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二节 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学院
补料时机
补糖时机
过早,刺激生长,加速糖利用;
过迟,所需能量跟不上。如谷氨酸发酵在对数生 长期的末期补料。
判断:培养基条件,菌种,发酵状况(残糖,pH, 菌形态等),在需要时加入;
检验学院
补料方式
一次性大量
少量多次 连续流加 快速流加 恒速流加
指数流加 变速流加
可与其他组分一起进行多组分补料。 以不引起发酵液成分剧烈波动为前提;
补料速度较慢,供氧充足时:糖完全转化为 污染杂菌
酵母、CO2和水。
补料速度提高,培养液DO跌至临界值以下:
中间补料 糖不完全氧化,生成乙醇,酵母产量减少。
作为控制代谢方向的指标
有些操作故障或事故引起发酵异常
检验学院
一、泡沫的产生及其对发酵的影响 1、泡沫产生的原因
外界引进的气流被机械地分散而形成。 发酵过程产生的气体聚结生产的发酵泡沫。 培养基的物理化学性质。
检验学院
三、泡沫的消除和控制
机械消泡:依靠物理学原理,即靠机械力引起强 烈振动或压力变化,促使泡沫破裂。 化学消泡:使用化学消泡剂消沫。
优点:不需要引入外来物质,可节省原材料, 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减少培养液性质的变 优点:消泡剂来源广泛,消泡效率高,作用 化,对提取工艺无任何副作用。 迅速。 缺点:效率不高,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引起泡 沫稳定的因素,需要一定的设备,消耗一定 的动力。
检验学院
金色链霉菌:可同时产生金霉素和四环素。 低于30℃:金霉素合成能力强; 温度升高:四环素合成比例提高; 高于35℃:只产生四环素。 青霉素产生菌:
生长最适温度:30 ℃ ;
青霉素合成最适温度:25 ℃ 。
检验学院
温度的控制——变温培养
接种后培养温度应适当提高,以利孢子萌发或加 快菌体生长、繁殖。
液体的表面性质:表面张力、表观粘度; 蛋白质及微生物菌体具稳定泡沫作用;
培养液的温度、酸碱度、浓度及泡沫表面积对
泡沫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
检验学院
2、泡沫对发酵的影响
降低了发酵罐的装料系数;
增加了菌群的非均一性;
增加了染菌的机会;
引起“逃液”,导致产物的损失;
影响通气搅拌的正常进行,造成发酵异常,导致 产物产量下降; 菌体提前自溶,使更多泡沫生成; 消泡剂的加入给提取工序带来困难。
检验学院
1、引起溶解氧异常下降的原因
污染好氧性杂菌;
菌体代谢发生异常,需氧要求增加;
某些设备或工艺控制发生障碍或变化。
搅拌功率变小或搅拌速度变慢。
消泡剂过量。
搅拌停止。
闷罐。
检验学院
2、引起溶解氧异常上升的原因
污染烈性噬菌体; 菌体代谢异常,耗氧能力下降。
检验学院
五、溶氧作为发酵异常的指示
添加缓冲物质:碳酸钙和磷酸盐
在发酵过程中直接补加酸或碱
过去流加硫酸或氢氧化钠,
现采用补加氨水、尿素、硫酸铵, 在发酵过程中调节补糖速度控制pH
检验学院
解释: ①添加CaCO3:当用NH4+盐作为氮源时,可在培养基 中加入CaCO3,用于中和NH4+被吸收后剩余的酸.
②氨水流加法:氨水可以中和发酵中产生的酸,且 NH4+可作为氮源,供给菌体营养.通氨一般是使压缩 氨气或工业用氨水(浓度20%左右),采用少量间歇 添加或连续自动流加,可避免一次加入过多造成局 部偏碱。氨极易和铜反应产生毒性物质,对发酵产 生影响,故需避免使用铜制的通氨设备。
检验学院
青霉素发酵的补料控制
碳源 葡萄糖:根据发酵液残糖量、pH值,排气中 CO2及O2含量控制加糖。一般在残糖降至0.6% 左右、pH上升时开始加糖。 氮源 硫酸铵、氨水或尿素,使氨氮控制在0.05%。 前体 发酵的合适阶段添加,使其浓度维持在一定范 围。
检验学院
第二节 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待发酵液的温度表现为上升时,发酵液温度应控 制在菌体最适生长温度。 主发酵旺盛阶段,温度应控制在代谢产物合成的 最适温度。
发酵后期,温度出现下降趋势,直至发酵成熟即 可放罐。
检验学院
第三节 pH的影响及其控制
一、 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二、发酵对pH的影响
三、最适pH的选择
四、发酵过程中pH的调节与控制
检验学院 《发酵工程》
第六章 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
一、pH对发酵的影响
影响菌体原生质膜电荷的改变,引起膜对离子
的渗透作用,影响了营养物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
分泌。
影响菌体生长代谢的酶活性
影响代谢产物的合成方向
Growth 2-3 pH units
pH
检验学院
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的常见因素 ( 1 ) C/N 过高,或中间补糖过多,溶氧不足,致 使有机酸积累,pH下降; (2)消泡剂加得过多:脂肪酸增加; (3)生理酸性盐的利用; (4)酸性产物形成:如有机酸发酵。
检验学院
引起发酵液中pH上升的常见因素
(1)C/N过低(N源过多),氨基氮(NH4+)释放; (2)中间补料中氨水或尿素等碱性物质加入过多; (3)生理碱性盐的利用; (4)碱性产物形成。
检验学院 《发酵工程》
第六章 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
四、pH的控制
采用合适的培养基配比
C:N合适
生理酸性物质和生理碱性物质比例合适
检验学院
一、营养基质的影响及控制
碳、氮、无机盐、前体、生长因子
种类的控制 浓度的控制
检验学院
1.种类的控制
工业中发酵wk.baidu.com养基常采用含迅速利用和缓慢利用 的混合氮源和混合碳源。
检验学院
补料内容
① 能源和碳源; ② 氮源; ③ 微量元素; ④ 诱导物;
检验学院
补料控制方法
反馈控制
无反馈控制
检验学院
第六章 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
吉林医药学院
董 媛
检验学院 《发酵工程》
第六章 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
控制方式
一般检控系统包括3个部分。
1.测定元件:如温度计、压力表、电流计、pH计 直接测定发酵过程的各种参数,并输出相应信号。 2.控制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将测定元件测出的各 种参数信号与预先确定值进行比较,并且输出信号指 令执行元件进行调整控制。 3.执行元件:它接受控制部分的指令开启、或关 闭有关阀门、泵、开关等调节控制机构,使有关参数 达到预定位置。
检验学院
二、发酵过程中泡沫的变化
泡沫随通气、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搅拌引起 初期,泡沫的高稳定性与高的表观粘度和低 的泡沫比通气来得大; 表面张力有关; 泡沫多少与培养基所用原材料性质有关; 同一浓度下:玉米浆>花生饼粉>黄豆饼粉 随着微生物对碳、氮源的利用,粘度降低,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温度、时间会改变培养基性 质,从而影响泡沫的产生; 表面张力上升,泡沫减少; 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性质随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发酵后期,菌体自溶,可溶性蛋白质浓度增 而不断变化,影响泡沫的消长。 加,泡沫上升。
检验学院
③尿素流加法:味精厂多用,尿素首先被菌体尿酶分解成氨, 氨进入发酵液,使pH上升,当NH4+被菌体作为氮源消耗并 形成有机酸时,发酵液pH下降,这时随着尿素的补加,氨 进入发酵液,又使发酵液pH上升及补充氮源,如此循环, 致至发酵液中碳源耗尽,完成发酵。
检验学院
pH的控制方法
常用方法
① 调节好基础料的 pH 。基础料中若含有玉米浆, pH 呈酸性,必须调节 pH 。若要控制灭菌后 pH 在 6.0,消前pH往往要调到6.5-6.8 ② 在基础料中加入维持pH的物质,如CaCO3 ,或 具有缓冲能力的试剂,如磷酸缓冲液等 ③ 通过补料调节pH
检验学院
放罐指标
产物浓度
氨基氮
菌体形态 pH值 DO值 培养液外观和粘度
过滤速度
影响发酵温度变化的因素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和发酵的影响 最适温度的选择和温度的控制
检验学院
发酵热 =
生物热 + 搅拌热 - 蒸发热± 辐射热
温度控制措施:
大罐:在夹套或蛇管内通入冷却水。 小罐:控制冷却水水温。
检验学院
2、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影响各种酶反应的速率和蛋白质的性质;
通过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间接影响微生物的 生物合成; 会影响生物合成方向; 对同一微生物,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最适温度 往往不同。
检验学院
2、化学消泡
化学消泡剂的种类 化学消泡剂的应用
检验学院
(1)化学消泡剂的种类
天然油脂:玉米油、菜油、豆油、猪油等。
高级醇类:十八醇、聚二醇。
聚醚类:聚氧丙烯甘油(GP)、泡敌(聚氧乙烯 氧丙烯甘油,GPE)。 硅酮类: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衍生物、羟基聚二 甲基硅氧烷。 氧化烷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