、治疗方法等。
数据提取
从纳入的研究中提取相关数据,包括 研究设计、样本量、治疗方法、疗效 指标等。
统计分析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提取的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中医药治疗失眠 的临床疗效。
临床研究结果
01
02
03
疗效评估
通过对比中医药治疗组与 对照组的疗效指标,发现 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显著 疗效。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失眠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8-08-20T15:29:03.47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作者:刘仲玮[导读]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面临失眠的困扰。

刘仲玮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市 300051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面临失眠的困扰。

失眠不仅仅影响人们的休息质量和日常的生活工作,还增加了其他疾病产生的可能。

在失眠治疗上西医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为主,见效快,但是往往会伴随较大的副作用。

因此,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从中医角度对失眠的治疗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这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失眠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治;失眠;研究进展失眠主要是指患者不容易入睡,或者时睡时醒,甚至出现彻夜难眠的现象,导致患者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深度严重不足[1]。

因为失眠患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进而对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

临床上西医主要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是副作用较大,如果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受损[3]。

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尝试从中医角度对失眠进行治疗,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研究工作,本文将其综述如下。

1 失眠的病因病机在中医理论中失眠属于“目不瞑”和“不寐”的范畴,《黄帝内经》中认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常留于阳,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

后来张仲景、李中梓以及戴元礼等人分别在其著作中对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进行了阐述。

近代以及现代医学家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

目前主流的病学观点认为失眠的因素主要包括病人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个方面,自身因素主要是指自身的体质、情绪以及遗传因素等;外界因素主要包括生活环境和流行疾病等[4]。

袁拯忠研究发现失眠患者最主要的中医证型主要包括: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以及心胆气虚证,其中阴虚火旺型和心脾两虚型约占总数的60%。

采用中医药治疗失眠患者的效果观察报告

采用中医药治疗失眠患者的效果观察报告

采用中医药治疗失眠患者的效果观察报告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失眠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中医药治疗在失眠症状缓解和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已经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本观察报告旨在评估采用中医药治疗失眠患者的效果。

1. 研究设计本观察报告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一组连续治疗的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患者通过中医诊断被诊断为失眠症,符合纳入标准之后,接受中医药治疗。

治疗中使用的中药包括地黄、酸枣仁和茯苓等。

治疗时间设定为连续8周,期间患者需要按时服药并回访中医师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调整。

2.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一组连续纳入的失眠患者,共计50名。

这些患者年龄在25岁至55岁之间,均未接受过中医药治疗或其他失眠疗法。

研究组中男女患者比例均衡,排除了其他潜在的干扰因素,如严重心理疾病、抑郁症、药物滥用等。

3. 观察指标本观察报告主要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主观睡眠评估和客观睡眠监测的变化。

主观睡眠评估采用医学睡眠问卷(PSQI),客观睡眠监测记录在治疗前后进行连续两晚的多导睡眠监测。

此外,我们还考察了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失眠症状的变化。

4. 结果在治疗结束后,我们观察到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

根据PSQI评估,患者的总评分从治疗前的8.5±1.7降至治疗后的4.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客观睡眠监测结果显示,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和清醒次数均有明显改善。

此外,通过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

在治疗期间,患者报告的头晕、乏力和焦虑等不适症状明显减少。

5. 讨论本观察报告结果表明,采用中医药治疗失眠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和缓解失眠症状。

中医药治疗注重修复整体平衡,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由于中医药的独特治疗理念和疗效,在综合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本观察报告存在一些局限性。

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目的:探究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失眠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使用酸枣仁膏进行治疗,剂量为20g/次,2次/日,治疗组使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一个月之后,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上情况较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经过我院医生的治疗。

大部分患者的PSQI积分变化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和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总差值变化情况为7.85±2.58,治疗组变化为14.58±2.36。

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辨证治法治疗失眠症,能够取得满意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标签: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失眠症;疗效失眠症指的是人体睡眠起始和维持出现异常,令睡眠的质量不能在根本上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进而影响到患者本身日间正常活动的综合征,失眠的症状主要包含了:睡眠时间短暂,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等等,严重者彻夜不眠,最终导致神经衰弱。

相关统计表明[1],我国约有75%的中老年人罹患失眠症。

失眠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以往,医生们一般使用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虽说见效快,但其毒副作用却被人们所诟病。

因此寻求一个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结合实际情况,本实验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失眠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病患使用了中医中药辨证方式治疗失眠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失眠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病患28例,女病患12例,其中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32岁,平均年龄为(42.5±2.5)岁。

失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版

失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版

失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 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失眠障碍的术语和定义,规范了失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的评估、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及日常调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脑病科、神经科、中医科、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科(中心)、心血管科、老年病科、妇产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751.2-2020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2020修订版)ZY/T001.1-94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术语和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睡眠-觉醒障碍 Sleep-wake disorders同“睡眠障碍”,其核心特征是个体通常以不满意睡眠质量、周期和数量为主诉就诊,并导致日间痛苦和功能受损,包括失眠障碍、过度嗜睡障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紊乱、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异态睡眠[5,6]。

3.2 失眠障碍 Insomnia disorders属“睡眠-觉醒障碍”范畴,指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但在睡眠开始、持续时间、巩固或质量方面持续存在困难,并导致某种形式的日间损害。

日间症状通常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易怒、全身不适和认知障碍。

在没有日间损害的情况下报告睡眠相关症状的个体不被视为失眠障碍[5,6]。

3.3 不寐 Insomnia disorders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不易入睡,睡眠短浅易醒,甚则彻夜不眠,白天困乏,精力不济,可伴见头晕、耳鸣,健忘等为特征的神志病[7]。

4 评估和诊断4.1 评估内容充分及准确的评估是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的基础,临床接诊时应从主诉、睡前状况、睡眠-觉醒节律、夜间症状、日间活动和功能、其他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精神检查以及家族史进行信息采集,还可借助主观测评工具,包括睡眠日记、睡眠相关量表如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睡眠障碍评定(Sleep Dysfunction Rating Scale,SDRS)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The 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量表等,对睡眠状况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或通过客观测评工具,如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mul t 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进行辅助诊断。

失眠症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探讨与评估

失眠症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探讨与评估

失眠症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探讨与评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症已成为一个日益普遍的健康问题,困扰着许多人。

失眠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失眠症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一、失眠症的定义与症状失眠症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常见的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如夜间易醒、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如多梦、浅睡眠)等。

长期的失眠还可能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一系列问题。

二、中医对失眠症的认识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情志失调:如过度的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扰动心神。

2、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甜食等,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生,上扰心神。

3、劳逸失调: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均可损伤人体的气血阴阳,导致心神失养。

4、病后体虚:久病或大病之后,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或阴虚火旺,扰动心神。

中医治疗失眠症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以达到宁心安神的目的。

三、西医对失眠症的治疗西医治疗失眠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等。

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艾司唑仑)、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等。

这些药物能够在短期内改善睡眠状况,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依赖性、耐药性等不良反应。

2、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CBTI),通过改变患者对睡眠的不良认知和习惯,来改善睡眠质量。

3、行为治疗: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适当的运动等。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1、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在使用西药改善睡眠症状的同时,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给予相应的中药方剂。

中医从肝论治失眠症临床证候疗效评价量表设计和应用

中医从肝论治失眠症临床证候疗效评价量表设计和应用

【摘要】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观点,主张从肝论治,平肝解郁活血安神,收到较好效果。

但失眠症在中医临床辨证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尚缺乏可量化的客观指标,缺少一种可规范的评价标准,以使他人能够重复和推广应用。

本研究根据失眠症临床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所列构成证候的症状和体征的程度、出现程度,进行量化。

【关键词】失眠症从肝论治疗效评价量表根据2002年中华精神科学会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山东等地区的调查,轻度失眠加显著失眠的发病率为43.5%[1]。

而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症均以西药镇静催眠药为主,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依赖性,这给患者除失眠本身之外,还带来了其他很多痛苦,是当今临床医学的难题之一。

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观点,主张从肝论治,平肝解郁,活血安神,收到较好效果。

尽管中医药在治疗失眠症方面确有较好疗效,但失眠症在中医临床辨证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尚缺乏可量化的客观指标,缺少一种可规范的评价标准,以使他人能够重复和推广应用。

笔者于2004年9月~2006年12月跟随王翘楚教授门诊时,进行了临床重复验证研究。

观察对象及方法1. 观察对象以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芷江中路和石门路中医门诊部失眠专科门诊以失眠为主症前来就诊的1 0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男性287例,占28.70%;女性713例,占71.30%。

在就诊以前服用安眠药的有559例,占55.90%;未服用安眠药的有441例,占44.1%。

年龄:≤30岁:156例,占15.60%;31~40岁:206例,占20.60%;41~50岁:182例,占18.20%;51~60岁:237例,占23.70%;61岁以上:219例,占21.90%。

职业排名(前三位):退休、职员、经商。

2.调查和统计方法采用中医从肝论治失眠症临床证候疗效评价量表记录病例的一般情况、病案号、主诉、现病史及诊断,将要求填写的数字按预先制定的诊断因素数量化处理分类填写。

中医辨证施护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辨证施护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暗示疗法
通过暗示疗法来缓解患者 的不良情绪,如借助语言 、行为、环境等暗示手段 。
情志相胜
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采用情志相胜的方法来 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
移情易性
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情感和心境等方式,来调 节患者的情绪状态。
中医饮食护理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
饮食调护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 合理的饮食计划,推荐适合的
睡眠障碍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
显效
患者恢复正常睡眠,无任何不适症状,且疗 效持续时间较长。
患者大部分时间能够正常睡眠,不适症状明 显减轻,但疗效持续时间较短。
有效
无效
患者部分时者的睡眠状况无明显改善,不适症状未减 轻甚至加重。
睡眠结构及认知行为疗效评定
睡眠结构
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了解患者的睡眠结构是否正常,包括快速眼动期(REM)和非快速眼动期(NREM)的 时间比例、每个周期的时间长度等。
《中医辨证施护在失眠患者中的 应用研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医辨证施护理论 • 失眠患者的现状及问题 • 中医辨证施护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 • 中医辨证施护对失眠患者的效果评价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失眠已成为社会普遍面临的问 题,中医在失眠治疗中具有悠
04
中医辨证施护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心理护理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
01
02
03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中医心理疏导 ,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和焦 虑情绪。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冥想 等放松训练,调节患者身 心状态。
情志护理
针对不同情志类型的患者 ,采用不同的情志护理方 法,如以情胜情、音乐疗 法等。

中医失眠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医失眠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医失眠量表的初步编制何金彩1,2@刘文2寿晓夏2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2温州医学院心理学系@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府学巷2号,325000,****************.cn【摘要】:睡眠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而如今受失眠问题捆扰的人数正逐年递增。

因此,一份快速、有效的失眠量表可以帮助人们比较清楚的了解自我睡眠状况,且辅助医生的临床诊断。

但目前中国所使用的睡眠量表大都是国外引进,或者是在其基础上修订的,而我们所做的就是结合中国中医的特色,设计一份适用于中国人使用的失眠评估量表。

经过项目库建立、条目词筛选、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等步骤,最终形成的中医失眠量表有23个项目,3个因素构成:睡眠状况、心理状况、躯体状况。

量表总分信度为0.8904,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总分相关达到0.760,且病人组与正常组在中医失眠量表的各个因子及总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失眠症;中医;量表First Step to Work out the Insomnia Scale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Abstract:The sleeping problem has been one of the standards of good or bad living quality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is suffering insomnia increases gradually. So that a reliable and valid scale can not only help people assess the situation of sleeping, but also help doctor clinical diagnosis. Though most of the scales of insomnia we used nowadays in china are introduced from foreign countries, we try to work out a 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insomnia on a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be more suitable for Chinese. After collection、filtration、analyze、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ing, the final scale is 23-items and includes three factors: sleeping status、mental status and physical status. The overall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is 0.8904 and the overall validity witha coefficient of 0.760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global score in PSQI. The two contrasting groups(the health group and the patient group )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global score and component scores.Key words: Insomni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ales1 前言人的一生当中,最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新版失眠康复评定表

新版失眠康复评定表

新版失眠康复评定表
介绍
失眠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睡眠障碍。

为了更好地评估失眠康复情况,我们制定了新版失眠康复评定表。

此文档将详细介绍新版评定表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评定表内容
新版失眠康复评定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内容:
1. 睡眠时长:评估被试的平均睡眠时长,以了解其是否存在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度的问题。

2. 入睡困难:评估被试入睡的困难程度和频率。

3. 中途醒来:评估被试夜间中途醒来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4. 入睡后易醒:评估被试是否容易在早晨醒来,并难以再次入睡的程度。

5. 入睡质量:通过被试对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价,评估其睡眠是否良好。

6. 日间功能受损:评估由于失眠而导致白天功能受损的程度。

7. 心理症状:评估与失眠相关的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等。

每个评定项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答案,以完成评定表。

使用方法
使用新版失眠康复评定表的步骤如下:
1. 将评定表交给被试,让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2. 被试根据每个评定项的描述和选项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

3. 根据被试的选择,计算出每个评定项的得分。

4. 综合所有评定项的得分,得出被试的失眠康复评分,以评估其失眠康复情况。

评定表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解读和使用,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结论
新版失眠康复评定表是一种评估失眠康复情况的工具。

通过评估失眠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专业人员更全面地了解被试的失眠情
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和治疗建议。

希望此评定表能对失眠康复工作有所帮助。

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1-12-09T09:01:27.194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2期作者:安毅[导读]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效果安毅(安岳县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235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治疗失眠的90例患者,按照半年时段划为两组,2020年1月前治疗失眠患者设为对照组(C组)45例,2020年1月后就诊患者设为研究组(S组)45例。

C组采用常规治疗,S 组在C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结果。

结果:S组失眠改善情况明显高于C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辨证的治疗方式,能够缓解患者失眠情况,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失眠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失眠人数不断上涨,且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许多人整夜难眠,很难入睡、无法久睡,很容易半夜突然醒来,这种睡眠障碍问题给许多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1]。

很多患者晚上的睡眠质量不好,导致白天经常感觉乏力、疲惫、神经衰弱,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长期处于失眠状态,会对患者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失眠问题比较严重,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心跳过快、腹泻、欲望消退、抑郁、情绪变淡等症状,对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让患者失去生活欲望,从而引发自杀[2]。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试验对象是我院精神内科的90例失眠患者,根据时间前后分设两组,两组人数均等,C组45例,男女比例21:24,整组均龄(46.27±2.38)岁;S组45例,男女比例23:22,整组均龄(46.91±2.14)岁。

对比无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C组患者用以常规治疗,医护人员先对患者失眠情况、失眠时长以及失眠原因进行排查分析,并结合患者实际状况进行治疗,给患者制定恰当的作息安排,列出饮食要求,帮助患者改善不良作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e at m ent of I ns om ni a YAN Xi a o — l i , XU J i a n , W ANG Hu i — r u , XU Ho n g , XU— l i a n g ,W ANG Gu o — h u a ,
W ANG Qi a o — c h u ( d i r e c t o r ) , L I Ya n ( d i r e c t o r )
Key wo r ds :i ns o mn i a ; Ch i ne s e me d i c i n e r e t r o s p e c i t v e s c le a ; t r e a t me n t a c c or in d g t O i f v e r s y nd r o me s
d e p r e s s i o n a n d s t a s i s t r e a t e d b y W ANG Qi a o — c h u ’ S Ga n Ma i L o n g Gu d e c o c i t o n . Re s lt u s s h o w t h a t b y t h i s s c l a e , r e s e a r c h e r s c o ld u n o t
o f i n s o mn i a ,i n o r d e r t o o ve r c o me d i f c u l d e s i n c l u in d g i n c o mp l e t e c a s e r e c o r d s ,f e w ig d i t l a s t a i t s ic t s ,r e d u n d a n t r e t r o s p e c i t v e s u mm a r i e s
中医文 献 杂志

学术探讨 ・
‘ 严氏失眠症中医 辨证诊断和治疗前瞻 大 学 附 属 市 中 医 医 院 ( 上 海 , 2 0 0 0 7 1 )匿 圃
王国 华
徐 建’王 惠 茹 许 红 许 良
指 导 王 翘楚 李 雁
摘要 : 为解决 中医师 留存 完整病 史较 困难、 数据性记 录较 少、 回顾性 总结较 多等 问题 , 上海市 中医医院睡眠疾病 专科结合 失眠症发病特 点, 设计 了“ 严氏失眠症 中医辨证诊 断和治疗前瞻性评定表” 。作者使 用该表登记 了5 0 0 例 失
中图分类号 : R 2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7 3 7 ( 2 0 1 5 ) O 4 — 0 0 3 1 — 0 3
De s i g n a nd App l i c a t i o n o n YAN’ s Pr o s p e c t i v e S c a l e t o Ch i ne s e Me d i c i ne Di a n o g s i s a n d
o n l y r e c o r d c o mp l e t e c a s e h i s t o r y ,s y mp t o m s c o r e s ,s y n d r o me s if d e r e n t i a io t n ,b u t a l s o o f e r t h e e v i d e n c e o f t r e a t me n t e v lu a a i t on . Al l t h e s e a r e wo r t hwh i l e t o p r a c i t c e i n t h e ie f l d o ft h i s is d e se a .
( S h a n g h a i Mu n i c i p a l Ho s p i t l a o f T r a d i t i o n l a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7 1 , C h i n a )
眠症 。 又应 用该表作 为疗效评价 工具观 察 了2 0 0 例 王翘 楚经验方甘 麦龙 骨汤治疗肝郁瘀 阻型失眠症 。结果证 明 , 该
表不仅能 即时记 录完整病 史、 症状评 分、 证候判定 , 还 能作 为疗效评价依据 , 对本专科确有 实用价值 。 关键词 : 失眠症 中医前瞻性评 定量表 从 肝论 治
e t c . wi t h i n t h i s s c a l e a s a n e v l a u a i t o n t o o l ,t h e a u t h o r h a s r e i g s t e r e d 5 0 0 c s a e s o f i n s o mn i a ,o b s e r v i n g 2 0 0 c a s e s o f i n s o mn i a o n i f v e r
Abs t r a c t : Our s p e c i a l i s t s h a v e d e s i g n e d Ch i n e s e me ic d i ne ia d no g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Ya n ’ s i n s o mn i a p r o s p e c i t v e s c a l e ,c o mb i ng f e a t u r e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