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2013年铁岭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铁岭地区地温和冻土深度特征分析

铁岭地区地温和冻土深度特征分析

1 4 . 5 ℃、 1 4 . 6 ℃、 1 7 . 9 ℃、 1 5 . 0 ℃。 各站 1 . 6 m与 0 _ 8 m深处年平均地温均较 但 1 . 6 m处 地温 的年较差 明显小 于 0 . 8 m处 近年来 . 冻土 的研究被高度重视 , 随着经济 和社会 的发展 , 我 国东 为接近 . 3 3月平均 3 . 2 m地温 的逐月 变化特征 北地 区进行大规模石油管道工程建设 、 铁路 和公路 的建 设 . 因此 , 对东 昌图 、开原 、铁岭 、西丰 2 0 0 4 ~ 2 0 1 2 年 年平 均 3 . 2 m深处 地温为 北地 区地温 和冻土深度 的特征分析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 一些学者㈣ 的 . 6 ℃、 9 . 5 ℃、 l O . 3 ℃、 9 . 2 ℃。 各站平均地表温度存在明显的年变化 特征。 研究 中, 主要 以研究高原冻土为主 。 高春香等人 研究 了内蒙古东北部 9 月或 5 月最低 , 分别为 4 . 9 ℃、 5 . 7 ℃、 5 . 0 o C 、 4 . 1 ℃; 9 月或 1 0 冻土 的分布与地温 的关系 . 为冻土与地温 的研究提供 了依据 辽 宁省 各站均 以 4 铁岭市是辽 宁省较冷的地区 , 本文将利用铁岭市 4 个气 象站数据的冻 月份最高 。分别 为 l 4 . 2 ℃、 1 3 . 2 ℃、 1 5 . 8 ℃、 1 4 . 9 ℃。各站 年较差分别 为 土和地温数据 。 分析地温和冻土深度的特征 。 目前 . 学者们研究这个问 9 . 3 ℃、 7 . 5 ℃、 1 0 . 8 ℃、 1 0 . 8 ℃。各站 3 . 2 m与 1 . 6 m、 0 . 8 m深处 年平均地温 但3 . 2 m处地温 的年较差 明显偏小 题的较少 . 所以本文的研究能为有关部门在工程路段 的选 址方面起到 均较 为接 近 . 总体看来 .各站 2 0 4 0 2 0 1 2 年 0 . 8 m、 1 . 6 m和 3 . 2 m深 处年平均地 参考价值 温 比较接近 . 均在 8 . 1 o C 一 1 0 . 3 ℃之间 , 但各层地 温的年较差差 异较大 , 1 . 资料与方法 这是由于地表是 吸热 增温和散热降温 的直 选用铁岭地 区 昌图、开原 、铁岭 、西 丰 4个 国家气 象观测 站的 越接 近地 面年内温差越 大 . 越 往深层 土壤的保 温作用越强【 5 1 。各站各层 地温几乎均有 1 9 8 1 2 0 1 0年各月 冻土 日 数 、年最 大冻土 深度 、 2 0 0 4 2 0 1 2年 0 . 8 m、 接作 用面 , 其 中铁岭 站各层地 温下 降趋势最为显著 。 1 . 6 m、 3 . 2 m各层 月平均地 温等 资料 , 采用 趋势 分析 、 相关 分 析等方 法 定 的下 降趋势 ,

近40年辽宁地区寒潮气候特征分析

近40年辽宁地区寒潮气候特征分析

近40年辽宁地区寒潮气候特征分析周福然;何传洋;冯雪君;郭宁;高莉莉【摘要】利用辽宁58个测站1971~2011年这4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运用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寒潮天气的基本事实,并采用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研究了辽宁地区1971~2011年寒潮发生次数的年际、年代际时间分布特征,进而分析辽宁地区寒潮活动的气候特征。

经过统计,总结了影响辽宁寒潮的主要路径,发现辽宁地区近40年寒潮具有西部山区、辽北及中部平原寒潮次数较多,其他地区相对较少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且寒潮每年的发生次数也存在一定的年代际时间变化特点,而寒潮发生次数的月分布和旬分布也有一定的特点,同时总结了各类型寒潮的气候特征。

%Based on the data of daily minimum air temperature from 1971 to 2011 provided by 58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 the authors used weather statist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ultimate facts of cold wave in Liaoning province , used wavele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cold wave occurrences and distribution from 1971 to 2011, and then analyzed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ld waves in Liaoning province .Accordingto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 we summarized the main paths of cold wave which affect-ed Liaoning province , and found that:cold wave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 northern area , andcen-tral plain of Liaoning province in recent 40 years;there existed a certain difference in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cold wave among different decades;the monthly and ten-day distribution of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cold wave also had certain features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ypes of cold wave were summarized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5页(P94-98)【关键词】寒潮天气;气候特征;小波分析【作者】周福然;何传洋;冯雪君;郭宁;高莉莉【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气象局,辽宁锦州 121001;91278部队,辽宁大连116041;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气象局,辽宁朝阳 122000;辽宁省锦州市气象局,辽宁锦州 121001;辽宁省锦州市气象局,辽宁锦州 1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2(1. Jin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Liaoning Province, Jinzhou 121001, C hina; 2. 91278 Regiment, Dalian 116041, China; 3. Longcheng Meteorologic al Bureau of Chaoyang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 Chaoyang 122000, China) 寒潮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

铁岭市气候特征分析——以2017年为例

铁岭市气候特征分析——以2017年为例

1������ 1 气温 2017 年 (1 12 月) ꎬ 全 市 平 均 气 温 为 7������ 9℃ ꎬ
比常年 ( 7������ 1℃ ) 偏 高 0������ 8℃ ( 图 1) ꎮ 其 中ꎬ 铁 岭、 开原较常年偏高 1������ 0℃ ꎬ 昌图较常年偏高 1������ 1℃ ꎻ 西 丰较常年偏高 0������ 4℃ ꎮ 与常年同期相比ꎬ 1 5 月、 7 月、 9 月 气 温 较 常 年 偏 高ꎬ 其 中 1 月 偏 高 2������ 5℃ ꎬ 6 月、 10 11 月气温较常年偏低 0������ 1 ~ 0������ 4℃ ꎮ
阶段性显著高温天气ꎬ 9 月末部分地区最低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ꎮ 暴雨洪涝、 气象干旱、 大风、 低温、 暴雪、
大雾和霾等ꎮ
关键词: 气候影响ꎻ 气象灾害ꎻ 铁岭市ꎻ 2017 年
中图分类号: S151+������ 2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190215058
铁岭市地处辽宁省北部ꎬ 松辽平原中段ꎮ 铁岭属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ꎮ 气候的主要特点有: 冬季寒冷 干燥ꎬ 夏季温热多雨ꎬ 雨热同季ꎻ 春秋短促多风ꎻ 日 照丰富、 四季分明ꎮ 全市年平均气温在 5������ 8 ~ 8������ 0℃ 之 间ꎻ 年降水量在 608 ~ 685mm 之间ꎬ 其中 6 8 月降 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2% ~ 64%ꎮ 铁岭市光照充足ꎬ 相对湿度较小ꎬ 全市各地年日照时数在 2533 ~ 2776h 之间ꎬ 地区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ꎬ 地区间湿度值差异 较小ꎮ
12 8 2019ꎬ Vol������ 39ꎬ No������ 03 农业与技术 ※气象科学

吉林省气温变化气候特征分析

吉林省气温变化气候特征分析

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地理科学研究, 2019, 8(4), 306-311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journal/gserhttps:///10.12677/gser.2019.84032Analysis of Climate Characteristicsof Temperature Change in Jilin ProvinceYu Kou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Oct. 14th, 2019; accepted: Oct. 30th, 2019; published: Nov. 6th, 2019Abstract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data of Jilin Province from 1970 to 2009,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change in Jilin Province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spring and summer average temperature in Jilin Province show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west and low east. In autumn and winter, it show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outh and low north. From the time trend, 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in the 40 years of Jilin Province an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the four seasons of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are volatile. Further EOF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changes shows th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change in Jilin Province has shown obvious consistency in the past 40 years, an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has shown a clear upward trend.KeywordsJilin Province, Temperatur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吉林省气温变化气候特征分析寇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收稿日期:2019年10月14日;录用日期:2019年10月30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6日摘要利用吉林省1970~2009年日气温资料对吉林省气温变化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空间分布来看,吉林省40年间年平均气温、春季、夏季平均气温均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秋季、冬季则表现出南寇宇高北低的分布特征。

铁岭旱作农业抗旱减灾农艺措施探讨

铁岭旱作农业抗旱减灾农艺措施探讨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本文通过气象资料分析发现了近40年铁岭地区出现的干旱年份的频度越来越密集,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越来越大。

并在深松耕作、培肥地力、覆盖保墒栽培、适时早播以及选用抗旱品种等方面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及解决方案。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明显,干旱造成的种植业损失显著增多。

由于气候变迁、降水量减少、水资源短缺、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原因,干旱仍将长期困扰着铁岭市农业的正常生产。

铁岭地处松辽平原中部,属温带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全市耕地中70%生产面积为旱作农业方式。

因受地形地貌、水资源现状、气候条件以及成本核算等条件的制约,铁岭市农业无法完全依靠灌溉来解决干旱问题,无法进行灌溉农业的耕地,要合理运用农艺措施增加旱作农业的生产效益。

因此,在一定旱灾情况下,需要通过改良耕作方式、培肥地力、栽培技术、品种选择等农艺措施来抗旱减灾。

一、铁岭市旱作农业气象灾害情况据气象部门统计,1980年以来40年间,出现旱灾28年,发生频率70%,特别是2018年以来,几乎年年出现春旱。

受气候条件制约,加上农田生态环境恶化,铁岭市干旱发生频率很高,受灾面积大,干旱灾害呈加重趋势。

所以,思考总结旱灾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探讨我市旱作农业抗旱减灾农艺措施,从而选择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逐步减轻旱灾对铁岭市农业的危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

二、农艺措施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1、深松耕作技术耕层深度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

玉米根层最活跃深度为40cm,我国东北春玉米区耕层深度仅为15.1cm。

耕层的浅化长期制约着土壤的肥水供给能力,导致产量下降。

铁岭地区多采用中小型轮式拖拉机灭茬旋耕作业方式,作业深度仅约20cm,形成深厚而坚硬的犁底层,导致耕层有效土壤量锐减,蓄水能力减弱,理化性状恶化,生产能力不断降低。

据市土肥站调查,旋耕与深松配合能增强耕地土壤保水抗旱能力。

2013年7月1~2日铁岭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2013年7月1~2日铁岭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2013年7月1~2日铁岭暴雨过程成因分析作者:庞丽英李娇王丽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30期摘要采用常规资料、卫星云图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2013年7月1~2日铁岭地区出现的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700和850 hPa低涡、切变线使中低层辐合加强,形成较强的动力和水汽辐合;副热带高压稳定加强与不断加深的高空槽共同作用,导致副热带高压后部深厚的暖湿气流与西风槽前冷空气在本交绥,加强了垂直切变,对铁岭地区暴雨、大暴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华北气旋是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类型,低空急流、切变线、深厚的湿区、强而深厚的上升运动为此次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热量和动力条件。

关键词暴雨过程;副热带高压;诊断分析;成因;铁岭地区中图分类号S1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0-10604-05作者简介庞丽英(1965- ),女,辽宁铁岭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短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

2013年7月1~2日受华北气旋倒槽和高空槽的共同影响,铁岭地区出现区域性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

各地观测站降水量分别为铁岭101.8 mm、开原92.5 mm、西丰67.7 mm、昌图50.7 mm、调兵山107.4 mm,其中全市111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中,有27个站点雨量超过100.0 mm,主要分布在铁岭西部、昌图西南部以及调兵山地区,最大雨量出现在铁岭县镇西堡镇,为143.1 mm(图1)。

此次降水过程从1日早晨开始至2日14:00前后结束,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1日夜间到2日上午,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夜间降水集中出现在铁岭新城、银州区、调兵山市、铁岭县、昌图县、开原市西南部地区,2日白天降水主要在西丰县、开原市东部山区。

此次暴雨过程以稳定降水为主,图1铁岭市2013年7月1日08:00~2日14:00降雨量降水时段集中,影响范围广。

依据《辽宁省气象灾害评估方法》,此次降水为一级暴雨,属于最严重级别。

铁岭市铁岭县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特点研究

铁岭市铁岭县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特点研究

铁岭市铁岭县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特点研究一、引言土壤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支撑植物生长和提供营养物质的基础。

铁岭市铁岭县是辽宁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辽宁省西南部,东临抚顺市,西接辽中县,南与南芬区、昌图县相接,北毗开原市,总面积为2883.3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个开发区,全县人口约为30万人。

铁岭县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气候条件极为恶劣,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和特点与之紧密相关。

本文旨在对铁岭市铁岭县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的土壤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壤类型分布特征1. 黄棕壤铁岭县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为黄棕壤。

这种土壤主要分布于县城周边和东南部地区,占据了铁岭县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

黄棕壤通常呈中砂壤土质,疏松透气,水分保持能力较强。

这种土壤适宜作物生长,而且富含养分,是理想的耕作土壤。

2. 红壤在铁岭县的西南部和北部地区,红壤占据了较大比例。

红壤颜色鲜艳,质地松软,疏松透气性强,适宜于植物根系的伸展和吸收养分。

红壤的磷含量较低,对于磷肥的需求较高。

4. 水稻土在铁岭县的南部和东北部,水稻土占有一定比例。

这种土壤适宜于水稻的种植,水分资源充足,能够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

水稻土在其他作物的种植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养分丰富铁岭县土壤类型分布具有养分丰富的特点。

在上述几种主要的土壤类型中,均具有一定的养分含量,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尤其是黄棕壤和红壤,其土壤结构疏松,水分充足,适宜于作物的生长。

2. 土壤肥力较高由于铁岭县气候条件的限制,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较高,土壤肥力较为丰富。

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基础。

3. 土壤排水情况较差铁岭县土壤类型的特点之一是排水情况较差。

由于土地地势较为平坦,且近年来气候变化使得降雨量增加,导致土壤排水性下降,易发生涝灾,对于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 酸碱度适中铁岭县土壤类型的酸碱度相对适中。

1956—2014年铁岭县地区日照分析

1956—2014年铁岭县地区日照分析

1956—2014年铁岭县地区日照分析作者:董宝磊李冰邵兵张博宇孙秀恒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16期摘要:该文利用铁岭地区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日照时数变化规律。

结果:铁岭县地区日照1956—2014年年平均日照为2634h,月平均日照值为219.5h,日平均日照值为18.3h。

日照时数正在以0.62h/10a的速率减少。

月平均时数最多的年份是2004年的242.0h,照时数最少的是2010年的190.2h。

月平均日照最多的月份是5月份,日照时数为266.5h,日照最少的月份是12月份,日照时数为172.4h,春季平均日照为247.2h,夏季平均日照为230.0h,秋季平均日照为213.3h,冬季平均日照为187.5h。

关键词:铁岭县:日照:趋势分析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6-0146-031 引言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0.74℃,与1980—1999年相比,本世纪末将增温1.1~6.4℃[1]。

1951—2009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气温上升了1.38℃,变暖速率为0.23℃/10a,与全球变暖趋势一致[2]。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日照时数是表征气候变化的气象要素之一,是指在给定时间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W·m-2的时间总和[3],日照时数直接影响到地表可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进而影响到其他气象要素和地表通量的空间分布,因而研究气候变化对日照时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4]。

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中国及各地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2]:1961—2000年中国平均总辐射和平均年日照百分率分别以-2.54%/10a和-1.28%/10a的速率下降,南方地区的总辐射下降率较东北和西部地区明显。

虞海燕等[5]利用中国及各区域 194个气象站1951—2009年日照时数资料,分析发现自西至东、自内陆至北部沿海地区日照时数递减速率逐渐增大。

铁岭市近60年来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铁岭市近60年来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关软件 ( E x c e l 等) , 采 用 Mo r l e t 连 续 复 小 波 变 换 研 究铁 岭 年降水 、 四季 降水 的特征 尺度 与周 期性 。
1 . 3 M— K 突变 分析 法 ( M— K法 )
是 由于人 为或 自然原 因造 成 的 。水 文 时间序 列趋 势 检 验对 于应 对全 球气 候变 化 、 分析 降水 和径 流变化 、
害是必 要 的 。水 文序 列是 从工 程所 在地 点或 邻 近地 点水 文观测 的资料 中选取 表征 水文 过程 特征 值 的样
随 时间 t 呈上 升趋势 , 反之 , 呈 下降趋势。
1 . 2 Mo r l e t 小 波 分 析 法
本, 它 们是 进行 频率 分析 、 估计 设计 水文 过程 的基 础 资料 [ 1 ] 。对 于 降水水 文 时 间序列 , 随着 时 间 的增加 ,
发生 突变, 冬 季降水在 1 9 7 2年和 1 9 8 2年 前后 发生突变。 关键 词 : 降水变化 ; 时间尺度 ; 分析 ; 铁岭 市
中图分类号 : P 3 3 8  ̄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0 1 4 4 ( 2 0 1 4 ) 0 3 — 0 0 0 5 6 0年 来降水 的多时 间尺度分析
张立平 , 刘 小 强
( 辽 宁省 水文 水 资源勘 测局 铁 岭 分局 , 辽宁 铁岭 1 1 2 0 0 0 )
摘要 : 利 用线性回归分析、 Mo r l e t 小波分析和 M— K 突变分析三种方法 , 分析 了铁岭市近 6 0来降水的 多时间尺度 变化
会 表 现 出一 定 的增 加 或减 少 的 趋势 . 这种 趋 势 往 往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作者:李冰董宝磊孙秀恒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6期摘要 1956—2014年铁岭县年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34 mm/1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70.9 mm。

月平均降水最多的年份为2010年,平均降水量为103.4 mm;最少的年份为1999年,降水量为25.8 mm。

分析月平均降水量得出,1月平均降水量最少为5.7 mm;7月平均降水量为最多177.2 mm。

1—7月月降水量逐渐增加,7—12月降水量开始减少。

分析四季降水量得出,春季平均降水量为35.5 mm,夏季平均降水量为143.0 mm,秋季平均降水量为40.4 mm,冬季平均降水量为6.8 mm。

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量较少。

关键词降水;变化趋势;辽宁铁岭;1956—2014年中图分类号 P426.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169-02近年来全球平均气温逐年上升,降水量逐步减少。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达到1000年以来的最高值[1]。

中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受季风影响,区域气候的年代际变化有自身的特点,与全球气候变化存在不同之处,并且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比气温更明显[2-3]。

黄荣辉等[4]分析了中国近40年来的降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国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明显,其引起的气候灾害导致了经济损失,且影响较为严重。

林学椿等[5]研究了中国近4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发现降水减少速率为12.66 mm/10年,气温上升倾向率为0.04 ℃/10年。

本文根据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量数据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初步探讨近59年来该地区降水量的趋势变化和突变点。

1 资料与方法1.1 地理和气候情况铁岭县隶属于辽宁省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南依沈阳,东邻抚顺,西接调兵山市,中环铁岭市银州区,地理坐标为123°28′~124°33′E、41°59′~42°33′N。

铁岭市铁岭县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特点研究

铁岭市铁岭县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特点研究

铁岭市铁岭县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特点研究铁岭市铁岭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境内地势南高北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铁岭县土壤类型众多,具有丰富的土壤资源。

本文将对铁岭县土壤类型的分布特征及特点进行研究,以期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土壤资源,为农业生产和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一、铁岭县土壤类型分布特征1. 黑土铁岭县黑土分布面积广阔,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

其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县域的中部和南部地区,面积约占全县耕地的70%。

黑土肥沃,质地细腻,蓄水保肥性能好,对茶叶、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生长有利。

2. 赤红壤赤红壤主要分布在铁岭县的西北部地区,该类土壤颜色呈现赤红色,质地细软,具有较强的肥力,适合种植烟草、玉米等作物。

3. 紫色土紫色土主要分布在铁岭县的东部和南部地区,该类土壤质地疏松,排水性好,适合种植果树、蔬菜等作物,是该地区主要的园艺地带。

1. 多样性铁岭县土壤类型种类繁多,包括黑土、赤红壤、紫色土、棕色土、沙质土等多种类型,反映了该地区的多样性土地资源。

2. 肥力强铁岭县土壤肥力较强,尤其是黑土和赤红壤,具有较高的肥力和含水量,适合农作物生长。

3. 分布广铁岭县土壤类型分布广泛,各类土壤分布大致均衡,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

4. 利用价值铁岭县土壤资源的多样性和肥力强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可充分利用多种土壤类型的特点,实现作物的多样化种植,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

5. 合理利用尽管铁岭县土壤资源丰富,但也需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耕种造成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应加强土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管理措施。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铁岭县土壤类型的分布特征及特点研究,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该地区的土壤资源情况。

铁岭县土壤资源的多样性和肥力强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希望本研究能为铁岭县的农业生产和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1961—2013年东北地区夏季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3年东北地区夏季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3年东北地区夏季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周信荔1付焱焱2*付雷3(1彝良县气象局,云南彝良657600;2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吉林长春130062;3长春市气象局,吉林长春130062)摘要本文选取1961—2013年东北地区93个测站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1961—2013年,东北地区除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北部地区的夏季平均最低气温有减弱趋势外,其他地区的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均有升高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前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异常偏低的多,但80年代之后升温显著;东北地区夏季最低气温变化的最主要特征为全区变化一致型,体现为持续升温趋势。

此外,还有平原与山脉异常反向分布、南北向分布型等。

关键词夏季最低气温;变化趋势;时空分布;东北地区;1961—2013年中图分类号P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2-0163-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2.04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我国东北地区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地处亚欧大陆东岸季风区。

东北地区是全国粮食主产区,若夏季发生低温冷害会造成粮食严重减产[1-2]。

很多研究者对东北夏季低温冷害进行了分析,但他们对低温冷害的划分标准却各有不同。

有研究者将夏季年平均温度的负距平作为判定冷夏程度的指标,有学者将月活动积温作为指标,有学者对各代表站夏季各月和夏季平均气温分级选取阈值,从而确定冷夏指标[3-4]。

以前的研究者[5-6]大多采用夏季6—8月的月平均气温数据统计得出发生夏季低温冷害的年份,因而结论没有明显差异。

实际上,如果按照月份进行统计[7],可以更好地分析冷夏的发生规律及时空特征,进而选用最低气温很好地表征农作物受影响的程度。

本文通过对1961—2013年东北地区各站年平均最低气温气候趋势系数的计算,分析基本气候特征,并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分析东北地区夏季最低气温变化独立的基本模态,进而研究夏季最低气温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夏季低温冷害的有效防御提供参考。

1969―2013年铁岭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969―2013年铁岭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969―2013年铁岭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摘要:以铁岭县观测站数据为基础,选取气温要素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和累积距平法,对1969-2013年铁岭县气温变化趋势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近45a来,铁岭县春、夏、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夏季虽有增加趋势,但不显著。

铁岭县年和各季平均气温均无明显突变。

铁岭县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了明显的暖期。

关键词:气温;线性评估;Mann-Kendall法;气温突变中图分类号P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5)09-134-04Analysi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Tieling County from 1969 to 2013Dong Baolei et al.(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Benxi City,Benxi 117000,China)Abstract:On the base of data of Tieling observatory station and select from them the target factors of temperature,using estimate of lined trend and Mann-Kendall cumulative departure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temperature trends from 1969 to 2013 of the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in the past 45 years,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in Tieling showed a significant warming trend,although the summer warming trend is not significant. Besides,t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the region had no significant mutations. In the late 1980s the county of Tieling experienced a clear warm period.Key words:Temperature;Lined assessment;Mann-Kendall method;Temperature mutation近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至全球各地由于气温变化导致出现各种极端天气。

1955-2013年我国主要城市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955-2013年我国主要城市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955-2013年我国主要城市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孟艳灵;殷淑燕;殷方圆【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6(034)010【摘要】利用1955—2013年我国主要城市90个站点冬季月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atlab小波分析法和空间插值法对我国主要城市近60年冬季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①近60年我国主要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均温的增温速率为0.301℃/10年.②我国主要城市冬季平均气温突变点出现在1985年,20世纪60年代为温度下降期,70年代开始增温,80年代增温速率最大,90年代增温速率开始减缓,2000年之后增温速率继续下降.③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具有3、6、11年的变化周期,主周期为6年.④温度变率方面,我国北方城市增温速率大于南方,突变点后气温增温速率减缓,但西南地区在突变点后气温增温速率增加,西南地区冬季增温速率与华北及东北地区冬季增温速率存在明显差异.%Based on the mean temperature of month of major cities in China during 1955-2013,concluding 90 stations,linear regressive analysis,Mann-Kendal mutation test,analysis of wavelets and spatial interpolation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space-time of the major cities in China from 1955 to 2013. The results were following:①the mean temperature of winter month in major cities of China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rising at the rate of 0.304℃/10 year.②The mutation year of the mean temperature of month in winter was 1985 of major cities in China,thetemperature of winter dropped in the 60’s and began to increase in the 70’s,the rate of temperature increasing was fastest in the 80’s,the speed of temperature increasing slowed down in 1990s and continually declined after 2000 year.③The results of analysis of wavelets proposed,there were 3,6,11 year cycle change of the mean temperature of winter month in major cities of China,6 year was the main cycle.④In the aspect of the rate of temperature change,the warming rate of North of Chin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outh of China,the warming rate of temperature was slowing down after 1985 year,but the speed of temperature was increasing in the Southwest after 1985 year,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North China,Northeast and Southwest in the speed of winter temperature increasing.【总页数】7页(P1717-1723)【作者】孟艳灵;殷淑燕;殷方圆【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19;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19;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3【相关文献】1.1951-2010年大连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J], 宋若宁;李鸿强;王桂春;裴悦意2.1961~2010年苍山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J], 李军;冀海鹰;李伟民;张翠翠;李秉文;杨昆3.全南县近48年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J], 郭晓艳;胡如江;王丽平;谢远玉4.建国50年以来南通市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J], 范德新;张圣泉;程培进;杨亚新5.辽宁省近53年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J], 喜度;殷笑茹;李杨;李欣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岭市2014年秋季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铁岭市2014年秋季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铁岭市2014年秋季天气气候特征分析王薪;王丽;李娇;刘丽;罗振宇【期刊名称】《吉林农业》【年(卷),期】2015(000)016【摘要】本文利用铁岭地区四个国家级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数据资料对2014年秋季铁岭地区秋季气候特征及对相关行业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2014年秋季铁岭市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秋季全市平均气温9.0℃,比常年偏高1.1℃,平均降水量为67.2毫米,比常年偏少近4成,且降水分布不均。

极端异常天气对农业、交通、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总页数】2页(P116-117)【作者】王薪;王丽;李娇;刘丽;罗振宇【作者单位】铁岭市气象局,辽宁铁岭112000;铁岭市气象局,辽宁铁岭112000;铁岭市气象局,辽宁铁岭112000;铁岭市气象局,辽宁铁岭112000;铁岭市气象局,辽宁铁岭1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7【相关文献】1.铁岭市2014年夏季天气气候特点分析2.1961—2019年河南秋季连阴雨天气气候特征分析3.FIC2014秋季展将迈进武汉为行业企业再筑交流与发展的平台!——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秋季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FIC2014秋季展)将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展馆举行!4.FIC2014秋季展将迈进武汉为行业企业再筑交流与发展的平台!——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秋季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FIC2014秋季展)将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展馆举行!5.FIC2014秋季展将迈进武汉为行业企业再筑交流与发展的平台!——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秋季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FIC2014 秋季展)将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展馆举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宁省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

辽宁省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

辽宁省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
栅格数据源
数据名称辽宁省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
数据类型栅格
数据格式GRID
空间分辨率1km
时间序列2000年-2010年
投影坐标Krasovsky_1940_Albers
覆盖范围
辽宁省全域
数据简介
平均气温指某一段时间内,各次观测的气温值的算术平均值。

根据计算时间长短不同,可有某日平均气温、某月平均气温和某年平均气温等。

气温是反映地区热量资源的最主要的指标,辽宁省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信息产品在观测数据、历史资料等多种辅助数据基础上,应用气候数据空间插值软件Anusplin预测全国年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成果,实现属性表到空间化的数据格式。

辽宁省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信息产品有利于相关部门宏观了解与总体把握气候变化,为国家的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境内日照丰富,积温较高。

2010年全省年均气温介于2.1-21.5 ℃之间,大体由东到西,由北向南递增的分布特点。

年均气温最高的地区为葫芦岛、盘锦及大连各地区,为9.9-13.8℃,最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铁岭、抚顺及本溪等地区,约为5.4-7.7℃,其余地区年均气温介于7.7-9.9℃之间。

产品样例
2010年辽宁省平均气温空间分布
辽宁省多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数据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甘肃宁夏山西山东陕西江苏安徽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台湾云南海南贵州广西青海西藏新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9―2013年铁岭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摘要:以铁岭县观测站数据为基础,选取气温要素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和累积距平法,对1969-2013年铁岭县气温变化趋势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近45a来,铁岭县春、夏、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夏季虽有增加趋势,但不显著。

铁岭县年和各季平均气温均无明显突变。

铁岭县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了明显的暖期。

关键词:气温;线性评估;Mann-Kendall法;气温突变中图分类号P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5)09-134-04Analysi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Tieling County from 1969 to 2013Dong Baolei et al.(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Benxi City,Benxi 117000,China)Abstract:On the base of data of Tieling observatory station and select from them the target factors of temperature,using estimate of lined trend and Mann-Kendall cumulative departure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temperature trends from 1969 to 2013 of the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in the past 45 years,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in Tieling showed a significant warming trend,although the summer warming trend is not significant. Besides,t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the region had no significant mutations. In the late 1980s the county of Tieling experienced a clear warm period.Key words:Temperature;Lined assessment;Mann-Kendall method;Temperature mutation近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至全球各地由于气温变化导致出现各种极端天气。

我国年平均气温以每年0.4~0.5℃的速度上升[1],其中以冬季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最为显著[2],地表温度也在不断上升,近50a来平均上升了1.1℃,以冬季增温最为显著[3-4]。

铁岭县隶属于辽宁省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县域地处东经123°28′~124°33′,北纬41°59′~42°33′。

本文选用1969-2014年2月铁岭县台站季和年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初步探讨了近45a来该地区气温的趋势变化和突变点。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用1969-2014年2月铁岭县台站季和年平均气温资料,四季划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至翌年2月)。

1.2 方法1.2.1 线性倾向估计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3],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表示气温的变化趋势,即y=ax+b,式中,a为回归系数,b为回归常数。

回归系数a的符号表示变量y的趋势倾向,a>0,说明y呈上升趋势;a<0,说明y呈下降趋势。

a值则反映了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即表示上升或下降的倾向度。

1.2.2 Mann-Kendall法Mann-Kendall法[4]是一种常用突变检验方法,主要应用于气候和径流趋势突变分析。

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不仅计算简便,而且可以明确突变开始的时间。

M-K法具体计算方法为:对于具有n个样本量的时间序列,构造一秩序列Sk:[Sk=i=1kri] [k=2,3,???,n] (1)其中,[ri=1,xi>xj0,xi≤xji,j=1,2,???,n] (2)由式(1)和(2)可知,秩序列s是第i时刻数值大于,时刻数值个数的累计数。

在时间序列随机独立的假设下,定义统计量UFk:[UFk=Sk-ESkvarSkk=1,2,???,n]其中,E(Sk)和var(Sk)分别是累计数Sk的均值和方差,所有UFk组成一条曲线UF,把同样的方法用到反序列中,得到另一条曲线UB。

用M-K法既可确定时间序列的突变开始时间,又可确定上升和下降趋势显著出现时间。

2 结果与分析2.1 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根据图1的数据,经过分析得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243x+7.4228,从方程中可知铁岭县45a来年平均气温增长率为0.243℃/10a,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的0.040℃/10a。

铁岭县45a来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上升趋势和整个东北地区气温变化一致,45a来铁岭县平均气温7.98℃。

1987年以来年平均气温几乎均大于总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969年为6.3℃;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为9.6℃。

由图2可见,45a来铁岭县平均气温大致分为以下2个阶段:1969-1987年为相对冷期,平均气温7.5℃,比总平均气温低0.5℃;1988-2013年为相对暖期,平均气温8.3℃,比总平均气温高0.3℃。

图1 年平均气温线性评估图2 年平均气温突变检验2.2 季平均气温变化特征由图3a可见,春季平均增温比其他几个季节明显,波动不大,增长率为0.362℃/10a,平均气温为9.2℃,春季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1998年,为12.1℃。

由图3b可见,夏季平均气温变化不大,趋势比较平缓,平均气温为23.1℃,气温增长率仅为0.15℃/10a,相对于其他季节是上升最为缓慢的一个季节。

这与李辑等研究的东北地区夏季气候变暖的趋势不如春季明显的结论一致[7],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2000年,为25.4℃。

由图3c可见,秋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和全年的基本相似,平均气温为9.0℃,其增长率为0.248℃/10a;秋季的最高温度出现在2004年,为11.2℃。

由图3d可见,冬季的平均气温跨度相对比较大,但增温并不明显,增长率为0.173℃/10a,仅高于夏季,平均气温为-9.4℃;冬季的最高温度出现在2006年,为-5.5℃;最低温度出现在2000年,为-12.8℃,温差高达7.3℃,气温浮动变化较大。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图3 四季平均气温线性评估2.3 气温的线性倾向估计由表1可见,春、夏、秋、冬季的倾向率皆为正值,分别为0.362、0.15、0.248、0.173℃/10a,这说明年和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都是逐步呈上升趋势,且春季的倾向率最高,所以春季是气温增长最为明显的一个季节。

因此,对于年平均气温的增加起到主要作用的是春季,其次是秋季,最后是冬季和夏季。

从r值来看,年和春季平均气温通过了0.05的信度检验,夏季和秋季平均气温通过了0.1的信度检验,而冬季平均气温未能通过0.1显著性检验。

由此可以说明,年和春季平均气温的线性增加趋势十分显著,夏季和秋季平均气温比较显著,而冬季平均气温的增温趋势最不显著。

表1 近45a年平均气温与各季平均气温的倾向值b和相关系数r的对应关系[项目\&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倾向值b\&0.0243\&0.0362\&0.015\&0.0248\&0.0173\&相关系数r\&0.45**\&0.398**\&0.264*\&0.339*\&0.125\&]注:**表示通过0.05信度,*表示通过0.1信度。

2.4 季气温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由图4可见,铁岭县春夏秋冬四季都可以大致分为以下2个阶段:冷期和暖期。

四季的冷期分别是:春季为1969-1988年;夏季为1969-1996年;秋季为1969-1987年;冬季为1969-1986年。

相对的暖期分别是:春季为1989-2013年;夏季为1997年以后;秋季为2003-2013年;冬季为1987-2013年。

而在这其中,秋季从1988-2002年是一个比较平缓的时期,冬季从1998-2013年的增幅并不明显。

图4 平均气温累计距平根据图2和图5的走向分析,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中,只有夏季平均气温没有发生突变,冬季则是突变并不明显,而年平均气温在1972年发生突变,春季在1971年附近发生突变,秋季在1988年发生突变。

在这期间,年平均气温在1986年以后气温显著增高,超过了0.05显著水平线;春季是在1990年超过0.05显著水平线,而秋季是在2004年超过0.05显著水平线。

[(a)春季平均气温][(b)夏季平均气温][(c)秋季平均气温][(d)冬季平均气温]图5 四季平均气温3 结论(1)1969-2013年间,铁岭县年和四季气温变化与全球增温趋势一致以增温为主,其中年、春季、秋季增温显著,夏季有增温趋势,但不显著。

(2)铁岭县可将气候变化划分为2个阶段,以1987年为界,1969-1987年为冷期,1988-2013为暖期。

(3)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铁岭县年和季平均气温进行突变检验,检测到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了气温突变。

参考文献[1]秦大河.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吴兑.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3]郑祚芳.北京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J].地理科学,2011,31(4):459-463.[4]崔林丽,史军,周伟东.上海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J].地理科学,2009,29(1):93-97.[5]徐宗学,隋彩虹.黄河流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析[J].气象,2005,31(11):7-16.[6]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37-66.[7]李辑,龚强.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22(1):6-10.(责编:张宏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