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精华版)
水 土 流 失
地貌变化 土壤侵蚀 植被退化
气候变化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活动 请根据统一变化过程的原理,分析在湖泊演变 为陆地的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地形 水文 生物 土壤 气候
由湖泊变成了陆地 湖水由深变浅直至消失 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 逐渐由湿变干 由湿润逐渐变干燥
湖泊演变为陆地,是地形、气候、 生物、土壤、水文等地理要素的 统一变化过程。
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B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3.该示意图体现了( B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 是无穷的
生物循环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 无机界联系起来,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大气
二氧化碳 呼 吸 呼 吸 水 无机盐
水
植物
死亡
动物
死亡
土壤
无机盐
分解
微生物
分解
生物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
新 功 能
生产功能
含义
平衡功能
含义
请 举 例 说 明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 > 2
气候 水文
课堂小结: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的 物质循环 物质迁移 能量交换
地理 环境 要素
地形 生物 土壤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 一的演化过程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
生产功能 整体性 功能
表现
平衡功能
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地区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PPT课件
11
水土流失
水旱灾害增多
土壤侵蚀
滥发森林
物种灭绝
生态环境失调
沙尘暴盛行
气候恶化
12
13
河流
上中 游
产生泥沙 下游河道淤积
地区
抬升河床
水土
Hale Waihona Puke 流失泄洪能力降低 增大洪涝灾害
影响地表水系演化
地下水位升高 易导致洪涝灾 害
14
15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我们利用自然资源 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2
2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1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1
2
3
4
5
6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
源
综合利
用
7
一、一自然、地自理然环地境的理整环体境性的的表整现体性的表现
(一)(组一成)组自成然自地然理环地境理的环要境素的要素
思考: 自 然地理 环境思考: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优秀课件
结合起来 生产出了
有机物
平衡功能〔通过相互作用,使各要素自身的性质保持稳定的功能〕
例如:大气中CO2的含量长期保持稳定。
大气本身 不具备这 一能力
依靠
地理要 素相互 作用
地理环境能自 动消除局部新 增的CO2
海水中溶解的钙 大气中CO2
碳酸钙沉淀
P86活动
影响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什么?
请分析羚羊的减少原因。
今天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水文变化 水
地貌变化 土
土壤侵蚀 流
植被退化 失
气候变化
泥沙淤积,泛滥平原 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植被下降,逐渐消失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大气
水汽 输送
大气
降 水
蒸 发
降 水
蒸 发
陆地
径流 输送
海洋
水循环
植物
环境
动物
微生物
生物循环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岩石圈循环
观察: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将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通过光合作用,太阳 能保存在植物体内转 化为化学能
大气降水进入土壤、 岩石和被植物吸收
动植物呼吸作用将能 量释放到环境中 死亡后将能量保存在 土壤中
土壤、岩石中水分 蒸发、植物蒸腾
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生产功能〔指共同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第十四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十四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把握考纲有的放矢】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
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并不是只有生物循环才能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都可以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当然,生物循环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主要途径,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既是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同步练习1.读“自然环境某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则箭头②可能表示( )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大气降水 D.蒸发(2)若该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代表沉积岩,则①可表示(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C.外力作用 D.地壳运动[解析] 本题以示意图的形式考查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
由本题提供图示可知:如果椭圆表示海洋,②应是海水水量支出的重要表现,即蒸发;如果椭圆为沉积岩,①则代表形成沉积岩的外力作用。
[答案] (1)D (2)C2.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A.物质循环关系 B.能量流动关系C.生态金字塔关系 D.食物链关系(2)“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反映的主要物质循环是( )A.大气环流 B.水循环C.生物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途径。
新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第14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14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综合思维)2.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
(地理实践力)3.结合黄土高原案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树立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地协调的发展观。
(人地协调观)1.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某地理环境要素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查频度低,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2.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多为综合题。
[教材整体感知][再现基础知识]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读图,回答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
(3)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D。
(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5)黄河含沙量大,主要是因为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的关系(1)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的“一发”是指植被。
(2)若该地区的森林遭受严重破坏,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①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
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
④土壤: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必修1 第四章 第14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整体性的 表现
举例说明
自然地理 环境具有 统一的演
化过程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 具有统一的演 化过程,保证 了自然地理要 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 化会“牵一发 而动全身”
一个区域的变 化不可避免地 影响到其他地 区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规律,并 以此指导人们的生 产、生活实践
(3)分析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乃至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题思路:当某区域××要素发生变化时,不仅对该区域自然环境×× 等要素产生影响,而且对其他区域的××等要素产生一定影响。例如, 青藏高原的隆起(地形地貌),阻挡了西伯利亚南下气流(大气),导致中 亚、西亚干旱区的细小粉尘随冬季风(大气)向东输送,逐渐沉积,形成 黄土高原(地形地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壤),极易受流水冲蚀,泥 沙随流水汇入黄河,被流水搬运到下游(水文),由于流速变慢,逐渐淤 积,形成“地上河”,造成严重水患(生态环境问题)。颗粒更小的泥沙 则注入渤海,致使河口向海延伸。这一系列的过程彼此间连成一根长 链,其间发生着物质、能量运动,产生多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
D.昆仑山脉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认真读图,明确山地垂直带谱的分布规律和
影响因素。天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的南坡基带都不可能是雨林季雨林带。
解析答案
图形突破
图形九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 读图方法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 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 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 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 极的变化规律。
高中地理课件-第14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图14-7
图14-8
地表高差大,海拔较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北部山地阻挡冷
空气,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山谷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点三 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4.图14-9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图
中①②③表示植被类型)。读图回答
(1)图中②为(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叶阔叶混交林
基础自主梳理
③下垫面因素:直接影响大气的 水热状况和运动特征。 a.海陆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陆地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一般 大 于海 洋。 b.洋流:在高低纬之间输送热量和水分,影响沿岸地区的气温和降水。 c.地形:高度和坡向不同会影响 气温 和降水。 ④人类活动:释放废热影响大气的温度;改变大气成分的构成比例,改变大 气的 热力性质 ,并引起气候的变化;改变下垫面性质,造成局部地区气 候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气候。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且缩短 D.太阳辐射减弱
每年人类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将许多石油泄 漏流入海洋,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从而引起海岸及污染海域自然 环境的变化。2015年5月19日下图中A地附近一条输油管道破裂,导致 超过7.57万升原油泄漏流入大海。据此完成4~5题。
知识导图
基础自主梳理
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经常性天气
(1)气候概念: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地
的综合表现。
(2)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是造成各地气候出现差异的 根本 原因。
1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法二 自然环境统一演化过程 2.(2014· 江苏高考· 节选)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 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 特征是( )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解析] 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征利于减少水分蒸 腾和储存水分,则岛上环境应该是高温干燥。 [答案] D
• 土地生气水 • 四大圈层
2.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水 文 气 候
生物
地 貌
土壤
要素
相互作用 大气中的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下垫面状况直接影响 气候 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绿色植物有涵养水源、保 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 各种水体之间以及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存 水文 在水分的交换;水文是各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综合表现
2.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 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 (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 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滥伐森林引 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 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 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 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 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 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
2. [2016· 课标Ⅰ, 37(2)]阅读图文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 8 月考察堪察加半岛。 考察中发现, 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 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 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 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 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 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上图示意堪 察加半岛的地形。 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 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轮必修1课件)
模
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貌),由此导致土
板
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减少, 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
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问题的答题思路
(3)分析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乃至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 境产生的影响。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考情速查 2016·江苏地理,21~22
2012·广东文综,2、4
命题揭秘 该考点常以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相 互联系为背景,结合区域图表, 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地理 环境整体性的形成及区域环境特 征
考 向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
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机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 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 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
水分 无机盐
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 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 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 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 功能
平衡功能
CO2 溶解钙
碳酸钙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变化性
统一性
自然地意理义环:境保具证有了自然地理要地素理之要间素的的协变调化会 统一是的自变然化地过理程环境整体性的“重牵要一表发现而形动式全身”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大气
水汽 输送
大气
降蒸
降蒸
水发 陆地
径流 输送
水发 海洋
水循环
14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通过降水,土壤 和水圈及生物获
得水分补给
植物残体进入土 壤,向土壤提供
了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
通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及岩石风化
土壤蒸发,大气
物被侵蚀,搬运
获得了水汽
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
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出动物保存
依赖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 要哪些地理要素参与?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2、平衡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例一:P92活动,阅读思考问题: 影响藏羚羊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藏羚羊数量为何会
保持稳定? 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
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
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生物循环与地理环境 1.什么是生物循环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2.生物循环的过程(依据图5.1说明) 3.生物循环的意义
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 有机物的能力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
身”
土壤变薄
水土
肥力下降
过度砍伐
流失
沟谷纵横
生态恶化
植被破坏
河流径流季 节变化增大
旱涝灾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修建大型水库对自然地 理环境的影响
? 地下水——水位上升,丰富 ? 生物——种类?,阻隔回游性生物生存 ? 地方气候——湿度、云量增加,温差变小 ? 泥沙沉积——泥沙减少 ? 洪水灾害——减少
14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共35张PPT)
第九页,共三十五页。
经过光合作用,植
物汲取了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tàn),放出氧气
植物残体进入土壤, 向土壤供应了有机
质。
经过(tōngguò)降水, 土壤和水圈及生物
获取水分补给
岩石经过风化向 土壤供应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
经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及岩石风化物 被侵害,搬运到低
个相互联系、相互限制、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
要依照自然资源的(
)B
A.分布的地区(dìyù)差异性
B.整体性
C.不可以代替性
D.数目的有限性
4)“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应了生态
系统的( A)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liúdòng)关系
C.不可以代替性
D.数目的有限性
14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经过光合作用,植 物(zhíwù)汲取了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植物残体进入土壤, 向土壤供应了有机
质。
经过降水,土壤 (tǔrǎng)和水圈 及生物获取水分
补给
岩石经过风化向土 壤供应成土物质和
无机盐
经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蒸发,大气 获取(huòdé)了水
汽
太阳能在各因素间是如何传达的?
地理(dìlǐ)因素是如何一致变化的?
经过a—b—c—d—e 五个阶段的演化,地形、天气 、生物、土壤和水文均发生了变化:
• 湖泊面积和深浅(shēnqiǎn)——面积变小, 湖水愈来愈浅,直至湖泊消失
• 地貌——由湖泊变为了陆地 • 生物——由水生生物变为了陆地生物 • 天气——由湿润变为了干燥 • 土壤——由湿变干14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要求】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梳理】
1.地理环境是由、、、、等要素组成的。
这些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总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着;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组成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改变,就会导致其他要素跟着发生改变,也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考点突破】
考点一: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例1: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的特点。
(2)图中所示,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
_______、相互_______,构成了一个_______。
(3)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
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例2:新华网宁夏频道2010年7月13日电:宁夏中南部600万亩农作物受旱,36万人缺水,使原本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
据此完成1~2题。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流水侵蚀显著,物理风化剧烈
D.植物稀少,土壤瘠薄
2、气候干旱会加剧环境恶化,反映了 (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三: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4: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
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
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3)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④渔业产量下降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⑤
D.①②④
例5: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
请根据下图提供的线索分析这些影响,并把分析的结果填在空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