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c462b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6.png)
频率单位 Hz,不得写成为 H z。
5、词头和单位符号之间不留间隔,不加表示相乘的任何符号,也
不必加圆括号。
例如: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的符号是 km2 ,不应为 k•m2 、k×m2 ,
也不必写为 (km)2,因为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符号是整体,
指数对整个单位起作用加圆括号是多余的。
6、相乘形式的组合单位,在用斜线表示相除时,单位符号的分子
名称
弧度 球面度 赫[兹] 牛[顿] 帕[斯卡] 焦[耳] 瓦[特] 库[仑] 伏[特] 法[拉] 欧[姆] 西[门子] 韦[伯] 特[斯拉] 亨[利] 摄氏度 流[明] 勒[克斯]
符号
rad sr Hz N Pa J W C V F Ω S Wb T H ℃ lm lx
SI导出单位
用SI基本单位和SI导出单位表示
〔错〕
今天这么热,不知有几摄氏度? 〔对〕
② 压力表的压力为几公斤?
〔错〕
压力表显示的压力为几兆帕〔MPa〕〔对〕
2023/11/30
17
4、不恰当的单位名称 例如: 1〕用“公升〞、“立升〞表示容积单位升。 2〕用“公吨〞表示质量单位吨。 3〕用“公分〞表示长度单位厘米。 4〕用“公尺〞表示长度单位米。 5〕用“ 匹 〞表示功率单位千瓦。 6〕用“ 度 〞表示电能单位千瓦时。 7〕用“公两〞表示质量单位100克。
3、量制、根本量、导出量
量制是指“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
根本量是指“在给定量制中约定地认为在函数关系上彼此
独立的量〞。
导出量是指“在给定量制中由根本量的函数所定义的量〞。
2023/11/30
5
4、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是指“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 和采用的特定量〞。
计量员安全培训教材
![计量员安全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fd9bb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e.png)
计量员安全培训教材一、引言计量员是负责测量和记录物理量的员工,他们在各个行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计量工作经常涉及到工业生产现场和实验室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
本教材旨在向计量员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
二、基本安全知识1. 个人防护装备- 理解各种个人防护装备的种类和用途,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呼吸器等。
- 学习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以保障个人安全。
2. 安全标识- 熟悉各种安全标识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等。
- 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遵守和遵循安全标识的指示。
3. 应急救援-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 知晓应急救援设施的位置,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和采取适当措施。
三、实验室安全1. 实验室危险品管理- 了解实验室中常见的危险品,如有毒物质、易燃物质等,并知晓其危害性和正确处理方法。
- 学会正确存储、标记和处理危险品,以防止事故和污染的发生。
2. 化学品操作安全- 熟悉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性,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避免因不当操作引发的事故。
- 掌握正确的化学品倾倒、混合和配制操作方法,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3. 设备操作安全- 学习实验室中常见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如天平、显微镜等,并注意操作时的安全事项。
- 熟练运用设备的操作技巧,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和损坏。
四、生产现场安全1. 工业生产环境安全- 了解工业生产环境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和风险,如高温、高压、强电等。
- 学习正确穿戴防护服装、使用安全设备和工具,以确保个人安全。
2. 健康和安全管理- 知晓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如噪声、震动、化学物质等。
- 掌握正确的工作姿势和操作技巧,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伤害。
3. 紧急事故应对- 学习应对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紧急事故,如火灾、泄漏、爆炸等的应急措施。
- 掌握紧急疏散和报警的程序,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现场。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最新)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91a08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c.png)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一、测量的基本要素
1.1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
1.2计量单位和国际单位制
1.3基本测量方法
1.4比较测量和直接测量的区别
1.5重复性和准确性的概念及其关系
二、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评定
2.1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2.2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2.3误差的表示方法
2.4不确定度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2.5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及其应用
三、测量仪器与设备
3.1测量仪器的分类和特点
3.2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
3.3校准和检验的基本原理
3.4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3.5仪器的故障排除和修复
四、常见计量方法
4.1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
4.2比较法、分析法和计算法的应用
4.3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应用
4.4校正曲线的绘制和应用
4.5统计方法在计量中的应用
五、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计量要求
5.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5.2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
5.3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5.4计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5.5内部和外部质量审核的计量要求
总结:。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ec0b4da227916888486d7d8.png)
• 量值的准确一致,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手段,而且还要有 一定的法律、法规做保障,这是计量的社会性所决定的,特别是关系 到国计民生,对人民生活有直接影响的计量必须有法制来保障,否则 量值传递达不到一致性。
12
第二章:计量学的分类
计量学包括的专业很多,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大体上分为10大类
高温计量:其范围为(6000~630)℃,用于炼焦、炼铁、轧量:超过6000℃为高温,主要用于国防和科研,如测量炸弹爆
炸、火箭发射时的温度测量等。
15
计量学
3、力学计量
力学计量是一个大类,内容极为广泛,它包 括质量计量、容量计量、密度计量、力值计量、 硬度计量、压力计量、真空计量等。其中质量 计量划分为大质量:20kg以上,中质量: 1g~20kg,小质量:1g以下。
量: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计量学中的
量都是指可以测量的量;一般意义的量,如长度、温度、电流;特定 的量,如某根木棒的长度通过某条导线的电流。可以直接相互比较并 按大小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可称为同类量,如 功、热能;厚度、周长等
量制: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
7
计量的分类
➢ 科学计量: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
究。例如关于计量单位和单位制、计量基准与标准、物理常数、测量 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等。
➢ 工程计量:也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计
量。例如有关能源或材料的消耗、工艺流程的监控以及产品质量与性 能的测试等。
以部分人体、动物的丝毛、植物果实等为基准
➢ 经典计量阶段.ppt
1875年“米制公约”的签订开始,以宏观器具为基准
(常用)计量基础培训
![(常用)计量基础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7e5f82510a6f524ccbf8548.png)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6、计量的作用
• 1)计量是保障社会公正、 公平、和谐的技术基础。 这正是法制计量的目的所在。
• 2)计量是工农业生产的“眼睛”,对产品质量、 节能降耗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把优质的原材料、先进 的工艺装备和现代化的计量检测手段,视为现代化 生产的三大支柱。生产工艺流程的全过程监控,离 不开计量测试;产品质量、性能的检验判定,离不 开计量测试;优质原材料的制取与筛选、先进工艺 装备的高效运转,也都离不开计量测试。科学先进 的生产线之所以产品品质高,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 充分利用了在线测量与监控技术。
17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 4)计量是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 重要技术支撑。 通过计量(测量)数据的收集、统计、 分析、应用,才能保证:科学制定考核指标, 加强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核算;查找技术 和管理缺陷,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掌握能源 和物料消耗规律,通过调整运行参数、改善 工艺流程,实现均衡高效用能、科学合理用 料,最终达到清洁生产、节能增效的目标。
政的要求强制管理和实施的计量活动;其目的是采用法律 法规强制约束的方式来规定并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 医疗卫生、环境监测 、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 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如水表、电能表、煤气表 ,燃油 加油机、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 测速仪,绝缘电阻测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医用激光源、 医用超声源、医用辐射源,验光仪、验光镜片组等实行强 制检定。
19
第一部分:计量基本概念
1.2我国的计量体系构成
• 2、计量法律法规体系 1)《计量法》及相关的配套规章、制度:
《计量法》自1986年7月1日实施以来,已 相继出台了计量相关的一系列配套规章、 制度。包括8个计量行政法规、20多个计量 部门规章,若干地方性计量规章。
2024版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2024版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5844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e.png)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计量概述•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计量法规与管理体系目•计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录01计量概述计量的定义与分类计量的定义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
计量的分类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计量可分为几何量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化学计量和电离辐射计量等。
计量的发展历程古代计量古代人们使用各种自然物作为计量标准,如用手、脚等身体部位作为长度单位,用石块、贝壳等作为质量单位。
近代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更为精确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等,并建立了各种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
现代计量现代计量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光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
通过精确的测量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尺寸、重量、硬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保证产品质量国际贸易中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准确的测量结果,以确保公平交易和顺利结算。
促进国际贸易精确的测量结果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动科技发展计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医疗、环保、安全等,准确的计量结果可以维护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
维护社会公正计量的意义与作用02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单位的概念与分类计量单位的概念计量单位是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计量单位的分类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是根据物理量来定义的,导出单位则是基于基本单位通过公式推导出来的。
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国际单位制(SI)的概念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上统一的计量单位制,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批准并推荐使用。
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SI由7个基本单位和一系列导出单位组成,涵盖了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7个基本物理量。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念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8c5e3f4afe04a1b171de91.png)
测量过程中有许多引起不确定度的来源,它们来自以 下几个方面:
(1)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
(2)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3)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完全 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4)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
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18
计量基础知识
第三节 数学模型
(5)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
11
计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 测量误差由于真值未知,往往不能准确得到,当 用约定真值代替真值时,可以得到其估计值。测量不确定 度可以由人们根据试验、资料、经验等信息进行评定,从 而可以定量确定。评定方法有A类,B类。
(5) 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按定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都是无穷多次测量情况下的理 想概念。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一般不区分其性质。
因此,A类标准不确定度由以观测列频率分布导出的 概率密度函数得到;B类标准不确定度由一个认定的或假 定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到,此函数基于事件发生的信任度。 两种方式都用已知的概率解释。
结束
29
计量基础知识
第四节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第四节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对被测量X,在重复性条件或复现性条件下进行n次
15
计量基础知识
第二节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5 确定对应于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y)
ui(y)=ciu(xi)=
f xi u( xi )
ci
f xi
是灵敏度系数
6列出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7将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y)合成得到合成标准不确 定度
n
uc(y) ui2 (y) i
计量知识培训
![计量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ba6ae49561252d380eb6e77.png)
第二章 十大计量
1. 几何(长度)计量:游标卡尺(带表、数显) 千分尺、千分表、百分表、水平仪、投影仪等 2. 光学计量:分光光度计、白度计等;投影仪是利用光的 传播规律和成像原理,它不是光学计量范围。 3.电离辐射计量:主要用于科研、生产、国防、医疗卫生、 环境监测等方面。例如:X光、B超。 4.力学计量:力学计量包括质量、容量、密度、重力加速度、 硬度以及振动与冲击等计量测试. 5. 声学计量:研究物质中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影响 的科学。例如声级计。
9.量程---标称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的模. 10.示值误差---指测量仪器的误差,是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 入的真值(约定真值)之差. 11.量值传递---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将国家基准所 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 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一致. 12.量值溯源---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 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国家 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13.测量误差来源---器具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方法误差. 14.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了七个基本单位:---长度(m),质量(kg), 时间(s),电流(A),热力学温度(K),物质的量(mol),发光强度(cd).
例:有一标称范围为0~300V,在示值为100V处,其实际值为 100.50V,则该电压表示值100V处的相对误差为 Δr=(100.00-100.50)/100=-0.5% (3)引用误差---计量器具的绝对误差与其特定值(XN)之比. r=Δ/ XN 引用误差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特定值---一般称为引用值,它可以是计量器具的量程或标称范 围的最高值(或上限值) 例:某台标称范围为0~150V的电压表,当其示值为100.0V时,测 得电压的实际值为99.4V,则该电压表在示值为100.0V处引 用误差为: r=Δ/ XN =(100.0-99.4)/150=+0.004=+0.4% 而100.0V处相对误差为 r=Δ/ X0=(100.0-99.4)/99.4=+0.006=+0.6%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329867af46527d3240ce0d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Ⅰ--②
组合形式的单位:
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以乘、除组合构成 的单位及由一个单位与数学符号或数字构成的单位 均为组合形式单位,简称组合单位。 如: 米每秒
千克每立方米 m/s kg/m3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Ⅰ--③
选用SI词头注意事项:
SI词头不能单独使用;如:10µ 选用SI词头单位的倍数或分数单位,一般 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1000范围内。 例如:1401pa可以写成1.401kpa 不得使用重迭的词头。
四、法制性
• 量值的准确一致,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手段,而且还要有 一定的法律、法规做保障,这是计量的社会性所决定的,特别是关系 到国计民生,对人民生活有直接影响的计量必须有法制来保障,否则 量值传递达不到一致性。
12
第二章:计量学的分类
计量学包括的专业很多,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大体上分为10大类
二、统一性
• 统一性是计量学最本质的特征,是指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任 何仪器,采用任何方法以及由任何人来操作,只要它按有关计量规定 的条件去做,所得出的计量结果都应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
11
计量的特点
三、溯源性
•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 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 联系起来。
量: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计量学中的
量都是指可以测量的量;一般意义的量,如长度、温度、电流;特定 的量,如某根木棒的长度通过某条导线的电流。可以直接相互比较并 按大小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可称为同类量,如 功、热能;厚度、周长等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2dfe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2.png)
多参数综合计量
03
发展能够同时测量多种物理量的综合计量技术,满足复杂应用
场景下的测量需求。
提高计量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计量标准和溯源体系,提高计量器具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计量人才,提高计量队 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推进计量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计量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 我国计量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质量管理体 系的完善
计量工作是质量管理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计 量管理,可以促进质量管理 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同时, 计量工作还可以为质量管理 体系的审核和认证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证据。
推动质量改进和 创新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和挖 掘,可以发现产品或过程中 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改进空间 ,进而推动质量改进和创新 。这对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 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 义。
计量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这是我国计量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计量的管理体制、计量单位制、计量器具管理、 计量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了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范围、检定机构、检定周期和检定费用等方面 的内容。
其他相关法规和标准
此外,还有一系列与计量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如《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技 术规范》等,这些法规和标准共同构成了我国完备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
中世纪计量
中世纪时期,随着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计量逐渐受到重视。许多城市开始设立公共计量 标准,以确保交易的公平和准确。
现代计量
现代计量科学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诞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量的精度和范 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国际计量大会(CGPM)和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的 成立,也为全球范围内的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传递提供了组织保障。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34f5b1101f69e31433294ac.png)
三、计量学专业划分发展情况
计量专业划为十大类。分别为:
——几何量计量
——热学计量
——力学计量
——电磁学计量
——无线电电子学计量 ——化学计量
——时间频率计量 ——电离辐射计量
——光学计量
——声学计量
第二讲 有关计量的术语
一、有关量和单位的术语
——(可测量的)量:可以定性区别和 定量确定的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属性。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计量技术概述 计量有关术语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数字位数与数据修约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期间核查的有关知识 计量管理知识
第一讲 计量技术概述
一、计量、计量学、测量的概念
____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注:1、计量的被测对象主要是测量仪器和测量标
如:100欧标准电阻;1kg质量标准;铯频率标准等
——国家标准:国家承认的,作为国家对有关 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依据的测量标准。
注:在我国又称为国家(计量)基准。
——接触测量: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的测量。 如:用接触式干涉仪通过比对测量量块的中心 长度。
——绝对测量:通过对一些基本量的直接测量 确定被测量值的测量,或者通过能表达物理或 化学理论的物理常数和精确的数学公式,间接 地同基本单位建立关系确定被测量值的测量
注:绝对测量有时又称为定义测量。如y=kx
如:在力学中,一般取长度、质量、和时间作为基 本量。
——导出量:量制中基本量的函数所定义的量。
如:速度是导出量,v=s/t,单位符号m /s。
——单位制:按规定对给定的量制所确定的一 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如:国际单位制(SI),我国有(计量)单位制。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844a63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8.png)
1 、计量的基本特性是: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2 、计量法何时通过?何时起实施?答:1985 年9 月6 日通过,1986 年7 月1 日起实行。
3 、我国计量立法的宗旨是什么?答: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4 、什么是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有什么特性?答:计量器具:单独或者一个或者多个辅助设备组合,用于进行测量的装置;特性:具有测量范围(或者规格)、准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特性5 、计量检定人员在开展计量检定工作时,选用的计量标准的准确度普通应比被检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高多少倍才行?答:高3 倍至10 倍。
6 、实物器具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有何作用?实物量具的特点:(1) 本身直接复现或者提供了单位量值,即实物量具的示值(标称值)复现了单位量值,如量块、线纹尺本身就复现了长度单位量值。
(2) 在结构上普通没有测量机构、如砝码、标准电阻,它只是复现单位量值的一个实物。
(3) 由于没有测量机构,在普通情况下,如果不依赖其他配套的测量仪器,就不能直接测量出被测量值,如砝码药用天平、量块要配干涉仪、光学计。
因此,实物量具往往是一种被动式测量仪器。
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者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地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者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者物质。
作用:参考物质。
7 、计量器具在检定系统表中分哪三类?计量基准有何作用?分为: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作用:计量基准是统一全国两辆的最高依据。
8 、什么是计量单位?写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
计量单位:根据约定定义和采用的标量,任何其他同类可与其比较使两个量之比用一个数表示。
长度-米-m;质量-千克(公斤) -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9 、什么是计量单位制?P13 什么是法定计量单位?P16计量单位制:对于为给定量值按给定规则确定的一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其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及使用这些单位的规则。
油品计量培训教程基础全面
![油品计量培训教程基础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34bab68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1.png)
0.99770 0.99780 0.99790 0.99800 0.99810 0.99820 0.99830
0.6796~0.7195 0.7196~0.7645 0.7646~0.8157 0.8158~0.8741 0.8742~0.9416 0.9417~1.0205 1.0206~1.1000
计量计算知识讲座
目录
静态油量计算 动态油量计算 计量的差量分析和油品损耗
1
计量计算知识讲座
静态油量计算
试验温度t’ :在读取密度计时的液体试样温度, ℃。 视密度ρ’:在试验温度下,玻璃密度计在液体试 样中的读数。 标准密度ρ20:在标准温度下的密度,kg/m3 或 g/cm3 。 计量温度t:油品在计量时的温度,℃ 。
1、原油:试验温度t=45.85℃
视密度ρt =801.7kg/m3
ρ20=L+(R-L) ×(ρt’ - L’)/( R’ - L’) =818.9+2×1.7/2=820.6
2、原油:试验温度t=46.05℃
视密度ρt =804.2kg/m3 ρ20=823.2 3、原油:试验温度t=46.40℃
14
计量计算知识讲座
标准密度的换算方法
标准密度实例
原油:试验温度t=46. 15℃ 视密度ρt =803.6kg/m3
求标准密度.
表59A 原油标准密度表
15
计量计算知识讲座
标准密度的换算方法
表59A 原油标准密度表
视密度kg/m3 温度 800.0 802.0 804.0 806.0
20℃密度,kg/m3 45.75 818.9 820.9 822.8 825.8 46.00 819.1 821.0 823.0 824.9 46.25 819.3 821.2 823.2 825.1 46.50 819.5 821.4 823.4 825.3
常用计量器具基础知识培训
![常用计量器具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96cc0e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e.png)
量面E保.持依平据行测(压即方和向测调压整方测向头成至直正角确)方。向,并使测头轴线与测 度环F使.指归针零归:零调,整重表复架调使整量使测其头归与零工稳件定表。面接触,然后转动刻 为负G。.测量:归零后测量工件,指针往“0”的右边为正,左边 置差于异H原值.块。作规比所较在式平测台量位时置,,则使先测以头块与规工归件零表,面移轻去轻块接规触再,将读工取件 保养维护:
❖ 系统误差:在偏离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 一量时,误 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该测量条
误差的来源
❖ 计量器具、设备 ❖ 环境条件 ❖ 测量方法 ❖ 人员 ❖ 被测对象
量具选用原则
❖ 基本原则
❖ 根据被测零件的几何形状公差的大小材质特性等. 在确保测量精度的前提下,考虑量具的度量精度,以 及测量工艺实施的可能性和经济指标.一般选零件
计量术语
❖ 计量检定: 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 括检查、加标记和(或)检定证书。计量检定具有法制 性,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
❖ 校准: 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 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 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
A:量表使用完毕,应将其拆卸下来装进专用的盒子。 B:注意不可将其掉落在地,应轻拿轻放。 归零C使不稳用或时误表差体较及大表.盘内不得有油污进入,工件移动方向须为刻度盘的前后移动
方向,注意运动速度不可过快,以免磨损测头。 B:读表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C:操作时,切忌测头被碰撞或严重损伤。 D:装卸时,应将表面朝上置于柔软的物体上,如清洁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计量学
4、电磁学计量
可分为电学计量和磁学计量两大类
5、电子计量
(无线电计量)、噪音、脉冲、失真衰减等
6、时间频率计量 7、电离辐射计量 8、光学计量 9、声学计量 10、化学计量(标准物质)
17
第三章
计量单位制
计量单位制
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
量、量制与量纲
18
量、量制与量纲
Ⅰ 量、量制与量纲
计量基础知识
1
计量基础知识
概述
计 量 基 础 知 识
计量学的分类 计量单位制 计量器具及其分类 检定、校准与测试
2
第一章
概述
3
计量法
《计量法》是1985年9月6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1986年 7月1日起正式施行
4
计量法的基本内容
1、计量立法宗旨 2、调整范围 3、计量单位制 4、计量器具管理 5、计量监督 6、计量授权 7、计量认证 8、计量纠纷的处理 9、计量法律责任
7
计量的分类
科学计量: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
究。例如关于计量单位和单位制、计量基准与标准、物理常数、测量 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等。
工程计量:也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计
量。例如有关能源或材料的消耗、工艺流程的监控以及产品质量与性 能的测试等。
法制计量:法制计量是为了保证公众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管理需要,由政府或其授权机构进行强制管理 的计量,包括对计量单位、计量器具(特别是计量基准、标准)、计 量方法和计量精确度及计量人员的专业技能等的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
8
我国计量的发展历史
计量在我国已有近5千年的历史。过去,计量在我国称为“度量衡”,其原 义 是关于长度、容量和质量的测量,其主要的计量器具是尺、斗、秤。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 科学技术的进步,它的概念和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充实,远远超出 “度量衡”的范畴。计量原本是物理学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现已发展形成一门研究测量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学科--计量学。
5
我国计量法规体系的构成
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国务院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和省、直辖市、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计量法规
3、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计量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计量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 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地方计量管理办法。
量: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计量学中的
量都是指可以测量的量;一般意义的量,如长度、温度、电流;特定 的量,如某根木棒的长度通过某条导线的电流。可以直接相互比较并 按大小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可称为同类量,如 功、热能;厚度、周长等
量制: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 量纲:以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该量制中某量的表达式,其
标准电阻箱
智能型群脉冲发生器
标准量块
13
计量学
1、几何量计量(长度、线值计量)
几何计量就是对物体的几何量及其单位的定义作比较的 精密测量。它包括端度计量、线纹计量、角度计量、直线度 计量、平面度计量、表面粗糙度计量、精密计量。
平面度检测机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万能测长仪
14
计量学
2、温度计量(热工计量)
温度计量包括超低温、低温、中温、高温和超高温等项目 超低温:其范围从-270℃到近于绝对零度,主要用于科研、国防等方面,如
物体的超导性能的研究及卫星上的测温元件等。
低温计量:其范围为(0~ -270)℃,用于冰库、冷库的温度计量 中温计量:其范围为(630~0)℃,用于日常生活和一般工业生产的体温
计、玻璃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
四、法制性
• 量值的准确一致,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手段,而且还要有 一定的法律、法规做保障,这是计量的社会性所决定的,特别是关系 到国计民生,对人民生活有直接影响的计量必须有法制来保障,否则 量值传递达不到一致性。
12
第二章:计量学的分类
计量学包括的专业很多,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大体上分为10大类
以部分人体、动物的丝毛、植物果实等为基准
经典计量阶段.ppt
1875年“米制公约”的签订开始,以宏观器具为基准
现代计量阶段.ppt
微观世界的量不能发生任意的微小变化,只能跳跃式的改 变,利用微观世界所固有的这种稳定性和齐一性而建立的
10
计量的特点
一、准确性
• 准确性是计量的基本特点,是计量技术工作的核心。经检定、校准确 定计量的准确性,以误差、不确定度为考核指标,来反映计量结果与 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
高温计量:其范围为(6000~630)℃,用于炼焦、炼铁、轧钢、炼油等工业
生产的热电偶、光学高温计等。
超高温计量:超过6000℃为高温,主要用于国防和科研,如测量炸弹爆
炸、火箭发射时的温度测量等。
15
计量学
3、力学计量
力学计量是一个大类,内容极为广泛,它包 括质量计量、容量计量、密度计量、力值计量、 硬度计量、压力计量、真空计量等。其中质量 计量划分为大质量:20kg以上,中质量: 1g~20kg,小质量:1g以下。
6
计量与测量的定义
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 定义》,计量是指为保证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包括科学技术上的、法律法规上的和行政管理上的一系列 活动 测量是为确定量值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பைடு நூலகம்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它属于测量,源于测量,而又严于一 般测量,是测量的一种特定形式 。
二、统一性
• 统一性是计量学最本质的特征,是指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任 何仪器,采用任何方法以及由任何人来操作,只要它按有关计量规定 的条件去做,所得出的计量结果都应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
11
计量的特点
三、溯源性
•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 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 联系起来。
我国计量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计量古典阶段中为人类作出了突出的贡 献。早在公元前26世纪,传说黄帝就设置了 “衡、量、度、亩、数”五量。 尤 其在秦朝,秦始皇不仅统一了六国,主张车同轨、书同文,而且发了诏书,统 一了全国度量衡,为我国古代计量史写下光辉的一页。
9
计量的发展阶段
古典计量阶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