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症状

合集下载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炎症,临床表现为疼痛、触痛、红斑、红肿、硬化、化脓或静脉条索状形成。

依据静脉炎发生机制可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输注后静脉炎五种类型。

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输液治疗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5%-4.5%。

静脉炎发生的相关知识:渗透压:正常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根据渗透压高低将其分为:1、高度危险,渗透压>600mmol/L,2、中度危险,渗透压400-600mmol/L,3、低度危险,渗透压<400mmol/L。

渗透压>600mmol/L的药物,通过外周静脉输入后,可在24小时内发生化学性静脉炎。

酸碱度(PH):正常血液PH值7.35-7.45, PH<5强酸性,PH>9强碱性。

PH在6-8的药液对静脉影响小,PH超过此范围的药液均可损伤静脉内膜上皮细胞,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一、发生原因:诱发静脉炎的主要有患者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疾病及血管条件差等)、输液工具的型号和材质、医护人员的穿刺技术、穿刺部位的选择及固定方式、输注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刺激性、输注的频率及输注量等因素。

二、静脉炎分类:(一)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是由于静脉穿刺或导管摩擦血管内膜所致,多发生于外周静脉,主要是由于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如PVC、MC、PICC导管对血管内膜的摩擦所致。

(二)化学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是由于输注的液体或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损伤血管内膜的上皮细胞所致,常见于外周静脉输注,主要是高浓度、刺激性及腐蚀性药物的输入,速度过快、时间过长,超过了静脉血管的应急能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破坏所致。

(三)感染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称细菌性静脉炎,是细菌感染导管留置部位的静脉内膜,细菌由穿刺点沿着导管进入血液或局部细菌感染所致。

(四)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指静脉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和深静脉,常发生于PICC、MC、CVC,是导管插入后形成静脉血栓刺激血管壁,启动的炎性反应而致。

输液反应-静脉炎ppt课件

输液反应-静脉炎ppt课件

INS 2011
常见的输液反应
LOGO
肿胀
水泡
外渗
外渗淤血
条索状静脉炎
溃烂
静脉炎( Phlebitis )
【定义】
发生在静脉壁内膜的炎症。
LOGO
内膜
中膜
静脉血管的解剖
最里层
LOGO
血管 内膜
内膜可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得很脆。
内皮细胞层可识别静脉内外来物质。
内膜损伤易促使静脉血栓形成或发生 静脉炎症 内膜
静脉炎
无菌技术
操作原则/手卫生原则
LOGO 消毒避开穿刺点
75%乙醇/安尔碘应避开穿刺 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上肢静脉
常规静脉输注/置管血管
常规评估
预防
对穿刺部位和肢体应常规进行 评估,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发 热、刺痛、灼痛和其他不适
保护血管
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切忌在同一条血管的相 同部位反复穿刺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性质1
血液PH值: 7.35-7.45 pH<7.0为酸性 pH<4.1为强酸性 pH>9.0为强碱性
LOGO
损伤静脉内膜
配伍禁忌
当PH<5或>9易发 生化学性静脉炎
主要因素: pH值的不同
常用的输液溶媒及其pH值范围
LOGO
溶 媒
10%葡萄糖注射液
pH值
3.2—5.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当PH<5或>9易发 生化学性静脉炎
主要因素: pH值的不同
化学性静脉炎
血液稀释不足
手背及前臂静脉 肘部及上臂静脉 1 - 95
LOGO
ml/分
100 - 300ml/分

什么是静脉炎如何预防

什么是静脉炎如何预防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体重等
05
医疗保健预防措施定期进Fra bibliotek体检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及时发现 疾病,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体检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心 电图、超声波等
体检频率:根据个人健康状况 和医生建议确定
体检后的注意事项:根据体检 结果调整生活习惯,如饮食、 运动等
不要自行挤压、按摩静脉炎部 位,以免加重病情。
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应在医 生指导下使用。
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 免加重静脉回流障碍。
不要忽视早期症状,如疼痛、 肿胀、皮肤发红等,应及时就 医。
保持乐观心态
添加 标题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添加 标题
学会放松,适当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
及时治疗静脉曲张等血管疾病
静脉曲张的症 状:肿胀、疼 痛、皮肤变色 等
0 1
治疗方法:药 物治疗、手术 治疗、物理治 疗等
0 2
预防措施:避 免长时间站立、 多喝水、穿弹 力袜等
定期检查:定 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 疗静脉曲张等 血管疾病
0
0
3
4
正确使用医用弹力袜等辅助器具
选择合适的弹力袜,根据病情 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压力等 级
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有助
于预防静脉炎。
避免久站久坐
添加 标题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增加静脉炎风险
添加 标题
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变换姿势,如站立时交替抬起双腿,坐着时经常起身活动
添加 标题
穿着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避免过紧或过松

静脉炎判定标准

静脉炎判定标准

静脉炎判定标准
静脉炎判定标准可以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所规定的标准进行判断。

该标准将静脉炎分为0到4级,具体如下:
0级: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无需特殊治疗,基本上能自行痊愈。

1级:患者的穿刺部位出现红斑,可能伴随或不伴随疼痛。

2级:穿刺部位疼痛,同时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条索状物形成,可以触摸到条索状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2~3厘米,同时可能有脓液流出。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告知患者静脉炎的相关知 识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静脉炎的发生原因、预 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 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减轻其焦虑和恐 惧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03
静脉炎处理原则
停止输液并拔除导管
立即停止输液
一旦发现静脉炎症状,应立即停止输 液,避免炎症进一步加重。
02
静脉炎预防措施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选择合适的输液导管
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管条件、输液性质等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规格,以减少对 血管的损伤。
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尽量避免使用高渗、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应充分稀释并减慢 输液速度。
规范操作程序
1 2
3
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正确穿刺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对血管的 损伤。
妥善固定
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在血管内移动,减少对血管内膜的 机械性刺激。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静脉炎 的发生。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 用导致静脉炎。
疗程及剂量
按照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确保足够的疗程和剂量,避免滥用。
疼痛管理与护理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合适的疼痛评分工具进行量化评估。
止痛措施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进行止痛治疗。同时,可采用冷敷、热 敷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
保持炎症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受压和摩擦。对于严重疼痛的患者,可采取抬高患肢、制动等措施 减轻不适。

静脉炎的鉴别诊断

静脉炎的鉴别诊断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静脉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脉痹”、“胸痹”等范围,由于湿热蕴结,淤血留滞脉络致。

“脉中血流不畅,则血脉凝结而痛”,肢体外伤、感染、静脉输液,都会引起静脉炎。

临床上将静脉炎分为两种,分为浅层和深部静脉炎:
(1)浅层静脉炎,多发于四肢或胸部的浅表静脉,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短2―5公分,长的如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条状灰褐色素沉着。

一般患肢无水肿,全身无症状。

(2)深部静脉炎,好发于下肢的小腿、胸静脉及股骼静脉,前者为小腿肿胀,后者以大腿肿胀为主。

患肢肿胀呈筒状,伴疼痛,行走加剧,远端有压迹,皮肤浅灰紫,浅静脉扩张明显。

约1~2个月后,患肢胀疼可渐缓和,但肿胀往往朝轻暮重,与活动有关。

少数转为慢性的静脉回流障碍,患肢浅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周围炎,甚至郁血性下肢溃疡感染。

静脉炎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预防和处理静脉炎是非常普遍的血管类疾病,由于其发生部位不同故可分为深静脉炎和浅静脉炎,其病因复杂多样,尤与长期久坐、站立等相关,外科手术也可能引发该种疾病。

此外,患者下肢也会经常感到疼痛肿胀,主要是血管堵塞引起末端缺血坏死。

静脉炎的治疗难度较大,往往需要配合科学调护,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早康复。

一、静脉炎症状静脉输液最易引起静脉炎这一并发症,静脉炎不只使患者情绪失落,还会使接下来的静脉穿刺治疗更加困难,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那么,静脉炎的症状有哪些?四肢血栓性静脉炎:患病部位泛红肿痛,明显可见索状硬条或以串珠形式呈现,触摸后疼痛。

一旦向深处静脉延伸,继而转变为凹陷性肿胀,患病部位的皮肤为暗红色,伴有静脉曲张样表现和范围广泛的毛细血管扩张,该症状若发生在下肢则痛感越发强烈,卧床休息能缓解疼痛。

后期会伴有色素沉着、浅表溃疡等症状。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患病部位呈游走状态且不固定,发作有间歇性或在全身各处移动交替性发作,该类患者通常伴有胰腺肿瘤,症状多见于女性生殖器官。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该种血栓性静脉炎主要出现在胸腹壁区域,患病部位存在明显的病理性炎症,大多分布在上腹壁和胸壁,少量则出现在乳房和两肋边侧。

二、静脉炎的病因静脉炎更青睐于有伤口、患有心脏病和恶性肿瘤,及长时间服用避孕药物和久站的人群,特别是下肢静脉炎更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关。

那么,静脉炎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外伤:外伤容易损害静脉壁,这样的损伤会强烈刺激静脉内膜,一定程度改变了血流速度,从而形成静脉血栓、静脉炎。

久蹲久站:长期保持相同的姿势,如久蹲、久站将造成身体局部缺血、缺氧,进一步损伤血管及内膜,随之升高的静脉压力形成静脉炎。

长时间静脉输液:长时间静脉输液会对静脉血管造成较大的刺激;而大管径的导管也会刺激血管壁;若在靠近关节部位进行穿刺,则在活动过程中会加重血管与针管间摩擦;这些都是静脉炎的形成因素。

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无法及时治疗会形成静脉炎;治疗过程中穿刺不当也为血栓性静脉炎法发生埋下隐患。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静脉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它是医院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预防和处理静脉炎,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实用建议。

一、静脉炎的预防措施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在进行静脉穿刺、输液等操作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包括洗手、戴手套、消毒等步骤。

确保操作环境和器械的洁净,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2.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

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等较为稳定和安全的通道。

3. 定期更换输液管和穿刺点:输液管和穿刺点是细菌易于滋生的地方,定期更换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普通建议每3-4天更换一次输液管,每7-10天更换一次穿刺点。

4. 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受潮和感染。

使用适当的皮肤护理产品,如无菌纱布、透明敷料等,有助于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5. 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应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剧烈运动、撕拉输液管等操作,以免造成穿刺点的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

二、静脉炎的处理原则1. 及时发现和诊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发现静脉红肿、疼痛、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2. 住手输液并拔管:一旦发现静脉炎的症状,应即将住手输液,并拔除导管。

避免细菌进一步感染和扩散。

3. 局部抗感染治疗:对于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抗感染治疗,如局部冷敷、消炎药物外用等。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选择口服或者静脉给药。

4. 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如控制疼痛、降低发热、补充营养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5. 预防并发症:静脉炎可能导致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感染扩散等。

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避免不良后果。

2024版静脉炎预防和处理的9种方法太实用了

2024版静脉炎预防和处理的9种方法太实用了
2024/1/29
中药治疗
针对不同证型,选用相应 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
外治法
采用中药外敷、针灸、拔 罐等外治法,以缓解症状、 促进康复。
16
新型技术手段应用探讨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照射病变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
高压氧治疗
通过吸入高压氧,提高血氧含量,促进组织修复和炎症消退。
指导患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 免污染和感染。
2024/1/29
12
03 治疗方法与技巧
2024/1/29
13
局部外敷药物治疗
消炎止痛药
如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疼痛和炎症。
抗凝药物
如肝素,可防止血栓形成,降低静脉炎的严重程 度。
局部激素类药物
如地塞米松,可减轻炎症和水肿。
2024/1/29
14
全身抗感染治疗策略
入。
2024/1/29
9
规范操作,减少机械性损伤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 则,穿刺前认真消毒 皮肤,防止感染。
妥善固定穿刺针和留 置针,避免其移动或 滑出血管外。
2024/1/29
提高穿刺技术,尽量 一次穿刺成功,避免 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 伤。
10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稀 释后缓慢输入,并密切观察输 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静脉 炎症状。
静脉炎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重视静脉炎患者的心理健康,开展相关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30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将为 静脉炎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 生活质量。

下肢静脉炎

下肢静脉炎

下肢静脉炎下肢静脉炎是一种静脉系统疾病,指的是下肢静脉发生炎症与血栓形成。

下肢静脉炎通常包括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两种类型,它们的发病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浅静脉炎是指浅静脉壁发生炎症和血栓,通常起因于血栓损伤、感染或者长时间的静脉注射,也可能与局部外伤、激素替代治疗或者长时间站立有关。

浅静脉炎的症状主要包括疼痛、波动感、红肿、发热和局部皮肤变色。

治疗浅静脉炎的方法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冷敷、外用药物和弹力袜的使用。

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在短时间内可以缓解,并且不会遗留后遗症。

深静脉炎是指体循环中的下肢深静脉壁发生炎症和血栓。

深静脉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常见因素包括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内导管或者外伤引起的血管损伤以及局部感染。

深静脉炎的症状主要包括下肢肿胀、疼痛、压痛以及表面静脉曲张等。

深静脉炎的治疗可能包括抗凝剂、镇痛药、抗生素以及静脉血栓溶解药物等。

重要的是,深静脉炎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血栓脱落并导致肺栓塞的发生,因为肺栓塞可能会危及生命。

下肢静脉炎的预防非常重要。

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维持良好的体重、规律运动、正确穿着鞋袜、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保持足部清洁和健康。

此外,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长时间卧床、严重创伤或手术后的患者,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措施,例如按摩、使用抗栓药物或者穿着弹力袜。

总的来说,下肢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浅静脉炎的症状通常比较轻微,治疗方法也较为简单,可以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和局部治疗很好地控制症状。

而深静脉炎的症状较为严重,治疗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及时采取抗凝剂等药物治疗,以防止血栓脱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预防是关键,遵循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下肢静脉炎的发病风险。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指的是静脉内出现炎症反应。

它可以引起局部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处理静脉炎,以下是一些标准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一、静脉炎的预防原则1. 皮肤消毒:在进行任何静脉穿刺或静脉插管前,必须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充分的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有碘酒、酒精等,消毒时间一般为30秒以上。

消毒时要注意保持手部清洁,使用无菌手套,并遵循正确的消毒步骤。

2. 无菌操作:进行静脉穿刺或插管时,医务人员必须采取无菌操作。

这包括佩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器械、无菌包装的药物和液体,以及遵循无菌操作的步骤。

3. 静脉穿刺技术:医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静脉穿刺技术,避免多次穿刺或插管,减少对静脉的损伤。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和器械,并注意穿刺角度和深度。

4. 静脉留置时间:尽量缩短静脉留置时间,不要长时间使用静脉导管。

一旦不需要使用,应及时拔除静脉导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定期更换导管: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导管,以减少导管内壁的菌落形成和感染的发生。

二、静脉炎的处理原则1. 及时观察:对于已经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定期观察导管周围的皮肤情况,以及患者的症状变化。

一旦发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处理。

2. 导管拔除:如果发现患者出现静脉炎的症状,首先应考虑拔除导管。

拔除导管后,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3. 局部处理:对于局部红肿、疼痛的症状,可进行局部处理。

首先要保持局部清洁,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使用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局部涂抹,以减轻炎症反应。

4. 抗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等,或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有细菌感染,应及时进行抗菌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5. 并发症处理:对于严重的静脉炎患者,如出现败血症、深部组织感染等并发症,应积极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921
50%GS
2700
静脉炎的预防
1.评估患者:血管的评估与选择 给药途径的选择
留置针的选择 3.药物的选择 4.输液安排 5.巡视及交接班观察
血管的选择
应选择柔软而富有弹性且较直的静脉, 可选择上肢的背面和桡侧面的静脉
套管针的选择
原则上在满足输液治疗需要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型号小的导管
渗透压: 正常人体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 高渗性液体:渗透压>310mmol/L
常见高渗药物
(>450引起中度静脉炎20-30%,>600 引起中度静脉炎60%)
药名
渗透压(mmol/l)
20%甘露醇
1100
15-20%复方氨基酸 620-875
卡文(脂肪乳剂氨基酸) 830
丙氨酸谷氨酰胺
肿胀、皮温情况
巡视及交接班观察
2.穿刺周围皮肤与对侧皮肤比较,必要时测量周径
三:询问 1.套管针使用情况,有无回血,封管情况 2.如果是新留置的套管针,要询问旧套管针
拔出原因,穿刺部位,观察拔出后皮肤情 况
治疗护理
原则---早发现、早处理 1.一旦发现有发生静脉炎的苗头,应立
即停止输液,用生理盐水快速滴注, 以稀释静脉内的药物浓度; 2.更换输液通道,并给与相应的处理, 且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使用同一通道继 续输液。
静脉炎的影响因素
一、不可干预因素 二、可干预因素
一、不可干预因素
1.患者的机体因素: 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病情的危重
程度等
2.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
二、可干预因素
1.溶液的PH值、渗透压 2.套管针:穿刺材料、穿刺部位 3.液体的输入量及速度
PH值: 正常人血清的PH值=7.35-7.45 PH在6-8之间为中性液体,对血 管内膜刺激性最小

静脉炎名词解释

静脉炎名词解释

静脉炎名词解释
静脉炎是一种引起静脉内壁炎症反应的疾病。

静脉炎通常发生在身体较大的静脉中,如腿部或手臂。

它通常是由于静脉内壁损伤或被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长时间静脉留置、手术、外伤或化疗等原因导致的。

静脉炎的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治疗静脉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和静脉溶栓药物等。

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静脉炎的最好方法是减少静脉留置的时间,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和遵循手术后的护理指导。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深部静脉炎患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是指浅静脉炎症发生部位不定,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而言,是人体浅静脉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胸壁,乳房,两肋缘及上腹部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并同时有炎性病理改变的一种常见疾病,亦称Monder 病。

静脉炎的分类
1、机械性静脉炎:
1)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

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

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2、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

3、细菌性静脉炎:
通常与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