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化学知识大全
化学知识大全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能量守恒的科学。
以下是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1. 元素: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是元素,它们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元素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 原子:原子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元素的基本单位。
原子由核和电子组成,核内包含质子和中子。
3. 分子:分子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单位。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成,它们在结构上紧密相连。
4.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它涉及到原子和分子的重组。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变化。
化学反应通常涉及到原子和分子的重组,并产生新的物质。
6. 酸碱:酸碱是指化学物质对中性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亲和力。
酸通常是分子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学物质,而碱则是分子中含有氢离子的化学物质。
7. 氧化和还原:氧化和还原是指化学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改变电子分布的情况。
氧化是指化学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则是指化学物质获得电子。
8. 电解质: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水中溶解的化学物质。
电解质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9. 热化学:热化学是指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
描述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它涉及到反应热和反应熵的测量。
以上是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化学是一门非常广泛的学科,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例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
化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
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知识点总结1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固体紫黑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指卤素,C、Si相反)。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高考化学知识点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3.1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状态3.1.1原子结构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性核外电子运动具有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和统计性的特征,不能用经典的牛顿力学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描述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的特性,所以在量子力学中用波函数Ψ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以代替经典力学中的原子轨道概念。
(1)波函数Ψ(原子轨道):用空间坐标来描写波的数学函数式,以表征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个确定的波函数Ψ,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2)概率密度(几率密度):Ψ2表示微观粒子在空间某位置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3)电子云:用黑点疏密的程度描述原子核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Ψ2)分布规律的图形。
黑点较密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较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较多。
(4)四个量子数:波函数Ψ由n.l.m三个量子数决定,三个量子数取值相互制约:1)主量子数n的物理意义:n的取值:n=1,2,3,4……∞ ,意义:表示核外的电子层数并确定电子到核的平均距离;确定单电子原子的电子运动的能量。
n = 1,2,3,4, ……∞,对应于电子层K,L,M,N, ···具有相同n值的原子轨道称为处于同一电子层。
2)角量子数ι:ι的取值:受n的限制,ι= 0,1,2……n-1 (n个)。
意义:表示亚层,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对于多电子原子,与n共同确定原子轨道的能量。
…ι的取值: 1 , 2 , 3 , 4电子亚层:s, p, d, f……轨道形状:球形纺锤形梅花形复杂图3-13)磁量子数m:m的取值:受ι的限制, m=0 ,±1,±2……±ι(2ι+1个) 。
意义:确定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
ι=0, m=0, s轨道空间取向为1;ι=1, m=0 ,±1, p轨道空间取向为3;ι=2, m=0 ,±1,±2 , d轨道空间取向为5;……n ,ι相同的轨道称为等价轨道。
化学全部知识点
化学全部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而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4.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而化学变化是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5.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6. 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而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7.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都要注意。
8.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有溶质和溶剂,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溶剂的质量。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9.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是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化学变化的原因。
以上只是化学学科中的部分知识点,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整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整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很多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化学基础知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原子和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化学式和化合价: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表现出的价态。
常见的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
酸的性质和反应: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等。
碱的性质和反应: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等。
盐的性质和反应: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能与某些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等。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简单化合物外。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水、氯化钠等。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免费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总结一些普通化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1.原子和元素化学的基本单位是原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每个原子都有特定的原子序数,称为元素的序数。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常见的元素包括氧、碳、氢和氮等。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
它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通过化学符号和系数表示。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代表元素的符号,而系数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的表格。
它的排列方式使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出现在同一列。
元素周期表提供了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等。
4.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间的电子转移形成的,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而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
5.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发生在酸和碱之间。
酸是溶液中产生H+离子的物质,而碱是溶液中产生OH-离子的物质。
当酸和碱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时,酸碱中和反应会产生水和盐。
6.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一种被氧化剂氧化的物质和一种还原剂还原的物质。
7.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它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来衡量。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8.pH和pOH pH和pOH是描述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pH是负对数标度,用于测量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
pOH是测量溶液中OH-离子浓度的指标。
pH 和pOH之和始终等于14。
化学知识点大全
化学知识点大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解释自然界的现象、推动科技进步和改善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涵盖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帮助您了解化学的基础原理和常见概念。
1. 元素和化合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元素。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原子以确定的比例结合在一起。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的有序排列,根据其原子数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2. 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
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具有正电荷,中子电中性,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而电子以轨道的形式围绕原子核运动。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
主要的化学键类型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通过共享电子来连接原子,离子键通过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连接正负离子,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中电子的弥散流动。
4. 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物质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数学系数表示化学反应。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写在箭头的左侧,产物在右侧。
5.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产生盐和水。
在中和反应中,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氧化物离子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能量。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和电子之间的转移。
氧化反应指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指一个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化学、工业过程和环境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7. 力吹管:力吹管是一种在实验室中常用的装置,用于将气体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
它由玻璃棒和橡胶管组成,并通过人工创建气流或气体膨胀来实现气体移动。
8. 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速度与产物转变为反应物的速度相等时,化学平衡达到。
平衡常数用于描述平衡系统中物质的浓度或压力之间的关系。
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基本概念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质,如金属、非金属和惰性气体;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组成比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成分而能够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得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如燃烧、与酸碱反应等。
3. 元素与化合物的本质: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按一定的化学组成比结合而成。
4.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是指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以及元素之间是如何结合组成的。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现代原子理论、元素周期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等内容。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变化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转变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特征包括反应物的消失、生成物的出现、能量的变化等。
2. 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合成一种新的物质;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替换;双替反应是指两种物质中的离子相互交换位置。
3. 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指在闭合系统中,化学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或压强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
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中的重要概念。
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反应物的内能增加;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反应物的内能减小。
三、溶液和离子反应1. 溶液的概念和分类:溶液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液体中均匀分布而形成的物质。
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1.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1.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类。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如密度、颜色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氧化等。
1.4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情况下所发生的变化,如冰的融化、水的汽化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变化,如铁的生锈、木头的燃烧等。
1.5 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包括试管、锥形瓶、烧杯、天平、磁力搅拌器等。
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1 原子的发现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的发现是由多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如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模型等。
2.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在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电子绕着核运动。
2.3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将元素排列起来的一张表格。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将元素排列在周期表的横行中,使得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排在同一列。
2.4 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金属元素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下侧,非金属元素则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右上侧。
第三章:化学键和离子3.1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所形成的一种结合力,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3.2 离子与离子键离子是具有正负电荷的粒子,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静力所形成的一种化学结合力。
3.3 共价键和分子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共享电子所形成的一种化学键,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而成的。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下面是一些普通化学知识点的总结。
1.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可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混合物可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2.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按照原子数目的不同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
3.周期表: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数目和化学性质进行排列的表格,包括了所有已知的元素。
周期表的每一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一列称为一个族。
4.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位于原子核中,中子也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围绕原子核轨道运动。
5.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原子序数指的是元素的周期表中的序数,代表了元素中的质子数目。
原子量是元素一个原子的平均质量,包括了质子和中子的质量。
6.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吸引力力量,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7.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化学反应符号方程式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化学式。
8.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和一定数量的可与之形成配位键的配位体组成的化合物。
9.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中的质子(H+)和氢氧根离子(OH-)之间的结合和解离。
10.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的化合物,包括了烃、醇、醚、酮、醛、酸、酯、胺等多种类型。
1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电荷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12.功能性基团:功能性基团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决定其化学性质和功能的部分,如羟基(-OH)和氨基(-NH2)等。
13.pH值:pH是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是负对数形式的酸碱离子浓度指标。
14.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两种离子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的反应。
15.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一摩尔物质的质量,通常以克/摩尔(g/mol)为单位表示。
以上只是一些普通的化学知识点,化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还有许多其他的知识和概念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理解。
化学全知识点总结
化学全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 原子和元素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在元素周期表中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2. 分子和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有特定的化学性质。
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化合物。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周期性排列的表格,可以根据元素的位置预测其化学性质。
4.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力,主要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5.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物质转化的速度,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6. 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指溶液中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反应,其过程中涉及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8. 热力学和动力学热力学研究物质的能量转化规律,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二、无机化学1. 主族元素主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1A、2A、3A、4A、5A、6A、7A族元素,包括氢、碱金属、碱土金属、硼族、碳族、氮族和氧族。
2. 辅族元素辅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3B、4B、5B、6B、7B、8B、1B、2B族元素,包括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镧系和铀系元素。
3. 锂、钠、钾、镁、钙、铜、铁等常见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这些金属元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锂电池、钠灯、铁合金等。
4. 氢氧化物和盐类氢氧化物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盐类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5. 卤素化合物和氧族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是由卤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族化合物是由氧族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6. 硫酸、硝酸、碳酸、氯化物等无机酸、无机碱和无机盐的性质和制备这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硫酸是冶金、化肥、制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7.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无机化学反应的类型比较多,有水解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知识点全归纳总结
化学知识点全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和物质组成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化学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化学键、化学平衡、化学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
在此,我们将对化学知识点做一个全面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对学习化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学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学物质具有一些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固有的、不改变其化学本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
通过物理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鉴别和分类。
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包括能够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性质、氧化还原性、酸碱性等。
通过化学性质可以了解物质的化学本质和化学变化过程。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包括原子核反应和化学键的断裂、形成等。
化学反应有一些基本特征,包括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化学方程式等。
1.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当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条件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现象。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比例,可以通过平衡常数表达成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比的幂数积。
2.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学科。
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化学动力学可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等信息。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三、化学键化学键是指把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力。
化学键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不同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对物质的性质和结构有重要影响。
1. 共价键共价键是一种原子间的化学键,是由共享电子而形成的。
化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化学常识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1. 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是指由一种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特定的化学性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物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其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不固定。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不可再分解为其他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按一定比例组成的物质,具有新的化学性质。
二、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原子数。
分为分子式和离子式。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
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三、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与物质的结构和形态有关的性质。
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描述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如燃烧、氧化、酸碱性等。
四、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条件。
2. 物质的消耗和生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被消耗,生成物被生成,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
3. 离子反应包括酸碱中和、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五、常见的化学实验1. 酸碱中和实验通过观察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探究酸碱反应的定量关系。
2.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反应实验通过观察金属与非金属氧化反应情况,探究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性质。
六、化学元素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的周期表,包括周期和族两大分类。
2. 常见元素属性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等。
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1. 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即物质的质量除以其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是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2. 摩尔比和物质的量比摩尔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物质的量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
综上所述,化学常识知识点包括物质的分类、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常见的化学实验、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等内容。
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一、化学元素1. 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一种原子类型组成。
2.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的有序排列方式,按照原子序数和原子性质进行排列。
3. 周期表中的纵向列为同族元素,横向行为同周期元素。
4. 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元素通常位于同一族。
5. 元素周期表的每个元素都有特定符号来代表,比如氢为H,氧为O等。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是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改变的过程。
2. 化学反应有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最初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结束后形成的物质。
3.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形成的速度。
4. 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伴随的热变化。
5.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三、化学键1. 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用来稳定原子组成的物质。
2. 最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3.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4. 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
5.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电子海的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四、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是将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出来,详细描述了反应的过程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情况。
2. 化学方程式中包括反应物的化学式、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条件等。
3. 化学方程式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五、化学物质1. 化学物质是由一种或数种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化学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物质,如氧气、金属铁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3. 化学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如反应性、酸碱性等。
六、化学实验1. 化学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探究化学反应、物质性质和特性的活动。
2.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佩戴实验室服装、护目镜等防护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普通化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化学》知识点整理普通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学科,涵盖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下面对普通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1.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也是元素的标志。
-质子数和电子数:原子的电荷数为质子数,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能级和轨道: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运动轨道,由能级和子能级组成。
-电子结构:描述原子中各轨道上电子的分布情况。
2.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离子键:由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形成,常见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
-共价键: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键,常见于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
-极性与非极性:分子中原子间电子的共享程度决定了分子的极性。
-分子结构: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结方式和空间布局的组合形式。
3.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后产生的物质。
-反应的热力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熵变和自由能变化。
-化学平衡: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常数和平衡常量:表示反应体系平衡程度的量值。
4.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度。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平衡与动态平衡:反应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同时进行,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5.酸碱和盐:-酸碱理论:酸是能够提供H+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OH-离子的物质。
-pH和酸碱度: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pH越低表示酸性越强。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反应。
-盐的命名:根据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来给盐命名。
6.氧化还原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反应过程。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提供电子的物质。
-电池和电解: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是利用电能促使非自发反应进行。
-电位和电极反应:电位是产生电流的动力,电极反应包括氧化和还原两种反应。
所有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所有的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而电子则绕原子核运动。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水平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一个垂直列称为一个族。
4. 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原子序数是元素的特征性质之一,其值等于元素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原子量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值等于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相对于碳-12的1/12。
二、化学键1. 化学键的种类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种类。
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
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
根据电子共享的程度,共价键又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 电负性电负性是原子或原子核吸引和保留共轭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差越大的原子,其亲电子能力越强,向自己靠拢的共价键中的电子越多。
4. 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是电子在整个分子内平均分布的分子,如:H2、O2等。
极性分子是电子分布不均匀的分子,如:H2O、NH3等。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反应等类型。
合成反应是由两个或多个物质生成一个物质,分解反应是由一个物质分解为两个或多个物质。
2. 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原料称为反应物,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称为生成物。
3.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生成物产生量的变化率。
一般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量和温度有关。
4. 平衡反应在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浓度达到一定范围内,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浓度变化停止,称为化学平衡。
四、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物态物质的物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等。
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固定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分子之间间隙较大,可以流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适应容器的体积;气态物质分子之间距离最大,可以自由运动,具有适应容器的形状和体积。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抗氧化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重要元素、微量元素2. 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酒精、醛、酮、酯、脂肪酸、糖类3. 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能、化学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催化、化学热力学二、物质的性质1. 物质状态:气态、液态、固态2. 能态、量态、物态三态的关系3. 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 空气成分、空气的密度、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5. 水溶性、油溶性、极性、非极性三、化学实验1. 实验操作:溶解、吸收、沉淀、过滤、蒸发、升华、冷凝2. 实验设备:烧杯、容量瓶、三角瓶、试管、pH计、天平、恒温水浴器3. 实验技术:分析、稀释、放大、标定、比较、反应、测定、取样四、化学反应1. 双价、三价、四价、五价元素2. 酸碱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酐化反应3. 氧化、还原、过氧化、加氢、脱氢、加氧、脱氧等反应4. 化学品的稳定性、杂质对反应的影响、反应产物纯度五、化学材料1. 金属材料:铜、铁、铝、锌、镁、钛、铬、钴、镍、银、金、钨等2. 非金属材料:炭黑、聚合物、树脂、玻璃、橡胶、陶瓷、石墨、石灰石、石膏等六、化学分析1. 化学分析技术:比色法、滴定法、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分析、分子筛分析、荧光分析2. 化学分析分离技术:萃取、蒸馏、结晶、电泳、色层分离、透析等3. 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容积法、化学计量、标准化、数据处理七、化学应用1. 化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化工、冶金、制药、纺织、塑料、能源等2.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妆品、食品、药品、清洁剂、杀虫剂、火药、烟花等3. 化学在环境中的应用:污染控制、废水、废气、废固体、环保材料总结:化学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通过学习化学,能够提高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烹饪到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化学的知识。
本文将对一些普通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1. 原子和元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核质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可以根据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2. 化学键和化合物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结合的力,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当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时,形成了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的原子组合而成的物质。
3. 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它们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
当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结合在一起时,形成了离子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氯化钠、硝酸铵等。
4. 酸碱和中和反应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概念。
酸是能够释放出氢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当酸和碱混合在一起时,会发生中和反应,并产生盐和水。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电子转移反应,涉及到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6.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被消耗或产生的速度。
它受到温度、浓度、触媒等因素的影响。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停止,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仍然在进行。
7. 化学方程式和摩尔计算化学方程式用于描述化学反应,它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变化。
摩尔是化学中用于表示物质量的单位,它与物质的摩尔质量有关。
通过化学方程式和摩尔计算,可以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8. 难溶盐和溶液平衡难溶盐是指在水中溶解度极小的盐类,溶液平衡是指溶液中溶质溶解和重新结晶之间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1. 化学基本概念1.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组成。
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在原子、离子或分子层面上发生原子或离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1.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正反两个化学反应的速率相等,各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
2. 化学计量学2.1 摩尔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1摩尔粒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2.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类型、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2.3 摩尔计算摩尔计算涉及物质的量、质量、体积、浓度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摩尔计算,可以确定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
3.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3.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元素的科学工具,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包含七个周期、十六个族。
3.2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包括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负性、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周期性变化。
4. 化合物与化学键4.1 化合物类型化合物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共价化合物由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的分子组成;金属化合物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
4.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
5. 溶液与浓度5.1 溶液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
溶液的性质取决于溶剂和溶质的相互作用。
大一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包括所有物质,如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等。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的元素以确定比例组成的纯物质。
二、元素和原子结构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依次排列的。
它可分为周期和族,周期指的是元素原子核周围电子层的数量,族指的是元素原子中价电子的外层电子层数。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则存在于各自的能级轨道上。
质子的电荷为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有负电荷。
三、化学键和物质的组成1.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元素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形成可以通过原子间电子的重叠来实现。
当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时,它们可形成分子。
2. 离子键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常见的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结合所形成。
四、化学反应1.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通过反应而生成的物质则称为生成物。
2. 反应类型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1)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物质结合成一个新的产物。
(2)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产物。
(3) 置换反应:一个元素或离子被另一个元素或离子取代。
(4)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元素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
五、常见化学量和化学计算1.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通过与标准氢原子的比较得出,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分子的质量相对于标准氢原子的质量。
2. 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指的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是一摩尔物质的质量。
摩尔质量的单位通常是克/摩尔。
六、溶液和化学平衡1. 溶液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溶液是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3.1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状态3.1.1原子结构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性核外电子运动具有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和统计性的特征,不能用经典的牛顿力学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描述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的特性,所以在量子力学中用波函数Ψ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以代替经典力学中的原子轨道概念。
(1)波函数Ψ(原子轨道):用空间坐标来描写波的数学函数式,以表征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个确定的波函数Ψ,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2)概率密度(几率密度):Ψ2表示微观粒子在空间某位置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3)电子云:用黑点疏密的程度描述原子核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Ψ2)分布规律的图形。
黑点较密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较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较多。
(4)四个量子数:波函数Ψ由n.l.m三个量子数决定,三个量子数取值相互制约:1)主量子数n的物理意义:n的取值:n=1,2,3,4……∞ ,意义:表示核外的电子层数并确定电子到核的平均距离;确定单电子原子的电子运动的能量。
n = 1,2,3,4,……∞,对应于电子层K,L,M,N, ···具有相同n值的原子轨道称为处于同一电子层。
2)角量子数ι:ι的取值:受n的限制,ι= 0,1,2……n-1 (n个)。
意义:表示亚层,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对于多电子原子,与n共同确定原子轨道的能量。
…ι的取值: 1 , 2 , 3 , 4电子亚层: s,p, d,f……轨道形状:球形纺锤形梅花形复杂图3-13)磁量子数m:m的取值:受ι的限制, m=0 ,±1,±2……±ι(2ι+1个) 。
意义:确定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
ι=0, m=0, s轨道空间取向为1;ι=1, m=0 ,±1, p轨道空间取向为3;ι=2, m=0 ,±1,±2 , d轨道空间取向为5;……n ,ι相同的轨道称为等价轨道。
s 轨道有1个等价轨道,表示为:p 轨道有3个等价轨道,表示为:d 轨道有5个等价轨道,表示为:……一个原子轨道是指n 、ι、m 三种量子数都具有一定数值时的一个波函数Ψ(n,ι,m ),例如Ψ(1,0,0)代表基态氢原子的波函数。
n 、ι、m 取值合理才能确定一个存在的波函数,亦即确定电子运动的一个轨道。
n 、ι、m 的取值与波函数: n=1(1个),ι=0,m=0, Ψ(1,0,0)n=2(4个), ι={(2,1,-1)(2,1,1),(2,1,0),(2,0,0),,1,00,,10ψψψψ±==m mn=3(9个), ι={)2,2,3(),2,2,3()1,2,3()1,2,3()0,2,3()1,1,3(),1,1,3(),0,1,3()0,0,3(2,1,01,00,,,210-ψψ-ψψψ-ψψψψ±±=±==m m m n=4(16个)……波函数Ψ数目=n 2在一个确定的原子轨道下,电子自身还有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这由m S 确定. 4)自旋量子数m s :m s 的取值:m s ={2121-+意义:代表电子自身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习惯以顺、逆自旋两个方向形容这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可用↑↑ 表示自旋平行,↑↓表示自旋反平行。
这样n 、ι、m 、m S 四个量子数确定电子的一个完整的运动状态,以Ψ(n,ι,m, m S )表示。
例:Ψ(1,0,0,+21),Ψ(1,0,0,-21) ,Ψ(2,1,1,+21) ,Ψ(2,1,1, -21) 等等。
3.原子核外电子分布三原则(1)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因为同一个轨道的电子,n 、ι、m 三个量子数已相同,第四个量子数m s ={2121-+必不相同 由此可得出: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能容纳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
表示为:根据每层有n 2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能容纳两个电子,由此可得出每一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2 n 2。
(2)最低能量原理:电子总是尽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电子依据轨道近似能级图由低到高依次排布。
轨道近似能级图为:7s……6s 4f 5d 6p 5s 4d 5p 4s 3d 4p 3s 3p 2s 2p 1s(3)洪特规则:在n 和ι值都相同的等价轨道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分占各个轨道且自旋平行。
如2p 3:洪特规则特例:当电子的分布处于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比较稳定。
全充满: p 6或d 10或f 14半充满: p 3或d 5或f 7↑ ↑ ↑全空: p 0或d 0或f 0例如, 24Cr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半充满比较稳定。
29Cu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全充满比较稳定。
(4)核外电子分布式:原子的核外 原子的 离子的核外 离子的电子分布式 外层电子分布式 电子分布式 外层电子分布式(价电子构型)Na111s 22s 22p 63s13s 1Na +:1s 22s 22p 62s 22p 6S161s 22s 22p 63s 23p43s 23p4S 2-:1s 22s 22p 63s 23p 63s 23p6Fe26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23d 64s2Fe 3+:1s 22s 22p 63s 23p 63d53s 23p 63d524Cr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3d 54S 124Cr 3+:1S 22S 22P 63S 23P 63d33S 23P 63d 329Cu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3d 104S 129Cu2+:1S 22S 22P 63S 23P 63d93S 23P 63d 9根据电子的排布,还可判断出轨道中未成对电子的数目。
例:根据Fe 原子的价电子构型3d 64s 2,判断其轨道图中,未配对的电子数。
3d 64s 2可见未成对电子数为 4。
(3)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及分子结构式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例如:H. Na. .Mg. .Ca. :C:分子结构式:用“—”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分子式。
例如:N ≡N ,O=C=O ,Cl-Cl ,H —Cl3.1.4气体定律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式中 P: 压力, Pa;( 1 atm = 1.01×105Pa ; 1 atm = 760毫米汞柱)V: 体积, m 3;(1 m 3 =103L) T: 绝对温度, K ; n: 摩尔数, mol;R: 气体常数, R =8.314JK -1mol -1注意:若压力单位为“kPa ”,体积单位对应使用升“L ”. ⑴当n 一定时,P 、V 、T 变则有 222111T V P T VP↑↑ ↑ ↑ ↑↑↓⑵n,T 一定时,P 1V 1=P 2V 2 ⑶n,P 一定时,2112T V T V =⑷T ,P 一定时,2121V V n n =⑸PV =RT Mm ,ρ=Vm ,P =RT Mρ,M =PRT PVmRT ρ=式中m: 质量 ,克;M: 摩尔质量, g/mol ; ρ:气体密度,g/ m 3;实际气体在高温低压下,接近理想气体。
例1:已知在1.0×105Pa ,27OC 时,0.6克的某气体占0.5升,试求此气体的分子量.解: m=0.6g ,T =273+27=300K ,V=0.5升=0.5×10-3m 3, 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M =mol g PVmRT /93.29105.0100.1300314.86.035=⨯⨯⨯⨯⨯=- 例2.已知10 OC 时,水的蒸汽压为1.227kPa,在10 OC 、101。
3 kPa 下,于水面上收集到1.5L 某气体,则该气体的物质量为多少mol? 解:)(1038.6)10273(314.85.1)227.133.101(2mol RT PV n -⨯=+⨯⨯-==2.分压定律⑴分压:气体混合物中每一种气体的压力,等于该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⑵道尔顿分压定律:适于各组分互不反应的理想气体。
1)气体混合物总压力等于混合物中各组分气体分压的总和。
P 总=P A +P B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力乘以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
P i =总总P n n i =χi P总总总=V V n n i i P A =总总P V V i分压定律可用来计算混合气体中组份气体的分压、摩尔数或在给定条件下的体积。
例:有一混合气体(N 2、CO 2、O 2)其总压力为101.325kPa ,此气体的组成为:N 225%、CO 215%、O 260%(体积百分比),试计算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分压。
解:P N2 =P总×摩尔分数=P总×体积分数=101.325×25%=25.33kPa ;P CO2 = 101.325×15%=15.20kPa ; P O2 = 101.325×60%=60.80kPa ;3.2.1溶液浓度 1.质量分数(%)=100)( g g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2.物质的量浓度(C)=)溶液的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3dm mol ,mol.dm -33.质量摩尔浓度(m)=)溶剂的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kg mol ,mol.kg-14.摩尔分数(x)=)()mol mol mol 溶剂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的量(溶质(或溶剂)的物质+ 3.2.2稀溶液的通性 1.溶液的蒸汽压下降(1)蒸汽压(饱和蒸汽压)P 0: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和它的蒸汽处于平衡时,蒸汽所具有的压力。
试验现象: 一封闭钟罩中放一杯纯水A 和一杯糖水B ,静止足够长时间发现,A 杯变成空杯,B 杯中水满后溢出。
此试验证明:溶液的蒸汽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汽压,其差值称为溶液的蒸汽压下降(ΔP )。
2)拉乌尔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ΔP )和溶质(B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ΔP=0P n n n BA B+ (2)溶液的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1)沸点:液相的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
2)凝固点:液向蒸汽压和固相蒸汽压相等时的温度。
3)汽化热:恒温恒压下,液态物质吸热汽化成气态,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热。
试验证明: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溶液的凝固点总是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